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穿越
- 2 第2章 娶亲
- 3 第3章 喜宴遇刘邦
- 4 第4章 紧张的洞房
- 5 第5章 混乱的时空
- 6 第6章 永嘉王的邀请
- 7 第7章 机密军事
- 8 第8章 秦桧字会之
- 9 第9章 王爷的心思
- 10 第10章 街市
- 11 第11章 忠良之后
- 12 第12章 又见秦桧
- 13 第13章 秦桧的表白
- 14 第14章 白玉郎的决定
- 15 第15章 这郡守,我当了!
- 16 第16章 总兵赵子龙
- 17 第17章 宴请刘邦
- 18 第18章 拜见方守财
- 19 第19章 方守财的狠辣
- 20 第20章 人心惶惶
- 21 第21章 诗会夺魁(一)
- 22 第22章 诗会夺魁(二)
- 23 第23章 诗会夺魁(三)
- 24 第24章 诗会夺魁(四)
- 25 第25章 诗会夺魁(五)
- 26 第26章 诗会夺魁(六)
- 27 第27章 满江红
- 28 第28章 再来一次
- 29 第29章 回房睡觉
- 30 第30章 讨债
- 31 第31章 军饷
- 32 第32章 半日闲
- 33 第33章 萧十一郎与长生经
- 34 第34章 同居一室
- 35 第35章 士兵的遗愿
- 36 第36章 流民
- 37 第37章 书生、郡守、国师
- 38 第38章 奇怪的少女
- 39 第39章 孤男寡女
- 40 第40章 永嘉王墓
- 41 第41章 魑魅魍魉各怀鬼胎
- 42 第42章 大龙的英雄
- 43 第43章 剑与掌的对决
- 44 第44章 墓室里的机关
- 45 第45章 墓室里的宝物
- 46 第46章 这丹有毒?
- 47 第47章 逃出生天
- 48 第 48章 又见李白
- 49 第49章 大战前夕
- 50 第50章 突袭
- 51 第51章 鏖战永嘉
- 52 第52章 对不起,尸体
- 53 第53章 一个沉重的选择
- 54 第54章 投降
- 55 第55章 众叛亲离
- 56 第56章 降书
- 57 第57章 刺杀行动
- 58 第58章 耶律康之死
- 59 第59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
- 60 第60章 洞房之夜
- 61 第61章 江湖
- 62 第62章 大战余波
- 63 第63章 太平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章 王爷的心思
第9章 王爷的心思
白玉郎跟着程浩身后,这一次却是从大厅直接转到了内室,显然是老王爷有什么私密的话要跟白玉郎说。永嘉王跟白家关系匪浅,以长辈身份训诫白玉郎几句,那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白玉郎不疑有他,就只怕老王爷唠唠叨叨个不停,让自己露出什么破绽来。
白玉郎来到内室,果然看到老王爷正在等他。只不过这一次老王爷一改方才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而变得精神奕奕,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一股活力。他的身旁依旧站着那名质朴的年轻人。
“这老头刚才果然是装的!”白玉郎暗自腹诽,脸上却含笑问道:“不知道老王爷找我来是因为何事啊?”
永嘉王没有正面回答,反而笑眯眯地反问道:“玉郎啊,我听说你昨天成亲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通知我一声啊,我也好给你准备一份贺礼啊!”
白玉郎心想:这婚事乃是强逼,又不是明媒正娶,要是告诉你还成得了吗?不过永嘉王既然提到这件事,说明他早已知晓此事,知晓却不阻止,可见他对这件事是持纵容的态度的。
白玉郎尴尬答道:“婚事仓促,来不及告知王爷。况且区区小事,也不敢劳动老王爷大驾。”
“这是什么混账话?”永嘉王一拍桌子,怒哼道:“我与你祖父情同手足,你就如我的亲身孙儿一般,你的婚姻大事,岂能与我无关?”
白玉郎意识到自己忽略了白家与永嘉王的亲密关系,急忙陪笑道:“老王爷莫要动气,玉郎知错了。”
永嘉王转怒为笑,也不说话,只是捻着胡须盯着白玉郎看。
白玉郎总觉得永嘉王的笑里隐藏着一股子奸诈,让自己浑身不自在。他主动问道:“老王爷您找我来就是为了这件事么?如果没有别的事,那玉郎就不打扰您老人家休息了。”
眼看白玉郎起身要走,永嘉王急忙喊道:“慢着!我还有正事要跟你商量!”
