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 第十二章 封神仙诀
- 13 第十三章 紫气东来
- 14 第十四章 章台路
- 15 第十五章 朱洪武
- 16 第十六章 眉山学府
- 17 第十七章 大帝之梦
- 18 第十八章 双喜临门
- 19 第十九章 诸葛之谋
- 20 第二十章 大周新朝
- 21 第二十一章 颜如玉
- 22 第二十二章 大宋神机楼
- 23 第二十三章 再临眉山
- 24 第二十四章 文试
- 25 第二十五章 武试
- 26 第二十六章 八方反应
- 27 第二十七章 东周
- 28 第二十八章 风波
- 29 第二十九章 大梦谁先知
- 30 第三十章 天命所归
- 31 第三十一章 南疆
- 32 第三十二章 聂小倩
- 33 第三十三章 菩提
- 34 第三十四章 佛门大密
- 35 第三十五章 火宫
- 36 第三十六章 项羽归来
- 37 第三十七章 三花境
- 38 第三十八章 转道青城
- 39 第三十九章 僵尸
- 40 第四十章 蜀山之变
- 41 第四十一章 入塔
- 42 第四十二章 炎帝姜氏
- 43 第四十三章 纪元之殇
- 44 第四十四章 泣血炎黄
- 45 第四十五章 女魃
- 46 第四十六章 海龙脉
- 47 第四十七章 姜魃
- 48 第四十八章 兵分两路
- 49 第四十九章 伊人恩
- 50 第五十章 离去
- 51 第五十一章 鬼雄
- 52 第五十二章 瀚海城
- 53 第五十三章 吕祖一怒
- 54 第五十四章 白蛇的身份
- 55 第五十五章 姜魃战龙
- 56 第五十六章 老子
- 57 第五十七章 银杏
- 58 第五十八章 地花
- 59 第五十九章 殒圣丹
- 60 第六十章 法海
- 61 第六十一章 冉闵出手
- 62 第六十二章 妖域
- 63 第六十三章 陈玄风
- 64 第六十四章 黄天二圣
- 65 第六十五章 三妖来袭
- 66 第六十六章 二妖归顺
- 67 第六十七章 通天
- 68 第六十八章 归周
- 69 第六十九章 禅祖魂
- 70 第七十章 大唐之危
- 71 第七十一章
- 72 第七十二章 玉帝姬宜
- 73 第七十三章 女娲
- 74 第七十四章 仙武
- 75 第七十五章 半师
- 76 第七十六章 独孤九剑
- 77 第七十七章 真假剑诀
- 78 第七十八章 慧能入周
- 79 第七十九章 帝王之心
- 80 第八十章 菩提心宗
- 81 第八十一章 灵童
- 82 第八十二章 哪吒太子
- 83 第八十三章 岳飞
- 84 第八十四章 殒命
- 85 第八十五章 忠心
- 86 第八十六章 四方令
- 87 第八十七章 转世之身
- 88 第八十八章 佛主后裔
- 89 第八十九章 乱蜀三策
- 90 第九十章 三重浪
- 91 第九十一章 九出十三归
- 92 第九十二章 疯狂
- 93 第九十三章 真假高利贷
- 94 第九十四章 全面开花
- 95 第九十五章 禅门法网(求收藏)
- 96 第九十六章 般若智
- 97 第九十七章 光明教
- 98 第九十八章 立宗国
- 99 第九十九章 前夕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二章 大宋神机楼
第二十二章 大宋神机楼
沉浮烟波笼清流,巴蜀小雨三两后。微风舒云翩跹舞,翠竹瘦影映楼头。
黄昏时分,校书楼外,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楼前。几日前,苏轼命颜如玉送了请帖,今日闲来无事,姬铭义登门来了。马车刚至,校书楼内已是有人迎上来了,只见来人正是颜如玉,下了马车,姬铭义与她行礼见过,二人一同进去了。
今日,校书楼并未对外开放,故而今日只有姬铭义这一个客人,平日里,响彻丝竹之声的校书楼今日却是有些冷清了。若说平日还有几分风尘味道,那今日就只剩清雅、婉幽了。
校书楼三楼,苏轼已是备好酒菜蔬果了,待姬铭义上了三楼,苏轼起身行了礼,今日他确有一番儒家词圣之风。与苏轼行礼客套几句罢,二人相对坐下了,今日苏轼穿着一袭灰丝长袍,衣角迎风而动,飘飘然有神仙之风。
“世子,可知宋词?”二人相对坐下,苏轼亲手为姬铭义斟了一杯茶,他开口间,却是莫名问了这句。
人间界,有唐诗宋词之说,宋词乃是华夏文明中最出名的东西,姬铭义又岂会不知。
“好茶,苏老哥这茶莫不是西湖龙井?”姬铭义端起茶杯细细品了品,却是没有正面回答苏轼的话,不过苏轼已然懂了。
仙界,有大宋,大宋亦有西湖,姬铭义既然提到了西湖,那自然是暗指他知道宋词了。知道西湖者,岂能不知道宋词?
