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入宫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乱起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继位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无题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背叛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诡谲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何进之死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晋身之资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大礼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见面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丁原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讨贼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军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拢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相见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赤兔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言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眠夜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阻某者,杀之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选择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对立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输赢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入城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信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策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我袁本初羞于与尔等同列!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拜访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还是拜访
- 200 第两百章 蔡邕:我尽力了
- 201 第两百零一章 你算什么东西?
- 202 第两百零二章 相见
- 203 第两百零三章 决定
- 204 第两百零四章 遇刺的董卓
- 205 第两百零五章 看戏
- 206 第两百零六章 年末
- 207 第两百零七章 惊慌失措的董卓
- 208 第两百零八章 可笑
- 209 第两百零九章 先锋
- 210 第两百一十章 埋伏
- 211 第两百一十一章 斗将时间到了
- 212 第两百一十二章 温酒
- 213 第两百一十三章 退兵
- 214 第两百一十四章 虎牢关
- 215 第两百一十五章 吕布
- 216 第两百一十六章 无敌
- 217 第两百一十七章 车轮战
- 218 第两百一十八章 还是群殴吧
- 219 第两百一十九章 太弱了
- 220 第两百二十章 常山赵子龙
- 221 第两百二十一章 赵·五五开·云·子龙(上)
- 222 第两百二十二章 赵·五五开·云·子龙(下)
- 223 第两百二十三章 迁都
- 224 第两百二十四章 迁都(二)
- 225 第两百二十五章 玉玺
- 226 第两百二十六章 散
- 227 第两百二十七章 信
- 228 第两百二十八章 献策
- 229 第两百二十九章 议诛董卓
- 230 第两百三十章 禅位
- 231 第两百三十一章 围剿
- 232 第两百三十二章 绝杀
- 233 第两百三十三章 无题
- 234 第两百三十四章 董白
- 235 第两百三十五章 选择
- 236 第两百三十六章 刘备的抉择
- 237 第两百三十七章 无题
- 238 第两百三十八章 嫁衣为君织
- 239 第两百三十九章 名分
- 240 第两百四十章 无题
- 241 第两百四十一章 (二合一)
- 242 第两百四十二章 (二合一)
- 243 第两百四十三章 (二合一)
- 244 第两百四十四章 (二合一)
- 245 第两百四十五章 君臣相见
- 246 第两百四十六章 密谋
- 247 第两百四十七章 各方反应(上)
- 248 第两百四十八章 各方反应(中)
- 249 第两百四十九章 各方反应(下)
- 250 第两百五十章 烦心
- 251 第两百五十一章 执念
- 252 第两百五十二章 汉祚永存
- 253 第两百五十三章 游说
- 254 第两百五十四章 威胁
- 255 第两百五十五章 好久不见
- 256 第两百五十六章 死不足惜,奈天下何?
