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9 229.第229章 暗战 71、招招显手段
- 230 230.第230章 暗战 72、步步皆妙棋
- 231 231.第231章 暗战 73、九九重阳日
- 232 232.第232章 暗战 74、揭秘尚未迟
- 233 233.第233章 暗战 75、功成安天下
- 234 234.第234章 暗战 76、英魂泉下知
- 235 235.第235章 海上丝路 1、山重水复
- 236 236.第236章 海上丝路 2、出奇划策
- 237 237.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 238 238.第238章 海上丝路 4、所托非人
- 239 239.第239章 海上丝路 5、失而复得
- 240 240.第240章 海上丝路 6、将计就计
- 241 241.第241章 海上丝路 7、前尘云烟
- 242 242.第242章 海上丝路 8、欺行霸市
- 243 243.第243章 海上丝路 9、力挽狂澜
- 244 244.第244章 海上丝路 10、贸易谈判
- 245 245.第245章 海上丝路 11、夜探虎穴
- 246 246.第246章 海上丝路 12、机智脱险
- 247 247.第247章 海上丝路 13、欲擒故纵
- 248 248.第248章 海上丝路 14、话不投机
- 249 249.第249章 海上丝路 15、引票之祸
- 250 250.第250章 海上丝路 16、大话西游
- 251 251.第251章 海上丝路 17、威武不屈
- 252 252.第252章 海上丝路 18、降妖捉怪
- 253 253.第253章 海上丝路 19、变幻莫测
- 254 254.第254章 海上丝路 20、人质危机
- 255 255.第255章 海上丝路 21、茅塞顿开
- 256 256.第256章 海上丝路 22、机关算尽
- 257 257.第257章 海上丝路 23、割发代首
- 258 258.第258章 海上丝路 24、走马上任
- 259 259.第259章 海上丝路 25、不期而遇
- 260 260.第260章 海上丝路 26、沈府风波
- 261 261.第261章 海上丝路 27、招摇撞骗
- 262 262.第262章 海上丝路 28、重返金陵
- 263 263.第263章 海上丝路 29、丧心病狂
- 264 264.第264章 海上丝路 30、书院之论
- 265 265.第265章 海上丝路 31、扬帆起航
- 266 266.第266章 海上丝路 32、马尼拉城
- 267 267.第267章 海上丝路 33、尊贵嘉宾
- 268 268.第268章 海上丝路 34、瞒天过海
- 269 269.第269章 海上丝路 35、兄弟情深
- 270 270.第270章 海上丝路 36、战略部署
- 271 271.第271章 海上丝路 37、单刀直入
- 272 272.第272章 海上丝路 38、迷雾重重
- 273 273.第273章 海上丝路 39、疑邻盗斧
- 274 274.第274章 海上丝路 40、引蛇出洞
- 275 275.第275章 海上丝路 41、飞鸽传书
- 276 276.第276章 海上丝路 42、斗智斗勇
- 277 277.第277章 海上丝路 43、暗下毒手
- 278 278.第278章 海上丝路 44、军营暴动
- 279 279.第279章 海上丝路 45、拯救苍生
- 280 280.第280章 海上丝路 46、化解危机
- 281 281.第281章 海上丝路 47、握手言和
- 282 282.第282章 海上丝路 48、国宝再现
- 283 283.第283章 海上丝路 49、兵戈无用
- 284 284.第284章 海上丝路 50、新仇旧恨
- 285 285.第285章 海上丝路 51、藏宝之谜
- 286 286.第286章 海上丝路 52、趁火打劫
- 287 287.第287章 海上丝路 53、妖术邪法
- 288 288.第288章 海上丝路 54、海上寻宝
- 289 289.第289章 海上丝路 55、得道多助
- 290 290.第290章 海上丝路 56、黄雀伺蝉
- 291 291.第291章 海上丝路 57、棋高一着
- 292 292.第292章 海上丝路 58、意外变局
- 293 293.第293章 海上丝路 59、以逸待劳
- 294 294.第294章 海上丝路 60、再树权威
- 295 295.第295章 海上丝路 61、上屋抽梯
- 296 296.第296章 海上丝路 62、诡诈奸猾
- 297 297.第297章 海上丝路 63、骇人听闻
- 298 298.第298章 海上丝路 64、九大护法
- 299 299.第299章 海上丝路 65、危急关头
- 300 300.第300章 海上丝路 66、风云际会
- 301 301.第301章 海上丝路 67、惊天奇案
- 302 302.第302章 海上丝路 68、百密一疏
- 303 303.第303章 海上丝路 69、调虎离山
- 304 304.第304章 海上丝路 70、罪魁祸首
