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 第54章
- 55 第55章
- 56 第56章
- 57 第57章
- 58 第58章
- 59 第59章
- 60 第60章
- 61 第61章
- 62 第62章
- 63 第63章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 66 第66章
- 67 第67章
- 68 第68章
- 69 第69章
- 70 第70章
- 71 第71章
- 72 第72章
- 73 第73章
- 74 第74章
- 75 第75章
- 76 第76章
- 77 第77章
- 78 第78章
- 79 第79章
- 80 第80章
- 81 第81章
- 82 第82章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100章
- 101 第101章
- 102 第102章
- 103 第103章
- 104 第104章
- 105 第105章
- 106 第106章
- 107 第107章
- 108 第108章
- 109 第109章
- 110 第110章
- 111 第111章
- 112 第112章
- 113 第113章
- 114 第114章
- 115 第115章
- 116 第116章
- 117 第117章
- 118 第118章
- 119 第119章
- 120 第120章
- 121 第121章
- 122 第122章
- 123 第123章
- 124 第124章
- 125 第125章
- 126 第126章
- 127 第127章
- 128 第128章
- 129 第129章
- 130 第130章
- 131 第131章
- 132 第132章
- 133 第133章
- 134 第134章
- 135 第135章
- 136 第136章 付费
- 137 第137章 付费
- 138 第138章 付费
- 139 第139章 付费
- 140 第140章 付费
- 141 第141章 付费
- 142 第142章 付费
- 143 第143章 付费
- 144 第144章 付费
- 145 第145章 付费
- 146 第146章 付费
- 147 第147章 付费
- 148 第148章 付费
- 149 第149章 付费
- 150 第150章 付费
- 151 第151章 付费
- 152 第152章 付费
- 153 第153章 付费
- 154 第154章 付费
- 155 第155章 付费
- 156 第156章 付费
- 157 第157章 付费
- 158 第158章 付费
- 159 第159章 付费
- 160 第160章 付费
- 161 第161章 付费
- 162 第162章 付费
- 163 第163章 付费
- 164 第164章 付费
- 165 第165章 付费
- 166 第166章 付费
- 167 第167章 付费
- 168 第168章 付费
- 169 第169章 付费
- 170 第170章 付费
- 171 第171章 付费
- 172 第172章 付费
- 173 第173章 付费
- 174 第174章 付费
- 175 第175章 付费
- 176 第176章 付费
- 177 第177章 付费
- 178 第178章 付费
- 179 第179章 付费
- 180 第180章 付费
- 181 第181章 付费
- 182 第182章 付费
- 183 第183章 付费
- 184 第184章 付费
- 185 第185章 付费
- 186 第186章 付费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4章
第64章
赵彩凤这会儿满脑子想的都是开店的事情,有了那一百两银子在手,赵彩凤的信心一下子也雄厚了不少,只开口道:“你放心吧,我先打听着,这京城的银子若是真的那么好赚,早不知道多少人都涌进来了,少不得还得琢磨琢磨,怎么样才能真正的站稳脚跟。”
宋明轩知道赵彩凤心里自有打算,也没再多话,只安安静静的吃着饭。两个人都是山沟沟里出来的苦哈哈的娃,这一顿有排骨汤,宋明轩也胃口大开,只吃了满满一碗饭,连碗底的米粒都数得一颗也不剩。
“这白米饭果然比高粱饭好吃,怪不得有钱人家都要吃白米饭。”
赵彩凤只开口道:“这算什么好吃的饭,要那种磨光的精米才好吃呢,我看见店里头有的卖,叫什么碧梗米,比这个足足贵了三倍,我没舍得买,等你高中了,我就买上一斤,慰劳慰劳你。”
宋明轩都习惯了赵彩凤拿自己当孩子哄了,只觉得面皮热热的,放下碗筷,想了想只开口道:“等我以后高中了,我们就能天天吃上白米饭了。”
赵彩凤喝了一口汤,反应过来,只开口道:“那可未必,你要是高中了做贪官,我就算天天吃白米饭也不会开心的,咱不说为民请命吧,至少要当个好官,你说对不对?”
