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0 第490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491 第491章 不能忍
- 492 第492章 不得不战
- 493 第493章 是坑也得跳
- 494 第494章 消耗战
- 495 第495章 有昏君的潜质
- 496 第495章 夜袭
- 497 第496章 反袭
- 498 第497章 不能便宜敌人
- 499 第498章 大迁徙
- 500 第499章 有点不对头
- 501 第500章 老夫老妻
- 502 第502章 风向突变
- 503 第503章 一个乞丐
- 504 第504章 另有隐情
- 505 第505章 被坑了
- 506 第506章 死里逃生
- 507 第507章 坏事好事
- 508 第508章 皇后出马
- 509 第509章 风云暗涌
- 510 第510章 只问一次
- 511 第511章 情况严重
- 512 第512章 创造机会
- 513 第513章 暴风雨前夕
- 514 第514章 长安之变
- 515 第515章 长安之变2
- 516 第516章 长安之变3
- 517 第517章 长安之变4
- 518 第518章 登基
- 519 第519章 憋坏了
- 520 第520章 憋坏了2
- 521 第521章 偷溜出宫
- 522 第522章 把妹
- 523 第523章 脸被抽了
- 524 第524章 街中命案
- 525 第525章 拉风
- 526 第526章 好事总是多磨
- 527 第527章 意外突发
- 528 第528章 不是巧合
- 529 第529章 真正的内奸
- 530 第530章 仇恨
- 531 第531章 亏大发了
- 532 第532章因为偷了天子的铁锅
- 533 第533章 赔你一百个金锅
- 534 第534章 希望很大
- 535 第535章 信不信随你
- 536 第536章 暗战
- 537 第537章 暗战2
- 538 第538章 暗战3
- 539 第539章 暗战4
- 540 第540章 暗战5
- 541 第541章 暗战6
- 542 第542章 暗战7
- 543 第543章 教你怎么坑妹
- 544 第544章 瓮中捉鳖
- 545 第545章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 546 第546章 大陆的尽头
- 547 第547章 组建探险队
- 548 第548章 组建探险队2
- 549 第549章乱局
- 550 第550章 金钱万能
- 551 第551章 空头支票
- 552 第551章 为权欲疯狂
- 553 第553章 如意算盘
- 554 第554章 常识性的错误
- 555 第555章 结盟
- 556 第556章 意外收获
- 557 第557章 来不及了
- 558 第558章 机会与风险
- 559 第559章 准备工作
- 560 第560章 出征
- 561 第561章 偷袭
- 562 第562章 偷袭2
- 563 第563章 偷袭3
- 564 第564章 天堂与地狱
- 565 第565章 蝗虫行动
- 566 第566章压力山大
- 567 第567章 虚实难辩
- 568 第568章 黑锅
- 569 第569章 篡位
- 570 第570章 御驾亲征
- 571 第571章 一统天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99章 有点不对头
第499章 有点不对头
信阳、黄州等省郡并没有因为义阳省群数十万百姓的涌入显得拥挤,之前各省郡都发生过战事,死伤不少,信阳郡城的防守战打得颇为惨烈,伤亡不少,加之卫大太子尽可能的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把义阳省郡的百姓分流到各省郡定居。
房屋是新建的,上万金兵俘虏充当劳作的免费劳动力,新迁入的义阳百姓不仅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家,还分到一定的口粮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解决了他们过冬的大问题。不过,这田地得重新划分,好在抄了一些心怀不轨的世族的田产,加上一些世族豪强识时务,捐出一部份的田产,再估算着开春后开垦出来的一些荒地,足够分配给新迁入的百姓,安抚他们心中的担忧。
土地多的是,只要你够勤快,大把开垦耕种,也不必担心开垦过度,森林被砍伐一空,植被被破坏而沙化。苍云大陆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没有现代化工厂矿等排放的各种污染,山清水秀,绿油油的一片,到处呈现勃勃生机。
安置义阳省郡数十万百姓的工作虽然繁琐,但这些都是文官们的事儿,当惯了甩手掌柜的卫大太子眨眼间就给遗忘了,他现在考虑的是今后的战略布局。
目前的局势混乱不明朗,就连擅长大局的田策也难以预测,最稳妥的就是静观其变,谋而后动。
