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7 227.第227章 暗战 69、对手渐入戏
- 228 228.第228章 暗战 70、悍然动杀机
- 229 229.第229章 暗战 71、招招显手段
- 230 230.第230章 暗战 72、步步皆妙棋
- 231 231.第231章 暗战 73、九九重阳日
- 232 232.第232章 暗战 74、揭秘尚未迟
- 233 233.第233章 暗战 75、功成安天下
- 234 234.第234章 暗战 76、英魂泉下知
- 235 235.第235章 海上丝路 1、山重水复
- 236 236.第236章 海上丝路 2、出奇划策
- 237 237.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 238 238.第238章 海上丝路 4、所托非人
- 239 239.第239章 海上丝路 5、失而复得
- 240 240.第240章 海上丝路 6、将计就计
- 241 241.第241章 海上丝路 7、前尘云烟
- 242 242.第242章 海上丝路 8、欺行霸市
- 243 243.第243章 海上丝路 9、力挽狂澜
- 244 244.第244章 海上丝路 10、贸易谈判
- 245 245.第245章 海上丝路 11、夜探虎穴
- 246 246.第246章 海上丝路 12、机智脱险
- 247 247.第247章 海上丝路 13、欲擒故纵
- 248 248.第248章 海上丝路 14、话不投机
- 249 249.第249章 海上丝路 15、引票之祸
- 250 250.第250章 海上丝路 16、大话西游
- 251 251.第251章 海上丝路 17、威武不屈
- 252 252.第252章 海上丝路 18、降妖捉怪
- 253 253.第253章 海上丝路 19、变幻莫测
- 254 254.第254章 海上丝路 20、人质危机
- 255 255.第255章 海上丝路 21、茅塞顿开
- 256 256.第256章 海上丝路 22、机关算尽
- 257 257.第257章 海上丝路 23、割发代首
- 258 258.第258章 海上丝路 24、走马上任
- 259 259.第259章 海上丝路 25、不期而遇
- 260 260.第260章 海上丝路 26、沈府风波
- 261 261.第261章 海上丝路 27、招摇撞骗
- 262 262.第262章 海上丝路 28、重返金陵
- 263 263.第263章 海上丝路 29、丧心病狂
- 264 264.第264章 海上丝路 30、书院之论
- 265 265.第265章 海上丝路 31、扬帆起航
- 266 266.第266章 海上丝路 32、马尼拉城
- 267 267.第267章 海上丝路 33、尊贵嘉宾
- 268 268.第268章 海上丝路 34、瞒天过海
- 269 269.第269章 海上丝路 35、兄弟情深
- 270 270.第270章 海上丝路 36、战略部署
- 271 271.第271章 海上丝路 37、单刀直入
- 272 272.第272章 海上丝路 38、迷雾重重
- 273 273.第273章 海上丝路 39、疑邻盗斧
- 274 274.第274章 海上丝路 40、引蛇出洞
- 275 275.第275章 海上丝路 41、飞鸽传书
- 276 276.第276章 海上丝路 42、斗智斗勇
- 277 277.第277章 海上丝路 43、暗下毒手
- 278 278.第278章 海上丝路 44、军营暴动
- 279 279.第279章 海上丝路 45、拯救苍生
- 280 280.第280章 海上丝路 46、化解危机
- 281 281.第281章 海上丝路 47、握手言和
- 282 282.第282章 海上丝路 48、国宝再现
- 283 283.第283章 海上丝路 49、兵戈无用
- 284 284.第284章 海上丝路 50、新仇旧恨
- 285 285.第285章 海上丝路 51、藏宝之谜
- 286 286.第286章 海上丝路 52、趁火打劫
