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 第三十二章 废帝
- 33 第三十三章 连连受挫
- 34 第三十四章 挽救何太后
- 35 第三十五章 密诏
- 36 第三十六章 心软
- 37 第三十七章 吕布不懂事儿
- 38 第三十八章 知音
- 39 第三十九章 陈宫
- 40 第四十章 月夜商策
- 41 第四十一章 阻拦
- 42 第四十二章 蔡邕
- 43 第四十三章 典韦
- 44 第四十四章 屠杀
- 45 第四十五章 真真假假
- 46 第四十六章 条件
- 47 第四十七章 力能举马
- 48 第四十八章 董白
- 49 第四十九章 赔罪
- 50 第五十章 山雨欲来
- 51 第五十一章 意外发现
- 52 第五十二章 奸细
- 53 第五十三章 以死明志
- 54 第五十四章 对质
- 55 第五十五章 峰回路转
- 56 第五十六章 曹操的试探
- 57 第五十七章 系统的禁用规则
- 58 第五十八章 处男的悲哀
- 59 第五十九章 历史课
- 60 第六十章 无聊与有聊
- 61 第六十一章 迎新晚会
- 62 第六十二章 琴箫合奏
- 63 第六十三章 蹭车
- 64 第六十四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 65 第六十五章 刺身
- 66 第六十六章 切到手了
- 67 第六十七章 喝酒
- 68 第六十八章 美女香车
- 69 第六十九章 女神还是兄弟
- 70 第七十一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
- 71 第七十章 所见略同
- 72 第七十一章 一个好汉
- 73 第七十二章 直播
- 74 第七十三章 孙子兵法
- 75 第七十四章 五事七计
- 76 第七十五章 半夜三更
- 77 第七十六章 与荀攸夜谈
- 78 第七十七章 明修栈道
- 79 第七十八章 暗度陈仓
- 80 第七十九章 金蝉脱壳
- 81 第八十章 初到河东郡
- 82 第八十一章 贾诩
- 83 第八十二章 河东卫氏
- 84 第八十三章 蔡文姬
- 85 第八十四章 剑舞
- 86 第八十五章 翻一倍
- 87 第八十六章 白波军
- 88 第八十七章对峙
- 89 第八十八章 男朋友
- 90 第八十九章 赶鸭子上架
- 91 第九十章 要钱还是要命
- 92 第九十一章 所谓爱情
- 93 第九十二章 战前
- 94 第九十三章 全面进攻
- 95 第九十四章 真假虚实
- 96 第九十五章 出奇制胜
- 97 第九十六章 扭转局势
- 98 第九十七章 退守安邑
- 99 第九十八章 反攻计划
- 100 第九十九章 奔袭
- 101 第一百章 快到碗里来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劝降郭大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独斗于夫罗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白波军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好得开始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低调的富二代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cosplay表演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左威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结束
- 110 第一百零八章 第二个玩家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再次重生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艰难的选择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妾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 1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 166 第一百六十五章
- 167 第一百六十六章
- 168 第一百六十七章
- 169 第一百六十八章
- 170 第一百六十九章
- 171 第一百七十章
- 172 第一百七十一章
- 173 第一百七十二章
- 174 第一百七十三章
- 175 第一百七十四章
- 176 第一百七十五章
- 177 第一百七十六章
- 178 第一百七十七章
- 179 第一百七十八章
- 180 第一百七十九章
- 181 第一百八十章
- 182 第一百八十一章