其实,就算局势明朗,大秦也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发动新的战争。
持续不断的战争,让大秦消耗了大量的钱财、武器装备、粮草等储备物资,安置流民又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又没能好好的休养生息,即便有原卫帝国所属的占领地供给大量的粮食,即便卫大太子抄了不少图谋不轨的世族豪强的家,抄没了大量的钱财田产填补空虚的国库,百姓的压力也已接近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
卫大太子手里即便有钱,但大陆烽火不断,百姓逃亡,田地丢荒,物价飞涨,粮价更是一天N变,各帝国的君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下旨禁止粮食销往国外,你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即便那些屯积了大量粮食的世族豪强愿意卖,价钱也贵得能吓死人,卫大太子再败家,也不会去购买,四海商会已基本停止国外的生意,暂时转到国内。
当务之急,大秦必须尽快的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方能进行新的扩张。所以,大秦帝国目前的战略是防守,消化占领地,稳固后方。
至于放弃义阳省郡,没有放火焚毁义阳郡城,卫大太子等人一点都不肉痛,也不担心被别的势力占据。霹雳战车和雷霆战车的发明,并大量的投入战场,已经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攻坚战,所谓的固若金汤,无法攻破的坚城已经不存在,挺多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而已。
把义阳省郡的数十万百姓迁至信阳、黄州等省郡后,卫大太子基本又无所是事,呆在信阳郡城期间,除了找各种借口“奖励”明珠外,闲得蛋痛的他偶尔也会以体察民情为借口,微服私访,调戏一下良家小娘子,勾搭一下春心荡漾的贵妇,或者剽窃几首唐诗宋词,骗取一些年青漂亮的小才女或青楼行首的芳心,采一采路边的野花神马的。
虽说三纲五常根深蒂固,但社会风气还是蛮开放的,加之他出手大方,倒是不用担心那些小娘子们会为他茶饭不思,相思断肠,甚至一时想不开吊颈抹脖子什么的。
某人的行为,肖小小、晴儿等女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作不知道,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在她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也一直恪守侍妾的本份,在外边胡闹不要紧,只要你不把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带回来就行,这或许也是受了苏皇后的影响吧?
在信阳郡城呆了一个多月后,卫大太子才在侍卫和虎豹铁骑的簇拥下回返长安。
抵达长安时,已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整整憋了一个冬季的百姓已迫不急待下地种田,期盼着有个好收成,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卫煌卫太宗的身子已明显不如从前,刚一入春就受凉感冒,大多事务都交由新设的内阁处理。
卫大太子一回到长安,想象从前那般逍遥自在已经不可能,卫煌必须在自已驾崩前把他培养好,因此,卫大太子以太子兼骠骑大将军的身份负起监国之责,偿试着处理一些政务。
习惯了充当甩手掌拒,逍遥自在的卫大太子顿时头大如斗,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幸好有田策、巫悠等心腹智囊团帮着出谋划策,一些政务上的事儿倒是处理妥妥贴贴,不过却让田策、巫悠等人忙得焦头烂额。不得已,卫大太子只能招揽能人,扩充自已的小朝廷,分担心腹们的压力。
太子是未来的国君,投到太子殿下麾下,前途一片光明,即便平庸之辈,混个三年五年的,等太子殿下登基大宝,也能混个从龙之功,招贤榜一出,无数读书人涌来应征,不少有本事的都能够入选,获得委任,甚至委派到各地任职。
卫大太子的所作所为,多少有点破坏了官场的规矩,难免引起一些非议。以内阁首辅车广贤、次辅刘元堂、大学士解安、户部尚书吕良等为首的元老派上书请辞,说卫大太子监国期间,各种政令都绕过了内阁,内阁的权力已经架空,形同虚设,还要内阁何用?不如告老还乡。
这是暗指卫大太子独断专行,胡搞一通,有昏君的潜质,再任他胡搞下去,好好的一个大秦会被搞成什么样?
卫煌的脸色很难看,这帮老家伙分明是利益受损,因此仗着从龙的元老身份给他出难题呐。
时值帝国大力发展,正是用人之际,这帮老家伙的能力还是挺不错的,不仅不能放他们走,还得好好安抚一番才行。只是,老家伙们用错了方法,竟然敢威胁他?一个个的脑子全进水了,不知道本王正在全力栽培儿子,日后好继承王位么?
