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8 第68章
- 69 第69章
- 70 第70章
- 71 第71章
- 72 第72章
- 73 第73章
- 74 第74章
- 75 第75章
- 76 第76章
- 77 第77章
- 78 第78章
- 79 第79章
- 80 第80章
- 81 第81章
- 82 第82章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100章
- 101 第101章
- 102 第102章
- 103 第103章
- 104 第104章
- 105 第105章
- 106 第106章
- 107 第107章
- 108 第108章
- 109 第109章
- 110 第110章
- 111 第111章
- 112 第112章
- 113 第113章
- 114 第114章
- 115 第115章
- 116 第116章
- 117 第117章
- 118 第118章
- 119 第119章
- 120 第120章
- 121 第121章
- 122 第122章
- 123 第123章
- 124 第124章
- 125 第125章
- 126 第126章
- 127 第127章
- 128 第128章
- 129 第129章
- 130 第130章
- 131 第131章
- 132 第132章
- 133 第133章
- 134 第134章
- 135 第135章
- 136 第136章 付费
- 137 第137章 付费
- 138 第138章 付费
- 139 第139章 付费
- 140 第140章 付费
- 141 第141章 付费
- 142 第142章 付费
- 143 第143章 付费
- 144 第144章 付费
- 145 第145章 付费
- 146 第146章 付费
- 147 第147章 付费
- 148 第148章 付费
- 149 第149章 付费
- 150 第150章 付费
- 151 第151章 付费
- 152 第152章 付费
- 153 第153章 付费
- 154 第154章 付费
- 155 第155章 付费
- 156 第156章 付费
- 157 第157章 付费
- 158 第158章 付费
- 159 第159章 付费
- 160 第160章 付费
- 161 第161章 付费
- 162 第162章 付费
- 163 第163章 付费
- 164 第164章 付费
- 165 第165章 付费
- 166 第166章 付费
- 167 第167章 付费
- 168 第168章 付费
- 169 第169章 付费
- 170 第170章 付费
- 171 第171章 付费
- 172 第172章 付费
- 173 第173章 付费
- 174 第174章 付费
- 175 第175章 付费
- 176 第176章 付费
- 177 第177章 付费
- 178 第178章 付费
- 179 第179章 付费
- 180 第180章 付费
- 181 第181章 付费
- 182 第182章 付费
- 183 第183章 付费
- 184 第184章 付费
- 185 第185章 付费
- 186 第186章 付费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8章
第78章
瞧着另外两个人看宋明轩的眼神从好奇到不屑,再到惊叹的样子,赵彩凤在心里暗笑,宋明轩终究是有他拿得出手的东西的,她方才对他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几个人聊开之后,顿时有了话题,赵彩凤这会儿主动变成了隐形人。那两人听说宋明轩是案首之后,表示一定要拜读一下宋明轩的文章,好让他们学习学习。
宋明轩自然是推脱的,奈何那两个人不依不饶的,也只好从背后的书篓子里,拿出了自己做的文章。
宋明轩写的一手好字,赵彩凤虽然没有研究过书法,但也知道他肯定是练习了某一个大书法家的字体,只听那边早已经赞叹道:“宋兄弟这一笔欧体写的可真够好的,就跟字帖上临摹出来的一模一样!”
宋明轩便有些不好意思,只开口道:“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什么字帖,只有欧阳询的一本,就来来回回的练,到后来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字就写成这样了。”
“练字这东西,没有什么天赋可循,不过就是熟能生巧而已。”刘八顺倒是没把注意力全放在宋明轩的字上头,只细细的把文章看了一遍。
宋明轩写的是上一届秋闱的题目,当年的试题是“苛政猛于虎”,那时候宋明轩不过才十六岁的孩子,对于苛政一词的理解,不过就是抱着一腔浓浓的批判,并不能做到与时政融会贯通。
而这几年的磨练,宋明轩早已经看清了这一点,一件时间有利必有弊,审题是需利弊权衡,若一味贬低,必定有失偏颇。
刘八顺一眼将文章看了下来,只点头道:“好文章、好立意,只可惜你不是书院的学生,不知道夫子这一次的考题,若是知道了,你也写一篇‘不以规矩’出来,只怕是要技压群芳了。”
赵彩凤知道他们都是读书人,见他们这么称赞宋明轩的文章,知道他必定是写得不错的,只微微一笑,总算松了一口气,便索性上前问道:“各位公子,家兄这次是来参加秋闱的,但毕竟离秋闱还有两月,我想问一下,最近这玉山书院还收人吗?有没有什么秋闱提高班之类的课程?可以让人在里头多听听课的?”
