目录
- 323 三百二十三章 举国震惊
- 324 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舆论
- 325 三百二十五章 伟人气度
- 326 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作战计划
- 327 三百二十七章 争执不下
- 328 三百二十八章 马家少帅
- 329 三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军阀
- 330 三百三十章 龙云长子
- 331 三百三十一章 说服冯玉祥
- 332 三百三十二章 唇枪舌剑
- 333 三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 334 三百三十四章 青帮大亨
- 335 三百三十五章 大战序幕
- 336 三百三十六章 黑池亲王
- 337 三百三十七章 打的就是亲王!
- 338 三百三十八章 战车追杀
- 339 三百三十九章 特战大队
- 340 三百四十章 斩首行动
- 341 三百四十一章 风卷残云
- 342 三百四十二章 日军末日
- 343 三百四十三章 独山大捷
- 344 三百四十四章 奇袭安庆
- 345 三百四十五章 勇者无敌
- 346 三百四十六章 炸沉出云
- 347 三百四十七章 武汉光复
- 348 三百四十八章 围攻长沙
- 349 三百四十九章 重庆禁赌
- 350 三百五十章 战俘的妙用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战之后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胆的蒋夫人
- 353 三百五十三章 访美之行
- 354 三百五十四章 国会演讲
- 355 三百五十五章 秘会罗斯福
- 356 三百五十六章 世界未来
- 357 三百五十七章 美援!美援!
- 358 三百五十八章 司徒美堂
- 359 三百五十九章 拒见丘吉尔
- 360 三百六十章 一百二十个美械师
- 361 三百六十一章 扩编
- 362 三百六十二章 重庆假期
- 363 三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动
- 364 三百六十四章 调兵遣将
- 365 三百六十五章 大战序幕
- 366 三百六十六章 战区长官
- 367 三百六十七章 伪军反水
- 368 三百六十八章 雨花台下
- 369 三百六十九章 血战第4联队
- 370 三百七十章 最后的疯狂1
- 371 三百七十一章 心理战
- 372 第372章 三百七十二 光复南京
- 373 三百七十三章 南京危城!
- 374 三百七十四章 暴动 上
- 375 三百七十五章 暴动 下
- 376 三百七十六章 日酋的苦恼
- 377 三百七十七章 阴谋?圈套?
- 378 三百七十八章 宝山风云
- 379 三百七十九章 战前侦察
- 380 三百八十章 德川丧钟
- 381 三百八十一章 二十五师团
- 382 三百八十二章 宝山激战
- 383 三百八十三章 诈取浪速号
- 384 三百八十四章 水战
- 385 三百八十五章 战况空前
- 386 三百八十六章 拔刀
- 387 三百八十八章 夺下航母
- 388 三百八十九章 胡链发威
- 389 三百九十章 烟俊六的决定
- 390 三百九十一章 八万廉价劳工
- 391 三百九十二章 兵出太平洋
- 392 三百九十三章 大战序曲
- 393 三百九十四章 初见麦克阿瑟
- 394 三百九十五章 实力对比
- 395 三百九十六章 火鸡猎杀战
- 396 三百九十七章 浸血的海滩
- 397 三百九十八章 塞班烽火
- 398 三百九十九章 战前准备
- 399 四百章 决战塞班岛 1
- 400 四百零一章 决战塞班2
- 401 四百零二章 国内风云
- 402 四百零三章 目标关岛!
- 403 四百零四章 火烧的列岛
- 404 四百零五章 归途
- 405 四百零六章 机械化装甲军
- 406 四百零七章 悲催的小鬼子
- 407 四百零八章 冈村的烦恼
- 408 四百零九章 华北大势
- 409 四百一十章 东陵大盗
- 410 四百一十一章 进展神速
- 411 四百一十二章 石门情报战
- 412 四百一十三章 攻占石门
- 413 四百一十四章 前进!前进!
