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90 第六十七章 洗尘宴(下)
- 591 第六十八章 心之所向即故乡
- 592 第六十九章 心有一人,比肩明月
- 593 第七十章 君心似
- 594 第七十一章 七争(一)
- 595 第七十二章 七争(二)
- 596 第七十三章 七争(三)
- 597 第七十四章 七争(四)
- 598 第七十五章 七争(五)
- 599 第七十六章 七争(六)
- 600 第七十七章 七争(七)
- 601 第七十八章 七争(八)
- 602 第七十九章 七争(九)
- 603 第八十章 七争(十)
- 604 第八十一章 笼中雀
- 605 第八十二章 一场破境不太难
- 606 第八十三章 即心即佛
- 607 第八十四章 半座天下杀一人
- 608 第八十五章 山水相逢
- 609 第八十六章 搬山
- 610 第八十七章 先生学生
- 611 第八十八章 李白
- 612 第八十九章 斤两才气却道寻常
- 613 第九十章 青出于蓝,多谢先生教诲
- 614 第九十一章 师有事,弟子劳
- 615 第九十二章 天下应战
- 616 第九十三章 我于河流见光阴和一人
- 617 第九十四章 万事俱休否
- 618 第九十五章 蜘蛛爬爬
- 619 第九十六章 与尔同消
- 620 第九十七章 书生宣佛
- 621 第九十八章 万佛朝宗
- 622 第九十九章 既见君子
- 623 第一百章 冉冉升起的不落日
- 624 第一百零一章 敢问今夕是何年
- 625 第一百零二章 譬如后来刀剑盛景
- 626 第一百零三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
- 627 第一百零四章 输天半式王小二
- 628 第一百零五章 暮凉西望
- 629 第一章 二十四年少
- 630 第二章 儿郎十二秋
- 631 第三章 愿新岁,胜旧岁
- 632 第四章 大梦三十有余年
- 633 第五章 十分铺子
- 634 第六章 群雄共逐鹿
- 635 第七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 636 第八章 敬天下
- 637 第九章 千里滚黄沙(上)
- 638 第十章 千里滚黄沙(中)
- 639 第十一章 千里滚黄沙(下)
- 640 第十二章 天下十一人
- 641 第十三章 且看风云出我辈
- 642 第十四章 以一城拒一座天下
- 643 第十五章 暮凉在此(上)
- 644 第十六章 暮凉在此(中)
- 645 第十七章 暮凉在此(下)
- 646 第十八章 周天之境
- 647 第十九章 当年李青莲,诗剑皆得意
- 648 第二十章 长辞书
- 649 第二十一章 有梨子吃吗
- 650 第二十二章 重关四绝
- 651 第二十三章 小二上酒
- 652 第二十四章 海的尽头
- 653 第二十五章 斗酒诗百篇,千日不复醒
- 654 第二十六章 一梦入神引,问剑李青莲
- 655 第二十七章 烽火连三月
- 656 第二十八章 山河人间欠陈玄都一壶酒
- 657 第二十九章 愤愤不平事
- 658 第三十章 天下剑术魁首
- 659 第三十一章 孤刀镇风雪(上)
- 660 第三十二章 孤刀镇风雪(中)
- 661 第三十三章 孤刀镇风雪(下)
- 662 第三十四章 关城夜雪归路绝(上)
- 663 第三十五章 关城夜雪归路绝(中)
- 664 第三十六章 关城夜雪归路绝(下)
- 665 第三十七章 星火焚城
- 666 第三十八章 暮凉城
- 667 第三十九章 暮凉十道
- 668 第一章 天下大雨,城外碑林
- 669 第二章 年年鸿雁归
- 670 第三章 开太平
- 671 第四章 所思所念皆故乡
- 672 第五章 煊赫大梁城
- 673 第六章 十四王座
- 674 第七章 祭品
- 675 第八章 人间不见李青莲
- 676 第九章 江湖三幸事
- 677 第十章 他乡遇故知
- 678 第十一章 天九刃
- 679 第十二章 问剑天下第一人
- 680 第十三章 座上宾,阶下囚
- 681 第十四章 一百零八宿
- 682 第十五章 别样天
