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8 第一千零三章 到底是谁
- 1009 第一千零四章 廷推人选
- 1010 第一千零五章 母女
- 1011 第一千零六章 夜访
- 1012 第一千零七章 渔翁?
- 1013 第一千零八章 围堵
- 1014 第一千零九章 争夺
- 1015 第一千零一十章 都在动作
- 1016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早朝
- 1017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金殿之争
- 1018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争论
- 1019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任武德殿大学士
- 1020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不甘
- 1021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静
- 1022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长孙劝谏
- 1023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背叛
- 1024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用大唐的刀剑说话
- 1025 第一千零二十章 偶遇
- 1026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李靖的藏拙
- 1027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怒其不争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作死变不会死
- 1029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坑爹的货
- 1030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威仪
- 1031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许敬宗献策
- 1032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选
- 1033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房玄龄
- 1034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乾纲独断
- 1035 第一千零三十章 天壤之别
- 1036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青云楼夜宴
- 1037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踢到铁板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警钟
- 1039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暗手
- 1040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开始
- 1041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行军
- 1042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封赏诱饵
- 1043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瓦解
- 1044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退缩
- 1045 第一千零四十章 各个击破
- 1046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苗头
- 1047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心惊胆战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白狼水
- 1049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准备渡河
- 1050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渡河
- 1051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回而击之
- 1052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卢龙塞下
- 1053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叛军
- 1054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杀
- 1055 第一千零五十章 灰飞烟灭
- 1056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伍氏女
- 1057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有子长成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要命的名单
- 1059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论战
- 1060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兵临城下
- 1061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恐慌
- 1062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生擒杨虹
- 1063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妻敌女
