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 第二十章 仗势欺人
- 21 第二十一章 验经测试
- 22 第二十二章 死不认账
- 23 第二十三章 载我在画中
- 24 第二十四章 惩奸除恶
- 25 第二十五章 文人与天道
- 26 第二十六章 臣罪该万死
- 27 第二十七章 金丹上,幼龙盘卧
- 28 第二十八章 功名榜
- 29 第二十九章 异象纷呈
- 30 第三十章 招安录
- 31 第三十一章 解元公
- 32 第三十二章 郡主府
- 33 第三十三章 拥你为天子
- 34 第三十四章 解元公李自成
- 35 第三十五章 玉龙剑
- 36 第三十六章 四大神玉
- 37 第三十七章 琼浆
- 38 第三十八章 喂公子吃鸡
- 39 第三十九章 比你更嚣张
- 40 第四十章 丹书铁券
- 41 第四十一章 赶鸭子上架
- 42 第四十二章 赌赌赌!
- 43 第四十三章 谁算计谁?
- 44 第四十四章 调音定徽
- 45 第四十五章 教你弹琴
- 46 第四十六章 断弦
- 47 第四十七章 一脚踢飞
- 48 第四十八章 镇魂香
- 49 第四十九章 帝都
- 50 第五十章 经魁齐聚
- 51 第五十一章 流放千里
- 52 第五十二章 紫薇笔
- 53 第五十三章 画虚成实
- 54 第五十四章 地藏王菩萨降龙十八式
- 55 第五十五章 亢龙有悔
- 56 第五十六章 阴元妖丹
- 57 第五十七章 观海郡
- 58 第五十八章 治病
- 59 第五十九章 强盗收了官老爷的税
- 60 第六十章 抄书
- 61 第六十一章 找死
- 62 第六十二章 跳起来就是一巴掌
- 63 第六十三章 入林
- 64 第六十四章 伴生灵果
- 65 第六十五章 金背银鬃熊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章 招安录
第三十章 招安录
“第四篇,佛陀郡问心和尚所作《骑象章》。”天道毫无感情的声音再次响起。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后,问心大和尚双手合十,由金光接引着飞至半空中。
“和尚,我的天!我们这批考生中居然还有个佛陀郡来的和尚,这可是数百年都没有见过的奇观啊。”
“一看你就是只知道死读书的傻秀才,连这种消息都不知道。舜耕山的和尚们早就预测过了,解元公必定会从周通,李自成,问心和尚,顾鸿鸣,王百经还有潇湘如六人中产出,看现在的架势只怕解元公不是李自成就是这和尚了。”
“和尚也来参加乡试,难道是想效仿当年星月大师骑象入朝,清除朝中祸乱,为大乾续命不成?本来经魁的名号就只有五个,现在多了个抢饭碗的和尚,想中举人又难了一步啊。”
“这,这和尚生得也太丑了吧。庙里的大和尚就算不是圆圆滚滚,慈眉善目,好歹也看得过去,这和尚却生得和猴子一样,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问心和尚不愧出身佛门,写出来的《骑象章》几乎句句引用佛经中的文字,但最厉害的是这些引用丝毫不牵强做作,粘结在一起居然给人浑然天成,本该如此的感觉,搭配上问心和尚简约精辟的评论,给人一种在读佛经法典的感觉。
周通刚刚读罢问心和尚的文章,就看到考卷上的字迹一个个生出珠玉般的光泽,随后这些文字纷纷从试卷上飞出,汇成一尊数十米高,金光闪闪的拈花佛陀。
“这文章竟然得到了冥冥虚空中佛陀的认可!”场下的考生一个个下巴都惊得掉到地上:“一篇文章能召唤佛陀的投影,就表明这篇文章入得了神明的法眼!圣贤佛陀早就将世界道理琢磨到极致,能入得了他们法眼的文章,该是何等玄妙精深的存在?”