宋明轩没想到赵彩凤还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只连连点头道:“是是是,我怎么会去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呢。”宋明轩只觉得郁闷透顶,赵彩凤怎么就拿自己和那些贪官污吏相比呢!
赵彩凤其实也就是无心之言,她虽然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实贪官污吏满街跑那也是寻常事儿。可是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和珅贪了那么多的银子,乾隆一死全便宜了他儿子,有什么用呢?评价幸福的指数从来不是看有多少银子,而是看自己的心态,所谓知足者常乐。
就比如赵彩凤现在,就觉得要是能在京城安安稳稳的开一家面馆,把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红火起来,这对她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行了,你吃完了先去看书吧,我一会儿出去串门去。”
“大晚上的,你串什么门呢?”宋明轩有些不放心。
“不走远,就左邻右舍的看看,远亲不如近邻嘛!你我还是邻居呢!”赵彩凤起身收拾了碗筷,到一旁打了水洗了起来。
今夜的月色很好,宋明轩便在外头的石桌上点了油灯,在灯下看书,赵彩凤收拾好了厨房,解下腰间的围裙,推门出去。
其实赵彩凤也不太好意思去别人家的,赵彩凤在现代的时候也是宅女一枚,和人交流基本靠手机,如今到了古代,她的语言交流能力就又得到了新的挑战。
讨饭街到了晚上其实挺热闹的,幸好不是喧闹,只是各家各户炒菜,刷锅,围在院子里吃饭的那种热闹,让人觉得很有人情味,似乎有一种俗世之美。
赵彩凤下午的时候早打听好了,东隔壁住着一对中年夫妇,没有儿女,在讨饭街巷口有一个豆花摊子,做卖豆花的生意,她们家的磨子从他们回来就没停过,慢悠悠的,带着木桩子个吱嘎个吱嘎的声音。
对门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带着个老奶奶,家里还有两个满地跑的娃,老奶奶平日待孩子,小夫妻好像是在外头打短工的,白天并不在家。
赵彩凤初来乍到,觉得小夫妻应该好说话些,所以先去了对门的邻居家里。这时候正是用晚膳的时候,赵彩凤今儿回来的时候特意买了两根糖葫芦,准备用来贿赂小孩子的。
院里头的人听见门外有人敲门,只站起身子道:“门没关,自己进来吧。”
赵彩凤便推门进去了,见一家人果真围在院子里吃饭呢,只是孩子和汉子都在,唯独她老婆不在。赵彩凤瞧见老奶奶正在桌子跟前坐着,只笑着道:“奶奶您好,我是今儿搬到您家对门住的,您叫我小宋好了。”因为对外宣称是兄妹,所以赵彩凤怕宋明轩说漏嘴了,干脆先给自己改了个姓。
那老婆子瞧见赵彩凤,一张皱巴巴的脸上堆着笑道:“你就是伍大娘说的那姑娘吧,来来来,院子里坐。”
赵彩凤走进去,从兜里掏了冰糖糊里出来,递给那两个小孩子:“乖,拿去吃吧!”
那老婆子见了,只忙客气道:“你来串门子就串门子,还带什么东西,倒是让我不好意思了。”
赵彩凤只笑着道:“没啥不好意思的,咱不是邻里嘛,以后少不得还有要您帮忙的时候呢!”赵彩凤又扫了一圈院子里,见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的,但女主人确实没回来,只问道:“嫂子人还没回来吗?都这么晚了?”
古代很少有晚上让女子抛头露面的活计,除非是特殊职业从业者,所以赵彩凤见她家儿媳妇没回来,才会这样问了一句,那老婆子只开口道:“她今儿要值夜,不回来了,明儿一早回来。”
赵彩凤就在心里嘀咕,一家人住在讨饭街,看着也不像是大户人家的下人,怎么说要值夜呢?只听那婆子继续道:“她这活隔三差五要值夜,好在月银不错,所以就一直干着了。”
这时候那汉子从厨房端了菜出来,赵彩凤瞧着那几盘菜,发现手艺比自己还好呢!只叹息道,这年头男人都这个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了,让女人怎么活呀!