- 257 第两百五十七章 说服
- 258 第两百五十八章 见面
- 259 第两百五十九章 幸不辱命
- 260 第两百六十章 成婚
- 261 第两百六十一章 不留遗憾
- 262 第两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会面
- 263 第两百六十三章 荀彧加入
- 264 第两百六十四章 朝议
- 265 第两百六十五章 天性凉薄,何至于斯
- 266 第两百六十六章 车中对(上)
- 267 第两百六十七章 车中对(下)
- 268 第两百六十八章 兵种的分级
- 269 第两百六十九章 军师·祭酒(二合一)
- 270 第两百七十章 战争的前奏(二合一)
- 271 第两百七十一章 烽烟渐起
- 272 第两百七十二章 制衡
- 273 第两百七十三章 曹军的目标(二合一)
- 274 第两百七十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合一)
- 275 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袭(二合一)
- 276 第两百七十六章 撤军(二合一)
- 277 第两百七十七章 克制(二合一)
- 278 第两百七十八章 蔡邕的狂热粉
- 279 第两百七十九章 倒霉的马腾韩遂(二合一)
- 280 第两百八十章 商议
- 281 第两百八十一章 庞德的分析
- 282 第两百八十二章 曹嵩的心思
- 283 第两百八十三章 机会
- 284 第两百八十四章 贾诩人畜无害的微笑
- 285 第两百八十五章 曹德
- 286 第两百八十六章 曹嵩之死
- 287 第两百八十七章 韩遂之死
- 288 第两百八十八章 困兽
- 289 第两百八十九章 封赏
- 290 第两百九十章 袁术的节操
- 291 第两百九十一章 郭嘉的担当
- 292 第两百九十二章
- 293 第两百九十三章 玉玺在手
- 294 第两百九十四章 郭嘉,周瑜,糜竺
- 295 第两百九十五章 各方算计
- 296 第两百九十六章 局势大好
- 297 第两百九十七章 机会
- 298 第两百九十八章 绝境
- 299 第两百九十九章 绝世珍宝
- 300 第三百章 屠龙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马腾入京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乱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袁术:我这岂不是天命所归?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众矢之的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袁术的应对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无名小卒太史慈的逆袭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联合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张英:换我岂不是......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遗腹子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北大战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入冬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日常(1)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日常(2)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常(3)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日常(4)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日常(5)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常(6)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日常(7)
- 320 第三百二十一章 日常(8)
- 321 第三百二十二章 日常(九)
- 322 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丁原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丁原
楚江话语间的惆怅让贾诩微微有些意外。
他看着楚江,认真的说道:“我一直以为你和诩其实是一类人,现在看来,似乎又有些不同。”
楚江洒然一笑:“先生又是一开始就如此的吗?”
贾诩默默喝了一口酒,没有说话。
曾经,他还年轻,没这么胖,也没有被现实磨去棱角。
那时,他也曾怀揣理想。
今日在府外远远地看到楚江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只是,既然过去了,那便过去了。
世间少了一名搅动天下风云的鬼谷传人,多了一个一心自保的贾文和。
他并不后悔自己的改变,只是有时未免有些遗憾。
“其实,我本该和先生一般的。”楚江突然道。
没有前兆,也没有后文。
楚江没有解释。
贾诩也没有问。
若是刘思没有出现在楚江面前,那么楚江多半会随着自己的性子胡来,等到玩累了,就学着贾诩一般,安度一生。
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而刘思的出现,就注定了不管是重蹈前世的覆辙,还是达成截然不同的结局,楚江都要再来一次。
............
光熹元年八月,少帝还朝,改元昭宁,是为昭宁元年。
执金吾楚江上疏奏请助军右校尉刘备为东郡太守,天子允诺。
............
万年宫。
刘思静静的听着一名侍从的汇报,脸上没有半分表情。
“本宫知道了。下去吧。”
侍从应声退下,殿中便只剩下了她一人。
楚江并没有软禁她,甚至没有收走她手中刘宏留下的诸般后手。所以,这些日子洛阳发生的事情,手握刘宏留下的情报系统的刘思掌握的一清二楚。
何进何苗身死。
十常侍仅余郭胜一人。
传国玉玺丢失。
董卓屯兵城外。
楚江收编八万御林军。
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在她的面前。
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做。
虽然她很想直接杀了董卓,但是最后她还是按下了这个冲动。
迷茫的看着殿外,刘思喃喃自语道:“老师,你究竟想做什么?”
犹豫良久,刘思站了起来。
“来人,摆驾,胧月宫。”
............
胧月宫。
宋清正在房中,半倚在榻上看书。
她的兴趣不多,弹琴算是一个,另外一个,便是黄老之学。
平日里她也多是借着这两者打发时间。
一名侍女从外面进来,道:“娘娘,万年公主来了。”
“万年?”宋清放下手中的书卷,微微有些意外。
自从刘宏驾崩之后,刘思还没有出过万年宫,没想到第一次出宫居然是来了她这里。
不过,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既然刘思来了,她也就淡淡道:“让她进来吧。”
说完,又转头对身边的宋玥道:“玥儿,去备些茶点。”
宋玥应声下去了。
没多久,刘思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万年见过宋妃。”
轻轻点了点头,宋清道:“无需多礼。过来坐吧。”
闻言,刘思也是走到榻边,在宋清面前坐下。
看着面前的刘思,宋清轻声道:“自你父皇走后,你一直都待在宫中,本宫原本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你却是已经走出来了。如此便好。逝者已去,你还是要保重好自己才是。”
“多谢娘娘关心,万年已经想开了,父皇泉下有知,一定也不希望我太伤心。”
听到刘思这么说,宋清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最好不过。不过,你今日来本宫这里,可是有什么事?”
