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5 第二十九章道性萌发
- 346 第三十章北辰县
- 347 第三十一章下马威
- 348 第三十二章琐事
- 349 第三十三章夜磨刀
- 350 第三十四章江湖规矩
- 351 第三十五章退化
- 352 第三十六章半年
- 353 第三十七章乱起(上)
- 354 第三十八章乱起(中)
- 355 第三十九章乱起(下)
- 356 第四十章用间
- 357 第四十一章谍影
- 358 第四十二章风雨
- 359 第四十三章谋划
- 360 第四十四章武圣
- 361 第四十五章真相
- 362 第四十六章游戏
- 363 第四十七章降天为人
- 364 第四十八章神霄之变
- 365 第四十九章帝临下土
- 366 第五十章谋划
- 367 第一章新的开始
- 368 第二章姓氏
- 369 第三章神通
- 370 第四章比干
- 371 第五章先民的巫术
- 372 第六章降临
- 373 第七章娲皇
- 374 第八章大禹
- 375 第九章帝俊
- 376 第十章黑幕重重
- 377 第十一章论道通天,圣位之秘
- 378 第十二章三花五气显庆云
- 379 第十三章截教军师申公豹
- 380 第十四章通天本意
- 381 第十五章道友请留步
- 382 第十六章人心
- 383 第十七章另一个洪荒
- 384 第十八章以此钟相赠
- 385 第十九章李靖的悲喜两重天
- 386 第二十章申公豹访龙族
- 387 第一章我,林正阳,缺乏安全感!
- 388 第二章危险的月票
- 389 第三章美国流浪汉
- 390 第四章准备
- 391 第五章进入
- 392 第六章心路
- 393 第七章度化
- 394 第八章努力
- 395 第九章下山
- 396 第十章巫女
- 397 第十一章任务
- 398 第十二章樱花神
- 399 第十三章时代
- 400 第十四章凶刀
- 401 第十五章紫姬
- 402 第十六章这是钦定
- 403 第十七章攻山
- 404 第十八章灵视之嫒巫女
- 405 第十九章英灵,未来?
- 406 第二十章缔结时空的缘
- 407 第二十一章花开满院
- 408 第二十二章芦屋道满与出云紫
- 409 第二十三章长生的诱惑
- 410 第二十四章夜晚的京都
- 411 第二十五章持剑巫女翠子
- 412 第二十六章术法宗源
- 413 第二十七章失落的宝珠
- 414 第二十八章交集
- 415 第二十九章新生的妖怪少女
- 416 第三十章对话道满法师
- 417 第三十一章秘辛
- 418 第三十二章南无灵吸怪佛陀
- 419 第三十三章灵吸怪的地球游记
- 420 第三十四章法华上师
- 421 第三十五章创造式神
- 422 第三十六章式神小溪
- 423 第三十七章返回京都
- 424 第三十八章族中事
- 425 第三十九章平行世界的干涉
- 426 第四十章以精灵的身份
- 427 第四十一章宠物小精灵
- 428 第四十二章前往开罗
- 429 第四十三章烧制神器
- 430 第四十四章无限林正阳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九章乱起(下)
第三十九章乱起(下)
几个汉子呼吸声都急促了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武学还是术法,都不是常人能够接触到的东西。
寻常书籍也就罢了,这些能够带来力量的知识,无论在哪里都是传家宝贝,秘而不宣。
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动乱之时,才会开出这样的赏格,让后来者有了接触这些知识的可能。
若是在平常年间,平民若是想接触武学,大多是参军或者科举。
有了功名或者功勋,才有资格获取武学。
“将军慷慨,果然是天下明主,盖世英豪。”
“这条命,就卖给将军了!”
“愿为将军效死!”
“愿为将军效死!”
脸红脖子粗地几人,当即激动地差点不能自抑,好在还记得身处敌方,没有高声大喊,只是纷纷小声地喊着。
这个世道,一条人命不过三两银子的时代,这般厚赏已经足够买下人心了。
人命其实是有价的。
人心其实是可以收买的。
有时候,邀买人心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底层出身,被视为泥腿子的他们而言,这样的赏格,足以让他们跟着去造反,去杀人,甚至卖掉这条命。
此时所谓死士,大多都是从这些人中来的。
虽然很残酷,但是这是一直以来的规则。
给人卖命,付出忠诚,以此换取资源,向上攀爬。
这就是一无所有的底层平民向上打拼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交代下任务,三天内,给我探听出县衙中的动静。”
“军务,政务,粮草,食盐···········这些都要想办法弄清楚。”
“县中六曹,各自有什么喜好,或者有什么把柄。县中大户那些能插手城防,那些对县令不满,能为我们所用的,都要一一清楚明白。”
“我不管你们是绑架、勒索、下药、威胁还是贿赂,只要能三天内办成了、办妥了,所有人,都记上一次小功。”
刘头儿对着在场的人笑了笑,可惜他脸颊上一抹小小的刀疤完全破坏了氛围,反而显得他更加像是个强盗。
···········
城中,一处偏僻的民宅。
这里处于相对僻静而少有人经过的老街区。
因为它的偏僻以及不起眼,所以这里被选为大本营——隶属于丁镇元私人的谍报组织。
名字也很不起眼,就叫做“谍报司”。
这里一切都只向丁镇元本人负责,而不是向丁县令负责。
究其本质,是与朝廷法度相悖的私人情报组织。
与时下各大世家的松散的情报来源不同,这里是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组织,谍报司从诞生开始就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纪律。
“主上,最近城中多了不少流民,有些探子也混了进来。”
“嗯,都查清楚了是哪边的人手了吗?”
