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 第七章 艺人
- 45 第八章 初心
- 46 第九章 秀秀兵兵
- 47 第十章 姐妹
- 48 第十一章 亲密无间
- 49 第十二章 震惊
- 50 第十三章 表露真身
- 51 第十四章 戒烟
- 52 第十五章 爱的选择
- 53 第十六章 《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
- 54 第一章 寒冬期
- 55 第二章 开机
- 56 第三章 唐人天马
- 57 第四章 一言不合
- 58 第五章 套路对套路
- 59 第六章 横漂
- 60 第七章 战友
- 61 第八章 久仰
- 62 第九章 狼与蝴蝶
- 63 第十章 帝国梦
- 64 第十一章 强势回家
- 65 第十三章 订做轿车
- 66 第十三章 Z12先生
- 67 第十四章 谈IP
- 68 第十五章 低价
- 69 第十六章 大宇
- 70 第一章 竞争
- 71 第二章 Jay
- 72 第三章 哥林伦
- 73 第四章 没那么简单
- 74 第五章 佛本是道
- 75 第六章 久美子
- 76 第五章 募捐
- 77 第六章 3000万
- 78 第七章 初平阳
- 79 第八章 和空姐
- 80 第九章 365天爱你
- 81 第十章 炒鱿鱼
- 82 第十一章 千字800元
- 83 第十二章 怎么说
- 84 第十三章 网络迪士尼
- 85 第十四章 得宠女人
- 86 第一章 金克斯
- 87 第二章 火爆的爱情公寓
- 88 第三章 10亿美金?
- 89 第四章 内幕
- 90 第五章 2001
- 91 对不起
- 92 第五章 2001
- 93 对不起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 寒冬期
第一章 寒冬期
为了创作《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林宇航在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与朋友们相见。
公司的一切事务都交付给了蔡萱、李秀秀、徐诗涵、宁郝等人去操心、忙活。
她们大抵也都知道作家先生遭遇了一场情感的背叛,觉得他一定需要颓废一段时间。
其实她们都错了,林宇航一直都清醒着,也并未颓废。
他每分每秒都记得自己是一个重生者的身份,仅此,这就意味了他的一生会如同机器人一样、冷静、沉着。
三岁学英文,研究古典文学与哲学,林宇航早就看透了人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
爱情都是童话故事,这个世界就如同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一样,处处都充满了危机和黑暗,谁先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谁就先死。
既然宝岛把他林宇航捧到了宝岛大文豪的位置,那他林宇航就要让全世界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写出震撼世界,直至人类灵魂深处的作品。
《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林宇航用文字把从三岁时所经历的所有真实世界,把他听到的有关上代人经历磨难的痛苦,全部都冷静的用文字加工成了小说故事。
他从我的角度,从妈妈的角度,从爷爷的角度,通过回忆、插叙、倒叙、蒙太奇手法、多线串联,把一段段的文字,剪裁重组,他的钢笔就像是魔术棒,不断的指挥着文字的精灵,来帮助他实现内心中的一切。
仿佛,写作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几十万宝岛土生土长的人所经历的痛苦一般,无数的痛苦灵魂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文艺家是最容易癫狂的,创作需要极大的毅力。
且不说要安静的坐在那里,还要全神贯注的忽略掉外界的一切,陷入完全一个人的世界,大脑也许没有那么拼命的运作,但是一定是非常努力的回忆着,想象着。
每一位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他的大脑里都蕴含着一个世界,而一双手写出的文字,也仅仅只能把他脑袋中的那个世界,描述出一个片面而已。
所以,林宇航写出来一些文字,不满意之后,那便是作废的废稿子,他会抓成一团,丢到地上。
书房里的废纸团随着他创作的天数越来越多,一页又一页的手稿被他小心翼翼的存放在了抽屉里。
从1990年,华艺天宇出版社成立之后,林宇航写作便从不修改了,他只要写出来大约十万字的稿子,就会交给出版社的编辑部,让他们一群人来进行讨论、研究、修改,最终他们会弄成一本书,林宇航甚至看都不看。
而十年以来,他的这样创作出来的每一本书非常都畅销。
然而,这一次,林宇航也已经创作到了十万字,不过他并不准备再交给别人修改了,他要亲自来完成修稿工作。
因为这一次,他的故事不是为大众而写,他的故事仅仅为了他自己而写。
当然,也是为了一群和他这辈子的祖辈们发生过同样苦难的那些人写的。
几乎可以说,《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仅仅用了一个月就写完了,不过林宇航看着原稿,他知道接下来可能花费十倍的时间进行修改,一直到明年才能出版发表这本著作。
六月中旬,天气逐渐的炎热起来了,当他忍受不了,让家里的空调开始运转之后,林宇航知道是时候走出去跟朋友们聚一聚了。
这天下午,林宇航在家泡了一杯咖啡喝完后,坐在沙发上,拿着爱立信翻看了一下通讯录,他琢磨了一会,还是放弃了打电话。
时间是一点钟,他走出家门,头上炽热耀眼的太阳把空气晒的很热,那辆别克君威因为好久没有开了,它落了一层灰尘和树叶。
林宇航伸了一个懒腰,拿到车钥匙开了车,一路出了小区,立马先是找了洗车店,把座驾给清洗一番。
从洗车店过来,路过电影厂的时候,他看到了上百的北漂群众演员们,都围堵在了电影厂的门口。
在门口的地方,有两辆面包车,拿着喇叭的小导演站在车旁,周围的人们都大声的喊着。
“导演,要我!”