轻轻摇了摇头,刘思道:“无事,只是在宫中呆的有些闷了,想要找娘娘聊聊天罢了。”
两人随口聊着,没过多久,宋玥便端着茶点走了进来。
拈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宋清突然笑道:“说到这糕点,当初秀儿年纪虽小,却是本宫宫里做糕点做的最好的一个,只是后来本宫见子玉也喜吃糕点,便让秀儿去照顾他了。”
听到宋清提起楚江,刘思微微怔了一下,笑道:“娘娘倒是很偏爱他呢。”
她原本也是如宋清一般称呼楚江,现在已经知道楚江的身份,自然不会再继续那般称呼。
只是,在宋清面前,她自然不能称呼楚江为老师,因此便用“他”来代指。
好在宋清也没有注意到刘思称呼的变化,她只是颇为缅怀的轻轻一笑,道:“要知道,当初子玉可是在本宫一无所有的时候来到了本宫身边呢。当时他年纪轻轻,却信誓旦旦的在本宫面前说要做本宫的谋主。其实本宫并没有想过真的让他帮本宫做什么,只是担心别人会害了他,所以才留下了他,毕竟,在洛阳城中,本宫想要护着一个人还是能护住的。然而后面发生的事却是出乎了本宫的预料。子玉,的确是不世之才。”
提到楚江,宋清的话明显多了一些。
“是呢。”刘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的确是真正的天才。”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
刘思心里默默补充道。
点了点头,宋清话锋一转,却是道:“只是,子玉虽然帮本宫做了这么多事,但是说实话,本宫一直都没把他当什么谋主看待。在本宫眼里,他更像是本宫的弟弟。如果当年本宫的弟弟没有死,恐怕也有子玉这么大了。也因为如此,本宫才会让秀儿他们去照顾子玉。”
弟弟吗?
刘思恍然。
只不过,宋清把话题扯到了楚江身上,有些她原本犹豫着该不该说的问题也就顺势说了出来。
“那娘娘可知道他有什么志向吗?”
“志向吗?”宋清温和的笑了笑:“这个啊,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本宫就问过子玉了呢。”
“哦?”听到宋清这么说,刘思眼中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紧张:“那他怎么说?”
眼中闪过一抹回忆之色,宋清轻声道:“本宫问他,为什么会想要投效本宫。”
“子玉当时的回答很现实,他说,正因为本宫一无所有,所以他才会投效本宫。因为只有一无所有的本宫才会重用他这么年轻的人。这样他才能施展所学,一扫大汉百年积弊,匡扶汉室。”
“本宫当时一无所有,但是他说,他只需本宫的这层身份,便足矣。”
“当时,本宫曾好奇的问他,他何来的自信能做到这一切,仅仅借着本宫的身份。你知道他当时怎么回答的吗?”
听得入神的刘思几乎没怎么想,就下意识的追问道:“怎么回答的?”
“他说,就凭辅佐本宫的是他楚子玉。”说到这里,宋清的目光不禁有些恍惚,她仿佛又看到了那面带轻笑,却又张狂而又恣意的少年面孔。
刘思的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沉默良久,她喃喃道:“真像是他说出的话呢。”
话语间,带着一抹深深的苦涩。
只是,老师,你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吗?
