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2 第八十九章 斤两才气却道寻常
- 613 第九十章 青出于蓝,多谢先生教诲
- 614 第九十一章 师有事,弟子劳
- 615 第九十二章 天下应战
- 616 第九十三章 我于河流见光阴和一人
- 617 第九十四章 万事俱休否
- 618 第九十五章 蜘蛛爬爬
- 619 第九十六章 与尔同消
- 620 第九十七章 书生宣佛
- 621 第九十八章 万佛朝宗
- 622 第九十九章 既见君子
- 623 第一百章 冉冉升起的不落日
- 624 第一百零一章 敢问今夕是何年
- 625 第一百零二章 譬如后来刀剑盛景
- 626 第一百零三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
- 627 第一百零四章 输天半式王小二
- 628 第一百零五章 暮凉西望
- 629 第一章 二十四年少
- 630 第二章 儿郎十二秋
- 631 第三章 愿新岁,胜旧岁
- 632 第四章 大梦三十有余年
- 633 第五章 十分铺子
- 634 第六章 群雄共逐鹿
- 635 第七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 636 第八章 敬天下
- 637 第九章 千里滚黄沙(上)
- 638 第十章 千里滚黄沙(中)
- 639 第十一章 千里滚黄沙(下)
- 640 第十二章 天下十一人
- 641 第十三章 且看风云出我辈
- 642 第十四章 以一城拒一座天下
- 643 第十五章 暮凉在此(上)
- 644 第十六章 暮凉在此(中)
- 645 第十七章 暮凉在此(下)
- 646 第十八章 周天之境
- 647 第十九章 当年李青莲,诗剑皆得意
- 648 第二十章 长辞书
- 649 第二十一章 有梨子吃吗
- 650 第二十二章 重关四绝
- 651 第二十三章 小二上酒
- 652 第二十四章 海的尽头
- 653 第二十五章 斗酒诗百篇,千日不复醒
- 654 第二十六章 一梦入神引,问剑李青莲
- 655 第二十七章 烽火连三月
- 656 第二十八章 山河人间欠陈玄都一壶酒
- 657 第二十九章 愤愤不平事
- 658 第三十章 天下剑术魁首
- 659 第三十一章 孤刀镇风雪(上)
- 660 第三十二章 孤刀镇风雪(中)
- 661 第三十三章 孤刀镇风雪(下)
- 662 第三十四章 关城夜雪归路绝(上)
- 663 第三十五章 关城夜雪归路绝(中)
- 664 第三十六章 关城夜雪归路绝(下)
- 665 第三十七章 星火焚城
- 666 第三十八章 暮凉城
- 667 第三十九章 暮凉十道
- 668 第一章 天下大雨,城外碑林
- 669 第二章 年年鸿雁归
- 670 第三章 开太平
- 671 第四章 所思所念皆故乡
- 672 第五章 煊赫大梁城
- 673 第六章 十四王座
- 674 第七章 祭品
- 675 第八章 人间不见李青莲
- 676 第九章 江湖三幸事
- 677 第十章 他乡遇故知
- 678 第十一章 天九刃
- 679 第十二章 问剑天下第一人
- 680 第十三章 座上宾,阶下囚
- 681 第十四章 一百零八宿
- 682 第十五章 别样天
- 683 第十六章 菩提道里秋月圆(上)
- 684 第十七章 菩提道里秋月圆(中)
- 685 第十八章 菩提道里秋月圆(下)
- 686 第十九章 无尽峰(上)
- 687 第二十章 无尽峰(中)
- 688 第二十一章 无尽峰(下)
- 689 第二十二章 定鼎(上)
- 690 第二十三章 定鼎(中)
- 691 第二十四章 定鼎(下)
- 692 第二十五章 先手
- 693 第二十六章 收官
- 694 第二十七章 归去
- 695 第二十八章 来兮
- 696 第二十九章 煮一壶茶,赶一群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九章 既见君子
第九十九章 既见君子
帝王都的天空之上,万佛朝宗见南山,神圣而庄严。炽热的金光流辉异彩,将乌云驱散,将雷雨化春风,轻拂山林石丛和人间心田。
在那佛光之源,玲珑千佛塔高高旋转着,有梵音轻轻诵,余音绕天地,唱响不绝。仔细听来竟十分熟悉,是李星云当年十万亡灵扣佛门时诵念的往生经。
万佛经唱诵往生。
可惜那一尊法天象地的金身再无法讲经诸佛前,听群僧佛众论佛法有无边。因为李星云法旨落灵山招来万佛朝宗之后,便注定了涅槃。
李星云的金身脱落碎片。
脸颊上一片,耳垂旁一片,佛额前一片,金目上一片,合十的双掌掌背脱落一片,佛衣一片,指尖一片,怀中卐字一片……那些金身碎片脱落之后犹如风中凋谢的花瓣,无声无息自烬化飞灰。
“阿弥陀佛。”
千佛塔内诸佛低首……
李星云的金身佛像,斑驳的脸颊有笑意展露。原来书生临别之际,向此刻天地间沐浴着无量佛光的所有人倾吐了那半句尚未说出口的心言……
“还好么?”
