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5 第二百零六章 赵匡胤之死
- 216 正 文 第两百零七章 回到天波府
- 217 第二百零八章 弹劾奏折
- 218 第二百零九章 太监
- 219 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 220 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皇派
- 221 第二百一十二章 烽烟又起
- 222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23 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书房
- 224 第二百一十五章 战力
- 225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浙信使
- 226 第两百一十六章 奢侈啊
- 227 第两百一十七章 寿宴惊变
- 228 第两百一十八章 崩溃在即
- 229 第二百一十九章 风升
- 230 第二百二十章 如朕亲临
- 231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 232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初战
- 233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战告捷
- 234 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变
- 235 第二百二十五章 粮路?命路!
- 236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备战
- 237 第二百二十七章 耶律 凌爱
- 238 第二百二十八章 攻其不备之引敌伏击
- 239 第二百二十九章 偷城
- 240 第二百三十章 攻其不备之抢攻
- 241 第二百三十一章 易主德州
- 242 第二百三十二章 美人如玉
- 243 第二百三十三章 祝捷
- 244 第二百三十四章 援军到来
- 245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46 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所惧
- 247 第二百三十七章墨者可盈
- 24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善守者必善攻之
- 249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来客—— 刺客
- 250 第二百四十章 生存无对错
- 251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火
- 252 第二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诱,收买人心
- 25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心
- 254 第二百四十四章 墨者孔明
- 255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5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医者无心
- 257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58 第二百四十八章 隐藏任务[1]
- 25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地狱小队
- 260 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战
- 261 正 文 第二百五十一章 试探
- 262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度河
- 26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意外
- 264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杀戮的艺术
- 265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得不战
- 266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进退之间
- 26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军粮
- 268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店来客
- 269 第二百五十九章 黑店
- 270 第二百六十章 伪装
- 271 第二百六十一章 功亏一篑
- 272 第二百六十二章 枕兵黄河
- 273 第二百六十三章 渡河一战
- 27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声东击西
- 275 第二百六十五章 黄河摆阵
- 276 第二百六十六章 乘人之危
- 277 第二百六十七章群狼攻象 分割蚕食
- 27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谋逆
- 279 第二百六十九章 永不言败
- 280 第二百七十章 无功而返
- 28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直捣黄龙
- 282 第二百七十二章 围三厥一
- 283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两军阵前
- 284 第二百七十四章 萧扩
- 285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略 撤退
- 286 第二百七十六章 惊闻变故
- 287 第四百二十四章
- 288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半美人
- 289 第四百二十七章
- 290 第二百七十七章 计献鸿门宴
- 291 第四百二十八章 今天完本
- 292 第四百二十九章 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浙信使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浙信使
话音未落,从蒸笼后面的茅草屋里就走出了一个扎着围腰满身面粉的中年人,此时手里正拿着一块‘王家包子,五文钱一个’的招牌,看样子是准备换掉原先那一块。
老板见有人卖包子,而自己又刚刚涨价,尴尬地说道:“客官要是早来一步…………。”
霍刚笑了笑,加了四文钱递给老板:“两个包子。”
老板应了声后,提起蒸笼选了两个最大的拿给他:“客人不是本地人吧?两浙来的?”
霍刚咬了口热气腾腾的包子,笑道:“你怎么知道?”
老板换下招牌:“看客人的打扮和身上这件衣服,就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做工布料一眼就可看出是两浙‘天衣无缝’成衣绸缎庄做出来的,在京城里,这件衣服可不算便宜!”
霍刚看了眼身上的衣服:“在我们那里,谁都是这么穿的啊。”
老板叹口气羡慕的说道:“也只有你们两浙府的百姓人家才有这个福气,我们这里虽说是天子脚下,大宋最富裕的地方,可……,唉,马上就连饭都吃不起了。”
霍刚目光一收:“为什么?”
老板有些害怕了:“客人是衙门里的?”
霍刚摇了摇头:“不是。”
老板见他不象说谎,放大胆子道:“客人不知道,自从去年和辽国使者议和后,朝廷就开始囤积粮食送往辽国了,可这些粮食运到辽国后不仅没有让我们过上平安日子,反而让他们有了攻打我国的辎重,前段时间边关溃败,朝廷组织援军前往。每日消耗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市面上的货物奇缺,粮价一涨再涨。不瞒客人,三个月前我的包子才半文钱一个,可现在………………。唉,活不下去了。”
没想到宋朝国都的形势这么严峻,霍刚问道:“老板今后有何打算?”
