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54 254.第254章 海上丝路 20、人质危机
- 255 255.第255章 海上丝路 21、茅塞顿开
- 256 256.第256章 海上丝路 22、机关算尽
- 257 257.第257章 海上丝路 23、割发代首
- 258 258.第258章 海上丝路 24、走马上任
- 259 259.第259章 海上丝路 25、不期而遇
- 260 260.第260章 海上丝路 26、沈府风波
- 261 261.第261章 海上丝路 27、招摇撞骗
- 262 262.第262章 海上丝路 28、重返金陵
- 263 263.第263章 海上丝路 29、丧心病狂
- 264 264.第264章 海上丝路 30、书院之论
- 265 265.第265章 海上丝路 31、扬帆起航
- 266 266.第266章 海上丝路 32、马尼拉城
- 267 267.第267章 海上丝路 33、尊贵嘉宾
- 268 268.第268章 海上丝路 34、瞒天过海
- 269 269.第269章 海上丝路 35、兄弟情深
- 270 270.第270章 海上丝路 36、战略部署
- 271 271.第271章 海上丝路 37、单刀直入
- 272 272.第272章 海上丝路 38、迷雾重重
- 273 273.第273章 海上丝路 39、疑邻盗斧
- 274 274.第274章 海上丝路 40、引蛇出洞
- 275 275.第275章 海上丝路 41、飞鸽传书
- 276 276.第276章 海上丝路 42、斗智斗勇
- 277 277.第277章 海上丝路 43、暗下毒手
- 278 278.第278章 海上丝路 44、军营暴动
- 279 279.第279章 海上丝路 45、拯救苍生
- 280 280.第280章 海上丝路 46、化解危机
- 281 281.第281章 海上丝路 47、握手言和
- 282 282.第282章 海上丝路 48、国宝再现
- 283 283.第283章 海上丝路 49、兵戈无用
- 284 284.第284章 海上丝路 50、新仇旧恨
- 285 285.第285章 海上丝路 51、藏宝之谜
- 286 286.第286章 海上丝路 52、趁火打劫
- 287 287.第287章 海上丝路 53、妖术邪法
- 288 288.第288章 海上丝路 54、海上寻宝
- 289 289.第289章 海上丝路 55、得道多助
- 290 290.第290章 海上丝路 56、黄雀伺蝉
- 291 291.第291章 海上丝路 57、棋高一着
- 292 292.第292章 海上丝路 58、意外变局
- 293 293.第293章 海上丝路 59、以逸待劳
- 294 294.第294章 海上丝路 60、再树权威
- 295 295.第295章 海上丝路 61、上屋抽梯
- 296 296.第296章 海上丝路 62、诡诈奸猾
- 297 297.第297章 海上丝路 63、骇人听闻
- 298 298.第298章 海上丝路 64、九大护法
- 299 299.第299章 海上丝路 65、危急关头
- 300 300.第300章 海上丝路 66、风云际会
- 301 301.第301章 海上丝路 67、惊天奇案
- 302 302.第302章 海上丝路 68、百密一疏
- 303 303.第303章 海上丝路 69、调虎离山
- 304 304.第304章 海上丝路 70、罪魁祸首
- 305 305.第305章 海上丝路 71、暗藏深意
- 306 306.第306章 海上丝路 72、脱离虎口
- 307 307.第307章 海上丝路 73、巧作安排
- 308 308.第308章 海上丝路 74、坐而论道
- 309 309.第309章 海上丝路 75、丝路之歌
- 310 310.第310章 海盗传奇 1、殷地安
- 311 311.第311章 海盗传奇 2、水晶骨
- 312 312.第312章 海盗传奇 3、连环案
- 313 313.第313章 海盗传奇 4、争夺战
- 314 314.第314章 海盗传奇 5、忆往事
- 315 315.第315章 海盗传奇 6、谈条件
- 316 316.第316章 海盗传奇 7、天狼星
- 317 317.第317章 海盗传奇 8、幽灵船
- 318 318.第318章 海盗传奇 9、救公主
- 319 319.第319章 海盗传奇 10、收门徒
- 320 320.第320章 海盗传奇 11、听秘闻
