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穿越
- 2 第2章 娶亲
- 3 第3章 喜宴遇刘邦
- 4 第4章 紧张的洞房
- 5 第5章 混乱的时空
- 6 第6章 永嘉王的邀请
- 7 第7章 机密军事
- 8 第8章 秦桧字会之
- 9 第9章 王爷的心思
- 10 第10章 街市
- 11 第11章 忠良之后
- 12 第12章 又见秦桧
- 13 第13章 秦桧的表白
- 14 第14章 白玉郎的决定
- 15 第15章 这郡守,我当了!
- 16 第16章 总兵赵子龙
- 17 第17章 宴请刘邦
- 18 第18章 拜见方守财
- 19 第19章 方守财的狠辣
- 20 第20章 人心惶惶
- 21 第21章 诗会夺魁(一)
- 22 第22章 诗会夺魁(二)
- 23 第23章 诗会夺魁(三)
- 24 第24章 诗会夺魁(四)
- 25 第25章 诗会夺魁(五)
- 26 第26章 诗会夺魁(六)
- 27 第27章 满江红
- 28 第28章 再来一次
- 29 第29章 回房睡觉
- 30 第30章 讨债
- 31 第31章 军饷
- 32 第32章 半日闲
- 33 第33章 萧十一郎与长生经
- 34 第34章 同居一室
- 35 第35章 士兵的遗愿
- 36 第36章 流民
- 37 第37章 书生、郡守、国师
- 38 第38章 奇怪的少女
- 39 第39章 孤男寡女
- 40 第40章 永嘉王墓
- 41 第41章 魑魅魍魉各怀鬼胎
- 42 第42章 大龙的英雄
- 43 第43章 剑与掌的对决
- 44 第44章 墓室里的机关
- 45 第45章 墓室里的宝物
- 46 第46章 这丹有毒?
- 47 第47章 逃出生天
- 48 第 48章 又见李白
- 49 第49章 大战前夕
- 50 第50章 突袭
- 51 第51章 鏖战永嘉
- 52 第52章 对不起,尸体
- 53 第53章 一个沉重的选择
- 54 第54章 投降
- 55 第55章 众叛亲离
- 56 第56章 降书
- 57 第57章 刺杀行动
- 58 第58章 耶律康之死
- 59 第59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
- 60 第60章 洞房之夜
- 61 第61章 江湖
- 62 第62章 大战余波
- 63 第63章 太平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章 秦桧字会之
第8章 秦桧字会之
说实话,这一次永嘉王从他们之中挑选人来担任郡守,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知道读书人寒窗苦读,费尽辛苦考取功名,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入朝做官,光耀门楣?一郡之守乃是正儿八经的从四品官,即使他们凭本事能中进士、得状元,要在短短几年之内升到四品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世家子弟虽然养尊处优,对做官的欲望没有读书人那么强烈,但是也渴望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光宗耀祖。
不过机会是一个好机会,可惜这机会太要命了!
成为了郡守,就要担负起带领永嘉郡的百姓对抗大秦的责任。一旦永嘉城被破,郡守自然首当其冲,作为替罪羔羊成为大秦泄愤的对象,搞不好还要因此牵累一家老小。众人虽然有心想要立功,却也舍不得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程浩见没人说话,有些着急地搓了搓手,点名指着叫会之的书生,道:“会之,你是永嘉才子,文韬武略,无人不佩服。你若来当郡守,相信大家都是信服的。你难道不想为永嘉出这一份力么?”
书生微微愕然,站起身来,沉吟片刻,才缓缓作答。
“蒙程管家抬爱,秦桧受宠若惊。只是秦桧无德无能,如何敢当此大任。”书生顿了一顿,又道:“何况我秦桧不过是一介书生,对于排兵布阵、守城应战一窍不通,只怕耽误了国家大事,所以这郡守我是万万当不得的。“
白玉郎猛听书生报出秦桧这个名字,脑中登时灵光一闪:“怪不得自己总觉得会之这两个字十分耳熟,原来会之正是大奸臣秦桧的表字!这书生居然就是秦桧,遗臭千古的大奸臣秦桧!”