“导演,我,看看我!”
“导演!我行不行!”
林宇航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这跟他看的一些有关北漂群演的小说故事一样相似,只是那些小说当中的主角都是人群中的龙套,而他从出生就开始了不凡的道路。
志玲回台北前,她很敬业的在那两天的时间里拍完了《北漂姑娘》。
这部电影最近在燕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宁郝获得了最佳新人导演。
如果志玲没有选择回台北的话,她起码也会拿到最佳新人演员奖。
只可惜世事无常。
林宇航不是伤感回忆,他只是心疼志玲而已。
现在志玲的父母确实是混的好,很有钱,政治上投资也有效果了,陈水水成功在上个月20号上台。
宝岛媒体曝光了志玲的父亲至少为陈水水上台贡献了1.25亿人民币。
林宇航也被这件事情给吓到了,志玲的父母看来是真的是冥顽不化。
只可惜,林父过几年就要破产,本身支持陈水水这种贪|污人士,根本就是砸在无底洞身上。
所以,林宇航能够看到志玲未来拼命工作,替父亲还债的一种场面。
志玲的确是一个好姑娘,可惜生错了家庭,她的命运一直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她未来只能像虚伪的政治家一样活着,永远带上完美的女神面具。
他也帮不了志玲,因为政治太复杂了,林宇航仅仅是表明了立场,他基本上就回不去宝岛了。
不过,回不去有什么关系,天大地大,哪里都是他的家。
早在五六年前,华艺天宇已经变成了英国离岸公司,他所有的大资产都已经逐渐转移,下一步是实现资产上岸。
林宇航早年在美国成立有一个“华人基金理事会”,他所有的流动资金都用于华尔街炒股。
其实他的资产一直都在惊天动地的翻滚增长,比如今年互联网泡沫经济来临前,“华人基金理事会”那一群操盘金融疯子,听从林宇航的惊人预言,疯狂的做空上市网络公司股票,这几个月来,全球互联网终于陷入了低谷,进入了历史上称作的“互联网寒冬期”、“互联网冰川时代”。
纳斯达克股市,大片上市网络公司倒闭,一家家的股票,都在被他的基金狙击着。
公司的一切事务都交付给了蔡萱、李秀秀、徐诗涵、宁郝等人去操心、忙活。
她们大抵也都知道作家先生遭遇了一场情感的背叛,觉得他一定需要颓废一段时间。
其实她们都错了,林宇航一直都清醒着,也并未颓废。
他每分每秒都记得自己是一个重生者的身份,仅此,这就意味了他的一生会如同机器人一样、冷静、沉着。
三岁学英文,研究古典文学与哲学,林宇航早就看透了人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
爱情都是童话故事,这个世界就如同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一样,处处都充满了危机和黑暗,谁先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谁就先死。
既然宝岛把他林宇航捧到了宝岛大文豪的位置,那他林宇航就要让全世界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写出震撼世界,直至人类灵魂深处的作品。
《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林宇航用文字把从三岁时所经历的所有真实世界,把他听到的有关上代人经历磨难的痛苦,全部都冷静的用文字加工成了小说故事。
他从我的角度,从妈妈的角度,从爷爷的角度,通过回忆、插叙、倒叙、蒙太奇手法、多线串联,把一段段的文字,剪裁重组,他的钢笔就像是魔术棒,不断的指挥着文字的精灵,来帮助他实现内心中的一切。
仿佛,写作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几十万宝岛土生土长的人所经历的痛苦一般,无数的痛苦灵魂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文艺家是最容易癫狂的,创作需要极大的毅力。
且不说要安静的坐在那里,还要全神贯注的忽略掉外界的一切,陷入完全一个人的世界,大脑也许没有那么拼命的运作,但是一定是非常努力的回忆着,想象着。
