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2果真是“好亲事”!
- 2 3重入叶家
- 3 4今时不同往日
- 4 5事在人为
- 5 6决定
- 6 7一盏茶
- 7 8世子来了
- 8 9穆家景安
- 9 10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 10 11认错
- 11 12所谓胆大
- 12 13逝
- 13 14量体裁衣
- 14 15送东西
- 15 16人心不足
- 16 17交友
- 17 18请先生
- 18 19是非
- 19 20真相与公正
- 20 21谁是谁非
- 21 22同样的地位不同的人
- 22 23夜访暖春院
- 23 24无需再忍
- 24 25火盆的作用
- 25 26两人来访
- 26 27画册
- 27 28各怀心事
- 28 29冲撞
- 29 30栋梁之才
- 30 31不服不行
- 31 32决定
- 32 33逃避与不安
- 33 34惊惧往事
- 34 35尚可挽回
- 35 36离去
- 36 37不识抬举
- 37 38所谓镇纸
- 38 39寻到的人
- 39 40骗子
- 40 41来人
- 41 42内鬼
- 42 43大年夜
- 43 44博文来了
- 44 45药丸
- 45 46收拾行装
- 46 47离开叶家
- 47 48程博文的建议
- 48 49初来
- 49 50关心的方式
- 50 51原来如此修bug
- 51 52两人
- 52 53身份
- 53 54反应
- 54 55关联捉虫
- 55 56金玉……
- 56 57周家母女
- 57 58被牵连
- 58 59诗会
- 59 60女子花
- 60 61坠子
- 61 62初相见
- 62 63美人如花
- 63 64暂别
- 64 65归家
- 65 66继母
- 66 67要准备好
- 67 68点心
- 68 69因由
- 69 70两物
- 70 71未雨绸缪
- 71 72关系
- 72 73奇怪修
- 73 74现状
- 74 75处境
- 75 76抉择大修
- 76 77西郊马场
- 77 78再见面
- 78 79喜欢不喜欢
- 79 80其中关联
- 80 81不测
- 81 82受伤救人
- 82 83交出来
- 83 84缘由
- 84 85还一件事
- 85 86嫁前
- 86 87来了人
- 87 88嫁妆
- 88 89将嫁
- 89 90礼成
- 90 91那夜……
- 91 92身子弱
- 92 93回门
- 93 94疑惑
- 94 95奇怪
- 95 96坠子和
- 96 97真图假
- 97 98解药
- 98 99相救
- 99 100汤药
- 100 101虚实
- 101 102谈话
- 102 103事实
- 103 104憋坏了
- 104 105来客
- 105 106用意
- 106 107事件
- 107 108出发
- 108 109北地的引路人
- 109 110北地
- 110 111机会?暂缓……
- 111 112帮忙
- 112 113居然是他们
- 113 114结果
- 114 115探望
- 115 116信任
- 116 117假扮之人
- 117 118到达
- 118 119合作之人
- 119 120同去
- 120 121用法
- 121 122安排.意外
- 122 123归来,决断
- 123 124所谓合作
- 124 125朋友
- 125 126锁具
- 126 127如何解决
- 127 128太后
- 128 129忽喜忽怒
- 129 130心思
- 130 131自食其果.刺
- 131 132战俘.解药
- 132 133决定
- 133 134结局
- 134 第134章 番外:包子见面记
- 135 第135章 番外:包子翻墙记
- 136 第136章 番外:包子落齿记
- 137 第137章 番外:长公主
- 138 第138章 番外:折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果真是“好亲事”!
2果真是“好亲事”!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一身大红嫁衣的叶罗纱静静坐在梳妆台前,冷冷地听着喜娘的说辞,冷冷地听着屋内众人的贺喜声,面上纹丝不动,仿若是一尊雕像停在那儿,毫无半点生机。
屋子里的人说得久了,发现她没反应,就互相使了个眼色,交头接耳地出去了,屋中只留下叶罗纱与喜娘二人。
“果然是个不好相与的,也亏得叶夫人能忍了她。”
“就是,还处处为她着想,给她找了这门好亲事!”
