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9 第二百章 破绽百出
- 210 第二百零一章 收服鬼角帮
- 211 第二百零二章 阻杀
- 212 第二百零三章 难逃一死
- 213 第二百零四章 开封府
- 214 第二百零五章 狄府
- 215 第二百零六章 赵匡胤之死
- 216 正 文 第两百零七章 回到天波府
- 217 第二百零八章 弹劾奏折
- 218 第二百零九章 太监
- 219 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 220 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皇派
- 221 第二百一十二章 烽烟又起
- 222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23 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书房
- 224 第二百一十五章 战力
- 225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浙信使
- 226 第两百一十六章 奢侈啊
- 227 第两百一十七章 寿宴惊变
- 228 第两百一十八章 崩溃在即
- 229 第二百一十九章 风升
- 230 第二百二十章 如朕亲临
- 231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 232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初战
- 233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战告捷
- 234 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变
- 235 第二百二十五章 粮路?命路!
- 236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备战
- 237 第二百二十七章 耶律 凌爱
- 238 第二百二十八章 攻其不备之引敌伏击
- 239 第二百二十九章 偷城
- 240 第二百三十章 攻其不备之抢攻
- 241 第二百三十一章 易主德州
- 242 第二百三十二章 美人如玉
- 243 第二百三十三章 祝捷
- 244 第二百三十四章 援军到来
- 245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46 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所惧
- 247 第二百三十七章墨者可盈
- 24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善守者必善攻之
- 249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来客—— 刺客
- 250 第二百四十章 生存无对错
- 251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火
- 252 第二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诱,收买人心
- 25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心
- 254 第二百四十四章 墨者孔明
- 255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5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医者无心
- 257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58 第二百四十八章 隐藏任务[1]
- 25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地狱小队
- 260 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战
- 261 正 文 第二百五十一章 试探
- 262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度河
- 26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意外
- 264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杀戮的艺术
- 265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得不战
- 266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进退之间
- 26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军粮
- 268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店来客
- 269 第二百五十九章 黑店
- 270 第二百六十章 伪装
- 271 第二百六十一章 功亏一篑
- 272 第二百六十二章 枕兵黄河
- 273 第二百六十三章 渡河一战
- 27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声东击西
- 275 第二百六十五章 黄河摆阵
- 276 第二百六十六章 乘人之危
- 277 第二百六十七章群狼攻象 分割蚕食
- 27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谋逆
- 279 第二百六十九章 永不言败
- 280 第二百七十章 无功而返
- 28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直捣黄龙
- 282 第二百七十二章 围三厥一
- 283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两军阵前
- 284 第二百七十四章 萧扩
- 285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略 撤退
- 286 第二百七十六章 惊闻变故
- 287 第四百二十四章
- 288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半美人
- 289 第四百二十七章
- 290 第二百七十七章 计献鸿门宴
- 291 第四百二十八章 今天完本
- 292 第四百二十九章 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没有熟人和我说话,百般无聊下我一边打量这座皇城,一边在脑海中温习这一年来所学到的成果。
西侧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北侧紫辰殿是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垂拱殿为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集英殿及需云殿、升平楼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外朝以北,垂拱殿之后为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的居住区,有福宁、坤宁等殿。皇室藏书的龙图、天章、宝文等阁以及皇帝讲筵、阅事之处也在内廷。宫殿北部为后苑。身为朝臣,这可是必备知识,否则,走错了地方可是要被砍头的!
踏着早朝的钟声,百官依次走进大庆殿。路上每隔十步就有御前禁军戒备在旁,极为森严。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的呼喝声回荡在宽阔的大殿上。
千呼万喊下,一生黄袍的玄宗皇帝在侍卫宫女的簇拥下走出**,坐上龙椅。
每次上朝,次次我的心境都不一样,如果说以前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到此处凑数的话,那现在,我不知不觉间也融入到了其中。
按照规矩,先是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出列向皇帝禀报一下急需要处理的朝事,然后就是六部公卿递上今天的奏折。西边战事吃紧,皇帝关心的多问了几句。
但大朝之上,他那里会得到什么真实情况,主管军政的几个大臣只是一再说敌军已经开始退却。对于何时能够结束战乱却没有一个准信。皇帝虽然不悦,可是对此毫无办法。
其实这些奏折皇帝早已经看过了,此时随便翻翻后放在龙案上:“护国将军肖爱卿可是回朝了。听说爱卿感染了风寒,不知道现在好了没有。”
我从最后的位置走出跪地道:“启奏万岁,托万岁洪福小臣的病已经好了。”废话,我有病的话,那能够上得了这个大殿,它们可都是跺跺脚开封城就要抖三分的主。要是被传染了那还了得。
皇帝见我脸色红润动作麻利,欣慰的说道:“爱卿这次两浙任职,干得不错,我大宋终于又出了一个绝世战将!”
