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61 1362自欺,不如初见
- 1362 1363开战,不得不战
- 1363 1364捧杀,景炎的信
- 1364 1365亲征,小太子上战场
- 1365 1366利益,帝心难测
- 1366 1367付出,做了能做的一切
- 1367 1368千城,我想你了
- 1368 1369请求,不靠谱里的靠谱
- 1369 1370很好,坚持该坚持的
- 1370 1371战场,擒贼先擒王
- 1371 1372对错,注定是敌人
- 1372 1373计划,主动进攻
- 1373 1374夜行,不听话了
- 1374 1375混乱,主动出击
- 1375 1376退兵,不信邪
- 1376 1377背叛,不值得相信
- 1377 1378服从,将熊熊一窝。
- 1378 1379处罚,杀进长生门
- 1379 1380真迹,没有利用价值更惨
- 1380 1381柔情,可怕的男人
- 1381 1382来了,没那么自恋
- 1382 1383机会,直达圣地
- 1383 1384合作,简直是好笑
- 1384 1385忠心,会很有意思
- 1385 1386背叛,就是这样的人
- 1386 1387险胜,早就有准备
- 1387 1388撤退,拼不过
- 1388 1389主攻,反其道而行之
- 1389 1390秘密,留一手
- 1390 1391激励,为自己而战
- 1391 1392傲气,就是这么有个性
- 1392 1393请求,没心情管别人
- 1393 1394格局,当皇帝的人不一样
- 1394 1395对比,姜太公钓鱼
- 1395 1396实力,左右战局
- 1396 1397清空,一个人的力量
- 1397 1398弱点,孤身闯圣地
- 1398 1399姑姑,踏入圣地
- 1399 大结局(一)
- 1400 大结局(二)
- 1401 大结局(三)
- 1402 大结局(四)
- 1403 大结局(五)
- 1404 大结局(六)
- 1405 大结局(七)
- 1406 大结局(八)
- 1407 大结局(九)
- 1408 大结局(十)
- 1409 大结局(十一)
- 1410 大结局(十二)
- 1411 大结局(十三)
- 1412 大结局(十四)
- 1413 大结局(十五)
- 1414 大结局(十六)
- 1415 大结局(十七)
- 1416 大结局(十八)
- 1417 大结局(十九)
- 1418 大结局(二十)
- 1419 大结局(二十一)
- 1420 大结局(二十二)
- 1421 大结局(二十三)
- 1422 大结局(二十四)
- 1423 大结局(二十五)
- 1424 大结局(二十六)
- 1425 大结局(二十七)
- 1426 大结局(二十八)
- 1427 大结局(二十九)
- 1428 大结 局(三十)
- 1429 大结 局(三十一)
- 1430 大结 局(三十二)
- 1431 大结局(三十三)
- 1432 大结局(三十四)
- 1433 大结局(三十五)
- 1434 大结局(三十六)
- 1435 大结局(三十七)
- 1436 大结局(三十九)
- 1437 大结局(四十)
- 1438 大结局(四十一)
- 1439 大结局(四十二)
- 1440 大结局(四十三)
- 1441 大结局(四十四)
- 1442 大结局(四十五)
- 1443 大结局(四十六)
- 1444 大结局(四十七)
- 1445 大结局(四十八)
- 1446 大结局(四十九)
- 1447 大结局(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372对错,注定是敌人
1372对错,注定是敌人
1372对错,注定是敌人
暗风楼的杀手个个都杀手业的顶尖高手,他们只要进了军营,完成任务、狙杀目标人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秦寂言相信暗风楼的杀手,也相信他安插在北齐的人,把人安排出去后,秦寂言就没有再关注这件事。
两军交战之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北齐的监控中,动作太多,难免会引北齐人怀疑,他不得不小心,不然事情还没有开始,就暴露出来,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大军继续前行,秦寂言依旧和之前一样,每天都把孩子放在他的营帐.至今为止,除了秦寂言身边的人,军中根本没有见过太子,也没有人见过后来那个孩子,自然不知调包的事。
一个月后,大军抵达边境,凤于谦亲自带兵出城迎接,并在第一时间把指挥权交给了秦寂言,没有一丝不满与犹豫。
秦寂言也不客气,当着众人的面,接过指挥大权,并在第一时间召见副将,听取他们的汇报。
