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65 第一千零六十章 水淹新城
- 1066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满目疮痍的新城
- 1067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教化
- 1068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下新城
- 1069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乱箭射死
- 1070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盖苏文造反
- 1071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黑水靺鞨
- 1072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辽东城下
- 1073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城下之战
- 1074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筑城
- 1075 第一千零七十章 诸子
- 1076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诸子谋算
- 1077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
- 1078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围猎靺鞨
- 1079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击溃
- 1080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投降 没那么容易
- 1081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诛灭
- 1082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安北都护府
- 1083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残兵
- 1084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裂土封疆
- 1085 第一千零八十章 辽东城破
- 1086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夹击
- 1087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国灭
- 1088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骄兵悍将
- 1089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松州失陷
- 1090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李承宗领兵
- 1091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送礼
- 1092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流言
- 1093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母子
- 1094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兄弟
- 1095 第一千零九十章 班师回朝
- 1096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相互算计
- 1097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初啼
- 1098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交战
- 1099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尚囊之死
- 1100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佛像
- 1101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选秀
- 1102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回京
- 1103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名将之姿
- 1104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决战之心
- 1105 第一千一百章 迁都之念
- 1106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西北局势
- 1107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武威风云
- 1108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勾结
- 1109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怀疑
- 1110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父子君臣
- 1111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西北乱
- 1112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猜忌
- 1113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忠诚与背叛
- 1114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再见义宁天子
- 1115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苏定方来了
- 1116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义严母
- 1117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父子交心
- 1118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开战吧
- 1119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一统
- 1120 后记在新书《宋末之乱臣贼子》的作品相关里
- 1121 番外四已经在新书更新
- 1122 番外三之武氏命运
- 1123 番外四已经在新书更新
- 1124 第五章 紫阳劲
- 1125 第六章 比武
- 1126 第七章 你也不过如此
- 1127 第八章 双锤震天
- 1128 后记在新书《宋末之乱臣贼子》的作品相关里
- 1129 隋末之乱臣贼子 后记(二之武媚娘篇)
- 1130 番外四已经在新书更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零七十章 诸子
第一千零七十章 诸子
“辅机有心事?”辕门处,韦园成看见长孙无忌望着长安方向,有些好奇的询问道。他拍了拍身边的小城门,这是用巨木搭建的城门,虽然不能和一般的城门相比较,但要比辕门要坚固的多。
“我是在担心长安的事情。”长孙无忌也没有欺瞒韦园成。
“长安,长安怎么了?杜大人、李靖将军可都是在长安的,固若金汤,有什么事情发生?”韦园成好奇的询问道。
“辽东的处置,还有那些乱匪的处置。韦大人,陛下传旨让诸皇子处置此事,实际上是看几位皇子的表现,这是陛下对诸皇子的考验之一,可能会决定太子的人选,或许还要继续考察。”长孙无忌低声说道。
韦园成面色一愣,这么长时间,他都差点忘记了这件事情,他沉默了半响,说道:“辅机,或许你太过担心,汉王身边人才无事,肯定能想出这件事情的最佳解决办法的,其余的几位皇子,身边更是没有多少人才,或者有些皇子还很小,基本上不会插足这太子之争的。”
李信现在身边成年的皇子不过汉王李承宗、陈王李承宗、西域王李承谦、魏王李承通、赵王李承焕、楚王李承孝,其中最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西域王李承谦,最有可能就是汉王李承宗和陈王李承宗,其中汉王的势力是最大的,更是被李信属意为太子人选。
“皇帝陛下选太子,不仅仅要看中他的才能,更是要看中他的德,这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皇帝陛下的心思和其他人不一样,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世家那么多的子弟,加起来可是有万人之多,这些人都杀了?”长孙无忌扫了周围一眼,说道:“你也知道皇帝陛下最厌恶的就是世家,称之为毒瘤,在别人身上,杀万人恐怕也要小心翼翼,但是皇帝陛下岂会在乎这一点,他若是杀了这些人,还真是有可能的,可诸位皇子却不知道这一些,一旦走错了一步,恐怕就和那个位子失去了机缘。”
韦园成听了之后一阵默然,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当今天子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的人面对世家都是小心翼翼,他却是要杀就杀,要囚就囚,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对此事会做如何处置。
“你在这个地方怎么想也没有任何用处,哎!走吧!”韦园成摇摇头说道:“陛下不久之后就要召见草原部落首领,事情比较多,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可得帮帮我,哎,谁让御营之中,人手太少呢!”