我诚惶诚恐的说道:“皇上过奖了,臣不过是托了皇上和诸位大人的福气而已。说到功劳,也是皇上和诸位大人的功劳,小臣不过是跑得勤快了一些而已,相信有了皇上及诸位大人的天威和谋划,就算一个小小的开封城民领旨而去,匪徒也会望风而降的。”电视剧里清朝的那些奴才们是这么说的吧。
大殿上的众人脸现赞赏,这话听着就舒服。
皇帝更是高兴得哈哈大笑。
虽然我说得好听,众人也笑得畅快,但,该来的还是要来。
“微臣有本启奏!”一个御史走出队列,黑着脸说道。
皇帝心中明白是什么事,挥挥手:“说吧。”
大殿上的众人止住笑容,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御史承上袖袋中早已写好了的奏折,说道:“启奏万岁,据微臣等探查,护国将军在两浙府不循祖制,私自打造兵器弓弩,而且大肆受收难民弄得周边各府人丁大减,更在杭州城外设立妖学,不看四书不学五经,护国将军更是声称,我们脚下所站之地是一个圆球。长此下去,恐怕两浙府百姓就要离经叛道了,本来两浙府就多是山越之民,若是有人调拨……,后果堪忧啊皇上。”
嗯,这家伙说的,跟老太君知道的差不多。
皇帝一脸无能为力的表情说道:“护国将军………………。”
“微臣在。”
“可有此事?”皇帝问道。
我轻轻一笑:“启奏皇上,可否允许微臣站着说话……。”看着那个御史,我又淡淡说道:“我不是罪人…………。”
那个御史大声喝道:“大胆…………。”
众大臣见我连这些御史言官也不怕,还能反戈一击,全都漏出有好戏看了的兴奋表情。
皇帝摆手说道:“起来吧。”他还以为我被人弹劾后,要低声下气的急忙开托,谁知道我却镇定的说了这么一句。这个护国将军做事,往往出人意表,这次,也没有例外。
我谢过皇帝后,站起来面向众人说道:“在回答这位大人的问题之前,我想问一句,当初去两浙府平息匪患时,我可向朝廷要过一兵一卒?”
统率禁军的都点检摇了摇头,出声说道:“没有!”
我笑了笑,又问道:“我可曾向朝廷要过一两黄金,一匹战马,一粒粮食?”
兵部侍郎和户部侍郎摇了摇头。
我接着问道:“今年两浙府向朝廷缴纳的税收可曾少过一分?”
国库总管毫不犹豫的说道:“不曾!”
朝堂之上再也不能平静了,众人议论纷纷。这虽然是短短的几句问话,可后面包含的却是大有深意。没有任何援助,孤身前去两浙,既要剿匪,又要安民,还能收一些周边无家可归快要活活饿死的百姓,更可贵的是,不仅如此今年该上交的税钱还一分没少!就算太祖皇帝在世,恐怕也不能做到这种份上!
武官们本来就对这件事情不爽,此时义愤填膺地想到,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这些御史最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封赏,而是如何找别人的把柄!我们武官的地位,真是那麽低下,文官想参就参想弹劾就弹劾的吗,大宋基业是谁打下来的?边关流血守戎的又是谁?
一时间,在他们心目中我好像成了他们的代言人,之中的年轻武将甚至有些崇拜起既不畏强权,又凭着自己智慧让人无从下黑手的我了。
上一次和潘仁美舌战的时候我就以边关和后方的生活作过比较,这一次,更是激荡起了武将们心中的那团怒火!
这只是一个火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以时日,武将必会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权利。
小说网(bsp;
西侧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北侧紫辰殿是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垂拱殿为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集英殿及需云殿、升平楼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外朝以北,垂拱殿之后为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的居住区,有福宁、坤宁等殿。皇室藏书的龙图、天章、宝文等阁以及皇帝讲筵、阅事之处也在内廷。宫殿北部为后苑。身为朝臣,这可是必备知识,否则,走错了地方可是要被砍头的!
