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4今时不同往日
- 4 5事在人为
- 5 6决定
- 6 7一盏茶
- 7 8世子来了
- 8 9穆家景安
- 9 10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 10 11认错
- 11 12所谓胆大
- 12 13逝
- 13 14量体裁衣
- 14 15送东西
- 15 16人心不足
- 16 17交友
- 17 18请先生
- 18 19是非
- 19 20真相与公正
- 20 21谁是谁非
- 21 22同样的地位不同的人
- 22 23夜访暖春院
- 23 24无需再忍
- 24 25火盆的作用
- 25 26两人来访
- 26 27画册
- 27 28各怀心事
- 28 29冲撞
- 29 30栋梁之才
- 30 31不服不行
- 31 32决定
- 32 33逃避与不安
- 33 34惊惧往事
- 34 35尚可挽回
- 35 36离去
- 36 37不识抬举
- 37 38所谓镇纸
- 38 39寻到的人
- 39 40骗子
- 40 41来人
- 41 42内鬼
- 42 43大年夜
- 43 44博文来了
- 44 45药丸
- 45 46收拾行装
- 46 47离开叶家
- 47 48程博文的建议
- 48 49初来
- 49 50关心的方式
- 50 51原来如此修bug
- 51 52两人
- 52 53身份
- 53 54反应
- 54 55关联捉虫
- 55 56金玉……
- 56 57周家母女
- 57 58被牵连
- 58 59诗会
- 59 60女子花
- 60 61坠子
- 61 62初相见
- 62 63美人如花
- 63 64暂别
- 64 65归家
- 65 66继母
- 66 67要准备好
- 67 68点心
- 68 69因由
- 69 70两物
- 70 71未雨绸缪
- 71 72关系
- 72 73奇怪修
- 73 74现状
- 74 75处境
- 75 76抉择大修
- 76 77西郊马场
- 77 78再见面
- 78 79喜欢不喜欢
- 79 80其中关联
- 80 81不测
- 81 82受伤救人
- 82 83交出来
- 83 84缘由
- 84 85还一件事
- 85 86嫁前
- 86 87来了人
- 87 88嫁妆
- 88 89将嫁
- 89 90礼成
- 90 91那夜……
- 91 92身子弱
- 92 93回门
- 93 94疑惑
- 94 95奇怪
- 95 96坠子和
- 96 97真图假
- 97 98解药
- 98 99相救
- 99 100汤药
- 100 101虚实
- 101 102谈话
- 102 103事实
- 103 104憋坏了
- 104 105来客
- 105 106用意
- 106 107事件
- 107 108出发
- 108 109北地的引路人
- 109 110北地
- 110 111机会?暂缓……
- 111 112帮忙
- 112 113居然是他们
- 113 114结果
- 114 115探望
- 115 116信任
- 116 117假扮之人
- 117 118到达
- 118 119合作之人
- 119 120同去
- 120 121用法
- 121 122安排.意外
- 122 123归来,决断
- 123 124所谓合作
- 124 125朋友
- 125 126锁具
- 126 127如何解决
- 127 128太后
- 128 129忽喜忽怒
- 129 130心思
- 130 131自食其果.刺
- 131 132战俘.解药
- 132 133决定
- 133 134结局
- 134 第134章 番外:包子见面记
- 135 第135章 番外:包子翻墙记
- 136 第136章 番外:包子落齿记
- 137 第137章 番外:长公主
- 138 第138章 番外:折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4量体裁衣
14量体裁衣
“臭丫头,说你多少遍了,让你做什么事都慢着点儿,你怎的就不听?急什么呢?”红笺拦住了个蹦蹦跳跳的小丫鬟,斥道。
红蔻丝毫不怕她,乐呵呵说道:“方才姨娘说万福绣庄的来了,老夫人让姑娘去她院子里,说是要量身做衣裳呢。”
“做衣裳?”红笺奇道:“冬衣不是已经分下来了么,怎的还要做?”
“不知道,姨娘没说。”
红笺自然知道红蔻说的姨娘是李姨娘,见问不出什么,便让红蔻去了。
看自家妹子那不稳重的样子,红笺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朝着一旁做针线活的陈妈妈埋怨道:“娘,你看妹妹这么小,说了规矩也记不住,要不然过几年再让她进府伺候姑娘?”
