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9 第509章 传奇人生
- 510 第510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 511 第511章 兵败泰安
- 512 第512章 逼上梁山
- 513 第513章 皇权相逼
- 514 第514章 仇人相见
- 515 第515章 全军覆没
- 516 第516章 辉煌的巅峰
- 517 第517章 出尔反尔
- 518 第518章 如履薄冰
- 519 第519章 明朝锦衣卫
- 520 第520章 攀龙附凤
- 521 第521章 宝珠
- 522 第522章 以死相要挟
- 523 第523章 朝里有人好做官
- 524 第524章 赤口毒舌
- 525 第525章 怒锤朱皇帝
- 526 第526章 暗杀(1)
- 527 第527章 举火烧天
- 528 第528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 529 第529章 摧心剖肝
- 530 第530章 女儿坟
- 531 第531章 极品老板娘(1)
- 532 第532章 极品老板娘(2)
- 533 第533章 极品老板娘(3)
- 534 第534章 极品老板娘(4)
- 535 第535章 分娩之痛
- 536 第536章 王保保
- 537 第537章 转败为胜
- 538 第538章 元顺帝跑了
- 539 第539章 攻陷大都
- 540 第540章 夫妻重逢
- 541 第541章 军嫂
- 542 第542章 皇恩浩荡
- 543 第543章 玉妮救人
- 544 第544章 感情爆发
- 545 第545章 身不由己
- 546 第546章 极品店小二
- 547 第547章 极品店小二(2)
- 548 第548章 西进西进
- 549 第549章 放他一马
- 550 第550章 超级萌娃
- 551 第551章 偷营劫寨
- 552 第552章 决斗
- 553 第553章情不自禁
- 554 第554章 心力交瘁
- 555 第555章 丧家之犬
- 556 第556章 敲诈勒索
- 557 第557章 没安好心
- 558 第558章 智救玉妮
- 559 第559章 分歧
- 560 第560章 找死
- 561 第561章 祸不单行
- 562 第562章 清贫
- 563 第563章 花打朝
- 564 第564章 滴血认亲
- 565 第565章 骂战
- 566 第566章 人吃人
- 567 第567章 哑姑
- 568 第568章 不三不四
- 569 第569章 死到临头
- 570 第570章 私奔
- 571 第571章 棒打鸳鸯
- 572 第572章 名师出高徒
- 573 第573章 将门虎子
- 574 第574章 虎父无犬子
- 575 第575章 匹夫之勇
- 576 第576章 常遇春死了
- 577 第577章 痛失一臂
- 578 第578章 马三宝进京
- 579 第579章 大本堂
- 580 第580章 遭遇伏击
- 581 第581章 夜闯民宅
- 582 第582章 再遇宝珠
- 583 第583章 绝路
- 584 第584章 被困深谷(1)
- 585 第585章 一人战七狼
- 586 第586章 宝珠走了
- 587 第587章 明争暗斗
- 588 第588章 火烧军令状
- 589 第589章 刘基走了
- 590 第590章 火烧庆功楼
- 591 第591章 火烧庆功楼(2)
- 592 第592章 早逃
- 593 第593章 胡惟庸之死(1)
- 594 第594章 胡惟庸之死(2)
- 595 第595章 胡惟庸之死(3)
- 596 第596章 马秀英病了
- 597 第597章 马秀英死了
- 598 第598章 好聚好散
- 599 第599章 遁逃
- 600 第600章 马有财死了
- 601 第601章 陈浩走了
- 602 第602章 凤阳花鼓
- 603 第603章 蓝玉案
- 604 第604章 燕王扫北
- 605 第605章 郑和下西洋
- 606 第606章 苏醒
- 607 第607章 故地重游
- 608 第608章 宝藏的秘密(1)
- 609 第609章 宝藏的秘密(2)
- 610 第610章 宝藏的秘密(3)
- 611 第611章 黄粱一梦
- 612 第612章 明孝陵
- 613 第613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19章 明朝锦衣卫
第519章 明朝锦衣卫
朱重八真是个好演员,一场大戏演完,另一场大戏开始了。
第一场大戏就是惺惺作态。群臣们为了拥护朱重八当皇帝,寻死的寻死,上吊的上吊,喝药的喝药,老大不当皇帝,他们就活不成了。
朱重八为了不让那些大臣们难过,也为了他们能活下去,毅然决然登基了。
他还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好像要被拉走杀头一样。
这场大戏,陈浩从头看到了尾,真是觉得好笑。
太他娘的假了,那些哭是假的,笑是假的,推辞是假的,甩脸子也是假的。
人活成这样,真是要累死了。
别人跪倒山呼万岁的时候,他也赶紧跪倒磕头,夹杂在人群里。
李善长跟胡惟庸那些人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时候,他也哭,还呼天喊地。
他的旁边同样跪着一个人,那个人竟然刘基。
刘基同样痛哭流涕。
而且陈浩惊讶地发现,刘基跟自己一样,头没梳,脸没洗。
于是他小声问:“刘基兄弟,你为啥那么邋遢?”
