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1 第481章 作死
- 482 第482章 小生不是狼
- 483 第483章 晋级大哥大
- 484 第484章 雪夜袭城
- 485 第485章 疑神疑鬼
- 486 第486章 反击
- 487 第487章 反击2
- 488 第488章 狼群战术
- 489 第489章 特赏
- 490 第490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491 第491章 不能忍
- 492 第492章 不得不战
- 493 第493章 是坑也得跳
- 494 第494章 消耗战
- 495 第495章 有昏君的潜质
- 496 第495章 夜袭
- 497 第496章 反袭
- 498 第497章 不能便宜敌人
- 499 第498章 大迁徙
- 500 第499章 有点不对头
- 501 第500章 老夫老妻
- 502 第502章 风向突变
- 503 第503章 一个乞丐
- 504 第504章 另有隐情
- 505 第505章 被坑了
- 506 第506章 死里逃生
- 507 第507章 坏事好事
- 508 第508章 皇后出马
- 509 第509章 风云暗涌
- 510 第510章 只问一次
- 511 第511章 情况严重
- 512 第512章 创造机会
- 513 第513章 暴风雨前夕
- 514 第514章 长安之变
- 515 第515章 长安之变2
- 516 第516章 长安之变3
- 517 第517章 长安之变4
- 518 第518章 登基
- 519 第519章 憋坏了
- 520 第520章 憋坏了2
- 521 第521章 偷溜出宫
- 522 第522章 把妹
- 523 第523章 脸被抽了
- 524 第524章 街中命案
- 525 第525章 拉风
- 526 第526章 好事总是多磨
- 527 第527章 意外突发
- 528 第528章 不是巧合
- 529 第529章 真正的内奸
- 530 第530章 仇恨
- 531 第531章 亏大发了
- 532 第532章因为偷了天子的铁锅
- 533 第533章 赔你一百个金锅
- 534 第534章 希望很大
- 535 第535章 信不信随你
- 536 第536章 暗战
- 537 第537章 暗战2
- 538 第538章 暗战3
- 539 第539章 暗战4
- 540 第540章 暗战5
- 541 第541章 暗战6
- 542 第542章 暗战7
- 543 第543章 教你怎么坑妹
- 544 第544章 瓮中捉鳖
- 545 第545章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 546 第546章 大陆的尽头
- 547 第547章 组建探险队
- 548 第548章 组建探险队2
- 549 第549章乱局
- 550 第550章 金钱万能
- 551 第551章 空头支票
- 552 第551章 为权欲疯狂
- 553 第553章 如意算盘
- 554 第554章 常识性的错误
- 555 第555章 结盟
- 556 第556章 意外收获
- 557 第557章 来不及了
- 558 第558章 机会与风险
- 559 第559章 准备工作
- 560 第560章 出征
- 561 第561章 偷袭
- 562 第562章 偷袭2
- 563 第563章 偷袭3
- 564 第564章 天堂与地狱
- 565 第565章 蝗虫行动
- 566 第566章压力山大
- 567 第567章 虚实难辩
- 568 第568章 黑锅
- 569 第569章 篡位
- 570 第570章 御驾亲征
- 571 第571章 一统天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91章 不能忍
第491章 不能忍
多不都大汗的命令,无人敢违抗,即便一众部族首领心有怨言,也只能乖乖的去执行。www.Pinwenba.com
