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43 第1656章 有价值的发现
- 1644 第1657章 重要突破
- 1645 第1658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 1646 第1659章 去向有结果
- 1647 第1660章 室友的一事相求
- 1648 第1661章 平静中的不平静
- 1649 第1662章 令人意外的新岗位
- 1650 第1663章 上任就遇棘手事(上)
- 1651 第1664章 上任就遇棘手事(下)
- 1652 第1665章 态度决定命运
- 1653 第1666章 怒斥吹捧
- 1654 第1667章 有争议的人
- 1655 第1668章 平淡的春节
- 1656 第1669章 飞来横祸(上)
- 1657 第1670章 飞来横祸(下)
- 1658 第1671章 悲头悲尾
- 1659 第1672章 迫不得已的安排
- 1660 第1673章 调研行程(上)
- 1661 第1674章 调研行程(中)
- 1662 第1675章 调研行程(下)
- 1663 第1676章 不走寻常路
- 1664 第1677章 人各有命
- 1665 第1678章 自作自受(上)
- 1666 第1679章 自作自受(中)
- 1667 第1680章 自作自受(下)
- 1668 第1681章 不动声色的反击
- 1669 第1682章 调研方古市(上)
- 1670 第1683章 调研方古市(中)
- 1671 第1684章 调研方古市(下)
- 1672 第1685章 书记的关键作用
- 1673 第1686章 矛盾突出点
- 1674 第1687章 不得不防
- 1675 第1688章 蹊跷死因
- 1676 第1689章 烦心琐事
- 1677 第1690章 睹物思人
- 1678 第1691章 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上)
- 1679 第1692章 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中)
- 1680 第1693章 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下)
- 1681 第1694章 与民着想
- 1682 第1695章 喜事临门
- 1683 第1696章 体察民情民意(上)
- 1684 第1697章 体察民情民意(下)
- 1685 第1698章 惩治歹人
- 1686 第1699章 夜宿凹坝村
- 1687 第1700章 大学生的超前思维
- 1688 第1701章 自找没趣
- 1689 第1702章 巡视组(上)
- 1690 第1703章 巡视组(中)
- 1691 第1704章 巡视组(下)
- 1692 第1705章 障眼法
- 1693 第1706章 佛系心态
- 1694 第1707章 低头,也是策略
- 1695 第1708章 心灵羁绊
- 1696 第1709章 反应不一
- 1697 第1710章 有不舍,更有遗憾
- 1698 第1711章 隐隐一道刺
- 1699 第1712章 雪中送炭贵如油
- 1700 第1713章 变被动为主动
- 1701 第1714章 陈年旧案
- 1702 第1715章 廉明宇的宁平之行(上)
- 1703 第1716章 廉明宇的宁平之行(中)
- 1704 第1717章 廉明宇的宁平之行(下)
- 1705 第1718章 未解之谜
- 1706 第1719章 令人发指的真相
- 1707 第1720章 深度黑料
- 1708 第1721章 悲凉的选择
- 1709 第1722章 深深隐忧
- 1710 第1723章 突发重大事故(上)
- 1711 第1724章 突发重大事故(中)
- 1712 第1725章 突发重大事故(下)
- 1713 第1726章 疑点重重
- 1714 第1727章 较量(上)
- 1715 第1728章 较量(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666章 怒斥吹捧
第1666章 怒斥吹捧
厉元朗另辟蹊径,其实就是要见邢敏飞一面。
毕竟,他来宁平上任,还没正式和这位老同学坐下来说一说话呢。
二人都很忙,尤其年关岁尾,各种事情颇多。
于是商量晚上下班后,在一家有本地特色的馆子里相聚。
邢敏飞美其名曰,要尽地主之谊,请这位厉常委尝一尝地道宁平菜。
向军整理出来几条有针对性的负面评论,拿给厉元朗看。
看完后,厉元朗一个电话叫来刘玉农,质问道:“劝阻邵阿宝一事过去好几天了,怎么网上还有如此多的跟帖评论?办公室有没有下达跟贴任务?”