刘基说:“为了新皇能登基,我已经三天三夜没睡了,操碎了心,跑累了腿,忙啊!
陈大人你呢?为啥同样不梳头不洗脸?”
陈浩说:“咱俩一样,吴王是我兄弟,我为了他能登基,累得牙疼,我两个老婆为了他能登基,累得乃疼,大家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与君共勉!!”刘基还跟他一起拍了下手掌。
其实他俩都是装出来的,故意不洗脸不刷牙,表示对新皇上的忠心。
此刻的朱重八坐在太师椅上,瞧着下面的群臣,他居高临下。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今天,一个放牛娃竟然能君临天下。
二十年前,他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啃几个窝窝头也行。
有了窝窝头,他还想有个草棚栖身,不再饱受风吹日晒。
如果条件再允许,就娶个丑陋的村妇,生个一男半女,传宗接代。
条件再好一点,就弄头耕牛,种地养家,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可一路风雨走来,他不但拥有了皇位,军权,大量的金钱,还拥有了天下。
老婆马秀英是天下最美的女人之一,生下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穿金戴银,吃遍山珍海味。
他很想高歌一曲: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丨潮,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如果人生再走一遭,他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如果再选择一次,他还能不能做上皇帝?
他感谢马秀英,感谢陈浩,感谢上天的眷顾,同时也为自己的狗屎运感到庆幸……。
大臣们一起跪拜,这件事就算定了。接下来就该筹备登基仪式了。
偏偏赶上过年,于是,整个应天城热闹非常,彩带飞舞,朱重八又当皇帝又过年,真是兴奋到了极点。
真正的登基大典,定在了这一年的正月初四,也就是元至正29年的正月初四。
不过年号不能再叫元至正了,改为洪武元年。
朱重八登基的年号就叫洪武,国号大明。
为什么定国号为大明呢?这个,李善长那伙人已经为他筹备好了。
大明,起初来源于明教,朱重八也参加过明教。
另一个原因,是大明为红巾军的正统,因为红巾军本来就是明王韩山童创立的,他的儿子也叫小明王。
可此刻的小明王再也看不到今天了,已经被朱重八暗杀在瓜洲,迄今过去一年了。
过完年正月初四这天,朱重八穿上了龙袍,带上了龙冠,先是带领群臣祭天,向苍天祷告,这叫奉天承运,既寿永昌。
祭天完毕,就去了临时的行宫,行宫的正殿作为了他的金銮宝殿。
新的宫殿正在着手修建,不能立刻完工,但政丨权已经确立。
他封马秀英为皇后,朱标,朱楠,朱爽,朱棣跟朱刚几个孩子为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跟四皇子……。
再后来,他们分别成为了秦王,晋王,周王跟燕王……。
两个丫头一个为宁国公主,一个是安庆公主。
另外,手下的各位功臣全都一一封赏,共有十个公爵,52个侯爵跟三个伯爵。
再下面的人,全部官升一级,安排了史,户,吏,兵,刑,工,六个尚书职位,下面分别设立州府跟知县衙门。
十个公爵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国胜,梁国公蓝玉,颖国公友德,乐浪公濮英……。
就是马家村的马老婆儿也被他从元宝山接来,做了国母皇太后。
朱重八老娘死得早,从小缺少母爱,对马老婆儿可孝顺了,捡到个丈母娘,跟捡到宝贝似得。
陈浩就不必说了,是当之无愧的国舅,还担任了太傅之职,官封太子太保。