- 414 四百一十五章 寻人启示
- 415 四百一十六章 惊变1
- 416 四百一十七章 惊变2
- 417 四百一十八章 东北逸事
- 418 四百一十八章 东北逸事2
- 419 四百二十章 东北逸事3
- 420 四百二十一章 内蒙风云
- 421 第四百二十二章 梁思成与林徽因
- 422 四百二十三章 空降山海关
- 423 四百二十四章 出关首战
- 424 四百二十五章 雪豹计划
- 425 四百二十六章 锦州大战
- 426 四百二十七章 旅顺前哨战
- 427 四百二十八章 重炮旅团
- 428 四百二十九章 敢死队
- 429 四百三十章 血壮山河
- 430 四百三十一章 赤色要塞
- 431 四百三十二章 幕后交易
- 432 四百三十三章 恢复经济
- 433 四百三十四章 神风特攻队
- 434 四百三十五章 枕戈待旦
- 435 四百三十六章 张学良与杨虎城
- 436 四百三十九章 导弹专家
- 437 四百三十八章 最后的抉择
- 438 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西伯利亚
- 439 四百四十章 盛世强国(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三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三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三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离开了军委会大楼,李学坤不由仰望苍天,他惊讶的发现,原本雾气重重的天空,竟然出现了一抹阳光,那阳光的附近,现出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
李学坤知道,这是关系到中国命运与前途的一仗,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了,要尽快回到安徽才是真的。
正想着,陈布雨先生再一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学坤,委员长让我向你传话儿,国际形势有变啊,我们的进行要加快进行了。”
“噢?怎么了?”李学坤问道。
“据最新的情报,墨索里尼与齐亚诺被判处了绞刑,已经死了。”
“噢?这么说,意大利已加入盟军了?”李学坤心中一震。
“这倒没有,德国已出兵意大利,占领了意大利的北部,与盟军在意大利形成了对峙,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盟军占了先机。”
“还有一个消息,苏军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列宁格勒终于解围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委员长的意思,希望我们尽快发起华中会战,给盟国看看中国的实力,以争取更多的利益。”陈布雨说道。
李学坤这才想起来,历史上,到了一九四四年,意大利确实倒了,不过德国却在意大利与盟军形成了对峙,苏联已发起了全面反攻,再加上后来的诺曼底登陆,胜利的天秤已完全倒向了盟国一方。
看来,是必须加快华中战役的进程了,否则,一旦二战结束,那么,中国怎么去捞取失去的利益?
想到这儿,李学坤点了点头。
“飞往合肥的飞机已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起飞,委员长希望尽快听到你胜利的消息。”
“好,我这就回去。”李学坤转身向着远处走去。
“不愧是抗日英雄,雷厉风行啊。”陈布雨心中暗暗想着。
李学坤一路心急如焚,时不我待啊,中国想要在这场席卷全世界的战争中得到最大的权益,必须要在正面战场上,有所表现才行,这次,只要华中会战获胜,那么,史迪威提出的九十个师援助中国的方案,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到时,再向美国要几条军火生产线,军火的使用可以自给自足,那么,中国的整体实力将提升一大截,再也不用看列强的眼色过日子了。
华中会战,必须尽早开始,越快越好,要是等到美国向日本扔了原子弹,日本投降,那么,中国在美国的眼中,也就没有了价值,就很难难得到更多的利益了。
李学坤想要找辆车去机场,就见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停在了他的面前,车窗摇下,原来是马继援。
“大哥,你去哪儿啊。”马继援问道。
“马上去机场。”李学坤也没有客气,打开车门上了车。
“好!”马继援一踩油门儿,向着机场所在的方向驶去。
“大哥,怎么这么急啊。”
“华中会战就要打响了,我必须尽快赶回合肥,筹划这次战斗。”
“大哥,这次,我没能帮上忙。”马继援有些惭愧的说道。
“老弟,别这么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你们马家军离两湖太远,也是鞭长莫及,等以后我们光复华北的时候,你们想不出兵都不行呢。”李学坤笑着说道。
“那是,真要是光复华北,我马家军一定责无旁贷。”马继援连忙说道。
“好,老弟,车开快点儿,我要尽快赶回去。”
“好!”马继援一脚将油门儿闷到底,车子冒出一股黑烟儿,向着远处疾驰而去。
李学坤上了飞机,回到了合肥,一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各军准备粮食与物资,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再加上烧的汽油,是个很大的负担,还好,安徽的工业基础不错,特别是原滁洲根据地,有巢湖农场,又有马鞍山与淮南的矿山,有各种工厂,所以,生产出来的物资倒是可以供二十万大军使用。