- 1064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城下气敌
- 1065 第一千零六十章 水淹新城
- 1066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满目疮痍的新城
- 1067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教化
- 1068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下新城
- 1069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乱箭射死
- 1070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盖苏文造反
- 1071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黑水靺鞨
- 1072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辽东城下
- 1073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城下之战
- 1074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筑城
- 1075 第一千零七十章 诸子
- 1076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诸子谋算
- 1077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
- 1078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围猎靺鞨
- 1079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击溃
- 1080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投降 没那么容易
- 1081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诛灭
- 1082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安北都护府
- 1083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残兵
- 1084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裂土封疆
- 1085 第一千零八十章 辽东城破
- 1086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夹击
- 1087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国灭
- 1088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骄兵悍将
- 1089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松州失陷
- 1090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李承宗领兵
- 1091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送礼
- 1092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流言
- 1093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母子
- 1094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兄弟
- 1095 第一千零九十章 班师回朝
- 1096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相互算计
- 1097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初啼
- 1098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交战
- 1099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尚囊之死
- 1100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佛像
- 1101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选秀
- 1102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回京
- 1103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名将之姿
- 1104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决战之心
- 1105 第一千一百章 迁都之念
- 1106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西北局势
- 1107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武威风云
- 1108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勾结
- 1109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怀疑
- 1110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父子君臣
- 1111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西北乱
- 1112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猜忌
- 1113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忠诚与背叛
- 1114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再见义宁天子
- 1115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苏定方来了
