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 第十七章 大帝之梦
- 18 第十八章 双喜临门
- 19 第十九章 诸葛之谋
- 20 第二十章 大周新朝
- 21 第二十一章 颜如玉
- 22 第二十二章 大宋神机楼
- 23 第二十三章 再临眉山
- 24 第二十四章 文试
- 25 第二十五章 武试
- 26 第二十六章 八方反应
- 27 第二十七章 东周
- 28 第二十八章 风波
- 29 第二十九章 大梦谁先知
- 30 第三十章 天命所归
- 31 第三十一章 南疆
- 32 第三十二章 聂小倩
- 33 第三十三章 菩提
- 34 第三十四章 佛门大密
- 35 第三十五章 火宫
- 36 第三十六章 项羽归来
- 37 第三十七章 三花境
- 38 第三十八章 转道青城
- 39 第三十九章 僵尸
- 40 第四十章 蜀山之变
- 41 第四十一章 入塔
- 42 第四十二章 炎帝姜氏
- 43 第四十三章 纪元之殇
- 44 第四十四章 泣血炎黄
- 45 第四十五章 女魃
- 46 第四十六章 海龙脉
- 47 第四十七章 姜魃
- 48 第四十八章 兵分两路
- 49 第四十九章 伊人恩
- 50 第五十章 离去
- 51 第五十一章 鬼雄
- 52 第五十二章 瀚海城
- 53 第五十三章 吕祖一怒
- 54 第五十四章 白蛇的身份
- 55 第五十五章 姜魃战龙
- 56 第五十六章 老子
- 57 第五十七章 银杏
- 58 第五十八章 地花
- 59 第五十九章 殒圣丹
- 60 第六十章 法海
- 61 第六十一章 冉闵出手
- 62 第六十二章 妖域
- 63 第六十三章 陈玄风
- 64 第六十四章 黄天二圣
- 65 第六十五章 三妖来袭
- 66 第六十六章 二妖归顺
- 67 第六十七章 通天
- 68 第六十八章 归周
- 69 第六十九章 禅祖魂
- 70 第七十章 大唐之危
- 71 第七十一章
- 72 第七十二章 玉帝姬宜
- 73 第七十三章 女娲
- 74 第七十四章 仙武
- 75 第七十五章 半师
- 76 第七十六章 独孤九剑
- 77 第七十七章 真假剑诀
- 78 第七十八章 慧能入周
- 79 第七十九章 帝王之心
- 80 第八十章 菩提心宗
- 81 第八十一章 灵童
- 82 第八十二章 哪吒太子
- 83 第八十三章 岳飞
- 84 第八十四章 殒命
- 85 第八十五章 忠心
- 86 第八十六章 四方令
- 87 第八十七章 转世之身
- 88 第八十八章 佛主后裔
- 89 第八十九章 乱蜀三策
- 90 第九十章 三重浪
- 91 第九十一章 九出十三归
- 92 第九十二章 疯狂
- 93 第九十三章 真假高利贷
- 94 第九十四章 全面开花
- 95 第九十五章 禅门法网(求收藏)
- 96 第九十六章 般若智
- 97 第九十七章 光明教
- 98 第九十八章 立宗国
- 99 第九十九章 前夕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七章 东周
第二十七章 东周
枯木回春桃花艳,万朵牡丹绿叶绽。白石青瓦映天色,真龙九天蜀宫盘。玄鸟鸣,天鸿至,丝竹琴瑟一处开。
风润蜀地,云绕九天外,下元节至,蜀地天色,浩瀚庄严。
今日,乃是仙界一年一度的下元节;今日,乃是蜀地“新周”立国的日子;今日,诸葛亮谋“周”圆满。
蜀宫之畔,有社稷神坛,此乃蜀宫祭祀之殿。今日,姬铭义将在此地开国,此地开国,亦是诸葛亮为他“细心”安排。