- 287 287.第287章 海上丝路 53、妖术邪法
- 288 288.第288章 海上丝路 54、海上寻宝
- 289 289.第289章 海上丝路 55、得道多助
- 290 290.第290章 海上丝路 56、黄雀伺蝉
- 291 291.第291章 海上丝路 57、棋高一着
- 292 292.第292章 海上丝路 58、意外变局
- 293 293.第293章 海上丝路 59、以逸待劳
- 294 294.第294章 海上丝路 60、再树权威
- 295 295.第295章 海上丝路 61、上屋抽梯
- 296 296.第296章 海上丝路 62、诡诈奸猾
- 297 297.第297章 海上丝路 63、骇人听闻
- 298 298.第298章 海上丝路 64、九大护法
- 299 299.第299章 海上丝路 65、危急关头
- 300 300.第300章 海上丝路 66、风云际会
- 301 301.第301章 海上丝路 67、惊天奇案
- 302 302.第302章 海上丝路 68、百密一疏
- 303 303.第303章 海上丝路 69、调虎离山
- 304 304.第304章 海上丝路 70、罪魁祸首
- 305 305.第305章 海上丝路 71、暗藏深意
- 306 306.第306章 海上丝路 72、脱离虎口
- 307 307.第307章 海上丝路 73、巧作安排
- 308 308.第308章 海上丝路 74、坐而论道
- 309 309.第309章 海上丝路 75、丝路之歌
- 310 310.第310章 海盗传奇 1、殷地安
- 311 311.第311章 海盗传奇 2、水晶骨
- 312 312.第312章 海盗传奇 3、连环案
- 313 313.第313章 海盗传奇 4、争夺战
- 314 314.第314章 海盗传奇 5、忆往事
- 315 315.第315章 海盗传奇 6、谈条件
- 316 316.第316章 海盗传奇 7、天狼星
- 317 317.第317章 海盗传奇 8、幽灵船
- 318 318.第318章 海盗传奇 9、救公主
- 319 319.第319章 海盗传奇 10、收门徒
- 320 320.第320章 海盗传奇 11、听秘闻
- 321 321.第321章 海盗传奇 12、遇怪物
- 322 322.第322章 海盗传奇 13、吸血鬼
- 323 323.第323章 海盗传奇 14、路西法
- 324 324.第324章 海盗传奇 15、洪真人
- 325 325.第325章 海盗传奇 16、奥塞亚
- 326 326.第326章 海盗传奇 17、不畏死
- 327 327.第327章 海盗传奇 18、人则敬
- 328 328.第328章 海盗传奇 19、断肠泪
- 329 329.第329章 海盗传奇 20、父子情
- 330 330.第330章 海盗传奇 21、人之初
- 331 331.第331章 海盗传奇 22、性本善
- 332 332.第332章 海盗传奇 23、逢乱世
- 333 333.第333章 海盗传奇 24、梦难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37.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237.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捻转到了南京城,大家触景生情、悲痛万分,因害怕遇见熟人,直奔西安门外三条巷去投奔沈琦。
当年,吴襄被黄炳文骗得身无分文,他与汤景合谋,以搭救沈琦之名,让汤景前去拜访沈老员外,顺便重提他和月瑛小姐的婚事,想借助沈家的财力开办钱庄。
沈老员外绝没想到,这位被他退了婚的吴公子,一手的蝇头小楷,写得金陵城无人能比,不显山不露水,于落难之际,寄居在栖霞寺的茅舍之中,悬梁刺股,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甚至还写下了两部旷世奇书,其中有本《金瓶梅》,沈老员外虽然没看过,据汤景说,书中有位西门大官人,那真是千古传奇、必将流芳后世,深得文人雅士的赞誉;但那本《西游记》,他倒是看过两眼,实在令人拍案称奇!
