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08 第一五一六章 天绝龙灭
- 1509 第一五一七章 不与计较
- 1510 第一五一八章 近乎彼岸
- 1511 第一五一九章 琉璃净火
- 1512 第一五二零章 玄黄天珠
- 1513 第一五二一章 同时渡劫
- 1514 第一五二二章 死劫之临
- 1515 第一五二三章 千魂已成
- 1516 第一五二四章 雷火劫神(第二更)
- 1517 第一五二五章 阴阳神决(第三更)
- 1518 第一五二六章 大乘龙檀
- 1519 第一五二七章 无人能胜(第二更)
- 1520 第一五二八章 舍身大法(第三更)
- 1521 第一五二九章 无需再试
- 1522 第一五三零章 无天之思
- 1523 第一五三一章 有请无法
- 1524 第一五三二章 一击花碎
- 1525 第一五三三章 不过如此
- 1526 第一五三四章 心狠手辣(第三更)
- 1527 第一五三五章 龙檀根基
- 1528 第一五三六章 界域之外
- 1529 第一五三七章 天炼之器
- 1530 第一五三八章 东海龙宫
- 1531 第一五三九章 寂灭龙檀
- 1532 第一五四零章 大军到来
- 1533 第一五四一章 初战烛龙
- 1534 第一五四二章 水府之约
- 1535 第一五四三章 再见龙檀
- 1536 第一五四四章 一场交易
- 1537 第一五四五章 半道伏击
- 1538 第一五四六章 必除此子
- 1539 第一五四七章 进展神速
- 1540 第一五四八章 财大气粗
- 1541 第一五四九章 攻守之间
- 1542 第一五五零章 烛龙神宫
- 1543 第一五五一章 窃取瞳力
- 1544 第一五五二章 宝库之疑
- 1545 第一五五三章 强夺奇珍
- 1546 第一五五四章 万里奔逃
- 1547 第一五五五章 明耀妖圣
- 1548 第一五五六章 安然脱身
- 1549 第一五五七章 在遇寂天
- 1550 第一五五八章 瞒天过海
- 1551 第一五五九章 阴阳翼成
- 1552 第一五六零章 龙檀之谋
- 1553 第一五六一章 八章天图
- 1554 第一五六二章 实力大进
- 1555 第一五六三章 鬼灯之谋
- 1556 第一五六四章 阴阳之益
- 1557 第一五六五章 玄德道尊
- 1558 第一五六六章 功成身退
- 1559 第一五六七章 计都之尸
- 1560 第一五六八章 地水火风
- 1561 第一五六九章 势在必得
- 1562 第一五七零章 三千佛经
- 1563 第一五七一章 太上佛果
- 1564 第一五七二章 玄穹上帝
- 1565 第一五七三章 亲入魔狱
- 1566 第一五七四章 苍穹神源
- 1567 第一五七五章 交易达成
- 1568 第一五七六章 白泽之丹
- 1569 第一五七七章 秦锋之策
- 1570 第一五七八章 半道截杀
- 1571 第1566章 半道截杀
- 1572 第1567章 仙铃回归
- 1573 第1568章 交手之初
- 1574 第1569章 何需再逃
- 1575 第1570章 半步造化
- 1576 第1571章 逃无可逃
- 1577 第1572章 灵奴烛天
- 1578 第1573章 隐瞒真相
- 1579 第1574章 一网打尽
- 1580 第1575章 再见玄黄
- 1581 第1576章 劫图之变(第三更)
- 1582 第1577章 前奏已至
- 1583 第1578章 宣京道宫
- 1584 第1579章 龙族之叛
- 1585 第1580章 龙气动摇
- 1586 第1581章 怎会是你
- 1587 第1583章 计都精华
- 1588 第1584章 交锋之始
- 1589 第1585章 镇压五行
- 1590 第1586章 玄黄大帝
- 1591 第1587章 以雷破雷
- 1592 第1588章 孤鸿到来
- 1593 第1589章 羲和到来
- 1594 第1590章 当我不知
- 1595 第1591章 七宝妙树
- 1596 第1592章 刀剑术绝
- 1597 第1593章 灵感之谋
- 1598 第1594章 赫赫之功
- 1599 第1595章 太素元平
- 1600 第1596章 国亡之兆
- 1601 第1597章 离尘鏖战
