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穿越
- 2 第2章 娶亲
- 3 第3章 喜宴遇刘邦
- 4 第4章 紧张的洞房
- 5 第5章 混乱的时空
- 6 第6章 永嘉王的邀请
- 7 第7章 机密军事
- 8 第8章 秦桧字会之
- 9 第9章 王爷的心思
- 10 第10章 街市
- 11 第11章 忠良之后
- 12 第12章 又见秦桧
- 13 第13章 秦桧的表白
- 14 第14章 白玉郎的决定
- 15 第15章 这郡守,我当了!
- 16 第16章 总兵赵子龙
- 17 第17章 宴请刘邦
- 18 第18章 拜见方守财
- 19 第19章 方守财的狠辣
- 20 第20章 人心惶惶
- 21 第21章 诗会夺魁(一)
- 22 第22章 诗会夺魁(二)
- 23 第23章 诗会夺魁(三)
- 24 第24章 诗会夺魁(四)
- 25 第25章 诗会夺魁(五)
- 26 第26章 诗会夺魁(六)
- 27 第27章 满江红
- 28 第28章 再来一次
- 29 第29章 回房睡觉
- 30 第30章 讨债
- 31 第31章 军饷
- 32 第32章 半日闲
- 33 第33章 萧十一郎与长生经
- 34 第34章 同居一室
- 35 第35章 士兵的遗愿
- 36 第36章 流民
- 37 第37章 书生、郡守、国师
- 38 第38章 奇怪的少女
- 39 第39章 孤男寡女
- 40 第40章 永嘉王墓
- 41 第41章 魑魅魍魉各怀鬼胎
- 42 第42章 大龙的英雄
- 43 第43章 剑与掌的对决
- 44 第44章 墓室里的机关
- 45 第45章 墓室里的宝物
- 46 第46章 这丹有毒?
- 47 第47章 逃出生天
- 48 第 48章 又见李白
- 49 第49章 大战前夕
- 50 第50章 突袭
- 51 第51章 鏖战永嘉
- 52 第52章 对不起,尸体
- 53 第53章 一个沉重的选择
- 54 第54章 投降
- 55 第55章 众叛亲离
- 56 第56章 降书
- 57 第57章 刺杀行动
- 58 第58章 耶律康之死
- 59 第59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
- 60 第60章 洞房之夜
- 61 第61章 江湖
- 62 第62章 大战余波
- 63 第63章 太平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章 忠良之后
第11章 忠良之后
宋大娘的家住在城郊,院落的围墙半面倒塌,一扇木门残破不堪,里面的房屋更是残旧破败,显然是很久未经修葺。
院子里一名五十多岁、略显佝偻的老妇人站在院中,粗布荆钗,满面沧桑。老妇人一边低着头翻检着从山里采摘来的野菜,一面不时抬抬头望望门外,一副十分着急的样子。
“阿婆!”小花看到老妇人,松开白玉郎的手,欢喜地蹦蹦跳跳跑到了她的身边。老妇人看到小花回来,先是眉眼舒展,接着面色一沉,扯着小花的胳膊,照着屁股就是一巴掌:“你个死妮子,又偷偷溜出去玩!看我不打死你!”
小花小嘴一扁,哇哇大哭起来。
白玉郎知道,这个老妇人肯定就是小花的奶奶宋大娘了。他见宋大娘动手打小花,急忙阻拦道:“大娘别再打了,再打就把孩子打坏了!”
宋大娘这才注意到白玉郎就站在旁边,眯着眼仔细打量了两下,却不认得,不由迷惑地问道:“不知道公子是……”
白玉郎忙回答道:“我在集市上看到小花迷路,就把她送了回来。”
“那真是多谢公子了!”宋大娘道了一声感激,接着有些迟疑地问道:“公子……要不要来家里坐坐?”