大宋距离蜀国有十万八千里路程,即使是仙人,也需三月时间才能来去一次,蜀地知道宋国的人并不多,姬铭义能知道大宋,也是让苏轼对他高看了一分。大周亡了国,苏轼对大周皇室可没什么好印象。
“此茶确实龙井,并非蜀地之物,乃是九州东海域大宋之物。世子既知龙井,想必也是知道我宋国的。此物,若世子喜欢,我可送世子一些。”苏轼从椅子上起了身,说罢这话,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了几罐茶。
三楼之上,颜如玉见苏轼这般大方,也是一惊。西湖雨前龙井乃是宋地少有仙物,即使是苏轼也不多,没曾想,他竟拿出了这么多。
第一次来校书楼,姬铭义便猜想到苏轼和仙界大宋有关了,刚才听他言大宋,姬铭义也是明白了。
“如今大宋可是仁宗皇帝当政?亦或是英宗皇帝?”见苏轼这般客气,姬铭义也是有几分摸不着头脑了,他不愿白白受了苏轼之物,故而将话题引到别处去了。
在华夏历史中,苏轼出身于“仁宗”当政之时,他长于“英宗”时期,为官之时,“神宗”当朝,姬铭义不知道仙界的帝王是谁,故而想了解一下仙界大宋的故事。
原本苏轼对姬铭义是有三分轻视的,他了解过姬铭义的生平,如今姬铭义虚岁不过三十,放在仙界,就如同“婴儿”一般。比起他这个“千年老妖”,可是太过年轻了,如今听了他这话,苏轼也是不敢在轻视于他了。
“世子,英宗皇帝逝世已有一年余了,如今我大宋皇帝乃是英宗太子,仲皇帝。”十天前,苏轼才从宋都临安回来,他在临安时可是亲身参加了“英宗”葬礼的,这事他预想连刘备都不知,他可真没想到会从姬铭义的口中听到关于英宗的事。
英宗之后,乃是大宋神宗皇帝,神宗名:赵仲。
这次苏轼归来,曾和苏辙谈了“水泊梁山”,在华夏,梁山好汉乃是在“宋徽宗”之时兴起的,到了仙界,亦是与华夏不同了,毕竟在这里修仙可是需要成百、上千年时间的。
与姬铭义谈论罢宋帝一事,苏轼也终是与他提及起今日的正事了。
苏轼原本邀他前来是想了解大周之事,不过从昨日刘备设宴后,苏轼已不再关心大周一事了,今日,他想与姬铭义谈论的是“新周”之事。
昨日,刘备设宴欲助姬铭义重立“新周”,此事,已是传入苏轼的耳中了,如今,“新周”成立在即,他自然是想参一脚了。
“世子,我曾听闻您西入蜀地,只带了几十骑兵,如今‘新周’成立在即,可有想过文武众臣之选,莫不是要用蜀庭之人?”苏轼身后有眉山学府,眉山学子进能战场杀敌、退能提笔致仕,苏轼欲将眉山学子送入“新周”。
南海域乃是九州南方门户,西面有横断山脉,再西乃是佛门山海一域,宋国派苏轼潜伏南海域已近三百载了。
到如今,苏轼却未能打入蜀国高层,故而,他想将砝码压在“新周”。
“世子,大宋的手伸不到这南海域,如今蜀国觉得大周可欺,我不过是想帮你一把。世子,若您愿接受我的好意,过几日,可来我眉山书院挑选精英。”苏轼欲掌握整个南海域的情报,故而他也是下本钱了。
大宋虽偏安东海域,但却是九州消息最为灵通的国家,大宋经济繁茂无比,其中,大半靠的都是情报之功。
俗话说得好,蜀地的石头送到大宋去也能让人误以为是“黄金”,大宋对待商品的投资可是不下余力的,而“新周”正是苏轼眼中最值钱的商品。
“苏老哥,我曾听闻大宋有‘神机楼’,乃是九州最大的情报机构,在这蜀地,我能买到那儿的消息吗?”姬铭义却是未正面回答苏轼的话,他开口间,却是问了这句。
刚才,姜子牙在姬铭义心头提点了他一句,这话是姜子牙教给他的,姜子牙听了苏轼的话,已是有一番计议了。
“神机楼在蜀地确有几处分部,此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未曾想世子竟然知晓。如果、若世子允我门下中人入‘新周’,我可命神机楼无偿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仙道消息,此事,请世子考虑。”一个仙道皇朝的建立,免不了需要大量的情报消息,此事,苏轼自然明白。
听罢苏轼的话,姬铭义心中,姜子牙已是下决定了。