“我还好。就是,有点想念我的姑娘了。”
……
“我想在屋前的农田里栽种一些东西。”
“那你可想清楚,是种蔬菜还是瓜果?或者挖一片池塘,学庄院长养些鸡鸭鹅鱼?”
“我想种树,种六尺梨花树。”
“我还想在梨花树行间,起一座小小石桥。闲时搬个竹床椅,躺在梨花树下看石桥。”
“傻丫头!石桥有什么好看的?”
“石桥上有你呀。”
“噢,原来翎儿想看李星云。”
“谁要看书呆子,我是看桥下流水、白鹅黄鸭……”
菩提书院木屋前。
翎儿悠哉地躺在竹椅上,看风拂梨花落,触嗅满鼻香。
梨花树行间的小小石桥上,书生着一袭白衣凝现。
翎儿瞧见,连忙从竹椅起身,兴高采烈地挥了挥手。
李星云笑意盈盈。
“翎儿。”
“啥?”
“可曾听过宽心谣?”
“不曾,你可以唱给我听吗?”
“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一头耕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布衣得暖尤胜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闲暇无事鉴书篇,名也不贪,利也不贪;夜晚妻子话灯前,今也谈谈,古也谈谈;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
满天
繁星,梨花树行。
白衣李星云和翎儿头顶着头,躺在石桥上。
梨花落肩枕风香。
李星云口中微喃,唱着宽心谣。
翎儿就跟着轻哼。像是摇篮曲儿,一遍又一遍。
直到夜深人静,树眠风止。
直到歌声唱老,翎儿睡着……
梦里,李星云正襟执礼。
书生拜别。
就此白衣虚无去……
……
黑袍重阳有些不解地看着苏醒后的君泽玉。当从君泽玉口中听到‘李星云’三字的时候,他的眼神泛着冷光,直勾勾地看着这位好像永远都在运筹帷幄的东楚明王:“说清楚你的意思。”
月三人也投来问询的目光。
君泽玉捂着脑袋,露出些许似乎‘丢魂落魄’般的痛苦神色。然后他猛然抬头看着月三人:“你可知这十万兵魔究竟是怎么从一纸图录跃然人间的?”
月三人疑惑。
只听君泽玉说道:“月影山庄作为帝王盟的利爪,当初利用神兵离阳幡滥杀无辜,圈禁阳魂,可算为十万兵魔的临世立得头功!”
月三人诧异骇然,伸手握住君泽玉的衣领:“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原本就守在东楚明王身旁的苏小凡和沈天心,自然不允许月三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地伤害君泽玉。因此在月三人提着君泽玉衣袍领口的同时,苏小凡的烧火棍已经抵在月三人喉咙之处:“师兄,请你放开明王。”
苏小凡颇为理智。
作为菩提书院昔日同窗,他与洛长风十子同袍的诸位接触并不算少。也懂得月三人和重阳对自家明王的复杂情感。
他相信月三人不会出于冲动而伤害明王。
但绝不会赌。
哪怕是万中无一的可能。
沈天心劝说道:“你听他将话说完吧。”
月三人气愤地甩开了手。
君泽玉剧烈咳嗽数声,掌心捂着鲜红的血说道:“你难道就不曾疑心过,帝御天指示盟中附庸暗门屠戮生灵集阳魂十万背后的图谋吗?”