宋大娘虽不认得白玉郎,可见他一身绫罗,必然是来自富贵人家。她生怕自家贫困,招待不周,以致怠慢贵客,所以才有些迟疑。
“那我就打扰了。”白玉郎却不在意这些,大方地答应了下来。
宋大娘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招呼白玉郎进屋。刚一进屋,宋大娘就嘱咐小花去搬板凳,自己则去张罗茶水点心。
白玉郎站在门旁,四下打量着房间。不过宋大娘家徒四壁,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件,几乎可以一览无余,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打量的。
不大一会儿,小花抱着一根板凳过来,请白玉郎坐下。宋大娘也端来了茶水和点心。茶水盛在一个大茶碗中,上面飘着几片绿油油的茶叶,清香扑鼻,却是白玉郎从未见过的一种青茶。至于点心,是一种青菜丸子,里面掺了一点儿白面和肉。
白玉郎喝了一口茶,又吃了一个丸子,觉得味道十分特别,不由赞道:“味道真好!宋大娘您的手艺真棒!”
宋大娘有些羞赧地笑了笑道:“公子说笑了!这都是些不值钱的乡下玩意儿。茶是村里的阿强从山上采的野茶,丸子是我用山上采来的野菜,掺了点儿白面和腌野兔子肉做的。公子要是不嫌弃,就多吃一点儿。”
白玉郎点了点头,拿起一个丸子,正待入口,却见小花手指含在嘴里,正眼巴巴地看着白玉郎手上的丸子。
白玉郎微微一笑,将丸子递给小花,小花眉开眼笑地将丸子往嘴里塞。
“没规矩!”宋大娘瞪了小花一眼,向白玉郎陪笑道:“这孩子爹娘都不在眼前,我又顾不上管教,才导致她不懂规矩。公子千万别见怪。”
白玉郎点了点头,看了看碗里的丸子,又看看瘦骨伶仃的小花,若有所思地将碗端起来,递到小花眼前,道:“你拿去吃吧!”
小花眼中一亮,转头望了望宋大娘,见奶奶点头默许,才喜滋滋地接过碗去,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白玉郎见小花贪吃的样子,心中一动,向宋大娘问道:“大娘别怪我说话直白,今天你拿来招待我的这些东西,都是平常你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吧?”
宋大娘脸上现出一丝赧然之色来,道:“不瞒公子说,我家老头子去年刚过世,家里如今只有我跟小花两个人在,靠我养鸡和替人缝补弄些银钱度日,平日也少不了邻里接济,自然得省吃俭用些。这些东西都是拿来招待贵客的,我们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舍得吃。”
白玉郎忍不住问道:“那小花的父母呢?他们人在哪里?”
宋大娘沧桑的脸上显出一丝悲苦,长叹了一声道:“小花她爹刚成亲没多久,就去了西北入伍当兵了,从此一去不回,最近这三年连音信也没一个。我托人去打听,结果却都没有准信儿。小花她娘熬不住,带着小花爹当兵的银子偷偷跟人跑了。最后就剩下我们祖孙相依为命。”
白玉郎对宋大娘一家的遭遇产生了同情。他轻轻拍了拍小花的脑袋,又向宋大娘问道:“你家中没有别的亲戚了么?”
“倒是有一个。”宋大娘道:“我有个弟弟,早年四处闯荡,没个落脚的地儿。直到半年多前,他托人捎信儿来说,在京城郊区开了个茶馆,算是站稳了脚根儿,想接我们一起过去。”
白玉郎道:“这对你们来讲是件好事,你怎么没有带着小花一起去呢?”
宋大娘摇了摇头道:“我们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外面根本都不了解。我现在年纪大了,也经不起折腾,就想着能安安稳稳地把小花拉扯大。再说小花她爹要是有一天回来了,找不到我们怎么办?”
白玉郎忽然觉得心头一堵。小花的爹三年无音信,十有八九是战死沙场了。然而在宋大娘的心中却始终存着一个念想,那就是儿子终有一天会平安归来。
白玉郎前世无父无母,心里对宋大娘这样深厚的母子之情极为羡慕。
正在闲聊时,一个凶狠的声音从屋外传了进来:“老太婆,出来交租了!”
宋大娘听到这个声音后,面色遽然一变,向白玉郎道:“公子你先坐,我出去看一下!”
宋大娘匆匆走出门,看到门外站了三名家丁模样的人。中间领头的人头戴狗皮小帽,尖嘴猴腮,看到宋大娘出来后,冷哼道:“拖拖拉拉的,动作真慢!废话不多说,赶紧把今年的地租交了!”
宋大娘面露难色,道:“二狗管事,我儿入伍当兵,至今没有音信。我家老头子也不在了,家中实在没有男丁耕种。今年收成又不好,耕地转不出去,荒了一年,实在是没有地租交啊!”
