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2果真是“好亲事”!
- 2 3重入叶家
- 3 4今时不同往日
- 4 5事在人为
- 5 6决定
- 6 7一盏茶
- 7 8世子来了
- 8 9穆家景安
- 9 10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 10 11认错
- 11 12所谓胆大
- 12 13逝
- 13 14量体裁衣
- 14 15送东西
- 15 16人心不足
- 16 17交友
- 17 18请先生
- 18 19是非
- 19 20真相与公正
- 20 21谁是谁非
- 21 22同样的地位不同的人
- 22 23夜访暖春院
- 23 24无需再忍
- 24 25火盆的作用
- 25 26两人来访
- 26 27画册
- 27 28各怀心事
- 28 29冲撞
- 29 30栋梁之才
- 30 31不服不行
- 31 32决定
- 32 33逃避与不安
- 33 34惊惧往事
- 34 35尚可挽回
- 35 36离去
- 36 37不识抬举
- 37 38所谓镇纸
- 38 39寻到的人
- 39 40骗子
- 40 41来人
- 41 42内鬼
- 42 43大年夜
- 43 44博文来了
- 44 45药丸
- 45 46收拾行装
- 46 47离开叶家
- 47 48程博文的建议
- 48 49初来
- 49 50关心的方式
- 50 51原来如此修bug
- 51 52两人
- 52 53身份
- 53 54反应
- 54 55关联捉虫
- 55 56金玉……
- 56 57周家母女
- 57 58被牵连
- 58 59诗会
- 59 60女子花
- 60 61坠子
- 61 62初相见
- 62 63美人如花
- 63 64暂别
- 64 65归家
- 65 66继母
- 66 67要准备好
- 67 68点心
- 68 69因由
- 69 70两物
- 70 71未雨绸缪
- 71 72关系
- 72 73奇怪修
- 73 74现状
- 74 75处境
- 75 76抉择大修
- 76 77西郊马场
- 77 78再见面
- 78 79喜欢不喜欢
- 79 80其中关联
- 80 81不测
- 81 82受伤救人
- 82 83交出来
- 83 84缘由
- 84 85还一件事
- 85 86嫁前
- 86 87来了人
- 87 88嫁妆
- 88 89将嫁
- 89 90礼成
- 90 91那夜……
- 91 92身子弱
- 92 93回门
- 93 94疑惑
- 94 95奇怪
- 95 96坠子和
- 96 97真图假
- 97 98解药
- 98 99相救
- 99 100汤药
- 100 101虚实
- 101 102谈话
- 102 103事实
- 103 104憋坏了
- 104 105来客
- 105 106用意
- 106 107事件
- 107 108出发
- 108 109北地的引路人
- 109 110北地
- 110 111机会?暂缓……
- 111 112帮忙
- 112 113居然是他们
- 113 114结果
- 114 115探望
- 115 116信任
- 116 117假扮之人
- 117 118到达
- 118 119合作之人
- 119 120同去
- 120 121用法
- 121 122安排.意外
- 122 123归来,决断
- 123 124所谓合作
- 124 125朋友
- 125 126锁具
- 126 127如何解决
- 127 128太后
- 128 129忽喜忽怒
- 129 130心思
- 130 131自食其果.刺
- 131 132战俘.解药
- 132 133决定
- 133 134结局
- 134 第134章 番外:包子见面记
- 135 第135章 番外:包子翻墙记
- 136 第136章 番外:包子落齿记
- 137 第137章 番外:长公主
- 138 第138章 番外:折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7一盏茶
7一盏茶
程氏一进屋,老夫人就望到了她头上戴着的红宝石头面,老夫人心中颇有些得意。
方才她吩咐金燕去传话的时候,刘姨娘还说什么程氏说不定看不上这头面不见得肯戴。老夫人当时便有些听不惯刘姨娘的话。
自己这副头面,可是一顶一的好!谁会瞧不上?
可想到程氏在国公府是极其受宠的,见过用过的东西会是怎样一副奢华情形,老夫人心里就也有些没底。
如今看到程氏果真戴上了,老夫人憋闷了一早晨的心顿时舒坦了许多——就算是国公府的姑娘又如何?还不是得乖乖听话!
但她面上却不显,只端着架子似是不在意地问了声:“来啦?”
