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3 第423章 巾帼英雌
- 424 第424章 巾帼英雌2
- 425 第425章 有点吃味
- 426 第426章 山顶相会
- 427 第427章 狙杀
- 428 第428章 唐都之乱
- 429 第429章 唐都之乱2
- 430 第430章 唐都之乱3
- 431 第431章 秦唐合并
- 432 第432章 修长城
- 433 第433章 先下手为强
- 434 第434章 作死
- 435 第435章 作死2
- 436 第436章 又赚一大笔
- 437 第437章 弄错了
- 438 第438章 高手在民间
- 439 第439章 错失良机
- 440 第440章 大乌龙
- 441 第441章 要玩就玩大的
- 442 第442章 发现大问题
- 443 第443章 发大财了
- 444 第444章 抓典型树榜样
- 445 第445章 美丽前景
- 446 第446章 滑雪
- 447 第447章 天兆
- 448 第448章 借刀杀人
- 449 第449章 全军覆没
- 450 第450章 骚扰战术
- 451 第451章 大肥羊要溜了
- 452 第452章 我们要回家
- 453 第453章 我们要回家2
- 454 第454章 我们要回家3
- 455 第455章 菊花公公
- 456 第455章 锦衣卫
- 457 第456章 将计就计
- 458 第457章 先下手为强
- 459 第458章 剧变
- 460 第459章 突围
- 461 第460章 浑水不好摸鱼
- 462 第461章 水很浑
- 463 第462章 机会来了
- 464 第463章 诚意与忠心
- 465 第464章 就等你跳坑
- 466 第465章 吝啬
- 467 第466章 坐不住了
- 468 第467章 意外喜事
- 469 第468章 夜袭
- 470 第469章 奇迹
- 471 第470章 战神之威
- 472 第472章 大局为重
- 473 第473章 天上掉馅饼
- 474 第474章 女兵
- 475 第475章 血战
- 476 第476章 萧记豆腐花
- 477 第477章 殿下把妹
- 478 第477章 小生是君子
- 479 第478章 幽会的借口
- 480 第479章 谋杀
- 481 第481章 作死
- 482 第482章 小生不是狼
- 483 第483章 晋级大哥大
- 484 第484章 雪夜袭城
- 485 第485章 疑神疑鬼
- 486 第486章 反击
- 487 第487章 反击2
- 488 第488章 狼群战术
- 489 第489章 特赏
- 490 第490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491 第491章 不能忍
- 492 第492章 不得不战
- 493 第493章 是坑也得跳
- 494 第494章 消耗战
- 495 第495章 有昏君的潜质
- 496 第495章 夜袭
- 497 第496章 反袭
- 498 第497章 不能便宜敌人
- 499 第498章 大迁徙
- 500 第499章 有点不对头
- 501 第500章 老夫老妻
- 502 第502章 风向突变
- 503 第503章 一个乞丐
- 504 第504章 另有隐情
- 505 第505章 被坑了
- 506 第506章 死里逃生
- 507 第507章 坏事好事
- 508 第508章 皇后出马
- 509 第509章 风云暗涌
- 510 第510章 只问一次
- 511 第511章 情况严重
- 512 第512章 创造机会
- 513 第513章 暴风雨前夕
- 514 第514章 长安之变
- 515 第515章 长安之变2
- 516 第516章 长安之变3
- 517 第517章 长安之变4
- 518 第518章 登基
- 519 第519章 憋坏了
- 520 第520章 憋坏了2
- 521 第521章 偷溜出宫
- 522 第522章 把妹
- 523 第523章 脸被抽了
- 524 第524章 街中命案
- 525 第525章 拉风
- 526 第526章 好事总是多磨
- 527 第527章 意外突发
- 528 第528章 不是巧合
- 529 第529章 真正的内奸
- 530 第530章 仇恨
- 531 第531章 亏大发了
- 532 第532章因为偷了天子的铁锅
- 533 第533章 赔你一百个金锅
- 534 第534章 希望很大
- 535 第535章 信不信随你
- 536 第536章 暗战
- 537 第537章 暗战2
- 538 第538章 暗战3
- 539 第539章 暗战4