“行,行,走吧!”长孙无忌摇头说道:“相信陛下的圣旨到了长安之后,克明那边肯定会有反应的。汉王有他帮助,度过这一关不难。”
长孙无忌猜的不错,李信的圣旨到了长安之后,长安官场顿时露出一丝异样来,皇帝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难道是对汉王已经不信任了,或者是另外有了新的人选。更或者是说对世家大族这件事情已经有另外的顾忌,要知道,这段那些世家大族都小心翼翼,进京寻求门路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
“老师,父皇此举所谓何意?”李承宗皱着眉头望着手中的圣旨,迟疑了一阵说道。
“怎么,殿下心中无底了?”杜如晦放下手中的奏本,看着李承宗一眼,笑道:“殿下以为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看看自己所选的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符合他的心意?殿下若是这么想那就错了,他或许是在考察诸皇子,但是更重要的是试探天下世家的反应。这次设计造反的世家有三十三家,其中一品世家有三家,二品世家有十家,其余多是地方豪强,但是天下的世家是何等之多,岂是这三十多岁家可以代表的,陛下这个时候下圣旨,就是要看看这些世家对此事的看法。”
“原来如此。”李承宗放下手中的圣旨,说道:“若是按照这么说,恐怕这些日子本王的府邸也不大太平了。学生听说已经有许多世家都已经入京,正在寻求帮助。”
“世家大族之间或许有利益纠葛,但他们都是世家大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陛下若是一口气将这些世家尽数诛杀,那就说明陛下有生之年都会将这些世家一网打尽。他们就要仔细思考,这件事情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了。”杜如晦叹息道。
“老师以为,父皇应该会如何对待这件事情?”李承宗话音一落,迎面却发现杜如晦戏虐的眼神,顿时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拱手说道:“老师,学生错了。”
“记住了,此事不能询问任何人,只有自己的主意才是自己的,你们还年轻,就算是犯了错误,那也是情有可原的,陛下心怀天下,是不会在乎这件事情的,但若是殿下询问了其他人的意见,并且采用了,最后还与陛下的不一样,殿下在陛下那边就要失分了。”杜如晦认真叮嘱道。
李承宗闻言一愣,最后点点头,杜如晦跟随李信最久,也明白李信心中的一点想法,瞬间李承宗就将自己心中的一点想法抛之脑后。嘴角露出一丝苦涩来,遇见一个强势的父皇,对李承宗来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他的压力比较大。
“殿下,尽自己的本心去做,不要顾虑,有的时候时候顾虑太多,不见得是好事。”杜如晦看见李承宗患得患失的样子,忍不住又叮嘱道。
“学生明白了。”李承宗感激的说道。
“来人,将陛下圣旨传与诸位皇子。”杜如晦这才点点头,让人将圣旨传与诸位皇子,而李承宗却是朝杜如晦行了一礼,出了武德殿。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想更换自己心中的人选,或者是在考察诸位皇子?”杜如晦望着李承宗离去的背影,露出一丝深思来,作为李信的辅政大臣,第一件事情就要弄清楚李信每一次动作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陈王府内,李承基一身锦袍,稚嫩的脸上有一丝与寻常年轻人不一样的成熟,生在帝王家,就算是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变的成熟起来。尤其是李承基这个人对那个位置还有几分期盼,在十二岁的时候,李信就让诸位皇子在外开府,王府虽然比较小,但是五脏俱全,长史、都尉、洗马等等都一一存在,是王府的一个小的朝廷,为年幼的李承基充当幕僚的。
当然,相对于汉王李承宗,这个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物,陈王府的幕僚就差了许多,但是也有一些厉害的人物,比如御史台的许敬宗、长史权万纪等等,在朝廷之中也算是很有名。
“殿下,您找我?”许敬宗穿着大红袍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对于李承基和李承宗两人,许敬宗与其他人想法不一样,李承宗为人敦厚正直,不喜欢阿谀奉承之人,李承基却是海纳百川,只要对他有好处的人,都能接受,这一点与李信很相似。