之后的两周内,李学坤忙的团团转,一边准备着物资,给新来的军队安排住处与粮食,一边还要筹划着华中战役的进攻事宜,忙的脚打后脑勺儿。
还好,刘向辉是个行政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他在,为李学坤分担了许多的工作,一切工作在紧张而又有序的进行中。
合肥的飞机场每天都忙个不停,新一军的孙立仁所部,新六军的廖耀湘所部,在数百架运输机的全力运输下,不断的来到安徽,每天,都有数千名全幅武装的士兵进入李学坤的地盘。
除此之外,原本离开安徽的桂系第七军与四十八军,也再一次回到了安徽。
新四军徐光明部不知怎么也听到了消息,立即派人与李学坤联系,问李学坤,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行动。
本来李学坤就是要打新四军来谈的,现在新四军送上门来了,李学坤自然不能放过,于是,李学坤向徐光明去电,希望新四军配合即将来到了华中会战,骚扰日军在江浙一带的驻军,使其不能有效支援华中的日军。
这么大的事,徐光明不敢自己做主,连忙向江北的陈将军汇报,陈将军一听李学坤要有大动作,兴奋的很,他立即在地图上搜索起来,最后,陈将军兴奋的一拍桌子,口中说道:“李学坤真是大手笔啊,这一仗如果打赢了,那么,华中将一战而定,日寇被赶出中国指日可待!”
“军长,我们应该帮他们一帮啊。”陈将军的副手粟将军说道。
“是啊,虽说李学坤把我们赶出了安徽,但人家还是爱国的,也没有亏待我们,送了我们三千杆三八大盖儿,这一仗,我们新四军也来凑个热闹,立即命令徐光明所部,全力配合李学坤部的行动,把江浙一带给我搞乱,让鬼子顾此失彼,不能抽出兵力去支援华中战场!”
“是!”粟将军向陈将军敬了一记军礼。
日本东京。
裕仁天皇坐在皇宫之中,面现忧色,裕仁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01年出生,今年刚刚四十三周岁,作为一个充斥军国主义思想国家的准皇储,裕仁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培养尚武的性格。
其刚刚出生70天后,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
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种下了崇尚武力的祸根,而且自己也对乃木极为尊敬,总是称其为“院长阁下”。
自一九二六年登基以来,日本不断的对外发动侵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都是以裕仁为首的日军政府发起的。
之前的日子,虽然日本经历了经济危机,但是,对外侵略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也让日本在裕仁天皇的带领之下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不过,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以前百战百胜的大日本皇军,却变成了百战百败,一切都变的越来越糟糕,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人麦克阿瑟反守为攻,卷土重来,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受到惨重的打击,已丧失了战略优势,而美国人的却一天比一天强大,步步紧逼。
在中国,原本懦弱的重庆政府随着一个叫李学坤的新星冉冉升起,悄然的在进行改变,首先,他们在缅甸取得了成功,其次,他们又在安徽重创了大日本皇军的精锐师团,收复了整个这徽,现在,有种种迹象表明,重庆政府方面,正在以李学坤为核心,以安徽为基地,准备在中国南方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进攻,而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进攻,大日本帝国却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已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支持在南中国的军队,以现在的部队,就算是固守,也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裕仁的胸口不断的剧烈起伏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即将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只是,这次进攻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到现在,日本的情报部门也没有搞清楚。
小矶国昭首相战战兢兢的站在裕仁天皇的面前,等着裕仁的训示。
“这么说来,重庆政府,真的在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攻啦?”裕仁问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的。”
“那么你认为,重庆政府的目标应该是哪里呢?”裕仁问道。
小矶想了想,口中说道:“目前,重庆政府的兵力,多在华中集结,以此来推断,重庆政府的进攻目标,应该是华中一带,但是,到底是哪个省,是湖南省还是江西,还是湖北,暂时还没有准确的情报。”
“难道,我们的情报部门是吃干饭的吗?”裕仁天皇气愤的说道。
“陛下息怒,我们的情报部门正通过重庆政府的内线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确切的情报到来。”
“重庆政府的军队在哪里集结?”
