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轮回
- 2 第一节 羽山大战(上)
- 3 第二节 羽山大战(下)
- 4 第三节 楚伯少阳
- 5 第四节 空谷往事
- 6 第五节 玉壁美人
- 7 第六节 玄火摧心
- 8 第七节 空谷巫法
- 9 第八节 天子诏书
- 10 第九节 江边“尧渡”
- 11 第十节 瑶姬独舞
- 12 第十一节 血溅瑶花
- 13 第十二节 避水剑痴
- 14 第十三节 仗义少年
- 15 第十四节 别有洞天
- 16 第五节 避水剑决
- 17 第十六节 瑶曲扶风
- 18 第十七章 拜师取剑
- 19 第十八章 九幽冥鸟
- 20 第 十九章 奇峰异池
- 21 第二十章 黑衣女子
- 22 第二十一章 过往恩怨
- 23 第二十二章 避水丹心
- 24 第二十三章 大楚水师
- 25 第二十四章 一败涂地
- 26 第二十五章 再败涂地
- 27 第二十六章 凶师飞蝠
- 28 第二十七章 淮水水妖
- 29 第二十八章 久别重逢
- 30 第二十九章 龙宣太子
- 31 第三十章 海底鲛宫
- 32 第三十一章 群英舌战
- 33 第三十二章 假戏真做
- 34 第三十三章 幽姬姑姑
- 35 第三十四章 神秘荒殿
- 36 第三十五章 生死相交
- 37 第三十六章 前尘遗梦
- 38 第三十七章 重瞳偃王
- 39 第三十八章 兄弟阋墙
- 40 第三十九章 四鬼遁形
- 41 第四十章 三族乱战
- 42 第四十一章 水族神上
- 43 第四十二章 师徒相见
- 44 第四十三章 一往无前
- 45 第四十四章 国仇家恨
- 46 第四十五章 矫猿难缚
- 47 第四十六章 水神瑶乙
- 48 第四十七章 惊世一战
- 49 第四十八章 启程前夕
- 50 第四十九章 曲阜风云
- 51 第五十章 婚礼前夕
- 52 第五十一章 疑窦丛生
- 53 第五十二章 虚虚实实
- 54 第五十三章 齐国阴谋
- 55 敌五十四章 独斗群雄
- 56 第五十五章 君子小人
- 57 第五十六章 妖女本性
- 58 第五十七章 泗云大婚
- 59 第五十八章 风雨欲来
- 60 第五十九章 阴谋阳谋
- 61 第六十章 阴谋缠斗
- 62 第六十一章 英雄末路
- 63 第六十二章 惊龙莫敌
- 64 第六十三章 青山依在
- 65 第六十四章 谁是黄雀
- 66 第六十五章 夜黑风林
- 67 第六十六章 血海深仇
- 68 第六十七章 天下第一
- 69 第六十八章 声东击西
- 70 第六十九章 寿元终尽
- 71 第七十章 陈年旧事
- 72 第七十一章 情根深种
- 73 第七十二章 青青子衿
- 74 第 七十三章 瑶池故事
- 75 第七十四章 结义金兰
- 76 第 七十五章 楚国云梦
- 77 第七十六章 琼浆玉液
- 78 第七十七章 酒过五味
- 79 第七十八章 霸王破阵
- 80 第七十九章 酒神歌声
- 81 第八十章 大楚内乱
- 82 第八十一章 水火相生
- 83 第八十二章 巴蛇吞象
- 84 第八十三章 兄弟同心
- 85 第八十四章 各取所需
- 86 第八十五章 灰飞烟灭
- 87 第八十六章 云梦苍茫
- 88 第八十七章 项江往事
- 89 第八十八章 东夷苗种
- 90 第八十九章 再入虎口
- 91 第九十章 玄商汤誓
- 92 第九十一章 鬼山群峰
- 93 第九十二章 奈何忘川
- 94 第九十三章 牛头马面
- 95 第九十四章 阎罗十殿
- 96 第九十五章 小鬼引路
- 97 第九十六章 先祖被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楔子 轮回
楔子 轮回
上古神州孕育了大河流域的半坡文明和大江流域的河姆渡文明,也不知道人类的历史繁衍孕育了多少年。直到约5000年前,大河流域的半坡文明在他们的首领黄帝姬轩辕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了统一强大的华夏部落,而河姆渡文明也已经在其首领蚩尤的领导下愈发壮大,号为九黎族。