“这我管不着,交不出租来,那就拿别的东西来顶!”名叫李二狗的管事冷眼看了看宋大娘,抠着鼻子冷哼。
宋大娘为难地道:“我家中的状况,管事应该也清楚,实在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来抵地租了。”
李二狗眼珠转了转,目光落在躲在宋大娘身后的小花身上,阴声笑道:“怎么没有,你不是还有个小孙女么?正好我们老爷家里缺丫鬟,拿她抵地租正好!”
“这可使不得啊!”宋大娘大惊失色,将小花紧紧护在身后,道:“地租等我儿回来自然会补上。小花她年纪小,不懂事,管事你就放过她吧!”
“等你儿子回来?他还回得来么?”李二狗冷笑道:“我可是听人说,你儿子三年没有音信,只怕早就死了。就算不死,那也肯定是投靠了党项做了叛贼了!少啰嗦,赶紧把你孙女交出来!”
李二狗说完,猛一挥手,两名家丁便撸起袖子想要抢人。
白玉郎在屋中听到这里,按捺不住,正要出去阻拦,却听到时宋大娘用一声近乎绝望的悲愤之音大声喊道:“我儿狄青,乃是忠良之后,他绝不是叛贼!”
院子里一名五十多岁、略显佝偻的老妇人站在院中,粗布荆钗,满面沧桑。老妇人一边低着头翻检着从山里采摘来的野菜,一面不时抬抬头望望门外,一副十分着急的样子。
“阿婆!”小花看到老妇人,松开白玉郎的手,欢喜地蹦蹦跳跳跑到了她的身边。老妇人看到小花回来,先是眉眼舒展,接着面色一沉,扯着小花的胳膊,照着屁股就是一巴掌:“你个死妮子,又偷偷溜出去玩!看我不打死你!”
小花小嘴一扁,哇哇大哭起来。
白玉郎知道,这个老妇人肯定就是小花的奶奶宋大娘了。他见宋大娘动手打小花,急忙阻拦道:“大娘别再打了,再打就把孩子打坏了!”
宋大娘这才注意到白玉郎就站在旁边,眯着眼仔细打量了两下,却不认得,不由迷惑地问道:“不知道公子是……”
白玉郎忙回答道:“我在集市上看到小花迷路,就把她送了回来。”
“那真是多谢公子了!”宋大娘道了一声感激,接着有些迟疑地问道:“公子……要不要来家里坐坐?”
宋大娘虽不认得白玉郎,可见他一身绫罗,必然是来自富贵人家。她生怕自家贫困,招待不周,以致怠慢贵客,所以才有些迟疑。
“那我就打扰了。”白玉郎却不在意这些,大方地答应了下来。
宋大娘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招呼白玉郎进屋。刚一进屋,宋大娘就嘱咐小花去搬板凳,自己则去张罗茶水点心。
白玉郎站在门旁,四下打量着房间。不过宋大娘家徒四壁,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件,几乎可以一览无余,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打量的。
不大一会儿,小花抱着一根板凳过来,请白玉郎坐下。宋大娘也端来了茶水和点心。茶水盛在一个大茶碗中,上面飘着几片绿油油的茶叶,清香扑鼻,却是白玉郎从未见过的一种青茶。至于点心,是一种青菜丸子,里面掺了一点儿白面和肉。
白玉郎喝了一口茶,又吃了一个丸子,觉得味道十分特别,不由赞道:“味道真好!宋大娘您的手艺真棒!”
宋大娘有些羞赧地笑了笑道:“公子说笑了!这都是些不值钱的乡下玩意儿。茶是村里的阿强从山上采的野茶,丸子是我用山上采来的野菜,掺了点儿白面和腌野兔子肉做的。公子要是不嫌弃,就多吃一点儿。”
白玉郎点了点头,拿起一个丸子,正待入口,却见小花手指含在嘴里,正眼巴巴地看着白玉郎手上的丸子。
白玉郎微微一笑,将丸子递给小花,小花眉开眼笑地将丸子往嘴里塞。
“没规矩!”宋大娘瞪了小花一眼,向白玉郎陪笑道:“这孩子爹娘都不在眼前,我又顾不上管教,才导致她不懂规矩。公子千万别见怪。”
白玉郎点了点头,看了看碗里的丸子,又看看瘦骨伶仃的小花,若有所思地将碗端起来,递到小花眼前,道:“你拿去吃吧!”