- 321 321.第321章 海盗传奇 12、遇怪物
- 322 322.第322章 海盗传奇 13、吸血鬼
- 323 323.第323章 海盗传奇 14、路西法
- 324 324.第324章 海盗传奇 15、洪真人
- 325 325.第325章 海盗传奇 16、奥塞亚
- 326 326.第326章 海盗传奇 17、不畏死
- 327 327.第327章 海盗传奇 18、人则敬
- 328 328.第328章 海盗传奇 19、断肠泪
- 329 329.第329章 海盗传奇 20、父子情
- 330 330.第330章 海盗传奇 21、人之初
- 331 331.第331章 海盗传奇 22、性本善
- 332 332.第332章 海盗传奇 23、逢乱世
- 333 333.第333章 海盗传奇 24、梦难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64.第264章 海上丝路 30、书院之论
264.第264章 海上丝路 30、书院之论
净明带着马蜂窝、沈茂及一大群混混,奔赴松江府准备去祸害徐鲲,淮扬酒楼里那些烂醉如泥的脚夫,也被打醒了,他们听说丢了银子,全都放声痛哭,有几位以头撞墙,想寻短见,被冷眼旁观的朱辉给拦住了。
连打带闹一番折腾,大家也累了,三位镖师也都知道,即便报了官府,那些银子也未必能追回来,一个个都坐在了地上痛不欲生,不知如何是好?
等他们平静了下来,朱辉劝慰他们,表示自己要负主要责任,这才让他们宽了心,跟随朱辉来到了西安门外的沈家,此刻天已经黑了,沈府门外高悬着大红灯笼,门人认得朱辉,把他和三位镖师进了花厅,脚夫们被安排在影壁墙外的倒座房歇息。
正在吃晚饭的沈琦得到了禀报,急忙丢下饭碗就跑了过来,这时,沈琦已经完成了生丝的收购,忙了一整天码头上的事宜,正准备返回漳州,因此,他以为朱辉带着镖师回来帮忙,表达了一番谢意,又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去给他们安排食宿。
等他们四人洗漱完毕,换好了衣服,后厨把一桌可口的饭菜做好了,沈琦陪着他们一起吃饭,发现他们都不愿动筷子,误以为他们一路奔波劳累,一个个身心疲惫的样子,让人看着十分心疼,却又感觉有些不对劲。
于是,沈琦找了个借口出去了一趟,来到倒座房去找那些脚夫,发现他们脸上满是伤痕,身上布满了血污,还以为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劫匪,便关切地问了起来。
脚夫身上的伤痕,全是那三位镖师给打的,他们倒也没有隐瞒,把发生在淮扬酒楼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沈琦得知是他弟弟沈茂惹的祸,急忙派人去找他,同时,派人到梅梦缘书院,去请吴襄和汤景,随后,便赶紧去找他的夫人筹集银子。
由于这次生丝采购,几乎花掉了沈琦全部家底,夫人翻箱倒柜、七凑八凑,总算凑齐了十万两福记钱庄的庄票,交给了沈琦,颇为无奈地告诉他,如果月底没有进项,府里这么大的花销,可能撑不到这个年关。
沈琦也是没办法,就算跟着费利佩到马尼拉取银子,再运回南京,起码也是明年春天的事了,先把这些庄票让夫人收起来,留着过年用,找出了一座院子的房契、地契,准备先抵押给福记钱庄去借钱。
把这些事处理完了,沈琦再次回到餐厅,发现他们四人还在傻呆呆发愣,于是,沈琦问起了漳州那边的情况,朱辉一一作答,关于淮扬酒楼的事只字未提。
得知费利佩等人还在月港等着自己,沈琦大松了一口,接着,他面带惭愧之色,起身给三位镖师躬身施礼,讲道:“我家小弟沈茂给各位添麻烦了,这都怪我这个长兄教导无方,全是我沈某的错,我已经准备好了银子作为赔偿,明日将随你们一道前往刘家赔罪。”
这三位镖师听罢,激动得热泪盈眶,赶忙起身还礼,表达了一番对沈大官人的敬意,这时,朱辉也站起身来讲道:“沈大官人,这件事我负有主要责任,当由我来赔偿……”
没等他把话说完,沈琦急忙摆着手答道:“朱公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件事到此为止。”
正在这时,吴襄和汤景到了,朱辉又赶忙拜见了叔叔汤景,给大舅哥吴襄打了个招呼。
面带微笑的汤景一进门,就拍着朱辉的肩膀讲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沈大官人说得好啊!我这侄子是你沈大官人的妹夫的妹夫,咱还真不是两家人,这几个月来,多亏了大官人的关照,也知道你的难处,这回采办生丝贸易,把家底弄干了吧?”