白玉郎笑道:“老王爷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吧!”
“那我也不绕弯子了!”永嘉王沉声道:“我想让你做永嘉郡守!”
“啊……?您老确定不是在跟我开玩笑?”白玉郎万没想到老王爷跟自己说的居然是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不过他见老王爷神色平静,又不像是在说笑,不禁愕然道:“您为什么会选我?”
永嘉王微微一笑道:“你大概会觉得奇怪,永嘉郡数十名才子俊彦我不选,非要选你这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吧?”
白玉郎点了点头。老王爷说的,正是他想问的。
永嘉王道:“几年前你来永嘉,你祖父忠勇侯差人给我送了一封信,希望我能替他照顾和管教一下你。我年纪大了,本来对此是有心无力,可是老友相托,却又不好推脱。然而我几次找你来,你这个混账滑头不是装病,就是耍赖。我对你也是恨铁不成钢,以为你真的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今天之所以把你叫过来,本来也就是让你见识一下诸位青年才俊的。然而我没想到你居然能语惊四座,实在让我刮目相看。”
白玉郎心想,那些话可并不是他原创的,他不过是顺嘴说出来而已。他也根本没预料到,自己那一番话,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白玉郎沉吟道:“说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您老人家也说我是混账滑头,我根本没有担当郡守的才能。”
“才能可以培养,但是如今大敌当前,最重要的还是一份胆气和担当。我暗中观察诸人,虽然一个个慷慨陈词,可是要谈到郡守大任,却畏缩推脱,难堪大任。唯有你,不但不畏惧,反而能有感而发,说出那样一番微言大义之语来。这证明你有足够的勇气来担当这份大任。”
白玉郎苦笑道:“老王爷你高看我了,我可没有你说的那么有胆量。”
永嘉王道:“怎么,你不愿意么?”
白玉郎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愿意,我根本就没想过这种事。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懒散不羁,又没有统领才能,大战在即,我担不了这个责任!”
“看来你还是怕了啊!”永嘉王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追忆的神色,道:“遥想当年,你白家先祖白嗣元,虽出身草莽,却心系天下。适逢乱世,强敌环伺,白嗣源为保卫一方百姓,不惧危难,几次出生入死,带领百姓抗击***受得万民称颂。忠良之名,由此而始。”
“你的高祖白易之,追随太祖皇帝东征西讨。太祖皇帝曾被敌军围困,陷入绝境。包括太祖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在劫难逃,几近绝望。只有白易之,毫不气馁,几乎是单枪匹马,保护着太祖皇帝杀出重围,平安脱险。那一战后侍从在白易之身上发现大小伤口共计一百一十三处。太祖皇帝含泪问白易之,为何要舍命救自己。白易之回答说,天下可以没有易之,但是百姓不可以没有明君。此等胸襟,何其豪迈?”
“还有你,少时就聪慧过人,三岁诵诗文,五岁学武功,当时被誉为京师神童。你祖父问你,你的志向是什么?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来着,你的回答是,要保卫天下苍生。而你那年,不过才七岁。小小年纪,有如此抱负,白家何愁后继无人?后来你变得纨绔也好,混账也罢,我始终还是坚信,你身上流的是白家那股为了天下苍生而舍生忘死的不屈血液。”
永嘉王说着,目光灼灼地盯着白玉郎,直逼他内心深处。
虽然明知道永嘉王是在激自己,白玉郎还是不由地感觉到一股热血在体内沸腾。白玉郎甚至还感受得到,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并不受自己的脑子控制。
它来源于自己的这具身体。
“看来你当年也是有理想抱负的热血青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让你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呢?”白玉郎心中默默地自问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发出了一声叹息。他默然片刻,向永嘉王道:“老王爷的教诲,玉郎明白了。王爷可否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考虑考虑?”
永嘉王的眉头舒展开来,笑道:“可以,不过时间紧迫,你可不能让我等太久。”
白玉郎起身告辞。
等到白玉郎离开后,永嘉王捻须问身旁的年轻人:“你觉得玉郎这个人如何?”