至于跟马老婆儿一起赶来的玉环跟徐幺妹,被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
玉环是马秀英的妹妹,封个诰命是理所当然,至于徐幺妹,作为七姐妹的首领,屡立战功,几次保护过朱重八,诰命夫人也非她莫属。
可云萝和雪姬却没有封赏,朱重八故意不提。
只有陈浩知道原因,这两个女人的出身不好。
云萝是大元朝脱脱帖木儿的女儿,朱重八没杀她就不错了。也是给陈浩面子。
雪姬是突厥的公主,突厥那边刚刚跟明军打一仗,杀死明军十万,朱重八也没搭理她。
但是云萝跟雪姬并不计较,反而为玉环跟徐幺妹感到高兴。
玉环跟徐幺妹一来,四个女人不寂寞了,说说笑笑非常融洽。
自此,马秀英跟朱重八一起从吴王府搬走,住进了临时的行宫。
身为皇帝跟皇后,当然要住宫殿了。
就这样,吴王府改头换面,成为了国舅府,朱重八将吴王府送给了小舅子,陈浩堂而皇之跟几个夫人住在了这儿。
朱重八当皇帝的第一个月,就大刀阔斧,改头换面。
他首先大赦天下,安抚黎民,其次鼓励生产,号令天下百姓种桑养麻,耕种良田,并且研制了一套新的律法。
他还提拔人才,崇尚科举,为国家选拔大量的有用人才。
接下来,一个问题很让人头疼,就是国都该建立在哪儿?
这时候,大臣们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有人说,国都应该建立在应天,因为应天本来就是红巾军的大本营,朱家的江山也是从这儿发展起来的。
也有人说应该建立在东京汴梁,因为汴梁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出皇帝,还是宋朝的都城。
所谓的汴梁,也就是后来的河南开封。
还有人说,应该把元顺帝赶走,将国都建立在元大都,现在的北京城。
总之,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最终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
朱重八却说:“这时候国都并不重要,只要天下坐稳,建在哪儿都一样,目前最要紧的是,立刻跟大元决战,彻底将蒙古鞑子赶回关外。”
大臣们一听,也就不再说啥了,皇上的意思很明显,暂时不想走,那国都自然就是应天了。
应天后来改了名字,叫南京……。
洪武元年的正月到七月这段时间,天下还不是很太平,南方基本上已经归于平静,但北方却仍旧战火不断。
常遇春跟徐达的兵马从山东出发,直接逼近元大都,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无敌。
南京城里却很喧闹,因为新朝廷的建立,这儿的人口渐渐发展了起来。
别管文人,商人,以及有名的墨客,统统都往南京跑。
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逐渐恢复,青楼歌姬也越来越多。
陈浩这段日子是非常清闲的,因为要教几个太子读书,他没有上战场。
朱重八也不让他走。
其实把陈浩留在南京城,朱重八另有打算。
他怕死,怕有人造反,也怕陈友谅跟张士诚的那些残部加害,更害怕元顺帝派人暗杀他。
把陈浩留在身边,一旦形式突变,小舅子会第一时间保护他。
总之,一天看不到陈浩他就恐惧,就心慌。
每天早上,只要陈浩进去行宫,小朱八就觉得天是蓝的,水是甜的,盐是咸的,醋是酸的,地球是个圆的……。
他不知道为啥,离开陈浩就不行。小舅子往他身边一站,立马踏实。
陈浩不断进宫,但从不上朝。每次教几个太子念书累了,他就去后宫找姐姐马秀英聊天说话,也跟姐夫朱重八聊天。
朱重八特别喜欢听他说话,有时候拉着他喝酒,一直喝到半夜。
陈浩回不去,朱重八就跟他抵足而眠,两个人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
换上其他皇帝,这是绝对办不到的。可朱重八从来不对陈浩起疑心。
他对陈浩的信任和依赖在逐步加深。
忽然一天,他问:“大哥,我担心有人杀我,咋办嘞?你也不能天天守在我身边啊?”