- 683 第十六章 菩提道里秋月圆(上)
- 684 第十七章 菩提道里秋月圆(中)
- 685 第十八章 菩提道里秋月圆(下)
- 686 第十九章 无尽峰(上)
- 687 第二十章 无尽峰(中)
- 688 第二十一章 无尽峰(下)
- 689 第二十二章 定鼎(上)
- 690 第二十三章 定鼎(中)
- 691 第二十四章 定鼎(下)
- 692 第二十五章 先手
- 693 第二十六章 收官
- 694 第二十七章 归去
- 695 第二十八章 来兮
- 696 第二十九章 煮一壶茶,赶一群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七章 七争(七)
第七十七章 七争(七)
大雪纷飞的帝皇陵巅斩仙台凌空铺展着‘依山傍水,陌上人家’画卷。画卷徐徐微荡,如光阴流水走马人间。
画卷中有青海长云暗雪山遮天蔽日,风凌雪洒河畔两岸。
在那八重山水巅,岳峙诸强或临水或依山或傍树,或围拢席地烤着篝火,或遥指七战议论不绝。唯独菩提书院李星云撩起前襟起身,走到河流溪边,朝对岸拱手作礼。
礼尚往来的依旧是女神龙欧阳庆许。
举止投足,英气不凡。
欧阳庆许说道:“院长有话,但请明言。”
菩提书院洛长风十子同袍。
有富甲天下,如天下第一世家提并山藏兵谷主江满楼。也有地位尊崇,如一统天东成就浩然王朝的不世明王君泽玉。有魔道巨头两界山诡秘重阳,也有明珠俊彦富贵身如曾经燕凝雪、沈天心。有半生颠簸起伏、朝为刀头舔血客、夕坐天机晓阴阳的月氏兄妹,也有寒苦出身一剑鸣而天下惊的十字剑尊独臂离落。
他们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相比起来,似乎只有书生李星云最为没落。星云州偏僻村落长大,虽说自幼受教于白知秋膝前,有幸得至圣先师传道授业,所学博深。然而生性淳朴的他在菩提书院十子同袍里却总是安安静静,从不争显。即使当年十七座明镜台洗牌之战,也少见出手以理服人。
后来天东祸乱弃笔从戎,也不过是安红豆细柳军中一名普通校尉。无超越同龄的妖孽修为和天赋,也无能够吹嘘半辈子的卓越战功或者惊人战绩。
十年碧落黄泉行遍天下超度亡灵,小和尚当愿是唯一见证。佛前问路千年修得金身正果,到头来也只有智慧海上那座远离人间喧嚣的灵山佛徒尊称一声南山佛祖。除此之外,世所罕闻。
没得办法。
用江满楼的话说:“谁让他是出家人来着?没讲究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已是罪过,拐个小丫头作媳妇难道还要广而告之天下人,我佛成亲了?”
“试问苍天,脸为何物?”
……
这么一来二去,风雪银城洛城主十子同袍李星云之名于是垫底。
默默无闻。
然后,书院重开。
然后,他继任院长。
然后……
原来他是个和尚。
菩提书院新任院长是位佛徒!
天下吃惊,而后诧异。就连那些入学六字门道的新生们,对这位年纪轻轻瞧着呆傻,像极了读书读坏脑子的李院长资质修为学问品行时常质疑。
直到那场论辩。
那是十月十六日,菩提书院重开招纳新生后的第七日。为消疑虑平质疑,院长李星云于紫竹林坐坛讲道。是的,在昔年菩提老祖讲道的那片空旷场地,李星云复现往日盛景。
那日,天空湛蓝。
李星云着院长长袍盘膝而坐紫竹轩道场,沐浴着一束束纯净日辉。身遭是菩提书院六字门道师和大小执事入学新生围拢而坐。更外围有江满楼,离落,重阳,沈天心,南希寒……还有许许多多受邀参与论道未曾离去的送学友亲,包括江湖前辈,富贵世阀,山中谪仙,宗门强者,乃至千年不出的流字门老前辈铁树先生……总之诸子百家不一而足,林林总总千余人。
李星云坐而论道,舌战群儒。从行法川到易术流,然后延伸至诸子百家,来者不拒。前后二十二时辰,退敌四百六十四。更是让千年不出的铁树先生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论道无敌手,李星云便开始讲道。
口出成谶。
言出法随。
铁树开花。
天花乱坠……
十数年前,菩提书院无尘观同样有场论辩。很显然,同为辩手的李星云这次铁树论道天花乱坠更具传闻些。所以自那以后天下人逐渐了解,书院新任院长李星云原来是‘以理服人’。
女神龙欧阳庆许自然有所听闻。不仅是天花乱坠的铁树论道,还有无尘观里的那场闭门。因此对于书生李星云,她颇有认知。甚至总觉得与洛长风等人有些不同。或是书生气?或是佛徒身?
