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3 第十五章 阿航哥
- 34 第十六章 出事了
- 35 第十七章 追凶
- 36 第十八章 鸿宾楼
- 37 第十九章 赛车
- 38 第一章 录像带
- 39 第二章 校友来京
- 40 第三章 订婚
- 41 第四章 《耶路撒冷》
- 42 第五章 烧烤
- 43 第六章 翰林生
- 44 第七章 艺人
- 45 第八章 初心
- 46 第九章 秀秀兵兵
- 47 第十章 姐妹
- 48 第十一章 亲密无间
- 49 第十二章 震惊
- 50 第十三章 表露真身
- 51 第十四章 戒烟
- 52 第十五章 爱的选择
- 53 第十六章 《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
- 54 第一章 寒冬期
- 55 第二章 开机
- 56 第三章 唐人天马
- 57 第四章 一言不合
- 58 第五章 套路对套路
- 59 第六章 横漂
- 60 第七章 战友
- 61 第八章 久仰
- 62 第九章 狼与蝴蝶
- 63 第十章 帝国梦
- 64 第十一章 强势回家
- 65 第十三章 订做轿车
- 66 第十三章 Z12先生
- 67 第十四章 谈IP
- 68 第十五章 低价
- 69 第十六章 大宇
- 70 第一章 竞争
- 71 第二章 Jay
- 72 第三章 哥林伦
- 73 第四章 没那么简单
- 74 第五章 佛本是道
- 75 第六章 久美子
- 76 第五章 募捐
- 77 第六章 3000万
- 78 第七章 初平阳
- 79 第八章 和空姐
- 80 第九章 365天爱你
- 81 第十章 炒鱿鱼
- 82 第十一章 千字800元
- 83 第十二章 怎么说
- 84 第十三章 网络迪士尼
- 85 第十四章 得宠女人
- 86 第一章 金克斯
- 87 第二章 火爆的爱情公寓
- 88 第三章 10亿美金?
- 89 第四章 内幕
- 90 第五章 2001
- 91 对不起
- 92 第五章 2001
- 93 对不起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章 翰林生
第六章 翰林生
办公室里,林宇航靠在老板椅上,他抽着中南海,看着韩式1+1总店的投资清单,一砖一瓦,锅碗瓢勺,所以投入资金都清清楚楚的列成了专业的表格,并且还有一个投资风险分析图,以及丁华熬夜一周所写的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此时,丁华在旁边静静的站在,他是林宇航从宝岛调来的亲信,一位完全没有餐厅经营经验,但是却是一位高学历,攻读了台北管理经济学的一位名牌大学生。
早些年,林宇航刚开始做慈善时,就为打天下筹划好了很多人才,在他的私人笔记本上称之为“翰林生计划”,从1990年开始,他就以个人名义扶助有志气的贫穷高中生,花钱供应他们上学。
这样的学生,他称之为翰林生。
翰林计划有一系列的筛选标准,其一首先是品德良好、知恩图报之人,其二就是一定对林宇航有着强烈的个人崇拜的读者粉丝,其三就是家庭条件确实贫困,或者较为一般。
1990年第一批翰林计划,只有30人,因为第一批的翰林计划是林宇航亲自组建,他几乎和他们每个人都建立了极深的友谊关系。
后来,这30位翰林生纷纷都考入了全球各地的知名高校。
而目前,这30位翰林生分别遍布政界、商界、传媒界、电影界、科学界等等领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精英人才。
翰林生计划从成立到千禧年,已经有10年,截止今年年初一共扶贫了625位学生。