- 183 第一百八十二章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 185 第一百八十四章
- 186 第一百八十五章
- 187 第一百八十六章
- 188 第一百八十七章
- 189 第一百八十八章
- 190 第一百八十九章
- 191 第一百九十章
- 192 第一百九十一章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
- 194 第一百九十三章
- 195 第一百九十四章
- 196 第一百九十五章
- 197 第一百九十六章
- 198 第一百九十七章
- 199 第一百九十八章
- 200 第一百九十九章
- 201 第二百章
- 202 第二百零一章
- 203 第二百零二章
- 204 第二百零三章
- 205 第二百零四章
- 206 第二百零五章
- 207 第二百零六章
- 208 第二百零七章
- 209 第二百零八章
- 210 第二百零九章
- 211 第二百一十章
- 212 第二百一十一章
- 213 第二百一十二章
- 214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15 第二百一十四章
- 216 第二百一十五章
- 2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 218 第二百一十七章
- 219 第二百一十八章
- 220 第二百一十九章
- 221 第二百二十章
- 222 第二百二十一章
- 2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 224 第二百二十三章
- 225 第二百二十四章
- 226 第二百二十五章
- 227 第二百二十六章
- 228 第二百二十七章
- 229 第二百二十八章
- 230 第二百二十九章
- 231 第二百三十章
- 232 第二百三十一章
- 233 第二百三十二章
- 234 第二百三十三章
- 235 第二百三十四章
- 236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37 第二百三十六章
- 238 第二百三十七章
- 239 第二百三十八章
- 240 第二百三十九章
- 241 第二百四十章
- 242 第二百四十一章
- 243 第二百四十二章
- 244 第二百四十三章
- 245 第二百四十四章
- 246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47 第二百四十六章
- 248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49 第二百四十八章
- 250 第二百四十九章
- 251 第二百五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二章 蔡邕
第四十二章 蔡邕
走进草庐之中,江峰就看见一位老者手持一杆三尺余长的巨大毛笔,驻足在一块巨大的白娟之前,闭目沉思。
此人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大文豪蔡邕了。蔡老的笔在砚缸之中反复沁润,却迟迟不愿下笔。
江峰伫立门前,一声不发,静静的等待着。
足有一炷香的时间,蔡邕突然睁开眼睛,大臂一挥,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不过片刻时间,白娟上出现了“君臣”两字。
江峰可以说是完全不懂书法,不知道蔡邕所写的是哪家的字体,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技巧写法。但是江峰看得出来,这两个字遒劲有力,入木三分,而且两个字虽在一起,却是用不同的手法写成。
“君”字龙飞丰富,飘逸俊秀,占据白娟的上边。在这白娟之上,就好似出云之龙一般,俯视苍生,洞悉世事。
“臣”字沉稳刚劲,威严厚重,坐于白娟下半部,仿佛南山一岳,上接苍穹、下连江海。
“好字,好字啊。蔡老果然名不虚传,这两个字寓意深远,力透纸背啊。”江峰道。
蔡邕早就知道吕布站在门口,头也不回,淡淡的道:“是董卓派你来的吧?第一次我辞官不就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董卓早晚会以刀剑相逼的。”
江峰道:“蔡老,虽然这次我确实是来请您入京为官的。不过,我并非是为董卓而来,而是替大汉四百年社稷而来,为天下士子而来,更是为蔡老而来。”
蔡邕转过身来,打量着吕布,语气有些不屑的道:“哦,那我倒是想听听吕将军是怎么个为天下而来,为我而来。”
江峰却不着急,围着房间转了一圈。这草庐一共两间,外间大厅兼书房,房中堆满了书简、书卷;里间就是卧室,仅有草席一张,瑶琴一张。
江峰道:“我听闻蔡老为人至诚至孝,年轻的时候德行便远播在外。相传你母亲曾经卧病三年,你不论寒暑衣不解带的伺候,甚至数月都不上床休息。母亲去世后,你就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件草庐呢?”