仙界之中,立国当祭祀上天,天道应允,便会赐下“国运”,常言道,授命于天,便是由此而来。
社稷神坛纵横数十丈,有九层白玉楼台,层层楼台上雕刻着蟠龙箴言,到了今日,九层楼台上已是站满蜀国众臣了。浩浩荡荡,蜀臣之外,大蜀禁军亦是围满了神坛,人影攒动,神坛今日怕是不下有万人之多。
今日,蜀国大臣与大蜀禁军先行来了社稷神坛,如今事无巨细,准备妥帖,众人只待刘备与姬铭义前来了。
昨夜,刘备邀姬铭义入了蜀宫,故而,今日姬铭义将与刘备一同前来。
昨夜,二人已是将“新周”国境划分完毕了,蜀国南域南疆将作为“新周”国境,归于姬铭义掌管。
“圣驾至。众卿拜。”
“圣驾至,拜。”
刘备与姬铭义到了社稷神坛,蜀宫司官高声开了口,只听一声接一声,虚空中,漫天都是一句话。
“愿吾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愿我仙朝千秋万世,仙国无疆。”
万人跪拜,万人朝贺,这番情景当真是教人难以想象,天空炸响如惊雷,大地震荡似翻浪。
“再拜,大蜀一品仙臣拜,三拜请安。”
姬铭义与刘备乃是同乘一辆仙道马车而来,二人下了马车,只听耳边又是传来了一句。
今日的一切,皆是刘备、诸葛亮、庞统安排的,乃是为了让姬铭义见识一下蜀国的底蕴,故而,蜀国所有大臣都来了。
“臣关羽、臣张飞、臣赵云、臣马、臣诸葛亮、臣庞统、臣徐庶、臣法正参加周天。”蜀国五虎将与四大丞相皆属一品。
五虎将,乃是关、张、赵、马、黄,今日黄忠却是未到。
“再拜,大蜀二品仙臣拜,九拜请安。”
万人跪拜,万人臣服,仙道大帝,威势滔天。姬铭义虽不过一脉境,但却能受万人朝拜,这就是仙道,这就是仙国大帝的气派。
刘备与姬铭义一步步走上祭坛,九重楼台上,众人皆是拜下了。
“今日,我等顺应天命,助我等上国仙帝重立‘新周’,众卿当视‘新周’如蜀,惟愿大周万世无疆。”登上祭坛,刘备高声开了口,他弯腰拜向了姬铭义。他乃盖世枭雄,直到如今,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新周”,他这般姿态,当真是教人无可挑剔。
见刘备这般姿态,姬铭义暗暗在心里骂了一句,尽管知道他是装的,但是姬铭义也只能无奈忍着了。
“众卿免礼平身。”姬铭义双手扶起了刘备,他开口间,亦是向刘备回了一礼。
众蜀臣领命,皆是从地上起了身,立国一事,正式开始了。
“周天,请祭青天。”刘备站在姬铭义右手边开了口,说罢此话,他将一卷丝卷递给了姬铭义。
立国有三步,一是祭天,二是祭社稷,三是封臣,刘备交给姬铭义的乃是“祭天长卷”,这长卷上记载了乃是国号、国域、国文……
接过长卷,姬铭义亦是回了一礼。
“授命于天,望青天垂怜,吾大周姬氏一脉欲重立新周,望青天垂怜。”打开长卷,姬铭义跪在了社稷神坛,他双手捧卷过了头顶。
这所谓“祭天长卷”乃是写给天道的,故而并不需要人来读诵。
苍天若应允,这长卷便能保存,若苍天不喜,这长卷便会化为飞灰。
“望苍天应允。”蜀国众臣亦是跪下了,立国,也是需要“人道”气运的。万众一心,力可动天。
天空之上,万里无云,姬铭义双手之上,长卷凭空自燃。此长卷为祭天而出,天道有感便会降下神火,长卷自燃,乃是常态。神火烧在姬铭义双手间,这长卷慢慢变色了。原本由丝绸制成的长卷竟是变成了古铜颜色,火煅金莲,长卷成铜色,此代表着立国一事,天道允了。
“王朝?请天道垂怜。”见长卷变成古铜色,刘备顿时一惊,他双膝跪地,急声开了口。
仙道世界,有王朝、皇朝、帝朝、天朝、圣朝五阶。仙道世界,有百万仙国,王朝是最为弱小的仙国,姬铭义若是立了个“王朝”,刘备根本不好意思开口扣下大周玉玺,要知道,王朝所需的气运不过是百丈而已。