随着部落的强大和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居住地已经满足不了两大部族的发展,而神州大地虽广袤无垠——北抵极冰之源,东有无涯之海,南达兽山恶林,西接昆仑山脉.但唯有中原腹地气候宜人,水草鲜美。
于是乎两大部落的首领都把目光放在了神州中原腹地,但中原腹地毕竟资源有限,确实难以容纳两个部族同时生存发展,于是东西两大文明第一次的激烈碰撞掀开了,双方在逐鹿原大战,结果九黎族大败,首领蚩尤被斩,九黎族远迁东方化为东夷诸国。
华夏族自此夺得中原腹地,终成神州大地第一部落。后大禹凭借治水之功被举为部落首领,又因大禹早年治水足迹踏遍九州,深知九州灵气之沛,为华夏族长久计,大禹强取九州灵气,又以铜绿山之火铜铸成九鼎,改革易制,建立了神州第一个王朝:夏朝。
不知是苍天无道,还是大禹此法触怒九州神灵,当夏朝传至第十七任夏桀王时,桀王昏聩无道,宠信妖姬妹喜,致使国内人民苦不堪言,国外诸侯纷纷离心。时玄鸟后裔商部落在其首领商汤的领导下,国泰民安,国力日盛。商汤甲骨卜卦,得知夏朝国祚日衰,遂起刀兵与夏桀王战于鸣条,奇怪的是另商汤一直忌讳的传九鼎并未出现拯救夏桀王,商军一举攻下夏都阳城,商代夏立。商汤发兵九万迁九鼎置于商都朝歌。后商传1代至末代君王帝辛殷寿,帝辛殷寿幼时聪颖过人,成年力能倒拽九牛之力,继位初始废除旧弊,征东夷诸国,一时天下宾服,四海称臣。
然听闻西方有先华夏族首领黄帝后裔姬昌有圣人之名,帝辛殷寿深忌之,遂囚姬昌于羕里。杀姬昌长子伯邑考,后在父师长箕子劝下,放姬昌归国,这也为日后商国灭亡埋下祸根。
姬昌归国后,不忘国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偶得先祖黄帝留下的【阴符经】残卷,推算出【周易】,终成大道,然天命有尽时,姬昌在临终前,传位给其第三子姬发,并传其【周易】,更留下箴言:“周乘祖德,发于周原,吾后皆不可离周原而国。”
姬发继位后,在太公望和姬旦的辅佐下乘帝辛殷寿的注意力在东夷诸国时,剪灭商朝西方邻国同盟,离周原迁都于镐京。大有窥视商朝九鼎之意。此时帝辛殷寿每战必胜,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致使商朝国力大不如前,又宠信妲己,诛比干,囚箕子。一时国内积怨四起,姬发乘此良机发兵与帝辛殷寿战于牧野,商军阵前倒戈,帝辛殷寿见大势已去,****于鹿台。
至此轮回,商亡周立。姬发会天下诸侯于孟津,以天为帝,自诩天之子,天下诸侯尊周为天下之宗,称宗周,尊姬发为天下共主,号周武王,周武王姬发大封天下诸侯,相约:岁岁朝贡,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商即以灭亡,周武王欲迁九鼎往周都镐京,怎奈九鼎到了洛邑(故夏都阳城)却怎么也不能移动分毫,周武王无奈,只有将九鼎放置洛邑,以洛邑为周朝东都。
后三百年间周朝发生了两件讳莫若深的大事:第一件,周武王玄孙昭王姬瑕因惧南楚愈发壮大,不听王命,发六师伐楚,全军覆灭,昭王亦葬身于江汉之滨。
第二件,东夷诸国中实力最为强盛的徐国国君徐驹王王妃生一肉球,徐驹王以为是妖怪,将肉球抛于大江,灵犬“后苍”又给衔了回来,后一子于肉球出世,举国皆奇。徐驹王百年之后,此子继位号为徐偃王,徐偃王推行仁政,国家昌盛,东夷6国皆臣服于徐国。一日,徐偃王巡视泗水之际,路途困顿,伏车而睡之时,有一无头老翁呼徐偃王乳名:“狗娃儿,当王天下”,徐偃王奇之。
当时是周昭王之子周穆王在位,周穆王迷信长生,经年西游寻昆仑欲找西王母赐长生药,常年荒废朝政,国人生活苦不堪言。东夷本就与上游华夏历朝属于世仇国恨,徐偃王欲代周而立,发兵攻周,时周穆王西寻昆仑之丘,镐京兵力空虚,周人惊怖,节节败退。某日夜间,突然刮起大雪,天寒地冻,当时正值炎暑六月间,徐国大军皆无御寒冬衣,死伤甚重。天亮时分又遭南方邻国楚**队突袭,徐军溃散,全军覆没。有传闻当时乱军之中突现上古恶兽混沌屠戮生灵,恰在此时周穆王突然出现在周楚联军当中,布下九鼎大阵诛杀混沌于泗水之滨。沉九鼎于泗水之下以镇怨灵。至此千年徐国毁于一旦,周穆王为稳东夷之心,复立徐国。看似故事已然结束,殊不知这正是千年轮回而已。