踏着早朝的钟声,百官依次走进大庆殿。路上每隔十步就有御前禁军戒备在旁,极为森严。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的呼喝声回荡在宽阔的大殿上。
千呼万喊下,一生黄袍的玄宗皇帝在侍卫宫女的簇拥下走出**,坐上龙椅。
每次上朝,次次我的心境都不一样,如果说以前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到此处凑数的话,那现在,我不知不觉间也融入到了其中。
按照规矩,先是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出列向皇帝禀报一下急需要处理的朝事,然后就是六部公卿递上今天的奏折。西边战事吃紧,皇帝关心的多问了几句。
但大朝之上,他那里会得到什么真实情况,主管军政的几个大臣只是一再说敌军已经开始退却。对于何时能够结束战乱却没有一个准信。皇帝虽然不悦,可是对此毫无办法。
其实这些奏折皇帝早已经看过了,此时随便翻翻后放在龙案上:“护国将军肖爱卿可是回朝了。听说爱卿感染了风寒,不知道现在好了没有。”
我从最后的位置走出跪地道:“启奏万岁,托万岁洪福小臣的病已经好了。”废话,我有病的话,那能够上得了这个大殿,它们可都是跺跺脚开封城就要抖三分的主。要是被传染了那还了得。
皇帝见我脸色红润动作麻利,欣慰的说道:“爱卿这次两浙任职,干得不错,我大宋终于又出了一个绝世战将!”
我诚惶诚恐的说道:“皇上过奖了,臣不过是托了皇上和诸位大人的福气而已。说到功劳,也是皇上和诸位大人的功劳,小臣不过是跑得勤快了一些而已,相信有了皇上及诸位大人的天威和谋划,就算一个小小的开封城民领旨而去,匪徒也会望风而降的。”电视剧里清朝的那些奴才们是这么说的吧。
大殿上的众人脸现赞赏,这话听着就舒服。
皇帝更是高兴得哈哈大笑。
虽然我说得好听,众人也笑得畅快,但,该来的还是要来。
“微臣有本启奏!”一个御史走出队列,黑着脸说道。
皇帝心中明白是什么事,挥挥手:“说吧。”
大殿上的众人止住笑容,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御史承上袖袋中早已写好了的奏折,说道:“启奏万岁,据微臣等探查,护国将军在两浙府不循祖制,私自打造兵器弓弩,而且大肆受收难民弄得周边各府人丁大减,更在杭州城外设立妖学,不看四书不学五经,护国将军更是声称,我们脚下所站之地是一个圆球。长此下去,恐怕两浙府百姓就要离经叛道了,本来两浙府就多是山越之民,若是有人调拨……,后果堪忧啊皇上。”
嗯,这家伙说的,跟老太君知道的差不多。
皇帝一脸无能为力的表情说道:“护国将军………………。”
“微臣在。”
“可有此事?”皇帝问道。
我轻轻一笑:“启奏皇上,可否允许微臣站着说话……。”看着那个御史,我又淡淡说道:“我不是罪人…………。”
那个御史大声喝道:“大胆…………。”
众大臣见我连这些御史言官也不怕,还能反戈一击,全都漏出有好戏看了的兴奋表情。
皇帝摆手说道:“起来吧。”他还以为我被人弹劾后,要低声下气的急忙开托,谁知道我却镇定的说了这么一句。这个护国将军做事,往往出人意表,这次,也没有例外。
我谢过皇帝后,站起来面向众人说道:“在回答这位大人的问题之前,我想问一句,当初去两浙府平息匪患时,我可向朝廷要过一兵一卒?”
统率禁军的都点检摇了摇头,出声说道:“没有!”
我笑了笑,又问道:“我可曾向朝廷要过一两黄金,一匹战马,一粒粮食?”
兵部侍郎和户部侍郎摇了摇头。
我接着问道:“今年两浙府向朝廷缴纳的税收可曾少过一分?”
国库总管毫不犹豫的说道:“不曾!”
朝堂之上再也不能平静了,众人议论纷纷。这虽然是短短的几句问话,可后面包含的却是大有深意。没有任何援助,孤身前去两浙,既要剿匪,又要安民,还能收一些周边无家可归快要活活饿死的百姓,更可贵的是,不仅如此今年该上交的税钱还一分没少!就算太祖皇帝在世,恐怕也不能做到这种份上!
武官们本来就对这件事情不爽,此时义愤填膺地想到,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这些御史最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封赏,而是如何找别人的把柄!我们武官的地位,真是那麽低下,文官想参就参想弹劾就弹劾的吗,大宋基业是谁打下来的?边关流血守戎的又是谁?
一时间,在他们心目中我好像成了他们的代言人,之中的年轻武将甚至有些崇拜起既不畏强权,又凭着自己智慧让人无从下黑手的我了。
上一次和潘仁美舌战的时候我就以边关和后方的生活作过比较,这一次,更是激荡起了武将们心中的那团怒火!
这只是一个火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以时日,武将必会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权利。
小说网(bsp;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