程浩见秦桧断然拒绝,不由大失所望。秦桧在永嘉郡名气颇大,不但才华横溢,而且抱负远大。所以在座的众人中,程浩最为看好的就是他。然而秦桧却在这个关头却选择了拒绝。
程浩不好再勉强秦桧,只得望向其他人。
众人见程浩目光落向自己,或者装作低头喝茶,或者转头望向远方,借以逃避程浩的眼神。大家的心思都很明确,这郡守一职就是个烫手山芋,看着美味,实际却是碰不得的。很多人甚至想着离开王府后,就赶紧回去带着家人离开永嘉郡,躲避这场战祸。
程浩见众人如此表现,自然是失望不已。老王爷也忍不住闭着眼,暗暗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一时之间,大厅中又陷入了死寂之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悠悠响起,打破了这片死寂。
众人陡然听到这样两句话,只觉这两句话虽然通俗,但是朗朗上口,而且正气十足,细细品来,居然有种余音绕梁之感。众人皆是心头一震,诧异这句话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
就连老王爷一直没什么精神的脸上,也现出了几分振奋,双目精光露出,寻找着这个声音的来源。
不过众人顺着这个声音望过去,却大跌眼镜地发现,说这两句话的,居然是他们认为最纨绔无赖、最不学无术、最不懂国家大义为何物的白玉郎!
白玉郎猛见一道道目光向自己笔直射来,意识到自己似乎出错了风头。他本来就怕说多话,露出什么马脚,所以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在一边看热闹,谁当郡守对他而言都一样。可是当他知道了秦桧的身份之后,心中却不由起了波澜。一时激动之下,他才忍不住随口说出那样两句话来,可却没想到此举却让自己引来了众人的注意。
众人一时有些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都有些发愣。有一人不禁道:“你不过是一个整日耽于玩乐的纨绔子弟,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分明是拾人牙慧,不知从哪里听来这样两句话,还敢拿出来在这里大放厥词!”
说这话的人名叫云开,也是一名世家子弟。云家三代都是进士出身,云开的父亲和叔叔如今都在朝堂上做高官,家世也算十分显赫。所以,他倒是不怕顶撞白玉郎。
事到如今,白玉郎想低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他淡淡一笑道:“是我原创也好,是我抄袭也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地位、环境,是什么样的身份,都要对你的国家负起责任。那些平日里夸夸其谈,满口忠孝仁义,国难当头时却临阵退缩,百般推脱,只想着自己躲避战祸的虚伪书生,只能说是无耻!”
“你!”云开又羞又恼,满脸通红地指着白玉郎,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其他人也是愤怒地瞪着白玉郎。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脸上露出了羞愧之色。显然白玉郎的话,唤起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那种忠君爱国的良知。
秦桧阴沉着脸,低头默不作声。此时他的心中是愤怒与羞愧兼而有之。像这样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话,本来是应该由他秦桧嘴里说出,可如今却是让他平素最为看不起的纨绔子弟说了出来,自己反而成了被打脸的一方,这让他顿时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作疼。
可是秦桧虽然脸疼,却并无悔意。他信奉的一向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原则,一切以保住性命为首要前提。只要能保住性命,来日他金榜高中,有的是机会飞黄腾达。
“咳咳!”就在白玉郎大义凛然地跟众人对峙之时,老王爷很合时宜地咳了两声。程浩领会其意,高声道:“商议了这么久,王爷有些累了。既然诸位没有愿意担任郡守之位的,那王府也就不留各位了。还请诸位谨记我们的约定,回去之后,绝不可将此事大肆宣扬!”
“我等自会谨记!”众人如释重负,也顾不上再和白玉郎争辩,应承了一句,便纷纷告辞离开。他们都急着回家,将此事告知家中,早日做好筹划,最好能尽早离开永嘉郡。
白玉郎慢悠悠地喝了最后一口茶,才走出王府大厅,却见秦桧正由几个书生簇拥着,边走边商议着什么。白玉郎心中一动,喊道:“等一下!”
秦桧听到白玉郎喊他,转回头来,道:“你是在叫我?”