- 540 第540章 暗战5
- 541 第541章 暗战6
- 542 第542章 暗战7
- 543 第543章 教你怎么坑妹
- 544 第544章 瓮中捉鳖
- 545 第545章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 546 第546章 大陆的尽头
- 547 第547章 组建探险队
- 548 第548章 组建探险队2
- 549 第549章乱局
- 550 第550章 金钱万能
- 551 第551章 空头支票
- 552 第551章 为权欲疯狂
- 553 第553章 如意算盘
- 554 第554章 常识性的错误
- 555 第555章 结盟
- 556 第556章 意外收获
- 557 第557章 来不及了
- 558 第558章 机会与风险
- 559 第559章 准备工作
- 560 第560章 出征
- 561 第561章 偷袭
- 562 第562章 偷袭2
- 563 第563章 偷袭3
- 564 第564章 天堂与地狱
- 565 第565章 蝗虫行动
- 566 第566章压力山大
- 567 第567章 虚实难辩
- 568 第568章 黑锅
- 569 第569章 篡位
- 570 第570章 御驾亲征
- 571 第571章 一统天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33章 先下手为强
第433章 先下手为强
第432章先下手为强
常言道,攻占一地容易,要治理好一地则难上N百倍,幸好卫大衙内与便宜老爹分工明确,所以,这事就让便宜老爹去头痛了。
不过,对于各方势力来说,攻占的唐地N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大蛋糕,谁不想狠狠的啃上几口?于是,各方举贤不避亲,纷纷举荐自已人,当然了,举荐的都是有一定才能的人才,否则,出了事,丢的不仅是利益和面子,丞相大人可是要追究相关责任的。
大量的文官被派到唐地任职,为安抚当地百姓与那些世家大族,也会任用不少当地人为官,不过,一二把手当然得是自已人,军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已人手里。
大量的粮食也先后通过平塘险关、渭城两地进入唐地,救济当地贫穷百姓,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才能消除各种隐患。
这期间,卫大衙内也派人奔走于那些世家大族之间游说暗示,你们现在已经是大秦子民了,帝国正处困难时期,是不是也该尽一点责任?
这些世家大族拥有大量的田产,家里屯积有大量的粮食,即便老唐王吉利为了筹集军粮焦头烂额,这些世家大族家里的粮食就算多得吃不完,也不肯损出一粒,当然了,老唐王也不想得罪这些世家大族。
不过,卫大衙内就不一样了,直接派人张口要赞助,而这些世家大族也很大方的捐出不少粮食,一来是与新的统治者搞好关系,二来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大块蛋糕没资格啃,小块蛋糕还是能分到一些的。
象寒氏等一些早已投靠大秦帝国的世族,他们则是毫不犹豫的捐出大量的粮食,甚至还有一些良田,与及藏匿在田庄里的不少流民,付出越多,收获越丰厚,早一点挤进权力的中心,家族越是早一点发展壮大。
至于送出去的那些流民,固然是流民越多,私兵也越多,势力也更大,但对于新统治者来说,也是一个让他们很不安心的隐患,把这些流民交出去,不仅仅只是表现诚意,也算是把危险系数尽可能减少。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有这种长远的目光,他们甚至心怀不满,认为是卫大衙内在压榨他们,表面上不敢抵制,只是象征性的捐出个几千石的粮食,暗里却给官府添堵。
这样的世家大族都被黑衣卫统领丁喜不声不响的列入黑名单,派出大量的黑衣卫密谍暗中监视,收买、渗透,为了解掌控这些世家大族,黑衣卫密谍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不择手段。
治理占领地的事情自有文官负责,卫大衙内即便充当甩手掌柜,也时刻关注长城的工程进度。
这条连通苍龙山和铁脊山,长达二百里的长城只是单面城墙,初步估算,需要的时间四至六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施工的民工干劲十足,加之驻守在义乌的周军没有来骚扰,工程进度极快,完全出乎卫大衙内等人的意料之外。
卫大衙内到工地转悠了几天,赚足了士兵的忠心与百姓的感恩之后,又与明珠甜甜蜜蜜的探讨了几天的人生真谛,才回返宜城。