听了汤景这番话,沈琦发出尴尬的一笑,颇显有些难为情。
等他们二人落座,沈琦讲道:“今后,南京这边的生意,还得靠汤大官人帮小弟一把。”
这时,汤景朝吴襄递了个眼神,吴襄从怀中掏出了一堆庄票,双手递给了沈琦。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沈琦惊诧地问道。
汤景解释道:“沈大官人,朱辉和沈茂他们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就赶紧回去筹钱,故此来迟了一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和你妹夫也都知道你的难处,这是吴公子我们俩共同凑的,不多,十万零六千两,其中十万两该给人家刘家,明天咱就给人家送去,剩下的给三位镖师压压惊,今后在漳州地界上,还请各位给我们沈大官人多多帮忙。”
如今的汤景和吴襄果然今非昔比,沈琦顿时落下了眼泪,朱辉也暗自惊叹: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沉寂了片刻,汤景发现朱辉还在张着嘴发愣,过来拍了拍他的脸,笑着讲道:“我汤某本来准备坐吃等死,如今想通了,今后力所能及多给大家帮忙,以报答月空长老和沈大官人的恩德。”
从漳州回来的路上,沈琦也曾担心过,吴襄和汤景会不会糟蹋自己的产业?到家一看,除了吴襄花了不到一万两银子,办了一家书院,帮着汤景打官司有些小开销,账目全都一清二楚,在沈月瑛和何氏夫人的帮助下,沈琦的太太也能操持家业了,家中一切井井有条,反倒是自己的几个亲兄弟,让他有些不放心,最终还是出了沈茂这样的丑事。
汤景有海外贸易的经验,又亲自开设过丝绸织坊,沈琦心想,如果汤景要是愿意到月港帮忙,或者能到海外开设工厂,还真是求之不得,但又不想自己主动提出来。
听罢汤景那番话,沈琦对他表示了一番兄弟之情,对妹夫吴襄也夸赞了几句。
这时,汤景问起了两个女儿的下落,朱辉便将郭奕带来的消息,给大家简述了一遍,商团成员已经全都转移到了琉球,不日便可将他们接到漳州。。
一想两个心爱的女儿,汤景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时,他又想起了自家的大宅院,那份关键的文书,居然不小心被沈茂偷走了,自己和夫人何氏竟然还不知道,因此,他决定跟随沈琦到月港去接女儿,顺便亲自到福州去找庞尚鹏,把那份房契、地契给要回来。
于是,汤景接着讲道:“听说沈大官人不日将远赴马尼拉,将来还要在新大陆开设丝绸工厂,月港那边没人能帮着管事,若是沈大官人信得过我汤某,我愿跟随你前往月港。”
沈琦正求之不得,颇受感动地答道:“难得汤大官人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你我弟兄联手,将金陵、月港、马尼拉及新大陆连成一线,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将来再有月空长老和玄德真人两位师父,在新大陆教化人心,定能拓展一片新天地,那可真是开了华夏数千年文明之先河。”
可能沈琦深受费利佩等人的影响,提起这些事情就激动不已,沉默半天的吴襄终于忍不住了,高声赞道:“哥哥,将来宣化四海,可少不得你妹夫,为此,洒家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那是当然,只要妹夫有这份心意,我就领情了。”
发现沈琦未解其意,吴襄认真地讲道:“我可不是说笑,少了我,你们在新大陆可能办不成事。”
“但不知妹夫做了哪些准备?”