因此,对这位才高运蹇、不见圭角的闲婿,沈老员外赞不绝口,尤其是对他采用吴承恩为“笔名”,以示不忘沈家对其恩重如山,更让老员外深受感动,即便吴襄获罪下狱,仍不忘带上爱女前去探监,在狱中,月瑛姑娘对吴公子山盟海誓,二人情定终身……
等到吴襄出狱后,沈老员外准备给他们办喜事,日子都已经选好了,但吴襄考虑到身无立锥之地,不想把沈家千金娶进茅舍,便找了个借口,便跟着杨公子跑京城去了。
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到了京城,果然如鱼得水,很快就结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当然,吴公子见过大世面,很快把这伙纨绔子弟,哄得滴溜溜乱转,混得是风生水起……
吴莲把西便门外的小院给了哥哥,于是,吴襄就想把沈月英娶进京城,选好了良辰吉日,准备下江南迎娶新人,恰遇沈老员外病故,又把喜事耽搁了。
沈老员外咽气前,对儿子沈琦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要忘了祖宗沈万三的教训,沈琦也有被东厂出卖的经历,含泪答应了老父亲,今后决不结交官府。
沈琦本来就看不起吴襄,知道他在京城放荡不羁,更不敢把妹妹往火坑里送,吴襄在京城既没发财,也没考取什么功名,只图自己风流快活,就这样,和沈家的婚事又拖了两年多。
吴襄不急不躁,倒是把沈琦给急坏了,他跑到汤府找过朱辉很多次,问他这门婚事到底该怎么办?朱辉拿大舅哥一点办法也没有,汤景知道后,非常不怀好意,极力劝沈家退婚,无奈月瑛姑娘非吴公子不嫁,令神仙也无招可施。
如今吴襄再次落难,投奔到了沈家,一见到沈琦,就把汤景推到了前面,自己扮作一副无辜的样子,喊了一声哥哥,红着脸便不再说话。
沈琦对汤景和朱辉怀有感恩之心,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何氏夫人本希望能见到两个女儿,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因汤景夫妇不敢见人,沈琦便将他们安排到了一处独院,并讲述了火烧翠花楼的经过:
当时,汤景夫妇被东厂爪牙抓走之后,汤琼、汤瑶被刘公公送进了翠花楼,沈琦得知后,赶忙追了过去,本打算想用钱把她们赎出来,可无论出多少银子,翠花楼的老乌龟刘保就是不答应,就在他哀求刘保的时候,翠花楼突然硝烟四起,有人惊呼:倭寇来了……
那刘保哪里肯信?撇下了沈琦跑到门外去骂人,这时,只见一名蒙面的黑衣小子,突然从地缝里钻了出来,一刀就剁下了刘保的脑袋,差点把沈琦给吓死……
不一会儿,一群男女光着身子,鬼哭狼嚎般地往外逃,沈琦冒火冲进了翠花楼,只见到处都是死尸,个个都没了脑袋,找到了关押汤氏姐妹的客房,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才知道:姐妹俩已被人救走了……
汤景夫妇打算伸冤告状,但沈琦告诉他们:他也曾帮着汤家奔走呼号,无奈,因大家都知道倭寇火烧翠花楼,救走了汤氏姐妹,坐实了汤景勾结倭寇的罪状,只因太祖留给汤家的免死铁卷,刘公公才没有要他们夫妇的命,虽然现在刘公公、黄锦等人都已经倒台,但汤氏一门想要翻案,却没那么容易……
听说两个女儿没事,汤景夫妇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沈琦千恩万谢。朱辉猜测,救人的应该是张狗儿,相信汤氏姐妹不会有事,只是不知道把她们送到了什么地方?
到了晚上,沈琦亲自给他们送来了好酒、好菜,陪着他们一起吃晚饭,汤景陪着沈琦喝了几杯,吴襄、朱辉都不喝酒,默默地看着何氏夫人,想请她帮忙说句话,于是,何氏夫人提起了月瑛姑娘,怎奈沈琦一听,马上顾盼左右而言他,不接这个话茬。
吃完饭,汤景拿出了那几张虎皮、豹皮,非要送给沈琦不可,发现他们落魄成了这个样子,但沈琦却坚辞不受。
汤景讲道:“如果沈大官人瞧不上眼,请直说,我们立刻从这儿搬出去。”
沈琦赶忙作了个揖,真诚地答道:“汤大官人言重了,令沈某无地自容,咱们两家本是君子之交,一方有难、另一方救助,自不必多言,你们带来的这些稀罕之物,沈某岂敢夺人所爱?”
汤景落下了眼泪,呜咽着讲道:“不瞒沈大官人,我们原打算到福州去求庞尚鹏,听说他现在当了福建巡抚,想请庞大人帮忙,给我们伸冤报仇。”
于是,沈琦也替他鸣不平:“汤氏一门忠烈,信国公老王爷年近七旬,仍替太祖爷出征,于江浙沿海修筑城池六十余座,抗击倭寇,沈某也到过濠州汤家祠堂,亲眼见过太祖爷亲笔题词: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祠。而大官人被倭寇掠走了多年,受尽了折磨,与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成想,如今居然坐实了勾结倭寇的罪名,真是苍天无眼。”
“让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到了阴曹地府,如何面对老祖宗襄武东瓯王……”何氏夫人说着,失声痛哭了起来。
趁着朱辉、吴襄劝慰着何氏夫人,沈琦继续讲道:“汤大官人,天无绝人之路,你们汤家的祖宗是开国功勋,我们沈家的祖宗,因给太祖爷修筑金陵城墙而获罪,吴中沈氏一门,全都充军发配到了云南,直到我的曾祖辈,才蒙获恩准重返南京,当年也是一贫如洗,如今历经三世,虽小有家财,但子孙后代仍不能出仕为官,儿女不能和有功名的人家联姻,其实与贱民无异,汤大官人如不嫌弃,将来我们一起经商如何?”