“请天道垂怜。”社稷神坛之上,众蜀臣亦是齐声开了口。
姬铭义双手之间,“祭天长卷”开始变色了,古铜色渐变,竟是变成了银白,皇朝天卷成。
虚空之上,有风来了,神火熄灭,长卷飞上了九天。虚空中,凭空出现了数百大字,皇朝立,张示人间。
“姬铭义,大周末代大帝幽帝之后,于仙道青天历十二万九千一百二十年立国。国号:东周。授命于天,得皇位。”
“国域九州南海南疆三府,国文:钟鼎。受封大臣者,共计六十三人……”
“四相,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王明阳。二帅,朱洪武、熙康……”
这“祭天长卷”将张示虚空三日,三日,一日示天、一日示地、一日示人。
祭天完成,刘备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大事已成。
一鼓作气,二而衰。这番道理,刘备岂会不懂,他眼望诸葛亮,示意了一番。
祭天之后,便是祭地,祭地便需玉玺了。
“周天,龙脉、气运已备,请玺。”社稷神坛之上,诸葛亮手托玉盘,走到了姬铭义身边。
大周玉玺终是要出现了。
大周,南海域唯一的帝朝,传承至今,已有近三万年了。大周之国有三宝,一为道家“道祖”老子手书《道经》两卷,二为上古“炎帝”神农鼎,三为“神周镇天玉玺”。
那《道经》在大周废太子姬宜之手,神农鼎藏在大周先帝陵园,这“镇天玉玺”正在姬铭义识海之中,玉玺出,南海当真是要乱了。
“神周镇天玉玺”并不是什么仙道至宝,它的材质不过一般,它的价值在于“龙脉”。九州十七条万丈龙脉,大周掌管其一,而这“镇天玉玺”正是移动龙脉之物,它的宝贵只在于这儿。
深深吸了口气,姬铭义与姜子牙细细交谈了一番,如今,也不由得他不拿出来了。闭上双眼,姬铭义神识沉入了识海,玉玺被他引动出来了。
“吼、吼。”
玉玺出,虚空中忽的传来了惊天咆哮,整个社稷神坛顿时动荡不堪,只见一条五千丈金龙投影出现了。
蜀国龙脉有三千丈,大周龙脉有五千丈,大巫见小巫,蜀国龙脉顿时匍匐到了蜀都一边。若是敌国龙脉,蜀国龙脉定然是要争锋相对,只可惜,这是大周龙脉、南海龙脉。
南海龙脉,乃是九州十七条万丈龙脉之一,整个南海域所有的龙脉都可算作它的后裔,后生子见了祖宗,岂能不惧。
五百年多年前,佛门截断了南海龙脉,故而,这条龙脉并不完整,刘备与众位蜀臣一眼便能看出,这龙脉被拦腰斩断了。真正的南海龙脉,还在大周国中,这虚空中的只是投影,仅仅只是投影,也够让蜀国众人惊讶了,要知道,万丈龙脉可是能立天朝的。
仙界之中,有四大圣朝、十大天朝,圣朝与天朝皆是依托万丈龙脉。实际上,若是蜀国真能从佛门手下截下龙脉,那么几千年后,刘备实力达到大道境,立一圣朝也不是不可以。
玉玺出,姬铭义深深吸了口气。忍痛将玉玺交给诸葛亮,他终是得到蜀国龙脉、气运了。
蜀国龙脉被封印在了“东周”玉玺之中,这是诸葛亮早已准备好的“玉玺”,如假包换。蜀国气运被封印在了一根谷穗之中,亦是千丈气运,丝毫不减。
“周天,请玺。”得了大周玉玺,诸葛亮便弯腰退下了,庞统开口间将一份“奏章”递了上来。
祭天用“圣旨”,祭地用“奏折”,祭人用“跪拜”。
玉玺盖上“奏折”,祭地便算“完成”了,所谓名正言顺,今日这祭地只是“正名”罢了。真正的祭地,还要等姬铭义去了南疆之后。
“周天请请冠。”祭祀天地罢,便是“皇袍加身”了。法正上前,呈上了龙袍、平天冠。
身披龙袍、头戴高冠,如今姬铭义可称“周天”。
风润蜀地,云绕九天外,下元节至,蜀地天色,浩瀚庄严。
今日,乃是仙界一年一度的下元节;今日,乃是蜀地“新周”立国的日子;今日,诸葛亮谋“周”圆满。