许敬宗认为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对大唐的江山社稷有帮助。所以,他宁愿帮助李承基,当然,这与李承基下面的人手很多也有一定的关系。
“先生来了。”李承基从一边取了一本文书递给许敬宗,说道:“刚才武德殿送来的文书,是父皇从前线传来的圣旨,你也知道,前段时间,有那些世家大族阴谋造反,锦衣卫将这些家伙尽数擒拿,仔细的算起来,有万人之多,若是再牵连下去,肯定更多。连赵郡李氏都参与其中,父皇现在将此事交给我们处置。想必这个时候汉王、西域王、魏王他们都已经接到圣旨了。”
“殿下以为如何?”许敬宗看着手中的文书,微微皱了皱眉头,文书是后来武德殿书写的,盖上了大印,真正的圣旨肯定是封存起来了,薄薄的一张纸,在许敬宗看来,仿佛是像山一样重。许敬宗心中吸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他要认真的考虑一番。
“人数太多,杀之恐怕朝廷的声望?”李承基迟疑了一阵,说道:“朝野上下恐怕对此事也会有所议论,若是那些臣子知道是孤建议杀了这些人,恐怕朝中更加没有人支持孤王了。”
许敬宗听了点了点头,这万余人杀起来,就是渭河都会被染红的,李承基若是建议杀了这些人,朝野之中对李承基印象肯定不好。
“陛下将此事拿出来让诸皇子议论,殿下,这可是一件好事啊!”许敬宗双眼一亮,忍不住说道:“陛下以前属意的是汉王,每次出征之后监国的事情都是汉王,按照道理,汉王已经是既定的太子殿下了,可是这个时候陛下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这说明陛下对汉王并不是特别满意,不然不会有此事发生的。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
李承基闻言双眼一亮,略加思索,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所言甚是,以前都是老大得到好处,这次不一样,父皇将此事都放了出来,这不仅仅是考察老大,也是在考察我们。这是机会啊!先生认为这件事情若是放在父皇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陛下刚毅果断,放在陛下那里,就算是有十万人,陛下也是能杀的干干净净。只是殿下却不一样,殿下若是主张杀人,还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殿下的名声了,这些世家大族牵连甚广,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亲朋好友,殿下出了主意,杀了这些人,那些亲朋好友是不会记恨陛下的,只是会记恨殿下的,殿下什么机会都没有了。”许敬宗低声说道。
“不错,这样得罪人的计策绝对不能出。”李承基面色一变,忍不住拍手说道:“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也不知道会被多少人记恨。先生所言甚是。”
“夺取天下自然是有陛下出手,现在大唐八方臣服,陛下已经建立了大唐基业,到了殿下这一代,只需要文治就可以了,下官猜测陛下之所以将此事交给诸皇子,也是考察诸皇子的治国能力。一心喊打喊杀的人,只能是穷兵黩武之辈,绝对不能治理天下的。”许敬宗摸着胡须,很有把握的说道。
李承基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说道:“还是先生厉害,相信这个时候老大肯定是想符合父皇,将这些人都给杀了,啧啧,却不知道治理天下,不仅仅需要强大的武力,更需要知道妥协,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就算是父皇,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敢找这些世家大族的麻烦。老大若是想这些人的麻烦,恐怕这得罪人得罪到海里去了。”
“殿下所言甚是。”许敬宗点头附和道:“这世家大族虽然经过陛下的一番打击之后,损失惨重,但是这么多年来,世家大族不仅仅是有金钱和土地,更多的还是人脉。这才是支撑世家大族的根基所在,陛下能杀了这些人,但是却杀不了他们的人脉,只要给了他们时间,这些世家大族很快就能重新恢复实力。陛下真的能万万岁吗?在很久以前,就有话说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世家大族以血脉为根本,以追逐利益为前提,这样才能活的更长。殿下,您若是登基称帝,比之天子如何?”