程氏答了声“是”,规规矩矩行了礼后,静静立在老夫人身侧。
老夫人见状心中更是欣慰。
大家族里果然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光是“知礼懂礼”这四个字就能甩开刘姨娘她们一条街了!
这时陈、王两位妈妈抱了兄妹俩过来给老夫人行了礼,待她们起身后,就被老夫人唤去了身边。
留下两位妈妈抱着孩子们守在老夫人身边接受其他人的赞美,程氏转身来到茶水间,谁知一进门才发现周姨娘也在那里。
周姨娘行了礼后便要离去,只是走到了门口又驻了脚,回过头看程氏泡茶。
稍等了片刻,待程氏弄完了,周姨娘又折了回来,将手中茶盏放到程氏面前的桌上,似是迟疑了一番,才轻声说道:“夫人用我泡的这杯吧。”
程氏并不答话,只静静地看她。
“我比较了解老夫人的口味。”周姨娘也不多说,笑了笑留下东西便离去了。
春叶看程氏望着门那边,端起周姨娘留下茶盏问道:“夫人,要不我把它倒掉?”
程氏又盯了门口片刻,将方才周姨娘的所作所为在心里过了一遍,说着“不必”,将那茶接了过来。
周姨娘往年时候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为人一向腼腆内敛不多言语,深得老夫人喜爱,因此几年前叶之南收侍妾之时,她就被老夫人送去了叶之南身边伺候。
虽说她没生下儿子,可三姑娘语梦出世后,老夫人依然做主将她抬为了姨娘,可见周姨娘在老夫人跟前还是很说得上话的。
只是此人向来是对于一切事情秉着置身事外的态度,即便没有和程氏对着干,却也没怎么亲近过她。今日这样明显的举动,是不曾有过的。
其实方才周姨娘今日这番作为有些蹊跷。
她知道老夫人的口味,可程氏也知道,其实但凡和老夫人亲近些的人都知道——
老夫人嫌茶苦,喜欢在里面加一些糖。偏偏老夫人又不想让客人们知道这点,所以她的茶一般都是弄好了再单独端过去的。
平日里这种事都是周姨娘或者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金燕她们在做,可一般这样重要的日子里,老夫人都是让程氏去的,早已成了习惯。
程氏不得不想着,周姨娘或许是沏好了茶专门在等自己?
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她要害自己?
程氏想到往日里那个跟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的温和恬淡的少女,轻轻摇了摇头,觉得不太可能。况且,周姨娘真的有心要害一个人,哪儿就会那么明目张胆地了。
那么因为生了叶颂青,所以才这样?
程氏觉得这个可能性倒是较大。
毕竟周姨娘的态度,极有可能代表了老夫人的态度,而老夫人这些日子来待自己是如何转变的,程氏心中有数。
这样一想,程氏虽然还有些忐忑,但到底踏实了些。
这时又有丫鬟进来,见程氏在屋中,忙不迭地行礼。
程氏这才觉得自己在这儿耽搁的时间太久了,朝丫鬟微微颔首,端着茶盏往外走。
就先这样吧,走一步算一步,不试上这么一回,她怎能知道周姨娘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程氏进屋时,老夫人正同几位年纪颇大的夫人们说笑,见程氏进来了特意看了眼她的手,瞧见了她手中端着的东西,老夫人脸上的笑意就多了几分。
程氏心中稍安,向其中几位长辈问了好,将茶放到了老夫人身前桌上。
“我这媳妇儿啊,知道我和旁人的口味不同,特特来泡了给我喝的,老姐妹们可别介意啊!”老夫人哈哈笑着,也不同人讲起自己那和人不同的口味是怎么回事。
在其他夫人交口称赞程氏、说老夫人好福气的时候,老夫人端起茶盏来。但是,仅仅只喝了一口,她就皱起了眉,偏过头睃了程氏一眼,又故作无事地同身边的夫人说笑了。
程氏被方才老夫人那一眼里包含的寒意惊得退了半步,见那茶被老夫人搁在旁边再不肯多沾一丁半点儿,程氏垂下眼,掩去自己眼中的失望。
好在方才她心中已经有了些底,所以也不至于太过于难过。
周姨娘给老夫人泡茶泡了十年,老夫人必然可以一口喝出来。
只是看了老夫人的反应,程氏有些心寒。
就算是周姨娘替自己泡的又是如何?老夫人所希望的,也不过是自己端过来,在众人面前摆摆婆婆架子罢了,犯得着这样计较是谁泡的?
