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0 第二百零一章 收服鬼角帮
- 211 第二百零二章 阻杀
- 212 第二百零三章 难逃一死
- 213 第二百零四章 开封府
- 214 第二百零五章 狄府
- 215 第二百零六章 赵匡胤之死
- 216 正 文 第两百零七章 回到天波府
- 217 第二百零八章 弹劾奏折
- 218 第二百零九章 太监
- 219 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 220 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皇派
- 221 第二百一十二章 烽烟又起
- 222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23 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书房
- 224 第二百一十五章 战力
- 225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浙信使
- 226 第两百一十六章 奢侈啊
- 227 第两百一十七章 寿宴惊变
- 228 第两百一十八章 崩溃在即
- 229 第二百一十九章 风升
- 230 第二百二十章 如朕亲临
- 231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 232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初战
- 233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战告捷
- 234 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变
- 235 第二百二十五章 粮路?命路!
- 236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备战
- 237 第二百二十七章 耶律 凌爱
- 238 第二百二十八章 攻其不备之引敌伏击
- 239 第二百二十九章 偷城
- 240 第二百三十章 攻其不备之抢攻
- 241 第二百三十一章 易主德州
- 242 第二百三十二章 美人如玉
- 243 第二百三十三章 祝捷
- 244 第二百三十四章 援军到来
- 245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46 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所惧
- 247 第二百三十七章墨者可盈
- 24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善守者必善攻之
- 249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来客—— 刺客
- 250 第二百四十章 生存无对错
- 251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火
- 252 第二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诱,收买人心
- 25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心
- 254 第二百四十四章 墨者孔明
- 255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5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医者无心
- 257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58 第二百四十八章 隐藏任务[1]
- 25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地狱小队
- 260 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战
- 261 正 文 第二百五十一章 试探
- 262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度河
- 263 第二百五十三章 意外
- 264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杀戮的艺术
- 265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得不战
- 266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进退之间
- 26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军粮
- 268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店来客
- 269 第二百五十九章 黑店
- 270 第二百六十章 伪装
- 271 第二百六十一章 功亏一篑
- 272 第二百六十二章 枕兵黄河
- 273 第二百六十三章 渡河一战
- 27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声东击西
- 275 第二百六十五章 黄河摆阵
- 276 第二百六十六章 乘人之危
- 277 第二百六十七章群狼攻象 分割蚕食
- 27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谋逆
- 279 第二百六十九章 永不言败
- 280 第二百七十章 无功而返
- 28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直捣黄龙
- 282 第二百七十二章 围三厥一
- 283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两军阵前
- 284 第二百七十四章 萧扩
- 285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略 撤退
- 286 第二百七十六章 惊闻变故
- 287 第四百二十四章
- 288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半美人
- 289 第四百二十七章
- 290 第二百七十七章 计献鸿门宴
- 291 第四百二十八章 今天完本
- 292 第四百二十九章 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皇派
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皇派
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可事实就是如此。
此时潘仁美在前面恨得牙痛,没想到我会拿他的钱为自己添金。自己就算再怎么大肆搜刮,也不能达到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可惜了这大把银子。
我回过身来看着那个有些不安的御史:“这位大人,你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的来如何?”
御史刚要出声,皇帝就大喝道:“够了。此事休得再提。”借着这股东风,他终于把此事压了下来。
御史见皇帝已然发怒,虽有潘仁美的交待但也不敢放肆,唯唯诺诺的退回朝班。此时他如果还要穷追猛打的话,寒的就不只是武将们的心了。今后谁还敢安心为朝廷做事。
三衙,即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是中央统率禁军的三个机构。宋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就像是狄青将军的边防军,也有文官担任监军,有时候,甚至是太监来监军,而实际上,监军就是军中最高的职称,可以先斩后奏临阵罢免三军主将!
这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家伙,打仗的时候没有他们,追究战败责任的时候也没有他们,领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动跳出来了。可见,武将的地位在当时何等地下!
