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 2 第2章 (捉虫)
- 3 第3章
- 4 第4章
- 5 第5章
- 6 第6章
- 7 第7章
- 8 第8章
- 9 第9章
- 10 第10章
- 11 第11章
- 12 第12章
- 13 第13章
- 14 第14章
- 15 第15章
- 16 第16章
- 17 第17章
- 18 第18章
- 19 第19章
- 20 第20章
- 21 第21章
- 22 第22章
- 23 第23章
- 24 第24章
- 25 第25章
- 26 第26章
- 27 第27章
- 28 第28章
- 29 第29章
- 30 第30章
- 31 第31章
- 32 第32章
- 33 第33章
- 34 第34章
- 35 第35章
- 36 第36章
- 37 第37章
- 38 第38章
- 39 第39章
- 40 第40章
- 41 第41章
- 42 第42章
- 43 第43章
- 44 第44章
- 45 第45章
- 46 第46章
- 47 第47章
- 48 第48章
- 49 第49章
- 50 第50章
- 51 第51章
- 52 第52章
- 53 第53章
- 54 第54章
- 55 第55章
- 56 第56章
- 57 第57章
- 58 第58章
- 59 第59章
- 60 第60章
- 61 第61章
- 62 第62章
- 63 第63章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 66 第66章
- 67 第67章
- 68 第68章
- 69 第69章
- 70 第70章
- 71 第71章
- 72 第72章
- 73 第73章
- 74 第74章
- 75 第75章
- 76 第76章
- 77 第77章
- 78 第78章
- 79 第79章
- 80 第80章
- 81 第81章
- 82 第82章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100章
- 101 第101章
- 102 第102章
- 103 第103章
- 104 第104章
- 105 第105章
- 106 第106章
- 107 第107章
- 108 第108章
- 109 第109章
- 110 第110章
- 111 第111章
- 112 第112章
- 113 第113章
- 114 第114章
- 115 第115章
- 116 第116章
- 117 第117章
- 118 第118章
- 119 第119章
- 120 第120章
- 121 第121章
- 122 第122章
- 123 第123章
- 124 第124章
- 125 第125章
- 126 第126章
- 127 第127章
- 128 第128章
- 129 第129章
- 130 第130章
- 131 第131章
- 132 第132章
- 133 第133章
- 134 第134章
- 135 第135章
- 136 第136章 番外贾家后来那些事(一)
- 137 第137章 番外贾家后来那些事(二)
- 138 第138章
- 139 第139章 番外贾家后来那些事(四)
- 140 第140章 番外史湘云
- 141 第141章 番外林黛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章
第3章
蒙学教的东西其实有限,对于史鸿来说,并不费多少力气,他如今需要的只是将上辈子学到的东西先丢到一边去,那些经济学的理论暂时对他没有任何用处,要是早知道会穿越,他当年就该学古汉语,如今他不过占着心智成熟的便宜,上辈子所学的知识,真正有用的并不多,别说什么诗词剽窃,这个朝代差不多相当于上辈子的清朝,只是政治上更加开明一些,也没有闭关锁国的意思,他记得的诗词能用得上的应该只有毛太祖那几篇比较有名的,不过,毛太祖是何等人物,诗词是何等气象,宋朝对士大夫那般开明,苏东坡还来了个乌台诗案呢,自己若是不小心谨慎点,被人扣个图谋不轨的罪名,那也太冤枉了些。
因此,史鸿如今除了学习《诗经》,自己带着看《四书》之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格律上,这年头对于这个早就研究得很透了,也在启蒙读物中,也就是前朝的时候弄出来的《声律启蒙》,这玩意琢磨好了,好歹将来无论是对对子还是胡诌几句诗词,总不至于闹出笑话来。没办法,不会吟诗作赋的读书人,那能叫读书人吗?到时候,只怕在圈子里面混不开,这年头的读书人不比后世那些砖家叫兽,你就算是喝个酒,也得引经据典,行点风雅的酒令,要不然,自己都拿不出手。