- 1116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义严母
- 1117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父子交心
- 1118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开战吧
- 1119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一统
- 1120 后记在新书《宋末之乱臣贼子》的作品相关里
- 1121 番外四已经在新书更新
- 1122 番外三之武氏命运
- 1123 番外四已经在新书更新
- 1124 第五章 紫阳劲
- 1125 第六章 比武
- 1126 第七章 你也不过如此
- 1127 第八章 双锤震天
- 1128 后记在新书《宋末之乱臣贼子》的作品相关里
- 1129 隋末之乱臣贼子 后记(二之武媚娘篇)
- 1130 番外四已经在新书更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争论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争论
“陛下,臣举荐一人,或许可以为武德殿大学士。”褚遂良忽然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汉王殿下英明睿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对朝政有独特见解,臣以为入武德殿,为武德殿大学士。”
褚遂良的话让大殿内再次静了下来,众人先是一愣,就想着笑出来的,但转念一想,就知道褚遂良的打算了,这哪里是想做武德殿大学士,实际上,就是在付出汉王李承宗,提前掌握朝政,为以后入主东宫做准备,褚遂良这个家伙恐怕早就有这个打算了,甚至杜如晦等人也是这个看法,魏征不想为武德殿大学士,关东世家又是李信不喜欢的,窦义却是群臣不喜欢的,既然如此,就推举另外一人。
“陛下,臣有话说。”许敬宗大声说道:“陛下,汉王殿下固然英明神武,但年纪尚幼,这个时候,让汉王殿下就接触繁重的朝政,臣以为不利于汉王殿下的成长,这个时候的汉王应该是以学习为主。就算是培养汉王处理朝政的能力,也只要陛下将汉王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就是了,何必让汉王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还请陛下明察。”
“恩,许敬宗所言甚是。”李信点了点头,虽然许敬宗这句话里,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李信却是赞同这句话的,汉王李承宗年纪还小,这个时候,就让他处理朝政,无疑是拔苗助长,不利于他的成长,李信很希望李承宗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算是监国,也只是学习为主。
“谢陛下。”许敬宗顿时松了一口气,若是直接任命汉王为武德殿大学士,那大家都不要争了。只能是在暗处看着汉王的错处,然后再开始动手。
“还有其他的人选吗?”李信很平静的说道。
“臣再举荐一人,汉中知府郑仁基。”许敬宗低着头,最后咬紧牙关大声说道:“郑仁基郑大人治理河东,河东海晏河清,陛下的政策在河东实施的也非常成功。就算是被贬到汉中,一年以来,汉中路不拾遗,汉中百姓安居乐业,臣以为,郑仁基善于理政,可以入武德殿。”
大殿内顿时一阵沸腾,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并不喜欢关东的世家大族,没想到许敬宗却在这个时候支持郑仁基。朝中的风向顿时变了起来,虽然大家没有交头接耳,但是眼神之间,还是交换了意见。
“陛下,臣以为许大人所言甚是,郑大人治理河东、汉中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臣也举荐他为武德殿大学士。”说话的是崔君肃,他很快就明白。关东世家看上去有三个人选,但大家一起上的话。肯定会减少支援的力度,所以想也不想,就自己退了下来,他要聚集关东世家的力量,将郑仁基捧上武德殿大学士的位置。
“臣也举荐郑仁基郑大人为武德殿大学士。”郑继伯虽然心中心中不满,但这个时候。也只能自我放弃,谁让他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绩呢!只能自己放弃自己,先将郑仁基推上去再说。
郑继伯之后,很快就有何关东世家有关系的官员纷纷上书,称赞郑仁基。都认为郑仁基有功劳,足以担任武德殿大学士,朝中的风向顿时一边倒。
“陛下,郑大人是有一些功劳,但是若在这么多人选之中,若是论功劳,窦义窦大人当居首位,臣不明白的是,窦大人这么大的功劳都不能入武德殿,还有谁能入武德殿?”杜淹的声音很高昂,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连罗大人都知道,汉朝首功当属萧何,窦大人虽然比不得萧何,但是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为大唐提供了大量了金钱,使得朝廷能训练精兵,扫灭群雄,横扫八方,使得朝廷不惧天灾**,有足够的钱赈灾,臣以为,若是论功劳可以进入武德殿,那这个武德殿大学士非窦义窦大人不可。”杜淹也是一个滑头人物,他没有说窦义是一个商人的身份,只是说对方的功劳,就算有人反对,也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臣也认为郑大人虽然有些功劳,但是这些功劳还是比不上窦义窦大人,再说,臣也以为武德殿内应该增加一个理财的能手,臣也举荐窦义窦大人。”韦园成终于开口说话了。
崔君肃等人面色阴沉,这些关中世家成员,就是如此,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击关东世家,让关东世家在朝中无人,窦义?他能行吗?天下的读书人是不会赞同窦义做这个武德殿大学士的。
许敬宗面色阴沉,冷哼哼的望着窦义,却没有想到,窦义面色平静,低着头,好像上面被议论的人不是他一样。许敬宗见状却是气的咬牙切齿,双目中露出愤怒之色。在他看来,这是**裸的背叛,窦义这是背叛了自己。
他正待有动作的时候,马周也站起身来,说道:“臣也同意窦义窦大人入武德殿。”许敬宗听了之后面色一紧,顿时愤怒之色消失的无影无踪,武德殿已经有两人同意了,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果然,马周之后,长孙无忌、岑文本也站起身来,纷纷支持窦义。
“还有一个杜如晦,只要杜如晦不支持,大局就还没定下来。”许敬宗捏紧了拳头。
“老臣也赞同。”可惜的是,杜如晦的话,将许敬宗彻底的打入了九丈深渊,连儒家的代表人物,杜如晦居然也支持窦义入武德殿,大局已定,就算有其他人反对,也没有任何用处。
