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68 第1581章 来而不往
- 1569 第1582章 不平凡的春节(上)
- 1570 第1583章 不平凡的春节(中)
- 1571 第1584章 不平凡的春节(下)
- 1572 第1585章 内心想法
- 1573 第1586章 旁观者指点迷津
- 1574 第1587章 选择还是试探
- 1575 第1588章 平静中的暗流涌动
- 1576 第1589章 传言
- 1577 第1590章 泄密事件(上)
- 1578 第1591章 泄密事件(中)
- 1579 第1592章 泄密事件(下)
- 1580 第1593章 意料外的晋升
- 1581 第1594章 重返若州
- 1582 第1595章 捉摸不透的心思
- 1583 第1596章 人有两面性
- 1584 第1597章 一环套一环(上)
- 1585 第1598章 一环套一环(中)
- 1586 第1599章 一环套一环(下)
- 1587 第1600章 大规模行动
- 1588 第1601章 信任危机(上)
- 1589 第1602章 信任危机(中)
- 1590 第1603章 信任危机(下)
- 1591 第1604章 吐槽良言
- 1592 第1605章 涉险过关
- 1593 第1606章 白痴和天才的矛盾体
- 1594 第1607章 态度决定一切
- 1595 第1608章 迎刃而解的钥匙
- 1596 第1609章 狗急跳墙的行为
- 1597 第1610章 疑云重重
- 1598 第1611章 轻重缓急
- 1599 第1612章 事与愿违
- 1600 第1613章 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 1601 第1614章 极具挑战性
- 1602 第1615章 难解的情感
- 1603 第1616章 快速收网(上)
- 1604 第1617章 快速收网(下)
- 1605 第1618章 因易而难
- 1606 第1619章 决定命运的汇报(上)
- 1607 第1620章 决定命运的汇报(中)
- 1608 第1621章 决定命运的汇报(下)
- 1609 第1622章 调离倒计时
- 1610 第1623章 一场音乐会
- 1611 第1624章 反击如此之快
- 1612 第1625章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 1613 第1626章 心底无私天地宽
- 1614 第1627章 小事何尝不是大事
- 1615 第1628章 解决麻烦的正确方式
- 1616 第1629章 公正自在人心
- 1617 第1630章 事出有因
- 1618 第1631章 借调纪委
- 1619 第1632章 远见卓识的分析
- 1620 第1633章 事在人为
- 1621 第1634章 只身赴沽水
- 1622 第1635章 精准的发现
- 1623 第1636章 热情过度
- 1624 第1637章 精密分析
- 1625 第1638章 拜访白仲达(上)
- 1626 第1639章 拜访白仲达(中)
- 1627 第1640章 拜访白仲达(下)
- 1628 第1641章 本土派
- 1629 第1642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
- 1630 第1643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
- 1631 第1644章 童言无忌惹是非
- 1632 第1645章 能帮就帮一把
- 1633 第1646章 行动开始(上)
- 1634 第1647章 行动开始(下)
- 1635 第1648章 两起事件
- 1636 第1649章 越来越复杂
- 1637 第1650章 乔小丽有难
- 1638 第1651章 有了定心丸
- 1639 第1652章 重回德平(上)
- 1640 第1653章 重回德平(中)
- 1641 第1654章 重回德平(下)
- 1642 第1655章 难以理解的屈服之举
- 1643 第1656章 有价值的发现
- 1644 第1657章 重要突破
- 1645 第1658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 1646 第1659章 去向有结果
- 1647 第1660章 室友的一事相求
- 1648 第1661章 平静中的不平静
- 1649 第1662章 令人意外的新岗位
- 1650 第1663章 上任就遇棘手事(上)
- 1651 第1664章 上任就遇棘手事(下)
- 1652 第1665章 态度决定命运
- 1653 第1666章 怒斥吹捧
- 1654 第1667章 有争议的人
- 1655 第1668章 平淡的春节
- 1656 第1669章 飞来横祸(上)
- 1657 第1670章 飞来横祸(下)
- 1658 第1671章 悲头悲尾
- 1659 第1672章 迫不得已的安排
- 1660 第1673章 调研行程(上)
- 1661 第1674章 调研行程(中)
- 1662 第1675章 调研行程(下)
- 1663 第1676章 不走寻常路
- 1664 第1677章 人各有命
- 1665 第1678章 自作自受(上)
- 1666 第1679章 自作自受(中)