对汤景来说,这真是求之不得,马上开始套近乎:“咱们两家算是有缘分,老祖宗信国公老王爷有五个儿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督佥事,当年曾在云南戍边,我们这一脉,便是汤鼎的后人,也是从云南来到金陵。”
话入正题,却听汤景答非所问,吴襄不免有些着急,上前作了个揖,恭恭敬敬地替汤景答道:“感谢哥哥的一番好意,那就这么说定了。”
沈琦狠狠瞪了他一眼,心中暗想:要说经商你也不是那块料,到现在连个秀才也考不中,认识俩字,也不好好写本正经书,只有糟蹋钱的能耐,没任何挣钱的本事,经商和你有什么关系?
吴襄明白大舅哥的心思,微笑着讲道:“哥哥,请不必替我操心,如今,妹夫我虽是文人,也算是半个侠士,这汤大哥、汤大嫂,还有我这锦衣卫妹夫,可都是你妹夫、我搭救出来的,论挣钱的本事咱没有,为将来的生意保驾护航,就交给妹夫我和我的妹夫朱辉了。”
瞧着吴襄那干柴般的身子骨,沈琦心道:你还侠士,像只木匣还差不多,于是,抿着嘴问道:“吴公子,大江南北流传的《金瓶梅》,是不是你写的?”
吴襄丝毫也不害臊,笑道:“哎呀,我的大舅哥,可真是冤死我啦!这到底什么人以讹传讹?非要赖在我吴某的头上。”说罢,他挑起眉毛,露出一副气愤难平的神态。
“我看过,写得挺好。”沈琦微笑着答道。
于是,吴襄急忙解释道:“吴某乃是徽州府人氏,自幼长在金陵,那本书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在山东沂水河畔,那地方我连去都没去过,着实冤枉了小生。不过,哥哥,妹夫我在栖霞山茅舍之中,闲来无事,写了本《西游记》倒是真的。”
沈琦没再搭理他,转过身来讲道:“汤大官人,跟你说的事,你好好考虑、考虑,想好了,咱哥俩再议。”
吴襄不依不饶,得意洋洋地继续讲道:“哥哥有所不知,《西游记》之所以托“承恩”之名,实乃深蒙泰山大人的恩德,感念老员外不计前嫌,对俺恩重如山,虽是志怪传奇,却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
沈琦心中暗想,你小子可真会作死!当年,被人捉拿到了上元县衙,你就非说这书是你写的,如果不是海瑞大人不兴文字狱,才算宽恕了你,否则,恐怕你早被砍了头。到现在还人说《西游记》是反书,我们沈家虽不再结交官府,可也不想与官府为敌,像海瑞这样的青天大老爷,那是千年难遇,你小子就烧高香吧……
闲扯了半天,还没提到自己的婚事,吴襄暗自着急,拿胳膊肘碰了碰汤景。
于是,汤景抱起那堆虎皮、豹皮,塞进了沈琦的怀中,讲道:“请沈大官人细听我言,如今,我们的处境你非常清楚,这位锦衣卫总旗朱辉,就像我亲儿子一样,而吴公子是他的大舅哥,因此,也算是我的侄儿,在这世上,他也就我这么一个长辈,故此舍下老脸恳请沈大官人,别嫌寒酸,请收下这份聘礼,准备安排喜事吧。”
听汤景这么一说,沈琦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下子愣在了那儿。
吴襄在心中暗骂:汤景这老不要脸的,只要得着机会,就占我的便宜,你什么时候成了我的长辈?