那些人口中的“好亲事”几字一入耳,原本宛若木人的叶罗纱突然绽开了个笑容,只是那笑容带着那样深的恨意,惊得正在梳发的喜娘手一抖,梳子便掉到了桌上。
叶罗纱死死瞪着那梳子,半晌后,挪开眼看了看喜娘缓缓朝她比划了几下。
喜娘正要捡起它来,门“砰”地下被人踹开,吓得喜娘将刚拿起来的梳子又掉到了地上,摔成了两半。
这个喜娘是生手,第一次来帮新嫁娘梳头,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吓得她腿一软就要往地上跪。
叶罗纱顺手扶起她,比划着想告诉她自己无所谓,但看见喜娘那迷茫的神色,她想到寻常人是看不懂手语的,就叹口气随她去,自己则拎起裙摆跨着步子走到刚进到屋的来人面前,抢过他手里的金镶红宝石头面,忍受着扑鼻而来的脂粉香气,用手语无声问道:你来做什么!
叶颂青勾着嘴角笑道:“我的好妹妹成亲,我这做哥哥的总得来看看啊!”双眼却是动也不动地盯着叶罗纱手里的东西猛看。
叶罗纱望着他眼底的贪婪,心中一阵厌恶:不用你来!你给我走!
“说着”,就把头面放了回去,顺手要将门边桌上放的首饰钗盒拿起来。
叶颂青按住盒子一把将她推开,见叶罗纱跌到地上也不多看一眼,而是急吼吼地看着首饰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丝毫没有损伤才放下了心,转而从里面挑挑拣拣,口中啧啧称道:“娘亲这次可是给了你不少好东西……”
话锋一转,他嫌恶地看眼叶罗纱,说道:“你居然藏着掖着也不肯给我分点儿!有你这样做妹妹的么!”
叶罗纱就这样坐在地上,初时还有些激动的神色渐渐也平静下来,慢慢归于冷漠。
不得不说,继母将哥哥教养得是“极好”的,如今他这样翻捡首饰时的表情,也就她知他甚深能看出他的贪婪心思,旁的人瞧来定会只觉得赏心悦目,恍然就像是个风流倜傥的大家公子在兴奋地谈诗说词一般。
也是,用金钱堆起来的嫡长子,可不就得是这个样子?
看起来好似世家子,其实就是个草包子。
叶罗纱无声地嗤笑了下,撑着手自己站了起来,一把夺过叶颂青手中之物塞回首饰盒就朝梳妆台走。看见喜娘惊疑不定地在她和哥哥之间来回看着,叶罗纱将手中之物啪地下重重放到桌上,朝喜娘指指示意给她戴上。
叶颂青急吼吼地跑过来就要夺,口中说道:“你就要成国公夫人了,得了这样一门好亲事,怎的还稀罕这些?不如全都给了我吧!哥哥我最近可是手头紧得很。好了好了,念在你今日要走了,哥哥我只拿一个便罢。”
叶罗纱气得手都抖了。
一个两个都说是“好亲事”!
如今就连自己的亲哥哥也这样说!
她等了这许多年,就是等孙氏为她挑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太差的人家不行,那会显得孙氏亏待原配留下的孩子;太好的也不行,她嫁得好了,孙氏心里膈应。
终于在七姑娘同大学士家嫡长孙定亲后的第三年,五姑娘叶罗纱她等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姻缘。
嫁给堂堂镇国公,谁敢说个不好?
就连她的父亲,风度翩翩的叶大人,也直夸孙氏是个好母亲,给儿女们找的亲事个个都好。
叶罗纱不想争辩。
她不答应,旁人也只会说她不识好歹,断不会说继母一句不是。
她不能再给孙氏一个留下她的借口。
当年孙氏想让她嫁给穆家少爷时,她是不肯的。
虽是那人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可谁人不知他性格暴躁又是个瘸子?