“主力正在衡阳集结,也有一小部分在安徽集结,不过据大本营判断,安徽的重庆政府军,应该是起牵制作用,而在湖南集结的,则重庆政府军的精锐,现在具体数量不明,但最少也有数十万,所以,重庆政府军以长沙为目标的可能性很大。”小矶说道。
“小矶,尽管制定出华中的防御计划,阻止重庆政府军的进攻,击败任何敢于向大日本帝国挑衅的中国人,一切就拜托了。”
“天皇陛下万岁,臣岂敢不赴汤蹈火!”小昭恭敬的向裕仁行了一礼,这才转身缓缓退出了皇宫。
美国人在太平洋攻势正盛,现在,哪里还有援兵援助华中呢?
不过想来,华中有八个师团,十六万人马,中国人想吞掉其中的一省,也是极难的,更有分散于沿海的一些师团为援,华中战场,有三十三万帝国的军人,中国人与之相抗衡也就罢了,想要吞掉其中一部,以中国人长期以来展现的战力,那恐怕是如做梦一样。
也许,这对帝国是一个机会,可以一举消灭重庆军队的主力,如果中国失去了这几十万的精锐部队,就再也没有力量与帝国抗衡了。
就让华中的部队去消耗中国人吧,就让中国人在这次最后的反攻中绝望吧!
想到这儿,小矶国昭轻吐了一口气,中国人,不过是一群绵羊而已,一个李学坤,兴不起什么大浪,就让他们折腾去吧,不过,为了支持华中作战,自己有必要将100师团与第4师团重新派往华中,有了这两个师团的加入,想来华中方面,必然可以攻守自如。
想到这儿,一抹笑意浮现在小矶国昭的脸上。
小矶国昭料想中国军队的目标不过是一省或是数个城市之地,他没有想到的是,以他的推断,中国军队的目标应该是湖南。
小矶国昭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中国军队的胃口中会这么大,想要夺回的,不仅仅是半个湖南,而是两湖以及整个江西,如果小矶国昭知道中国军队的意图,一定会惊掉大牙,以为中国人疯了吧。
中国人疯了吗?最起码,李学坤没有疯,他的计划,都是制订在科学的分析上的,此时的安徽,云集了新五军,新一军,新六军,以及桂系第七军,第四十八军,共计五个军,二十余万人的部队,这五个军的部队,从名义上,统统归郑洞国指挥,但谁都知道,郑洞国不过是挂个名儿而已,实际上指挥的,则是李学坤。
李学坤决定将这些部队分成两部分,以新五军,新一军,新六军为主力,前出安庆,向湖北武汉进攻,这部分为攻击,而另一部分,主要是桂系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以及安徽省的保安团为辅,负责防守安徽,这部分又分为三部分,第七军北上蚌埠,警戒苏北的日军21师团,第四十八军南下马鞍山,防御南京方面的日军第二师团,而安徽省的保安团则向南注意江西日军的动向。
李学坤已决定,先放开江西,然后集中兵力直捣日军的中枢武汉,战领武汉之后南下湖南,攻下岳阳,与湖南省的中国军队在长沙会师,攻克长沙,到了那时,江西的日军就是孤军,只有等待被消灭的命运。
按照李学坤的这份计划,安徽方面的中国军队,实际上成为了进攻日军的主力部队,而湖南方面的六十万大军,则成为了策应部队。
这是薛岳所不能接受的,而薛岳也在筹划着由衡阳直捣长沙,进而占据整个湖南,杀入湖北的计划,他与李学坤两路并进,就看谁的速度更快一些了。
“报告!”