“当然!”白玉郎来到秦桧的面前,盯着他的脸看了半晌,眯着眼睛问道:“你叫秦桧,字会之?”
秦桧被白玉郎盯得有些发愣,听他询问,用力甩了甩袖子,傲然转身道:“是又如何?”
“那就没错了。”白玉郎确认了他是秦桧无误,冷笑了一声,忽然狠狠地朝着秦桧的屁股踹了过去!
秦桧猝不及防,被白玉郎这一脚踹了个正着,身体向前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泥!
众人想不到白玉郎会忽然踹秦桧一脚,都忍不住转头向他怒视。白玉郎却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漫不经心地收回脚,双眼一翻,望向天空。
秦桧被这一下踹得不轻,半晌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转头怒视白玉郎,道:“你这恶少,竟敢如此欺我?”
“就是欺你又如何?”白玉郎若无其事地笑了笑道:“这一脚是我替一个朋友踢的。怎么,你有意见?”
秦桧恨恨地瞪了白玉郎一眼,敢怒却不敢言。毕竟白玉郎的家世摆在那里,他不过是一个区区书生,怎么敢跟这种纨绔恶少顶撞?
其他书生却气不过,正要跟白玉郎争论,这时却见程浩匆匆从大厅出来。他没注意到白玉郎和众书生间的争执,急声向白玉郎道:“白公子,老王爷有请!”
白玉郎点了点头,也不理会众书生,背着手扬长而去。
不过机会是一个好机会,可惜这机会太要命了!
成为了郡守,就要担负起带领永嘉郡的百姓对抗大秦的责任。一旦永嘉城被破,郡守自然首当其冲,作为替罪羔羊成为大秦泄愤的对象,搞不好还要因此牵累一家老小。众人虽然有心想要立功,却也舍不得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程浩见没人说话,有些着急地搓了搓手,点名指着叫会之的书生,道:“会之,你是永嘉才子,文韬武略,无人不佩服。你若来当郡守,相信大家都是信服的。你难道不想为永嘉出这一份力么?”
书生微微愕然,站起身来,沉吟片刻,才缓缓作答。
“蒙程管家抬爱,秦桧受宠若惊。只是秦桧无德无能,如何敢当此大任。”书生顿了一顿,又道:“何况我秦桧不过是一介书生,对于排兵布阵、守城应战一窍不通,只怕耽误了国家大事,所以这郡守我是万万当不得的。“
白玉郎猛听书生报出秦桧这个名字,脑中登时灵光一闪:“怪不得自己总觉得会之这两个字十分耳熟,原来会之正是大奸臣秦桧的表字!这书生居然就是秦桧,遗臭千古的大奸臣秦桧!”
程浩见秦桧断然拒绝,不由大失所望。秦桧在永嘉郡名气颇大,不但才华横溢,而且抱负远大。所以在座的众人中,程浩最为看好的就是他。然而秦桧却在这个关头却选择了拒绝。
程浩不好再勉强秦桧,只得望向其他人。
众人见程浩目光落向自己,或者装作低头喝茶,或者转头望向远方,借以逃避程浩的眼神。大家的心思都很明确,这郡守一职就是个烫手山芋,看着美味,实际却是碰不得的。很多人甚至想着离开王府后,就赶紧回去带着家人离开永嘉郡,躲避这场战祸。
程浩见众人如此表现,自然是失望不已。老王爷也忍不住闭着眼,暗暗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一时之间,大厅中又陷入了死寂之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悠悠响起,打破了这片死寂。
众人陡然听到这样两句话,只觉这两句话虽然通俗,但是朗朗上口,而且正气十足,细细品来,居然有种余音绕梁之感。众人皆是心头一震,诧异这句话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
就连老王爷一直没什么精神的脸上,也现出了几分振奋,双目精光露出,寻找着这个声音的来源。
不过众人顺着这个声音望过去,却大跌眼镜地发现,说这两句话的,居然是他们认为最纨绔无赖、最不学无术、最不懂国家大义为何物的白玉郎!