现如今,他的骠骑大将军府差不多可以说是搬迁到了宜城,原唐皇宫变成了他的办公室。
皇宫宽大,住都住不完,巫悠、田策等为办公方便,也都住进了皇宫里,享受帝王一般的生活,甚至有一些宫殿也成了黑衣卫的办公地点。当然了,没有卫大衙内的允许,黑衣卫哪敢住进去。
若大一个皇宫,仅有小六子一名太监,新召的十几名年青俏丽的宫女都是由寒氏等信得过的家族提供,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查之后,才得以入宫服侍。
这些年青漂亮的宫女有大半可都是寒氏等世族的嫡女,其中就有小有名气的大家闺秀或颇有才情的良家小娘子,她们乐意入宫,自然是因为慕卫大家之名气。就算不愿意,也会被族老们逼迫,由不得你不进宫。
现在谁都知道,卫氏取代秦氏王族只是时间问题,卫大衙内当然是日后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抱上了他的粗大腿,好处多得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现在不加大投资力度,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如此一来,肖小小和晴儿压力巨大,就连还在守孝的唐飞儿也不得不提高警惕,轮流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的守在某人身边,让那些心怀使命的良家小娘子们没有半点勾搭的机会,难免心生幽怨,这三位的醋味儿怎么这么大,看得这么紧,一点机会都不给人家?
卫大衙内即便当起甩手掌柜,但仍有不少公文需要审阅批注,还有不少事儿也需要关注,特别是修筑的二百里长城,长城一天不完工,他心里老是担心。
这天中午,卫大衙内感觉有些困倦,正欲午休,小六子匆匆进来,呈上黑衣卫紧急传来的密件。
卫大衙内展开一看,脸色微变,急令侍卫把巫悠、田策等谋士和负责镇守宜城的卓风行召来开会。
根据黑衣卫收集到的种种情报综合分析,宜城的陈、关、李等七八家世族和十几家豪强的家主们近来接触频繁,各家之间还在夜间互运了一些东东,因都有粗布遮盖,无法确认是什么东东,也因戒备森严,黑衣卫的密谍也不敢冒险潜入侦察,只能根据一些东东的形状猜测是武器装备。因此,黑衣卫有理由相信,这十几家世族豪强在策划谋反。
世家大放有钱有势,更拥有大量的良田,而这些良田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耕种,这些人力就是因躲避战争等各种原因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些百姓属于世族的私有财产,既是劳动力,又是可以拿起武器战斗的私兵。
势力强大的世族都眷养有二三千人的私兵,有的甚至高达四五千人,这些世族给他们的私兵装备武器装备很正常,并不能以此作为谋反的证据。
当然了,根据黑衣卫密谍所收集的情报分析,可确认上述世家豪强已在暗中谋划造反,不过,现在是维稳的关键时期,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对唐地的百姓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可名正言顺的举起屠刀。
说句实话,若不是黑衣卫密谍发现这些世族豪强的异动,若让他们突然举事,还真是个不小的麻烦,十几家世族豪强,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有四五万人的私兵。
卓风行负责镇守宜城,摩下虽有一万五千士兵,但因非常时期,原本一些不用驻兵的小县城都不得派驻个几百一千的士兵,地理位置稍为重要的县城甚至要驻扎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宜城辖下十几座大小县城,其中重要的就有五六座,也占去了卓风行近半的兵力,驻守宜城的兵力实际上只有八千士兵,商行云的三千虎豹铁骑,五千轻骑,陷阵营的五千重甲士都调派去协助明珠守护正在建筑的百里长城。
宜城是唐都,城池比一般的郡城都要大上近半,人口也多出不少,八千士兵,既要把守城池,又要把守皇宫,还要对付四五万世族豪强的私兵,那是非常的吃力,除非集中精锐抢先下手。
抢先下手的前提是得有确凿的证据,或者,诱发这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在他们集结的那一刻,大军突袭,给予致命的一击。
“这有何难。”
田策微笑献计,因为驻守宜城的兵力仅有八千人,那些世族豪强才敢造反,只需要放出风声,月内增派一万人的军队驻守宜城,必然逼得那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