“北齐此次出兵三十万兵马,其中骑兵就有十万,由老将军阿烈古乌领军,据闻北齐还在征兵,说是要举全国之力,报之前被我们欺辱的仇。”
此时,边城的情况很不乐观,虽然驻守边城的凤家军,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可北齐来势凶猛,无论是开战的时间,还是规模,都远超他们的预计。
凤家军为了抵挡北齐的进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将士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全军上下都被一种莫名的悲愤与低落笼罩。秦寂言的到来,稍稍振奋了军心。
“北齐人声称,是我们大秦逼得他们不得不出兵,是我们大秦卑鄙无耻的虐杀北齐的百姓,他们此举只是为了复仇。”
一直以来,都是北齐和西胡野心勃勃、处心积虑的想要进攻大秦,大秦从来没有主动发起过战争,更不用带兵打到北齐,占领北齐的城池。
这一次,景炎带兵不仅打到北齐,还占了北齐数座城池,要不是长生门的人出手相助,北齐这一次不仅会元气大伤,还会失去国土。
消息传到北齐,北齐上下皆愤怒不已,百姓纷纷叫嚷着要对大秦开战,要报此仇。
没错,在北齐人眼中景炎就是大秦人,他们理所当然的把这个仇记到大秦身上。
此战,北齐人称之为复仇之战,他们要用大秦人的血,来洗清大秦人加诸在他们身上的耻辱。
“北齐士兵携怨而来,上下一心,每次交锋他们皆是不要命的往前冲。几次交手下手,我们吃了不小的亏。”
两国交战,气势十分重要。北齐人一上场,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势,在气势上就先赢了三分。
“长生门每次都会在派人冲锋在前,为北齐士兵挡住我们的炮火。那些长生门的人不知穿了什么,火药包伤不了他们。”
“北齐趁着这股气,在短短一个月,像我们发起了十次大规模的进攻。我们在边城的兵马比北齐少,北齐可以轮流换人攻城,我们的士兵却要一直坚守,有些人生生累死在城墙上。”
“北齐除了不间断的发起大规模进攻外,还在边境煽动百姓,在军中散播我们大秦人在北齐的‘恶行’,说他们此次对大秦发兵,是为死去的北齐百姓报仇。”
“过境有一些百姓也在怪我,怪我们没有阻止大秦的兵马入侵北齐,挑起北齐人的怒火,才引来这一场大战。”
汇报的副将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可他真得太悲愤了,为北齐人的嚣张狂妄悲愤,为大秦百姓的愚昧无知悲愤,为他们的牺牲得不到百姓理解悲愤。
……
这一战,他们打得实在太辛苦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连续三天三夜都在战场上作战的经历。
可就在他们拿命保护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百姓却不能理解他们,反倒怪他们没有阻止大秦的兵马进攻北齐,来引来这一场大战。
北齐人的指责他们可以不管,可自己人的指责,他们却无法忍受。边城百姓的那些话,就像是一把刀子,狠狠的戳进他们的心里。
有时候,他们也不禁在想,他们真得错了吗?
“圣上,我们真得错了吗?”说话的副将,红着眼睛看着秦寂言,想要从秦寂言嘴里,听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如果是平时,他绝对没有胆子直接寻问秦寂言,他是太苦了,苦到不问出来,自己都承受不了。
副将的问题一出,其他人皆倒抽了口气,悄悄地抬眼看秦寂言,生怕秦寂言发火。
秦寂言从进来后,就没有吭声,一直静静地听取汇报,面上也看不喜怒,可就在一众副将,包托凤于谦的叔叔也认为秦寂言极有可能会发生时,秦寂言开口了,“你们……没有错!朕也没有错!”
“我们没有错,那错的是谁?是北齐还是之前入侵北齐的大秦兵马?”他们以前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北齐攻打大秦,在大秦的国土上杀伤抢夺是错,可这一次他们却不能这么说。
“没有谁对谁错,北齐与我们大秦永远是对立的。没有大秦兵马入侵北齐,你以为北齐就不会攻打大秦吗?”秦寂言的声音很轻,咬字很慢,每一个字都敲在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一众副将皆静默的站在原地,低头思考。
没有之前主动攻打北齐,强占北齐城池一事,北齐就不会攻打大秦吗?
不会!
北齐一定会攻打大秦,数百年来,北齐与大秦之间的战争就不曾断过,而在此之前他们大秦只是防守,从不曾主动进攻。
秦寂言没有让众人回答的意思,沉默片刻后又道:“既然北齐无论如何,都会攻打我们大秦,为什么我们不能先下手为强?众位莫不是认为,朕对西胡开战,有错?”
这一次,立刻就有人站出来,斩钉截铁的道:“没错!西胡野心勃勃,数次派人暗杀圣上,不灭西胡何以安?”
“既然攻打西胡没错,那我们攻打北齐何错之有?为什么我们非要等北齐人来打我们才出手,就不能抢在他们之前,先把北齐打怕?”