李学坤的办公室外,一声清脆的叫声传来。
“进来。”
一个身着美式军服,头戴船形帽,英姿飒爽的女军人走了进来,正是薛寒梅。
“寒梅,你怎么来了,有事吗?”李学坤微微一笑,用沙哑的嗓子说道。
薛寒梅看四周无人,这才小声的说道:“北条樱子传来了绝密情报,日军已察觉了我军的动向,所以,自增派了100师团与第4师团进入湖北地区,也就是说,现在的两湖与江西,支云集了日军十个师团,二十万兵力了,这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薛寒梅脸色凝重的说道。
李学坤点了点头,是啊,日军又派了两个师团进行增援湖北地区,这样一来,自己进攻湖北的难度是大大增加了,不过,现在的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要说日军又增加了两个师团,就是日军派四个师团来,自己这一仗也是要打的。
“嗯,我知道了,小鬼子倒是精的很,不过,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我们的进攻了吗?哼!白日做梦!”
“寒梅,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李学坤说道。
“再苦也没有你辛苦,你看你,这一段累的,人瘦了,眼睛也红了,嗓子也哑了,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啊。”
“嗯,我会注意的。”
李学坤点了点头,突然,他抬起头,口中问道:“现在快过年了吧。”
“是啊,还有三天就过年了。”薛寒梅说道。
“看来,这个年是不能过消停了,就让我用胜利的消息,给全中国的人民做贺礼吧。”李学坤说道。
“嗯,学坤哥,你要保重,我就不打扰你了。”薛寒梅转身要走。
“等等……”李学坤叫住了薛寒梅,一笑说道:“这样吧,我陪你出去走走吧,这几天,我也真是累了,出去逛逛。”
“还是算了吧,你现在太忙,而且合肥现在并不太平,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出去了,来日方长嘛。”薛寒梅说道。
李学坤点了点头,他真的太累了,为了怕寒了薛寒梅的心,所以,强打精神要陪薛寒梅出去逛逛,但没想到薛寒梅这么体贴自己,李学坤的心中流过一股暧意。
离开了军委会大楼,李学坤不由仰望苍天,他惊讶的发现,原本雾气重重的天空,竟然出现了一抹阳光,那阳光的附近,现出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
李学坤知道,这是关系到中国命运与前途的一仗,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了,要尽快回到安徽才是真的。
正想着,陈布雨先生再一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学坤,委员长让我向你传话儿,国际形势有变啊,我们的进行要加快进行了。”
“噢?怎么了?”李学坤问道。
“据最新的情报,墨索里尼与齐亚诺被判处了绞刑,已经死了。”
“噢?这么说,意大利已加入盟军了?”李学坤心中一震。
“这倒没有,德国已出兵意大利,占领了意大利的北部,与盟军在意大利形成了对峙,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盟军占了先机。”
“还有一个消息,苏军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列宁格勒终于解围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委员长的意思,希望我们尽快发起华中会战,给盟国看看中国的实力,以争取更多的利益。”陈布雨说道。
李学坤这才想起来,历史上,到了一九四四年,意大利确实倒了,不过德国却在意大利与盟军形成了对峙,苏联已发起了全面反攻,再加上后来的诺曼底登陆,胜利的天秤已完全倒向了盟国一方。
看来,是必须加快华中战役的进程了,否则,一旦二战结束,那么,中国怎么去捞取失去的利益?