蔡邕望了望窗外的墓碑,道:“那都是多少年的陈年往事了,身为人子自当应该孝顺父母。如今老朽已经年过百半,双亲也已经亡故,只可惜仍然膝下无子、孜然一身。实在是愧对祖宗。”
说着,蔡邕的眼神中竟然流露出一种悲伤与苍凉。古人重男轻女,孟子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蔡邕只有两女没有儿子,因此在古人眼中竟然也算是不孝的类型。
江峰又道:“我还听说蔡老学富五车,家中藏身万卷,而起蔡老对这些藏书更是了如指掌,甚至是倒背如流。”
“那又如何?”蔡邕面色如常,反复吕布说的事情丝毫不值得一提。
“我也知道,曾经灵帝在世的时候,下诏自责,并下令群臣各自陈说可行的治理国家大事的措施,蔡老就曾上密奏陈说七事,每件都是有助社稷的大事啊。只可惜后来因为蔡老得罪了宦官而被陷害,甚多事情都没有得以施行。”江峰道。
这些事情其实江峰不知道,吕布也不知道,都是陈宫告诉他的。
蔡邕不知道江峰什么意思,不过江峰说的这些话确实是实情,更是蔡邕感觉自豪的地方。回顾往昔,蔡邕也有些感慨:“只可惜纵然是胸有丘壑也用武之地了,恐怕这些东西要随老夫带入坟墓了。”
江峰道:“蔡老此话差矣,如何能说无用武之地呢?眼下不就正是一个大好机会?”
蔡邕道:“哼,董卓这样的奸臣当道,难道你觉得我会替他谋划,帮他陷害忠良,祸乱朝纲?董卓刚把控朝政就废帝另立,更是大肆残害汉室忠臣。现在朝中乌烟瘴气,我如果去了,肯定也会是跟他们一个下场。”
江峰道:“蔡老此言差矣,我说过我不是为了董卓而来。正是因为朝中有这样的情况,才需要德高望重见识卓绝的人去治理。相比蔡老也听说了,现在朝中大臣死的死、贬的贬、逃的逃,很多国事都已经荒废了。尤其是国史的编纂,国礼的指定,都已经没人执掌了。”
说到这里,江峰悄悄的观察着蔡邕,见他也面色动容。蔡邕最大的成就不是书法,不是琴棋书画,而是史学。家藏万卷的他,精通汉朝历史,对汉朝的礼制规范更是如数家珍。吕布一提到国礼崩坏,他自然心痛不已。
江峰继续道:“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十几年,朝廷的礼制将不复存在,大汉的历史将无人知晓。先生作为这方面的翘楚,此时千万不能深藏山野,封笔自娱啊。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蔡邕道。
“我认为,文人之笔便如武将之刀,将军征战于沙场,文臣斗争与朝堂。即便是朝廷再黑暗,皇帝再昏庸,为臣者都不应该弃黎明百姓于不顾。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先生更应该以你拿如椽巨笔,挥毫泼墨,开书立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蔡邕手中的笔落在了案上,口中轻轻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江峰道:“对,先生要为后人保住礼制纲常,保住大汉的四百年历史。让天下士子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仍然有礼可循,有史可依啊!”
蔡邕仰天长叹一声,对吕布道:“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也要去转告董卓,我只做史册的修订事宜,绝不参与政事。”
江峰道:“吕布也向蔡老保证,一定会鼎力支持蔡老的工作,不让蔡老卷入政局的斗争之中。”
蔡邕这才哈哈一笑:“好,好小子。真没想到我竟然会被你说服,你小子不简单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的心胸不简单啊!”
这句话还真不是陈宫教给吕布的,而是江峰无意间在一本史书上看到的,前人有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此话不假。
说动了蔡邕,江峰也非常高兴,对蔡邕道:“我还听说蔡老的女儿博闻强识、精通音律,深得蔡老真传,不知道能否得缘一见啊?”
蔡邕看着吕布的神情有些复杂,道:“老夫有两女,只不过都已经嫁人。小女文姬前两天刚刚出嫁,如今家中只有老夫一人了。”
“啊!”
江峰一声惨叫,又错过了,竟然又错过了。貂蝉没了,蔡文姬也没了。天哪,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惩罚我,你不如一道雷劈死我吧!
“pia。”
“啊!!!”