“姬义,答应他。待‘新周’建立,用一用眉山学府的学子也无妨。告诉他,我们需要眉山学府的功德之力。”姜子牙老谋深算,苏轼想占姬铭义的便宜可不容易。
仙朝仙国立国之基乃是气运、龙脉,仙界学府立学之基乃是功德、气运,其中以功德为主,在仙界,学府也是祭祀之地,就如同佛门寺庙、道家道观一般。
“苏老哥,一百丈功德,‘新周’七品以下官员可交由你任命,三百丈功德,‘新周’六品以下皆可归你任命……若你有千丈功德,‘新周’三品以下官员皆可用眉山学子。”姬铭义开口间,竟是要用官职换功德,为了召唤‘项帝’,他与姜子牙也是没得法了。
召唤“项帝”,重整大周,如今召唤项帝乃是大周第一要事,召唤项羽需要千丈功德、千丈气运。来日立国,蜀庭能拿出千丈气运,如今姬铭义缺的只是功德了。
“千丈功德?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世子,三日后,你我眉山学府在聚如何?”听了姬铭义的话,苏轼已然是动心了,要么不争,竟然争了,他自然是想争取最大利益了。
千丈功德换‘新周’所有三品以下官位,这笔买卖苏轼已是大大动心了。二人谈论到这儿,天色已是渐暗了,姬铭义抬眼朝窗外看去,只见天色已冥冥。
与苏轼定下眉山书院之行,姬铭义告辞离去了。“新周”的命运与大宋交织在了一起,此事,当真是大大有趣。
黄昏时分,校书楼外,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楼前。几日前,苏轼命颜如玉送了请帖,今日闲来无事,姬铭义登门来了。马车刚至,校书楼内已是有人迎上来了,只见来人正是颜如玉,下了马车,姬铭义与她行礼见过,二人一同进去了。
今日,校书楼并未对外开放,故而今日只有姬铭义这一个客人,平日里,响彻丝竹之声的校书楼今日却是有些冷清了。若说平日还有几分风尘味道,那今日就只剩清雅、婉幽了。
校书楼三楼,苏轼已是备好酒菜蔬果了,待姬铭义上了三楼,苏轼起身行了礼,今日他确有一番儒家词圣之风。与苏轼行礼客套几句罢,二人相对坐下了,今日苏轼穿着一袭灰丝长袍,衣角迎风而动,飘飘然有神仙之风。
“世子,可知宋词?”二人相对坐下,苏轼亲手为姬铭义斟了一杯茶,他开口间,却是莫名问了这句。
人间界,有唐诗宋词之说,宋词乃是华夏文明中最出名的东西,姬铭义又岂会不知。
“好茶,苏老哥这茶莫不是西湖龙井?”姬铭义端起茶杯细细品了品,却是没有正面回答苏轼的话,不过苏轼已然懂了。
仙界,有大宋,大宋亦有西湖,姬铭义既然提到了西湖,那自然是暗指他知道宋词了。知道西湖者,岂能不知道宋词?
大宋距离蜀国有十万八千里路程,即使是仙人,也需三月时间才能来去一次,蜀地知道宋国的人并不多,姬铭义能知道大宋,也是让苏轼对他高看了一分。大周亡了国,苏轼对大周皇室可没什么好印象。
“此茶确实龙井,并非蜀地之物,乃是九州东海域大宋之物。世子既知龙井,想必也是知道我宋国的。此物,若世子喜欢,我可送世子一些。”苏轼从椅子上起了身,说罢这话,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了几罐茶。
三楼之上,颜如玉见苏轼这般大方,也是一惊。西湖雨前龙井乃是宋地少有仙物,即使是苏轼也不多,没曾想,他竟拿出了这么多。
第一次来校书楼,姬铭义便猜想到苏轼和仙界大宋有关了,刚才听他言大宋,姬铭义也是明白了。
“如今大宋可是仁宗皇帝当政?亦或是英宗皇帝?”见苏轼这般客气,姬铭义也是有几分摸不着头脑了,他不愿白白受了苏轼之物,故而将话题引到别处去了。
在华夏历史中,苏轼出身于“仁宗”当政之时,他长于“英宗”时期,为官之时,“神宗”当朝,姬铭义不知道仙界的帝王是谁,故而想了解一下仙界大宋的故事。
原本苏轼对姬铭义是有三分轻视的,他了解过姬铭义的生平,如今姬铭义虚岁不过三十,放在仙界,就如同“婴儿”一般。比起他这个“千年老妖”,可是太过年轻了,如今听了他这话,苏轼也是不敢在轻视于他了。