“咱家的书院培养了数百名儒生,江北有些人刚听说,每天都不断有人来,现在我都不敢轻易招人了,来者得通过我的考试……”
提起书院,朱辉想起了《金瓶梅》,吴襄非得说是他写的,还有那本《梅梦缘》,没准真是他的大作,却被庞福评价为“浪史大观”。此刻,他发现这个大舅哥一点也不害臊,忍不住讲道:“哥哥,不要给大家添乱了!”
“臭小子,你说什么?”吴襄立刻板起脸来,拿出了长辈的做派,厉声质问道:“我来问你,你才读过几天书?”
“哥哥,你可知道别人对《梅梦缘》如何评价?总不能让那些‘文曲星’下凡的才子们,整日里只作些风花雪月的文章吧?”朱辉说着,就感觉脸红。
吴襄把眼一瞪,问道:“臭小子,你懂什么?《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孔老夫子在《礼记》中也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听吴襄又讲起了之乎者也,汤景劝道:“吴公子,好了、好了,你要办书院,也没人拦着你。”
吴襄推开了汤景,不依不饶地讲道:“世人皆是俗人也!这喻世明言,是我吴夫子的千古名句。”说着,他转着圈去观察每个人,发现三位镖师表现各异,有人憋着笑,有人绷着嘴,还有人低着头。
于是,吴襄接着讲道:“好在我大明子民,经受了数千年文明的熏陶,自幼便懂得礼义廉耻,虽然不是人人都会诗词歌赋,但打小都有意无意接受了圣人的教化,多少都懂得一些礼仪。将来咱们是不是要远航新大陆?请各位不想一想,那未经开化之地的蛮夷,咱们拿什么去教化人家?天天给他们讲之乎者也?呵呵,若是这样,不被人家打出来,那才叫怪事!”
这番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沈琦、汤景和朱辉都直摇头;那三个镖师似乎都觉得十分在理,他们彼此开着玩笑,相互指着对方,有人问道:“你不是一读圣贤书就犯困吗?吴公子的书倒是适合你来读一读。”
“你不是也一样?正经书看过几本?”
“你们俩连私塾都没进过,也就看那种书才认识俩字,别显派了!”
他们三人的玩笑话,倒是让大家开了窍,于是,汤景问道:“吴公子,你不会想把书院办到新大陆去吧?”
吴襄底气十足地答道:“哥哥,还真让你说对了!俺来牵头办这座书院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能赴海外教书育人的先生,儒释道、儒释道,有月空长老和玄德真人二位师父,现在还缺一个大儒,你们说是不是?”
这时,沈琦摇起了头来:“我可是听说梅梦缘书院的书生,全都是些落第秀才。”
“你们也不想想,咱大明的子民,但凡能中了举人,谁愿意出海去冒险?所以,我只能用这些落第秀才,考了一辈子考到头发白,连个秀才也点不上的童生,也不乏其人,他们进了梅梦苑,一个个脱胎换骨,返老还童般的焕发出活力,一天能写三万字,还怎么样?难道说他们当不了先生吗?”吴襄慷慨激昂地反问道。
朱辉心中暗想,你还不能说这话没有道理,可又总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这些人将来都能跟着出海吗?”沈琦问道。
“说不准,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越年轻的,可能越不愿去,越是对科举没有希望的老童生,越有希望跟着走,他们还想到新大陆去弄个一官半职,我尽力帮你们多培养一些人才吧!”吴襄答道。
朱辉仔细琢磨了片刻,讲道:“还有个问题,这些人只会风花雪月的文章,哪里还记得圣人之言?到了新大陆,咱不但没教好人家,反而把人家那淳朴的民风给带坏了。”
“臭小子,难道就你一个明白人?”吴襄又教训起了朱辉:“这事我不是没考虑过,如果没有西洋传教士跟着捣乱,咱们到了新大陆,直接就教给他们夫子曰、圣人云,也就是了。你们别忘了,咱还有竞争者,那些西洋人传教时讲什么?我不是很清楚,反正如果只教人家一听了就犯困的文章,我觉得人家不见得爱听,你们自己想想吧。”
倭人在接受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也不是人人都读圣人的典籍,普通人就是喜欢志怪传奇,倒也是事实,经过长期的潜心默化,东洋倭人算是接受了儒家文化。
有关书院的话题到此为止,天已到了深夜亥时,沈琦有了汤景和吴襄给凑来的庄票,也不用再去抵押房契借钱了。
次日,朱辉陪同三个镖师去找刘谦的父母妻儿,把他们带到福记钱庄,沈琦、汤景和吴襄早已在此等候,办理了庄票转存,刘家满门感动得热泪盈眶,恳请朱辉等人照顾好刘谦。
又过了三天,沈琦把家中一切料理完毕,带领众人登上了满载生丝的大帆船,从下馆码头启航出发了……
****************************
明末很多禁书流行,但作者不详,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有关《梅梦缘》的作者,安在了本书中吴襄的头上,特此做个解释。
连打带闹一番折腾,大家也累了,三位镖师也都知道,即便报了官府,那些银子也未必能追回来,一个个都坐在了地上痛不欲生,不知如何是好?