其中送去出国留学深造的翰林生有146位,国内名牌高校毕业者320位,而剩下的大多还是在校高中生。
丁华就是刚毕业的一位翰林生,在625位翰林生当中,他并不是多么的出类拔萃,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林宇航才让他做职业经理人。
翰林生计划是林宇航投资穷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从中与他们一起分享一点点的梦想果实。
他们大多都是草根,然而就因为是草根,所以在梦想上几乎都显得更伟大一些。
有的想当市长,有的想要当科学发明家,有的想当警官,有的相当生物学家,有的相当航天专家。
总之,大多翰林生都是有宏图大志之人,他们非常努力,只是缺乏实力与机会。
林宇航就是一个给他们资本和机会的梦想投资人。
只是,梦想和现实总有差别,有的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追逐梦想,有的人总会半途而废。
好比丁华,他曾经的目标似乎是成为一个银行家。
很显然,在林宇航向翰林毕业生发出邀请函之后,丁华选择了成为职业经理人。
虽然如此,没有人会责怪他的改变。
翰林生计划是林宇航投资未来的最大法宝,除了他和翰林生二代负责人拥有翰林花名册之外,没有人知道翰林生计划的存在。
林宇航是翰林生一代的唯一负责人,他只与首批30位翰林生元老互通信函。
二代负责人就是从翰林生元老当中挑选,每一位二代负责人,负责一年的翰林生计划。
十年下来,有十位二代翰林生负责人。
此翰林生计划,没有终止日期,只不过大约三十年后,翰林生第三代就是二代元老们的人脉群了,林宇航只用维系好最初的30位元老翰林生的关系,剩下后面的韩林生实际上跟他的关系不会那么亲密。
然而即便这样,因为翰林生的创始人,以及慈善基金也是归属他个人所有,一旦真的遇到什么事情,他相信每一位翰林生都不会忘记加入翰林生计划的宣誓词——“梦想、拼搏、友爱、团结。”
“丁华,如果说再新开店,一下子开10家店,开在台北,你觉得大约投资成本会缩小多少,我不要投资店铺。”
林宇航放下清单,看着丁华说道。
丁华皱眉沉思了一下,他说道:“宇少,如果在台北的话,投资成本会大大降低,300万台币就可以开一家店,10家店就是3000万台币了,而且在台北的话,把宇少你的名头宣传出去,我相信所有餐厅会在一年之内就能回收成本,所以实际上在台北开店,我们倒是可以投资店铺。”
林宇航点点头,看着丁华又道:“你说的有道理,现在你先负责管理这家餐厅,等三个月后,我会给这家韩式餐饮公司注入1亿人民币,一半用于在内陆各大城市开分店,另一半在台北开分公司。”
1亿人民币,丁华惊讶的差点没咬到舌头。
看到丁华的表情有些震惊,林宇航笑了笑,鼓励说:“别看给你的钱多,店还是一家一家的开起来的,每一家店你都要亲自去规划,到时候人手不够,就需要你自己建立团队了。”
“是,宇少,我一定好好努力。”丁华反应过来,他内心相当激动,虽然是为宇少打工,可这个餐饮公司发展起来,他也是会成为总裁,因为宇少刚刚说的话是对他相当信任,完全把公司的管理权交付于他。
“翰林中人,我不会亏待你的……走,出去尝尝老板娘烤的活虾。”
林宇航熄灭了香烟,一脸笑容的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餐厅里,居然已经来了几位熟人,是蔡萱、云寒等公司的台干高层。
“蔡姐刚把我烤给你的虾吃没了,你稍等一下。”志玲扭头对他说道。
蔡萱开心的笑着:“味道真不错哦。”
林宇航看着志玲烤的虾有烤糊的倾向,他还是拉着云寒又找了一个座位,重新开了一个烤炉,打了一个响指说道:“阿花,帮我去拿虾,我自己烤。”
那边志玲一听,她不开心道:“喂,我都给你烤了!你吃不吃啊!”