- 305 305.第305章 海上丝路 71、暗藏深意
- 306 306.第306章 海上丝路 72、脱离虎口
- 307 307.第307章 海上丝路 73、巧作安排
- 308 308.第308章 海上丝路 74、坐而论道
- 309 309.第309章 海上丝路 75、丝路之歌
- 310 310.第310章 海盗传奇 1、殷地安
- 311 311.第311章 海盗传奇 2、水晶骨
- 312 312.第312章 海盗传奇 3、连环案
- 313 313.第313章 海盗传奇 4、争夺战
- 314 314.第314章 海盗传奇 5、忆往事
- 315 315.第315章 海盗传奇 6、谈条件
- 316 316.第316章 海盗传奇 7、天狼星
- 317 317.第317章 海盗传奇 8、幽灵船
- 318 318.第318章 海盗传奇 9、救公主
- 319 319.第319章 海盗传奇 10、收门徒
- 320 320.第320章 海盗传奇 11、听秘闻
- 321 321.第321章 海盗传奇 12、遇怪物
- 322 322.第322章 海盗传奇 13、吸血鬼
- 323 323.第323章 海盗传奇 14、路西法
- 324 324.第324章 海盗传奇 15、洪真人
- 325 325.第325章 海盗传奇 16、奥塞亚
- 326 326.第326章 海盗传奇 17、不畏死
- 327 327.第327章 海盗传奇 18、人则敬
- 328 328.第328章 海盗传奇 19、断肠泪
- 329 329.第329章 海盗传奇 20、父子情
- 330 330.第330章 海盗传奇 21、人之初
- 331 331.第331章 海盗传奇 22、性本善
- 332 332.第332章 海盗传奇 23、逢乱世
- 333 333.第333章 海盗传奇 24、梦难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39.第239章 海上丝路 5、失而复得
239.第239章 海上丝路 5、失而复得
关于净明如何脱离了商团组织,在本书第三卷已有详述,王冲将军遇难后,净明开始暗恋郭奕,故此,他逃离台湾后,跑到京城招摇撞骗来了,沉鱼、落雁不明真相,误以为他被王冲所差遣,就让他住在了家中,恰遇吴襄前来探视。
发现神神秘秘的净明讲得头头是道,吴襄对他没产生任何怀疑,考虑到他是最能被大家接受之人,便毫不隐瞒地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原原本本告诉了净明,请他到南京帮忙,接着,又把他介绍给了张嗣修。
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家有三位公子,长子张敬修性情刚烈、为人正直;三子张懋修,虽生在显贵之家,却无纨绔子弟之习,自幼积习好古、清约如寒素;唯有二公子张嗣修附庸风雅、交游甚广,非常善解人意,颇有名士之风范,深得其父的欢心。
凭着一本来历不明的《金瓶梅》,吴襄曾经誉满京师,张嗣修对其早有耳闻,在杨公子等人的撺弄下,二人一见如故,先聊了些风花雪月,又聊到了朝局变革,大加赞赏“考成法”和“一条鞭”,帝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对鞠躬尽瘁的张大学士当国,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也提醒张嗣修,请他多加关注大学士的身体,不要过度的操劳……
张嗣修深知其父的身体状况,也知道他的某些嗜好无人能劝,不免流露出忧郁之情,吴襄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迫不及待地讲个故事,在长白山万丈悬崖之上,有人斗猛虎、战蟒蛇、斩猎豹,弄到了几根千年不遇的老山参,如今被人带到了金陵准备出售。
听罢这个故事,张嗣修非常感兴趣,无论花什么代价,他都要收购,于是,吴襄适时提起了吴学政的事情,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只要把这件事办成了,就能得到十根千年老山参,外加十万两纹银。
这种事张嗣修可干多了,不过,看在“江南才子”的份上,银子可以不要,得能确保那些“仙物”货真价实,能被他看中就行,于是,吩咐吴襄先回去,他随后就下南京。
吴学政交付四十五万两银子,从净明手中接过那九根老山参,都没来得及仔细瞧瞧,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立刻前往张嗣修的寓所。
他前脚刚走,吴襄不知从哪突然冒了出来,拦住了马车,取走了五万两银子,才让净明把剩余的四十万两送往三条巷。
就在吴襄回到福记钱庄,办理转存手续的时候,净明已经摘下了道帽,裹上了公子巾,在一大群镖师的陪同下,出了西安门,沿着旧皇城墙一路往北而去……
一行人出了太平门,过了神烈山,净明本打算从玄武湖登船,前往外金川门扬子江码头,转而去往宁波,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时,突然感觉有人拍他的肩膀,顿时大吃一惊,刚一扭头,一下子被人拽到了马下,忽听有人大声喊道:
“各位镖师,请停止前进!”