欧阳庆许琢磨不透。
但有一点,菩提书院李星云常常挂于嘴边的那位先生,经帝王盟暗中多番调查确认身份,是两界山白知秋无疑。得知此事后,女神龙再无犹疑。心底早已认定河畔对岸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书院院长,绝对是洛长风十子同袍里最不容小觑的存在。
与之交手,需慎之又慎……
李星云礼毕后,沉思稍许。不知是组织词汇还是思虑着什么,没过多久,他视线远眺,越过欧阳庆许,目光沿着河流对岸南北两端依序扫过,最后落在绿紫黑三袍教主身上。确切的说,是那位黑袍藏镜人。
欧阳庆许有所察觉,微微顾首后望。
李星云说道:“趁着群雄汇聚,有件事想与贵盟黑袍教主做个对证。当着诸位前辈宗主面前正好可以论个清楚,不至于冤枉无辜辱了帝王盟声名。”
李星云声落,登时吸引不少目光。河畔两岸原本凝神注目观瀑布下方重重山水间七争之战的各方强者纷纷投来好奇神色。
便在众目睽睽里,帝王盟黑袍藏镜人走了出来,与欧阳庆许并肩而立河畔。
只见那位素以神秘著称的藏镜人拨去宽大袍帽,风雪中露出半身金缕衣遮头覆面,烨烨生光不见真容。
那鬼鬼祟祟畏首畏尾的谨慎模样,看得天东三代九金兰心生厌烦。
好在李星云不会产生类似情绪。或许是同袍十子的重阳认识太久,早已见怪不怪?
他说道:“敢问藏镜先生,可曾去过天南铸剑城?”
李星云忽有此问,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河畔两岸诸多首脑面面相视,茫然不解。
白衣剑浮沉却是心底一颤。他诧异地看着菩提书院李星云,脑海中冒出许多疑问。
他忍不住想着:“为何会有此问?难道铸剑城一役,帝王盟也掺和其中?”
他蹙了蹙眉,看着金缕衣的背影。有些失落,因为未曾等到答案。
那位天下罕见其容的藏镜人抱着双臂,不言不语。
李星云又道:“藏镜先生如果一时半会儿无法记起倒也无妨。我看七争之战要打许久,不如请铸剑城的新任城主大人给诸位说个故事,嗯……就说一剑梦回千百世何如?”
画卷中有青海长云暗雪山遮天蔽日,风凌雪洒河畔两岸。
在那八重山水巅,岳峙诸强或临水或依山或傍树,或围拢席地烤着篝火,或遥指七战议论不绝。唯独菩提书院李星云撩起前襟起身,走到河流溪边,朝对岸拱手作礼。
礼尚往来的依旧是女神龙欧阳庆许。
举止投足,英气不凡。
欧阳庆许说道:“院长有话,但请明言。”
菩提书院洛长风十子同袍。
有富甲天下,如天下第一世家提并山藏兵谷主江满楼。也有地位尊崇,如一统天东成就浩然王朝的不世明王君泽玉。有魔道巨头两界山诡秘重阳,也有明珠俊彦富贵身如曾经燕凝雪、沈天心。有半生颠簸起伏、朝为刀头舔血客、夕坐天机晓阴阳的月氏兄妹,也有寒苦出身一剑鸣而天下惊的十字剑尊独臂离落。
他们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相比起来,似乎只有书生李星云最为没落。星云州偏僻村落长大,虽说自幼受教于白知秋膝前,有幸得至圣先师传道授业,所学博深。然而生性淳朴的他在菩提书院十子同袍里却总是安安静静,从不争显。即使当年十七座明镜台洗牌之战,也少见出手以理服人。
后来天东祸乱弃笔从戎,也不过是安红豆细柳军中一名普通校尉。无超越同龄的妖孽修为和天赋,也无能够吹嘘半辈子的卓越战功或者惊人战绩。
十年碧落黄泉行遍天下超度亡灵,小和尚当愿是唯一见证。佛前问路千年修得金身正果,到头来也只有智慧海上那座远离人间喧嚣的灵山佛徒尊称一声南山佛祖。除此之外,世所罕闻。
没得办法。
用江满楼的话说:“谁让他是出家人来着?没讲究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已是罪过,拐个小丫头作媳妇难道还要广而告之天下人,我佛成亲了?”
