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2 第两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会面
- 263 第两百六十三章 荀彧加入
- 264 第两百六十四章 朝议
- 265 第两百六十五章 天性凉薄,何至于斯
- 266 第两百六十六章 车中对(上)
- 267 第两百六十七章 车中对(下)
- 268 第两百六十八章 兵种的分级
- 269 第两百六十九章 军师·祭酒(二合一)
- 270 第两百七十章 战争的前奏(二合一)
- 271 第两百七十一章 烽烟渐起
- 272 第两百七十二章 制衡
- 273 第两百七十三章 曹军的目标(二合一)
- 274 第两百七十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合一)
- 275 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袭(二合一)
- 276 第两百七十六章 撤军(二合一)
- 277 第两百七十七章 克制(二合一)
- 278 第两百七十八章 蔡邕的狂热粉
- 279 第两百七十九章 倒霉的马腾韩遂(二合一)
- 280 第两百八十章 商议
- 281 第两百八十一章 庞德的分析
- 282 第两百八十二章 曹嵩的心思
- 283 第两百八十三章 机会
- 284 第两百八十四章 贾诩人畜无害的微笑
- 285 第两百八十五章 曹德
- 286 第两百八十六章 曹嵩之死
- 287 第两百八十七章 韩遂之死
- 288 第两百八十八章 困兽
- 289 第两百八十九章 封赏
- 290 第两百九十章 袁术的节操
- 291 第两百九十一章 郭嘉的担当
- 292 第两百九十二章
- 293 第两百九十三章 玉玺在手
- 294 第两百九十四章 郭嘉,周瑜,糜竺
- 295 第两百九十五章 各方算计
- 296 第两百九十六章 局势大好
- 297 第两百九十七章 机会
- 298 第两百九十八章 绝境
- 299 第两百九十九章 绝世珍宝
- 300 第三百章 屠龙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马腾入京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乱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袁术:我这岂不是天命所归?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众矢之的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袁术的应对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无名小卒太史慈的逆袭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联合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张英:换我岂不是......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遗腹子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北大战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入冬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日常(1)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日常(2)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常(3)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日常(4)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日常(5)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常(6)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日常(7)
- 320 第三百二十一章 日常(8)
- 321 第三百二十二章 日常(九)
- 322 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两百七十二章 制衡
第两百七十二章 制衡
就在幽冀之间烽烟渐起的时候,曹操也没有闲着。
从于禁投奔他之后,曹操麾下的新兵基本上就全交给了于禁来训练。
虽然正常来说这种情况应该要避免的,毕竟如果各个将领麾下的士兵都是由于禁训练出来的话,那么于禁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就有点太大了。
但是正所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曹操麾下擅于练兵的将领目前就于禁一个,只有于禁能让他麾下的新兵迅速形成战斗力。而如今天下局势根本没有时间给曹操让其他将领慢慢带兵。
所以说,把所有新兵都交给于禁来训练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于禁也是个明白人,所以他只练兵,却从未要求带兵。
他练出来的兵全都分给了曹家还有夏侯家的那些个将领统帅,他自己则是一点都不留。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对于于禁也是愈发的信任。
而在曹操毫无保留的信任下,于禁也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练兵的才能。因此在这一年开春之后,曹操麾下原来的老兵,再加上于禁训练出来的,初步形成战斗力的新兵,曹操现在已经有了差不多五万的可战之兵。
虽然这五万兵中多半都是只在各郡县拿山贼土匪练过手,并未经历过真正战争的新兵,但是对于于禁训练出来的士卒曹操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只要稍加磨炼,这五万兵很快就能成为真正可靠的老兵。
而按照郭嘉的规划,青州黄巾,便是最好的练兵对象。
因此,就在公孙瓒和袁绍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开打的时候,曹操也准备对青州动兵了。
以夏侯兄弟为先锋,郭嘉为军师,出兵五万。
反正曹操想的很明白,虽然郭嘉说打青州只是为了练兵,以他们的兵力基本不可能打下青州,但是万一打下来了呢?
曹老板还是比较有梦想的。
因此,除了留下一些各地必须的守军之外,曹老板可以说是把自己所有的机动兵力都拿出来了。
对此,郭嘉也没说什么。
反正都是练兵,多了少了没什么区别。
如果这五万新老混杂的军队就能打下青州,那波才也就不是波才了。
这可是一位不下于皇甫嵩的名帅啊!