想到这儿,李学坤点了点头。
“飞往合肥的飞机已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起飞,委员长希望尽快听到你胜利的消息。”
“好,我这就回去。”李学坤转身向着远处走去。
“不愧是抗日英雄,雷厉风行啊。”陈布雨心中暗暗想着。
李学坤一路心急如焚,时不我待啊,中国想要在这场席卷全世界的战争中得到最大的权益,必须要在正面战场上,有所表现才行,这次,只要华中会战获胜,那么,史迪威提出的九十个师援助中国的方案,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到时,再向美国要几条军火生产线,军火的使用可以自给自足,那么,中国的整体实力将提升一大截,再也不用看列强的眼色过日子了。
华中会战,必须尽早开始,越快越好,要是等到美国向日本扔了原子弹,日本投降,那么,中国在美国的眼中,也就没有了价值,就很难难得到更多的利益了。
李学坤想要找辆车去机场,就见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停在了他的面前,车窗摇下,原来是马继援。
“大哥,你去哪儿啊。”马继援问道。
“马上去机场。”李学坤也没有客气,打开车门上了车。
“好!”马继援一踩油门儿,向着机场所在的方向驶去。
“大哥,怎么这么急啊。”
“华中会战就要打响了,我必须尽快赶回合肥,筹划这次战斗。”
“大哥,这次,我没能帮上忙。”马继援有些惭愧的说道。
“老弟,别这么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你们马家军离两湖太远,也是鞭长莫及,等以后我们光复华北的时候,你们想不出兵都不行呢。”李学坤笑着说道。
“那是,真要是光复华北,我马家军一定责无旁贷。”马继援连忙说道。
“好,老弟,车开快点儿,我要尽快赶回去。”
“好!”马继援一脚将油门儿闷到底,车子冒出一股黑烟儿,向着远处疾驰而去。
李学坤上了飞机,回到了合肥,一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各军准备粮食与物资,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再加上烧的汽油,是个很大的负担,还好,安徽的工业基础不错,特别是原滁洲根据地,有巢湖农场,又有马鞍山与淮南的矿山,有各种工厂,所以,生产出来的物资倒是可以供二十万大军使用。
之后的两周内,李学坤忙的团团转,一边准备着物资,给新来的军队安排住处与粮食,一边还要筹划着华中战役的进攻事宜,忙的脚打后脑勺儿。
还好,刘向辉是个行政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他在,为李学坤分担了许多的工作,一切工作在紧张而又有序的进行中。
合肥的飞机场每天都忙个不停,新一军的孙立仁所部,新六军的廖耀湘所部,在数百架运输机的全力运输下,不断的来到安徽,每天,都有数千名全幅武装的士兵进入李学坤的地盘。
除此之外,原本离开安徽的桂系第七军与四十八军,也再一次回到了安徽。
新四军徐光明部不知怎么也听到了消息,立即派人与李学坤联系,问李学坤,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行动。
本来李学坤就是要打新四军来谈的,现在新四军送上门来了,李学坤自然不能放过,于是,李学坤向徐光明去电,希望新四军配合即将来到了华中会战,骚扰日军在江浙一带的驻军,使其不能有效支援华中的日军。
这么大的事,徐光明不敢自己做主,连忙向江北的陈将军汇报,陈将军一听李学坤要有大动作,兴奋的很,他立即在地图上搜索起来,最后,陈将军兴奋的一拍桌子,口中说道:“李学坤真是大手笔啊,这一仗如果打赢了,那么,华中将一战而定,日寇被赶出中国指日可待!”
“军长,我们应该帮他们一帮啊。”陈将军的副手粟将军说道。
“是啊,虽说李学坤把我们赶出了安徽,但人家还是爱国的,也没有亏待我们,送了我们三千杆三八大盖儿,这一仗,我们新四军也来凑个热闹,立即命令徐光明所部,全力配合李学坤部的行动,把江浙一带给我搞乱,让鬼子顾此失彼,不能抽出兵力去支援华中战场!”