- 1602 第1598章 元魔天目
- 1603 第1599章 爆发之始
- 1604 第1600章 也曾寄望
- 1605 第1601章 伪圣之身
- 1606 第1602章 烛龙之叛
- 1607 第1603章 大乘皆杀
- 1608 第1604章 四大凶神
- 1609 第1605章 源血神鼎
- 1610 第1606章 势不两立
- 1611 第1607章 封锁洞天
- 1612 第1608章 射日神弓
- 1613 第1609章 太上戮仙
- 1614 第1610章 玄德绝境
- 1615 第1611章 玄德之殒
- 1616 第1612章 佛门之哀
- 1617 第1613章 四方震动
- 1618 第1614章 神霄道脉
- 1619 第1615章 最后一子
- 1620 第1616章 事了人散
- 1621 第1617章 净世青莲
- 1622 第1618章 五灵轻云
- 1623 第1619章 大罗之争
- 1624 第1620章 不听不闻
- 1625 第1621章 不敢置信
- 1626 第1622章 国运已崩
- 1627 第1623章 悔不当初
- 1628 第1624章 龙宫易主
- 1629 第1625章 摩天破关
- 1630 第1626章 授徒之意
- 1631 第1627章 孵化胎教
- 1632 第1628章 元胎出世
- 1633 第1629章 石生景德
- 1634 第1630章 为师之道
- 1635 第1631章 咫尺阴阳
- 1636 第1632章 冰山显踪
- 1637 第1633章 造化神通
- 1638 第1634章 逃去哪里
- 1639 第1635章 元始大帝
- 1640 第1636章 灵感之见
- 1641 第1637章 道之海洋
- 1642 第1638章 大罗之秘
- 1643 第1639章 只欠东风
- 1644 第1640章 神霄万劫
- 1645 第1641章 劫果之疑
- 1646 第1642章 泰玄妖圣
- 1647 第1643章 灵感大帝
- 1648 第1644章 助我成道
- 1649 第1645章 雪中送炭
- 1650 第1646章 气数已尽
- 1651 第1647章 惊天秘闻
- 1652 第1648章 识天君现
- 1653 1649.第1649章 兵解转劫
- 1654 1650.第1650章 真相大白
- 1655 1651.第1651章 超脱天道
- 1656 1652.第1652章 最后一步
- 1657 第1653章 无法无天
- 1658 第16646章 气数已尽
- 1659 第16秘47章 惊天秘闻
- 1660 第16君48章 识天君现
- 1661 第1653章 无法无天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五二六章 大乘龙檀
第一五二六章 大乘龙檀
离尘山腰,汉白玉砌成的校场之中,龙檀脚踏金莲,一身白袍,不染半点尘埃,笑对眼前七十万离尘弟子。
“尔玄门本经道德经,上卷为道,下卷为德。未知此道更有大此道者,为更无大于道者?”
校场之中诸人皆静,自龙檀踏入离尘以来,与离尘辩法已有十场,每辨必胜。
知此人来一不善,离尘上下弟子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可惜数位辩法好手,都在此人面前败得干脆利落。
而此番龙檀言辞之犀利,更胜于前,这已是直指道门跟本。
玄门修行道人不信神明,只将‘道’视为唯一信仰。可若道并非是极致之大,则不足以成为修行之人信仰之源。
唯有那龙檀对面,无幽仙君冷然答道:“天上天下唯道至极,最大更无大于道者。”
那龙檀却是唇角微挑:“道是至极最大更无大于道者,亦可道是至极之法,更无法于道者。”
无幽微一凝眉:“道是至极之法,更无法于道者。”
对面龙檀语中暗含梵音,震人心神,不断干扰着他的思绪,不过这也是辨法的一部分,并不违规。他这里也同样是语含真力,使对方难以冷静思量。
不过效果不大,且无幽也敏锐的察觉,对方在以言辞设下陷阱,一个不得不跳入进去的陷阱。
果然下一刻,就听龙檀笑道:“可玄门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意自违本宗?乃云更无法于道者,若道是至极之法,遂更有法于道者。何意道法最大,不得更有大于道者?”