刘八顺便笑着道:“秋闱的课程,一直要上到下个月初,不过夫子讲的课大多都是以前听过的,很多京城的学子都回家自习了,一些外地的学子或是没听过的,或是在外头没地方住的,也都还在书院中学习呢,宋兄弟若是想在书院听书,不如同我们一起进去,我拿着这文章给韩夫子看一眼,他必定要收下你这个学生的。”
“真的?”赵彩凤也没料到今天出门竟然运气这么好,看来方才在紫卢寺上的那几柱香还有些用处,只笑着道:“那就谢谢这位公子了!”
刘八顺只谦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姑娘不用客气。”
这时候一旁的周玮只开口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快进去吧,不然夫子见不到人,又要吹胡子瞪眼了。”
宋明轩闻言,也只一阵着急,整理起自己的书篓子,这边赵彩凤又小声嘱咐道:“宋大哥,你一会儿跟好了这三个人中穿着最朴素一点的那位刘公子,我方才听的真切,这三人一个是王府家的、一个是什么侯爷家的,就只有他似乎是平民百姓家的,你跟着他准没错的。”
宋明轩对刘八顺也有好感,只开口道:“你放心吧,我听你的。”
赵彩凤目送着宋明轩离去,只坐在这里,跟开茶寮的大爷聊了起来,打听一下这玉山书院里头的学生们的学风问题。
“老大爷,这书院开了多少年了,您知道吗?”
这会儿学生都进去听课了,老大爷也没有什么生意,倒是愿意和赵彩凤闲聊。
“哎哟,这你还真的问倒我了,听我老爹说,他在这儿开茶寮的时候,这书院已经有了,这么看来,总也要有百八十年了。”
“这书院的学生多吗?平常出来走动吗?”
“学生可不多呢,不过平常不怎么出来走动,吃住都在里面,也就是最近,外地的学子多了,书院里头不够住了,所以住到了外头的村子里,这才人多了起来。听说里头管得挺严格的,晚上要查夜,我这茶摊子,白天卖些茶水,到了晚上,我家老太婆会做一些饺子过来,再这儿卖宵夜,就在这门口,吃的人就多了。”
学校门口卖宵夜,倒的确是个好差事,这年头应该也没有什么城管来驱赶,看样子这位大爷的日子过的还不错的。
“这里的学生都用功吗?”
“自然是用功的多,不用功的少,这儿只有中了秀才的学生才收,所以人人都有那么点学问,老爷子我平常听他们聊天,有时候也是一堆之乎者也的,听不明白。不过也有不认真的,就说那个萧将军家的三少爷吧,几次都被韩夫子给赶出来,老爷子我每次遇见这事情,就躲起来,省得那些公子哥以为我看他们笑话,找我出气那可就不值当了。”
赵彩凤一听,顿时就乐了,那姓萧的也真是心大,就自己那个水平,也敢问宋明轩买卷子,这下只怕是要弄巧成拙了。
却说萧一鸣买了宋明轩的卷子,骑着马先来了玉山书院,到了里头才觉得自己这文章买贵了,那穷小子一看就是穷酸相,怎么能和郑玉相比,居然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想起自己瘪了的荷包,萧一鸣决定去找郑玉,把那一百两银子给要回来。
“你小子拿了我的银子也不给我把文章写出来,到了春风楼一宿睡得跟死猪一样!”萧一鸣看见郑玉进来,只破口大骂。
那边郑玉也是做贼心虚,慌忙转身要跑,被萧一鸣几步追上去,拉住了发髻上的一根绸带。
“对不住,对不住,昨晚实在是喝高了!”