等他们平静了下来,朱辉劝慰他们,表示自己要负主要责任,这才让他们宽了心,跟随朱辉来到了西安门外的沈家,此刻天已经黑了,沈府门外高悬着大红灯笼,门人认得朱辉,把他和三位镖师进了花厅,脚夫们被安排在影壁墙外的倒座房歇息。
正在吃晚饭的沈琦得到了禀报,急忙丢下饭碗就跑了过来,这时,沈琦已经完成了生丝的收购,忙了一整天码头上的事宜,正准备返回漳州,因此,他以为朱辉带着镖师回来帮忙,表达了一番谢意,又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去给他们安排食宿。
等他们四人洗漱完毕,换好了衣服,后厨把一桌可口的饭菜做好了,沈琦陪着他们一起吃饭,发现他们都不愿动筷子,误以为他们一路奔波劳累,一个个身心疲惫的样子,让人看着十分心疼,却又感觉有些不对劲。
于是,沈琦找了个借口出去了一趟,来到倒座房去找那些脚夫,发现他们脸上满是伤痕,身上布满了血污,还以为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劫匪,便关切地问了起来。
脚夫身上的伤痕,全是那三位镖师给打的,他们倒也没有隐瞒,把发生在淮扬酒楼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沈琦得知是他弟弟沈茂惹的祸,急忙派人去找他,同时,派人到梅梦缘书院,去请吴襄和汤景,随后,便赶紧去找他的夫人筹集银子。
由于这次生丝采购,几乎花掉了沈琦全部家底,夫人翻箱倒柜、七凑八凑,总算凑齐了十万两福记钱庄的庄票,交给了沈琦,颇为无奈地告诉他,如果月底没有进项,府里这么大的花销,可能撑不到这个年关。
沈琦也是没办法,就算跟着费利佩到马尼拉取银子,再运回南京,起码也是明年春天的事了,先把这些庄票让夫人收起来,留着过年用,找出了一座院子的房契、地契,准备先抵押给福记钱庄去借钱。
把这些事处理完了,沈琦再次回到餐厅,发现他们四人还在傻呆呆发愣,于是,沈琦问起了漳州那边的情况,朱辉一一作答,关于淮扬酒楼的事只字未提。
得知费利佩等人还在月港等着自己,沈琦大松了一口,接着,他面带惭愧之色,起身给三位镖师躬身施礼,讲道:“我家小弟沈茂给各位添麻烦了,这都怪我这个长兄教导无方,全是我沈某的错,我已经准备好了银子作为赔偿,明日将随你们一道前往刘家赔罪。”
这三位镖师听罢,激动得热泪盈眶,赶忙起身还礼,表达了一番对沈大官人的敬意,这时,朱辉也站起身来讲道:“沈大官人,这件事我负有主要责任,当由我来赔偿……”
没等他把话说完,沈琦急忙摆着手答道:“朱公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件事到此为止。”
正在这时,吴襄和汤景到了,朱辉又赶忙拜见了叔叔汤景,给大舅哥吴襄打了个招呼。
面带微笑的汤景一进门,就拍着朱辉的肩膀讲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沈大官人说得好啊!我这侄子是你沈大官人的妹夫的妹夫,咱还真不是两家人,这几个月来,多亏了大官人的关照,也知道你的难处,这回采办生丝贸易,把家底弄干了吧?”