她这样想着慢慢挪到了墙边,转过身一抬眼,就见刘姨娘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夫人一见到刘姨娘,整个人的神色都不同了,虽说还是那般端庄地笑着,但眉眼间添了许多程氏从未得到过的宠溺之色,使她的笑容瞬间鲜活自然了起来。
压根就没看见程氏的刘姨娘径直走到了老夫人跟前,也不知她说了什么,两人笑作一团,一旁的夫人们就也凑着笑说了几句。
望着那边的和谐景象,程氏就朝周姨娘那边看去。只见周姨娘好似不经意地在她和刘姨娘之间扫了一眼,程氏突然有些明白过来周姨娘的用心。
或许,这是在提醒自己看清现实。
刘姨娘不管做过什么,在老夫人心中仍然是好的,老夫人心里头最疼爱的,还是刘姨娘。
而她自己……
不过是一杯茶而已,老夫人就可以横眉冷眼地待她,前些日子的好脸色,仅仅是看在嫡长孙的份上,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一旦老夫人对她有任何不满的时候,是绝不会压下这口气的。
如果是寻常的事情,程氏自己也想得透,周姨娘大可不必如此费心。如今周姨娘这样特意提点,怕是有什么事需要程氏自己尤为注意,而且还是和刘姨娘有关系。
可会是什么事呢……
程氏再看向周姨娘,可对方此时只是本分地在那边站着,瞧见有哪个伺候的不得力,她便过去指点一二,根本不再忘程氏这边看上一眼。
程氏暗暗叹口气。
周姨娘是老夫人的心腹之人,如今她愿意主动提醒自己,已经是尽了力了,再多,怕是问不出什么的。
可周姨娘这样谨慎的人,泡的那杯茶会不会暴露了她自己?
程氏这才觉得那杯茶或许并不像自己刚才所想的那般。
她毫不犹豫地走向前去,默默撤去老夫人面前的茶盏,垂首微笑着说道:“这杯冷了,我给母亲重新沏一杯。”也不管老夫人脸色如何,就这样走了出去。
出了屋子,程氏观望了下四周,看没有旁的人,就端起茶盏偷偷抿了口茶,结果一入口就差点就喷出来。
好甜,甜得有些腻人了。
果然,周姨娘这杯根本尝不出是她泡出来的。她要的,不过是让程氏看清一个结果而已。
程氏这才放下了心。
如此……很好。
“夫人,夫人……”
看着春雨边喊着边跑过来,程氏沉声斥道:“有话好好说,慌慌张张成什么样子!”
听了她的话,春雨步子稍缓,只是脸上的喜色怎么也遮不住。待走到程氏跟前,春雨急急喘息了几下才稳住气息,高兴地说道:“夫人!舅爷他们到啦!”
程氏一听,愣了愣,点点喜色溢上了脸庞,“当真?哥哥和嫂嫂已经到了?”
春雨用力点点头。
程氏将茶盏往春雨怀里一塞,不管不顾地往二门那边跑去。
春雨拿了茶盏刚要离开,原本跟在夫人身后离开的春叶又折了回来,拿过春雨手中的茶盏说道:“你跟着去伺候夫人吧,我去给老夫人沏茶。”
春叶是程氏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其他几个一向是听从她的安排的,况且春雨并不知其中曲折缘由,不曾多想,“哎”了声赶紧追程氏去了。
里面的罗纱被陈妈妈抱在怀中被夫人们称赞着围观着,心里却也是在惦记着今日舅舅他们要来的事情。
前世里对舅舅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早已模糊,如今能够重见,不得不说,她也是激动非常的,此刻她舒服地躺在乳母的怀里,一心一意地拼凑着前世中关于舅舅的点滴回忆——即便也只剩下了零星片段了。
罗纱正神游天外,突然一股陌生的胭脂香气扑鼻而来,引得她连打了几个喷嚏,接着身子晃了晃,就来到了个陌生的怀抱。
她抬眼看清了抱着她的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女人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趴……木有人……木有人……
方才她吩咐金燕去传话的时候,刘姨娘还说什么程氏说不定看不上这头面不见得肯戴。老夫人当时便有些听不惯刘姨娘的话。
自己这副头面,可是一顶一的好!谁会瞧不上?