陈浩明白了,我说这小子天天缠着我,原来是怕人害他啊?
于是,他就为朱重八出主意:“我给你训练九名勇士,这九个人只会听你一个人调遣,功夫高强,暗器一流,万夫莫当,而且忠心耿耿。
白天,你把他们安排在金銮殿的大梁上,偷偷藏起来,万一有人行刺,这九个人会随时保护你。就算有人叛变,军队打进皇宫也不用怕。
晚上,你把他们安排在后宫休息的房顶上,他们随时为你保驾护航,刺客绝对不敢来。
放心,我给他们的武器都是最好的,有超级弓弩跟手枪……。”
朱重八眨巴两下眼想了想,说:“不合适……。”
“为啥?”陈浩问。
“他们保护我可以,可我也没了个人隐私。万一我晚上跟你姐搞点小动作啥的,不全被他们看到了……?”
“……。”陈浩立刻语塞了。
是啊,朱重八是人,皇帝也有七情六欲的,晚上必须跟媳妇睡觉。
那些侍卫还不当成毛片看?
妈隔壁的,瞧我姐光身子,真想挖掉他们的眼睛。
惊讶半天,陈浩才说:“你放心,他们全都学过保密条令,不敢出去胡说,皇家的事儿敢出去瞎说,老子就割他们的舌头!!”
朱重八说:“好吧,应该给这九个人起个名字,叫这支队伍什么好呢?”
陈浩忽然吐出三个字:“锦衣卫……。”
“对!就叫他们锦衣卫……。”
从此以后,大明朝有了锦衣卫这个组织,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
分别为零零壹,零零二,零零三,零零四,零零五,零零六,零零漆,零零发跟零零狗……。
第一场大戏就是惺惺作态。群臣们为了拥护朱重八当皇帝,寻死的寻死,上吊的上吊,喝药的喝药,老大不当皇帝,他们就活不成了。
朱重八为了不让那些大臣们难过,也为了他们能活下去,毅然决然登基了。
他还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好像要被拉走杀头一样。
这场大戏,陈浩从头看到了尾,真是觉得好笑。
太他娘的假了,那些哭是假的,笑是假的,推辞是假的,甩脸子也是假的。
人活成这样,真是要累死了。
别人跪倒山呼万岁的时候,他也赶紧跪倒磕头,夹杂在人群里。
李善长跟胡惟庸那些人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时候,他也哭,还呼天喊地。
他的旁边同样跪着一个人,那个人竟然刘基。
刘基同样痛哭流涕。
而且陈浩惊讶地发现,刘基跟自己一样,头没梳,脸没洗。
于是他小声问:“刘基兄弟,你为啥那么邋遢?”
刘基说:“为了新皇能登基,我已经三天三夜没睡了,操碎了心,跑累了腿,忙啊!
陈大人你呢?为啥同样不梳头不洗脸?”
陈浩说:“咱俩一样,吴王是我兄弟,我为了他能登基,累得牙疼,我两个老婆为了他能登基,累得乃疼,大家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与君共勉!!”刘基还跟他一起拍了下手掌。
其实他俩都是装出来的,故意不洗脸不刷牙,表示对新皇上的忠心。
此刻的朱重八坐在太师椅上,瞧着下面的群臣,他居高临下。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今天,一个放牛娃竟然能君临天下。
二十年前,他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啃几个窝窝头也行。
有了窝窝头,他还想有个草棚栖身,不再饱受风吹日晒。
如果条件再允许,就娶个丑陋的村妇,生个一男半女,传宗接代。
条件再好一点,就弄头耕牛,种地养家,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可一路风雨走来,他不但拥有了皇位,军权,大量的金钱,还拥有了天下。
老婆马秀英是天下最美的女人之一,生下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穿金戴银,吃遍山珍海味。
他很想高歌一曲: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丨潮,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如果人生再走一遭,他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如果再选择一次,他还能不能做上皇帝?