“试问苍天,脸为何物?”
……
这么一来二去,风雪银城洛城主十子同袍李星云之名于是垫底。
默默无闻。
然后,书院重开。
然后,他继任院长。
然后……
原来他是个和尚。
菩提书院新任院长是位佛徒!
天下吃惊,而后诧异。就连那些入学六字门道的新生们,对这位年纪轻轻瞧着呆傻,像极了读书读坏脑子的李院长资质修为学问品行时常质疑。
直到那场论辩。
那是十月十六日,菩提书院重开招纳新生后的第七日。为消疑虑平质疑,院长李星云于紫竹林坐坛讲道。是的,在昔年菩提老祖讲道的那片空旷场地,李星云复现往日盛景。
那日,天空湛蓝。
李星云着院长长袍盘膝而坐紫竹轩道场,沐浴着一束束纯净日辉。身遭是菩提书院六字门道师和大小执事入学新生围拢而坐。更外围有江满楼,离落,重阳,沈天心,南希寒……还有许许多多受邀参与论道未曾离去的送学友亲,包括江湖前辈,富贵世阀,山中谪仙,宗门强者,乃至千年不出的流字门老前辈铁树先生……总之诸子百家不一而足,林林总总千余人。
李星云坐而论道,舌战群儒。从行法川到易术流,然后延伸至诸子百家,来者不拒。前后二十二时辰,退敌四百六十四。更是让千年不出的铁树先生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论道无敌手,李星云便开始讲道。
口出成谶。
言出法随。
铁树开花。
天花乱坠……
十数年前,菩提书院无尘观同样有场论辩。很显然,同为辩手的李星云这次铁树论道天花乱坠更具传闻些。所以自那以后天下人逐渐了解,书院新任院长李星云原来是‘以理服人’。
女神龙欧阳庆许自然有所听闻。不仅是天花乱坠的铁树论道,还有无尘观里的那场闭门。因此对于书生李星云,她颇有认知。甚至总觉得与洛长风等人有些不同。或是书生气?或是佛徒身?
欧阳庆许琢磨不透。
但有一点,菩提书院李星云常常挂于嘴边的那位先生,经帝王盟暗中多番调查确认身份,是两界山白知秋无疑。得知此事后,女神龙再无犹疑。心底早已认定河畔对岸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书院院长,绝对是洛长风十子同袍里最不容小觑的存在。
与之交手,需慎之又慎……
李星云礼毕后,沉思稍许。不知是组织词汇还是思虑着什么,没过多久,他视线远眺,越过欧阳庆许,目光沿着河流对岸南北两端依序扫过,最后落在绿紫黑三袍教主身上。确切的说,是那位黑袍藏镜人。
欧阳庆许有所察觉,微微顾首后望。
李星云说道:“趁着群雄汇聚,有件事想与贵盟黑袍教主做个对证。当着诸位前辈宗主面前正好可以论个清楚,不至于冤枉无辜辱了帝王盟声名。”
李星云声落,登时吸引不少目光。河畔两岸原本凝神注目观瀑布下方重重山水间七争之战的各方强者纷纷投来好奇神色。
便在众目睽睽里,帝王盟黑袍藏镜人走了出来,与欧阳庆许并肩而立河畔。
只见那位素以神秘著称的藏镜人拨去宽大袍帽,风雪中露出半身金缕衣遮头覆面,烨烨生光不见真容。
那鬼鬼祟祟畏首畏尾的谨慎模样,看得天东三代九金兰心生厌烦。
好在李星云不会产生类似情绪。或许是同袍十子的重阳认识太久,早已见怪不怪?
他说道:“敢问藏镜先生,可曾去过天南铸剑城?”
李星云忽有此问,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河畔两岸诸多首脑面面相视,茫然不解。
白衣剑浮沉却是心底一颤。他诧异地看着菩提书院李星云,脑海中冒出许多疑问。
他忍不住想着:“为何会有此问?难道铸剑城一役,帝王盟也掺和其中?”
他蹙了蹙眉,看着金缕衣的背影。有些失落,因为未曾等到答案。
那位天下罕见其容的藏镜人抱着双臂,不言不语。
李星云又道:“藏镜先生如果一时半会儿无法记起倒也无妨。我看七争之战要打许久,不如请铸剑城的新任城主大人给诸位说个故事,嗯……就说一剑梦回千百世何如?”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