“肯定不如。”李承基想也不想摇摇头,说道:“父皇白手起家,击败群雄,夺取天下,我如何能比得上父皇。”
“连皇上有的时候都要向世家妥协,更何况殿下呢!这一次,臣猜的不错,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皇上也只是会诛杀首恶,对于其他的从犯也顶多是流放、训斥一顿而已。这些家伙,在朝中哪个没有三五个好友的。”许敬宗很有把握的说道。
“先生所言甚是,这上天有好生之德,为政者还是少造杀戮为好。”李承基点了点头说道:“本王就用这个理由劝谏一下父皇。请父皇网开一面。”?(未完待续。)
“我是在担心长安的事情。”长孙无忌也没有欺瞒韦园成。
“长安,长安怎么了?杜大人、李靖将军可都是在长安的,固若金汤,有什么事情发生?”韦园成好奇的询问道。
“辽东的处置,还有那些乱匪的处置。韦大人,陛下传旨让诸皇子处置此事,实际上是看几位皇子的表现,这是陛下对诸皇子的考验之一,可能会决定太子的人选,或许还要继续考察。”长孙无忌低声说道。
韦园成面色一愣,这么长时间,他都差点忘记了这件事情,他沉默了半响,说道:“辅机,或许你太过担心,汉王身边人才无事,肯定能想出这件事情的最佳解决办法的,其余的几位皇子,身边更是没有多少人才,或者有些皇子还很小,基本上不会插足这太子之争的。”
李信现在身边成年的皇子不过汉王李承宗、陈王李承宗、西域王李承谦、魏王李承通、赵王李承焕、楚王李承孝,其中最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西域王李承谦,最有可能就是汉王李承宗和陈王李承宗,其中汉王的势力是最大的,更是被李信属意为太子人选。
“皇帝陛下选太子,不仅仅要看中他的才能,更是要看中他的德,这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皇帝陛下的心思和其他人不一样,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世家那么多的子弟,加起来可是有万人之多,这些人都杀了?”长孙无忌扫了周围一眼,说道:“你也知道皇帝陛下最厌恶的就是世家,称之为毒瘤,在别人身上,杀万人恐怕也要小心翼翼,但是皇帝陛下岂会在乎这一点,他若是杀了这些人,还真是有可能的,可诸位皇子却不知道这一些,一旦走错了一步,恐怕就和那个位子失去了机缘。”
韦园成听了之后一阵默然,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当今天子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的人面对世家都是小心翼翼,他却是要杀就杀,要囚就囚,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对此事会做如何处置。
“你在这个地方怎么想也没有任何用处,哎!走吧!”韦园成摇摇头说道:“陛下不久之后就要召见草原部落首领,事情比较多,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可得帮帮我,哎,谁让御营之中,人手太少呢!”