小花眼中一亮,转头望了望宋大娘,见奶奶点头默许,才喜滋滋地接过碗去,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白玉郎见小花贪吃的样子,心中一动,向宋大娘问道:“大娘别怪我说话直白,今天你拿来招待我的这些东西,都是平常你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吧?”
宋大娘脸上现出一丝赧然之色来,道:“不瞒公子说,我家老头子去年刚过世,家里如今只有我跟小花两个人在,靠我养鸡和替人缝补弄些银钱度日,平日也少不了邻里接济,自然得省吃俭用些。这些东西都是拿来招待贵客的,我们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舍得吃。”
白玉郎忍不住问道:“那小花的父母呢?他们人在哪里?”
宋大娘沧桑的脸上显出一丝悲苦,长叹了一声道:“小花她爹刚成亲没多久,就去了西北入伍当兵了,从此一去不回,最近这三年连音信也没一个。我托人去打听,结果却都没有准信儿。小花她娘熬不住,带着小花爹当兵的银子偷偷跟人跑了。最后就剩下我们祖孙相依为命。”
白玉郎对宋大娘一家的遭遇产生了同情。他轻轻拍了拍小花的脑袋,又向宋大娘问道:“你家中没有别的亲戚了么?”
“倒是有一个。”宋大娘道:“我有个弟弟,早年四处闯荡,没个落脚的地儿。直到半年多前,他托人捎信儿来说,在京城郊区开了个茶馆,算是站稳了脚根儿,想接我们一起过去。”
白玉郎道:“这对你们来讲是件好事,你怎么没有带着小花一起去呢?”
宋大娘摇了摇头道:“我们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外面根本都不了解。我现在年纪大了,也经不起折腾,就想着能安安稳稳地把小花拉扯大。再说小花她爹要是有一天回来了,找不到我们怎么办?”
白玉郎忽然觉得心头一堵。小花的爹三年无音信,十有八九是战死沙场了。然而在宋大娘的心中却始终存着一个念想,那就是儿子终有一天会平安归来。
白玉郎前世无父无母,心里对宋大娘这样深厚的母子之情极为羡慕。
正在闲聊时,一个凶狠的声音从屋外传了进来:“老太婆,出来交租了!”
宋大娘听到这个声音后,面色遽然一变,向白玉郎道:“公子你先坐,我出去看一下!”
宋大娘匆匆走出门,看到门外站了三名家丁模样的人。中间领头的人头戴狗皮小帽,尖嘴猴腮,看到宋大娘出来后,冷哼道:“拖拖拉拉的,动作真慢!废话不多说,赶紧把今年的地租交了!”
宋大娘面露难色,道:“二狗管事,我儿入伍当兵,至今没有音信。我家老头子也不在了,家中实在没有男丁耕种。今年收成又不好,耕地转不出去,荒了一年,实在是没有地租交啊!”
“这我管不着,交不出租来,那就拿别的东西来顶!”名叫李二狗的管事冷眼看了看宋大娘,抠着鼻子冷哼。
宋大娘为难地道:“我家中的状况,管事应该也清楚,实在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来抵地租了。”
李二狗眼珠转了转,目光落在躲在宋大娘身后的小花身上,阴声笑道:“怎么没有,你不是还有个小孙女么?正好我们老爷家里缺丫鬟,拿她抵地租正好!”
“这可使不得啊!”宋大娘大惊失色,将小花紧紧护在身后,道:“地租等我儿回来自然会补上。小花她年纪小,不懂事,管事你就放过她吧!”
“等你儿子回来?他还回得来么?”李二狗冷笑道:“我可是听人说,你儿子三年没有音信,只怕早就死了。就算不死,那也肯定是投靠了党项做了叛贼了!少啰嗦,赶紧把你孙女交出来!”
李二狗说完,猛一挥手,两名家丁便撸起袖子想要抢人。
白玉郎在屋中听到这里,按捺不住,正要出去阻拦,却听到时宋大娘用一声近乎绝望的悲愤之音大声喊道:“我儿狄青,乃是忠良之后,他绝不是叛贼!”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