朱辉也替这位大舅哥操心,上前深施一礼,讲道:“沈大官人,咱们都一样,除了经商别无出路,我这哥哥早已洗心革面,今后将追随月空长老,前往新大陆开疆拓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时,何氏夫人擦干了眼泪,跟着讲道:“女大不中留……”
沈琦当然清楚,他妹妹对吴襄痴心未改,没待何氏夫人把话说完,马上就坡下驴,收起了虎皮、豹皮,微笑着答道:“有道理,那就选良辰、择吉日,赶快办吧。”
吴襄顿时喜出望外,赶紧给沈琦躬身施礼,低头讲道:“请哥哥受妹婿一拜,长兄为父,今后我吴襄惟大哥之命是从,还请大哥今后对妹婿多多教诲。”说罢,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沈琦把他搀扶起来,问道:“妹婿,请问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吴襄本来没有任何打算,原准备把老山参卖给吴学政,拿到银子之后,娶了沈月瑛,将来就赖在了沈府,刚刚听他这么一问,便顺口答道:“将追随月空长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于是,沈琦拍着他的肩膀,赞道:“好妹夫!如果不是这金陵城家大业大,我也想跟着月空长老远游四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月空长老的商团被困在了日本,我知道他们非常艰难,想办法把他们接回来吧,我有一个好去处……”
闻听此言,朱辉激动地问道:“请问沈大官人,你可有他们的消息?”
沈琦答道:“当时,陈元化被抓的时候,在月港经商的松浦信盛受到了连累,被斩杀在南京城外,前几天,松浦信昌前来祭奠他的弟弟,到我这来过,谈起了月空长老的情况。”
“请问沈大官人,你说的那个好去处,到底在什么地方?”汤景问道。
“福建漳州月港。”
当年,吴襄被黄炳文骗得身无分文,他与汤景合谋,以搭救沈琦之名,让汤景前去拜访沈老员外,顺便重提他和月瑛小姐的婚事,想借助沈家的财力开办钱庄。
沈老员外绝没想到,这位被他退了婚的吴公子,一手的蝇头小楷,写得金陵城无人能比,不显山不露水,于落难之际,寄居在栖霞寺的茅舍之中,悬梁刺股,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甚至还写下了两部旷世奇书,其中有本《金瓶梅》,沈老员外虽然没看过,据汤景说,书中有位西门大官人,那真是千古传奇、必将流芳后世,深得文人雅士的赞誉;但那本《西游记》,他倒是看过两眼,实在令人拍案称奇!
因此,对这位才高运蹇、不见圭角的闲婿,沈老员外赞不绝口,尤其是对他采用吴承恩为“笔名”,以示不忘沈家对其恩重如山,更让老员外深受感动,即便吴襄获罪下狱,仍不忘带上爱女前去探监,在狱中,月瑛姑娘对吴公子山盟海誓,二人情定终身……
等到吴襄出狱后,沈老员外准备给他们办喜事,日子都已经选好了,但吴襄考虑到身无立锥之地,不想把沈家千金娶进茅舍,便找了个借口,便跟着杨公子跑京城去了。
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到了京城,果然如鱼得水,很快就结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当然,吴公子见过大世面,很快把这伙纨绔子弟,哄得滴溜溜乱转,混得是风生水起……
吴莲把西便门外的小院给了哥哥,于是,吴襄就想把沈月英娶进京城,选好了良辰吉日,准备下江南迎娶新人,恰遇沈老员外病故,又把喜事耽搁了。
沈老员外咽气前,对儿子沈琦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要忘了祖宗沈万三的教训,沈琦也有被东厂出卖的经历,含泪答应了老父亲,今后决不结交官府。
沈琦本来就看不起吴襄,知道他在京城放荡不羁,更不敢把妹妹往火坑里送,吴襄在京城既没发财,也没考取什么功名,只图自己风流快活,就这样,和沈家的婚事又拖了两年多。
吴襄不急不躁,倒是把沈琦给急坏了,他跑到汤府找过朱辉很多次,问他这门婚事到底该怎么办?朱辉拿大舅哥一点办法也没有,汤景知道后,非常不怀好意,极力劝沈家退婚,无奈月瑛姑娘非吴公子不嫁,令神仙也无招可施。
如今吴襄再次落难,投奔到了沈家,一见到沈琦,就把汤景推到了前面,自己扮作一副无辜的样子,喊了一声哥哥,红着脸便不再说话。
沈琦对汤景和朱辉怀有感恩之心,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何氏夫人本希望能见到两个女儿,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因汤景夫妇不敢见人,沈琦便将他们安排到了一处独院,并讲述了火烧翠花楼的经过:
当时,汤景夫妇被东厂爪牙抓走之后,汤琼、汤瑶被刘公公送进了翠花楼,沈琦得知后,赶忙追了过去,本打算想用钱把她们赎出来,可无论出多少银子,翠花楼的老乌龟刘保就是不答应,就在他哀求刘保的时候,翠花楼突然硝烟四起,有人惊呼:倭寇来了……
那刘保哪里肯信?撇下了沈琦跑到门外去骂人,这时,只见一名蒙面的黑衣小子,突然从地缝里钻了出来,一刀就剁下了刘保的脑袋,差点把沈琦给吓死……
不一会儿,一群男女光着身子,鬼哭狼嚎般地往外逃,沈琦冒火冲进了翠花楼,只见到处都是死尸,个个都没了脑袋,找到了关押汤氏姐妹的客房,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才知道:姐妹俩已被人救走了……
汤景夫妇打算伸冤告状,但沈琦告诉他们:他也曾帮着汤家奔走呼号,无奈,因大家都知道倭寇火烧翠花楼,救走了汤氏姐妹,坐实了汤景勾结倭寇的罪状,只因太祖留给汤家的免死铁卷,刘公公才没有要他们夫妇的命,虽然现在刘公公、黄锦等人都已经倒台,但汤氏一门想要翻案,却没那么容易……
听说两个女儿没事,汤景夫妇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沈琦千恩万谢。朱辉猜测,救人的应该是张狗儿,相信汤氏姐妹不会有事,只是不知道把她们送到了什么地方?