听了汤景这番话,沈琦发出尴尬的一笑,颇显有些难为情。
等他们二人落座,沈琦讲道:“今后,南京这边的生意,还得靠汤大官人帮小弟一把。”
这时,汤景朝吴襄递了个眼神,吴襄从怀中掏出了一堆庄票,双手递给了沈琦。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沈琦惊诧地问道。
汤景解释道:“沈大官人,朱辉和沈茂他们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就赶紧回去筹钱,故此来迟了一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和你妹夫也都知道你的难处,这是吴公子我们俩共同凑的,不多,十万零六千两,其中十万两该给人家刘家,明天咱就给人家送去,剩下的给三位镖师压压惊,今后在漳州地界上,还请各位给我们沈大官人多多帮忙。”
如今的汤景和吴襄果然今非昔比,沈琦顿时落下了眼泪,朱辉也暗自惊叹: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沉寂了片刻,汤景发现朱辉还在张着嘴发愣,过来拍了拍他的脸,笑着讲道:“我汤某本来准备坐吃等死,如今想通了,今后力所能及多给大家帮忙,以报答月空长老和沈大官人的恩德。”
从漳州回来的路上,沈琦也曾担心过,吴襄和汤景会不会糟蹋自己的产业?到家一看,除了吴襄花了不到一万两银子,办了一家书院,帮着汤景打官司有些小开销,账目全都一清二楚,在沈月瑛和何氏夫人的帮助下,沈琦的太太也能操持家业了,家中一切井井有条,反倒是自己的几个亲兄弟,让他有些不放心,最终还是出了沈茂这样的丑事。
汤景有海外贸易的经验,又亲自开设过丝绸织坊,沈琦心想,如果汤景要是愿意到月港帮忙,或者能到海外开设工厂,还真是求之不得,但又不想自己主动提出来。
听罢汤景那番话,沈琦对他表示了一番兄弟之情,对妹夫吴襄也夸赞了几句。
这时,汤景问起了两个女儿的下落,朱辉便将郭奕带来的消息,给大家简述了一遍,商团成员已经全都转移到了琉球,不日便可将他们接到漳州。。
一想两个心爱的女儿,汤景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时,他又想起了自家的大宅院,那份关键的文书,居然不小心被沈茂偷走了,自己和夫人何氏竟然还不知道,因此,他决定跟随沈琦到月港去接女儿,顺便亲自到福州去找庞尚鹏,把那份房契、地契给要回来。
于是,汤景接着讲道:“听说沈大官人不日将远赴马尼拉,将来还要在新大陆开设丝绸工厂,月港那边没人能帮着管事,若是沈大官人信得过我汤某,我愿跟随你前往月港。”
沈琦正求之不得,颇受感动地答道:“难得汤大官人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你我弟兄联手,将金陵、月港、马尼拉及新大陆连成一线,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将来再有月空长老和玄德真人两位师父,在新大陆教化人心,定能拓展一片新天地,那可真是开了华夏数千年文明之先河。”
可能沈琦深受费利佩等人的影响,提起这些事情就激动不已,沉默半天的吴襄终于忍不住了,高声赞道:“哥哥,将来宣化四海,可少不得你妹夫,为此,洒家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那是当然,只要妹夫有这份心意,我就领情了。”
发现沈琦未解其意,吴襄认真地讲道:“我可不是说笑,少了我,你们在新大陆可能办不成事。”
“但不知妹夫做了哪些准备?”
“咱家的书院培养了数百名儒生,江北有些人刚听说,每天都不断有人来,现在我都不敢轻易招人了,来者得通过我的考试……”
提起书院,朱辉想起了《金瓶梅》,吴襄非得说是他写的,还有那本《梅梦缘》,没准真是他的大作,却被庞福评价为“浪史大观”。此刻,他发现这个大舅哥一点也不害臊,忍不住讲道:“哥哥,不要给大家添乱了!”
“臭小子,你说什么?”吴襄立刻板起脸来,拿出了长辈的做派,厉声质问道:“我来问你,你才读过几天书?”