年轻人微一沉吟,道:“末将觉得……这个白家少爷跟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传闻这白少爷张扬跋扈,不学无术,乃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然而今日一见,这白少爷却是头脑聪慧,举止得体,而且忧国为民,见识不凡,跟传闻中的实在是相去甚远。”
永嘉王听了年轻人的评论,微微颔首,笑道:“其实我跟你一样,之前也是看走眼了。玉郎年少时有神童之名,我只是有所耳闻,并未亲见。等他来到永嘉郡后,我观其所作所为,任性散漫,又太过骄横,难成大器。可是我跟他爷爷忠勇侯乃是一起玩到大的至交好友,碍于情面,不能不加以照顾。这一次,我叫他来本来只是借机让他了解一点国家大事,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好建议。可我没想到,他居然能在这时候挺身而出,还说出一番惊人之言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说得真好,慷慨激昂,不愧是白家儿郎!……不过这玉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文采了?”
年轻人也露出赞赏之色,道:“这两句话字字说到了末将的心坎上了。我听到这两句话时,忍不住热血沸腾,恨不能与这白家少爷浮一大白。”
“其实在我心中,你才是最好的郡守人选。只可惜龙朝开国便立下规矩,武官不得担任郡守。虽然说事急从权,可是将来难保不被有心之人抓为把柄。我倒是不怕,就是怕你受牵连。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找他人来担任郡守。”永嘉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年轻人一眼,道:“不过说到军事才能,我见过的年轻人里面没有能比得过你的。这次大秦来犯,还需要你接过总兵之职,从旁协助,我们才有取胜的机会。”
白玉郎来到内室,果然看到老王爷正在等他。只不过这一次老王爷一改方才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而变得精神奕奕,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一股活力。他的身旁依旧站着那名质朴的年轻人。
“这老头刚才果然是装的!”白玉郎暗自腹诽,脸上却含笑问道:“不知道老王爷找我来是因为何事啊?”
永嘉王没有正面回答,反而笑眯眯地反问道:“玉郎啊,我听说你昨天成亲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通知我一声啊,我也好给你准备一份贺礼啊!”
白玉郎心想:这婚事乃是强逼,又不是明媒正娶,要是告诉你还成得了吗?不过永嘉王既然提到这件事,说明他早已知晓此事,知晓却不阻止,可见他对这件事是持纵容的态度的。
白玉郎尴尬答道:“婚事仓促,来不及告知王爷。况且区区小事,也不敢劳动老王爷大驾。”
“这是什么混账话?”永嘉王一拍桌子,怒哼道:“我与你祖父情同手足,你就如我的亲身孙儿一般,你的婚姻大事,岂能与我无关?”
白玉郎意识到自己忽略了白家与永嘉王的亲密关系,急忙陪笑道:“老王爷莫要动气,玉郎知错了。”
永嘉王转怒为笑,也不说话,只是捻着胡须盯着白玉郎看。
白玉郎总觉得永嘉王的笑里隐藏着一股子奸诈,让自己浑身不自在。他主动问道:“老王爷您找我来就是为了这件事么?如果没有别的事,那玉郎就不打扰您老人家休息了。”
眼看白玉郎起身要走,永嘉王急忙喊道:“慢着!我还有正事要跟你商量!”
白玉郎笑道:“老王爷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吧!”
“那我也不绕弯子了!”永嘉王沉声道:“我想让你做永嘉郡守!”
“啊……?您老确定不是在跟我开玩笑?”白玉郎万没想到老王爷跟自己说的居然是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不过他见老王爷神色平静,又不像是在说笑,不禁愕然道:“您为什么会选我?”
永嘉王微微一笑道:“你大概会觉得奇怪,永嘉郡数十名才子俊彦我不选,非要选你这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吧?”
白玉郎点了点头。老王爷说的,正是他想问的。
永嘉王道:“几年前你来永嘉,你祖父忠勇侯差人给我送了一封信,希望我能替他照顾和管教一下你。我年纪大了,本来对此是有心无力,可是老友相托,却又不好推脱。然而我几次找你来,你这个混账滑头不是装病,就是耍赖。我对你也是恨铁不成钢,以为你真的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今天之所以把你叫过来,本来也就是让你见识一下诸位青年才俊的。然而我没想到你居然能语惊四座,实在让我刮目相看。”
白玉郎心想,那些话可并不是他原创的,他不过是顺嘴说出来而已。他也根本没预料到,自己那一番话,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白玉郎沉吟道:“说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您老人家也说我是混账滑头,我根本没有担当郡守的才能。”
“才能可以培养,但是如今大敌当前,最重要的还是一份胆气和担当。我暗中观察诸人,虽然一个个慷慨陈词,可是要谈到郡守大任,却畏缩推脱,难堪大任。唯有你,不但不畏惧,反而能有感而发,说出那样一番微言大义之语来。这证明你有足够的勇气来担当这份大任。”
白玉郎苦笑道:“老王爷你高看我了,我可没有你说的那么有胆量。”
永嘉王道:“怎么,你不愿意么?”