那汉子见了赵彩凤,只开口道:“大妹子,你初来乍到的,也是想找个活干吧?我倒是介绍你个去出,那宝育堂最近又再招人,没准你可以去试试,不过那里基本上招的都是生养过孩子的妇人,也不知道你这样的,她们收不收了。”
赵彩凤还真是为了这个事情来打听的呢,没想到他还真的提供了一条线索,只笑着谢道:“那可真是谢谢大哥了,我明儿过去瞧瞧。”
那汉子瞧着赵彩凤这么俊俏一个小姑娘,只憨笑了一声,“别客气,我姓余,你以后就叫我余大哥好了,这是我老娘,还有两个娃儿。”
“他们真可爱,叫什么名字呢?”赵彩凤瞧着两个娃总有三岁的样子,看着是一对龙凤双胞胎,真是好福气呢!
“男娃叫阿狗,女娃叫阿猫,先养活了再说,咱也不识字,等大点再说吧。”余大哥只随口说道。
赵彩凤差点儿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上宋二狗的弟弟了!
瞧着那么可爱的一对双胞胎,管他们叫阿猫阿狗,这对父母可也真狠得下心啊!赵彩凤想了想:“我兄长是个秀才,这次我们上京主要就是为了他考举人来的,您要是不嫌弃,我让他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那汉子还没反应过来,余奶奶倒是兴奋了起来,只眉开眼笑道:“那感情好!我上回原本想让巷口写信的先生给取个名字的,谁知道他还要收钱,气得我就没去问了,咱不求什么太好的名字,只要念起来顺口就好。”
赵彩凤只点了点头,心想这样的小事应该难不倒宋明轩,便开口道:“余奶奶您放心,我保证取一个不太难的,到时候省得孩子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这就行了,这就行了。”余奶奶闻言,只笑着道:“你凑过来,我悄悄的把他们的生辰八字说给你听。”
赵彩凤一听取名字还要看生辰八字,顿时就头大了,她不会拉皮条给拉错了吧?万一宋明轩搞不定怎么办?不过赵彩凤虽然这么想,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把两个娃的生辰八字给记了下来。
又闲聊了片刻,看着天色越发晚了,赵彩凤这才拜别了余家,回到自己院中。
这时候宋明轩还在院中看书,听见门口吱呀一声的推门声,就知道赵彩凤回来了,只抬起头,瞧着她从外面进来。
赵彩凤见他手里还拿着书呢,只在石桌边上坐下来,冲他招招手道:“来来来,看了好一会儿书了,咱也要劳逸结合,帮我给对门邻居家的孩子取两个名儿好不?”
宋明轩没想到赵彩凤出去一趟,还真给他接了个生意回来,只纳闷道:“取名倒是可以,但是你得告诉我孩子的生辰八字,可千万别取了犯冲的字在名字里头,这就不好了。”
“取个名还这么讲究吗?”赵彩凤这下算是知道为什么余奶奶会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告诉自己,也算知道了为什么巷口的写信先生说取名要收钱了。
赵彩凤只把方才的余奶奶告诉自己的生辰八字说给了宋明轩听,见他拿着笔在纸头上写了下来,又金木水火土的画了一圈,最后开口道:“这两个孩子命中缺水,看来还是要取个带水的名字,男孩不如就叫:余涵,女孩就叫余淼吧。”
赵彩凤一听,只赞叹道:“余淼?那不是余三水了吗?”
宋明轩搁下笔,抬起头看着赵彩凤只万分不解的问道:“彩凤,你是什么时候识的字呢?”