“哥哥,你可知道别人对《梅梦缘》如何评价?总不能让那些‘文曲星’下凡的才子们,整日里只作些风花雪月的文章吧?”朱辉说着,就感觉脸红。
吴襄把眼一瞪,问道:“臭小子,你懂什么?《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孔老夫子在《礼记》中也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听吴襄又讲起了之乎者也,汤景劝道:“吴公子,好了、好了,你要办书院,也没人拦着你。”
吴襄推开了汤景,不依不饶地讲道:“世人皆是俗人也!这喻世明言,是我吴夫子的千古名句。”说着,他转着圈去观察每个人,发现三位镖师表现各异,有人憋着笑,有人绷着嘴,还有人低着头。
于是,吴襄接着讲道:“好在我大明子民,经受了数千年文明的熏陶,自幼便懂得礼义廉耻,虽然不是人人都会诗词歌赋,但打小都有意无意接受了圣人的教化,多少都懂得一些礼仪。将来咱们是不是要远航新大陆?请各位不想一想,那未经开化之地的蛮夷,咱们拿什么去教化人家?天天给他们讲之乎者也?呵呵,若是这样,不被人家打出来,那才叫怪事!”
这番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沈琦、汤景和朱辉都直摇头;那三个镖师似乎都觉得十分在理,他们彼此开着玩笑,相互指着对方,有人问道:“你不是一读圣贤书就犯困吗?吴公子的书倒是适合你来读一读。”
“你不是也一样?正经书看过几本?”
“你们俩连私塾都没进过,也就看那种书才认识俩字,别显派了!”
他们三人的玩笑话,倒是让大家开了窍,于是,汤景问道:“吴公子,你不会想把书院办到新大陆去吧?”
吴襄底气十足地答道:“哥哥,还真让你说对了!俺来牵头办这座书院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能赴海外教书育人的先生,儒释道、儒释道,有月空长老和玄德真人二位师父,现在还缺一个大儒,你们说是不是?”
这时,沈琦摇起了头来:“我可是听说梅梦缘书院的书生,全都是些落第秀才。”
“你们也不想想,咱大明的子民,但凡能中了举人,谁愿意出海去冒险?所以,我只能用这些落第秀才,考了一辈子考到头发白,连个秀才也点不上的童生,也不乏其人,他们进了梅梦苑,一个个脱胎换骨,返老还童般的焕发出活力,一天能写三万字,还怎么样?难道说他们当不了先生吗?”吴襄慷慨激昂地反问道。
朱辉心中暗想,你还不能说这话没有道理,可又总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这些人将来都能跟着出海吗?”沈琦问道。
“说不准,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越年轻的,可能越不愿去,越是对科举没有希望的老童生,越有希望跟着走,他们还想到新大陆去弄个一官半职,我尽力帮你们多培养一些人才吧!”吴襄答道。
朱辉仔细琢磨了片刻,讲道:“还有个问题,这些人只会风花雪月的文章,哪里还记得圣人之言?到了新大陆,咱不但没教好人家,反而把人家那淳朴的民风给带坏了。”
“臭小子,难道就你一个明白人?”吴襄又教训起了朱辉:“这事我不是没考虑过,如果没有西洋传教士跟着捣乱,咱们到了新大陆,直接就教给他们夫子曰、圣人云,也就是了。你们别忘了,咱还有竞争者,那些西洋人传教时讲什么?我不是很清楚,反正如果只教人家一听了就犯困的文章,我觉得人家不见得爱听,你们自己想想吧。”
倭人在接受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也不是人人都读圣人的典籍,普通人就是喜欢志怪传奇,倒也是事实,经过长期的潜心默化,东洋倭人算是接受了儒家文化。
有关书院的话题到此为止,天已到了深夜亥时,沈琦有了汤景和吴襄给凑来的庄票,也不用再去抵押房契借钱了。
次日,朱辉陪同三个镖师去找刘谦的父母妻儿,把他们带到福记钱庄,沈琦、汤景和吴襄早已在此等候,办理了庄票转存,刘家满门感动得热泪盈眶,恳请朱辉等人照顾好刘谦。
又过了三天,沈琦把家中一切料理完毕,带领众人登上了满载生丝的大帆船,从下馆码头启航出发了……
****************************
明末很多禁书流行,但作者不详,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有关《梅梦缘》的作者,安在了本书中吴襄的头上,特此做个解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