“是谁说越是喝酒越是能诗兴大发的?”萧一鸣一脸怒容的看着郑玉,他这张脸若是板起来,吓人程度还是挺高的。郑玉见状,只缩着脖子,从袖子里掏来掏去的半天,萧一鸣见他和银票难舍难分的样子,只一把就抢了过来,往自己胸口一插,开口道:“反正你有了银子也去春风楼喝花酒,不如还是让我替你保管着吧!”
郑玉见萧一鸣抬脚就要走,只开口道:“那你的文章不要了吗?眼下还有小半个时辰,不如我替你赶一赶?好歹有东西交差?”看着到手的银子又没了,郑玉实在是不舍得啊!反正萧老三的水平就在这边,他半个小时胡编乱造一篇文章,应该也绰绰有余了。
“谢了!文章的事情我自己搞定了,不劳您费心了!”萧一鸣得意洋洋的离开,脸上的神色似乎也生动了一些,郑玉闻言,只忙不急就跟了上去,问道:“你去哪儿弄的文章?我说你小子是故意的吧?贼精贼精的!”
“我精个屁,花了我一百两银子呢!”萧一鸣想起那一百两银子,还觉得有些肉疼。
郑玉追上去,只央着萧一鸣一定要给他看看这一百两银子买了的文章,在他的印象中,文章能卖出一百两这个天价的人还只有他郑玉一人,且非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买家正好是萧老三这个冤大头。
郑玉看完了文章,脸上的神色顿时就严肃万分,带着几分狐疑,扭头问萧一鸣:“你这文章上哪儿买的?肯定不是我们书院里的人是不是?”
“这你怎么猜的出来?”萧一鸣拿过文章看了一眼,只狐疑道:“难道他写的那么差,完全不是我们书院里学生的水平?”
郑玉简直是要被萧一鸣的逻辑思维给气死了,只翻了个白眼道:“算了,和你这种品鉴能力低下的人,说这些也没用,我的意思是,这篇文章写的很好,非常好,所以……应该不是出自我们书院的学生之手。”
郑玉说着,只叹息道:“我们书院文章写的好的就那么几个,韩夫子素来最喜欢刘八顺,每次都把他夸的天花乱坠,但是刘八顺的文章,辞藻华丽有余,却没有这个人写的平实贴切,让人读之畅快,所以我说,咱们书院,没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萧一鸣一听,顿时就睁大了眼睛,只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我这一百两银子,没买亏?”
郑玉无语,只剜了萧一鸣一眼,抽了抽唇角道:“好文章,怎么能用银子来衡量呢!你觉得你没买亏,没准人家还觉得自己卖亏了呢!”郑玉顿了顿,只问道:“萧老三,你是从哪里认识这样的人的?我怎么不知道?改明儿也介绍给我得了,让他给我也写一篇,在在刘八顺那群人面前长长脸。”
萧一鸣正还觉得有些不太相信郑玉的话呢,就瞧见宋明轩跟着刘八顺一群人,月洞门的外头走了进来。
萧一鸣顿时觉得有几分心虚,只忙不急对郑玉道:“快……快把文章收起来!”
几个人聊开之后,顿时有了话题,赵彩凤这会儿主动变成了隐形人。那两人听说宋明轩是案首之后,表示一定要拜读一下宋明轩的文章,好让他们学习学习。
宋明轩自然是推脱的,奈何那两个人不依不饶的,也只好从背后的书篓子里,拿出了自己做的文章。
宋明轩写的一手好字,赵彩凤虽然没有研究过书法,但也知道他肯定是练习了某一个大书法家的字体,只听那边早已经赞叹道:“宋兄弟这一笔欧体写的可真够好的,就跟字帖上临摹出来的一模一样!”