- 1667 第1680章 自作自受(下)
- 1668 第1681章 不动声色的反击
- 1669 第1682章 调研方古市(上)
- 1670 第1683章 调研方古市(中)
- 1671 第1684章 调研方古市(下)
- 1672 第1685章 书记的关键作用
- 1673 第1686章 矛盾突出点
- 1674 第1687章 不得不防
- 1675 第1688章 蹊跷死因
- 1676 第1689章 烦心琐事
- 1677 第1690章 睹物思人
- 1678 第1691章 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上)
- 1679 第1692章 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中)
- 1680 第1693章 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下)
- 1681 第1694章 与民着想
- 1682 第1695章 喜事临门
- 1683 第1696章 体察民情民意(上)
- 1684 第1697章 体察民情民意(下)
- 1685 第1698章 惩治歹人
- 1686 第1699章 夜宿凹坝村
- 1687 第1700章 大学生的超前思维
- 1688 第1701章 自找没趣
- 1689 第1702章 巡视组(上)
- 1690 第1703章 巡视组(中)
- 1691 第1704章 巡视组(下)
- 1692 第1705章 障眼法
- 1693 第1706章 佛系心态
- 1694 第1707章 低头,也是策略
- 1695 第1708章 心灵羁绊
- 1696 第1709章 反应不一
- 1697 第1710章 有不舍,更有遗憾
- 1698 第1711章 隐隐一道刺
- 1699 第1712章 雪中送炭贵如油
- 1700 第1713章 变被动为主动
- 1701 第1714章 陈年旧案
- 1702 第1715章 廉明宇的宁平之行(上)
- 1703 第1716章 廉明宇的宁平之行(中)
- 1704 第1717章 廉明宇的宁平之行(下)
- 1705 第1718章 未解之谜
- 1706 第1719章 令人发指的真相
- 1707 第1720章 深度黑料
- 1708 第1721章 悲凉的选择
- 1709 第1722章 深深隐忧
- 1710 第1723章 突发重大事故(上)
- 1711 第1724章 突发重大事故(中)
- 1712 第1725章 突发重大事故(下)
- 1713 第1726章 疑点重重
- 1714 第1727章 较量(上)
- 1715 第1728章 较量(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91章 泄密事件(中)
第1591章 泄密事件(中)
一进来,出乎厉元朗的意料。
在场竟然坐着几十个人,粗略看过去,几乎囊获所有局委。
局委共有二十几人,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在中心的椭圆形会议桌上,于劲峰居中而坐。
两旁分别是杜宣泽和尚天河。
再往下是项培志、应华、林维宽和冯滔。
而桌子末端,正对于劲峰的座位上是空的,前方摆设的牌子上,清楚印着发言席三个清晰字体。
在工作人员示意下,厉元朗站在发言席边上,向于劲峰等同志点头致意,并礼貌的环视一圈在场其他人,这才稳稳坐下。
于劲峰面色平静,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喜怒。
直视厉元朗慢条斯理说:“厉元朗同志,请你发言。”
“是。”厉元朗点头。
这种时候,他绝不能脱稿,要按照稿件内容一五一十的讲述。
而且,这份发言稿之前经过严格审查,得到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登上如此庄重的场面。
厉元朗经历过汇报,见过大场面。
所以他从容淡定,即便略微紧张也没有表现出来。
尽量将语调放慢,吐字清晰。
不能掺杂任何情绪,这是基本常识。
讲话稿从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厉元朗的观点。
可以说,非常全面,也非常具有感染力。
其中涉及到两个具体事例,是他经过调查走访总结而来。
于劲峰听得认真,不时在本子上写着东西。
整个报告过程,大约持续半个小时左右。
厉元朗汇报完毕,又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离开会场。
但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接下来还有单独召见环节。
正如周旭杰所说那样,召见的范围缩小,仅有于劲峰、杜宣泽和冯滔三人。
从这个组合中,厉元朗明显预感到,冯滔接班人的位置已成定局。
“元朗同志,你刚才的汇报非常好,透彻、精辟、一针见血。”这是于劲峰的中肯评价。
杜宣泽也说:“我同意劲峰同志的观点,厉元朗同志的汇报内容显然是长期重视的结果。”
冯滔接过杜宣泽的话头,直白的赞扬,“厉元朗同志有极高敏锐度,一早发现三生教打着传教幌子,暗中却做着出卖民族、出卖灵魂的勾当。早就应该将其取缔,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厉元朗听出冯滔话中有话,但绝不会傻傻的刨根问底。