“行,行,走吧!”长孙无忌摇头说道:“相信陛下的圣旨到了长安之后,克明那边肯定会有反应的。汉王有他帮助,度过这一关不难。”
长孙无忌猜的不错,李信的圣旨到了长安之后,长安官场顿时露出一丝异样来,皇帝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难道是对汉王已经不信任了,或者是另外有了新的人选。更或者是说对世家大族这件事情已经有另外的顾忌,要知道,这段那些世家大族都小心翼翼,进京寻求门路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
“老师,父皇此举所谓何意?”李承宗皱着眉头望着手中的圣旨,迟疑了一阵说道。
“怎么,殿下心中无底了?”杜如晦放下手中的奏本,看着李承宗一眼,笑道:“殿下以为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看看自己所选的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符合他的心意?殿下若是这么想那就错了,他或许是在考察诸皇子,但是更重要的是试探天下世家的反应。这次设计造反的世家有三十三家,其中一品世家有三家,二品世家有十家,其余多是地方豪强,但是天下的世家是何等之多,岂是这三十多岁家可以代表的,陛下这个时候下圣旨,就是要看看这些世家对此事的看法。”
“原来如此。”李承宗放下手中的圣旨,说道:“若是按照这么说,恐怕这些日子本王的府邸也不大太平了。学生听说已经有许多世家都已经入京,正在寻求帮助。”
“世家大族之间或许有利益纠葛,但他们都是世家大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陛下若是一口气将这些世家尽数诛杀,那就说明陛下有生之年都会将这些世家一网打尽。他们就要仔细思考,这件事情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了。”杜如晦叹息道。
“老师以为,父皇应该会如何对待这件事情?”李承宗话音一落,迎面却发现杜如晦戏虐的眼神,顿时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拱手说道:“老师,学生错了。”
“记住了,此事不能询问任何人,只有自己的主意才是自己的,你们还年轻,就算是犯了错误,那也是情有可原的,陛下心怀天下,是不会在乎这件事情的,但若是殿下询问了其他人的意见,并且采用了,最后还与陛下的不一样,殿下在陛下那边就要失分了。”杜如晦认真叮嘱道。
李承宗闻言一愣,最后点点头,杜如晦跟随李信最久,也明白李信心中的一点想法,瞬间李承宗就将自己心中的一点想法抛之脑后。嘴角露出一丝苦涩来,遇见一个强势的父皇,对李承宗来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他的压力比较大。
“殿下,尽自己的本心去做,不要顾虑,有的时候时候顾虑太多,不见得是好事。”杜如晦看见李承宗患得患失的样子,忍不住又叮嘱道。
“学生明白了。”李承宗感激的说道。
“来人,将陛下圣旨传与诸位皇子。”杜如晦这才点点头,让人将圣旨传与诸位皇子,而李承宗却是朝杜如晦行了一礼,出了武德殿。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想更换自己心中的人选,或者是在考察诸位皇子?”杜如晦望着李承宗离去的背影,露出一丝深思来,作为李信的辅政大臣,第一件事情就要弄清楚李信每一次动作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陈王府内,李承基一身锦袍,稚嫩的脸上有一丝与寻常年轻人不一样的成熟,生在帝王家,就算是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变的成熟起来。尤其是李承基这个人对那个位置还有几分期盼,在十二岁的时候,李信就让诸位皇子在外开府,王府虽然比较小,但是五脏俱全,长史、都尉、洗马等等都一一存在,是王府的一个小的朝廷,为年幼的李承基充当幕僚的。
当然,相对于汉王李承宗,这个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物,陈王府的幕僚就差了许多,但是也有一些厉害的人物,比如御史台的许敬宗、长史权万纪等等,在朝廷之中也算是很有名。
“殿下,您找我?”许敬宗穿着大红袍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对于李承基和李承宗两人,许敬宗与其他人想法不一样,李承宗为人敦厚正直,不喜欢阿谀奉承之人,李承基却是海纳百川,只要对他有好处的人,都能接受,这一点与李信很相似。
许敬宗认为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对大唐的江山社稷有帮助。所以,他宁愿帮助李承基,当然,这与李承基下面的人手很多也有一定的关系。