可想到程氏在国公府是极其受宠的,见过用过的东西会是怎样一副奢华情形,老夫人心里就也有些没底。
如今看到程氏果真戴上了,老夫人憋闷了一早晨的心顿时舒坦了许多——就算是国公府的姑娘又如何?还不是得乖乖听话!
但她面上却不显,只端着架子似是不在意地问了声:“来啦?”
程氏答了声“是”,规规矩矩行了礼后,静静立在老夫人身侧。
老夫人见状心中更是欣慰。
大家族里果然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光是“知礼懂礼”这四个字就能甩开刘姨娘她们一条街了!
这时陈、王两位妈妈抱了兄妹俩过来给老夫人行了礼,待她们起身后,就被老夫人唤去了身边。
留下两位妈妈抱着孩子们守在老夫人身边接受其他人的赞美,程氏转身来到茶水间,谁知一进门才发现周姨娘也在那里。
周姨娘行了礼后便要离去,只是走到了门口又驻了脚,回过头看程氏泡茶。
稍等了片刻,待程氏弄完了,周姨娘又折了回来,将手中茶盏放到程氏面前的桌上,似是迟疑了一番,才轻声说道:“夫人用我泡的这杯吧。”
程氏并不答话,只静静地看她。
“我比较了解老夫人的口味。”周姨娘也不多说,笑了笑留下东西便离去了。
春叶看程氏望着门那边,端起周姨娘留下茶盏问道:“夫人,要不我把它倒掉?”
程氏又盯了门口片刻,将方才周姨娘的所作所为在心里过了一遍,说着“不必”,将那茶接了过来。
周姨娘往年时候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为人一向腼腆内敛不多言语,深得老夫人喜爱,因此几年前叶之南收侍妾之时,她就被老夫人送去了叶之南身边伺候。
虽说她没生下儿子,可三姑娘语梦出世后,老夫人依然做主将她抬为了姨娘,可见周姨娘在老夫人跟前还是很说得上话的。
只是此人向来是对于一切事情秉着置身事外的态度,即便没有和程氏对着干,却也没怎么亲近过她。今日这样明显的举动,是不曾有过的。
其实方才周姨娘今日这番作为有些蹊跷。
她知道老夫人的口味,可程氏也知道,其实但凡和老夫人亲近些的人都知道——
老夫人嫌茶苦,喜欢在里面加一些糖。偏偏老夫人又不想让客人们知道这点,所以她的茶一般都是弄好了再单独端过去的。
平日里这种事都是周姨娘或者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金燕她们在做,可一般这样重要的日子里,老夫人都是让程氏去的,早已成了习惯。
程氏不得不想着,周姨娘或许是沏好了茶专门在等自己?
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她要害自己?
程氏想到往日里那个跟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的温和恬淡的少女,轻轻摇了摇头,觉得不太可能。况且,周姨娘真的有心要害一个人,哪儿就会那么明目张胆地了。
那么因为生了叶颂青,所以才这样?
程氏觉得这个可能性倒是较大。
毕竟周姨娘的态度,极有可能代表了老夫人的态度,而老夫人这些日子来待自己是如何转变的,程氏心中有数。
这样一想,程氏虽然还有些忐忑,但到底踏实了些。
这时又有丫鬟进来,见程氏在屋中,忙不迭地行礼。
程氏这才觉得自己在这儿耽搁的时间太久了,朝丫鬟微微颔首,端着茶盏往外走。
就先这样吧,走一步算一步,不试上这么一回,她怎能知道周姨娘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程氏进屋时,老夫人正同几位年纪颇大的夫人们说笑,见程氏进来了特意看了眼她的手,瞧见了她手中端着的东西,老夫人脸上的笑意就多了几分。
程氏心中稍安,向其中几位长辈问了好,将茶放到了老夫人身前桌上。
“我这媳妇儿啊,知道我和旁人的口味不同,特特来泡了给我喝的,老姐妹们可别介意啊!”老夫人哈哈笑着,也不同人讲起自己那和人不同的口味是怎么回事。
在其他夫人交口称赞程氏、说老夫人好福气的时候,老夫人端起茶盏来。但是,仅仅只喝了一口,她就皱起了眉,偏过头睃了程氏一眼,又故作无事地同身边的夫人说笑了。
程氏被方才老夫人那一眼里包含的寒意惊得退了半步,见那茶被老夫人搁在旁边再不肯多沾一丁半点儿,程氏垂下眼,掩去自己眼中的失望。
好在方才她心中已经有了些底,所以也不至于太过于难过。
周姨娘给老夫人泡茶泡了十年,老夫人必然可以一口喝出来。
只是看了老夫人的反应,程氏有些心寒。
就算是周姨娘替自己泡的又是如何?老夫人所希望的,也不过是自己端过来,在众人面前摆摆婆婆架子罢了,犯得着这样计较是谁泡的?