月三人如五雷轰顶。
君泽玉又道:“阳魂注体,并不是唤醒十万兵魔图的正确法门,但却毋庸置疑是帝御天开辟的一条邪道。”
“换句话而言,现下十万兵魔乱人间的局面,说是你月影山庄数位兄弟姐妹亲手促成也不为过。”
月三人眼神闪躲。一时脑海慌乱,满脸难以置信的神色:“这,这不可能。事实的真相绝非如此。”
君泽玉依旧不肯罢休:“其实你心里应该早有所料,只是不愿细思罢了。”
黑袍里的重阳瞥了月三人一眼。既成事实的真相,他懒得多去追问或者埋怨什么。就算月三人此刻自刎谢罪,也于当下局面无济于事。
他还是比较关心李星云:“你说的这些与书生何干?”
君泽玉轻笑一声:“原本并无干系。
”
重阳说道:“就是说已经有所牵连?”
君泽玉说道:“如果帝无泪愿意做出退让,可亲手让十万兵魔重新沉睡图录之中。”
重阳说道:“如果不呢?”
君泽玉说道:“没谈拢的话,李星云可能会死。”
重阳皱眉。
君泽玉补充说道:“十万亡灵扣佛门的不世壮举绝无可能再现人间,即使他是佛祖留于世间诸法相的唯一。若想超度这阳魂十万,只能靠智慧海中的那座灵山。”
“万佛朝宗诵往生,然后南山涅槃。”
君泽玉声落。
月三人扑通坐在地上,面无血色。
……
帝王都九霄云空里的那尊金身佛像如天女散花,随风飘散。无数金色碎片洒落石林间,金光闪闪。
这一幕,看得下方与兵魔纠缠死战的天下群雄怔怔然,仿佛定格了原地。昂首,任凭那不知数量的金色碎片抚过眼帘。
耳畔。
佛经唱响愈发连绵。几乎振聋发聩,不绝于山石丛林和心间。
那往生经听得所有天下群雄,包括牧云剑城、连城诀等参与七争之战的杀力至强,都是心跳剧烈,神识震荡。仿佛要破体而出一样。
稍有些修为偏弱者已经是面红耳赤,露出七窍溢血的症状。
“这佛门往生经似乎能够摄人心魂神魄,着实可怕!”离落浑身浴血,将书院诸位负伤的道师护在身后,独面六头兵魔。
亲眼看着书生露出法相金身然后灰飞烟灭,若说内心无波澜,绝无可能。即使离落早已百年身,成就剑道的过程亦看透生死关。
因为那毕竟是歃血为誓的手足同袍……
可是,他真的没有时间伤心或者悲痛。他清楚稍有不慎,菩提书院损失的可就不止是一位李院长和下落不明的道尊,十有八九会全部覆没于此,星星之火传承断绝,想来洛长风和李星云若有知,亦绝不愿看到天下会终点的书写会是这般结局。
所以他警惕着身前的数头兵魔。
随时出剑。
随时赴死……
这个念头刚刚闪过脑海,他心脏猛然骤跳,单膝跪地,血气翻涌作呕。
然后身前六头被定住身形的兵魔,顶头天灵处便随之冒出一道道碧绿且柔软的光,好似被剥离的魂魄,游向那座玲珑旋转的千佛塔中,激起一阵佛光闪耀。
石林丛里。
帝王都中。
十三王城疆域之内,所有闻往生经而静止的兵魔皆是如此。
无数道碧绿的游魂从四面八方数不清的兵魔身体里游曳而出,好似飞舞的细蛇,苍穹俯视,齐齐朝着那座玲珑千佛塔飞去。
好不壮观!