坐在书房里面,听钱老夫子给《诗经》里这些诗歌加上各种微言大义的注解,这年头的诗词赏析可比后世高考那会儿费事多了,哪怕是人家小伙子唱歌求爱呢,也能引申到求贤若渴,或者是劝谏君王要如何如何上去。不管心里怎么腹诽,史鸿还是很好地完成了钱老夫子布置的任务,钱老夫子又布置下了回去之后的功课,这才慢悠悠地宣布放学。钱老夫子刚出了门,史泽就欢呼了一声,也不收拾桌上的东西,就往外跑,跟着他的两个小厮赶紧手忙脚乱地将桌上的笔墨书本收拾好,一边叫史泽慢点跑。
史鸿见状也很无奈,看史泽这个架势,一是不乐意念书,二也是不乐意跟自己亲近了,这样想着,史鸿自己慢条斯理地将东西收拾好,又往书里面夹了签子,这才让小厮拎着书箱一起回去了。
史鸿至今依旧住在他母亲秦夫人的院子里面,回去之后洗了把脸,便去给秦夫人请安,正好再一起用饭。秦夫人正与几个下人说话,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她是当仁不让的当家主母,如今回到长安,自然是不可能,老太太虽说早些年便过世了,但是她们妯娌三个呢!老大史昕虽说是嫡长子,但是一直身体不好,自然没能结到门当户对的亲事,妻子余氏虽说也是出身官宦人家,不过到底门第差了点,尽管顶着宗妇的名头,实际上在家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之前管家还是她跟三房的方氏一起,可是后来生史湘云的时候,有些难产,伤了身子,如今身上还有些症候,精神头自然不足,因此,管家的事情便是方夫人一人在做了,秦夫人回来没多久,也不好提管家的事情,反正方夫人一直做得挺不错,史侯他老爷子也不管内宅这些事情,因此秦夫人如今也不过是管着自家这一房的院子,难免不比自己管家的时候方便,多有些不如意之处,只得偶尔跟心腹下人念叨几句。
“大爷来了!”秦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青萝见到史鸿过来,赶紧行了一礼,忙着打了帘子说道。
史鸿叫了一声姐姐,然后便进了里屋,秦夫人不再抱怨,看到史鸿小小年纪,便进退有度,又知道读书上进,远强过史泽,更不用说三房那个庶子史清,当下便得意起来,史鸿刚行了礼,她便拉过儿子,在自己身边坐下,笑眯眯地问起功课怎么样。
史鸿自然没让秦夫人失望,然后又说道堂哥史泽似乎不喜欢他,一直不肯跟他说话,秦夫人轻哼了一声,不过也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只是说他们一直在金陵,跟堂兄弟难免不够亲近,慢慢便好了,不过还是比较隐晦地说史泽不喜欢念书,让史鸿不要被带坏了,好好跟着夫子学习才是正道。
说了一会儿话,便有婆子过来问是否要摆饭,秦夫人点了点头,又让丫鬟将两位姑娘一起叫过来用饭。史鸿的姐姐史湘雯已经七岁,虽说眉眼尚未完全长开,不过已经看得出来日后也是个美人胚子。史家也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矩,史湘雯如今正跟着三房的庶女史湘雪一起,跟着一个老秀才识字,平常也在家里学着做些针线。妹妹史湘霓还是个三岁的奶娃娃,走路还不稳当,这会儿是奶娘抱着过来的。
在史鸿看来,午餐其实挺不错,但是秦夫人看着却有些不满,只是没有明着摆出来罢了,等到三个儿女各自告退,回去午睡,秦夫人才拧了拧帕子,低声抱怨道:“弟妹这算什么意思呢,不欢迎我们回来是不是!天天这些油腻腻的东西,叫人怎么吃得下!老大他们那边能设个小厨房,怎么咱们这边就不能了?”
“太太暂时忍耐几天便是了,三太太天天事务繁忙,顾不过来也是有的!”一边秦夫人的陪房李兴家的劝道,不过这话显然有点火上添油的意思。
果然,秦夫人气恼道:“事务繁忙,哼,她怎么可能事务不繁忙,一个人管着那么一大家子的事情呢!光知道掐尖要强,难怪拢不住老三,活该让那些贱蹄子占了便宜!”
不管秦夫人怎么恼火,很显然,方夫人显然没有想将管家权拿出来给自己的嫂子分一杯羹的意思,妯娌和气那是明面上给外人看的,不说有了管家权,私底下能多出多少油水。就像秦夫人觉得方夫人实在是笨,连丈夫都拿捏不住,导致庶子庶女接二连三往外蹦一样,方夫人对秦夫人几个子女全是她肚子里面出来的,那些通房姨娘一个个都变成不下蛋的母鸡同样是又妒又恨,之前不在一起,自然感觉不出来,如今住到一起了,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难免更添几分心结,不能明面上给秦夫人难看,自然也不能让秦夫人太得意了,她虽说别的比不上秦夫人,可是,她儿子可是史侯最疼爱的心尖子呢!