到了晚上,沈琦亲自给他们送来了好酒、好菜,陪着他们一起吃晚饭,汤景陪着沈琦喝了几杯,吴襄、朱辉都不喝酒,默默地看着何氏夫人,想请她帮忙说句话,于是,何氏夫人提起了月瑛姑娘,怎奈沈琦一听,马上顾盼左右而言他,不接这个话茬。
吃完饭,汤景拿出了那几张虎皮、豹皮,非要送给沈琦不可,发现他们落魄成了这个样子,但沈琦却坚辞不受。
汤景讲道:“如果沈大官人瞧不上眼,请直说,我们立刻从这儿搬出去。”
沈琦赶忙作了个揖,真诚地答道:“汤大官人言重了,令沈某无地自容,咱们两家本是君子之交,一方有难、另一方救助,自不必多言,你们带来的这些稀罕之物,沈某岂敢夺人所爱?”
汤景落下了眼泪,呜咽着讲道:“不瞒沈大官人,我们原打算到福州去求庞尚鹏,听说他现在当了福建巡抚,想请庞大人帮忙,给我们伸冤报仇。”
于是,沈琦也替他鸣不平:“汤氏一门忠烈,信国公老王爷年近七旬,仍替太祖爷出征,于江浙沿海修筑城池六十余座,抗击倭寇,沈某也到过濠州汤家祠堂,亲眼见过太祖爷亲笔题词: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祠。而大官人被倭寇掠走了多年,受尽了折磨,与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成想,如今居然坐实了勾结倭寇的罪名,真是苍天无眼。”
“让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到了阴曹地府,如何面对老祖宗襄武东瓯王……”何氏夫人说着,失声痛哭了起来。
趁着朱辉、吴襄劝慰着何氏夫人,沈琦继续讲道:“汤大官人,天无绝人之路,你们汤家的祖宗是开国功勋,我们沈家的祖宗,因给太祖爷修筑金陵城墙而获罪,吴中沈氏一门,全都充军发配到了云南,直到我的曾祖辈,才蒙获恩准重返南京,当年也是一贫如洗,如今历经三世,虽小有家财,但子孙后代仍不能出仕为官,儿女不能和有功名的人家联姻,其实与贱民无异,汤大官人如不嫌弃,将来我们一起经商如何?”
对汤景来说,这真是求之不得,马上开始套近乎:“咱们两家算是有缘分,老祖宗信国公老王爷有五个儿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督佥事,当年曾在云南戍边,我们这一脉,便是汤鼎的后人,也是从云南来到金陵。”
话入正题,却听汤景答非所问,吴襄不免有些着急,上前作了个揖,恭恭敬敬地替汤景答道:“感谢哥哥的一番好意,那就这么说定了。”
沈琦狠狠瞪了他一眼,心中暗想:要说经商你也不是那块料,到现在连个秀才也考不中,认识俩字,也不好好写本正经书,只有糟蹋钱的能耐,没任何挣钱的本事,经商和你有什么关系?