他感谢马秀英,感谢陈浩,感谢上天的眷顾,同时也为自己的狗屎运感到庆幸……。
大臣们一起跪拜,这件事就算定了。接下来就该筹备登基仪式了。
偏偏赶上过年,于是,整个应天城热闹非常,彩带飞舞,朱重八又当皇帝又过年,真是兴奋到了极点。
真正的登基大典,定在了这一年的正月初四,也就是元至正29年的正月初四。
不过年号不能再叫元至正了,改为洪武元年。
朱重八登基的年号就叫洪武,国号大明。
为什么定国号为大明呢?这个,李善长那伙人已经为他筹备好了。
大明,起初来源于明教,朱重八也参加过明教。
另一个原因,是大明为红巾军的正统,因为红巾军本来就是明王韩山童创立的,他的儿子也叫小明王。
可此刻的小明王再也看不到今天了,已经被朱重八暗杀在瓜洲,迄今过去一年了。
过完年正月初四这天,朱重八穿上了龙袍,带上了龙冠,先是带领群臣祭天,向苍天祷告,这叫奉天承运,既寿永昌。
祭天完毕,就去了临时的行宫,行宫的正殿作为了他的金銮宝殿。
新的宫殿正在着手修建,不能立刻完工,但政丨权已经确立。
他封马秀英为皇后,朱标,朱楠,朱爽,朱棣跟朱刚几个孩子为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跟四皇子……。
再后来,他们分别成为了秦王,晋王,周王跟燕王……。
两个丫头一个为宁国公主,一个是安庆公主。
另外,手下的各位功臣全都一一封赏,共有十个公爵,52个侯爵跟三个伯爵。
再下面的人,全部官升一级,安排了史,户,吏,兵,刑,工,六个尚书职位,下面分别设立州府跟知县衙门。
十个公爵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国胜,梁国公蓝玉,颖国公友德,乐浪公濮英……。
就是马家村的马老婆儿也被他从元宝山接来,做了国母皇太后。
朱重八老娘死得早,从小缺少母爱,对马老婆儿可孝顺了,捡到个丈母娘,跟捡到宝贝似得。
陈浩就不必说了,是当之无愧的国舅,还担任了太傅之职,官封太子太保。
至于跟马老婆儿一起赶来的玉环跟徐幺妹,被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
玉环是马秀英的妹妹,封个诰命是理所当然,至于徐幺妹,作为七姐妹的首领,屡立战功,几次保护过朱重八,诰命夫人也非她莫属。
可云萝和雪姬却没有封赏,朱重八故意不提。
只有陈浩知道原因,这两个女人的出身不好。
云萝是大元朝脱脱帖木儿的女儿,朱重八没杀她就不错了。也是给陈浩面子。
雪姬是突厥的公主,突厥那边刚刚跟明军打一仗,杀死明军十万,朱重八也没搭理她。
但是云萝跟雪姬并不计较,反而为玉环跟徐幺妹感到高兴。
玉环跟徐幺妹一来,四个女人不寂寞了,说说笑笑非常融洽。
自此,马秀英跟朱重八一起从吴王府搬走,住进了临时的行宫。
身为皇帝跟皇后,当然要住宫殿了。
就这样,吴王府改头换面,成为了国舅府,朱重八将吴王府送给了小舅子,陈浩堂而皇之跟几个夫人住在了这儿。
朱重八当皇帝的第一个月,就大刀阔斧,改头换面。
他首先大赦天下,安抚黎民,其次鼓励生产,号令天下百姓种桑养麻,耕种良田,并且研制了一套新的律法。
他还提拔人才,崇尚科举,为国家选拔大量的有用人才。
接下来,一个问题很让人头疼,就是国都该建立在哪儿?