该他知道的,自然有人会说。
不该知道的,没人告诉他。
杜宣泽颔首,深有感触地说:“亡羊补牢,尤时未晚。劲峰同志,我们到了必须下定决心的时刻了。”
“嗯。”于劲峰深沉地说了两个字:“可以。”
就是这两个字,注定三生教即将覆灭的命运。
次日中午吃饭的时候,厉元朗赫然发现,代表团里缺少几名重要成员。
省委书记周旭杰、省长廉明宇和若州市委书记张万星,便好奇询问身边的董岱生。
董岱生踅摸四周一圈后小声耳语,“都被叫去谈话了。”还煞有介事的往上面怒了努嘴。
厉元朗顿时明白什么意思。
话,点到为止,不能深入问下去,免得引起董岱生猜忌。
大会闭幕这天,周旭杰和廉明宇全都出现,唯独少了张万星。
投票环节结束,于劲峰、杜宣泽和尚天河等人各有归属。
冯滔确定接班人角色,担任的副职就是为五年之后做准备。
随着冯滔顺理成章进入新的培养阶段,可以说,这次大会,全部按照陆临松的既定目标而实现。
想到波澜不惊,一帆顺利,厉元朗觉得不可思议。
会议结束当天,厉元朗终于可以离开代表团,返回位于京城西山的岳父家中。
白晴和孩子们仍旧留在楚中市。
陆临松这次回来,要在京城住些日子。
换一换环境和空气,况且三月份的京城春暖花开,有助于他身体调养。
厉元朗踏进家门那一刻,陆霜和陆涛已经到了,正在陪着陆临松说话。
明显感觉到,陆临松气色和状态非常好,谈笑风生。
招呼厉元朗坐下,陆家姐弟一见,纷纷起身离开。
只剩下翁婿二人,陆临松摸着浓密花白的头发,感慨道:“元朗,你在局委会议上表现良好,受到各方赞誉。”
“尤其你精辟分析以及提前预判,让很多同志对你有了崭新认识。放眼国内,你这一层级的干部几千人,比你官职高的有几百人。可你却是第一个重视三生教并对其产生担忧和疑心的人。事实证明,你当初的判断完全正确。”
听陆临松讲,泄密事件发生后,经过调查,处理了那支部队从上到下十几名军官。
首当其冲,是部队的领导赵守斌。他儿子在国外读书时,被人收买。通过他,境外势力联系到赵守斌,软硬兼施,出手重金且许诺帮助全家集体移民,最终将赵守斌拉下水,泄露机密。
之所以这次专门要求厉元朗做关于三生教的汇报,是因为当初拉拢赵守斌父子的敌对势力,本身就有三生教的背景。
而且经过调查,三生教目前在沿海一带发展迅猛,教众多达十几万人。
其中,不乏官员和知识分子,还有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
鼓吹自由的三生教,骨子里却藐视我们国家,鼓噪所有教众捐弃传统,学习西方自由世界的信念。
总之,越来越暴露其扰乱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已经严重触及国家根基,势必要遭到坚决取缔和严肃打击。
另外,根据调查,泯中省已然成为三生教扩张发展的重灾区,特别是若州市,尤其严重。
若州作为湾商集中的地方,几乎所有湾商都信奉三生教。
短短几个月,三生教教众,由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近三万人,这个速度比发展党员还快。
不由得引起京城有关方面认真对待和非常不满。
周旭杰、廉明宇作为泯中省党政主要领导,被有关方面约谈。
张万星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由于他的熟视无睹和纵容,让三生教肆意泛滥,俨然把若州当成三生教的大本营了。
张万星已经被京城纪委调查,正在对其查处是否与三生教勾搭的情况。
怪不得厉元朗没有见到张万星本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
陆临松说了很多话,口干舌燥,抿了抿茶水,舒缓一下情绪,这才接着说:“元朗,张万星是廉明宇比较看中的人,他接替你担任若州书记,廉明宇是出了力的。”
“张万星落马,对廉明宇影响极大。考虑到他自身原因,在处理廉明宇的问题上,老同志对此有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廉明宇在党性原则方面,还不足以担当起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沉下去多锻炼几年。”
“劲峰同志和我私下交流多次,谈到他的为难之处。我们的谈话内容十分坦诚、实在。廉明宇毕竟年轻,培养一名省级干部不容易,若是在此时将他调离,势必影响到他的信心,对其今后发展极为不利。”
“廉明宇的父亲是劲峰同志至交好友,当初为了救劲峰同志失去生命。他的母亲由于伤心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
“劲峰同志一直视廉明宇为己出,甚至好过自己的子女。这么多年来注重培养他。由于心存愧疚,难免有拔苗助长的迫切心理,这是导致廉明宇政治不成熟的主要原因。”
“我从大局出发,特别是眼下关键时期,维护上层稳定,才能保证国家平稳有序运行。我接受了劲峰同志的建议,做通老同志的思想工作,不对廉明宇予以严肃的追责处理。”
“元朗,我是一名老党员,无论和谁有分歧,但关于国家前途命运时,要放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这是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负责任态度。”
面对岳父慷慨激昂、深明大义的举动,厉元朗心头油然迸发出深深的敬佩。
眼前这位七旬多老人,为国家殚精竭虑、不计个人得失,厉元朗深为感动。
同时,他心中也萌发了一个想法。
张万星出事,谁是他最理想的接替人选呢?