这卖包子的老板叹了口气:“怎么办?过得下去就过,过不下去就只有买块白布往房梁上这么一搭……,一了百了。”
霍刚摇头说道:“万万使不得。老板如果没了主意,不如全家搬往两浙府吧。”
老板苦笑一下:“客人说得不错,可整个大宋有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去两浙府,试问,两浙府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供养大家。我孤家寡人一个,上无老下无小。与其到时候饥饿折磨而亡,还不如现在做个饱死鬼来得痛快。”
霍刚听到这话,反而笑了:“老板放心,在下就是刚出两浙来的。只要老板到了两浙府,就绝对不会饿死。对于逃亡两浙的灾民,肖章肖大人颁布了一套安抚机制,只要到了两浙的境界,所有难民都会得到最妥善的安置,登记了一些你的信息后,还会发给你土地粮食,种子和农具,甚至是房舍。相应的,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百姓都要参加各地方组织的民军,保家卫国。”看着两浙府的方向,霍刚的双眼充满了希望:“参加民军后,如果你的成绩突出,就有机会调往正规军队,领粮吃奉。家人还可以适当的免税。如果战死沙场,你的直系亲属就会在每个月的十五收到官府发下来的补银,老人可领到去世之时,小孩则可以领到长大成人。”
老板此时听得目瞪口呆:“真的吗!”
霍刚点头说道:“是的。对于军属得辅助,肖大人特别成立了一个叫‘民政司’得衙门,里面的官员都是军队里受伤退下来得老兵。他们不会贪污同和自己沙场对敌而亡的战友应得的财务的。就算其中有个别害群之马,也有新成立的‘纪检司’来对付他们!”
老板看着有些激动的霍刚问道:“客人不是两浙府的普通百姓吧?这些事情客人知道得可真详细。”
霍刚失笑道:“;老板想得太多了,我想参军,别人还不要我呢?这些东西我都是在两浙府的茶馆里听来的,现在两浙有一种叫做‘报纸’的东西,由两浙府衙印发,一文钱一张,每天都有。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每天早晨都要拿着这个报纸来念给大家听。里面有奇闻趣事,官府政令,百家杂谈……。”
老板无限向往的说道:“多谢客人,多谢客人。这回就好了…………。”
霍刚推辞掉他递过来的包子,走入城门。
那老板把剩下来的包子用布包好,从茅草屋里拿出几件衣服,关上门头也不回地直奔两浙方向而去了。
在他的背影刚刚消失在远方,几个衙役就来到了他的铺子前准备讨要今天的税钱。
没见到人,衙役们抬脚就把他的茅屋揣了个稀烂,骂骂咧咧的走了…………。
霍刚在开封城里东转西转来到一处小门前轻敲了几下。
一个家丁打扮的人伸出头来问道:“这里是天波府的侧门,请问大哥有何事?”
霍刚抱拳说道:“这位小哥有礼了,在下来自两浙,想求见肖将军。”
家丁打量了他一番,只见此人动作沉稳气宇轩昂,不敢怠慢:“大哥请稍等一下,我这就前去禀报。”
霍刚说了声劳烦后,等在门外。
我在花园里听到家丁禀报,精神一震:“请他到书房内。”
一般来说,不是相熟识的人哪能进得了书房。家丁连忙跑回侧门,把霍刚带了进来。
等我挥退家丁后,霍刚哗一下跪在地上,举手行礼道:“标下强击兵,前锋营,甲字斥侯霍刚,参见将军。”
我接过他手上的军牌验证无误后笑道:“霍兄弟免礼吧。一路辛苦了。”
我管下的军队里,实力最强的就是强击兵了,在强击兵里,能当上斥侯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中人员按实力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霍刚既是强击兵又是甲级斥侯,可见其实力不弱。
霍刚听到我称呼他为兄弟,激动脸都红了。站起来说道:“将军是好官,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霍刚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小说网(bsp;
老板见有人卖包子,而自己又刚刚涨价,尴尬地说道:“客官要是早来一步…………。”
霍刚笑了笑,加了四文钱递给老板:“两个包子。”
老板应了声后,提起蒸笼选了两个最大的拿给他:“客人不是本地人吧?两浙来的?”
霍刚咬了口热气腾腾的包子,笑道:“你怎么知道?”
老板换下招牌:“看客人的打扮和身上这件衣服,就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做工布料一眼就可看出是两浙‘天衣无缝’成衣绸缎庄做出来的,在京城里,这件衣服可不算便宜!”
霍刚看了眼身上的衣服:“在我们那里,谁都是这么穿的啊。”
老板叹口气羡慕的说道:“也只有你们两浙府的百姓人家才有这个福气,我们这里虽说是天子脚下,大宋最富裕的地方,可……,唉,马上就连饭都吃不起了。”
霍刚目光一收:“为什么?”