白玉郎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愿意,我根本就没想过这种事。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懒散不羁,又没有统领才能,大战在即,我担不了这个责任!”
“看来你还是怕了啊!”永嘉王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追忆的神色,道:“遥想当年,你白家先祖白嗣元,虽出身草莽,却心系天下。适逢乱世,强敌环伺,白嗣源为保卫一方百姓,不惧危难,几次出生入死,带领百姓抗击***受得万民称颂。忠良之名,由此而始。”
“你的高祖白易之,追随太祖皇帝东征西讨。太祖皇帝曾被敌军围困,陷入绝境。包括太祖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在劫难逃,几近绝望。只有白易之,毫不气馁,几乎是单枪匹马,保护着太祖皇帝杀出重围,平安脱险。那一战后侍从在白易之身上发现大小伤口共计一百一十三处。太祖皇帝含泪问白易之,为何要舍命救自己。白易之回答说,天下可以没有易之,但是百姓不可以没有明君。此等胸襟,何其豪迈?”
“还有你,少时就聪慧过人,三岁诵诗文,五岁学武功,当时被誉为京师神童。你祖父问你,你的志向是什么?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来着,你的回答是,要保卫天下苍生。而你那年,不过才七岁。小小年纪,有如此抱负,白家何愁后继无人?后来你变得纨绔也好,混账也罢,我始终还是坚信,你身上流的是白家那股为了天下苍生而舍生忘死的不屈血液。”
永嘉王说着,目光灼灼地盯着白玉郎,直逼他内心深处。
虽然明知道永嘉王是在激自己,白玉郎还是不由地感觉到一股热血在体内沸腾。白玉郎甚至还感受得到,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并不受自己的脑子控制。
它来源于自己的这具身体。
“看来你当年也是有理想抱负的热血青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让你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呢?”白玉郎心中默默地自问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发出了一声叹息。他默然片刻,向永嘉王道:“老王爷的教诲,玉郎明白了。王爷可否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考虑考虑?”
永嘉王的眉头舒展开来,笑道:“可以,不过时间紧迫,你可不能让我等太久。”
白玉郎起身告辞。
等到白玉郎离开后,永嘉王捻须问身旁的年轻人:“你觉得玉郎这个人如何?”
年轻人微一沉吟,道:“末将觉得……这个白家少爷跟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传闻这白少爷张扬跋扈,不学无术,乃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然而今日一见,这白少爷却是头脑聪慧,举止得体,而且忧国为民,见识不凡,跟传闻中的实在是相去甚远。”
永嘉王听了年轻人的评论,微微颔首,笑道:“其实我跟你一样,之前也是看走眼了。玉郎年少时有神童之名,我只是有所耳闻,并未亲见。等他来到永嘉郡后,我观其所作所为,任性散漫,又太过骄横,难成大器。可是我跟他爷爷忠勇侯乃是一起玩到大的至交好友,碍于情面,不能不加以照顾。这一次,我叫他来本来只是借机让他了解一点国家大事,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好建议。可我没想到,他居然能在这时候挺身而出,还说出一番惊人之言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说得真好,慷慨激昂,不愧是白家儿郎!……不过这玉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文采了?”
年轻人也露出赞赏之色,道:“这两句话字字说到了末将的心坎上了。我听到这两句话时,忍不住热血沸腾,恨不能与这白家少爷浮一大白。”
“其实在我心中,你才是最好的郡守人选。只可惜龙朝开国便立下规矩,武官不得担任郡守。虽然说事急从权,可是将来难保不被有心之人抓为把柄。我倒是不怕,就是怕你受牵连。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找他人来担任郡守。”永嘉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年轻人一眼,道:“不过说到军事才能,我见过的年轻人里面没有能比得过你的。这次大秦来犯,还需要你接过总兵之职,从旁协助,我们才有取胜的机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