宋明轩便有些不好意思,只开口道:“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什么字帖,只有欧阳询的一本,就来来回回的练,到后来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字就写成这样了。”
“练字这东西,没有什么天赋可循,不过就是熟能生巧而已。”刘八顺倒是没把注意力全放在宋明轩的字上头,只细细的把文章看了一遍。
宋明轩写的是上一届秋闱的题目,当年的试题是“苛政猛于虎”,那时候宋明轩不过才十六岁的孩子,对于苛政一词的理解,不过就是抱着一腔浓浓的批判,并不能做到与时政融会贯通。
而这几年的磨练,宋明轩早已经看清了这一点,一件时间有利必有弊,审题是需利弊权衡,若一味贬低,必定有失偏颇。
刘八顺一眼将文章看了下来,只点头道:“好文章、好立意,只可惜你不是书院的学生,不知道夫子这一次的考题,若是知道了,你也写一篇‘不以规矩’出来,只怕是要技压群芳了。”
赵彩凤知道他们都是读书人,见他们这么称赞宋明轩的文章,知道他必定是写得不错的,只微微一笑,总算松了一口气,便索性上前问道:“各位公子,家兄这次是来参加秋闱的,但毕竟离秋闱还有两月,我想问一下,最近这玉山书院还收人吗?有没有什么秋闱提高班之类的课程?可以让人在里头多听听课的?”
刘八顺便笑着道:“秋闱的课程,一直要上到下个月初,不过夫子讲的课大多都是以前听过的,很多京城的学子都回家自习了,一些外地的学子或是没听过的,或是在外头没地方住的,也都还在书院中学习呢,宋兄弟若是想在书院听书,不如同我们一起进去,我拿着这文章给韩夫子看一眼,他必定要收下你这个学生的。”
“真的?”赵彩凤也没料到今天出门竟然运气这么好,看来方才在紫卢寺上的那几柱香还有些用处,只笑着道:“那就谢谢这位公子了!”
刘八顺只谦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姑娘不用客气。”
这时候一旁的周玮只开口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快进去吧,不然夫子见不到人,又要吹胡子瞪眼了。”
宋明轩闻言,也只一阵着急,整理起自己的书篓子,这边赵彩凤又小声嘱咐道:“宋大哥,你一会儿跟好了这三个人中穿着最朴素一点的那位刘公子,我方才听的真切,这三人一个是王府家的、一个是什么侯爷家的,就只有他似乎是平民百姓家的,你跟着他准没错的。”
宋明轩对刘八顺也有好感,只开口道:“你放心吧,我听你的。”
赵彩凤目送着宋明轩离去,只坐在这里,跟开茶寮的大爷聊了起来,打听一下这玉山书院里头的学生们的学风问题。
“老大爷,这书院开了多少年了,您知道吗?”
这会儿学生都进去听课了,老大爷也没有什么生意,倒是愿意和赵彩凤闲聊。
“哎哟,这你还真的问倒我了,听我老爹说,他在这儿开茶寮的时候,这书院已经有了,这么看来,总也要有百八十年了。”
“这书院的学生多吗?平常出来走动吗?”
“学生可不多呢,不过平常不怎么出来走动,吃住都在里面,也就是最近,外地的学子多了,书院里头不够住了,所以住到了外头的村子里,这才人多了起来。听说里头管得挺严格的,晚上要查夜,我这茶摊子,白天卖些茶水,到了晚上,我家老太婆会做一些饺子过来,再这儿卖宵夜,就在这门口,吃的人就多了。”
学校门口卖宵夜,倒的确是个好差事,这年头应该也没有什么城管来驱赶,看样子这位大爷的日子过的还不错的。
“这里的学生都用功吗?”