锦袍公子扶着雕花椅,翻看着摆在案上的记录。
这些就是这段日子以来谍报司在城内记录的有价值的情报。
所有的情报从每一个情报点收集上来后,都会进行分类、筛选、汇总后,再递交这里。
谍报司会通过分析这些情报,结合时局,推测出其中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说到底,并不神秘,只看是否下功夫。
任何事情,只要发生了,就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情报组织,就是专门搜集这种痕迹,去推测、还原出真相的机构。
比如,从农作物减产、粮价上涨、流民数量增多,推测出敌方缺粮,近期必然对外用兵。
“薛之礼招揽的流民太多,过去一年又是歉收,破城后又被烧掉了几处大粮仓,现在粮食紧缺,所以肯定会盯上北辰县·········这个结论很合理!”
“不过,虽说是这样,判断薛之礼半月之内必然开战,还缺少些说服力啊!”
丁镇元口中说着,继续翻过一页。
“主上,这可不是臣信口胡说,都是有依据的。”
一个青年不卑不亢地站在案前,拱了拱手,道:
“臣从薛贼过往手法看出,此贼喜好奇谋,往往命心腹死士事先藏入城中,待兵临城下时里应外合,或刺杀、或绑架、或威逼利诱,或放火、或离间,有时还夹杂着谣言,总体而言就是制造动乱、离间人心这等手段,少有实打实地硬仗。”
“这不奇怪,攻城本来就是苦差事,他薛之礼真正的精兵不到千人,剩下的都是些流民,哪里耗得起?”
“你继续说。”
“主上说的是。这薛贼故技重施,前后派出不少探子,混入流民之中,臣也是擒获了其中一些,严刑拷打之下,这才确定了大致的时间。”
“综合各方消息,初步认为,贼军将在半月到两月之间到来。”
这青年很有自信地说着。
他叫云翼,字中君,是丁镇元亲自发掘出的人才。
中君,取自本朝一位名士所著《六溪游记散文》之中“中为君子,取道乎中”一句。
他本来是一家商户的庶子,参加过科举,得了秀才,在考举人时连续落第三次,转而专注经商。
又因为颇有才干,云翼一直被家中后母排挤,等到父亲亡故之后更是被赶出家门。
自谋生计的云中君,看到县衙外贴着的榜文,就鼓起勇气自荐,经过简单地考核之后,选择了成为家臣而非县中文书。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丁镇元面前自称为臣。
家臣这一制度,沿袭古礼,虽说大辽立国后一直加以限制,视为非法,但是在这王朝末代时禁令名存实亡。
不少大族甚至一些豪强家族都私下招募家臣、培植羽翼。
毕竟这乱世将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你做的不错,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丁镇元目视着云翼,赞许着。
这份情报看似简单,但一手建立了这个谍报司的他更知道其中的分量。
这需要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这份详略得当的汇总小册子。
“这是臣的本分罢了。”
云翼并不居功。
他自知本身并非天下奇才,只是占着个“先”字才当上了这谍报司的主事人。
所以,他才更以“勤勉”为信条,时刻不敢懈怠。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武学还是术法,都不是常人能够接触到的东西。
寻常书籍也就罢了,这些能够带来力量的知识,无论在哪里都是传家宝贝,秘而不宣。
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动乱之时,才会开出这样的赏格,让后来者有了接触这些知识的可能。
若是在平常年间,平民若是想接触武学,大多是参军或者科举。
有了功名或者功勋,才有资格获取武学。
“将军慷慨,果然是天下明主,盖世英豪。”
“这条命,就卖给将军了!”
“愿为将军效死!”
“愿为将军效死!”