“不小了,”陈妈妈说道:“我和如黛当年可都是五岁就开始伺候夫人的。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不一样,若不是你爹拦着,去年我就将她送来了。”
红笺想想,笑道:“还是娘你想得好,那丫头跟着姑娘一块儿长大,自然比旁的人同姑娘更亲近一些。”
陈妈妈笑笑并不接话,望了眼小女儿离去的身影后,又继续自己手中的绣活儿了。
姑娘外面的衣裳可以让旁的人做,毕竟样式时新,可这贴身的啊,还是自己亲自来做更放心。
红蔻扭着小身子进了屋,没看见罗纱,便问在收拾东西的红丹:“姑娘呢?”
红丹指指耳房,红蔻“哦”了声,心想姑娘可能在看书,便放缓了脚步,小心地走了过去。
进屋先往桌案上瞧,没发现人,转而去看旁边的软榻,便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上面,头上盖着本册子遮住了脸。
红蔻看罗纱睡得香甜,不忍心将她叫醒,就小心翼翼地将那画册拿起来准备收好。谁知她刚将画册拿开,罗纱就睁了眼。
红蔻就有些讪讪的,可她跟罗纱还不太熟悉,不知此时该怎么说更好,便将老夫人让去量身做衣的话说了一遍。
罗纱也好奇怎的又要做衣裳,红蔻只摇头说不知。
见红蔻有些不自在,罗纱有些明白是为了什么,笑道:“我一向睡得浅,不干你的事。”说着出声唤红丹。
红丹方才就听到了二人的说话声,想了想后,她边低着头给罗纱系衣带,边道:“听说今年过年老爷要回来的。”
“爹爹?”罗纱有些惊讶。她倒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也难怪祖母这样激动,毕竟叶之南已经近两年没回家了。
五年前母亲去世后不久,舅父程瑞达就将原先在叶家当值的程家下人全部放出府去了,只留下了罗纱的乳母陈妈妈,后来程瑞达虽然同意将兄妹俩留在叶家,却要求叶老夫人将晴夏院收拾出来给了兄妹俩单独住,过了没多久,国公府又送了些仆从过来,专程伺候罗纱二人。
看程家的做法,不用想也知道安国公府根本不放心叶家人,对程氏之死尚有怀疑。
叶之南便歇了立即续娶的念头,转而发奋读书。
本来他便底子不错颇有才华,不然当年他送兄长进京赶考的时候也不会被国公府嫡出姑娘看中,所以这样刻苦了三年后,就也中了举、外放做了官。
虽然是个知县,可叶之南已经极其满足了。当年兄长不也是一步步升上去的?自己不过是比他晚了十多年罢了!
于是他做官倒也卖力尽责,结果搞得去年过年由于公事没能回家,让老夫人颇为伤心了一番。
如今听说他要回来了,老夫人这样高兴,倒也不难理解。
一进金秋院,罗纱就看到了在院中等她的李姨娘,便笑着跑了过去。
李姨娘给她拭了拭额上的细细汗珠,领着她边走边道:“方才我和少爷正巧在这附近,就没绕回去找你。”
罗纱笑着道了声“我知道”,看着李姨娘面上温和的笑容,心中温暖,又往李姨娘身侧挨了挨。
当年叶之南本是想带李姨娘去任上的,可李姨娘硬是不肯。
“姑娘和少爷还太小,我得留下来照顾他们。”李姨娘一直坚定着。
如此几次后,叶之南对她的心便冷了下来,转而带孙姨娘去了——周姨娘是个木讷的,而且还要负责照顾老夫人,刘姨娘又是得罪了程家人的,都不是好人选。
罗纱是看到过李姨娘暗地里伤心的,毕竟叶之南往日里最宠的便是她,走之前却只留下无视与冷眼,让她怎的不难过?
可等她拭去了泪,还是尽心尽力照顾兄妹俩,待他们比待自己亲生子女还要尽心。
因此,对李姨娘,罗纱一向是敬重的。
进屋才发现,各位姐姐和哥哥已经到了,罗纱上前给老夫人行了礼,就到叶颂青身边坐好。
看着哥哥那傻呵呵的样子,罗纱心底暗暗叹气。
同样的年纪,为何穆家大公子就有那等风韵气度,自家哥哥就是个呆的?