“这又何需问?”
无幽仙君摇着头:“道便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更无别法能法于道者。”
听得此处,场中道行高深者,不由都微微颔首。此人先是以言辞为诱,从无幽这里确定了‘道’是至高无上,再以‘道法自然’作为论点攻击,实在是刁钻无比。
而无幽之意,则是说天地人皆有所法而自安,天地自然所效法的最终对象,就是道。道是以本身为法则,存在与天地人物自然之中。
所以再没有其他的别法能法,能够凌驾于道之上。
可却遭龙檀反诘:“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得自然,还法道不?”
“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不相法。”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可地法于天。天即是地。然地法于天。天不即地。故知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若自然即是道,天应即是地。”
此时在场诸人,都是一阵沉寂。便是那无幽,一时间也陷入到了沉思中,筹谋应答之法。
见得此景,离尘宗上下都是沮丧莫名。眼前无幽仙君以十四万三千年岁月,得成太上大道,至今已有三十万载。这位虽非是门中三代弟子中,最出类拔萃者,却是如今三代之中,境界最高的一位。
本是在闭关修行,此番是听闻龙檀登门讨教辨法之后,这才特意破关而出,应对这位南无大乘佛。
二人境界不同,然而无幽有着四十余万年道业积累,根基之深厚,当远超这龙檀才是,
可即便是这一位,也非是那龙檀之对手么?
此时人群中,却忽有一人行出,却正是无地仙尊,目中锐芒显现。
“本际难思之道,唯凡不测圣亦不知么?”
所谓的本际,是佛门术语。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又作真际、真如、实际。
也指真理之根源、万物之根本!
佛门认为要修成佛道,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判别境界,认为佛门所追求的至道,是‘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音’,是一切法门的极致。
也就是不可言,不可说,不能记载于文字,也无法述之于口。
龙檀微一首:“凡圣俱不思!”
这却是坦然承认,佛门经义,确然如此。佛道之至理,凡圣具难以思虑。
无地仙尊一声寒笑:“然则至理玄微,凡流容可不测。圣心悬鉴,龙檀你宁得不知?”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也?既然本际难思之道,凡圣俱不思,岂非不可言说?那又何来的佛经文字?
只前龙檀以‘道玄不可言相诠’为跟本,而直攻道门根基,此时无地,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而那龙檀,却依然是谈笑自若:“法性虚融道无不遍,物理平等何法可思?”
“山芥无容入之义。于凡故是难思。大小有苞含之理。在圣宁非不测。”
“难思之道物无不遍。何必山芥有纳。凡圣分思不思。”
“凡智圣智不分思不思。凡力圣力不分纳不纳。”
“凡圣迹殊。容有纳不纳。凡圣本一。不分思不思。”
“凡圣本无二。不分思不思。凡圣迹有殊。应有议不议。”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此是圣者本迹殊。何预凡夫事。”
“一切众生即涅槃相。难思之道讵简圣凡。”
“难思无有二。可使凡圣本无别。难思既不殊。凡圣迹宁两。”“不二处说二。二亦何所二?”
“亦可不思处说思,处说思何得圣人亦不思。”
“不二处说二,无二不存二,若存二可使不思处说思,不思得有思,不二处说二,无二不存二,无思处说思,不立思不思难。此乃何止不立思。亦不存不思。何得经首称不思?”
“绝思虑故言不思,非谓有不思,故我华严经云:如是不思议,不可得深,入不思议,思非思寂灭!”