而下方广袤而疮痍的大地,城头,林木,河涧,山石,荒道之上被剥离阳魂的十万兵魔风吹即散。
在刹那间……
在那佛光之源,玲珑千佛塔高高旋转着,有梵音轻轻诵,余音绕天地,唱响不绝。仔细听来竟十分熟悉,是李星云当年十万亡灵扣佛门时诵念的往生经。
万佛经唱诵往生。
可惜那一尊法天象地的金身再无法讲经诸佛前,听群僧佛众论佛法有无边。因为李星云法旨落灵山招来万佛朝宗之后,便注定了涅槃。
李星云的金身脱落碎片。
脸颊上一片,耳垂旁一片,佛额前一片,金目上一片,合十的双掌掌背脱落一片,佛衣一片,指尖一片,怀中卐字一片……那些金身碎片脱落之后犹如风中凋谢的花瓣,无声无息自烬化飞灰。
“阿弥陀佛。”
千佛塔内诸佛低首……
李星云的金身佛像,斑驳的脸颊有笑意展露。原来书生临别之际,向此刻天地间沐浴着无量佛光的所有人倾吐了那半句尚未说出口的心言……
“还好么?”
“我还好。就是,有点想念我的姑娘了。”
……
“我想在屋前的农田里栽种一些东西。”
“那你可想清楚,是种蔬菜还是瓜果?或者挖一片池塘,学庄院长养些鸡鸭鹅鱼?”
“我想种树,种六尺梨花树。”
“我还想在梨花树行间,起一座小小石桥。闲时搬个竹床椅,躺在梨花树下看石桥。”
“傻丫头!石桥有什么好看的?”
“石桥上有你呀。”
“噢,原来翎儿想看李星云。”
“谁要看书呆子,我是看桥下流水、白鹅黄鸭……”
菩提书院木屋前。
翎儿悠哉地躺在竹椅上,看风拂梨花落,触嗅满鼻香。
梨花树行间的小小石桥上,书生着一袭白衣凝现。
翎儿瞧见,连忙从竹椅起身,兴高采烈地挥了挥手。
李星云笑意盈盈。
“翎儿。”
“啥?”
“可曾听过宽心谣?”
“不曾,你可以唱给我听吗?”
“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一头耕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布衣得暖尤胜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闲暇无事鉴书篇,名也不贪,利也不贪;夜晚妻子话灯前,今也谈谈,古也谈谈;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
满天
繁星,梨花树行。
白衣李星云和翎儿头顶着头,躺在石桥上。
梨花落肩枕风香。
李星云口中微喃,唱着宽心谣。
翎儿就跟着轻哼。像是摇篮曲儿,一遍又一遍。
直到夜深人静,树眠风止。
直到歌声唱老,翎儿睡着……
梦里,李星云正襟执礼。
书生拜别。
就此白衣虚无去……
……
黑袍重阳有些不解地看着苏醒后的君泽玉。当从君泽玉口中听到‘李星云’三字的时候,他的眼神泛着冷光,直勾勾地看着这位好像永远都在运筹帷幄的东楚明王:“说清楚你的意思。”
月三人也投来问询的目光。
君泽玉捂着脑袋,露出些许似乎‘丢魂落魄’般的痛苦神色。然后他猛然抬头看着月三人:“你可知这十万兵魔究竟是怎么从一纸图录跃然人间的?”
月三人疑惑。
只听君泽玉说道:“月影山庄作为帝王盟的利爪,当初利用神兵离阳幡滥杀无辜,圈禁阳魂,可算为十万兵魔的临世立得头功!”
月三人诧异骇然,伸手握住君泽玉的衣领:“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原本就守在东楚明王身旁的苏小凡和沈天心,自然不允许月三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地伤害君泽玉。因此在月三人提着君泽玉衣袍领口的同时,苏小凡的烧火棍已经抵在月三人喉咙之处:“师兄,请你放开明王。”
苏小凡颇为理智。
作为菩提书院昔日同窗,他与洛长风十子同袍的诸位接触并不算少。也懂得月三人和重阳对自家明王的复杂情感。
他相信月三人不会出于冲动而伤害明王。
但绝不会赌。
哪怕是万中无一的可能。
沈天心劝说道:“你听他将话说完吧。”
月三人气愤地甩开了手。
君泽玉剧烈咳嗽数声,掌心捂着鲜红的血说道:“你难道就不曾疑心过,帝御天指示盟中附庸暗门屠戮生灵集阳魂十万背后的图谋吗?”