“没有。”刘玉农回答相当干脆,小心谨慎的说:“好像宣传部那边有这方面的要求。”
厉元朗眉头紧促,当即抄起电话打了出去,“向军同志,你马上来我办公室。”
放下话机,厉元朗阴沉着脸,刘玉农感受到这位厉书记生气了,而且火气还不小,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知趣的退出来。
长出一口气,看来,向军恐怕要遭殃了。
不是他给厉元朗打小报告,实在他自己都看不下去,拍马屁哪有不问青红皂白的乱拍。
也不打听清楚,厉元朗是什么脾气秉性。
就在刘玉农离开不到五分钟,向军走进厉元朗的办公室。
没有客气,厉元朗将一叠东西扔在办公桌上,劈头盖脸的问:“这些评论是不是你弄的?”
向军还以为厉元朗是因为负面评论太难听,从而对他大发脾气。
他心里直犯嘀咕,交给厉元朗是他精挑细选过的,那些说风凉话或者攻击性的言论,压根不予理会。
结果等他拿来一看,全是正面评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搞不清楚厉书记为何语气不善?
向军脸一红,承认道:“书记,我想通过这件事突出市委和您……”
不等他把话说完,厉元朗直接打断,“突出市委和我?向军同志,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农民工讨薪无果,被逼无奈采取以死相逼的方式,你觉得这件事光荣吗?”
“这说明我们市委市政府不为群众着想,不能维护他们应得利益,没有做好服务工作!”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什么可突出的!”
“还有,你看看这些笔杆子都写了什么东西。说我举喇叭喊话的动作昂头挺胸,寓意市委在新的一年里,有信心带领全市人民走向辉煌。”
“简直胡说八道!邵阿宝站在楼顶,我不抬头,难道要低头和他对话!这么露骨吹捧,令人作呕!”
面对厉元朗的痛斥,向军这才明白,敢情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的确如此,看到厉元朗一事发到网上,引起激烈讨论。
而且正面评论仅比负面和质疑声高出那么一点点。
他坐不住了。
于是擅作主张,委派宣传部门的笔杆子们,连夜写出许多突出厉元朗光辉形象的正面帖子,发到网上。
按说,宣传部门这种做法,事先要争得市委书记批准同意后,方能付诸实施。
可向军认为,都是关于厉元朗本人的,他怎好讨教厉元朗做决定?
还是做个无名英雄吧。
殊不知,厉元朗对其行为大动肝火,他始料未及。
调整了一下情绪,厉元朗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宣传部门要时刻谨记,多宣传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
“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在基层,尤其人民群众身上。宣传他们的好人好事,把全市舆论导向往积极向上方面指引。”
“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突出我或者市领导中的某个人。我们是服务者,不是政治明星。老百姓对这种露骨的肆意吹捧不感兴趣,还容易引起反感。”
“少说多做,多为群众着想,多给他们办实事,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你立刻叫停跟帖,今后绝不允许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在向军这里惹了一肚子气,晚上赴邢敏飞的饭局时,厉元朗仍旧余怒未消。
这是一家位于市郊的小饭馆。
前店人头攒动,十分红火、热闹。
厉元朗从后门走进来,邢敏飞在院子里和他握手闲聊。
“元朗,看你情绪不高,是不是被网上那些跟帖气到了?领着厉元朗走上二楼包间,邢敏飞边走边问。
“唉!”厉元朗深有感触的回应道:“我下午痛批向军一顿,净搞些花活,只把心思放在我身上,乱怕马屁,叫人生厌。”
落座后,厉元朗观察包间环境。
别看这家小店不开在市区繁华地段,却有很大地方特色。
房子基本上保留原有外观,以木质结构为主。
木板上的斑痕,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邢敏飞理解的一笑,给厉元朗倒了一杯热茶,劝慰道:“向军这人善于溜须拍马,实的少,虚的多。他在襄安市宣传部长任上干了好几年,一直没有提上去,有这方面的因素。”
“我们做领导干部的,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仅靠耍嘴皮子和阿谀奉承,终究走不长远。”
“不过,你帮助农民工讨薪一事,并在全市范围内调查拖欠工人工资,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彻底全面解决欠薪问题,让许多工人和许多个家庭能够过上幸福和美的春节,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认可和表扬。”
“元朗,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第一把火烧得好,烧得妙。”
邢敏飞点燃香烟,喷云吐雾间夸赞起厉元朗来。
这话倒是不假,厉元朗向毕太彰汇报工作时,得到毕太彰的肯定。
他指出,拖欠民工工资,本身反映出来,是我们工作做得不扎实,不细致。
厉元朗能够亲临现场,亲自处理此事,表明我们政府为群众做事的决心和态度,永不改变。
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评价,这是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省委和省政府是赞成和肯定的。
省长吴淑云也打来电话,也对厉元朗的行为高度认可。
“怎么样?到襄安市上任,有何感想?”邢敏飞弹了弹烟灰,好奇望向厉元朗。
摆弄着茶杯,厉元朗实心实意的感叹道:“最近净顾着忙年前的各项工作了,没时间去基层走一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需要实地了解,多倾听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心声。”
邢敏飞知道厉元朗喜欢微服私访,轻轻摇了摇头,“元朗,做到我们这个位置,今后很难有这样机会。一个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引起关注。我们的脸不是秘密,是公开的招牌。”
“第二个,现实情况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想要获得第一手消息,就要靠身边的人给你提供。对了,秘书人选确定没有?”