或许宋清会相信楚江的这个说法,但是对于楚江有着极深的了解的她绝对不会相信这就是楚江想要做的事情。
或者说,楚江口中的匡扶汉室,绝对不会是正常人理解中的匡扶汉室。
“当时本宫完全没有想到,子玉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宋清的感慨打断了刘思的思考。
她看向宋清,却发现宋清正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看着宋清那平静的目光,刘思不知为何有些慌乱,就仿佛说谎的孩童被家长看穿了一般。
“你应该相信他。”宋清道。
似是毫无厘头的一句话,但是刘思却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被宋清看穿了。
她的确是想要从宋清这里了解一些楚江今世的事情,看看能不能从中猜出来楚江到底想要做什么。
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是没有收获,但是关于楚江的目的,她仍然是一头雾水。
看着宋清的目光,刘思微微点了点头:“多谢娘娘教诲。”
............
天子还都,虽然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都死在了动乱之中,但是整个洛阳还是渐渐地平定了下来,一切都逐渐走上了正轨。
天子年幼,故而太尉杨彪,司空袁逢,司徒王允联手执掌朝政,似乎已经成了这次动乱的最大赢家。
至于楚江,除了表奏刘备为东郡太守之外,几乎等于隐形。
而驻扎在洛阳外的董卓,似乎已经被人遗忘。
洛阳城西,五十里外。
一名黑甲将领纵马来到李儒身前,下马拜道:“参见军师!”
黑甲将领身后,放眼望去,漫无边际的,尽是黑衣黑甲的骑兵——李儒这些年来,呕心沥血训练而成的三万西凉铁骑。
“很好。”李儒满意的点了点头:“稚然,光耀到哪了?”
听到李儒询问,拜在李儒马前的李傕连忙答道:“回军师,光耀率领步军大概还需十日左右方能抵达。因为收到军师的消息,所以我便先和阿多他们率领麾下铁骑赶了过来。”
“你做的没错。”李儒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三万精骑,足够了。稚然,儒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军师尽管吩咐!”李傕毫不犹豫的拍着胸脯答道。
西凉军中,能让他们信服的以前只有两个人,现在最多算两个半。
董卓是一个,李儒是一个,现在贾诩算半个。
面对董卓或者是李儒的命令,就算是去送死他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回首看了一眼身后,李儒淡淡道:“你和阿多他们,率领着麾下铁骑,到洛阳城边绕一圈,让他们看一看,我关西铁骑的气势。”
“诺!”
虽然李傕隐约好像知道这么多貌似是不符合大汉规定的,但是李儒话音一落,他就毫不犹豫的上马朝着本阵而去。
管他什么符合不符合,军师说了绕一圈,那就绕一圈。
三万西凉铁骑绕洛阳一圈。
李儒这么说了,李傕就这么干了。
没有考虑任何的后果。
事实上,他也没啥事。
因为没人有功夫去管他了。
绕洛阳一圈,给了城中各方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发生了什么,因此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三万西凉铁骑整齐划一的冲锋的场面。那扑面而来的窒息感,是再精锐的步兵都给不了的。
即使是站在城墙上的御林军精锐士卒都能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压力,就更不用说朝中诸多根本没上过战场的官员了。
然后他们终于想起了被遗忘的董卓。
因为这支铁骑打出的旗号,便是董。
他们又想起了前几日洛阳的动乱,最后蓦然发现,原来,和朝中的权利相比,有时候手握大军,要更有威胁。特别是,当大军掌握在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手里的时候。
而凉州刺史董卓,从以往他们的了解看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然后他们环顾,却发现他们手中已然完全没有能和董卓抗衡的实力,而有这种实力的楚江,却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一般。
于是朝廷开始认真讨论关于前来护驾的凉州刺史董卓该有什么封赏。
天子也在董卓在洛阳城外呆了许多天后的现在,第一次正式召董卓上朝。
就仿佛,他们刚刚想起在北邙山还有一个叫董卓的人前往护驾一般。
面对三万西凉铁骑的压迫,没有几个人能淡然处之。
然而在这个时候,司空袁逢站了出来。
他表示并州刺史丁原的护驾人马即将抵达洛阳,丁原一心忠于陛下,别无二心,绝对可以信任云云。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丁原忠不忠心并不重要——谁不知道丁原和你们老袁家的关系?