宋明轩知道赵彩凤心里自有打算,也没再多话,只安安静静的吃着饭。两个人都是山沟沟里出来的苦哈哈的娃,这一顿有排骨汤,宋明轩也胃口大开,只吃了满满一碗饭,连碗底的米粒都数得一颗也不剩。
“这白米饭果然比高粱饭好吃,怪不得有钱人家都要吃白米饭。”
赵彩凤只开口道:“这算什么好吃的饭,要那种磨光的精米才好吃呢,我看见店里头有的卖,叫什么碧梗米,比这个足足贵了三倍,我没舍得买,等你高中了,我就买上一斤,慰劳慰劳你。”
宋明轩都习惯了赵彩凤拿自己当孩子哄了,只觉得面皮热热的,放下碗筷,想了想只开口道:“等我以后高中了,我们就能天天吃上白米饭了。”
赵彩凤喝了一口汤,反应过来,只开口道:“那可未必,你要是高中了做贪官,我就算天天吃白米饭也不会开心的,咱不说为民请命吧,至少要当个好官,你说对不对?”
宋明轩没想到赵彩凤还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只连连点头道:“是是是,我怎么会去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呢。”宋明轩只觉得郁闷透顶,赵彩凤怎么就拿自己和那些贪官污吏相比呢!
赵彩凤其实也就是无心之言,她虽然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实贪官污吏满街跑那也是寻常事儿。可是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和珅贪了那么多的银子,乾隆一死全便宜了他儿子,有什么用呢?评价幸福的指数从来不是看有多少银子,而是看自己的心态,所谓知足者常乐。
就比如赵彩凤现在,就觉得要是能在京城安安稳稳的开一家面馆,把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红火起来,这对她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行了,你吃完了先去看书吧,我一会儿出去串门去。”
“大晚上的,你串什么门呢?”宋明轩有些不放心。
“不走远,就左邻右舍的看看,远亲不如近邻嘛!你我还是邻居呢!”赵彩凤起身收拾了碗筷,到一旁打了水洗了起来。
今夜的月色很好,宋明轩便在外头的石桌上点了油灯,在灯下看书,赵彩凤收拾好了厨房,解下腰间的围裙,推门出去。
其实赵彩凤也不太好意思去别人家的,赵彩凤在现代的时候也是宅女一枚,和人交流基本靠手机,如今到了古代,她的语言交流能力就又得到了新的挑战。
讨饭街到了晚上其实挺热闹的,幸好不是喧闹,只是各家各户炒菜,刷锅,围在院子里吃饭的那种热闹,让人觉得很有人情味,似乎有一种俗世之美。
赵彩凤下午的时候早打听好了,东隔壁住着一对中年夫妇,没有儿女,在讨饭街巷口有一个豆花摊子,做卖豆花的生意,她们家的磨子从他们回来就没停过,慢悠悠的,带着木桩子个吱嘎个吱嘎的声音。
对门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带着个老奶奶,家里还有两个满地跑的娃,老奶奶平日待孩子,小夫妻好像是在外头打短工的,白天并不在家。
赵彩凤初来乍到,觉得小夫妻应该好说话些,所以先去了对门的邻居家里。这时候正是用晚膳的时候,赵彩凤今儿回来的时候特意买了两根糖葫芦,准备用来贿赂小孩子的。
院里头的人听见门外有人敲门,只站起身子道:“门没关,自己进来吧。”
赵彩凤便推门进去了,见一家人果真围在院子里吃饭呢,只是孩子和汉子都在,唯独她老婆不在。赵彩凤瞧见老奶奶正在桌子跟前坐着,只笑着道:“奶奶您好,我是今儿搬到您家对门住的,您叫我小宋好了。”因为对外宣称是兄妹,所以赵彩凤怕宋明轩说漏嘴了,干脆先给自己改了个姓。
那老婆子瞧见赵彩凤,一张皱巴巴的脸上堆着笑道:“你就是伍大娘说的那姑娘吧,来来来,院子里坐。”
赵彩凤走进去,从兜里掏了冰糖糊里出来,递给那两个小孩子:“乖,拿去吃吧!”
那老婆子见了,只忙客气道:“你来串门子就串门子,还带什么东西,倒是让我不好意思了。”
赵彩凤只笑着道:“没啥不好意思的,咱不是邻里嘛,以后少不得还有要您帮忙的时候呢!”赵彩凤又扫了一圈院子里,见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的,但女主人确实没回来,只问道:“嫂子人还没回来吗?都这么晚了?”