月三人如五雷轰顶。
君泽玉又道:“阳魂注体,并不是唤醒十万兵魔图的正确法门,但却毋庸置疑是帝御天开辟的一条邪道。”
“换句话而言,现下十万兵魔乱人间的局面,说是你月影山庄数位兄弟姐妹亲手促成也不为过。”
月三人眼神闪躲。一时脑海慌乱,满脸难以置信的神色:“这,这不可能。事实的真相绝非如此。”
君泽玉依旧不肯罢休:“其实你心里应该早有所料,只是不愿细思罢了。”
黑袍里的重阳瞥了月三人一眼。既成事实的真相,他懒得多去追问或者埋怨什么。就算月三人此刻自刎谢罪,也于当下局面无济于事。
他还是比较关心李星云:“你说的这些与书生何干?”
君泽玉轻笑一声:“原本并无干系。
”
重阳说道:“就是说已经有所牵连?”
君泽玉说道:“如果帝无泪愿意做出退让,可亲手让十万兵魔重新沉睡图录之中。”
重阳说道:“如果不呢?”
君泽玉说道:“没谈拢的话,李星云可能会死。”
重阳皱眉。
君泽玉补充说道:“十万亡灵扣佛门的不世壮举绝无可能再现人间,即使他是佛祖留于世间诸法相的唯一。若想超度这阳魂十万,只能靠智慧海中的那座灵山。”
“万佛朝宗诵往生,然后南山涅槃。”
君泽玉声落。
月三人扑通坐在地上,面无血色。
……
帝王都九霄云空里的那尊金身佛像如天女散花,随风飘散。无数金色碎片洒落石林间,金光闪闪。
这一幕,看得下方与兵魔纠缠死战的天下群雄怔怔然,仿佛定格了原地。昂首,任凭那不知数量的金色碎片抚过眼帘。
耳畔。
佛经唱响愈发连绵。几乎振聋发聩,不绝于山石丛林和心间。
那往生经听得所有天下群雄,包括牧云剑城、连城诀等参与七争之战的杀力至强,都是心跳剧烈,神识震荡。仿佛要破体而出一样。
稍有些修为偏弱者已经是面红耳赤,露出七窍溢血的症状。
“这佛门往生经似乎能够摄人心魂神魄,着实可怕!”离落浑身浴血,将书院诸位负伤的道师护在身后,独面六头兵魔。
亲眼看着书生露出法相金身然后灰飞烟灭,若说内心无波澜,绝无可能。即使离落早已百年身,成就剑道的过程亦看透生死关。
因为那毕竟是歃血为誓的手足同袍……
可是,他真的没有时间伤心或者悲痛。他清楚稍有不慎,菩提书院损失的可就不止是一位李院长和下落不明的道尊,十有八九会全部覆没于此,星星之火传承断绝,想来洛长风和李星云若有知,亦绝不愿看到天下会终点的书写会是这般结局。
所以他警惕着身前的数头兵魔。
随时出剑。
随时赴死……
这个念头刚刚闪过脑海,他心脏猛然骤跳,单膝跪地,血气翻涌作呕。
然后身前六头被定住身形的兵魔,顶头天灵处便随之冒出一道道碧绿且柔软的光,好似被剥离的魂魄,游向那座玲珑旋转的千佛塔中,激起一阵佛光闪耀。
石林丛里。
帝王都中。
十三王城疆域之内,所有闻往生经而静止的兵魔皆是如此。
无数道碧绿的游魂从四面八方数不清的兵魔身体里游曳而出,好似飞舞的细蛇,苍穹俯视,齐齐朝着那座玲珑千佛塔飞去。
好不壮观!
而下方广袤而疮痍的大地,城头,林木,河涧,山石,荒道之上被剥离阳魂的十万兵魔风吹即散。
在刹那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