脸红脖子粗地几人,当即激动地差点不能自抑,好在还记得身处敌方,没有高声大喊,只是纷纷小声地喊着。
这个世道,一条人命不过三两银子的时代,这般厚赏已经足够买下人心了。
人命其实是有价的。
人心其实是可以收买的。
有时候,邀买人心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底层出身,被视为泥腿子的他们而言,这样的赏格,足以让他们跟着去造反,去杀人,甚至卖掉这条命。
此时所谓死士,大多都是从这些人中来的。
虽然很残酷,但是这是一直以来的规则。
给人卖命,付出忠诚,以此换取资源,向上攀爬。
这就是一无所有的底层平民向上打拼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交代下任务,三天内,给我探听出县衙中的动静。”
“军务,政务,粮草,食盐···········这些都要想办法弄清楚。”
“县中六曹,各自有什么喜好,或者有什么把柄。县中大户那些能插手城防,那些对县令不满,能为我们所用的,都要一一清楚明白。”
“我不管你们是绑架、勒索、下药、威胁还是贿赂,只要能三天内办成了、办妥了,所有人,都记上一次小功。”
刘头儿对着在场的人笑了笑,可惜他脸颊上一抹小小的刀疤完全破坏了氛围,反而显得他更加像是个强盗。
···········
城中,一处偏僻的民宅。
这里处于相对僻静而少有人经过的老街区。
因为它的偏僻以及不起眼,所以这里被选为大本营——隶属于丁镇元私人的谍报组织。
名字也很不起眼,就叫做“谍报司”。
这里一切都只向丁镇元本人负责,而不是向丁县令负责。
究其本质,是与朝廷法度相悖的私人情报组织。
与时下各大世家的松散的情报来源不同,这里是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组织,谍报司从诞生开始就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纪律。
“主上,最近城中多了不少流民,有些探子也混了进来。”
“嗯,都查清楚了是哪边的人手了吗?”
锦袍公子扶着雕花椅,翻看着摆在案上的记录。
这些就是这段日子以来谍报司在城内记录的有价值的情报。
所有的情报从每一个情报点收集上来后,都会进行分类、筛选、汇总后,再递交这里。
谍报司会通过分析这些情报,结合时局,推测出其中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说到底,并不神秘,只看是否下功夫。
任何事情,只要发生了,就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情报组织,就是专门搜集这种痕迹,去推测、还原出真相的机构。
比如,从农作物减产、粮价上涨、流民数量增多,推测出敌方缺粮,近期必然对外用兵。
“薛之礼招揽的流民太多,过去一年又是歉收,破城后又被烧掉了几处大粮仓,现在粮食紧缺,所以肯定会盯上北辰县·········这个结论很合理!”
“不过,虽说是这样,判断薛之礼半月之内必然开战,还缺少些说服力啊!”
丁镇元口中说着,继续翻过一页。
“主上,这可不是臣信口胡说,都是有依据的。”
一个青年不卑不亢地站在案前,拱了拱手,道:
“臣从薛贼过往手法看出,此贼喜好奇谋,往往命心腹死士事先藏入城中,待兵临城下时里应外合,或刺杀、或绑架、或威逼利诱,或放火、或离间,有时还夹杂着谣言,总体而言就是制造动乱、离间人心这等手段,少有实打实地硬仗。”
“这不奇怪,攻城本来就是苦差事,他薛之礼真正的精兵不到千人,剩下的都是些流民,哪里耗得起?”
“你继续说。”
“主上说的是。这薛贼故技重施,前后派出不少探子,混入流民之中,臣也是擒获了其中一些,严刑拷打之下,这才确定了大致的时间。”
“综合各方消息,初步认为,贼军将在半月到两月之间到来。”
这青年很有自信地说着。
他叫云翼,字中君,是丁镇元亲自发掘出的人才。
中君,取自本朝一位名士所著《六溪游记散文》之中“中为君子,取道乎中”一句。
他本来是一家商户的庶子,参加过科举,得了秀才,在考举人时连续落第三次,转而专注经商。
又因为颇有才干,云翼一直被家中后母排挤,等到父亲亡故之后更是被赶出家门。
自谋生计的云中君,看到县衙外贴着的榜文,就鼓起勇气自荐,经过简单地考核之后,选择了成为家臣而非县中文书。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丁镇元面前自称为臣。
家臣这一制度,沿袭古礼,虽说大辽立国后一直加以限制,视为非法,但是在这王朝末代时禁令名存实亡。
不少大族甚至一些豪强家族都私下招募家臣、培植羽翼。
毕竟这乱世将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你做的不错,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丁镇元目视着云翼,赞许着。
这份情报看似简单,但一手建立了这个谍报司的他更知道其中的分量。
这需要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这份详略得当的汇总小册子。
“这是臣的本分罢了。”
云翼并不居功。
他自知本身并非天下奇才,只是占着个“先”字才当上了这谍报司的主事人。
所以,他才更以“勤勉”为信条,时刻不敢懈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