蜀宫之畔,有社稷神坛,此乃蜀宫祭祀之殿。今日,姬铭义将在此地开国,此地开国,亦是诸葛亮为他“细心”安排。
仙界之中,立国当祭祀上天,天道应允,便会赐下“国运”,常言道,授命于天,便是由此而来。
社稷神坛纵横数十丈,有九层白玉楼台,层层楼台上雕刻着蟠龙箴言,到了今日,九层楼台上已是站满蜀国众臣了。浩浩荡荡,蜀臣之外,大蜀禁军亦是围满了神坛,人影攒动,神坛今日怕是不下有万人之多。
今日,蜀国大臣与大蜀禁军先行来了社稷神坛,如今事无巨细,准备妥帖,众人只待刘备与姬铭义前来了。
昨夜,刘备邀姬铭义入了蜀宫,故而,今日姬铭义将与刘备一同前来。
昨夜,二人已是将“新周”国境划分完毕了,蜀国南域南疆将作为“新周”国境,归于姬铭义掌管。
“圣驾至。众卿拜。”
“圣驾至,拜。”
刘备与姬铭义到了社稷神坛,蜀宫司官高声开了口,只听一声接一声,虚空中,漫天都是一句话。
“愿吾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愿我仙朝千秋万世,仙国无疆。”
万人跪拜,万人朝贺,这番情景当真是教人难以想象,天空炸响如惊雷,大地震荡似翻浪。
“再拜,大蜀一品仙臣拜,三拜请安。”
姬铭义与刘备乃是同乘一辆仙道马车而来,二人下了马车,只听耳边又是传来了一句。
今日的一切,皆是刘备、诸葛亮、庞统安排的,乃是为了让姬铭义见识一下蜀国的底蕴,故而,蜀国所有大臣都来了。
“臣关羽、臣张飞、臣赵云、臣马、臣诸葛亮、臣庞统、臣徐庶、臣法正参加周天。”蜀国五虎将与四大丞相皆属一品。
五虎将,乃是关、张、赵、马、黄,今日黄忠却是未到。
“再拜,大蜀二品仙臣拜,九拜请安。”
万人跪拜,万人臣服,仙道大帝,威势滔天。姬铭义虽不过一脉境,但却能受万人朝拜,这就是仙道,这就是仙国大帝的气派。
刘备与姬铭义一步步走上祭坛,九重楼台上,众人皆是拜下了。
“今日,我等顺应天命,助我等上国仙帝重立‘新周’,众卿当视‘新周’如蜀,惟愿大周万世无疆。”登上祭坛,刘备高声开了口,他弯腰拜向了姬铭义。他乃盖世枭雄,直到如今,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新周”,他这般姿态,当真是教人无可挑剔。
见刘备这般姿态,姬铭义暗暗在心里骂了一句,尽管知道他是装的,但是姬铭义也只能无奈忍着了。
“众卿免礼平身。”姬铭义双手扶起了刘备,他开口间,亦是向刘备回了一礼。
众蜀臣领命,皆是从地上起了身,立国一事,正式开始了。
“周天,请祭青天。”刘备站在姬铭义右手边开了口,说罢此话,他将一卷丝卷递给了姬铭义。
立国有三步,一是祭天,二是祭社稷,三是封臣,刘备交给姬铭义的乃是“祭天长卷”,这长卷上记载了乃是国号、国域、国文……
接过长卷,姬铭义亦是回了一礼。
“授命于天,望青天垂怜,吾大周姬氏一脉欲重立新周,望青天垂怜。”打开长卷,姬铭义跪在了社稷神坛,他双手捧卷过了头顶。
这所谓“祭天长卷”乃是写给天道的,故而并不需要人来读诵。
苍天若应允,这长卷便能保存,若苍天不喜,这长卷便会化为飞灰。
“望苍天应允。”蜀国众臣亦是跪下了,立国,也是需要“人道”气运的。万众一心,力可动天。
天空之上,万里无云,姬铭义双手之上,长卷凭空自燃。此长卷为祭天而出,天道有感便会降下神火,长卷自燃,乃是常态。神火烧在姬铭义双手间,这长卷慢慢变色了。原本由丝绸制成的长卷竟是变成了古铜颜色,火煅金莲,长卷成铜色,此代表着立国一事,天道允了。
“王朝?请天道垂怜。”见长卷变成古铜色,刘备顿时一惊,他双膝跪地,急声开了口。