每一位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他的大脑里都蕴含着一个世界,而一双手写出的文字,也仅仅只能把他脑袋中的那个世界,描述出一个片面而已。
所以,林宇航写出来一些文字,不满意之后,那便是作废的废稿子,他会抓成一团,丢到地上。
书房里的废纸团随着他创作的天数越来越多,一页又一页的手稿被他小心翼翼的存放在了抽屉里。
从1990年,华艺天宇出版社成立之后,林宇航写作便从不修改了,他只要写出来大约十万字的稿子,就会交给出版社的编辑部,让他们一群人来进行讨论、研究、修改,最终他们会弄成一本书,林宇航甚至看都不看。
而十年以来,他的这样创作出来的每一本书非常都畅销。
然而,这一次,林宇航也已经创作到了十万字,不过他并不准备再交给别人修改了,他要亲自来完成修稿工作。
因为这一次,他的故事不是为大众而写,他的故事仅仅为了他自己而写。
当然,也是为了一群和他这辈子的祖辈们发生过同样苦难的那些人写的。
几乎可以说,《1974:我看到世界黑与白》仅仅用了一个月就写完了,不过林宇航看着原稿,他知道接下来可能花费十倍的时间进行修改,一直到明年才能出版发表这本著作。
六月中旬,天气逐渐的炎热起来了,当他忍受不了,让家里的空调开始运转之后,林宇航知道是时候走出去跟朋友们聚一聚了。
这天下午,林宇航在家泡了一杯咖啡喝完后,坐在沙发上,拿着爱立信翻看了一下通讯录,他琢磨了一会,还是放弃了打电话。
时间是一点钟,他走出家门,头上炽热耀眼的太阳把空气晒的很热,那辆别克君威因为好久没有开了,它落了一层灰尘和树叶。
林宇航伸了一个懒腰,拿到车钥匙开了车,一路出了小区,立马先是找了洗车店,把座驾给清洗一番。
从洗车店过来,路过电影厂的时候,他看到了上百的北漂群众演员们,都围堵在了电影厂的门口。
在门口的地方,有两辆面包车,拿着喇叭的小导演站在车旁,周围的人们都大声的喊着。
“导演,要我!”
“导演,我,看看我!”
“导演!我行不行!”
林宇航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这跟他看的一些有关北漂群演的小说故事一样相似,只是那些小说当中的主角都是人群中的龙套,而他从出生就开始了不凡的道路。
志玲回台北前,她很敬业的在那两天的时间里拍完了《北漂姑娘》。
这部电影最近在燕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宁郝获得了最佳新人导演。
如果志玲没有选择回台北的话,她起码也会拿到最佳新人演员奖。
只可惜世事无常。
林宇航不是伤感回忆,他只是心疼志玲而已。
现在志玲的父母确实是混的好,很有钱,政治上投资也有效果了,陈水水成功在上个月20号上台。
宝岛媒体曝光了志玲的父亲至少为陈水水上台贡献了1.25亿人民币。
林宇航也被这件事情给吓到了,志玲的父母看来是真的是冥顽不化。
只可惜,林父过几年就要破产,本身支持陈水水这种贪|污人士,根本就是砸在无底洞身上。
所以,林宇航能够看到志玲未来拼命工作,替父亲还债的一种场面。
志玲的确是一个好姑娘,可惜生错了家庭,她的命运一直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她未来只能像虚伪的政治家一样活着,永远带上完美的女神面具。
他也帮不了志玲,因为政治太复杂了,林宇航仅仅是表明了立场,他基本上就回不去宝岛了。
不过,回不去有什么关系,天大地大,哪里都是他的家。
早在五六年前,华艺天宇已经变成了英国离岸公司,他所有的大资产都已经逐渐转移,下一步是实现资产上岸。
林宇航早年在美国成立有一个“华人基金理事会”,他所有的流动资金都用于华尔街炒股。
其实他的资产一直都在惊天动地的翻滚增长,比如今年互联网泡沫经济来临前,“华人基金理事会”那一群操盘金融疯子,听从林宇航的惊人预言,疯狂的做空上市网络公司股票,这几个月来,全球互联网终于陷入了低谷,进入了历史上称作的“互联网寒冬期”、“互联网冰川时代”。
纳斯达克股市,大片上市网络公司倒闭,一家家的股票,都在被他的基金狙击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