宝儿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王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傻子都知道,拍马屁讨好宝儿都来不及,这帮老家伙怎么啦?脑子全进水了?
唔,这里边有什么不对头?
“禀大王,黑衣卫统领丁喜求见。”有太监禀报。
卫煌半眯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森冷寒芒,黑衣卫是皇家鹰犬,专门对内的特务机构,已经很久没有进宫密奏,也说明了帝国内部的安稳。不过,丁喜在这时候突然入宫求见,似乎查到了什么?
卫煌打开丁喜呈上的密奏,晕花老眼再度闪现森冷寒芒,“确认了?”
其实,他也知道丁喜不敢骗他,黑衣卫是专门对内的特务机构,臭名彰著,丁喜身为黑衣卫的统领,行事心狠手辣,名声更是臭得令人畏惧,也注定了他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
“是。”
丁喜恭恭敬敬的回答,当初任内卫统领的时候,他心里早有明悟,所以,他被无数大臣弹劾过,至今仍然稳坐黑衣卫统领的位子,也正是因为他的无比忠心。
接到手下的密报,他没有半点犹豫,立时进宫密奏折,因为这事儿太大,他无法处理。
卫煌把手中的纸条揉成一团,背着手走了几圈,才低声吩咐丁喜一番,所有与那个人有接触的,不管是谁,都要严密监视,而且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打草惊蛇。
丁喜唯唯喏喏,躬身退下,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从侧门离开皇宫。
卫煌背着手,在殿内转了十几圈,突然停下,抬手案桌上重重拍了一掌,说道:“去苑阁!”
房屋是新建的,上万金兵俘虏充当劳作的免费劳动力,新迁入的义阳百姓不仅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家,还分到一定的口粮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解决了他们过冬的大问题。不过,这田地得重新划分,好在抄了一些心怀不轨的世族的田产,加上一些世族豪强识时务,捐出一部份的田产,再估算着开春后开垦出来的一些荒地,足够分配给新迁入的百姓,安抚他们心中的担忧。
土地多的是,只要你够勤快,大把开垦耕种,也不必担心开垦过度,森林被砍伐一空,植被被破坏而沙化。苍云大陆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没有现代化工厂矿等排放的各种污染,山清水秀,绿油油的一片,到处呈现勃勃生机。
安置义阳省郡数十万百姓的工作虽然繁琐,但这些都是文官们的事儿,当惯了甩手掌柜的卫大太子眨眼间就给遗忘了,他现在考虑的是今后的战略布局。
目前的局势混乱不明朗,就连擅长大局的田策也难以预测,最稳妥的就是静观其变,谋而后动。
其实,就算局势明朗,大秦也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发动新的战争。
持续不断的战争,让大秦消耗了大量的钱财、武器装备、粮草等储备物资,安置流民又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又没能好好的休养生息,即便有原卫帝国所属的占领地供给大量的粮食,即便卫大太子抄了不少图谋不轨的世族豪强的家,抄没了大量的钱财田产填补空虚的国库,百姓的压力也已接近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
卫大太子手里即便有钱,但大陆烽火不断,百姓逃亡,田地丢荒,物价飞涨,粮价更是一天N变,各帝国的君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下旨禁止粮食销往国外,你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即便那些屯积了大量粮食的世族豪强愿意卖,价钱也贵得能吓死人,卫大太子再败家,也不会去购买,四海商会已基本停止国外的生意,暂时转到国内。
当务之急,大秦必须尽快的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方能进行新的扩张。所以,大秦帝国目前的战略是防守,消化占领地,稳固后方。
至于放弃义阳省郡,没有放火焚毁义阳郡城,卫大太子等人一点都不肉痛,也不担心被别的势力占据。霹雳战车和雷霆战车的发明,并大量的投入战场,已经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攻坚战,所谓的固若金汤,无法攻破的坚城已经不存在,挺多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而已。
把义阳省郡的数十万百姓迁至信阳、黄州等省郡后,卫大太子基本又无所是事,呆在信阳郡城期间,除了找各种借口“奖励”明珠外,闲得蛋痛的他偶尔也会以体察民情为借口,微服私访,调戏一下良家小娘子,勾搭一下春心荡漾的贵妇,或者剽窃几首唐诗宋词,骗取一些年青漂亮的小才女或青楼行首的芳心,采一采路边的野花神马的。
虽说三纲五常根深蒂固,但社会风气还是蛮开放的,加之他出手大方,倒是不用担心那些小娘子们会为他茶饭不思,相思断肠,甚至一时想不开吊颈抹脖子什么的。
某人的行为,肖小小、晴儿等女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作不知道,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在她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也一直恪守侍妾的本份,在外边胡闹不要紧,只要你不把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带回来就行,这或许也是受了苏皇后的影响吧?