常言道,攻占一地容易,要治理好一地则难上N百倍,幸好卫大衙内与便宜老爹分工明确,所以,这事就让便宜老爹去头痛了。
不过,对于各方势力来说,攻占的唐地N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大蛋糕,谁不想狠狠的啃上几口?于是,各方举贤不避亲,纷纷举荐自已人,当然了,举荐的都是有一定才能的人才,否则,出了事,丢的不仅是利益和面子,丞相大人可是要追究相关责任的。
大量的文官被派到唐地任职,为安抚当地百姓与那些世家大族,也会任用不少当地人为官,不过,一二把手当然得是自已人,军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已人手里。
大量的粮食也先后通过平塘险关、渭城两地进入唐地,救济当地贫穷百姓,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才能消除各种隐患。
这期间,卫大衙内也派人奔走于那些世家大族之间游说暗示,你们现在已经是大秦子民了,帝国正处困难时期,是不是也该尽一点责任?
这些世家大族拥有大量的田产,家里屯积有大量的粮食,即便老唐王吉利为了筹集军粮焦头烂额,这些世家大族家里的粮食就算多得吃不完,也不肯损出一粒,当然了,老唐王也不想得罪这些世家大族。
不过,卫大衙内就不一样了,直接派人张口要赞助,而这些世家大族也很大方的捐出不少粮食,一来是与新的统治者搞好关系,二来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大块蛋糕没资格啃,小块蛋糕还是能分到一些的。
象寒氏等一些早已投靠大秦帝国的世族,他们则是毫不犹豫的捐出大量的粮食,甚至还有一些良田,与及藏匿在田庄里的不少流民,付出越多,收获越丰厚,早一点挤进权力的中心,家族越是早一点发展壮大。
至于送出去的那些流民,固然是流民越多,私兵也越多,势力也更大,但对于新统治者来说,也是一个让他们很不安心的隐患,把这些流民交出去,不仅仅只是表现诚意,也算是把危险系数尽可能减少。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有这种长远的目光,他们甚至心怀不满,认为是卫大衙内在压榨他们,表面上不敢抵制,只是象征性的捐出个几千石的粮食,暗里却给官府添堵。
这样的世家大族都被黑衣卫统领丁喜不声不响的列入黑名单,派出大量的黑衣卫密谍暗中监视,收买、渗透,为了解掌控这些世家大族,黑衣卫密谍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不择手段。
治理占领地的事情自有文官负责,卫大衙内即便充当甩手掌柜,也时刻关注长城的工程进度。
这条连通苍龙山和铁脊山,长达二百里的长城只是单面城墙,初步估算,需要的时间四至六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施工的民工干劲十足,加之驻守在义乌的周军没有来骚扰,工程进度极快,完全出乎卫大衙内等人的意料之外。
卫大衙内到工地转悠了几天,赚足了士兵的忠心与百姓的感恩之后,又与明珠甜甜蜜蜜的探讨了几天的人生真谛,才回返宜城。
现如今,他的骠骑大将军府差不多可以说是搬迁到了宜城,原唐皇宫变成了他的办公室。
皇宫宽大,住都住不完,巫悠、田策等为办公方便,也都住进了皇宫里,享受帝王一般的生活,甚至有一些宫殿也成了黑衣卫的办公地点。当然了,没有卫大衙内的允许,黑衣卫哪敢住进去。
若大一个皇宫,仅有小六子一名太监,新召的十几名年青俏丽的宫女都是由寒氏等信得过的家族提供,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查之后,才得以入宫服侍。
这些年青漂亮的宫女有大半可都是寒氏等世族的嫡女,其中就有小有名气的大家闺秀或颇有才情的良家小娘子,她们乐意入宫,自然是因为慕卫大家之名气。就算不愿意,也会被族老们逼迫,由不得你不进宫。
现在谁都知道,卫氏取代秦氏王族只是时间问题,卫大衙内当然是日后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抱上了他的粗大腿,好处多得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现在不加大投资力度,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如此一来,肖小小和晴儿压力巨大,就连还在守孝的唐飞儿也不得不提高警惕,轮流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的守在某人身边,让那些心怀使命的良家小娘子们没有半点勾搭的机会,难免心生幽怨,这三位的醋味儿怎么这么大,看得这么紧,一点机会都不给人家?