“解元公!此人必定是解元公无疑!这篇文章已经惊动了神明,世间还有何等文章能够匹敌?”一个秀才激动得脸色通红,不顾形象地咆哮道。
“经天道测评,问心和尚广征博引,文能通神,位列文渊一省乡试第二名。赐十二地狱厉鬼镇压术,修成后可擒拿十二层地狱妖魔为所己用;再赐凝神金丹一粒,吞服后可以驱百毒,破魔障。”
一本冒着黑烟的经文还有一枚洁白无瑕的丹药飞入问心和尚手中,随后金光散尽,问心和尚又落在了周通身旁。
与此同时,功名榜左侧第二行出现了问心和尚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下书:文渊省乡试第二名亚元。
“我的天,问心和尚竟然还不是第一名?”场内的秀才们觉得脑袋都转不过来弯儿了。
“哈哈哈哈,老子压中了!压中了!李自成果然是此次乡试的解元公,什么王百经潇湘如,统统都是狗屁。”一名蓝衣秀才握着从舜耕山的佛祖庙里买来的状元签,歇斯底里地吼道。
“哼,你不要得意,天道还没有宣布解元公的身份呢!现在可能夺得状元公头衔的人还剩下周通和李自成,没准儿解元公是周通呢。”另一个买了周通高中解元公的高个秀才硬着头皮说道,但语气却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周通?我呸!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野小子,给李公子提鞋都不配,还想当解元公,做梦吧你。不就是侥幸对出阿图的对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也不要太过沮丧,等兄弟我去庙里兑换了赌金,施舍你三二两银子买壶花酒就是了。”蓝衣秀才不屑地辩驳道。
虽然天道还没有发话,但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文渊省此次乡试的解元公必定是李自成,众人静静地等待着天道发话。
“第五篇,平城郡周通所作《招安录》。”天道一石惊起千层浪,说出了五魁最后一人的名字。
“这,这怎么可能?”先前握着李自成状元签的蓝衣秀才瞬间呆若木鸡:“李自成竟然没有进入文渊五魁?被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假小子打败了,我不服啊!”说完瘫坐在地上,大悲大喜之下竟然昏死了过去。
“中了,中了,我居然中了。”买了周通状元签的高个秀才顿时手舞足蹈,脱下鞋子像敲锣一样来回敲打,状若疯狂。也不怪这高个秀才发疯,要知道周通作为此次乡试的黑马,高中解元公的赔率是一比五十,任何买了周通状元签的人,瞬间将本钱连番五十倍!
就在众人的一片愕然声中,周通被一道金光化成的桥梁接引着,踱步走到半空中。在周通迈上金色桥梁后,至高处的功名榜骤然下降至周通头顶三尺的地方,与此同时,一张洁白无瑕的宣纸平摊在功名榜上。
“这是怎么回事?无字天书吗?”地面上的考生看着这张毫无墨迹的试卷,纷纷傻眼了。
就在众人摸不着脑袋之际,一只巨大的毛笔突然从虚空中生出,龙飞凤舞一般在试卷上书写一个又一个字迹。
“《招安录》。”地上的九十大儒顾鸿鸣看清题目后,浑浊的眼珠泛起一丝精光:“单是招安二字,就把自己的位置从直言进谏的考生换成提笔招安的皇室中人,让人一看就感觉底气十足。命题一旦落了上乘,文章写下去自然就辉煌大气,经得起反复品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黎民吞食五谷,舍大乾无以躬耕;圣贤德高四品,弃大乾无以立足,二者无所异也!故曰:君君臣臣,君子之道也!”巨笔在宣纸上上下飞舞,瞬间就将周通的开头昭示天下。
“此子怎会还有这般开阔的见识,这般独到的眼光?”顾鸿鸣惊得胡子都在发颤:“王百经不过是个猖狂小儿,姑且不谈;潇湘如的文章太过凶狠,虽为招安,但句句离不开奴役神通修士,除非他能晋升悟道境界,以莫大强权镇压恐吓,否则神通修士根本不会为他所用。”
“我读了九十年经书,早已被磨平了戾气,虽然写出来涌泉之恩,滴水相报的文章,但却太柔了,神通修士个个心如明镜,根本就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上。而问心和尚虽是救世大佛陀,但却和星月大师一样,只想凭一己之力救世,神通修士究竟是招安还是不招安,对他而言根本无所谓。”
“倒是此子,刚柔并施,先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宣扬皇室的正统地位,是阳刚的手法,又讲圣贤和百姓毫无区别,同样是皇帝的臣民,表明皇帝对待天下苍生一视同仁,是怀柔的手法,最后一句话则恩威并施,将君臣之道与君子之道联系起来,最是巧妙,连我看了文章都有种愧对皇室,愿为社稷效力的感觉,此子必定前途无量!”顾鸿鸣感慨万千。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后,问心大和尚双手合十,由金光接引着飞至半空中。
“和尚,我的天!我们这批考生中居然还有个佛陀郡来的和尚,这可是数百年都没有见过的奇观啊。”
“一看你就是只知道死读书的傻秀才,连这种消息都不知道。舜耕山的和尚们早就预测过了,解元公必定会从周通,李自成,问心和尚,顾鸿鸣,王百经还有潇湘如六人中产出,看现在的架势只怕解元公不是李自成就是这和尚了。”
“和尚也来参加乡试,难道是想效仿当年星月大师骑象入朝,清除朝中祸乱,为大乾续命不成?本来经魁的名号就只有五个,现在多了个抢饭碗的和尚,想中举人又难了一步啊。”
“这,这和尚生得也太丑了吧。庙里的大和尚就算不是圆圆滚滚,慈眉善目,好歹也看得过去,这和尚却生得和猴子一样,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问心和尚不愧出身佛门,写出来的《骑象章》几乎句句引用佛经中的文字,但最厉害的是这些引用丝毫不牵强做作,粘结在一起居然给人浑然天成,本该如此的感觉,搭配上问心和尚简约精辟的评论,给人一种在读佛经法典的感觉。
周通刚刚读罢问心和尚的文章,就看到考卷上的字迹一个个生出珠玉般的光泽,随后这些文字纷纷从试卷上飞出,汇成一尊数十米高,金光闪闪的拈花佛陀。
“这文章竟然得到了冥冥虚空中佛陀的认可!”场下的考生一个个下巴都惊得掉到地上:“一篇文章能召唤佛陀的投影,就表明这篇文章入得了神明的法眼!圣贤佛陀早就将世界道理琢磨到极致,能入得了他们法眼的文章,该是何等玄妙精深的存在?”