因此,史鸿如今除了学习《诗经》,自己带着看《四书》之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格律上,这年头对于这个早就研究得很透了,也在启蒙读物中,也就是前朝的时候弄出来的《声律启蒙》,这玩意琢磨好了,好歹将来无论是对对子还是胡诌几句诗词,总不至于闹出笑话来。没办法,不会吟诗作赋的读书人,那能叫读书人吗?到时候,只怕在圈子里面混不开,这年头的读书人不比后世那些砖家叫兽,你就算是喝个酒,也得引经据典,行点风雅的酒令,要不然,自己都拿不出手。
坐在书房里面,听钱老夫子给《诗经》里这些诗歌加上各种微言大义的注解,这年头的诗词赏析可比后世高考那会儿费事多了,哪怕是人家小伙子唱歌求爱呢,也能引申到求贤若渴,或者是劝谏君王要如何如何上去。不管心里怎么腹诽,史鸿还是很好地完成了钱老夫子布置的任务,钱老夫子又布置下了回去之后的功课,这才慢悠悠地宣布放学。钱老夫子刚出了门,史泽就欢呼了一声,也不收拾桌上的东西,就往外跑,跟着他的两个小厮赶紧手忙脚乱地将桌上的笔墨书本收拾好,一边叫史泽慢点跑。
史鸿见状也很无奈,看史泽这个架势,一是不乐意念书,二也是不乐意跟自己亲近了,这样想着,史鸿自己慢条斯理地将东西收拾好,又往书里面夹了签子,这才让小厮拎着书箱一起回去了。
史鸿至今依旧住在他母亲秦夫人的院子里面,回去之后洗了把脸,便去给秦夫人请安,正好再一起用饭。秦夫人正与几个下人说话,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她是当仁不让的当家主母,如今回到长安,自然是不可能,老太太虽说早些年便过世了,但是她们妯娌三个呢!老大史昕虽说是嫡长子,但是一直身体不好,自然没能结到门当户对的亲事,妻子余氏虽说也是出身官宦人家,不过到底门第差了点,尽管顶着宗妇的名头,实际上在家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之前管家还是她跟三房的方氏一起,可是后来生史湘云的时候,有些难产,伤了身子,如今身上还有些症候,精神头自然不足,因此,管家的事情便是方夫人一人在做了,秦夫人回来没多久,也不好提管家的事情,反正方夫人一直做得挺不错,史侯他老爷子也不管内宅这些事情,因此秦夫人如今也不过是管着自家这一房的院子,难免不比自己管家的时候方便,多有些不如意之处,只得偶尔跟心腹下人念叨几句。
“大爷来了!”秦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青萝见到史鸿过来,赶紧行了一礼,忙着打了帘子说道。
史鸿叫了一声姐姐,然后便进了里屋,秦夫人不再抱怨,看到史鸿小小年纪,便进退有度,又知道读书上进,远强过史泽,更不用说三房那个庶子史清,当下便得意起来,史鸿刚行了礼,她便拉过儿子,在自己身边坐下,笑眯眯地问起功课怎么样。
史鸿自然没让秦夫人失望,然后又说道堂哥史泽似乎不喜欢他,一直不肯跟他说话,秦夫人轻哼了一声,不过也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只是说他们一直在金陵,跟堂兄弟难免不够亲近,慢慢便好了,不过还是比较隐晦地说史泽不喜欢念书,让史鸿不要被带坏了,好好跟着夫子学习才是正道。
说了一会儿话,便有婆子过来问是否要摆饭,秦夫人点了点头,又让丫鬟将两位姑娘一起叫过来用饭。史鸿的姐姐史湘雯已经七岁,虽说眉眼尚未完全长开,不过已经看得出来日后也是个美人胚子。史家也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矩,史湘雯如今正跟着三房的庶女史湘雪一起,跟着一个老秀才识字,平常也在家里学着做些针线。妹妹史湘霓还是个三岁的奶娃娃,走路还不稳当,这会儿是奶娘抱着过来的。
在史鸿看来,午餐其实挺不错,但是秦夫人看着却有些不满,只是没有明着摆出来罢了,等到三个儿女各自告退,回去午睡,秦夫人才拧了拧帕子,低声抱怨道:“弟妹这算什么意思呢,不欢迎我们回来是不是!天天这些油腻腻的东西,叫人怎么吃得下!老大他们那边能设个小厨房,怎么咱们这边就不能了?”
“太太暂时忍耐几天便是了,三太太天天事务繁忙,顾不过来也是有的!”一边秦夫人的陪房李兴家的劝道,不过这话显然有点火上添油的意思。
果然,秦夫人气恼道:“事务繁忙,哼,她怎么可能事务不繁忙,一个人管着那么一大家子的事情呢!光知道掐尖要强,难怪拢不住老三,活该让那些贱蹄子占了便宜!”
不管秦夫人怎么恼火,很显然,方夫人显然没有想将管家权拿出来给自己的嫂子分一杯羹的意思,妯娌和气那是明面上给外人看的,不说有了管家权,私底下能多出多少油水。就像秦夫人觉得方夫人实在是笨,连丈夫都拿捏不住,导致庶子庶女接二连三往外蹦一样,方夫人对秦夫人几个子女全是她肚子里面出来的,那些通房姨娘一个个都变成不下蛋的母鸡同样是又妒又恨,之前不在一起,自然感觉不出来,如今住到一起了,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难免更添几分心结,不能明面上给秦夫人难看,自然也不能让秦夫人太得意了,她虽说别的比不上秦夫人,可是,她儿子可是史侯最疼爱的心尖子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