老板有些害怕了:“客人是衙门里的?”
霍刚摇了摇头:“不是。”
老板见他不象说谎,放大胆子道:“客人不知道,自从去年和辽国使者议和后,朝廷就开始囤积粮食送往辽国了,可这些粮食运到辽国后不仅没有让我们过上平安日子,反而让他们有了攻打我国的辎重,前段时间边关溃败,朝廷组织援军前往。每日消耗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市面上的货物奇缺,粮价一涨再涨。不瞒客人,三个月前我的包子才半文钱一个,可现在………………。唉,活不下去了。”
没想到宋朝国都的形势这么严峻,霍刚问道:“老板今后有何打算?”
这卖包子的老板叹了口气:“怎么办?过得下去就过,过不下去就只有买块白布往房梁上这么一搭……,一了百了。”
霍刚摇头说道:“万万使不得。老板如果没了主意,不如全家搬往两浙府吧。”
老板苦笑一下:“客人说得不错,可整个大宋有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去两浙府,试问,两浙府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供养大家。我孤家寡人一个,上无老下无小。与其到时候饥饿折磨而亡,还不如现在做个饱死鬼来得痛快。”
霍刚听到这话,反而笑了:“老板放心,在下就是刚出两浙来的。只要老板到了两浙府,就绝对不会饿死。对于逃亡两浙的灾民,肖章肖大人颁布了一套安抚机制,只要到了两浙的境界,所有难民都会得到最妥善的安置,登记了一些你的信息后,还会发给你土地粮食,种子和农具,甚至是房舍。相应的,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百姓都要参加各地方组织的民军,保家卫国。”看着两浙府的方向,霍刚的双眼充满了希望:“参加民军后,如果你的成绩突出,就有机会调往正规军队,领粮吃奉。家人还可以适当的免税。如果战死沙场,你的直系亲属就会在每个月的十五收到官府发下来的补银,老人可领到去世之时,小孩则可以领到长大成人。”
老板此时听得目瞪口呆:“真的吗!”
霍刚点头说道:“是的。对于军属得辅助,肖大人特别成立了一个叫‘民政司’得衙门,里面的官员都是军队里受伤退下来得老兵。他们不会贪污同和自己沙场对敌而亡的战友应得的财务的。就算其中有个别害群之马,也有新成立的‘纪检司’来对付他们!”
老板看着有些激动的霍刚问道:“客人不是两浙府的普通百姓吧?这些事情客人知道得可真详细。”
霍刚失笑道:“;老板想得太多了,我想参军,别人还不要我呢?这些东西我都是在两浙府的茶馆里听来的,现在两浙有一种叫做‘报纸’的东西,由两浙府衙印发,一文钱一张,每天都有。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每天早晨都要拿着这个报纸来念给大家听。里面有奇闻趣事,官府政令,百家杂谈……。”
老板无限向往的说道:“多谢客人,多谢客人。这回就好了…………。”
霍刚推辞掉他递过来的包子,走入城门。
那老板把剩下来的包子用布包好,从茅草屋里拿出几件衣服,关上门头也不回地直奔两浙方向而去了。
在他的背影刚刚消失在远方,几个衙役就来到了他的铺子前准备讨要今天的税钱。
没见到人,衙役们抬脚就把他的茅屋揣了个稀烂,骂骂咧咧的走了…………。
霍刚在开封城里东转西转来到一处小门前轻敲了几下。
一个家丁打扮的人伸出头来问道:“这里是天波府的侧门,请问大哥有何事?”
霍刚抱拳说道:“这位小哥有礼了,在下来自两浙,想求见肖将军。”
家丁打量了他一番,只见此人动作沉稳气宇轩昂,不敢怠慢:“大哥请稍等一下,我这就前去禀报。”
霍刚说了声劳烦后,等在门外。
我在花园里听到家丁禀报,精神一震:“请他到书房内。”
一般来说,不是相熟识的人哪能进得了书房。家丁连忙跑回侧门,把霍刚带了进来。
等我挥退家丁后,霍刚哗一下跪在地上,举手行礼道:“标下强击兵,前锋营,甲字斥侯霍刚,参见将军。”
我接过他手上的军牌验证无误后笑道:“霍兄弟免礼吧。一路辛苦了。”
我管下的军队里,实力最强的就是强击兵了,在强击兵里,能当上斥侯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中人员按实力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霍刚既是强击兵又是甲级斥侯,可见其实力不弱。
霍刚听到我称呼他为兄弟,激动脸都红了。站起来说道:“将军是好官,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霍刚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小说网(bsp;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