“先生来了。”李承基从一边取了一本文书递给许敬宗,说道:“刚才武德殿送来的文书,是父皇从前线传来的圣旨,你也知道,前段时间,有那些世家大族阴谋造反,锦衣卫将这些家伙尽数擒拿,仔细的算起来,有万人之多,若是再牵连下去,肯定更多。连赵郡李氏都参与其中,父皇现在将此事交给我们处置。想必这个时候汉王、西域王、魏王他们都已经接到圣旨了。”
“殿下以为如何?”许敬宗看着手中的文书,微微皱了皱眉头,文书是后来武德殿书写的,盖上了大印,真正的圣旨肯定是封存起来了,薄薄的一张纸,在许敬宗看来,仿佛是像山一样重。许敬宗心中吸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他要认真的考虑一番。
“人数太多,杀之恐怕朝廷的声望?”李承基迟疑了一阵,说道:“朝野上下恐怕对此事也会有所议论,若是那些臣子知道是孤建议杀了这些人,恐怕朝中更加没有人支持孤王了。”
许敬宗听了点了点头,这万余人杀起来,就是渭河都会被染红的,李承基若是建议杀了这些人,朝野之中对李承基印象肯定不好。
“陛下将此事拿出来让诸皇子议论,殿下,这可是一件好事啊!”许敬宗双眼一亮,忍不住说道:“陛下以前属意的是汉王,每次出征之后监国的事情都是汉王,按照道理,汉王已经是既定的太子殿下了,可是这个时候陛下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这说明陛下对汉王并不是特别满意,不然不会有此事发生的。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
李承基闻言双眼一亮,略加思索,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所言甚是,以前都是老大得到好处,这次不一样,父皇将此事都放了出来,这不仅仅是考察老大,也是在考察我们。这是机会啊!先生认为这件事情若是放在父皇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陛下刚毅果断,放在陛下那里,就算是有十万人,陛下也是能杀的干干净净。只是殿下却不一样,殿下若是主张杀人,还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殿下的名声了,这些世家大族牵连甚广,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亲朋好友,殿下出了主意,杀了这些人,那些亲朋好友是不会记恨陛下的,只是会记恨殿下的,殿下什么机会都没有了。”许敬宗低声说道。
“不错,这样得罪人的计策绝对不能出。”李承基面色一变,忍不住拍手说道:“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也不知道会被多少人记恨。先生所言甚是。”
“夺取天下自然是有陛下出手,现在大唐八方臣服,陛下已经建立了大唐基业,到了殿下这一代,只需要文治就可以了,下官猜测陛下之所以将此事交给诸皇子,也是考察诸皇子的治国能力。一心喊打喊杀的人,只能是穷兵黩武之辈,绝对不能治理天下的。”许敬宗摸着胡须,很有把握的说道。
李承基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说道:“还是先生厉害,相信这个时候老大肯定是想符合父皇,将这些人都给杀了,啧啧,却不知道治理天下,不仅仅需要强大的武力,更需要知道妥协,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就算是父皇,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敢找这些世家大族的麻烦。老大若是想这些人的麻烦,恐怕这得罪人得罪到海里去了。”
“殿下所言甚是。”许敬宗点头附和道:“这世家大族虽然经过陛下的一番打击之后,损失惨重,但是这么多年来,世家大族不仅仅是有金钱和土地,更多的还是人脉。这才是支撑世家大族的根基所在,陛下能杀了这些人,但是却杀不了他们的人脉,只要给了他们时间,这些世家大族很快就能重新恢复实力。陛下真的能万万岁吗?在很久以前,就有话说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世家大族以血脉为根本,以追逐利益为前提,这样才能活的更长。殿下,您若是登基称帝,比之天子如何?”
“肯定不如。”李承基想也不想摇摇头,说道:“父皇白手起家,击败群雄,夺取天下,我如何能比得上父皇。”
“连皇上有的时候都要向世家妥协,更何况殿下呢!这一次,臣猜的不错,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皇上也只是会诛杀首恶,对于其他的从犯也顶多是流放、训斥一顿而已。这些家伙,在朝中哪个没有三五个好友的。”许敬宗很有把握的说道。
“先生所言甚是,这上天有好生之德,为政者还是少造杀戮为好。”李承基点了点头说道:“本王就用这个理由劝谏一下父皇。请父皇网开一面。”?(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