在场竟然坐着几十个人,粗略看过去,几乎囊获所有局委。
局委共有二十几人,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在中心的椭圆形会议桌上,于劲峰居中而坐。
两旁分别是杜宣泽和尚天河。
再往下是项培志、应华、林维宽和冯滔。
而桌子末端,正对于劲峰的座位上是空的,前方摆设的牌子上,清楚印着发言席三个清晰字体。
在工作人员示意下,厉元朗站在发言席边上,向于劲峰等同志点头致意,并礼貌的环视一圈在场其他人,这才稳稳坐下。
于劲峰面色平静,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喜怒。
直视厉元朗慢条斯理说:“厉元朗同志,请你发言。”
“是。”厉元朗点头。
这种时候,他绝不能脱稿,要按照稿件内容一五一十的讲述。
而且,这份发言稿之前经过严格审查,得到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登上如此庄重的场面。
厉元朗经历过汇报,见过大场面。
所以他从容淡定,即便略微紧张也没有表现出来。
尽量将语调放慢,吐字清晰。
不能掺杂任何情绪,这是基本常识。
讲话稿从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厉元朗的观点。
可以说,非常全面,也非常具有感染力。
其中涉及到两个具体事例,是他经过调查走访总结而来。
于劲峰听得认真,不时在本子上写着东西。
整个报告过程,大约持续半个小时左右。
厉元朗汇报完毕,又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离开会场。
但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接下来还有单独召见环节。
正如周旭杰所说那样,召见的范围缩小,仅有于劲峰、杜宣泽和冯滔三人。
从这个组合中,厉元朗明显预感到,冯滔接班人的位置已成定局。
“元朗同志,你刚才的汇报非常好,透彻、精辟、一针见血。”这是于劲峰的中肯评价。
杜宣泽也说:“我同意劲峰同志的观点,厉元朗同志的汇报内容显然是长期重视的结果。”
冯滔接过杜宣泽的话头,直白的赞扬,“厉元朗同志有极高敏锐度,一早发现三生教打着传教幌子,暗中却做着出卖民族、出卖灵魂的勾当。早就应该将其取缔,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厉元朗听出冯滔话中有话,但绝不会傻傻的刨根问底。
该他知道的,自然有人会说。
不该知道的,没人告诉他。
杜宣泽颔首,深有感触地说:“亡羊补牢,尤时未晚。劲峰同志,我们到了必须下定决心的时刻了。”
“嗯。”于劲峰深沉地说了两个字:“可以。”
就是这两个字,注定三生教即将覆灭的命运。
次日中午吃饭的时候,厉元朗赫然发现,代表团里缺少几名重要成员。
省委书记周旭杰、省长廉明宇和若州市委书记张万星,便好奇询问身边的董岱生。
董岱生踅摸四周一圈后小声耳语,“都被叫去谈话了。”还煞有介事的往上面怒了努嘴。
厉元朗顿时明白什么意思。
话,点到为止,不能深入问下去,免得引起董岱生猜忌。
大会闭幕这天,周旭杰和廉明宇全都出现,唯独少了张万星。
投票环节结束,于劲峰、杜宣泽和尚天河等人各有归属。
冯滔确定接班人角色,担任的副职就是为五年之后做准备。
随着冯滔顺理成章进入新的培养阶段,可以说,这次大会,全部按照陆临松的既定目标而实现。
想到波澜不惊,一帆顺利,厉元朗觉得不可思议。
会议结束当天,厉元朗终于可以离开代表团,返回位于京城西山的岳父家中。
白晴和孩子们仍旧留在楚中市。
陆临松这次回来,要在京城住些日子。
换一换环境和空气,况且三月份的京城春暖花开,有助于他身体调养。
厉元朗踏进家门那一刻,陆霜和陆涛已经到了,正在陪着陆临松说话。
明显感觉到,陆临松气色和状态非常好,谈笑风生。
招呼厉元朗坐下,陆家姐弟一见,纷纷起身离开。
只剩下翁婿二人,陆临松摸着浓密花白的头发,感慨道:“元朗,你在局委会议上表现良好,受到各方赞誉。”