在信阳郡城呆了一个多月后,卫大太子才在侍卫和虎豹铁骑的簇拥下回返长安。
抵达长安时,已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整整憋了一个冬季的百姓已迫不急待下地种田,期盼着有个好收成,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卫煌卫太宗的身子已明显不如从前,刚一入春就受凉感冒,大多事务都交由新设的内阁处理。
卫大太子一回到长安,想象从前那般逍遥自在已经不可能,卫煌必须在自已驾崩前把他培养好,因此,卫大太子以太子兼骠骑大将军的身份负起监国之责,偿试着处理一些政务。
习惯了充当甩手掌拒,逍遥自在的卫大太子顿时头大如斗,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幸好有田策、巫悠等心腹智囊团帮着出谋划策,一些政务上的事儿倒是处理妥妥贴贴,不过却让田策、巫悠等人忙得焦头烂额。不得已,卫大太子只能招揽能人,扩充自已的小朝廷,分担心腹们的压力。
太子是未来的国君,投到太子殿下麾下,前途一片光明,即便平庸之辈,混个三年五年的,等太子殿下登基大宝,也能混个从龙之功,招贤榜一出,无数读书人涌来应征,不少有本事的都能够入选,获得委任,甚至委派到各地任职。
卫大太子的所作所为,多少有点破坏了官场的规矩,难免引起一些非议。以内阁首辅车广贤、次辅刘元堂、大学士解安、户部尚书吕良等为首的元老派上书请辞,说卫大太子监国期间,各种政令都绕过了内阁,内阁的权力已经架空,形同虚设,还要内阁何用?不如告老还乡。
这是暗指卫大太子独断专行,胡搞一通,有昏君的潜质,再任他胡搞下去,好好的一个大秦会被搞成什么样?
卫煌的脸色很难看,这帮老家伙分明是利益受损,因此仗着从龙的元老身份给他出难题呐。
时值帝国大力发展,正是用人之际,这帮老家伙的能力还是挺不错的,不仅不能放他们走,还得好好安抚一番才行。只是,老家伙们用错了方法,竟然敢威胁他?一个个的脑子全进水了,不知道本王正在全力栽培儿子,日后好继承王位么?
宝儿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王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傻子都知道,拍马屁讨好宝儿都来不及,这帮老家伙怎么啦?脑子全进水了?
唔,这里边有什么不对头?
“禀大王,黑衣卫统领丁喜求见。”有太监禀报。
卫煌半眯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森冷寒芒,黑衣卫是皇家鹰犬,专门对内的特务机构,已经很久没有进宫密奏,也说明了帝国内部的安稳。不过,丁喜在这时候突然入宫求见,似乎查到了什么?
卫煌打开丁喜呈上的密奏,晕花老眼再度闪现森冷寒芒,“确认了?”
其实,他也知道丁喜不敢骗他,黑衣卫是专门对内的特务机构,臭名彰著,丁喜身为黑衣卫的统领,行事心狠手辣,名声更是臭得令人畏惧,也注定了他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
“是。”
丁喜恭恭敬敬的回答,当初任内卫统领的时候,他心里早有明悟,所以,他被无数大臣弹劾过,至今仍然稳坐黑衣卫统领的位子,也正是因为他的无比忠心。
接到手下的密报,他没有半点犹豫,立时进宫密奏折,因为这事儿太大,他无法处理。
卫煌把手中的纸条揉成一团,背着手走了几圈,才低声吩咐丁喜一番,所有与那个人有接触的,不管是谁,都要严密监视,而且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打草惊蛇。
丁喜唯唯喏喏,躬身退下,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从侧门离开皇宫。
卫煌背着手,在殿内转了十几圈,突然停下,抬手案桌上重重拍了一掌,说道:“去苑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