“世子,英宗皇帝逝世已有一年余了,如今我大宋皇帝乃是英宗太子,仲皇帝。”十天前,苏轼才从宋都临安回来,他在临安时可是亲身参加了“英宗”葬礼的,这事他预想连刘备都不知,他可真没想到会从姬铭义的口中听到关于英宗的事。
英宗之后,乃是大宋神宗皇帝,神宗名:赵仲。
这次苏轼归来,曾和苏辙谈了“水泊梁山”,在华夏,梁山好汉乃是在“宋徽宗”之时兴起的,到了仙界,亦是与华夏不同了,毕竟在这里修仙可是需要成百、上千年时间的。
与姬铭义谈论罢宋帝一事,苏轼也终是与他提及起今日的正事了。
苏轼原本邀他前来是想了解大周之事,不过从昨日刘备设宴后,苏轼已不再关心大周一事了,今日,他想与姬铭义谈论的是“新周”之事。
昨日,刘备设宴欲助姬铭义重立“新周”,此事,已是传入苏轼的耳中了,如今,“新周”成立在即,他自然是想参一脚了。
“世子,我曾听闻您西入蜀地,只带了几十骑兵,如今‘新周’成立在即,可有想过文武众臣之选,莫不是要用蜀庭之人?”苏轼身后有眉山学府,眉山学子进能战场杀敌、退能提笔致仕,苏轼欲将眉山学子送入“新周”。
南海域乃是九州南方门户,西面有横断山脉,再西乃是佛门山海一域,宋国派苏轼潜伏南海域已近三百载了。
到如今,苏轼却未能打入蜀国高层,故而,他想将砝码压在“新周”。
“世子,大宋的手伸不到这南海域,如今蜀国觉得大周可欺,我不过是想帮你一把。世子,若您愿接受我的好意,过几日,可来我眉山书院挑选精英。”苏轼欲掌握整个南海域的情报,故而他也是下本钱了。
大宋虽偏安东海域,但却是九州消息最为灵通的国家,大宋经济繁茂无比,其中,大半靠的都是情报之功。
俗话说得好,蜀地的石头送到大宋去也能让人误以为是“黄金”,大宋对待商品的投资可是不下余力的,而“新周”正是苏轼眼中最值钱的商品。
“苏老哥,我曾听闻大宋有‘神机楼’,乃是九州最大的情报机构,在这蜀地,我能买到那儿的消息吗?”姬铭义却是未正面回答苏轼的话,他开口间,却是问了这句。
刚才,姜子牙在姬铭义心头提点了他一句,这话是姜子牙教给他的,姜子牙听了苏轼的话,已是有一番计议了。
“神机楼在蜀地确有几处分部,此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未曾想世子竟然知晓。如果、若世子允我门下中人入‘新周’,我可命神机楼无偿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仙道消息,此事,请世子考虑。”一个仙道皇朝的建立,免不了需要大量的情报消息,此事,苏轼自然明白。
听罢苏轼的话,姬铭义心中,姜子牙已是下决定了。
“姬义,答应他。待‘新周’建立,用一用眉山学府的学子也无妨。告诉他,我们需要眉山学府的功德之力。”姜子牙老谋深算,苏轼想占姬铭义的便宜可不容易。
仙朝仙国立国之基乃是气运、龙脉,仙界学府立学之基乃是功德、气运,其中以功德为主,在仙界,学府也是祭祀之地,就如同佛门寺庙、道家道观一般。
“苏老哥,一百丈功德,‘新周’七品以下官员可交由你任命,三百丈功德,‘新周’六品以下皆可归你任命……若你有千丈功德,‘新周’三品以下官员皆可用眉山学子。”姬铭义开口间,竟是要用官职换功德,为了召唤‘项帝’,他与姜子牙也是没得法了。
召唤“项帝”,重整大周,如今召唤项帝乃是大周第一要事,召唤项羽需要千丈功德、千丈气运。来日立国,蜀庭能拿出千丈气运,如今姬铭义缺的只是功德了。
“千丈功德?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世子,三日后,你我眉山学府在聚如何?”听了姬铭义的话,苏轼已然是动心了,要么不争,竟然争了,他自然是想争取最大利益了。
千丈功德换‘新周’所有三品以下官位,这笔买卖苏轼已是大大动心了。二人谈论到这儿,天色已是渐暗了,姬铭义抬眼朝窗外看去,只见天色已冥冥。
与苏轼定下眉山书院之行,姬铭义告辞离去了。“新周”的命运与大宋交织在了一起,此事,当真是大大有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