古代很少有晚上让女子抛头露面的活计,除非是特殊职业从业者,所以赵彩凤见她家儿媳妇没回来,才会这样问了一句,那老婆子只开口道:“她今儿要值夜,不回来了,明儿一早回来。”
赵彩凤就在心里嘀咕,一家人住在讨饭街,看着也不像是大户人家的下人,怎么说要值夜呢?只听那婆子继续道:“她这活隔三差五要值夜,好在月银不错,所以就一直干着了。”
这时候那汉子从厨房端了菜出来,赵彩凤瞧着那几盘菜,发现手艺比自己还好呢!只叹息道,这年头男人都这个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了,让女人怎么活呀!
那汉子见了赵彩凤,只开口道:“大妹子,你初来乍到的,也是想找个活干吧?我倒是介绍你个去出,那宝育堂最近又再招人,没准你可以去试试,不过那里基本上招的都是生养过孩子的妇人,也不知道你这样的,她们收不收了。”
赵彩凤还真是为了这个事情来打听的呢,没想到他还真的提供了一条线索,只笑着谢道:“那可真是谢谢大哥了,我明儿过去瞧瞧。”
那汉子瞧着赵彩凤这么俊俏一个小姑娘,只憨笑了一声,“别客气,我姓余,你以后就叫我余大哥好了,这是我老娘,还有两个娃儿。”
“他们真可爱,叫什么名字呢?”赵彩凤瞧着两个娃总有三岁的样子,看着是一对龙凤双胞胎,真是好福气呢!
“男娃叫阿狗,女娃叫阿猫,先养活了再说,咱也不识字,等大点再说吧。”余大哥只随口说道。
赵彩凤差点儿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上宋二狗的弟弟了!
瞧着那么可爱的一对双胞胎,管他们叫阿猫阿狗,这对父母可也真狠得下心啊!赵彩凤想了想:“我兄长是个秀才,这次我们上京主要就是为了他考举人来的,您要是不嫌弃,我让他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那汉子还没反应过来,余奶奶倒是兴奋了起来,只眉开眼笑道:“那感情好!我上回原本想让巷口写信的先生给取个名字的,谁知道他还要收钱,气得我就没去问了,咱不求什么太好的名字,只要念起来顺口就好。”
赵彩凤只点了点头,心想这样的小事应该难不倒宋明轩,便开口道:“余奶奶您放心,我保证取一个不太难的,到时候省得孩子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这就行了,这就行了。”余奶奶闻言,只笑着道:“你凑过来,我悄悄的把他们的生辰八字说给你听。”
赵彩凤一听取名字还要看生辰八字,顿时就头大了,她不会拉皮条给拉错了吧?万一宋明轩搞不定怎么办?不过赵彩凤虽然这么想,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把两个娃的生辰八字给记了下来。
又闲聊了片刻,看着天色越发晚了,赵彩凤这才拜别了余家,回到自己院中。
这时候宋明轩还在院中看书,听见门口吱呀一声的推门声,就知道赵彩凤回来了,只抬起头,瞧着她从外面进来。
赵彩凤见他手里还拿着书呢,只在石桌边上坐下来,冲他招招手道:“来来来,看了好一会儿书了,咱也要劳逸结合,帮我给对门邻居家的孩子取两个名儿好不?”
宋明轩没想到赵彩凤出去一趟,还真给他接了个生意回来,只纳闷道:“取名倒是可以,但是你得告诉我孩子的生辰八字,可千万别取了犯冲的字在名字里头,这就不好了。”
“取个名还这么讲究吗?”赵彩凤这下算是知道为什么余奶奶会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告诉自己,也算知道了为什么巷口的写信先生说取名要收钱了。
赵彩凤只把方才的余奶奶告诉自己的生辰八字说给了宋明轩听,见他拿着笔在纸头上写了下来,又金木水火土的画了一圈,最后开口道:“这两个孩子命中缺水,看来还是要取个带水的名字,男孩不如就叫:余涵,女孩就叫余淼吧。”
赵彩凤一听,只赞叹道:“余淼?那不是余三水了吗?”
宋明轩搁下笔,抬起头看着赵彩凤只万分不解的问道:“彩凤,你是什么时候识的字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