只是,不管袁家如何,那都是他们自己之间的事情,总比被一介西凉武夫威胁要好吧?
瞬间,一批言官就冒了出来。
有的说董卓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的。
有的说董卓纵兵侵扰洛阳,蔑视天威的。
还有的把董卓以前的种种事迹都翻了出来。
总而言之,大概就是一个意思,董卓该死。
于是,本来天子准备召上朝商议封赏的董卓,还未进宫,便已经十恶不赦了。
然而,董卓根本没有进城的意思。
言官怎么说他也不介意。
现在他眼中只有一个人,并州刺史丁原,以及他麾下的并州军。
他看着楚江,认真的说道:“我一直以为你和诩其实是一类人,现在看来,似乎又有些不同。”
楚江洒然一笑:“先生又是一开始就如此的吗?”
贾诩默默喝了一口酒,没有说话。
曾经,他还年轻,没这么胖,也没有被现实磨去棱角。
那时,他也曾怀揣理想。
今日在府外远远地看到楚江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只是,既然过去了,那便过去了。
世间少了一名搅动天下风云的鬼谷传人,多了一个一心自保的贾文和。
他并不后悔自己的改变,只是有时未免有些遗憾。
“其实,我本该和先生一般的。”楚江突然道。
没有前兆,也没有后文。
楚江没有解释。
贾诩也没有问。
若是刘思没有出现在楚江面前,那么楚江多半会随着自己的性子胡来,等到玩累了,就学着贾诩一般,安度一生。
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而刘思的出现,就注定了不管是重蹈前世的覆辙,还是达成截然不同的结局,楚江都要再来一次。
............
光熹元年八月,少帝还朝,改元昭宁,是为昭宁元年。
执金吾楚江上疏奏请助军右校尉刘备为东郡太守,天子允诺。
............
万年宫。
刘思静静的听着一名侍从的汇报,脸上没有半分表情。
“本宫知道了。下去吧。”
侍从应声退下,殿中便只剩下了她一人。
楚江并没有软禁她,甚至没有收走她手中刘宏留下的诸般后手。所以,这些日子洛阳发生的事情,手握刘宏留下的情报系统的刘思掌握的一清二楚。
何进何苗身死。
十常侍仅余郭胜一人。
传国玉玺丢失。
董卓屯兵城外。
楚江收编八万御林军。
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在她的面前。
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做。
虽然她很想直接杀了董卓,但是最后她还是按下了这个冲动。
迷茫的看着殿外,刘思喃喃自语道:“老师,你究竟想做什么?”
犹豫良久,刘思站了起来。
“来人,摆驾,胧月宫。”
............
胧月宫。
宋清正在房中,半倚在榻上看书。
她的兴趣不多,弹琴算是一个,另外一个,便是黄老之学。
平日里她也多是借着这两者打发时间。
一名侍女从外面进来,道:“娘娘,万年公主来了。”
“万年?”宋清放下手中的书卷,微微有些意外。
自从刘宏驾崩之后,刘思还没有出过万年宫,没想到第一次出宫居然是来了她这里。
不过,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既然刘思来了,她也就淡淡道:“让她进来吧。”
说完,又转头对身边的宋玥道:“玥儿,去备些茶点。”
宋玥应声下去了。
没多久,刘思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万年见过宋妃。”
轻轻点了点头,宋清道:“无需多礼。过来坐吧。”
闻言,刘思也是走到榻边,在宋清面前坐下。
看着面前的刘思,宋清轻声道:“自你父皇走后,你一直都待在宫中,本宫原本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你却是已经走出来了。如此便好。逝者已去,你还是要保重好自己才是。”
“多谢娘娘关心,万年已经想开了,父皇泉下有知,一定也不希望我太伤心。”
听到刘思这么说,宋清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最好不过。不过,你今日来本宫这里,可是有什么事?”