曹操想要试试那就试试吧,反正有他郭嘉在问题也不大。
虽然他没把握打下青州,但是自保却还是无虞得。
而且,黄巾军这些年的动静,也明显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思,只是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因此,到时候就算是打不过,黄巾应该也不会追出青州。
…………
青州。
治所临淄。
一个青年匆匆走进了原本的青州刺史府,现在青州黄巾领袖,波才的渠帅府。
而在看清青年的容貌之后,两边的侍卫也是没人敢阻拦。
青年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府中,径直来到了波才的书房。
还没走进去,青年的声音便已经响起:“波才,你有事做了。”
青年走进来的时候,波才正在看一卷兵书。
听到青年的声音,波才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说实话,虽然面前的青年已经来到青州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他还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他。
太平道起义失败,虽然有着种种因素,但是面前的青年绝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当青年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本应该杀了他。
但是,青年却又是张角生前最疼爱的弟子,而且波才在了解到当初的事情之后,也明白青年其实只是被人算计,自身虽有责任,但是却并非主要。
而且,青年苟且偷生活到现在,只为了有一个赎罪的机会的坚持也让他动容。
最重要的是,青年的到来,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和张角的唯一血脉——张宁联系的渠道。
种种原因,让波才最后还是没有动手。
甚至于,波才还默认了眼前这个青年在青州安插起了他的情报网。
用青年的话说,他现在还活着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宁。
他在赎罪。
波才选择了相信。
青年便是唐周。
当初洛阳事毕,楚江让他见了张宁——也就是现在的楚凝一面,之后就安排他去了青州。
波才虽然对于张角有着绝对的忠诚,而随着张角的陨落这份忠诚也是继承到了张角唯一的女儿张宁身上,楚江也籍此可以间接掌控青州,但是,没有人知道波才的这份忠诚能持续多久。
楚江并不想把自己对青州的掌控建立在他人的忠诚上面,他不喜欢这种有可能会超出自己掌握的情况。
所以他才让唐周去了青州。
不管波才以后会不会滋生野心,但是至少现在波才还是忠于张宁的。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波才还忠于张宁的时候,在青州安插下可以掌控的力量,这样一来,就算是将来波才产生了异心,他也可以有反制的手段。
唐周就是他选择的棋子。
原因也很简单。
唐周心中的愧疚,与其说是对于太平道的,不如说是对于张角的。
相对于空泛的太平道的概念,最疼爱他的师父张角才是唐周愧疚的源泉。
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师父。
而随着张角的陨落,唐周的这份愧疚也完全转移到了张宁身上。
甚至于,楚江可以断言,如果让唐周在现在的黄巾和张宁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的话,唐周会毫不犹豫的放弃黄巾军。
正是因为如此,只要张宁还在他身边,楚江就不怕唐周会背叛。
所以,楚江不仅让唐周去青州,还为他提供了足够的帮助让他在青州各地建立起情报网。
换而言之,楚江直接将一州之地的情报工作交给了唐周。这种级别,在楚江手下的情报系统中,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负责整个情报工作的贾诩的了。
而唐周手中掌握的力量越强,对于波才的掣肘也就越大。最重要的是,唐周的身份也注定了波才无法轻易对唐周下手。
当然,这些都只是属于预防手段。
如果波才能一直保持对张宁的忠诚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这些手段才会发挥作用。
从于禁投奔他之后,曹操麾下的新兵基本上就全交给了于禁来训练。
虽然正常来说这种情况应该要避免的,毕竟如果各个将领麾下的士兵都是由于禁训练出来的话,那么于禁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就有点太大了。
但是正所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曹操麾下擅于练兵的将领目前就于禁一个,只有于禁能让他麾下的新兵迅速形成战斗力。而如今天下局势根本没有时间给曹操让其他将领慢慢带兵。
所以说,把所有新兵都交给于禁来训练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于禁也是个明白人,所以他只练兵,却从未要求带兵。
他练出来的兵全都分给了曹家还有夏侯家的那些个将领统帅,他自己则是一点都不留。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对于于禁也是愈发的信任。
而在曹操毫无保留的信任下,于禁也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练兵的才能。因此在这一年开春之后,曹操麾下原来的老兵,再加上于禁训练出来的,初步形成战斗力的新兵,曹操现在已经有了差不多五万的可战之兵。
虽然这五万兵中多半都是只在各郡县拿山贼土匪练过手,并未经历过真正战争的新兵,但是对于于禁训练出来的士卒曹操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只要稍加磨炼,这五万兵很快就能成为真正可靠的老兵。
而按照郭嘉的规划,青州黄巾,便是最好的练兵对象。
因此,就在公孙瓒和袁绍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开打的时候,曹操也准备对青州动兵了。
以夏侯兄弟为先锋,郭嘉为军师,出兵五万。
反正曹操想的很明白,虽然郭嘉说打青州只是为了练兵,以他们的兵力基本不可能打下青州,但是万一打下来了呢?