不过好在叶颂青虽然看起来迷糊了些,可样貌却是极好的,虽然比不得穆景安,可也是个出众的,罗纱心里这才稍稍平衡了下,侧身细细给他抚平衣服上的皱褶。
“平日里架子大也就罢了,今儿这还赶着时间呢,还拖这么久。”
罗纱闻言手微微一顿。
这不轻不重的抱怨声一听便知是大姑娘语诗,只是还没等罗纱开口,四姑娘语芙已经听不过去了,说道:“她人最小路最远,自然来得晚,我们做姐姐的等等又何妨?”
大姑娘扯了扯嘴角还想说什么,被老夫人瞪了眼,她撇撇嘴哼了哼不再说话。
罗纱朝语芙友好地笑笑。
四姑娘是李姨娘亲生,为人憨厚直爽,与罗纱感情向来不错。
“颂青和罗纱过来,先给你们量了。”老夫人朝罗纱兄妹俩招手道,又好生朝着放下茶盏站起身来的绣娘们说了几句话。
罗纱也不客气,领了叶颂青大大方方走上前去。
在外人面前,老夫人向来注重这些面子上的事情,罗纱能先量身自然乐得高兴,才懒得去做推让的那一套。
三位绣娘正给老夫人与兄妹俩量着呢,一人进得屋来,见其他人都等着,这俩最小的反而在最先头,不乐意了,嚷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还有没有长幼之序了?”
听到来人的声音,罗纱连眼睛都懒得抬一下。
老夫人见给自己量身的绣娘抬眼看了来人一眼,忙呵斥来人:“这怎么说话的?本来就该他俩先的。”
那人撇撇嘴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等在屋子里,让人一个个去院子里量呢,也好过在这里干等着。”
先前让裁缝铺子的人来做冬衣的时候,不是在院子里等裁缝去就行了?哪儿需要今日这样憋屈!
“刘姨娘久不出院子自然不知道,万福绣庄的规矩向来如此。”罗纱淡淡说道。
李姨娘笑看罗纱,罗纱回给她个笑容。
老夫人不乐意地瞪了刘姨娘一眼,有些后悔今日也让她过来了。
果然是个不识大体的!也幸亏平日里出不来惹是生非!
刘姨娘在银冬院待得久了,本就没听过万福绣庄,自然更不知道那什么规矩,一时便没有可顶回罗纱的话。
她费力地挪了挪身子,心思转了半天,扫了眼罗纱和叶颂青的小身板,再看其他孩子或胖乎或壮实的样子,她心里忽然有了主意,嗤道:“瞧这俩瘦的……一看就是没什么福气的。”
叶颂青听不出话里面的讽刺意味,呆呆说道:“姨娘你定然是个福气极好的。”
刘姨娘刚摆起一脸的满足,就听叶颂青又道:“看刘姨娘身上那许多的肉,就知道了。”
罗纱极为赞赏地摸了摸自家哥哥的脑袋。
四姑娘语芙噗嗤笑出了声,其他几个孩子也面上带了笑意,只有大姑娘语蝶和大少爷怀瑾是刘姨娘所生,脸色很是难看,别过脸不去看刘姨娘。
刘姨娘琢磨了下才明白叶颂青是说自己胖,便有些不自在,扫了眼屋中众人,发现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偏偏自家两个孩子还那样……她顿时又气又恼,可是老夫人又瞪着她暗示她不准乱说乱动,只得在那边干坐着生闷气。
不知道那万福绣庄,能怪她么?