轻轻摇了摇头,刘思道:“无事,只是在宫中呆的有些闷了,想要找娘娘聊聊天罢了。”
两人随口聊着,没过多久,宋玥便端着茶点走了进来。
拈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宋清突然笑道:“说到这糕点,当初秀儿年纪虽小,却是本宫宫里做糕点做的最好的一个,只是后来本宫见子玉也喜吃糕点,便让秀儿去照顾他了。”
听到宋清提起楚江,刘思微微怔了一下,笑道:“娘娘倒是很偏爱他呢。”
她原本也是如宋清一般称呼楚江,现在已经知道楚江的身份,自然不会再继续那般称呼。
只是,在宋清面前,她自然不能称呼楚江为老师,因此便用“他”来代指。
好在宋清也没有注意到刘思称呼的变化,她只是颇为缅怀的轻轻一笑,道:“要知道,当初子玉可是在本宫一无所有的时候来到了本宫身边呢。当时他年纪轻轻,却信誓旦旦的在本宫面前说要做本宫的谋主。其实本宫并没有想过真的让他帮本宫做什么,只是担心别人会害了他,所以才留下了他,毕竟,在洛阳城中,本宫想要护着一个人还是能护住的。然而后面发生的事却是出乎了本宫的预料。子玉,的确是不世之才。”
提到楚江,宋清的话明显多了一些。
“是呢。”刘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的确是真正的天才。”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
刘思心里默默补充道。
点了点头,宋清话锋一转,却是道:“只是,子玉虽然帮本宫做了这么多事,但是说实话,本宫一直都没把他当什么谋主看待。在本宫眼里,他更像是本宫的弟弟。如果当年本宫的弟弟没有死,恐怕也有子玉这么大了。也因为如此,本宫才会让秀儿他们去照顾子玉。”
弟弟吗?
刘思恍然。
只不过,宋清把话题扯到了楚江身上,有些她原本犹豫着该不该说的问题也就顺势说了出来。
“那娘娘可知道他有什么志向吗?”
“志向吗?”宋清温和的笑了笑:“这个啊,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本宫就问过子玉了呢。”
“哦?”听到宋清这么说,刘思眼中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紧张:“那他怎么说?”
眼中闪过一抹回忆之色,宋清轻声道:“本宫问他,为什么会想要投效本宫。”
“子玉当时的回答很现实,他说,正因为本宫一无所有,所以他才会投效本宫。因为只有一无所有的本宫才会重用他这么年轻的人。这样他才能施展所学,一扫大汉百年积弊,匡扶汉室。”
“本宫当时一无所有,但是他说,他只需本宫的这层身份,便足矣。”
“当时,本宫曾好奇的问他,他何来的自信能做到这一切,仅仅借着本宫的身份。你知道他当时怎么回答的吗?”
听得入神的刘思几乎没怎么想,就下意识的追问道:“怎么回答的?”
“他说,就凭辅佐本宫的是他楚子玉。”说到这里,宋清的目光不禁有些恍惚,她仿佛又看到了那面带轻笑,却又张狂而又恣意的少年面孔。
刘思的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沉默良久,她喃喃道:“真像是他说出的话呢。”
话语间,带着一抹深深的苦涩。
只是,老师,你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吗?
或许宋清会相信楚江的这个说法,但是对于楚江有着极深的了解的她绝对不会相信这就是楚江想要做的事情。
或者说,楚江口中的匡扶汉室,绝对不会是正常人理解中的匡扶汉室。
“当时本宫完全没有想到,子玉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宋清的感慨打断了刘思的思考。
她看向宋清,却发现宋清正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看着宋清那平静的目光,刘思不知为何有些慌乱,就仿佛说谎的孩童被家长看穿了一般。
“你应该相信他。”宋清道。
似是毫无厘头的一句话,但是刘思却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被宋清看穿了。
她的确是想要从宋清这里了解一些楚江今世的事情,看看能不能从中猜出来楚江到底想要做什么。
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是没有收获,但是关于楚江的目的,她仍然是一头雾水。
看着宋清的目光,刘思微微点了点头:“多谢娘娘教诲。”
............