随着部落的强大和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居住地已经满足不了两大部族的发展,而神州大地虽广袤无垠——北抵极冰之源,东有无涯之海,南达兽山恶林,西接昆仑山脉.但唯有中原腹地气候宜人,水草鲜美。
于是乎两大部落的首领都把目光放在了神州中原腹地,但中原腹地毕竟资源有限,确实难以容纳两个部族同时生存发展,于是东西两大文明第一次的激烈碰撞掀开了,双方在逐鹿原大战,结果九黎族大败,首领蚩尤被斩,九黎族远迁东方化为东夷诸国。
华夏族自此夺得中原腹地,终成神州大地第一部落。后大禹凭借治水之功被举为部落首领,又因大禹早年治水足迹踏遍九州,深知九州灵气之沛,为华夏族长久计,大禹强取九州灵气,又以铜绿山之火铜铸成九鼎,改革易制,建立了神州第一个王朝:夏朝。
不知是苍天无道,还是大禹此法触怒九州神灵,当夏朝传至第十七任夏桀王时,桀王昏聩无道,宠信妖姬妹喜,致使国内人民苦不堪言,国外诸侯纷纷离心。时玄鸟后裔商部落在其首领商汤的领导下,国泰民安,国力日盛。商汤甲骨卜卦,得知夏朝国祚日衰,遂起刀兵与夏桀王战于鸣条,奇怪的是另商汤一直忌讳的传九鼎并未出现拯救夏桀王,商军一举攻下夏都阳城,商代夏立。商汤发兵九万迁九鼎置于商都朝歌。后商传1代至末代君王帝辛殷寿,帝辛殷寿幼时聪颖过人,成年力能倒拽九牛之力,继位初始废除旧弊,征东夷诸国,一时天下宾服,四海称臣。
然听闻西方有先华夏族首领黄帝后裔姬昌有圣人之名,帝辛殷寿深忌之,遂囚姬昌于羕里。杀姬昌长子伯邑考,后在父师长箕子劝下,放姬昌归国,这也为日后商国灭亡埋下祸根。
姬昌归国后,不忘国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偶得先祖黄帝留下的【阴符经】残卷,推算出【周易】,终成大道,然天命有尽时,姬昌在临终前,传位给其第三子姬发,并传其【周易】,更留下箴言:“周乘祖德,发于周原,吾后皆不可离周原而国。”
姬发继位后,在太公望和姬旦的辅佐下乘帝辛殷寿的注意力在东夷诸国时,剪灭商朝西方邻国同盟,离周原迁都于镐京。大有窥视商朝九鼎之意。此时帝辛殷寿每战必胜,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致使商朝国力大不如前,又宠信妲己,诛比干,囚箕子。一时国内积怨四起,姬发乘此良机发兵与帝辛殷寿战于牧野,商军阵前倒戈,帝辛殷寿见大势已去,****于鹿台。
至此轮回,商亡周立。姬发会天下诸侯于孟津,以天为帝,自诩天之子,天下诸侯尊周为天下之宗,称宗周,尊姬发为天下共主,号周武王,周武王姬发大封天下诸侯,相约:岁岁朝贡,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商即以灭亡,周武王欲迁九鼎往周都镐京,怎奈九鼎到了洛邑(故夏都阳城)却怎么也不能移动分毫,周武王无奈,只有将九鼎放置洛邑,以洛邑为周朝东都。
后三百年间周朝发生了两件讳莫若深的大事:第一件,周武王玄孙昭王姬瑕因惧南楚愈发壮大,不听王命,发六师伐楚,全军覆灭,昭王亦葬身于江汉之滨。
第二件,东夷诸国中实力最为强盛的徐国国君徐驹王王妃生一肉球,徐驹王以为是妖怪,将肉球抛于大江,灵犬“后苍”又给衔了回来,后一子于肉球出世,举国皆奇。徐驹王百年之后,此子继位号为徐偃王,徐偃王推行仁政,国家昌盛,东夷6国皆臣服于徐国。一日,徐偃王巡视泗水之际,路途困顿,伏车而睡之时,有一无头老翁呼徐偃王乳名:“狗娃儿,当王天下”,徐偃王奇之。
当时是周昭王之子周穆王在位,周穆王迷信长生,经年西游寻昆仑欲找西王母赐长生药,常年荒废朝政,国人生活苦不堪言。东夷本就与上游华夏历朝属于世仇国恨,徐偃王欲代周而立,发兵攻周,时周穆王西寻昆仑之丘,镐京兵力空虚,周人惊怖,节节败退。某日夜间,突然刮起大雪,天寒地冻,当时正值炎暑六月间,徐国大军皆无御寒冬衣,死伤甚重。天亮时分又遭南方邻国楚**队突袭,徐军溃散,全军覆没。有传闻当时乱军之中突现上古恶兽混沌屠戮生灵,恰在此时周穆王突然出现在周楚联军当中,布下九鼎大阵诛杀混沌于泗水之滨。沉九鼎于泗水之下以镇怨灵。至此千年徐国毁于一旦,周穆王为稳东夷之心,复立徐国。看似故事已然结束,殊不知这正是千年轮回而已。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