二人皆是才思敏捷,言语不曾有丝毫滞顿。可到这一句,那无地顿时再哑口无言,旁边的无幽仙君,亦是皱眉不语,目光阴翳。
而此时离尘之内,从上到下,都是脸色难看无比。其中还有不少旁观的散修,亦是面显异容。
二人的言语快极,几乎都不假思索,可结果却是无地溃不成军。
此时聂仙铃居于这校场一侧,也是柳眉微蹙,尽管她不喜无地其人,可这一次脸面丢尽的,是包含她聂仙铃在内整个离尘宗。”
“绝思虑故言不思,非谓有不思。无地他上当了,这次我离尘,可真是丢人丢到家。”
在聂仙铃的身后处,传出了一声叹息,声音空灵:“看来他也是精心准备了,要以凡圣俱不思之论,挫败这南无大乘佛,可惜是棋差一着。这位处心积虑,想要拿下九脉法会的首席之位,可有了今日这一出,只怕诸脉弟子,对他的感观都将大降。”
聂仙铃闻言默然,暗暗一声轻叹。她身后的这位师妹,亦是一位出身皇极峰的女弟子,名唤无弦。既有‘无’字为道号,这位自也是离尘宗的苗裔秘传。
而这位无弦,也确实皇极峰一脉三代弟子中,天资修为仅逊色于她无天之人。
一身真仙法力,在门中少有对手。此时虽无资格,出面与那位南无大乘佛辩论,可也能明辨那两位的辩法高下。
这位无弦仙尊说的其实不错,那龙檀以言语引诱,使无地以佛门之法回应龙檀之语,再反过来对无地加以训斥辩驳。不但使无地再无言以对,也再次折辱了离尘的颜面。
离尘身为道门小祖庭,竟无一经,可以应龙檀之言,需要用到佛门之法?岂非丢人?
那无地分明也是已想到了此点,脸色阴晴不定。
“尔玄门本经道德经,上卷为道,下卷为德。未知此道更有大此道者,为更无大于道者?”
校场之中诸人皆静,自龙檀踏入离尘以来,与离尘辩法已有十场,每辨必胜。
知此人来一不善,离尘上下弟子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可惜数位辩法好手,都在此人面前败得干脆利落。
而此番龙檀言辞之犀利,更胜于前,这已是直指道门跟本。
玄门修行道人不信神明,只将‘道’视为唯一信仰。可若道并非是极致之大,则不足以成为修行之人信仰之源。
唯有那龙檀对面,无幽仙君冷然答道:“天上天下唯道至极,最大更无大于道者。”
那龙檀却是唇角微挑:“道是至极最大更无大于道者,亦可道是至极之法,更无法于道者。”
无幽微一凝眉:“道是至极之法,更无法于道者。”
对面龙檀语中暗含梵音,震人心神,不断干扰着他的思绪,不过这也是辨法的一部分,并不违规。他这里也同样是语含真力,使对方难以冷静思量。
不过效果不大,且无幽也敏锐的察觉,对方在以言辞设下陷阱,一个不得不跳入进去的陷阱。
果然下一刻,就听龙檀笑道:“可玄门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意自违本宗?乃云更无法于道者,若道是至极之法,遂更有法于道者。何意道法最大,不得更有大于道者?”
“这又何需问?”
无幽仙君摇着头:“道便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更无别法能法于道者。”
听得此处,场中道行高深者,不由都微微颔首。此人先是以言辞为诱,从无幽这里确定了‘道’是至高无上,再以‘道法自然’作为论点攻击,实在是刁钻无比。
而无幽之意,则是说天地人皆有所法而自安,天地自然所效法的最终对象,就是道。道是以本身为法则,存在与天地人物自然之中。
所以再没有其他的别法能法,能够凌驾于道之上。
可却遭龙檀反诘:“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得自然,还法道不?”
“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不相法。”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可地法于天。天即是地。然地法于天。天不即地。故知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若自然即是道,天应即是地。”
此时在场诸人,都是一阵沉寂。便是那无幽,一时间也陷入到了沉思中,筹谋应答之法。
见得此景,离尘宗上下都是沮丧莫名。眼前无幽仙君以十四万三千年岁月,得成太上大道,至今已有三十万载。这位虽非是门中三代弟子中,最出类拔萃者,却是如今三代之中,境界最高的一位。
本是在闭关修行,此番是听闻龙檀登门讨教辨法之后,这才特意破关而出,应对这位南无大乘佛。
二人境界不同,然而无幽有着四十余万年道业积累,根基之深厚,当远超这龙檀才是,
可即便是这一位,也非是那龙檀之对手么?