秦寂言再次丢下一个反问,而这次他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一众副将自己去想……
暗风楼的杀手个个都杀手业的顶尖高手,他们只要进了军营,完成任务、狙杀目标人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秦寂言相信暗风楼的杀手,也相信他安插在北齐的人,把人安排出去后,秦寂言就没有再关注这件事。
两军交战之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北齐的监控中,动作太多,难免会引北齐人怀疑,他不得不小心,不然事情还没有开始,就暴露出来,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大军继续前行,秦寂言依旧和之前一样,每天都把孩子放在他的营帐.至今为止,除了秦寂言身边的人,军中根本没有见过太子,也没有人见过后来那个孩子,自然不知调包的事。
一个月后,大军抵达边境,凤于谦亲自带兵出城迎接,并在第一时间把指挥权交给了秦寂言,没有一丝不满与犹豫。
秦寂言也不客气,当着众人的面,接过指挥大权,并在第一时间召见副将,听取他们的汇报。
“北齐此次出兵三十万兵马,其中骑兵就有十万,由老将军阿烈古乌领军,据闻北齐还在征兵,说是要举全国之力,报之前被我们欺辱的仇。”
此时,边城的情况很不乐观,虽然驻守边城的凤家军,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可北齐来势凶猛,无论是开战的时间,还是规模,都远超他们的预计。
凤家军为了抵挡北齐的进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将士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全军上下都被一种莫名的悲愤与低落笼罩。秦寂言的到来,稍稍振奋了军心。
“北齐人声称,是我们大秦逼得他们不得不出兵,是我们大秦卑鄙无耻的虐杀北齐的百姓,他们此举只是为了复仇。”
一直以来,都是北齐和西胡野心勃勃、处心积虑的想要进攻大秦,大秦从来没有主动发起过战争,更不用带兵打到北齐,占领北齐的城池。
这一次,景炎带兵不仅打到北齐,还占了北齐数座城池,要不是长生门的人出手相助,北齐这一次不仅会元气大伤,还会失去国土。
消息传到北齐,北齐上下皆愤怒不已,百姓纷纷叫嚷着要对大秦开战,要报此仇。
没错,在北齐人眼中景炎就是大秦人,他们理所当然的把这个仇记到大秦身上。
此战,北齐人称之为复仇之战,他们要用大秦人的血,来洗清大秦人加诸在他们身上的耻辱。
“北齐士兵携怨而来,上下一心,每次交锋他们皆是不要命的往前冲。几次交手下手,我们吃了不小的亏。”
两国交战,气势十分重要。北齐人一上场,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势,在气势上就先赢了三分。
“长生门每次都会在派人冲锋在前,为北齐士兵挡住我们的炮火。那些长生门的人不知穿了什么,火药包伤不了他们。”
“北齐趁着这股气,在短短一个月,像我们发起了十次大规模的进攻。我们在边城的兵马比北齐少,北齐可以轮流换人攻城,我们的士兵却要一直坚守,有些人生生累死在城墙上。”
“北齐除了不间断的发起大规模进攻外,还在边境煽动百姓,在军中散播我们大秦人在北齐的‘恶行’,说他们此次对大秦发兵,是为死去的北齐百姓报仇。”
“过境有一些百姓也在怪我,怪我们没有阻止大秦的兵马入侵北齐,挑起北齐人的怒火,才引来这一场大战。”
汇报的副将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可他真得太悲愤了,为北齐人的嚣张狂妄悲愤,为大秦百姓的愚昧无知悲愤,为他们的牺牲得不到百姓理解悲愤。
……
这一战,他们打得实在太辛苦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连续三天三夜都在战场上作战的经历。
可就在他们拿命保护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百姓却不能理解他们,反倒怪他们没有阻止大秦的兵马进攻北齐,来引来这一场大战。
北齐人的指责他们可以不管,可自己人的指责,他们却无法忍受。边城百姓的那些话,就像是一把刀子,狠狠的戳进他们的心里。
有时候,他们也不禁在想,他们真得错了吗?
“圣上,我们真得错了吗?”说话的副将,红着眼睛看着秦寂言,想要从秦寂言嘴里,听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如果是平时,他绝对没有胆子直接寻问秦寂言,他是太苦了,苦到不问出来,自己都承受不了。
副将的问题一出,其他人皆倒抽了口气,悄悄地抬眼看秦寂言,生怕秦寂言发火。
秦寂言从进来后,就没有吭声,一直静静地听取汇报,面上也看不喜怒,可就在一众副将,包托凤于谦的叔叔也认为秦寂言极有可能会发生时,秦寂言开口了,“你们……没有错!朕也没有错!”
“我们没有错,那错的是谁?是北齐还是之前入侵北齐的大秦兵马?”他们以前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北齐攻打大秦,在大秦的国土上杀伤抢夺是错,可这一次他们却不能这么说。
“没有谁对谁错,北齐与我们大秦永远是对立的。没有大秦兵马入侵北齐,你以为北齐就不会攻打大秦吗?”秦寂言的声音很轻,咬字很慢,每一个字都敲在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一众副将皆静默的站在原地,低头思考。
没有之前主动攻打北齐,强占北齐城池一事,北齐就不会攻打大秦吗?
不会!
北齐一定会攻打大秦,数百年来,北齐与大秦之间的战争就不曾断过,而在此之前他们大秦只是防守,从不曾主动进攻。
秦寂言没有让众人回答的意思,沉默片刻后又道:“既然北齐无论如何,都会攻打我们大秦,为什么我们不能先下手为强?众位莫不是认为,朕对西胡开战,有错?”
这一次,立刻就有人站出来,斩钉截铁的道:“没错!西胡野心勃勃,数次派人暗杀圣上,不灭西胡何以安?”
“既然攻打西胡没错,那我们攻打北齐何错之有?为什么我们非要等北齐人来打我们才出手,就不能抢在他们之前,先把北齐打怕?”
秦寂言再次丢下一个反问,而这次他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一众副将自己去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