吴襄明白大舅哥的心思,微笑着讲道:“哥哥,请不必替我操心,如今,妹夫我虽是文人,也算是半个侠士,这汤大哥、汤大嫂,还有我这锦衣卫妹夫,可都是你妹夫、我搭救出来的,论挣钱的本事咱没有,为将来的生意保驾护航,就交给妹夫我和我的妹夫朱辉了。”
瞧着吴襄那干柴般的身子骨,沈琦心道:你还侠士,像只木匣还差不多,于是,抿着嘴问道:“吴公子,大江南北流传的《金瓶梅》,是不是你写的?”
吴襄丝毫也不害臊,笑道:“哎呀,我的大舅哥,可真是冤死我啦!这到底什么人以讹传讹?非要赖在我吴某的头上。”说罢,他挑起眉毛,露出一副气愤难平的神态。
“我看过,写得挺好。”沈琦微笑着答道。
于是,吴襄急忙解释道:“吴某乃是徽州府人氏,自幼长在金陵,那本书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在山东沂水河畔,那地方我连去都没去过,着实冤枉了小生。不过,哥哥,妹夫我在栖霞山茅舍之中,闲来无事,写了本《西游记》倒是真的。”
沈琦没再搭理他,转过身来讲道:“汤大官人,跟你说的事,你好好考虑、考虑,想好了,咱哥俩再议。”
吴襄不依不饶,得意洋洋地继续讲道:“哥哥有所不知,《西游记》之所以托“承恩”之名,实乃深蒙泰山大人的恩德,感念老员外不计前嫌,对俺恩重如山,虽是志怪传奇,却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
沈琦心中暗想,你小子可真会作死!当年,被人捉拿到了上元县衙,你就非说这书是你写的,如果不是海瑞大人不兴文字狱,才算宽恕了你,否则,恐怕你早被砍了头。到现在还人说《西游记》是反书,我们沈家虽不再结交官府,可也不想与官府为敌,像海瑞这样的青天大老爷,那是千年难遇,你小子就烧高香吧……
闲扯了半天,还没提到自己的婚事,吴襄暗自着急,拿胳膊肘碰了碰汤景。
于是,汤景抱起那堆虎皮、豹皮,塞进了沈琦的怀中,讲道:“请沈大官人细听我言,如今,我们的处境你非常清楚,这位锦衣卫总旗朱辉,就像我亲儿子一样,而吴公子是他的大舅哥,因此,也算是我的侄儿,在这世上,他也就我这么一个长辈,故此舍下老脸恳请沈大官人,别嫌寒酸,请收下这份聘礼,准备安排喜事吧。”
听汤景这么一说,沈琦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下子愣在了那儿。
吴襄在心中暗骂:汤景这老不要脸的,只要得着机会,就占我的便宜,你什么时候成了我的长辈?
朱辉也替这位大舅哥操心,上前深施一礼,讲道:“沈大官人,咱们都一样,除了经商别无出路,我这哥哥早已洗心革面,今后将追随月空长老,前往新大陆开疆拓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时,何氏夫人擦干了眼泪,跟着讲道:“女大不中留……”
沈琦当然清楚,他妹妹对吴襄痴心未改,没待何氏夫人把话说完,马上就坡下驴,收起了虎皮、豹皮,微笑着答道:“有道理,那就选良辰、择吉日,赶快办吧。”
吴襄顿时喜出望外,赶紧给沈琦躬身施礼,低头讲道:“请哥哥受妹婿一拜,长兄为父,今后我吴襄惟大哥之命是从,还请大哥今后对妹婿多多教诲。”说罢,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沈琦把他搀扶起来,问道:“妹婿,请问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吴襄本来没有任何打算,原准备把老山参卖给吴学政,拿到银子之后,娶了沈月瑛,将来就赖在了沈府,刚刚听他这么一问,便顺口答道:“将追随月空长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于是,沈琦拍着他的肩膀,赞道:“好妹夫!如果不是这金陵城家大业大,我也想跟着月空长老远游四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月空长老的商团被困在了日本,我知道他们非常艰难,想办法把他们接回来吧,我有一个好去处……”
闻听此言,朱辉激动地问道:“请问沈大官人,你可有他们的消息?”
沈琦答道:“当时,陈元化被抓的时候,在月港经商的松浦信盛受到了连累,被斩杀在南京城外,前几天,松浦信昌前来祭奠他的弟弟,到我这来过,谈起了月空长老的情况。”
“请问沈大官人,你说的那个好去处,到底在什么地方?”汤景问道。
“福建漳州月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