“解元公!此人必定是解元公无疑!这篇文章已经惊动了神明,世间还有何等文章能够匹敌?”一个秀才激动得脸色通红,不顾形象地咆哮道。
“经天道测评,问心和尚广征博引,文能通神,位列文渊一省乡试第二名。赐十二地狱厉鬼镇压术,修成后可擒拿十二层地狱妖魔为所己用;再赐凝神金丹一粒,吞服后可以驱百毒,破魔障。”
一本冒着黑烟的经文还有一枚洁白无瑕的丹药飞入问心和尚手中,随后金光散尽,问心和尚又落在了周通身旁。
与此同时,功名榜左侧第二行出现了问心和尚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下书:文渊省乡试第二名亚元。
“我的天,问心和尚竟然还不是第一名?”场内的秀才们觉得脑袋都转不过来弯儿了。
“哈哈哈哈,老子压中了!压中了!李自成果然是此次乡试的解元公,什么王百经潇湘如,统统都是狗屁。”一名蓝衣秀才握着从舜耕山的佛祖庙里买来的状元签,歇斯底里地吼道。
“哼,你不要得意,天道还没有宣布解元公的身份呢!现在可能夺得状元公头衔的人还剩下周通和李自成,没准儿解元公是周通呢。”另一个买了周通高中解元公的高个秀才硬着头皮说道,但语气却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周通?我呸!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野小子,给李公子提鞋都不配,还想当解元公,做梦吧你。不就是侥幸对出阿图的对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也不要太过沮丧,等兄弟我去庙里兑换了赌金,施舍你三二两银子买壶花酒就是了。”蓝衣秀才不屑地辩驳道。
虽然天道还没有发话,但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文渊省此次乡试的解元公必定是李自成,众人静静地等待着天道发话。
“第五篇,平城郡周通所作《招安录》。”天道一石惊起千层浪,说出了五魁最后一人的名字。
“这,这怎么可能?”先前握着李自成状元签的蓝衣秀才瞬间呆若木鸡:“李自成竟然没有进入文渊五魁?被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假小子打败了,我不服啊!”说完瘫坐在地上,大悲大喜之下竟然昏死了过去。
“中了,中了,我居然中了。”买了周通状元签的高个秀才顿时手舞足蹈,脱下鞋子像敲锣一样来回敲打,状若疯狂。也不怪这高个秀才发疯,要知道周通作为此次乡试的黑马,高中解元公的赔率是一比五十,任何买了周通状元签的人,瞬间将本钱连番五十倍!
就在众人的一片愕然声中,周通被一道金光化成的桥梁接引着,踱步走到半空中。在周通迈上金色桥梁后,至高处的功名榜骤然下降至周通头顶三尺的地方,与此同时,一张洁白无瑕的宣纸平摊在功名榜上。
“这是怎么回事?无字天书吗?”地面上的考生看着这张毫无墨迹的试卷,纷纷傻眼了。
就在众人摸不着脑袋之际,一只巨大的毛笔突然从虚空中生出,龙飞凤舞一般在试卷上书写一个又一个字迹。
“《招安录》。”地上的九十大儒顾鸿鸣看清题目后,浑浊的眼珠泛起一丝精光:“单是招安二字,就把自己的位置从直言进谏的考生换成提笔招安的皇室中人,让人一看就感觉底气十足。命题一旦落了上乘,文章写下去自然就辉煌大气,经得起反复品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黎民吞食五谷,舍大乾无以躬耕;圣贤德高四品,弃大乾无以立足,二者无所异也!故曰:君君臣臣,君子之道也!”巨笔在宣纸上上下飞舞,瞬间就将周通的开头昭示天下。
“此子怎会还有这般开阔的见识,这般独到的眼光?”顾鸿鸣惊得胡子都在发颤:“王百经不过是个猖狂小儿,姑且不谈;潇湘如的文章太过凶狠,虽为招安,但句句离不开奴役神通修士,除非他能晋升悟道境界,以莫大强权镇压恐吓,否则神通修士根本不会为他所用。”
“我读了九十年经书,早已被磨平了戾气,虽然写出来涌泉之恩,滴水相报的文章,但却太柔了,神通修士个个心如明镜,根本就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上。而问心和尚虽是救世大佛陀,但却和星月大师一样,只想凭一己之力救世,神通修士究竟是招安还是不招安,对他而言根本无所谓。”
“倒是此子,刚柔并施,先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宣扬皇室的正统地位,是阳刚的手法,又讲圣贤和百姓毫无区别,同样是皇帝的臣民,表明皇帝对待天下苍生一视同仁,是怀柔的手法,最后一句话则恩威并施,将君臣之道与君子之道联系起来,最是巧妙,连我看了文章都有种愧对皇室,愿为社稷效力的感觉,此子必定前途无量!”顾鸿鸣感慨万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