刘姨娘觉得委屈。
当年她惹恼了安国公府的人被程家人发话拘在了银冬院,如今府中人有颇多的程家仆从,她若是有个什么动静,程家人铁定是很快就能知道的,所以老夫人虽然疼她,但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放她经常出院子,她就只能一直窝在那小破地方,人就越发地惫懒了。
只是老夫人到底是她的亲姑母,私下里还是经常安排人送些好吃好喝的去她那儿的。
结果,吃得好喝得好,偏偏又动得少,几年下来,刘姨娘直接从窈窕少妇变成了肥胖妇人。
瞧瞧李姨娘的身段,刘姨娘琢磨了下自己一身衣裳用掉的料子估计是李姨娘的两倍,顿时心下更是黯然。
量好身后便是选花样子,等一切都弄好将绣娘们送走后,孩子们便也起身告辞。
老夫人叫住了罗纱与叶颂青:“你俩且随我来。”
见老夫人如此行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定然是安国公府又单独送了东西给他们,就神色各异地离开。
三姑娘语梦见二姑娘语蝶磨蹭着不肯走,便使力拉住了她。
语梦挣了挣没成功,只得一步三回头地随了她走,出了金秋院语梦一松开手,语蝶便甩甩手臂抱怨道:“你拉我做什么?”说着又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
“左右不是自己的,又何必去介怀呢?”
语梦与语蝶相差不过一个月,自孙姨娘跟着叶之南走后,语蝶便由语梦的生母周姨娘照顾着,她们两人一同长大年岁相仿,语梦自然比旁人更了解语蝶心中所想。
语蝶说道:“往日里舅父送来的礼物,都是我们各有一份的,现在舅父时不时地只给她们兄妹送东西……哪有这样的道理?定是她们兄妹不知在舅父面前说了我们什么坏话。”
她没讲出口的是,当年舅父可是直夸她最为乖巧懂事的,赏她的东西也是比给旁的姐妹的要多要好,若是没什么人在那边嚼舌根的话,哪会就忽然这样地变了?
见语蝶咬了唇在那边一副不甘的样子,语梦又劝了几句,见与她说不通,索性自己先离去了,由着语蝶在那边自个儿纠结。
舅父?虽然大家都是这样喊着的,可谁都知道那是罗纱和颂青嫡亲的舅舅,她们几个能得一份,也不过是沾个光罢了。有的人不知足那是她的事儿,自己可不想被拖下水!
红蔻丝毫不怕她,乐呵呵说道:“方才姨娘说万福绣庄的来了,老夫人让姑娘去她院子里,说是要量身做衣裳呢。”
“做衣裳?”红笺奇道:“冬衣不是已经分下来了么,怎的还要做?”
“不知道,姨娘没说。”
红笺自然知道红蔻说的姨娘是李姨娘,见问不出什么,便让红蔻去了。
看自家妹子那不稳重的样子,红笺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朝着一旁做针线活的陈妈妈埋怨道:“娘,你看妹妹这么小,说了规矩也记不住,要不然过几年再让她进府伺候姑娘?”
“不小了,”陈妈妈说道:“我和如黛当年可都是五岁就开始伺候夫人的。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不一样,若不是你爹拦着,去年我就将她送来了。”
红笺想想,笑道:“还是娘你想得好,那丫头跟着姑娘一块儿长大,自然比旁的人同姑娘更亲近一些。”
陈妈妈笑笑并不接话,望了眼小女儿离去的身影后,又继续自己手中的绣活儿了。
姑娘外面的衣裳可以让旁的人做,毕竟样式时新,可这贴身的啊,还是自己亲自来做更放心。
红蔻扭着小身子进了屋,没看见罗纱,便问在收拾东西的红丹:“姑娘呢?”
红丹指指耳房,红蔻“哦”了声,心想姑娘可能在看书,便放缓了脚步,小心地走了过去。
进屋先往桌案上瞧,没发现人,转而去看旁边的软榻,便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上面,头上盖着本册子遮住了脸。
红蔻看罗纱睡得香甜,不忍心将她叫醒,就小心翼翼地将那画册拿起来准备收好。谁知她刚将画册拿开,罗纱就睁了眼。
红蔻就有些讪讪的,可她跟罗纱还不太熟悉,不知此时该怎么说更好,便将老夫人让去量身做衣的话说了一遍。
罗纱也好奇怎的又要做衣裳,红蔻只摇头说不知。
见红蔻有些不自在,罗纱有些明白是为了什么,笑道:“我一向睡得浅,不干你的事。”说着出声唤红丹。
红丹方才就听到了二人的说话声,想了想后,她边低着头给罗纱系衣带,边道:“听说今年过年老爷要回来的。”
“爹爹?”罗纱有些惊讶。她倒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也难怪祖母这样激动,毕竟叶之南已经近两年没回家了。
五年前母亲去世后不久,舅父程瑞达就将原先在叶家当值的程家下人全部放出府去了,只留下了罗纱的乳母陈妈妈,后来程瑞达虽然同意将兄妹俩留在叶家,却要求叶老夫人将晴夏院收拾出来给了兄妹俩单独住,过了没多久,国公府又送了些仆从过来,专程伺候罗纱二人。
看程家的做法,不用想也知道安国公府根本不放心叶家人,对程氏之死尚有怀疑。
叶之南便歇了立即续娶的念头,转而发奋读书。
本来他便底子不错颇有才华,不然当年他送兄长进京赶考的时候也不会被国公府嫡出姑娘看中,所以这样刻苦了三年后,就也中了举、外放做了官。
虽然是个知县,可叶之南已经极其满足了。当年兄长不也是一步步升上去的?自己不过是比他晚了十多年罢了!