这时候,大臣们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有人说,国都应该建立在应天,因为应天本来就是红巾军的大本营,朱家的江山也是从这儿发展起来的。
也有人说应该建立在东京汴梁,因为汴梁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出皇帝,还是宋朝的都城。
所谓的汴梁,也就是后来的河南开封。
还有人说,应该把元顺帝赶走,将国都建立在元大都,现在的北京城。
总之,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最终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
朱重八却说:“这时候国都并不重要,只要天下坐稳,建在哪儿都一样,目前最要紧的是,立刻跟大元决战,彻底将蒙古鞑子赶回关外。”
大臣们一听,也就不再说啥了,皇上的意思很明显,暂时不想走,那国都自然就是应天了。
应天后来改了名字,叫南京……。
洪武元年的正月到七月这段时间,天下还不是很太平,南方基本上已经归于平静,但北方却仍旧战火不断。
常遇春跟徐达的兵马从山东出发,直接逼近元大都,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无敌。
南京城里却很喧闹,因为新朝廷的建立,这儿的人口渐渐发展了起来。
别管文人,商人,以及有名的墨客,统统都往南京跑。
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逐渐恢复,青楼歌姬也越来越多。
陈浩这段日子是非常清闲的,因为要教几个太子读书,他没有上战场。
朱重八也不让他走。
其实把陈浩留在南京城,朱重八另有打算。
他怕死,怕有人造反,也怕陈友谅跟张士诚的那些残部加害,更害怕元顺帝派人暗杀他。
把陈浩留在身边,一旦形式突变,小舅子会第一时间保护他。
总之,一天看不到陈浩他就恐惧,就心慌。
每天早上,只要陈浩进去行宫,小朱八就觉得天是蓝的,水是甜的,盐是咸的,醋是酸的,地球是个圆的……。
他不知道为啥,离开陈浩就不行。小舅子往他身边一站,立马踏实。
陈浩不断进宫,但从不上朝。每次教几个太子念书累了,他就去后宫找姐姐马秀英聊天说话,也跟姐夫朱重八聊天。
朱重八特别喜欢听他说话,有时候拉着他喝酒,一直喝到半夜。
陈浩回不去,朱重八就跟他抵足而眠,两个人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
换上其他皇帝,这是绝对办不到的。可朱重八从来不对陈浩起疑心。
他对陈浩的信任和依赖在逐步加深。
忽然一天,他问:“大哥,我担心有人杀我,咋办嘞?你也不能天天守在我身边啊?”
陈浩明白了,我说这小子天天缠着我,原来是怕人害他啊?
于是,他就为朱重八出主意:“我给你训练九名勇士,这九个人只会听你一个人调遣,功夫高强,暗器一流,万夫莫当,而且忠心耿耿。
白天,你把他们安排在金銮殿的大梁上,偷偷藏起来,万一有人行刺,这九个人会随时保护你。就算有人叛变,军队打进皇宫也不用怕。
晚上,你把他们安排在后宫休息的房顶上,他们随时为你保驾护航,刺客绝对不敢来。
放心,我给他们的武器都是最好的,有超级弓弩跟手枪……。”
朱重八眨巴两下眼想了想,说:“不合适……。”
“为啥?”陈浩问。
“他们保护我可以,可我也没了个人隐私。万一我晚上跟你姐搞点小动作啥的,不全被他们看到了……?”
“……。”陈浩立刻语塞了。
是啊,朱重八是人,皇帝也有七情六欲的,晚上必须跟媳妇睡觉。
那些侍卫还不当成毛片看?
妈隔壁的,瞧我姐光身子,真想挖掉他们的眼睛。
惊讶半天,陈浩才说:“你放心,他们全都学过保密条令,不敢出去胡说,皇家的事儿敢出去瞎说,老子就割他们的舌头!!”
朱重八说:“好吧,应该给这九个人起个名字,叫这支队伍什么好呢?”
陈浩忽然吐出三个字:“锦衣卫……。”
“对!就叫他们锦衣卫……。”
从此以后,大明朝有了锦衣卫这个组织,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
分别为零零壹,零零二,零零三,零零四,零零五,零零六,零零漆,零零发跟零零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