其实叶罗纱不介意他的腿疾,自己也并非十全之人,又怎会这样要求他?只是她不想未来的夫君是个脾气暴戾的。
她把想法告知孙氏后,孙氏便跟众人说,叶罗纱看不上这门亲。
在孙氏的刻意引导下,大家都晓得了叶罗纱定是觉得世子爷的身份还是太低,毕竟,她的亲外祖是安国公——虽然好些年前已经断了来往,可嫁高娶低嘛,叶罗纱要嫁,得是个皇亲国戚的身份才衬得起。
在众人体谅理解的目光中,孙氏扬言一定要给叶罗纱找门实打实的好亲事。
这一拖,就是七年。
叶罗纱微笑。
若是她再不嫁,一年年等下去,熬到没人肯娶她、她嫁不得人了,那也是她太挑剔的关系,跟孙氏可没半分关系。
可这镇国公……
叶罗纱望着叶颂青心满意足地拿走那头面,转眼看着大红的喜字和那些剩下的首饰,咬着牙不让自己的泪流出来。
虽说她已经二十一岁,可这镇国公已年过五十,太大了些不说,身体又是极其孱弱的,说不定哪天就一命归西了。
不过,他倒是皇亲国戚了,镇国公的一位表侄女可是入了宫的贵人。
叶罗纱面上笑得清冷,心中有苦说不出。
十几年前的一天,她没来由地高烧不退,人虽然救回来了,可一把好嗓子却再也发不出声音来。
许多大夫都给她看了病,可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要好好调养或许还有救。
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大夫,说是她应该是有心病,若是心病解了,便可消除障碍,发出声来。
可她清醒后压根就记不得昏迷前的事情了,又无人将她的事情放在心上,哪来的“解开”这一说?
屋外锣鼓声震天响,叶罗纱却感不到半分的喜悦。待到喜娘将帕子盖到她的头上,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终是要离开这个成长的地方了,不由留下了泪水。
不是伤心,不是难过,而是悔恨。
她恨自己自小识人不清,轻信了孙氏,听了她的花言巧语将母亲的嫁妆全数交给了她,从而使得她更加肆无忌惮、有机可乘。
她也恨自己优柔寡断,在看清孙氏为人后却不知为自己辩驳,等她想要去这样做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她更恨这老天不公,将她那年高烧前几日的记忆抹得干干净净,让她记不起到底是为了什么失去了声音,从而让这哑症伴随了她十多年。
伏在喜娘的背上出了屋子,叶罗纱发现自己的手背渐渐聚起了水珠。抬头望去,才发现天空居然下起了雨。
分明刚刚还是晴天,如今却是这样……
叶罗纱微笑。
难道老天也在替自己哭吗?
可是哭有什么用?
难道还能一切重新来过?
雨越下越大,短短的距离,已经从毛毛细雨变成了大颗大颗的雨滴,砸到身上些微的疼。
下人们兵荒马乱地弥补着下雨造成的不便,叶罗纱却却没人管,仍然被喜娘背着一步步走向轿子。
很奇怪,她居然能听到孙氏在远处的屋檐下凉凉地说着“真是不不省心的,连出嫁都那么麻烦”,也能听到父亲在屋里嚷嚷着“可不能误了吉时,你们快一些”。
她暗暗想着,那就这样吧,离开了,更好。
就这样吧。
刚在轿内坐定,她扯下红盖头扒拉着湿发,就听外面有人惊慌叫道:“马惊了!”
继而有人大喊:“不好了,马朝新娘子的轿子……”
可惜她没听完,就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作者有话要说:开新文了!
嘿嘿~开心~
给自己加个油!握拳!