白玉郎猛见一道道目光向自己笔直射来,意识到自己似乎出错了风头。他本来就怕说多话,露出什么马脚,所以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在一边看热闹,谁当郡守对他而言都一样。可是当他知道了秦桧的身份之后,心中却不由起了波澜。一时激动之下,他才忍不住随口说出那样两句话来,可却没想到此举却让自己引来了众人的注意。
众人一时有些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都有些发愣。有一人不禁道:“你不过是一个整日耽于玩乐的纨绔子弟,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分明是拾人牙慧,不知从哪里听来这样两句话,还敢拿出来在这里大放厥词!”
说这话的人名叫云开,也是一名世家子弟。云家三代都是进士出身,云开的父亲和叔叔如今都在朝堂上做高官,家世也算十分显赫。所以,他倒是不怕顶撞白玉郎。
事到如今,白玉郎想低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他淡淡一笑道:“是我原创也好,是我抄袭也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地位、环境,是什么样的身份,都要对你的国家负起责任。那些平日里夸夸其谈,满口忠孝仁义,国难当头时却临阵退缩,百般推脱,只想着自己躲避战祸的虚伪书生,只能说是无耻!”
“你!”云开又羞又恼,满脸通红地指着白玉郎,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其他人也是愤怒地瞪着白玉郎。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脸上露出了羞愧之色。显然白玉郎的话,唤起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那种忠君爱国的良知。
秦桧阴沉着脸,低头默不作声。此时他的心中是愤怒与羞愧兼而有之。像这样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话,本来是应该由他秦桧嘴里说出,可如今却是让他平素最为看不起的纨绔子弟说了出来,自己反而成了被打脸的一方,这让他顿时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作疼。
可是秦桧虽然脸疼,却并无悔意。他信奉的一向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原则,一切以保住性命为首要前提。只要能保住性命,来日他金榜高中,有的是机会飞黄腾达。
“咳咳!”就在白玉郎大义凛然地跟众人对峙之时,老王爷很合时宜地咳了两声。程浩领会其意,高声道:“商议了这么久,王爷有些累了。既然诸位没有愿意担任郡守之位的,那王府也就不留各位了。还请诸位谨记我们的约定,回去之后,绝不可将此事大肆宣扬!”
“我等自会谨记!”众人如释重负,也顾不上再和白玉郎争辩,应承了一句,便纷纷告辞离开。他们都急着回家,将此事告知家中,早日做好筹划,最好能尽早离开永嘉郡。
白玉郎慢悠悠地喝了最后一口茶,才走出王府大厅,却见秦桧正由几个书生簇拥着,边走边商议着什么。白玉郎心中一动,喊道:“等一下!”
秦桧听到白玉郎喊他,转回头来,道:“你是在叫我?”
“当然!”白玉郎来到秦桧的面前,盯着他的脸看了半晌,眯着眼睛问道:“你叫秦桧,字会之?”
秦桧被白玉郎盯得有些发愣,听他询问,用力甩了甩袖子,傲然转身道:“是又如何?”
“那就没错了。”白玉郎确认了他是秦桧无误,冷笑了一声,忽然狠狠地朝着秦桧的屁股踹了过去!
秦桧猝不及防,被白玉郎这一脚踹了个正着,身体向前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泥!
众人想不到白玉郎会忽然踹秦桧一脚,都忍不住转头向他怒视。白玉郎却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漫不经心地收回脚,双眼一翻,望向天空。
秦桧被这一下踹得不轻,半晌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转头怒视白玉郎,道:“你这恶少,竟敢如此欺我?”
“就是欺你又如何?”白玉郎若无其事地笑了笑道:“这一脚是我替一个朋友踢的。怎么,你有意见?”
秦桧恨恨地瞪了白玉郎一眼,敢怒却不敢言。毕竟白玉郎的家世摆在那里,他不过是一个区区书生,怎么敢跟这种纨绔恶少顶撞?
其他书生却气不过,正要跟白玉郎争论,这时却见程浩匆匆从大厅出来。他没注意到白玉郎和众书生间的争执,急声向白玉郎道:“白公子,老王爷有请!”
白玉郎点了点头,也不理会众书生,背着手扬长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