我这次去两浙因为事出突然,而且战局对朝廷极为不利,监军的事情这才作罢,否则,哪来的机会把两浙抓在手中。
皇帝环目四顾,威严的说道:“护国将军留下,没事,你们就退朝吧。”说着,站起来走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连忙跪下恭送皇帝。
走出大殿时,除了一些已经被潘刘等收买的武将外,其余众人都毫不列外的对我点头示意,值此大收人心的时候,我那会错过。
没过多久,一个太监就来到大殿说道:“肖将军,皇上此时正在御花园赏花,将军谁我前去晋见吧。”
我对同僚上司们告声罪后,随着太监经侧门走进皇宫**。
一路走来花草茵茵,左右房舍雕龙画凤,不愧为大宋皇帝的居所,气势布局精密比我想象中还要不凡。
走得脚都有些疲了,我们才来到御花园,皇帝正端坐在一株古树下看着刚刚递上来的新折子。
我撩起官袍单膝跪地:“肖章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玄宗皇帝一把丢下手上的奏折在石桌上,起身冷哼道:“哼,这些无用之人,一天只想到要钱,要人,要官。西南战事打了这么久都没有结束,我军反而一败再败。以为朕难道真的就不知道吗?”
看着我,脸色稍齐:“要是我大宋多几个象将军这样的勇将,何愁他国来犯!将军快快请起。”
我呼了口气,站起来立在那里。皇帝就是皇帝,就算他只是一个傀儡,身上也自然有皇家的尊严。
皇帝看着我:“你一定认为朕非常懦弱无能吧?”
虽然事实摆在面前,但我哪敢真心告白!
皇帝没奢望我会答他,解释般说道:“朕登基之时正逢太祖和赵王新丧,朝局动荡不安,大臣们人人自危。为了安抚众人,使大宋重新回到平静我不得不退让一下,否则,今天的大宋恐怕就是四分五裂了。”
忍气吞声!怪不得按照宋朝这么不顾一切把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上的制度下,他还是被人架空了。
假设一下,就能明白当时是何种情况。赵匡胤刚刚去世,赵光义准备登基时又是不明不白的死去,群龙无首下作为一个无权无势被人强拉来的登基的皇子,稍一不慎必是天下烽烟再起。
此时的他唯有把权力放在几个实力强大的权臣手里,用他们来威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能有这样的心计,他那里是昏君?
换个位置,如果我是他。想要保主宋朝江山,也只有这么做。
修养多年,朝局已经稳定。看来这个皇帝想要收回权力了。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不用猜就知道他的计划肯定受到了阻碍。
果然,皇帝又说道:“可是朕低估了这几个人,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些人势力已经根深纠错,好在他们本身之间也在互相抵制,否则,朕恐怕早就被人夺位了。”
他没有说是谁,我也没问。答案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我此时不敢插嘴,唯有等他接着说下去。
皇帝忽然怒道:“现在,他们进一步,朕就要退一步。就像昨天,他们竟然弹劾于你,让我重新派他们的人管理两浙!哼,真要邃了他们的心意,不出两年,恐怕又要重新派人去平息匪患了。”
以前辽国时时紧逼,宋朝的这些矛盾都隐藏在了暗处。现在,刚和辽国讲和他们就坐不住了。皇帝这么说,无疑就要调拨起我的怒火为他所用。但是,我的军队远在他处,即使彪悍非常也调不过来。
皇帝忽然转身说道:“天波府世代忠义,老令公更是被潘仁美刘文裕害死,朕知道,天下的百姓们也知道,但…………,唉,我赵家对不起你杨家上下啊。”
虽然已经猜出了他这是在挑拨离间,但我还是忍不住咬了咬牙。那一战,正是使杨家由全盛时间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
“现在大宋有难,需要你天波府杨家的全力协助!事成之后,潘刘随你处置。”皇帝总结说道。
刚到天波时我就知道,杨家儿郎每时每刻无不都在想着报仇。作为其中一员,我有责任完成他们的心愿。
不经意地看看四周的树丛,我跪下说道:“天波府深受皇恩,不敢有辞。微臣领旨!”