╭(╯3╰)╮
一身大红嫁衣的叶罗纱静静坐在梳妆台前,冷冷地听着喜娘的说辞,冷冷地听着屋内众人的贺喜声,面上纹丝不动,仿若是一尊雕像停在那儿,毫无半点生机。
屋子里的人说得久了,发现她没反应,就互相使了个眼色,交头接耳地出去了,屋中只留下叶罗纱与喜娘二人。
“果然是个不好相与的,也亏得叶夫人能忍了她。”
“就是,还处处为她着想,给她找了这门好亲事!”
那些人口中的“好亲事”几字一入耳,原本宛若木人的叶罗纱突然绽开了个笑容,只是那笑容带着那样深的恨意,惊得正在梳发的喜娘手一抖,梳子便掉到了桌上。
叶罗纱死死瞪着那梳子,半晌后,挪开眼看了看喜娘缓缓朝她比划了几下。
喜娘正要捡起它来,门“砰”地下被人踹开,吓得喜娘将刚拿起来的梳子又掉到了地上,摔成了两半。
这个喜娘是生手,第一次来帮新嫁娘梳头,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吓得她腿一软就要往地上跪。
叶罗纱顺手扶起她,比划着想告诉她自己无所谓,但看见喜娘那迷茫的神色,她想到寻常人是看不懂手语的,就叹口气随她去,自己则拎起裙摆跨着步子走到刚进到屋的来人面前,抢过他手里的金镶红宝石头面,忍受着扑鼻而来的脂粉香气,用手语无声问道:你来做什么!
叶颂青勾着嘴角笑道:“我的好妹妹成亲,我这做哥哥的总得来看看啊!”双眼却是动也不动地盯着叶罗纱手里的东西猛看。
叶罗纱望着他眼底的贪婪,心中一阵厌恶:不用你来!你给我走!
“说着”,就把头面放了回去,顺手要将门边桌上放的首饰钗盒拿起来。
叶颂青按住盒子一把将她推开,见叶罗纱跌到地上也不多看一眼,而是急吼吼地看着首饰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丝毫没有损伤才放下了心,转而从里面挑挑拣拣,口中啧啧称道:“娘亲这次可是给了你不少好东西……”
话锋一转,他嫌恶地看眼叶罗纱,说道:“你居然藏着掖着也不肯给我分点儿!有你这样做妹妹的么!”
叶罗纱就这样坐在地上,初时还有些激动的神色渐渐也平静下来,慢慢归于冷漠。
不得不说,继母将哥哥教养得是“极好”的,如今他这样翻捡首饰时的表情,也就她知他甚深能看出他的贪婪心思,旁的人瞧来定会只觉得赏心悦目,恍然就像是个风流倜傥的大家公子在兴奋地谈诗说词一般。
也是,用金钱堆起来的嫡长子,可不就得是这个样子?
看起来好似世家子,其实就是个草包子。
叶罗纱无声地嗤笑了下,撑着手自己站了起来,一把夺过叶颂青手中之物塞回首饰盒就朝梳妆台走。看见喜娘惊疑不定地在她和哥哥之间来回看着,叶罗纱将手中之物啪地下重重放到桌上,朝喜娘指指示意给她戴上。
叶颂青急吼吼地跑过来就要夺,口中说道:“你就要成国公夫人了,得了这样一门好亲事,怎的还稀罕这些?不如全都给了我吧!哥哥我最近可是手头紧得很。好了好了,念在你今日要走了,哥哥我只拿一个便罢。”
叶罗纱气得手都抖了。
一个两个都说是“好亲事”!
如今就连自己的亲哥哥也这样说!
她等了这许多年,就是等孙氏为她挑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太差的人家不行,那会显得孙氏亏待原配留下的孩子;太好的也不行,她嫁得好了,孙氏心里膈应。
终于在七姑娘同大学士家嫡长孙定亲后的第三年,五姑娘叶罗纱她等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姻缘。
嫁给堂堂镇国公,谁敢说个不好?