于是他做官倒也卖力尽责,结果搞得去年过年由于公事没能回家,让老夫人颇为伤心了一番。
如今听说他要回来了,老夫人这样高兴,倒也不难理解。
一进金秋院,罗纱就看到了在院中等她的李姨娘,便笑着跑了过去。
李姨娘给她拭了拭额上的细细汗珠,领着她边走边道:“方才我和少爷正巧在这附近,就没绕回去找你。”
罗纱笑着道了声“我知道”,看着李姨娘面上温和的笑容,心中温暖,又往李姨娘身侧挨了挨。
当年叶之南本是想带李姨娘去任上的,可李姨娘硬是不肯。
“姑娘和少爷还太小,我得留下来照顾他们。”李姨娘一直坚定着。
如此几次后,叶之南对她的心便冷了下来,转而带孙姨娘去了——周姨娘是个木讷的,而且还要负责照顾老夫人,刘姨娘又是得罪了程家人的,都不是好人选。
罗纱是看到过李姨娘暗地里伤心的,毕竟叶之南往日里最宠的便是她,走之前却只留下无视与冷眼,让她怎的不难过?
可等她拭去了泪,还是尽心尽力照顾兄妹俩,待他们比待自己亲生子女还要尽心。
因此,对李姨娘,罗纱一向是敬重的。
进屋才发现,各位姐姐和哥哥已经到了,罗纱上前给老夫人行了礼,就到叶颂青身边坐好。
看着哥哥那傻呵呵的样子,罗纱心底暗暗叹气。
同样的年纪,为何穆家大公子就有那等风韵气度,自家哥哥就是个呆的?
不过好在叶颂青虽然看起来迷糊了些,可样貌却是极好的,虽然比不得穆景安,可也是个出众的,罗纱心里这才稍稍平衡了下,侧身细细给他抚平衣服上的皱褶。
“平日里架子大也就罢了,今儿这还赶着时间呢,还拖这么久。”
罗纱闻言手微微一顿。
这不轻不重的抱怨声一听便知是大姑娘语诗,只是还没等罗纱开口,四姑娘语芙已经听不过去了,说道:“她人最小路最远,自然来得晚,我们做姐姐的等等又何妨?”
大姑娘扯了扯嘴角还想说什么,被老夫人瞪了眼,她撇撇嘴哼了哼不再说话。
罗纱朝语芙友好地笑笑。
四姑娘是李姨娘亲生,为人憨厚直爽,与罗纱感情向来不错。
“颂青和罗纱过来,先给你们量了。”老夫人朝罗纱兄妹俩招手道,又好生朝着放下茶盏站起身来的绣娘们说了几句话。
罗纱也不客气,领了叶颂青大大方方走上前去。
在外人面前,老夫人向来注重这些面子上的事情,罗纱能先量身自然乐得高兴,才懒得去做推让的那一套。
三位绣娘正给老夫人与兄妹俩量着呢,一人进得屋来,见其他人都等着,这俩最小的反而在最先头,不乐意了,嚷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还有没有长幼之序了?”
听到来人的声音,罗纱连眼睛都懒得抬一下。
老夫人见给自己量身的绣娘抬眼看了来人一眼,忙呵斥来人:“这怎么说话的?本来就该他俩先的。”
那人撇撇嘴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等在屋子里,让人一个个去院子里量呢,也好过在这里干等着。”
先前让裁缝铺子的人来做冬衣的时候,不是在院子里等裁缝去就行了?哪儿需要今日这样憋屈!