冰天雪地的进行大迁徙,可是一项很要命的大工程,若是平时,多不都大汗根本不会理会中原百姓的死活,但今次可不同,大金帝国人口本就稀少,经连场大战,损失惨重,已经伤筋动骨,想要快速恢复元气,只能依靠占领区内的中原百姓。
因此,多不都大汗非常重视这一次大迁徙,接连开了几天的会议,全是商讨迁徙工作的各种细节,五天之后才敲定好方案,他亲自坐镇冶县,指定四儿子福隆多负责迁徙方面的所有事务。他还担心各部族的首领阳奉阴违,还把他的那柄镶嵌各种宝石的黄金弯刀交给了福隆多。
这柄黄金弯刀在塞外大草原仅此一把,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大汗权威,类似于中原君王的上方宝剑,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福隆多持有这把黄金弯刀,办起事来自然方便多了。
福隆多领命后,立刻着手实施迁徙工程,他命手下把附近几县的青壮集中起来,在通往义阳郡城的官道上每隔三十里搭建一座座简易的临时营地,储备粮食等食品,并派兵把守。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执行命令的金兵多有不满,但汗命不可违,只能把气儿撒在那些干苦活儿的中原百姓身上,他们以偷懒、想逃跑等各种借口鞭打拼命干活的百姓,一些体格较弱,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百姓又没有药可医治,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根本撑不过去,每一营搭好的简易营地都要付出几十上百人的性命。
与此同时,福隆多亲率大队人马,押着强行征用的大量马车、骡车、牛车等庞大车队浩浩荡荡的前往义阳郡城,抵达之后,又把义阳郡城里的所有马车、骡车、牛车等征用一空,作为迁徙的代步工具。
强征这些代步工具,自然引起一些百姓的反抗,这些敢于反抗的百姓不是被打伤就是被打死。
他本就聪明,又仰慕中原文化,一有空闲就学习,他不是赳赳武夫,知道智慧的力量比武力更强大,因此,首批迁徙的对象是那些读书人。
大草原所有部族都崇尚武力,所以不缺冲锋陷阵的勇士,但却缺乏治理一方的文官,他要借助、任用这些中原的读书人,只要他们肯为大金效命,大金必定更加强大,到时候入主中原就不是梦想了。
义阳省郡原有近六十万人口,战火燃至时,大量的百姓拖儿带女的逃亡,那些世家大族、有钱的大户人家基本都跑光了,不过仍有三十几万百姓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多年的地方,其中就有不少穷书生。
这些书生是福隆多看重的未来人才资源,所以金兵还算客气,威逼利诱之下,这些书生不得不低头屈服,带着家人坐上准备好的马车、骡车、牛车,在大队金兵的押运下,踏上了前往塞外的漫漫路途。
也有一些有骨气的书生拒绝迁徙,甚至反抗,也被金兵强行捆绑,扔进车里带走,反抗的则被杀死。
这些读书人和他们的家眷足有数万人之多,福隆多即便强征占领地内的所有马车、骡车、牛车等代步工具,仍需要分成好几批运载,从义阳到天都险关有数百公里之远,加之冰天雪地,道路难行,第一批强行迁徙的读书人就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福隆多可没有这么多时间,不得已,只得下令被软禁在营地里的读书人和他们的家眷冒着风雪徒弟行军,好在之前做了不少准备,这一路上,除了十几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倒下外,基本上还算顺利。
占领区内仍潜伏有不少军情处的谍报人员,他们冒险攀越高高的城墙,潜逃出金军占领区,跑到信阳或黄州郡城报告情况。
此时,卫大太子已经侍卫的护卫下离开信阳郡城,前往黄州慰问镇守边关的将士,他的计划是没黄州、燕云关、宾州等占领地全部走一趟,然后从丰都回国。
目前没有啥要紧的事儿,所以走得很慢,在黄州休息了三天,然后继续起程前燕云关,田策、巫悠等一众心腹智囊团都在燕云关等着,待他巡视慰问完将士后一同回国。
田犹负责镇守黄州郡城,在收到谍报人员冒险带回的情报后,感觉金军的异动非同寻常,急忙派快信使快马加鞭追赶卫大太子一行。
信使在卫大太子进入燕云关不久就赶到,把情报和田犹的书信呈上。
“多不都这是要放弃义阳郡城!”