就连她的父亲,风度翩翩的叶大人,也直夸孙氏是个好母亲,给儿女们找的亲事个个都好。
叶罗纱不想争辩。
她不答应,旁人也只会说她不识好歹,断不会说继母一句不是。
她不能再给孙氏一个留下她的借口。
当年孙氏想让她嫁给穆家少爷时,她是不肯的。
虽是那人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可谁人不知他性格暴躁又是个瘸子?
其实叶罗纱不介意他的腿疾,自己也并非十全之人,又怎会这样要求他?只是她不想未来的夫君是个脾气暴戾的。
她把想法告知孙氏后,孙氏便跟众人说,叶罗纱看不上这门亲。
在孙氏的刻意引导下,大家都晓得了叶罗纱定是觉得世子爷的身份还是太低,毕竟,她的亲外祖是安国公——虽然好些年前已经断了来往,可嫁高娶低嘛,叶罗纱要嫁,得是个皇亲国戚的身份才衬得起。
在众人体谅理解的目光中,孙氏扬言一定要给叶罗纱找门实打实的好亲事。
这一拖,就是七年。
叶罗纱微笑。
若是她再不嫁,一年年等下去,熬到没人肯娶她、她嫁不得人了,那也是她太挑剔的关系,跟孙氏可没半分关系。
可这镇国公……
叶罗纱望着叶颂青心满意足地拿走那头面,转眼看着大红的喜字和那些剩下的首饰,咬着牙不让自己的泪流出来。
虽说她已经二十一岁,可这镇国公已年过五十,太大了些不说,身体又是极其孱弱的,说不定哪天就一命归西了。
不过,他倒是皇亲国戚了,镇国公的一位表侄女可是入了宫的贵人。
叶罗纱面上笑得清冷,心中有苦说不出。
十几年前的一天,她没来由地高烧不退,人虽然救回来了,可一把好嗓子却再也发不出声音来。
许多大夫都给她看了病,可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要好好调养或许还有救。
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大夫,说是她应该是有心病,若是心病解了,便可消除障碍,发出声来。
可她清醒后压根就记不得昏迷前的事情了,又无人将她的事情放在心上,哪来的“解开”这一说?
屋外锣鼓声震天响,叶罗纱却感不到半分的喜悦。待到喜娘将帕子盖到她的头上,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终是要离开这个成长的地方了,不由留下了泪水。
不是伤心,不是难过,而是悔恨。
她恨自己自小识人不清,轻信了孙氏,听了她的花言巧语将母亲的嫁妆全数交给了她,从而使得她更加肆无忌惮、有机可乘。
她也恨自己优柔寡断,在看清孙氏为人后却不知为自己辩驳,等她想要去这样做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她更恨这老天不公,将她那年高烧前几日的记忆抹得干干净净,让她记不起到底是为了什么失去了声音,从而让这哑症伴随了她十多年。
伏在喜娘的背上出了屋子,叶罗纱发现自己的手背渐渐聚起了水珠。抬头望去,才发现天空居然下起了雨。
分明刚刚还是晴天,如今却是这样……
叶罗纱微笑。
难道老天也在替自己哭吗?
可是哭有什么用?
难道还能一切重新来过?
雨越下越大,短短的距离,已经从毛毛细雨变成了大颗大颗的雨滴,砸到身上些微的疼。
下人们兵荒马乱地弥补着下雨造成的不便,叶罗纱却却没人管,仍然被喜娘背着一步步走向轿子。
很奇怪,她居然能听到孙氏在远处的屋檐下凉凉地说着“真是不不省心的,连出嫁都那么麻烦”,也能听到父亲在屋里嚷嚷着“可不能误了吉时,你们快一些”。
她暗暗想着,那就这样吧,离开了,更好。
就这样吧。
刚在轿内坐定,她扯下红盖头扒拉着湿发,就听外面有人惊慌叫道:“马惊了!”
继而有人大喊:“不好了,马朝新娘子的轿子……”
可惜她没听完,就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作者有话要说:开新文了!
嘿嘿~开心~
给自己加个油!握拳!
╭(╯3╰)╮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