纵使邢敏飞不问,厉元朗也会主动提及。
恰好说到这件事了,厉元朗顺势将刘玉农给他选秘书的经过告知给邢敏飞。
“呵呵。”邢敏飞轻松一笑,“你这招高明,不过恕我直言,效果不一定好。”
厉元朗表示赞成,“他们五个写的东西我都看了,正如你所言,令我失望。做惯办公室的人,耳闻目染中难免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失去自我分析能力和开阔视野的思路。”
一个好秘书,可以帮助领导分担和减轻工作负担。
这一点,厉元朗深有体会。
借着由头,他便请邢敏飞帮他推荐这方面的合适人选。
毕竟邢敏飞熟悉襄安市,也是他在宁平省最信得过的人。
邢敏飞深思熟虑一番后,向他提起一个人的名字。
而这个人的身份,却让厉元朗十分意外。
毕竟,他来宁平上任,还没正式和这位老同学坐下来说一说话呢。
二人都很忙,尤其年关岁尾,各种事情颇多。
于是商量晚上下班后,在一家有本地特色的馆子里相聚。
邢敏飞美其名曰,要尽地主之谊,请这位厉常委尝一尝地道宁平菜。
向军整理出来几条有针对性的负面评论,拿给厉元朗看。
看完后,厉元朗一个电话叫来刘玉农,质问道:“劝阻邵阿宝一事过去好几天了,怎么网上还有如此多的跟帖评论?办公室有没有下达跟贴任务?”
“没有。”刘玉农回答相当干脆,小心谨慎的说:“好像宣传部那边有这方面的要求。”
厉元朗眉头紧促,当即抄起电话打了出去,“向军同志,你马上来我办公室。”
放下话机,厉元朗阴沉着脸,刘玉农感受到这位厉书记生气了,而且火气还不小,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知趣的退出来。
长出一口气,看来,向军恐怕要遭殃了。
不是他给厉元朗打小报告,实在他自己都看不下去,拍马屁哪有不问青红皂白的乱拍。
也不打听清楚,厉元朗是什么脾气秉性。
就在刘玉农离开不到五分钟,向军走进厉元朗的办公室。
没有客气,厉元朗将一叠东西扔在办公桌上,劈头盖脸的问:“这些评论是不是你弄的?”
向军还以为厉元朗是因为负面评论太难听,从而对他大发脾气。
他心里直犯嘀咕,交给厉元朗是他精挑细选过的,那些说风凉话或者攻击性的言论,压根不予理会。
结果等他拿来一看,全是正面评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搞不清楚厉书记为何语气不善?
向军脸一红,承认道:“书记,我想通过这件事突出市委和您……”
不等他把话说完,厉元朗直接打断,“突出市委和我?向军同志,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农民工讨薪无果,被逼无奈采取以死相逼的方式,你觉得这件事光荣吗?”
“这说明我们市委市政府不为群众着想,不能维护他们应得利益,没有做好服务工作!”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什么可突出的!”
“还有,你看看这些笔杆子都写了什么东西。说我举喇叭喊话的动作昂头挺胸,寓意市委在新的一年里,有信心带领全市人民走向辉煌。”
“简直胡说八道!邵阿宝站在楼顶,我不抬头,难道要低头和他对话!这么露骨吹捧,令人作呕!”