净明抬头一看,只见满脸愠怒的朱辉,正手执宝剑指着自己,他马上从地上爬起来,往后倒退了几步,对镖师们吆喝道:“快点把这个劫道的山贼抓起来。”
镖师们冲过来会要和朱辉动手,于是,朱辉把手一挥,收起了宝剑,拱手讲道:“各位师父,这个道士是个骗子。”
“你是什么人?按我们镖局的规矩,只负责委托人的安全,请不要与我们为难。”有位镖师说着,试图赶走朱辉。
“贵镖局的刘猛师父是在下的好友,各位如果不信,请随我到巡抚衙门去找史世用。”朱辉说罢,手指净明继续讲道:“眼前这个道士,虽然也是在下的熟人,但他的行迹非常可疑,慎重起见,咱们先到衙门去一趟吧。”
这时,众镖师对净明起了疑心,净明发现他们拨转马头,就知道不好,立刻从马背上扥下褡裢,转身往神烈山跑去。
于是,朱辉催马追了过去,净明像只猴子一样,立刻爬上了山坡,等朱辉下了马,追进山里的时候,他感觉跑不掉了,趴在一座山头上喊道:“总旗爷,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要是再追我,我就把这九根老山参,全都撒到沟里去……”
朱辉想抓住他问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才导致他招摇撞骗,竟然干出这样的荒唐事,于是,他爬上山头追了过去。
这可吓坏了净明,只见他手握着一把老山参,哀求道:“总旗爷,得饶人处且饶人,我把这些参还给你,放我走吧。”
“你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做出如此举动?”朱辉说着,停止了进攻。
净明也不答话,把那九根老山参塞进了口袋,朝着朱辉扔了过来,转身就跑,等朱辉找到了那个口袋,发现这九根老山参完好无缺,满脸疑惑地望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返回头来找押镖的师父,朱辉讲道:“各位镖师,委托你们的事主是个骗子,现在已经逃跑了,像遇见这样的情况,请问你们如何处理?”
“按理说,我们应该把镖押运到上元县衙门,交由县老爷来处置。”有个镖师答道。
朱辉知道自己处境,不愿前去见官,也担心银子被衙役给黑了,沉思了片刻,接着问道:“各位师父,这些银子是从福记钱庄运出来的,咱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你们看行不行?”