卫大衙内即便当起甩手掌柜,但仍有不少公文需要审阅批注,还有不少事儿也需要关注,特别是修筑的二百里长城,长城一天不完工,他心里老是担心。
这天中午,卫大衙内感觉有些困倦,正欲午休,小六子匆匆进来,呈上黑衣卫紧急传来的密件。
卫大衙内展开一看,脸色微变,急令侍卫把巫悠、田策等谋士和负责镇守宜城的卓风行召来开会。
根据黑衣卫收集到的种种情报综合分析,宜城的陈、关、李等七八家世族和十几家豪强的家主们近来接触频繁,各家之间还在夜间互运了一些东东,因都有粗布遮盖,无法确认是什么东东,也因戒备森严,黑衣卫的密谍也不敢冒险潜入侦察,只能根据一些东东的形状猜测是武器装备。因此,黑衣卫有理由相信,这十几家世族豪强在策划谋反。
世家大放有钱有势,更拥有大量的良田,而这些良田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耕种,这些人力就是因躲避战争等各种原因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些百姓属于世族的私有财产,既是劳动力,又是可以拿起武器战斗的私兵。
势力强大的世族都眷养有二三千人的私兵,有的甚至高达四五千人,这些世族给他们的私兵装备武器装备很正常,并不能以此作为谋反的证据。
当然了,根据黑衣卫密谍所收集的情报分析,可确认上述世家豪强已在暗中谋划造反,不过,现在是维稳的关键时期,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对唐地的百姓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可名正言顺的举起屠刀。
说句实话,若不是黑衣卫密谍发现这些世族豪强的异动,若让他们突然举事,还真是个不小的麻烦,十几家世族豪强,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有四五万人的私兵。
卓风行负责镇守宜城,摩下虽有一万五千士兵,但因非常时期,原本一些不用驻兵的小县城都不得派驻个几百一千的士兵,地理位置稍为重要的县城甚至要驻扎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宜城辖下十几座大小县城,其中重要的就有五六座,也占去了卓风行近半的兵力,驻守宜城的兵力实际上只有八千士兵,商行云的三千虎豹铁骑,五千轻骑,陷阵营的五千重甲士都调派去协助明珠守护正在建筑的百里长城。
宜城是唐都,城池比一般的郡城都要大上近半,人口也多出不少,八千士兵,既要把守城池,又要把守皇宫,还要对付四五万世族豪强的私兵,那是非常的吃力,除非集中精锐抢先下手。
抢先下手的前提是得有确凿的证据,或者,诱发这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在他们集结的那一刻,大军突袭,给予致命的一击。
“这有何难。”
田策微笑献计,因为驻守宜城的兵力仅有八千人,那些世族豪强才敢造反,只需要放出风声,月内增派一万人的军队驻守宜城,必然逼得那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