面对厉元朗的痛斥,向军这才明白,敢情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的确如此,看到厉元朗一事发到网上,引起激烈讨论。
而且正面评论仅比负面和质疑声高出那么一点点。
他坐不住了。
于是擅作主张,委派宣传部门的笔杆子们,连夜写出许多突出厉元朗光辉形象的正面帖子,发到网上。
按说,宣传部门这种做法,事先要争得市委书记批准同意后,方能付诸实施。
可向军认为,都是关于厉元朗本人的,他怎好讨教厉元朗做决定?
还是做个无名英雄吧。
殊不知,厉元朗对其行为大动肝火,他始料未及。
调整了一下情绪,厉元朗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宣传部门要时刻谨记,多宣传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
“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在基层,尤其人民群众身上。宣传他们的好人好事,把全市舆论导向往积极向上方面指引。”
“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突出我或者市领导中的某个人。我们是服务者,不是政治明星。老百姓对这种露骨的肆意吹捧不感兴趣,还容易引起反感。”
“少说多做,多为群众着想,多给他们办实事,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你立刻叫停跟帖,今后绝不允许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在向军这里惹了一肚子气,晚上赴邢敏飞的饭局时,厉元朗仍旧余怒未消。
这是一家位于市郊的小饭馆。
前店人头攒动,十分红火、热闹。
厉元朗从后门走进来,邢敏飞在院子里和他握手闲聊。
“元朗,看你情绪不高,是不是被网上那些跟帖气到了?领着厉元朗走上二楼包间,邢敏飞边走边问。
“唉!”厉元朗深有感触的回应道:“我下午痛批向军一顿,净搞些花活,只把心思放在我身上,乱怕马屁,叫人生厌。”
落座后,厉元朗观察包间环境。
别看这家小店不开在市区繁华地段,却有很大地方特色。
房子基本上保留原有外观,以木质结构为主。
木板上的斑痕,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邢敏飞理解的一笑,给厉元朗倒了一杯热茶,劝慰道:“向军这人善于溜须拍马,实的少,虚的多。他在襄安市宣传部长任上干了好几年,一直没有提上去,有这方面的因素。”
“我们做领导干部的,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仅靠耍嘴皮子和阿谀奉承,终究走不长远。”
“不过,你帮助农民工讨薪一事,并在全市范围内调查拖欠工人工资,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彻底全面解决欠薪问题,让许多工人和许多个家庭能够过上幸福和美的春节,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认可和表扬。”
“元朗,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第一把火烧得好,烧得妙。”
邢敏飞点燃香烟,喷云吐雾间夸赞起厉元朗来。
这话倒是不假,厉元朗向毕太彰汇报工作时,得到毕太彰的肯定。
他指出,拖欠民工工资,本身反映出来,是我们工作做得不扎实,不细致。
厉元朗能够亲临现场,亲自处理此事,表明我们政府为群众做事的决心和态度,永不改变。
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评价,这是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省委和省政府是赞成和肯定的。
省长吴淑云也打来电话,也对厉元朗的行为高度认可。
“怎么样?到襄安市上任,有何感想?”邢敏飞弹了弹烟灰,好奇望向厉元朗。
摆弄着茶杯,厉元朗实心实意的感叹道:“最近净顾着忙年前的各项工作了,没时间去基层走一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需要实地了解,多倾听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心声。”
邢敏飞知道厉元朗喜欢微服私访,轻轻摇了摇头,“元朗,做到我们这个位置,今后很难有这样机会。一个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引起关注。我们的脸不是秘密,是公开的招牌。”
“第二个,现实情况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想要获得第一手消息,就要靠身边的人给你提供。对了,秘书人选确定没有?”
纵使邢敏飞不问,厉元朗也会主动提及。
恰好说到这件事了,厉元朗顺势将刘玉农给他选秘书的经过告知给邢敏飞。
“呵呵。”邢敏飞轻松一笑,“你这招高明,不过恕我直言,效果不一定好。”
厉元朗表示赞成,“他们五个写的东西我都看了,正如你所言,令我失望。做惯办公室的人,耳闻目染中难免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失去自我分析能力和开阔视野的思路。”
一个好秘书,可以帮助领导分担和减轻工作负担。
这一点,厉元朗深有体会。
借着由头,他便请邢敏飞帮他推荐这方面的合适人选。
毕竟邢敏飞熟悉襄安市,也是他在宁平省最信得过的人。
邢敏飞深思熟虑一番后,向他提起一个人的名字。
而这个人的身份,却让厉元朗十分意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