镖师们也担心真要去衙门,可能会惹麻烦,便同意了朱辉的请求,赶着马车回了福记钱庄。
此时,福记钱庄门外热闹非凡,正上演一出全武行:吴襄请来了一群泼皮无赖,吴学政指挥着十来个家丁,还有钱庄的保镖、护院,三方混战在了一起,转着圈互相追赶,一时难以分出胜负。
原来,在福记钱庄办完事之后,吴襄返回了三条巷,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他就开始害怕了,也不敢给汤景多说,悄悄到外边寻找净明去了。
吴学政拿到那九根“老山参”,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张嗣修的寓所,谁知早已被净明使了掉包计,摆在张二公子面前的,全是大个胡萝卜雕刻而成的假货。
张嗣修一开始也没看出来,和头一天见过的那一根差不多,谁知放到鼻子下一闻,再用手一掐,顿时勃然大怒,再次把吴学政臭骂了一顿,把他给哄了出去。
这时,吴学政恼羞成怒,认为汤景在算计自己,带着十来个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了三条巷,刚来到了巷子口,就遇到了鬼鬼祟祟的吴襄,立刻命人把他抓起来。
看这架势,吴襄就知道大事不好,全都上了净明的当,边跑边大声喊道:“吴老爷,千万别怪我们,咱们都受骗了,等会儿咱们福记钱庄见。”说罢,钻进了一条小巷,跑得比兔子还快。
现在就算把汤景打死也没用,于是,吴学政等人再次来到福记钱庄,找掌柜的打听那个道士的情况。
这件事与人家钱庄也没什么关系,掌柜的压根就没露面,账房先生出来应对了几句,被吴家的家丁给拖出去打了一顿;忽然,吴襄带着一群泼皮无赖也到了,钱庄的保镖护院们一看不好,先把账房先生救了出来,随后,不问青红皂白,三方就混战在了一起……
就在他们打得难解难分之际,镖师们赶着马车回来了,朱辉催马到了他们的近前,大喝一声:“住手!”
当他们发现镖局把银子押了回来,立刻罢手休战,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全都把目光盯向了朱辉。
这时候,最为激动的就是吴襄,大叫一声“我的亲妹夫唉……”,顿时栽倒在地。
银子回来了,还不知那些老山参在不在?吴学政哆哆嗦嗦地来到朱辉的马前,认出了这个汤景从海外带回来的后生,心中暗想,如果得不到那九根老山参,就得把银子收回来,于是,他毫不客气地讲道:“不管你们演的哪一出?这些银子还都是老夫的。”
朱辉甩镫离鞍下了马,拱手答道:“晚辈给吴老爷请安,请受晚生一拜,大庭广众之下也不便多说,请吴老爷相信我家叔叔,他绝没有骗你。”说着,把那九根老山参递给了吴学政。
吴学政确认这些都是真货,顿时热泪盈眶,结结巴巴地问道:“这、这事、还、还能办得成吗?”
这时,吴襄从地上爬了起来,高声答道:“当然办得成,你赶快去办吧。”
“唉,我就说么,老世侄不会害我的。”吴学政收起了老山参,似乎还有些不放心,过来指着吴襄的脑袋,气势汹汹地讲道:“老夫知道,你是这件事的主谋,我马上再去见见张公子,如果出一点差错,回来要你的脑袋。”
吴襄毫不胆怯地答道:“本公子在京师这么多年,是白混的吗?你赶快去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于是,吴学政去找钱庄老掌柜,提出一个要求,这些银子暂时不能交给吴襄,如果事情没办成,他还得回来退货。
这时,吴襄悄悄跟了过来,趴在吴学政的耳边,轻声问道:“你真以为是那些老山参起了作用?提学官大人,没想到你居然如此糊涂,这些银子全都要送给张公子,人家不敢直接收你的钱,你明白吗?”
吴学政点了点头,对钱庄老掌柜讲道:“算了,银子就让吴公子运走吧。”
忽然,朱辉闯了进来,急忙讲道:“这九根老山参,本是我家叔叔送给吴老爷的,今天,半两银子也不能往外拿。”说罢,给吴学政深鞠一躬。
“你跑过来捣什么乱?”吴襄气愤地问道。
“我刚刚清点了一遍,马车上只有四十万两,还有五万两在何处?”朱辉抓住吴襄的衣领,十分生气地反问道。
气急败坏的吴襄,伸手就要殴打妹夫,骂道:“你这个小混蛋管什么闲事?”
“你交出来还则罢了,如果不交,我替叔叔取消这桩买卖。”朱辉答道。
吴学政有些等不及了,也怕张公子不收自己的银子,劝道:“算了,我那老世侄有这份心就行了。”
朱辉不依不饶,把吴襄拉了出去,逼着他讲道:“你说实话,张公子到底要不要钱?”
“你小子懂什么?人家当然要。”
“那好,买官卖官、伤天害理的事情咱不干,立刻取消这个买卖,我这就返回三条巷,把家里的五万两银子,也给人家送回来。”
“你敢!”