“自然是用功的多,不用功的少,这儿只有中了秀才的学生才收,所以人人都有那么点学问,老爷子我平常听他们聊天,有时候也是一堆之乎者也的,听不明白。不过也有不认真的,就说那个萧将军家的三少爷吧,几次都被韩夫子给赶出来,老爷子我每次遇见这事情,就躲起来,省得那些公子哥以为我看他们笑话,找我出气那可就不值当了。”
赵彩凤一听,顿时就乐了,那姓萧的也真是心大,就自己那个水平,也敢问宋明轩买卷子,这下只怕是要弄巧成拙了。
却说萧一鸣买了宋明轩的卷子,骑着马先来了玉山书院,到了里头才觉得自己这文章买贵了,那穷小子一看就是穷酸相,怎么能和郑玉相比,居然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想起自己瘪了的荷包,萧一鸣决定去找郑玉,把那一百两银子给要回来。
“你小子拿了我的银子也不给我把文章写出来,到了春风楼一宿睡得跟死猪一样!”萧一鸣看见郑玉进来,只破口大骂。
那边郑玉也是做贼心虚,慌忙转身要跑,被萧一鸣几步追上去,拉住了发髻上的一根绸带。
“对不住,对不住,昨晚实在是喝高了!”
“是谁说越是喝酒越是能诗兴大发的?”萧一鸣一脸怒容的看着郑玉,他这张脸若是板起来,吓人程度还是挺高的。郑玉见状,只缩着脖子,从袖子里掏来掏去的半天,萧一鸣见他和银票难舍难分的样子,只一把就抢了过来,往自己胸口一插,开口道:“反正你有了银子也去春风楼喝花酒,不如还是让我替你保管着吧!”
郑玉见萧一鸣抬脚就要走,只开口道:“那你的文章不要了吗?眼下还有小半个时辰,不如我替你赶一赶?好歹有东西交差?”看着到手的银子又没了,郑玉实在是不舍得啊!反正萧老三的水平就在这边,他半个小时胡编乱造一篇文章,应该也绰绰有余了。
“谢了!文章的事情我自己搞定了,不劳您费心了!”萧一鸣得意洋洋的离开,脸上的神色似乎也生动了一些,郑玉闻言,只忙不急就跟了上去,问道:“你去哪儿弄的文章?我说你小子是故意的吧?贼精贼精的!”
“我精个屁,花了我一百两银子呢!”萧一鸣想起那一百两银子,还觉得有些肉疼。
郑玉追上去,只央着萧一鸣一定要给他看看这一百两银子买了的文章,在他的印象中,文章能卖出一百两这个天价的人还只有他郑玉一人,且非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买家正好是萧老三这个冤大头。
郑玉看完了文章,脸上的神色顿时就严肃万分,带着几分狐疑,扭头问萧一鸣:“你这文章上哪儿买的?肯定不是我们书院里的人是不是?”
“这你怎么猜的出来?”萧一鸣拿过文章看了一眼,只狐疑道:“难道他写的那么差,完全不是我们书院里学生的水平?”
郑玉简直是要被萧一鸣的逻辑思维给气死了,只翻了个白眼道:“算了,和你这种品鉴能力低下的人,说这些也没用,我的意思是,这篇文章写的很好,非常好,所以……应该不是出自我们书院的学生之手。”
郑玉说着,只叹息道:“我们书院文章写的好的就那么几个,韩夫子素来最喜欢刘八顺,每次都把他夸的天花乱坠,但是刘八顺的文章,辞藻华丽有余,却没有这个人写的平实贴切,让人读之畅快,所以我说,咱们书院,没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萧一鸣一听,顿时就睁大了眼睛,只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我这一百两银子,没买亏?”
郑玉无语,只剜了萧一鸣一眼,抽了抽唇角道:“好文章,怎么能用银子来衡量呢!你觉得你没买亏,没准人家还觉得自己卖亏了呢!”郑玉顿了顿,只问道:“萧老三,你是从哪里认识这样的人的?我怎么不知道?改明儿也介绍给我得了,让他给我也写一篇,在在刘八顺那群人面前长长脸。”
萧一鸣正还觉得有些不太相信郑玉的话呢,就瞧见宋明轩跟着刘八顺一群人,月洞门的外头走了进来。
萧一鸣顿时觉得有几分心虚,只忙不急对郑玉道:“快……快把文章收起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