看过情报后,右军师祭酒巫悠说出自已的看法,田策、温子山等主要谋士都点头赞同,同时也颇为佩服多不都的果决与魄力。义阳省郡是晋帝国的粮仓之一,说放弃就放弃,单这魄力就足以让人佩服。
当然了,这不仅仅只是魄力的问题,还有狠辣深远的战略目光和勃勃野心,这多不都不愧大草原的霸主。
“殿下请看。”
田策手指地图,点在天都险关的位置,然后向西移动,划了一个圆圈,把曲阿、伏虎关、彭城、富平、晋都西京都包含在内,口中缓缓解释一番。
多不都拿不下信阳郡城,仅凭一座义阳郡城无法在中原站住脚,他果断放弃这座粮仓,损失可谓不小,但从长远战略上看,却是极明智的选择,退可守天都险关,暂时休养生息,静观局势的变化。也可向西攻取曲阿郡城,拿下伏虎险关,打开南下中原的另一门户,进而攻占富平、彭城等省郡,一样可以在中原站住脚。
总的来说,曾经最强大的晋帝国如今四分五裂,所有帝国纷纷攻伐,苍云大陆乱成一锅粥,局势变化莫测,多不都果断放弃义阳郡城,虽有损失,却把原本的死棋又盘活了。
放弃义阳郡城也就罢了,这家伙显然不肯吃亏,要把义阳省郡的所有百姓都强行迁往塞外,这可是极严重的事情,也让他们无法忍受。
田策、温子山等一众谋士多是出自世族或书香门第,天生就有着凡夫俗子不能相比的优越感与傲气,在他们眼里,塞外部族就是未开化的生番蛮子,金兵铁蹄踏处的烧杀掳掠的种种恶行也印证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看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高人一等的名士清流虽然明白很多大道理,什么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神马的致理名言,但骨子里的统治阶层理念根深蒂固,老百姓是必须为他们服务的,只不过没象那些贪得无厌的坏官那般欺压百姓而已,只要老百姓活得下去,不造反就OK。
多不都要把义阳省郡的老百姓全都强行迁往塞外,直接触及了他们底线,那还了得?从大局考虑,塞外不仅物资匮乏,人口也缺少,信阳的防守战和反击战已让多不都损失惨重,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如果让他成功的把义阳省郡的老百姓都强行迁往塞外,即便不能一下子恢复元气,但几码也得到一定的补充,因此,于公于私,他们都不能坐视不管。
当然了,他们也不担心太子殿下会袖手旁观,更不用怂恿太子殿下出兵,明珠是晋帝国人氏,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数十万晋帝国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肯定会率军出击,阻止多不都的迁徙行动。
还别说,他们算得很准,卫大太子正大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时,明珠派出的信使已勿勿赶到,呈上她的亲笔书信。
田策、温子山等一众重要谋士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露出会笑的笑容,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时候,明珠恐怕已经率大军出关了。
冰天雪地的进行大迁徙,可是一项很要命的大工程,若是平时,多不都大汗根本不会理会中原百姓的死活,但今次可不同,大金帝国人口本就稀少,经连场大战,损失惨重,已经伤筋动骨,想要快速恢复元气,只能依靠占领区内的中原百姓。
因此,多不都大汗非常重视这一次大迁徙,接连开了几天的会议,全是商讨迁徙工作的各种细节,五天之后才敲定好方案,他亲自坐镇冶县,指定四儿子福隆多负责迁徙方面的所有事务。他还担心各部族的首领阳奉阴违,还把他的那柄镶嵌各种宝石的黄金弯刀交给了福隆多。
这柄黄金弯刀在塞外大草原仅此一把,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大汗权威,类似于中原君王的上方宝剑,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福隆多持有这把黄金弯刀,办起事来自然方便多了。
福隆多领命后,立刻着手实施迁徙工程,他命手下把附近几县的青壮集中起来,在通往义阳郡城的官道上每隔三十里搭建一座座简易的临时营地,储备粮食等食品,并派兵把守。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执行命令的金兵多有不满,但汗命不可违,只能把气儿撒在那些干苦活儿的中原百姓身上,他们以偷懒、想逃跑等各种借口鞭打拼命干活的百姓,一些体格较弱,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百姓又没有药可医治,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根本撑不过去,每一营搭好的简易营地都要付出几十上百人的性命。
与此同时,福隆多亲率大队人马,押着强行征用的大量马车、骡车、牛车等庞大车队浩浩荡荡的前往义阳郡城,抵达之后,又把义阳郡城里的所有马车、骡车、牛车等征用一空,作为迁徙的代步工具。
强征这些代步工具,自然引起一些百姓的反抗,这些敢于反抗的百姓不是被打伤就是被打死。
他本就聪明,又仰慕中原文化,一有空闲就学习,他不是赳赳武夫,知道智慧的力量比武力更强大,因此,首批迁徙的对象是那些读书人。