“看我敢不敢。”说着,朱辉把吴学政叫了出来,要把那九根老山参全部收回。
到了这个份上,吴学政开始担心办不成事,立刻答应了朱辉,但是吴襄不干了,如果再把家里的五万两送回去,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知道妹夫干出来,便讲出了实话,张公子只要参、不要钱。
逼着吴襄交出了刚刚存下的五万两银子,马车上的银子全部物归原主,吴学政对朱辉千恩万谢,重新办理了存款,拿出一千两银子答谢朱辉,但他说什么也不要,算是修复了汤吴两家的关系。
到头来吴襄落得财货两空,便耍起了无赖,非要从钱庄借了一千两银子,用来打发外面的狐朋狗友,再次遭到了朱辉反对。
钱庄老掌柜对朱辉敬佩不已,愿意拿出千两纹银相送,朱辉被吴襄逼得没有办法,只接受了一百两,还给人家打了个欠条,算是打发走了外面的泼皮无赖。
张嗣修得到了十根“仙物”,赶忙给他父亲写了封信,把江南暗访的情况讲述了一番,尤其提到了江南提学官吴学政,此人堪比管仲、乐毅,对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有深度见解,有经天纬地之才……
一个月后,吴学政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来年春天即可赴京履新。
发现神神秘秘的净明讲得头头是道,吴襄对他没产生任何怀疑,考虑到他是最能被大家接受之人,便毫不隐瞒地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原原本本告诉了净明,请他到南京帮忙,接着,又把他介绍给了张嗣修。
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家有三位公子,长子张敬修性情刚烈、为人正直;三子张懋修,虽生在显贵之家,却无纨绔子弟之习,自幼积习好古、清约如寒素;唯有二公子张嗣修附庸风雅、交游甚广,非常善解人意,颇有名士之风范,深得其父的欢心。
凭着一本来历不明的《金瓶梅》,吴襄曾经誉满京师,张嗣修对其早有耳闻,在杨公子等人的撺弄下,二人一见如故,先聊了些风花雪月,又聊到了朝局变革,大加赞赏“考成法”和“一条鞭”,帝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对鞠躬尽瘁的张大学士当国,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也提醒张嗣修,请他多加关注大学士的身体,不要过度的操劳……
张嗣修深知其父的身体状况,也知道他的某些嗜好无人能劝,不免流露出忧郁之情,吴襄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迫不及待地讲个故事,在长白山万丈悬崖之上,有人斗猛虎、战蟒蛇、斩猎豹,弄到了几根千年不遇的老山参,如今被人带到了金陵准备出售。
听罢这个故事,张嗣修非常感兴趣,无论花什么代价,他都要收购,于是,吴襄适时提起了吴学政的事情,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只要把这件事办成了,就能得到十根千年老山参,外加十万两纹银。
这种事张嗣修可干多了,不过,看在“江南才子”的份上,银子可以不要,得能确保那些“仙物”货真价实,能被他看中就行,于是,吩咐吴襄先回去,他随后就下南京。
吴学政交付四十五万两银子,从净明手中接过那九根老山参,都没来得及仔细瞧瞧,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立刻前往张嗣修的寓所。
他前脚刚走,吴襄不知从哪突然冒了出来,拦住了马车,取走了五万两银子,才让净明把剩余的四十万两送往三条巷。
就在吴襄回到福记钱庄,办理转存手续的时候,净明已经摘下了道帽,裹上了公子巾,在一大群镖师的陪同下,出了西安门,沿着旧皇城墙一路往北而去……
一行人出了太平门,过了神烈山,净明本打算从玄武湖登船,前往外金川门扬子江码头,转而去往宁波,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时,突然感觉有人拍他的肩膀,顿时大吃一惊,刚一扭头,一下子被人拽到了马下,忽听有人大声喊道:
“各位镖师,请停止前进!”