“陛下,一个商贾也能入武德殿,臣反对。”一个颤巍巍的声音传来,许敬宗面前顿时好像露出一丝光亮来,却见孔颖达站在那里,花白的胡须颤抖,双目圆睁,望着窦义,说道:“窦义,你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商贾,一个县令就能灭你满门,你上下勾结,用钱财开路,也就是当今圣上,看你有点能力,才破格提拔,一路上官运亨通,更是还封了侯,但是你认为你一个身上充满着铜臭气息的人,能够融入这高贵的殿堂,能做武德殿大学士,处理朝政?能够为天下人的表率,能为人臣之楷模?”
许敬宗听了之后差点忍不住要拍手叫好,什么叫厉害,这就是厉害,这张嘴足以抵挡十万大军,到底是博学之人,这一张嘴,就能窦义自惭形愧,无颜面对朝中大臣。(未完待续。)
褚遂良的话让大殿内再次静了下来,众人先是一愣,就想着笑出来的,但转念一想,就知道褚遂良的打算了,这哪里是想做武德殿大学士,实际上,就是在付出汉王李承宗,提前掌握朝政,为以后入主东宫做准备,褚遂良这个家伙恐怕早就有这个打算了,甚至杜如晦等人也是这个看法,魏征不想为武德殿大学士,关东世家又是李信不喜欢的,窦义却是群臣不喜欢的,既然如此,就推举另外一人。
“陛下,臣有话说。”许敬宗大声说道:“陛下,汉王殿下固然英明神武,但年纪尚幼,这个时候,让汉王殿下就接触繁重的朝政,臣以为不利于汉王殿下的成长,这个时候的汉王应该是以学习为主。就算是培养汉王处理朝政的能力,也只要陛下将汉王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就是了,何必让汉王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还请陛下明察。”
“恩,许敬宗所言甚是。”李信点了点头,虽然许敬宗这句话里,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李信却是赞同这句话的,汉王李承宗年纪还小,这个时候,就让他处理朝政,无疑是拔苗助长,不利于他的成长,李信很希望李承宗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算是监国,也只是学习为主。
“谢陛下。”许敬宗顿时松了一口气,若是直接任命汉王为武德殿大学士,那大家都不要争了。只能是在暗处看着汉王的错处,然后再开始动手。
“还有其他的人选吗?”李信很平静的说道。
“臣再举荐一人,汉中知府郑仁基。”许敬宗低着头,最后咬紧牙关大声说道:“郑仁基郑大人治理河东,河东海晏河清,陛下的政策在河东实施的也非常成功。就算是被贬到汉中,一年以来,汉中路不拾遗,汉中百姓安居乐业,臣以为,郑仁基善于理政,可以入武德殿。”
大殿内顿时一阵沸腾,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并不喜欢关东的世家大族,没想到许敬宗却在这个时候支持郑仁基。朝中的风向顿时变了起来,虽然大家没有交头接耳,但是眼神之间,还是交换了意见。
“陛下,臣以为许大人所言甚是,郑大人治理河东、汉中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臣也举荐他为武德殿大学士。”说话的是崔君肃,他很快就明白。关东世家看上去有三个人选,但大家一起上的话。肯定会减少支援的力度,所以想也不想,就自己退了下来,他要聚集关东世家的力量,将郑仁基捧上武德殿大学士的位置。
“臣也举荐郑仁基郑大人为武德殿大学士。”郑继伯虽然心中心中不满,但这个时候。也只能自我放弃,谁让他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绩呢!只能自己放弃自己,先将郑仁基推上去再说。
郑继伯之后,很快就有何关东世家有关系的官员纷纷上书,称赞郑仁基。都认为郑仁基有功劳,足以担任武德殿大学士,朝中的风向顿时一边倒。
“陛下,郑大人是有一些功劳,但是若在这么多人选之中,若是论功劳,窦义窦大人当居首位,臣不明白的是,窦大人这么大的功劳都不能入武德殿,还有谁能入武德殿?”杜淹的声音很高昂,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连罗大人都知道,汉朝首功当属萧何,窦大人虽然比不得萧何,但是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为大唐提供了大量了金钱,使得朝廷能训练精兵,扫灭群雄,横扫八方,使得朝廷不惧天灾**,有足够的钱赈灾,臣以为,若是论功劳可以进入武德殿,那这个武德殿大学士非窦义窦大人不可。”杜淹也是一个滑头人物,他没有说窦义是一个商人的身份,只是说对方的功劳,就算有人反对,也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臣也认为郑大人虽然有些功劳,但是这些功劳还是比不上窦义窦大人,再说,臣也以为武德殿内应该增加一个理财的能手,臣也举荐窦义窦大人。”韦园成终于开口说话了。
崔君肃等人面色阴沉,这些关中世家成员,就是如此,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击关东世家,让关东世家在朝中无人,窦义?他能行吗?天下的读书人是不会赞同窦义做这个武德殿大学士的。
许敬宗面色阴沉,冷哼哼的望着窦义,却没有想到,窦义面色平静,低着头,好像上面被议论的人不是他一样。许敬宗见状却是气的咬牙切齿,双目中露出愤怒之色。在他看来,这是**裸的背叛,窦义这是背叛了自己。
他正待有动作的时候,马周也站起身来,说道:“臣也同意窦义窦大人入武德殿。”许敬宗听了之后面色一紧,顿时愤怒之色消失的无影无踪,武德殿已经有两人同意了,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果然,马周之后,长孙无忌、岑文本也站起身来,纷纷支持窦义。
“还有一个杜如晦,只要杜如晦不支持,大局就还没定下来。”许敬宗捏紧了拳头。
“老臣也赞同。”可惜的是,杜如晦的话,将许敬宗彻底的打入了九丈深渊,连儒家的代表人物,杜如晦居然也支持窦义入武德殿,大局已定,就算有其他人反对,也没有任何用处。
“陛下,一个商贾也能入武德殿,臣反对。”一个颤巍巍的声音传来,许敬宗面前顿时好像露出一丝光亮来,却见孔颖达站在那里,花白的胡须颤抖,双目圆睁,望着窦义,说道:“窦义,你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商贾,一个县令就能灭你满门,你上下勾结,用钱财开路,也就是当今圣上,看你有点能力,才破格提拔,一路上官运亨通,更是还封了侯,但是你认为你一个身上充满着铜臭气息的人,能够融入这高贵的殿堂,能做武德殿大学士,处理朝政?能够为天下人的表率,能为人臣之楷模?”
许敬宗听了之后差点忍不住要拍手叫好,什么叫厉害,这就是厉害,这张嘴足以抵挡十万大军,到底是博学之人,这一张嘴,就能窦义自惭形愧,无颜面对朝中大臣。(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