那里面如无意外的话,必然藏着宫中带刀侍卫。只要我不答应,一个预谋行刺的罪名就可以把我击杀在此无从申辩,连天波府也逃不过波及!
皇帝的脸上浮满笑容,亲自把我拉起来说道:“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装作迫不及待地说道:“皇上深谋远虑,必定是有了万全之策。微臣洗耳恭听。铲除奸人。”
皇帝点头笑道:“懂得为官之道,又有真才实学的武将实在是不多见。这也是我看中你的原因之一!你只要好好办事,今后待遇不会下于那些开国元勋。”
开国元勋?我只记得你的上一任赵匡胤杯酒释军权来的。
但满脸却全是喜悦之色。没想到我会成了保皇派,如果不是杨府和潘府世代为敌,那些人同样也会不择手段的拉拢我的。坐稳两浙后,我已有了参与这场牌局的实力筹码!
拿出一份奏折,皇帝丢给我说道:“这是户部和兵部联名递上来的折子,你看看。”
这个动作很随意,但的确可以让人感动。充分显示出他过人的帝王之术。无论是谁,下意识的都会产生一种很被信任赏识的错觉。
我小心地打开折子,看着看着皱起了眉头。
小说网(bsp;
此时潘仁美在前面恨得牙痛,没想到我会拿他的钱为自己添金。自己就算再怎么大肆搜刮,也不能达到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可惜了这大把银子。
我回过身来看着那个有些不安的御史:“这位大人,你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的来如何?”
御史刚要出声,皇帝就大喝道:“够了。此事休得再提。”借着这股东风,他终于把此事压了下来。
御史见皇帝已然发怒,虽有潘仁美的交待但也不敢放肆,唯唯诺诺的退回朝班。此时他如果还要穷追猛打的话,寒的就不只是武将们的心了。今后谁还敢安心为朝廷做事。
三衙,即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是中央统率禁军的三个机构。宋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就像是狄青将军的边防军,也有文官担任监军,有时候,甚至是太监来监军,而实际上,监军就是军中最高的职称,可以先斩后奏临阵罢免三军主将!
这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家伙,打仗的时候没有他们,追究战败责任的时候也没有他们,领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动跳出来了。可见,武将的地位在当时何等地下!
我这次去两浙因为事出突然,而且战局对朝廷极为不利,监军的事情这才作罢,否则,哪来的机会把两浙抓在手中。
皇帝环目四顾,威严的说道:“护国将军留下,没事,你们就退朝吧。”说着,站起来走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连忙跪下恭送皇帝。
走出大殿时,除了一些已经被潘刘等收买的武将外,其余众人都毫不列外的对我点头示意,值此大收人心的时候,我那会错过。
没过多久,一个太监就来到大殿说道:“肖将军,皇上此时正在御花园赏花,将军谁我前去晋见吧。”
我对同僚上司们告声罪后,随着太监经侧门走进皇宫**。
一路走来花草茵茵,左右房舍雕龙画凤,不愧为大宋皇帝的居所,气势布局精密比我想象中还要不凡。
走得脚都有些疲了,我们才来到御花园,皇帝正端坐在一株古树下看着刚刚递上来的新折子。
我撩起官袍单膝跪地:“肖章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玄宗皇帝一把丢下手上的奏折在石桌上,起身冷哼道:“哼,这些无用之人,一天只想到要钱,要人,要官。西南战事打了这么久都没有结束,我军反而一败再败。以为朕难道真的就不知道吗?”
看着我,脸色稍齐:“要是我大宋多几个象将军这样的勇将,何愁他国来犯!将军快快请起。”
我呼了口气,站起来立在那里。皇帝就是皇帝,就算他只是一个傀儡,身上也自然有皇家的尊严。
皇帝看着我:“你一定认为朕非常懦弱无能吧?”