曹老板还是比较有梦想的。
因此,除了留下一些各地必须的守军之外,曹老板可以说是把自己所有的机动兵力都拿出来了。
对此,郭嘉也没说什么。
反正都是练兵,多了少了没什么区别。
如果这五万新老混杂的军队就能打下青州,那波才也就不是波才了。
这可是一位不下于皇甫嵩的名帅啊!
曹操想要试试那就试试吧,反正有他郭嘉在问题也不大。
虽然他没把握打下青州,但是自保却还是无虞得。
而且,黄巾军这些年的动静,也明显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思,只是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因此,到时候就算是打不过,黄巾应该也不会追出青州。
…………
青州。
治所临淄。
一个青年匆匆走进了原本的青州刺史府,现在青州黄巾领袖,波才的渠帅府。
而在看清青年的容貌之后,两边的侍卫也是没人敢阻拦。
青年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府中,径直来到了波才的书房。
还没走进去,青年的声音便已经响起:“波才,你有事做了。”
青年走进来的时候,波才正在看一卷兵书。
听到青年的声音,波才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说实话,虽然面前的青年已经来到青州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他还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他。
太平道起义失败,虽然有着种种因素,但是面前的青年绝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当青年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本应该杀了他。
但是,青年却又是张角生前最疼爱的弟子,而且波才在了解到当初的事情之后,也明白青年其实只是被人算计,自身虽有责任,但是却并非主要。
而且,青年苟且偷生活到现在,只为了有一个赎罪的机会的坚持也让他动容。
最重要的是,青年的到来,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和张角的唯一血脉——张宁联系的渠道。
种种原因,让波才最后还是没有动手。
甚至于,波才还默认了眼前这个青年在青州安插起了他的情报网。
用青年的话说,他现在还活着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宁。
他在赎罪。
波才选择了相信。
青年便是唐周。
当初洛阳事毕,楚江让他见了张宁——也就是现在的楚凝一面,之后就安排他去了青州。
波才虽然对于张角有着绝对的忠诚,而随着张角的陨落这份忠诚也是继承到了张角唯一的女儿张宁身上,楚江也籍此可以间接掌控青州,但是,没有人知道波才的这份忠诚能持续多久。
楚江并不想把自己对青州的掌控建立在他人的忠诚上面,他不喜欢这种有可能会超出自己掌握的情况。
所以他才让唐周去了青州。
不管波才以后会不会滋生野心,但是至少现在波才还是忠于张宁的。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波才还忠于张宁的时候,在青州安插下可以掌控的力量,这样一来,就算是将来波才产生了异心,他也可以有反制的手段。
唐周就是他选择的棋子。
原因也很简单。
唐周心中的愧疚,与其说是对于太平道的,不如说是对于张角的。
相对于空泛的太平道的概念,最疼爱他的师父张角才是唐周愧疚的源泉。
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师父。
而随着张角的陨落,唐周的这份愧疚也完全转移到了张宁身上。
甚至于,楚江可以断言,如果让唐周在现在的黄巾和张宁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的话,唐周会毫不犹豫的放弃黄巾军。
正是因为如此,只要张宁还在他身边,楚江就不怕唐周会背叛。
所以,楚江不仅让唐周去青州,还为他提供了足够的帮助让他在青州各地建立起情报网。
换而言之,楚江直接将一州之地的情报工作交给了唐周。这种级别,在楚江手下的情报系统中,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负责整个情报工作的贾诩的了。
而唐周手中掌握的力量越强,对于波才的掣肘也就越大。最重要的是,唐周的身份也注定了波才无法轻易对唐周下手。
当然,这些都只是属于预防手段。
如果波才能一直保持对张宁的忠诚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这些手段才会发挥作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