她这样想着慢慢挪到了墙边,转过身一抬眼,就见刘姨娘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夫人一见到刘姨娘,整个人的神色都不同了,虽说还是那般端庄地笑着,但眉眼间添了许多程氏从未得到过的宠溺之色,使她的笑容瞬间鲜活自然了起来。
压根就没看见程氏的刘姨娘径直走到了老夫人跟前,也不知她说了什么,两人笑作一团,一旁的夫人们就也凑着笑说了几句。
望着那边的和谐景象,程氏就朝周姨娘那边看去。只见周姨娘好似不经意地在她和刘姨娘之间扫了一眼,程氏突然有些明白过来周姨娘的用心。
或许,这是在提醒自己看清现实。
刘姨娘不管做过什么,在老夫人心中仍然是好的,老夫人心里头最疼爱的,还是刘姨娘。
而她自己……
不过是一杯茶而已,老夫人就可以横眉冷眼地待她,前些日子的好脸色,仅仅是看在嫡长孙的份上,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一旦老夫人对她有任何不满的时候,是绝不会压下这口气的。
如果是寻常的事情,程氏自己也想得透,周姨娘大可不必如此费心。如今周姨娘这样特意提点,怕是有什么事需要程氏自己尤为注意,而且还是和刘姨娘有关系。
可会是什么事呢……
程氏再看向周姨娘,可对方此时只是本分地在那边站着,瞧见有哪个伺候的不得力,她便过去指点一二,根本不再忘程氏这边看上一眼。
程氏暗暗叹口气。
周姨娘是老夫人的心腹之人,如今她愿意主动提醒自己,已经是尽了力了,再多,怕是问不出什么的。
可周姨娘这样谨慎的人,泡的那杯茶会不会暴露了她自己?
程氏这才觉得那杯茶或许并不像自己刚才所想的那般。
她毫不犹豫地走向前去,默默撤去老夫人面前的茶盏,垂首微笑着说道:“这杯冷了,我给母亲重新沏一杯。”也不管老夫人脸色如何,就这样走了出去。
出了屋子,程氏观望了下四周,看没有旁的人,就端起茶盏偷偷抿了口茶,结果一入口就差点就喷出来。
好甜,甜得有些腻人了。
果然,周姨娘这杯根本尝不出是她泡出来的。她要的,不过是让程氏看清一个结果而已。
程氏这才放下了心。
如此……很好。
“夫人,夫人……”
看着春雨边喊着边跑过来,程氏沉声斥道:“有话好好说,慌慌张张成什么样子!”
听了她的话,春雨步子稍缓,只是脸上的喜色怎么也遮不住。待走到程氏跟前,春雨急急喘息了几下才稳住气息,高兴地说道:“夫人!舅爷他们到啦!”
程氏一听,愣了愣,点点喜色溢上了脸庞,“当真?哥哥和嫂嫂已经到了?”
春雨用力点点头。
程氏将茶盏往春雨怀里一塞,不管不顾地往二门那边跑去。
春雨拿了茶盏刚要离开,原本跟在夫人身后离开的春叶又折了回来,拿过春雨手中的茶盏说道:“你跟着去伺候夫人吧,我去给老夫人沏茶。”
春叶是程氏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其他几个一向是听从她的安排的,况且春雨并不知其中曲折缘由,不曾多想,“哎”了声赶紧追程氏去了。
里面的罗纱被陈妈妈抱在怀中被夫人们称赞着围观着,心里却也是在惦记着今日舅舅他们要来的事情。
前世里对舅舅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早已模糊,如今能够重见,不得不说,她也是激动非常的,此刻她舒服地躺在乳母的怀里,一心一意地拼凑着前世中关于舅舅的点滴回忆——即便也只剩下了零星片段了。
罗纱正神游天外,突然一股陌生的胭脂香气扑鼻而来,引得她连打了几个喷嚏,接着身子晃了晃,就来到了个陌生的怀抱。
她抬眼看清了抱着她的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女人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趴……木有人……木有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