净明抬头一看,只见满脸愠怒的朱辉,正手执宝剑指着自己,他马上从地上爬起来,往后倒退了几步,对镖师们吆喝道:“快点把这个劫道的山贼抓起来。”
镖师们冲过来会要和朱辉动手,于是,朱辉把手一挥,收起了宝剑,拱手讲道:“各位师父,这个道士是个骗子。”
“你是什么人?按我们镖局的规矩,只负责委托人的安全,请不要与我们为难。”有位镖师说着,试图赶走朱辉。
“贵镖局的刘猛师父是在下的好友,各位如果不信,请随我到巡抚衙门去找史世用。”朱辉说罢,手指净明继续讲道:“眼前这个道士,虽然也是在下的熟人,但他的行迹非常可疑,慎重起见,咱们先到衙门去一趟吧。”
这时,众镖师对净明起了疑心,净明发现他们拨转马头,就知道不好,立刻从马背上扥下褡裢,转身往神烈山跑去。
于是,朱辉催马追了过去,净明像只猴子一样,立刻爬上了山坡,等朱辉下了马,追进山里的时候,他感觉跑不掉了,趴在一座山头上喊道:“总旗爷,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要是再追我,我就把这九根老山参,全都撒到沟里去……”
朱辉想抓住他问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才导致他招摇撞骗,竟然干出这样的荒唐事,于是,他爬上山头追了过去。
这可吓坏了净明,只见他手握着一把老山参,哀求道:“总旗爷,得饶人处且饶人,我把这些参还给你,放我走吧。”
“你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做出如此举动?”朱辉说着,停止了进攻。
净明也不答话,把那九根老山参塞进了口袋,朝着朱辉扔了过来,转身就跑,等朱辉找到了那个口袋,发现这九根老山参完好无缺,满脸疑惑地望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返回头来找押镖的师父,朱辉讲道:“各位镖师,委托你们的事主是个骗子,现在已经逃跑了,像遇见这样的情况,请问你们如何处理?”
“按理说,我们应该把镖押运到上元县衙门,交由县老爷来处置。”有个镖师答道。
朱辉知道自己处境,不愿前去见官,也担心银子被衙役给黑了,沉思了片刻,接着问道:“各位师父,这些银子是从福记钱庄运出来的,咱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你们看行不行?”
镖师们也担心真要去衙门,可能会惹麻烦,便同意了朱辉的请求,赶着马车回了福记钱庄。
此时,福记钱庄门外热闹非凡,正上演一出全武行:吴襄请来了一群泼皮无赖,吴学政指挥着十来个家丁,还有钱庄的保镖、护院,三方混战在了一起,转着圈互相追赶,一时难以分出胜负。
原来,在福记钱庄办完事之后,吴襄返回了三条巷,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他就开始害怕了,也不敢给汤景多说,悄悄到外边寻找净明去了。
吴学政拿到那九根“老山参”,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张嗣修的寓所,谁知早已被净明使了掉包计,摆在张二公子面前的,全是大个胡萝卜雕刻而成的假货。
张嗣修一开始也没看出来,和头一天见过的那一根差不多,谁知放到鼻子下一闻,再用手一掐,顿时勃然大怒,再次把吴学政臭骂了一顿,把他给哄了出去。
这时,吴学政恼羞成怒,认为汤景在算计自己,带着十来个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了三条巷,刚来到了巷子口,就遇到了鬼鬼祟祟的吴襄,立刻命人把他抓起来。
看这架势,吴襄就知道大事不好,全都上了净明的当,边跑边大声喊道:“吴老爷,千万别怪我们,咱们都受骗了,等会儿咱们福记钱庄见。”说罢,钻进了一条小巷,跑得比兔子还快。
现在就算把汤景打死也没用,于是,吴学政等人再次来到福记钱庄,找掌柜的打听那个道士的情况。
这件事与人家钱庄也没什么关系,掌柜的压根就没露面,账房先生出来应对了几句,被吴家的家丁给拖出去打了一顿;忽然,吴襄带着一群泼皮无赖也到了,钱庄的保镖护院们一看不好,先把账房先生救了出来,随后,不问青红皂白,三方就混战在了一起……
就在他们打得难解难分之际,镖师们赶着马车回来了,朱辉催马到了他们的近前,大喝一声:“住手!”