“刘姨娘久不出院子自然不知道,万福绣庄的规矩向来如此。”罗纱淡淡说道。
李姨娘笑看罗纱,罗纱回给她个笑容。
老夫人不乐意地瞪了刘姨娘一眼,有些后悔今日也让她过来了。
果然是个不识大体的!也幸亏平日里出不来惹是生非!
刘姨娘在银冬院待得久了,本就没听过万福绣庄,自然更不知道那什么规矩,一时便没有可顶回罗纱的话。
她费力地挪了挪身子,心思转了半天,扫了眼罗纱和叶颂青的小身板,再看其他孩子或胖乎或壮实的样子,她心里忽然有了主意,嗤道:“瞧这俩瘦的……一看就是没什么福气的。”
叶颂青听不出话里面的讽刺意味,呆呆说道:“姨娘你定然是个福气极好的。”
刘姨娘刚摆起一脸的满足,就听叶颂青又道:“看刘姨娘身上那许多的肉,就知道了。”
罗纱极为赞赏地摸了摸自家哥哥的脑袋。
四姑娘语芙噗嗤笑出了声,其他几个孩子也面上带了笑意,只有大姑娘语蝶和大少爷怀瑾是刘姨娘所生,脸色很是难看,别过脸不去看刘姨娘。
刘姨娘琢磨了下才明白叶颂青是说自己胖,便有些不自在,扫了眼屋中众人,发现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偏偏自家两个孩子还那样……她顿时又气又恼,可是老夫人又瞪着她暗示她不准乱说乱动,只得在那边干坐着生闷气。
不知道那万福绣庄,能怪她么?
刘姨娘觉得委屈。
当年她惹恼了安国公府的人被程家人发话拘在了银冬院,如今府中人有颇多的程家仆从,她若是有个什么动静,程家人铁定是很快就能知道的,所以老夫人虽然疼她,但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放她经常出院子,她就只能一直窝在那小破地方,人就越发地惫懒了。
只是老夫人到底是她的亲姑母,私下里还是经常安排人送些好吃好喝的去她那儿的。
结果,吃得好喝得好,偏偏又动得少,几年下来,刘姨娘直接从窈窕少妇变成了肥胖妇人。
瞧瞧李姨娘的身段,刘姨娘琢磨了下自己一身衣裳用掉的料子估计是李姨娘的两倍,顿时心下更是黯然。
量好身后便是选花样子,等一切都弄好将绣娘们送走后,孩子们便也起身告辞。
老夫人叫住了罗纱与叶颂青:“你俩且随我来。”
见老夫人如此行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定然是安国公府又单独送了东西给他们,就神色各异地离开。
三姑娘语梦见二姑娘语蝶磨蹭着不肯走,便使力拉住了她。
语梦挣了挣没成功,只得一步三回头地随了她走,出了金秋院语梦一松开手,语蝶便甩甩手臂抱怨道:“你拉我做什么?”说着又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
“左右不是自己的,又何必去介怀呢?”
语梦与语蝶相差不过一个月,自孙姨娘跟着叶之南走后,语蝶便由语梦的生母周姨娘照顾着,她们两人一同长大年岁相仿,语梦自然比旁人更了解语蝶心中所想。
语蝶说道:“往日里舅父送来的礼物,都是我们各有一份的,现在舅父时不时地只给她们兄妹送东西……哪有这样的道理?定是她们兄妹不知在舅父面前说了我们什么坏话。”
她没讲出口的是,当年舅父可是直夸她最为乖巧懂事的,赏她的东西也是比给旁的姐妹的要多要好,若是没什么人在那边嚼舌根的话,哪会就忽然这样地变了?
见语蝶咬了唇在那边一副不甘的样子,语梦又劝了几句,见与她说不通,索性自己先离去了,由着语蝶在那边自个儿纠结。
舅父?虽然大家都是这样喊着的,可谁都知道那是罗纱和颂青嫡亲的舅舅,她们几个能得一份,也不过是沾个光罢了。有的人不知足那是她的事儿,自己可不想被拖下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