天子还都,虽然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都死在了动乱之中,但是整个洛阳还是渐渐地平定了下来,一切都逐渐走上了正轨。
天子年幼,故而太尉杨彪,司空袁逢,司徒王允联手执掌朝政,似乎已经成了这次动乱的最大赢家。
至于楚江,除了表奏刘备为东郡太守之外,几乎等于隐形。
而驻扎在洛阳外的董卓,似乎已经被人遗忘。
洛阳城西,五十里外。
一名黑甲将领纵马来到李儒身前,下马拜道:“参见军师!”
黑甲将领身后,放眼望去,漫无边际的,尽是黑衣黑甲的骑兵——李儒这些年来,呕心沥血训练而成的三万西凉铁骑。
“很好。”李儒满意的点了点头:“稚然,光耀到哪了?”
听到李儒询问,拜在李儒马前的李傕连忙答道:“回军师,光耀率领步军大概还需十日左右方能抵达。因为收到军师的消息,所以我便先和阿多他们率领麾下铁骑赶了过来。”
“你做的没错。”李儒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三万精骑,足够了。稚然,儒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军师尽管吩咐!”李傕毫不犹豫的拍着胸脯答道。
西凉军中,能让他们信服的以前只有两个人,现在最多算两个半。
董卓是一个,李儒是一个,现在贾诩算半个。
面对董卓或者是李儒的命令,就算是去送死他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回首看了一眼身后,李儒淡淡道:“你和阿多他们,率领着麾下铁骑,到洛阳城边绕一圈,让他们看一看,我关西铁骑的气势。”
“诺!”
虽然李傕隐约好像知道这么多貌似是不符合大汉规定的,但是李儒话音一落,他就毫不犹豫的上马朝着本阵而去。
管他什么符合不符合,军师说了绕一圈,那就绕一圈。
三万西凉铁骑绕洛阳一圈。
李儒这么说了,李傕就这么干了。
没有考虑任何的后果。
事实上,他也没啥事。
因为没人有功夫去管他了。
绕洛阳一圈,给了城中各方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发生了什么,因此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三万西凉铁骑整齐划一的冲锋的场面。那扑面而来的窒息感,是再精锐的步兵都给不了的。
即使是站在城墙上的御林军精锐士卒都能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压力,就更不用说朝中诸多根本没上过战场的官员了。
然后他们终于想起了被遗忘的董卓。
因为这支铁骑打出的旗号,便是董。
他们又想起了前几日洛阳的动乱,最后蓦然发现,原来,和朝中的权利相比,有时候手握大军,要更有威胁。特别是,当大军掌握在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手里的时候。
而凉州刺史董卓,从以往他们的了解看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然后他们环顾,却发现他们手中已然完全没有能和董卓抗衡的实力,而有这种实力的楚江,却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一般。
于是朝廷开始认真讨论关于前来护驾的凉州刺史董卓该有什么封赏。
天子也在董卓在洛阳城外呆了许多天后的现在,第一次正式召董卓上朝。
就仿佛,他们刚刚想起在北邙山还有一个叫董卓的人前往护驾一般。
面对三万西凉铁骑的压迫,没有几个人能淡然处之。
然而在这个时候,司空袁逢站了出来。
他表示并州刺史丁原的护驾人马即将抵达洛阳,丁原一心忠于陛下,别无二心,绝对可以信任云云。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丁原忠不忠心并不重要——谁不知道丁原和你们老袁家的关系?
只是,不管袁家如何,那都是他们自己之间的事情,总比被一介西凉武夫威胁要好吧?
瞬间,一批言官就冒了出来。
有的说董卓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的。
有的说董卓纵兵侵扰洛阳,蔑视天威的。
还有的把董卓以前的种种事迹都翻了出来。
总而言之,大概就是一个意思,董卓该死。
于是,本来天子准备召上朝商议封赏的董卓,还未进宫,便已经十恶不赦了。
然而,董卓根本没有进城的意思。
言官怎么说他也不介意。
现在他眼中只有一个人,并州刺史丁原,以及他麾下的并州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