此时,丁华在旁边静静的站在,他是林宇航从宝岛调来的亲信,一位完全没有餐厅经营经验,但是却是一位高学历,攻读了台北管理经济学的一位名牌大学生。
早些年,林宇航刚开始做慈善时,就为打天下筹划好了很多人才,在他的私人笔记本上称之为“翰林生计划”,从1990年开始,他就以个人名义扶助有志气的贫穷高中生,花钱供应他们上学。
这样的学生,他称之为翰林生。
翰林计划有一系列的筛选标准,其一首先是品德良好、知恩图报之人,其二就是一定对林宇航有着强烈的个人崇拜的读者粉丝,其三就是家庭条件确实贫困,或者较为一般。
1990年第一批翰林计划,只有30人,因为第一批的翰林计划是林宇航亲自组建,他几乎和他们每个人都建立了极深的友谊关系。
后来,这30位翰林生纷纷都考入了全球各地的知名高校。
而目前,这30位翰林生分别遍布政界、商界、传媒界、电影界、科学界等等领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精英人才。
翰林生计划从成立到千禧年,已经有10年,截止今年年初一共扶贫了625位学生。
其中送去出国留学深造的翰林生有146位,国内名牌高校毕业者320位,而剩下的大多还是在校高中生。
丁华就是刚毕业的一位翰林生,在625位翰林生当中,他并不是多么的出类拔萃,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林宇航才让他做职业经理人。
翰林生计划是林宇航投资穷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从中与他们一起分享一点点的梦想果实。
他们大多都是草根,然而就因为是草根,所以在梦想上几乎都显得更伟大一些。
有的想当市长,有的想要当科学发明家,有的想当警官,有的相当生物学家,有的相当航天专家。
总之,大多翰林生都是有宏图大志之人,他们非常努力,只是缺乏实力与机会。
林宇航就是一个给他们资本和机会的梦想投资人。
只是,梦想和现实总有差别,有的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追逐梦想,有的人总会半途而废。
好比丁华,他曾经的目标似乎是成为一个银行家。
很显然,在林宇航向翰林毕业生发出邀请函之后,丁华选择了成为职业经理人。
虽然如此,没有人会责怪他的改变。
翰林生计划是林宇航投资未来的最大法宝,除了他和翰林生二代负责人拥有翰林花名册之外,没有人知道翰林生计划的存在。
林宇航是翰林生一代的唯一负责人,他只与首批30位翰林生元老互通信函。
二代负责人就是从翰林生元老当中挑选,每一位二代负责人,负责一年的翰林生计划。
十年下来,有十位二代翰林生负责人。
此翰林生计划,没有终止日期,只不过大约三十年后,翰林生第三代就是二代元老们的人脉群了,林宇航只用维系好最初的30位元老翰林生的关系,剩下后面的韩林生实际上跟他的关系不会那么亲密。
然而即便这样,因为翰林生的创始人,以及慈善基金也是归属他个人所有,一旦真的遇到什么事情,他相信每一位翰林生都不会忘记加入翰林生计划的宣誓词——“梦想、拼搏、友爱、团结。”
“丁华,如果说再新开店,一下子开10家店,开在台北,你觉得大约投资成本会缩小多少,我不要投资店铺。”
林宇航放下清单,看着丁华说道。
丁华皱眉沉思了一下,他说道:“宇少,如果在台北的话,投资成本会大大降低,300万台币就可以开一家店,10家店就是3000万台币了,而且在台北的话,把宇少你的名头宣传出去,我相信所有餐厅会在一年之内就能回收成本,所以实际上在台北开店,我们倒是可以投资店铺。”
林宇航点点头,看着丁华又道:“你说的有道理,现在你先负责管理这家餐厅,等三个月后,我会给这家韩式餐饮公司注入1亿人民币,一半用于在内陆各大城市开分店,另一半在台北开分公司。”
1亿人民币,丁华惊讶的差点没咬到舌头。
看到丁华的表情有些震惊,林宇航笑了笑,鼓励说:“别看给你的钱多,店还是一家一家的开起来的,每一家店你都要亲自去规划,到时候人手不够,就需要你自己建立团队了。”
“是,宇少,我一定好好努力。”丁华反应过来,他内心相当激动,虽然是为宇少打工,可这个餐饮公司发展起来,他也是会成为总裁,因为宇少刚刚说的话是对他相当信任,完全把公司的管理权交付于他。
“翰林中人,我不会亏待你的……走,出去尝尝老板娘烤的活虾。”
林宇航熄灭了香烟,一脸笑容的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餐厅里,居然已经来了几位熟人,是蔡萱、云寒等公司的台干高层。
“蔡姐刚把我烤给你的虾吃没了,你稍等一下。”志玲扭头对他说道。
蔡萱开心的笑着:“味道真不错哦。”
林宇航看着志玲烤的虾有烤糊的倾向,他还是拉着云寒又找了一个座位,重新开了一个烤炉,打了一个响指说道:“阿花,帮我去拿虾,我自己烤。”
那边志玲一听,她不开心道:“喂,我都给你烤了!你吃不吃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