此时人群中,却忽有一人行出,却正是无地仙尊,目中锐芒显现。
“本际难思之道,唯凡不测圣亦不知么?”
所谓的本际,是佛门术语。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又作真际、真如、实际。
也指真理之根源、万物之根本!
佛门认为要修成佛道,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判别境界,认为佛门所追求的至道,是‘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音’,是一切法门的极致。
也就是不可言,不可说,不能记载于文字,也无法述之于口。
龙檀微一首:“凡圣俱不思!”
这却是坦然承认,佛门经义,确然如此。佛道之至理,凡圣具难以思虑。
无地仙尊一声寒笑:“然则至理玄微,凡流容可不测。圣心悬鉴,龙檀你宁得不知?”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也?既然本际难思之道,凡圣俱不思,岂非不可言说?那又何来的佛经文字?
只前龙檀以‘道玄不可言相诠’为跟本,而直攻道门根基,此时无地,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而那龙檀,却依然是谈笑自若:“法性虚融道无不遍,物理平等何法可思?”
“山芥无容入之义。于凡故是难思。大小有苞含之理。在圣宁非不测。”
“难思之道物无不遍。何必山芥有纳。凡圣分思不思。”
“凡智圣智不分思不思。凡力圣力不分纳不纳。”
“凡圣迹殊。容有纳不纳。凡圣本一。不分思不思。”
“凡圣本无二。不分思不思。凡圣迹有殊。应有议不议。”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此是圣者本迹殊。何预凡夫事。”
“一切众生即涅槃相。难思之道讵简圣凡。”
“难思无有二。可使凡圣本无别。难思既不殊。凡圣迹宁两。”“不二处说二。二亦何所二?”
“亦可不思处说思,处说思何得圣人亦不思。”
“不二处说二,无二不存二,若存二可使不思处说思,不思得有思,不二处说二,无二不存二,无思处说思,不立思不思难。此乃何止不立思。亦不存不思。何得经首称不思?”
“绝思虑故言不思,非谓有不思,故我华严经云:如是不思议,不可得深,入不思议,思非思寂灭!”
二人皆是才思敏捷,言语不曾有丝毫滞顿。可到这一句,那无地顿时再哑口无言,旁边的无幽仙君,亦是皱眉不语,目光阴翳。
而此时离尘之内,从上到下,都是脸色难看无比。其中还有不少旁观的散修,亦是面显异容。
二人的言语快极,几乎都不假思索,可结果却是无地溃不成军。
此时聂仙铃居于这校场一侧,也是柳眉微蹙,尽管她不喜无地其人,可这一次脸面丢尽的,是包含她聂仙铃在内整个离尘宗。”
“绝思虑故言不思,非谓有不思。无地他上当了,这次我离尘,可真是丢人丢到家。”
在聂仙铃的身后处,传出了一声叹息,声音空灵:“看来他也是精心准备了,要以凡圣俱不思之论,挫败这南无大乘佛,可惜是棋差一着。这位处心积虑,想要拿下九脉法会的首席之位,可有了今日这一出,只怕诸脉弟子,对他的感观都将大降。”
聂仙铃闻言默然,暗暗一声轻叹。她身后的这位师妹,亦是一位出身皇极峰的女弟子,名唤无弦。既有‘无’字为道号,这位自也是离尘宗的苗裔秘传。
而这位无弦,也确实皇极峰一脉三代弟子中,天资修为仅逊色于她无天之人。
一身真仙法力,在门中少有对手。此时虽无资格,出面与那位南无大乘佛辩论,可也能明辨那两位的辩法高下。
这位无弦仙尊说的其实不错,那龙檀以言语引诱,使无地以佛门之法回应龙檀之语,再反过来对无地加以训斥辩驳。不但使无地再无言以对,也再次折辱了离尘的颜面。
离尘身为道门小祖庭,竟无一经,可以应龙檀之言,需要用到佛门之法?岂非丢人?
那无地分明也是已想到了此点,脸色阴晴不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