虽然事实摆在面前,但我哪敢真心告白!
皇帝没奢望我会答他,解释般说道:“朕登基之时正逢太祖和赵王新丧,朝局动荡不安,大臣们人人自危。为了安抚众人,使大宋重新回到平静我不得不退让一下,否则,今天的大宋恐怕就是四分五裂了。”
忍气吞声!怪不得按照宋朝这么不顾一切把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上的制度下,他还是被人架空了。
假设一下,就能明白当时是何种情况。赵匡胤刚刚去世,赵光义准备登基时又是不明不白的死去,群龙无首下作为一个无权无势被人强拉来的登基的皇子,稍一不慎必是天下烽烟再起。
此时的他唯有把权力放在几个实力强大的权臣手里,用他们来威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能有这样的心计,他那里是昏君?
换个位置,如果我是他。想要保主宋朝江山,也只有这么做。
修养多年,朝局已经稳定。看来这个皇帝想要收回权力了。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不用猜就知道他的计划肯定受到了阻碍。
果然,皇帝又说道:“可是朕低估了这几个人,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些人势力已经根深纠错,好在他们本身之间也在互相抵制,否则,朕恐怕早就被人夺位了。”
他没有说是谁,我也没问。答案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我此时不敢插嘴,唯有等他接着说下去。
皇帝忽然怒道:“现在,他们进一步,朕就要退一步。就像昨天,他们竟然弹劾于你,让我重新派他们的人管理两浙!哼,真要邃了他们的心意,不出两年,恐怕又要重新派人去平息匪患了。”
以前辽国时时紧逼,宋朝的这些矛盾都隐藏在了暗处。现在,刚和辽国讲和他们就坐不住了。皇帝这么说,无疑就要调拨起我的怒火为他所用。但是,我的军队远在他处,即使彪悍非常也调不过来。
皇帝忽然转身说道:“天波府世代忠义,老令公更是被潘仁美刘文裕害死,朕知道,天下的百姓们也知道,但…………,唉,我赵家对不起你杨家上下啊。”
虽然已经猜出了他这是在挑拨离间,但我还是忍不住咬了咬牙。那一战,正是使杨家由全盛时间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
“现在大宋有难,需要你天波府杨家的全力协助!事成之后,潘刘随你处置。”皇帝总结说道。
刚到天波时我就知道,杨家儿郎每时每刻无不都在想着报仇。作为其中一员,我有责任完成他们的心愿。
不经意地看看四周的树丛,我跪下说道:“天波府深受皇恩,不敢有辞。微臣领旨!”
那里面如无意外的话,必然藏着宫中带刀侍卫。只要我不答应,一个预谋行刺的罪名就可以把我击杀在此无从申辩,连天波府也逃不过波及!
皇帝的脸上浮满笑容,亲自把我拉起来说道:“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装作迫不及待地说道:“皇上深谋远虑,必定是有了万全之策。微臣洗耳恭听。铲除奸人。”
皇帝点头笑道:“懂得为官之道,又有真才实学的武将实在是不多见。这也是我看中你的原因之一!你只要好好办事,今后待遇不会下于那些开国元勋。”
开国元勋?我只记得你的上一任赵匡胤杯酒释军权来的。
但满脸却全是喜悦之色。没想到我会成了保皇派,如果不是杨府和潘府世代为敌,那些人同样也会不择手段的拉拢我的。坐稳两浙后,我已有了参与这场牌局的实力筹码!
拿出一份奏折,皇帝丢给我说道:“这是户部和兵部联名递上来的折子,你看看。”
这个动作很随意,但的确可以让人感动。充分显示出他过人的帝王之术。无论是谁,下意识的都会产生一种很被信任赏识的错觉。
我小心地打开折子,看着看着皱起了眉头。
小说网(bsp;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