当他们发现镖局把银子押了回来,立刻罢手休战,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全都把目光盯向了朱辉。
这时候,最为激动的就是吴襄,大叫一声“我的亲妹夫唉……”,顿时栽倒在地。
银子回来了,还不知那些老山参在不在?吴学政哆哆嗦嗦地来到朱辉的马前,认出了这个汤景从海外带回来的后生,心中暗想,如果得不到那九根老山参,就得把银子收回来,于是,他毫不客气地讲道:“不管你们演的哪一出?这些银子还都是老夫的。”
朱辉甩镫离鞍下了马,拱手答道:“晚辈给吴老爷请安,请受晚生一拜,大庭广众之下也不便多说,请吴老爷相信我家叔叔,他绝没有骗你。”说着,把那九根老山参递给了吴学政。
吴学政确认这些都是真货,顿时热泪盈眶,结结巴巴地问道:“这、这事、还、还能办得成吗?”
这时,吴襄从地上爬了起来,高声答道:“当然办得成,你赶快去办吧。”
“唉,我就说么,老世侄不会害我的。”吴学政收起了老山参,似乎还有些不放心,过来指着吴襄的脑袋,气势汹汹地讲道:“老夫知道,你是这件事的主谋,我马上再去见见张公子,如果出一点差错,回来要你的脑袋。”
吴襄毫不胆怯地答道:“本公子在京师这么多年,是白混的吗?你赶快去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于是,吴学政去找钱庄老掌柜,提出一个要求,这些银子暂时不能交给吴襄,如果事情没办成,他还得回来退货。
这时,吴襄悄悄跟了过来,趴在吴学政的耳边,轻声问道:“你真以为是那些老山参起了作用?提学官大人,没想到你居然如此糊涂,这些银子全都要送给张公子,人家不敢直接收你的钱,你明白吗?”
吴学政点了点头,对钱庄老掌柜讲道:“算了,银子就让吴公子运走吧。”
忽然,朱辉闯了进来,急忙讲道:“这九根老山参,本是我家叔叔送给吴老爷的,今天,半两银子也不能往外拿。”说罢,给吴学政深鞠一躬。
“你跑过来捣什么乱?”吴襄气愤地问道。
“我刚刚清点了一遍,马车上只有四十万两,还有五万两在何处?”朱辉抓住吴襄的衣领,十分生气地反问道。
气急败坏的吴襄,伸手就要殴打妹夫,骂道:“你这个小混蛋管什么闲事?”
“你交出来还则罢了,如果不交,我替叔叔取消这桩买卖。”朱辉答道。
吴学政有些等不及了,也怕张公子不收自己的银子,劝道:“算了,我那老世侄有这份心就行了。”
朱辉不依不饶,把吴襄拉了出去,逼着他讲道:“你说实话,张公子到底要不要钱?”
“你小子懂什么?人家当然要。”
“那好,买官卖官、伤天害理的事情咱不干,立刻取消这个买卖,我这就返回三条巷,把家里的五万两银子,也给人家送回来。”
“你敢!”
“看我敢不敢。”说着,朱辉把吴学政叫了出来,要把那九根老山参全部收回。
到了这个份上,吴学政开始担心办不成事,立刻答应了朱辉,但是吴襄不干了,如果再把家里的五万两送回去,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知道妹夫干出来,便讲出了实话,张公子只要参、不要钱。
逼着吴襄交出了刚刚存下的五万两银子,马车上的银子全部物归原主,吴学政对朱辉千恩万谢,重新办理了存款,拿出一千两银子答谢朱辉,但他说什么也不要,算是修复了汤吴两家的关系。
到头来吴襄落得财货两空,便耍起了无赖,非要从钱庄借了一千两银子,用来打发外面的狐朋狗友,再次遭到了朱辉反对。
钱庄老掌柜对朱辉敬佩不已,愿意拿出千两纹银相送,朱辉被吴襄逼得没有办法,只接受了一百两,还给人家打了个欠条,算是打发走了外面的泼皮无赖。
张嗣修得到了十根“仙物”,赶忙给他父亲写了封信,把江南暗访的情况讲述了一番,尤其提到了江南提学官吴学政,此人堪比管仲、乐毅,对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有深度见解,有经天纬地之才……
一个月后,吴学政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来年春天即可赴京履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