仙道世界,有王朝、皇朝、帝朝、天朝、圣朝五阶。仙道世界,有百万仙国,王朝是最为弱小的仙国,姬铭义若是立了个“王朝”,刘备根本不好意思开口扣下大周玉玺,要知道,王朝所需的气运不过是百丈而已。
“请天道垂怜。”社稷神坛之上,众蜀臣亦是齐声开了口。
姬铭义双手之间,“祭天长卷”开始变色了,古铜色渐变,竟是变成了银白,皇朝天卷成。
虚空之上,有风来了,神火熄灭,长卷飞上了九天。虚空中,凭空出现了数百大字,皇朝立,张示人间。
“姬铭义,大周末代大帝幽帝之后,于仙道青天历十二万九千一百二十年立国。国号:东周。授命于天,得皇位。”
“国域九州南海南疆三府,国文:钟鼎。受封大臣者,共计六十三人……”
“四相,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王明阳。二帅,朱洪武、熙康……”
这“祭天长卷”将张示虚空三日,三日,一日示天、一日示地、一日示人。
祭天完成,刘备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大事已成。
一鼓作气,二而衰。这番道理,刘备岂会不懂,他眼望诸葛亮,示意了一番。
祭天之后,便是祭地,祭地便需玉玺了。
“周天,龙脉、气运已备,请玺。”社稷神坛之上,诸葛亮手托玉盘,走到了姬铭义身边。
大周玉玺终是要出现了。
大周,南海域唯一的帝朝,传承至今,已有近三万年了。大周之国有三宝,一为道家“道祖”老子手书《道经》两卷,二为上古“炎帝”神农鼎,三为“神周镇天玉玺”。
那《道经》在大周废太子姬宜之手,神农鼎藏在大周先帝陵园,这“镇天玉玺”正在姬铭义识海之中,玉玺出,南海当真是要乱了。
“神周镇天玉玺”并不是什么仙道至宝,它的材质不过一般,它的价值在于“龙脉”。九州十七条万丈龙脉,大周掌管其一,而这“镇天玉玺”正是移动龙脉之物,它的宝贵只在于这儿。
深深吸了口气,姬铭义与姜子牙细细交谈了一番,如今,也不由得他不拿出来了。闭上双眼,姬铭义神识沉入了识海,玉玺被他引动出来了。
“吼、吼。”
玉玺出,虚空中忽的传来了惊天咆哮,整个社稷神坛顿时动荡不堪,只见一条五千丈金龙投影出现了。
蜀国龙脉有三千丈,大周龙脉有五千丈,大巫见小巫,蜀国龙脉顿时匍匐到了蜀都一边。若是敌国龙脉,蜀国龙脉定然是要争锋相对,只可惜,这是大周龙脉、南海龙脉。
南海龙脉,乃是九州十七条万丈龙脉之一,整个南海域所有的龙脉都可算作它的后裔,后生子见了祖宗,岂能不惧。
五百年多年前,佛门截断了南海龙脉,故而,这条龙脉并不完整,刘备与众位蜀臣一眼便能看出,这龙脉被拦腰斩断了。真正的南海龙脉,还在大周国中,这虚空中的只是投影,仅仅只是投影,也够让蜀国众人惊讶了,要知道,万丈龙脉可是能立天朝的。
仙界之中,有四大圣朝、十大天朝,圣朝与天朝皆是依托万丈龙脉。实际上,若是蜀国真能从佛门手下截下龙脉,那么几千年后,刘备实力达到大道境,立一圣朝也不是不可以。
玉玺出,姬铭义深深吸了口气。忍痛将玉玺交给诸葛亮,他终是得到蜀国龙脉、气运了。
蜀国龙脉被封印在了“东周”玉玺之中,这是诸葛亮早已准备好的“玉玺”,如假包换。蜀国气运被封印在了一根谷穗之中,亦是千丈气运,丝毫不减。
“周天,请玺。”得了大周玉玺,诸葛亮便弯腰退下了,庞统开口间将一份“奏章”递了上来。
祭天用“圣旨”,祭地用“奏折”,祭人用“跪拜”。
玉玺盖上“奏折”,祭地便算“完成”了,所谓名正言顺,今日这祭地只是“正名”罢了。真正的祭地,还要等姬铭义去了南疆之后。
“周天请请冠。”祭祀天地罢,便是“皇袍加身”了。法正上前,呈上了龙袍、平天冠。
身披龙袍、头戴高冠,如今姬铭义可称“周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