“尤其你精辟分析以及提前预判,让很多同志对你有了崭新认识。放眼国内,你这一层级的干部几千人,比你官职高的有几百人。可你却是第一个重视三生教并对其产生担忧和疑心的人。事实证明,你当初的判断完全正确。”
听陆临松讲,泄密事件发生后,经过调查,处理了那支部队从上到下十几名军官。
首当其冲,是部队的领导赵守斌。他儿子在国外读书时,被人收买。通过他,境外势力联系到赵守斌,软硬兼施,出手重金且许诺帮助全家集体移民,最终将赵守斌拉下水,泄露机密。
之所以这次专门要求厉元朗做关于三生教的汇报,是因为当初拉拢赵守斌父子的敌对势力,本身就有三生教的背景。
而且经过调查,三生教目前在沿海一带发展迅猛,教众多达十几万人。
其中,不乏官员和知识分子,还有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
鼓吹自由的三生教,骨子里却藐视我们国家,鼓噪所有教众捐弃传统,学习西方自由世界的信念。
总之,越来越暴露其扰乱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已经严重触及国家根基,势必要遭到坚决取缔和严肃打击。
另外,根据调查,泯中省已然成为三生教扩张发展的重灾区,特别是若州市,尤其严重。
若州作为湾商集中的地方,几乎所有湾商都信奉三生教。
短短几个月,三生教教众,由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近三万人,这个速度比发展党员还快。
不由得引起京城有关方面认真对待和非常不满。
周旭杰、廉明宇作为泯中省党政主要领导,被有关方面约谈。
张万星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由于他的熟视无睹和纵容,让三生教肆意泛滥,俨然把若州当成三生教的大本营了。
张万星已经被京城纪委调查,正在对其查处是否与三生教勾搭的情况。
怪不得厉元朗没有见到张万星本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
陆临松说了很多话,口干舌燥,抿了抿茶水,舒缓一下情绪,这才接着说:“元朗,张万星是廉明宇比较看中的人,他接替你担任若州书记,廉明宇是出了力的。”
“张万星落马,对廉明宇影响极大。考虑到他自身原因,在处理廉明宇的问题上,老同志对此有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廉明宇在党性原则方面,还不足以担当起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沉下去多锻炼几年。”
“劲峰同志和我私下交流多次,谈到他的为难之处。我们的谈话内容十分坦诚、实在。廉明宇毕竟年轻,培养一名省级干部不容易,若是在此时将他调离,势必影响到他的信心,对其今后发展极为不利。”
“廉明宇的父亲是劲峰同志至交好友,当初为了救劲峰同志失去生命。他的母亲由于伤心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
“劲峰同志一直视廉明宇为己出,甚至好过自己的子女。这么多年来注重培养他。由于心存愧疚,难免有拔苗助长的迫切心理,这是导致廉明宇政治不成熟的主要原因。”
“我从大局出发,特别是眼下关键时期,维护上层稳定,才能保证国家平稳有序运行。我接受了劲峰同志的建议,做通老同志的思想工作,不对廉明宇予以严肃的追责处理。”
“元朗,我是一名老党员,无论和谁有分歧,但关于国家前途命运时,要放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这是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负责任态度。”
面对岳父慷慨激昂、深明大义的举动,厉元朗心头油然迸发出深深的敬佩。
眼前这位七旬多老人,为国家殚精竭虑、不计个人得失,厉元朗深为感动。
同时,他心中也萌发了一个想法。
张万星出事,谁是他最理想的接替人选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