“是!”粟将军向陈将军敬了一记军礼。
日本东京。
裕仁天皇坐在皇宫之中,面现忧色,裕仁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01年出生,今年刚刚四十三周岁,作为一个充斥军国主义思想国家的准皇储,裕仁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培养尚武的性格。
其刚刚出生70天后,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
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种下了崇尚武力的祸根,而且自己也对乃木极为尊敬,总是称其为“院长阁下”。
自一九二六年登基以来,日本不断的对外发动侵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都是以裕仁为首的日军政府发起的。
之前的日子,虽然日本经历了经济危机,但是,对外侵略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也让日本在裕仁天皇的带领之下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不过,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以前百战百胜的大日本皇军,却变成了百战百败,一切都变的越来越糟糕,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人麦克阿瑟反守为攻,卷土重来,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受到惨重的打击,已丧失了战略优势,而美国人的却一天比一天强大,步步紧逼。
在中国,原本懦弱的重庆政府随着一个叫李学坤的新星冉冉升起,悄然的在进行改变,首先,他们在缅甸取得了成功,其次,他们又在安徽重创了大日本皇军的精锐师团,收复了整个这徽,现在,有种种迹象表明,重庆政府方面,正在以李学坤为核心,以安徽为基地,准备在中国南方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进攻,而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进攻,大日本帝国却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已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支持在南中国的军队,以现在的部队,就算是固守,也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裕仁的胸口不断的剧烈起伏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即将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只是,这次进攻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到现在,日本的情报部门也没有搞清楚。
小矶国昭首相战战兢兢的站在裕仁天皇的面前,等着裕仁的训示。
“这么说来,重庆政府,真的在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攻啦?”裕仁问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的。”
“那么你认为,重庆政府的目标应该是哪里呢?”裕仁问道。
小矶想了想,口中说道:“目前,重庆政府的兵力,多在华中集结,以此来推断,重庆政府的进攻目标,应该是华中一带,但是,到底是哪个省,是湖南省还是江西,还是湖北,暂时还没有准确的情报。”
“难道,我们的情报部门是吃干饭的吗?”裕仁天皇气愤的说道。
“陛下息怒,我们的情报部门正通过重庆政府的内线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确切的情报到来。”
“重庆政府的军队在哪里集结?”
“主力正在衡阳集结,也有一小部分在安徽集结,不过据大本营判断,安徽的重庆政府军,应该是起牵制作用,而在湖南集结的,则重庆政府军的精锐,现在具体数量不明,但最少也有数十万,所以,重庆政府军以长沙为目标的可能性很大。”小矶说道。
“小矶,尽管制定出华中的防御计划,阻止重庆政府军的进攻,击败任何敢于向大日本帝国挑衅的中国人,一切就拜托了。”
“天皇陛下万岁,臣岂敢不赴汤蹈火!”小昭恭敬的向裕仁行了一礼,这才转身缓缓退出了皇宫。
美国人在太平洋攻势正盛,现在,哪里还有援兵援助华中呢?
不过想来,华中有八个师团,十六万人马,中国人想吞掉其中的一省,也是极难的,更有分散于沿海的一些师团为援,华中战场,有三十三万帝国的军人,中国人与之相抗衡也就罢了,想要吞掉其中一部,以中国人长期以来展现的战力,那恐怕是如做梦一样。
也许,这对帝国是一个机会,可以一举消灭重庆军队的主力,如果中国失去了这几十万的精锐部队,就再也没有力量与帝国抗衡了。
就让华中的部队去消耗中国人吧,就让中国人在这次最后的反攻中绝望吧!