大草原所有部族都崇尚武力,所以不缺冲锋陷阵的勇士,但却缺乏治理一方的文官,他要借助、任用这些中原的读书人,只要他们肯为大金效命,大金必定更加强大,到时候入主中原就不是梦想了。
义阳省郡原有近六十万人口,战火燃至时,大量的百姓拖儿带女的逃亡,那些世家大族、有钱的大户人家基本都跑光了,不过仍有三十几万百姓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多年的地方,其中就有不少穷书生。
这些书生是福隆多看重的未来人才资源,所以金兵还算客气,威逼利诱之下,这些书生不得不低头屈服,带着家人坐上准备好的马车、骡车、牛车,在大队金兵的押运下,踏上了前往塞外的漫漫路途。
也有一些有骨气的书生拒绝迁徙,甚至反抗,也被金兵强行捆绑,扔进车里带走,反抗的则被杀死。
这些读书人和他们的家眷足有数万人之多,福隆多即便强征占领地内的所有马车、骡车、牛车等代步工具,仍需要分成好几批运载,从义阳到天都险关有数百公里之远,加之冰天雪地,道路难行,第一批强行迁徙的读书人就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福隆多可没有这么多时间,不得已,只得下令被软禁在营地里的读书人和他们的家眷冒着风雪徒弟行军,好在之前做了不少准备,这一路上,除了十几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倒下外,基本上还算顺利。
占领区内仍潜伏有不少军情处的谍报人员,他们冒险攀越高高的城墙,潜逃出金军占领区,跑到信阳或黄州郡城报告情况。
此时,卫大太子已经侍卫的护卫下离开信阳郡城,前往黄州慰问镇守边关的将士,他的计划是没黄州、燕云关、宾州等占领地全部走一趟,然后从丰都回国。
目前没有啥要紧的事儿,所以走得很慢,在黄州休息了三天,然后继续起程前燕云关,田策、巫悠等一众心腹智囊团都在燕云关等着,待他巡视慰问完将士后一同回国。
田犹负责镇守黄州郡城,在收到谍报人员冒险带回的情报后,感觉金军的异动非同寻常,急忙派快信使快马加鞭追赶卫大太子一行。
信使在卫大太子进入燕云关不久就赶到,把情报和田犹的书信呈上。
“多不都这是要放弃义阳郡城!”
看过情报后,右军师祭酒巫悠说出自已的看法,田策、温子山等主要谋士都点头赞同,同时也颇为佩服多不都的果决与魄力。义阳省郡是晋帝国的粮仓之一,说放弃就放弃,单这魄力就足以让人佩服。
当然了,这不仅仅只是魄力的问题,还有狠辣深远的战略目光和勃勃野心,这多不都不愧大草原的霸主。
“殿下请看。”
田策手指地图,点在天都险关的位置,然后向西移动,划了一个圆圈,把曲阿、伏虎关、彭城、富平、晋都西京都包含在内,口中缓缓解释一番。
多不都拿不下信阳郡城,仅凭一座义阳郡城无法在中原站住脚,他果断放弃这座粮仓,损失可谓不小,但从长远战略上看,却是极明智的选择,退可守天都险关,暂时休养生息,静观局势的变化。也可向西攻取曲阿郡城,拿下伏虎险关,打开南下中原的另一门户,进而攻占富平、彭城等省郡,一样可以在中原站住脚。
总的来说,曾经最强大的晋帝国如今四分五裂,所有帝国纷纷攻伐,苍云大陆乱成一锅粥,局势变化莫测,多不都果断放弃义阳郡城,虽有损失,却把原本的死棋又盘活了。
放弃义阳郡城也就罢了,这家伙显然不肯吃亏,要把义阳省郡的所有百姓都强行迁往塞外,这可是极严重的事情,也让他们无法忍受。
田策、温子山等一众谋士多是出自世族或书香门第,天生就有着凡夫俗子不能相比的优越感与傲气,在他们眼里,塞外部族就是未开化的生番蛮子,金兵铁蹄踏处的烧杀掳掠的种种恶行也印证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看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高人一等的名士清流虽然明白很多大道理,什么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神马的致理名言,但骨子里的统治阶层理念根深蒂固,老百姓是必须为他们服务的,只不过没象那些贪得无厌的坏官那般欺压百姓而已,只要老百姓活得下去,不造反就OK。
多不都要把义阳省郡的老百姓全都强行迁往塞外,直接触及了他们底线,那还了得?从大局考虑,塞外不仅物资匮乏,人口也缺少,信阳的防守战和反击战已让多不都损失惨重,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如果让他成功的把义阳省郡的老百姓都强行迁往塞外,即便不能一下子恢复元气,但几码也得到一定的补充,因此,于公于私,他们都不能坐视不管。
当然了,他们也不担心太子殿下会袖手旁观,更不用怂恿太子殿下出兵,明珠是晋帝国人氏,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数十万晋帝国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肯定会率军出击,阻止多不都的迁徙行动。
还别说,他们算得很准,卫大太子正大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时,明珠派出的信使已勿勿赶到,呈上她的亲笔书信。
田策、温子山等一众重要谋士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露出会笑的笑容,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时候,明珠恐怕已经率大军出关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