想到这儿,小矶国昭轻吐了一口气,中国人,不过是一群绵羊而已,一个李学坤,兴不起什么大浪,就让他们折腾去吧,不过,为了支持华中作战,自己有必要将100师团与第4师团重新派往华中,有了这两个师团的加入,想来华中方面,必然可以攻守自如。
想到这儿,一抹笑意浮现在小矶国昭的脸上。
小矶国昭料想中国军队的目标不过是一省或是数个城市之地,他没有想到的是,以他的推断,中国军队的目标应该是湖南。
小矶国昭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中国军队的胃口中会这么大,想要夺回的,不仅仅是半个湖南,而是两湖以及整个江西,如果小矶国昭知道中国军队的意图,一定会惊掉大牙,以为中国人疯了吧。
中国人疯了吗?最起码,李学坤没有疯,他的计划,都是制订在科学的分析上的,此时的安徽,云集了新五军,新一军,新六军,以及桂系第七军,第四十八军,共计五个军,二十余万人的部队,这五个军的部队,从名义上,统统归郑洞国指挥,但谁都知道,郑洞国不过是挂个名儿而已,实际上指挥的,则是李学坤。
李学坤决定将这些部队分成两部分,以新五军,新一军,新六军为主力,前出安庆,向湖北武汉进攻,这部分为攻击,而另一部分,主要是桂系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以及安徽省的保安团为辅,负责防守安徽,这部分又分为三部分,第七军北上蚌埠,警戒苏北的日军21师团,第四十八军南下马鞍山,防御南京方面的日军第二师团,而安徽省的保安团则向南注意江西日军的动向。
李学坤已决定,先放开江西,然后集中兵力直捣日军的中枢武汉,战领武汉之后南下湖南,攻下岳阳,与湖南省的中国军队在长沙会师,攻克长沙,到了那时,江西的日军就是孤军,只有等待被消灭的命运。
按照李学坤的这份计划,安徽方面的中国军队,实际上成为了进攻日军的主力部队,而湖南方面的六十万大军,则成为了策应部队。
这是薛岳所不能接受的,而薛岳也在筹划着由衡阳直捣长沙,进而占据整个湖南,杀入湖北的计划,他与李学坤两路并进,就看谁的速度更快一些了。
“报告!”
李学坤的办公室外,一声清脆的叫声传来。
“进来。”
一个身着美式军服,头戴船形帽,英姿飒爽的女军人走了进来,正是薛寒梅。
“寒梅,你怎么来了,有事吗?”李学坤微微一笑,用沙哑的嗓子说道。
薛寒梅看四周无人,这才小声的说道:“北条樱子传来了绝密情报,日军已察觉了我军的动向,所以,自增派了100师团与第4师团进入湖北地区,也就是说,现在的两湖与江西,支云集了日军十个师团,二十万兵力了,这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薛寒梅脸色凝重的说道。
李学坤点了点头,是啊,日军又派了两个师团进行增援湖北地区,这样一来,自己进攻湖北的难度是大大增加了,不过,现在的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要说日军又增加了两个师团,就是日军派四个师团来,自己这一仗也是要打的。
“嗯,我知道了,小鬼子倒是精的很,不过,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我们的进攻了吗?哼!白日做梦!”
“寒梅,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李学坤说道。
“再苦也没有你辛苦,你看你,这一段累的,人瘦了,眼睛也红了,嗓子也哑了,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啊。”
“嗯,我会注意的。”
李学坤点了点头,突然,他抬起头,口中问道:“现在快过年了吧。”
“是啊,还有三天就过年了。”薛寒梅说道。
“看来,这个年是不能过消停了,就让我用胜利的消息,给全中国的人民做贺礼吧。”李学坤说道。
“嗯,学坤哥,你要保重,我就不打扰你了。”薛寒梅转身要走。
“等等……”李学坤叫住了薛寒梅,一笑说道:“这样吧,我陪你出去走走吧,这几天,我也真是累了,出去逛逛。”
“还是算了吧,你现在太忙,而且合肥现在并不太平,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出去了,来日方长嘛。”薛寒梅说道。
李学坤点了点头,他真的太累了,为了怕寒了薛寒梅的心,所以,强打精神要陪薛寒梅出去逛逛,但没想到薛寒梅这么体贴自己,李学坤的心中流过一股暧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