此人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大文豪蔡邕了。蔡老的笔在砚缸之中反复沁润,却迟迟不愿下笔。
江峰伫立门前,一声不发,静静的等待着。
足有一炷香的时间,蔡邕突然睁开眼睛,大臂一挥,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不过片刻时间,白娟上出现了“君臣”两字。
江峰可以说是完全不懂书法,不知道蔡邕所写的是哪家的字体,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技巧写法。但是江峰看得出来,这两个字遒劲有力,入木三分,而且两个字虽在一起,却是用不同的手法写成。
“君”字龙飞丰富,飘逸俊秀,占据白娟的上边。在这白娟之上,就好似出云之龙一般,俯视苍生,洞悉世事。
“臣”字沉稳刚劲,威严厚重,坐于白娟下半部,仿佛南山一岳,上接苍穹、下连江海。
“好字,好字啊。蔡老果然名不虚传,这两个字寓意深远,力透纸背啊。”江峰道。
蔡邕早就知道吕布站在门口,头也不回,淡淡的道:“是董卓派你来的吧?第一次我辞官不就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董卓早晚会以刀剑相逼的。”
江峰道:“蔡老,虽然这次我确实是来请您入京为官的。不过,我并非是为董卓而来,而是替大汉四百年社稷而来,为天下士子而来,更是为蔡老而来。”
蔡邕转过身来,打量着吕布,语气有些不屑的道:“哦,那我倒是想听听吕将军是怎么个为天下而来,为我而来。”
江峰却不着急,围着房间转了一圈。这草庐一共两间,外间大厅兼书房,房中堆满了书简、书卷;里间就是卧室,仅有草席一张,瑶琴一张。
江峰道:“我听闻蔡老为人至诚至孝,年轻的时候德行便远播在外。相传你母亲曾经卧病三年,你不论寒暑衣不解带的伺候,甚至数月都不上床休息。母亲去世后,你就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件草庐呢?”
蔡邕望了望窗外的墓碑,道:“那都是多少年的陈年往事了,身为人子自当应该孝顺父母。如今老朽已经年过百半,双亲也已经亡故,只可惜仍然膝下无子、孜然一身。实在是愧对祖宗。”
说着,蔡邕的眼神中竟然流露出一种悲伤与苍凉。古人重男轻女,孟子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蔡邕只有两女没有儿子,因此在古人眼中竟然也算是不孝的类型。
江峰又道:“我还听说蔡老学富五车,家中藏身万卷,而起蔡老对这些藏书更是了如指掌,甚至是倒背如流。”
“那又如何?”蔡邕面色如常,反复吕布说的事情丝毫不值得一提。
“我也知道,曾经灵帝在世的时候,下诏自责,并下令群臣各自陈说可行的治理国家大事的措施,蔡老就曾上密奏陈说七事,每件都是有助社稷的大事啊。只可惜后来因为蔡老得罪了宦官而被陷害,甚多事情都没有得以施行。”江峰道。
这些事情其实江峰不知道,吕布也不知道,都是陈宫告诉他的。
蔡邕不知道江峰什么意思,不过江峰说的这些话确实是实情,更是蔡邕感觉自豪的地方。回顾往昔,蔡邕也有些感慨:“只可惜纵然是胸有丘壑也用武之地了,恐怕这些东西要随老夫带入坟墓了。”
江峰道:“蔡老此话差矣,如何能说无用武之地呢?眼下不就正是一个大好机会?”
蔡邕道:“哼,董卓这样的奸臣当道,难道你觉得我会替他谋划,帮他陷害忠良,祸乱朝纲?董卓刚把控朝政就废帝另立,更是大肆残害汉室忠臣。现在朝中乌烟瘴气,我如果去了,肯定也会是跟他们一个下场。”
江峰道:“蔡老此言差矣,我说过我不是为了董卓而来。正是因为朝中有这样的情况,才需要德高望重见识卓绝的人去治理。相比蔡老也听说了,现在朝中大臣死的死、贬的贬、逃的逃,很多国事都已经荒废了。尤其是国史的编纂,国礼的指定,都已经没人执掌了。”
说到这里,江峰悄悄的观察着蔡邕,见他也面色动容。蔡邕最大的成就不是书法,不是琴棋书画,而是史学。家藏万卷的他,精通汉朝历史,对汉朝的礼制规范更是如数家珍。吕布一提到国礼崩坏,他自然心痛不已。
江峰继续道:“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十几年,朝廷的礼制将不复存在,大汉的历史将无人知晓。先生作为这方面的翘楚,此时千万不能深藏山野,封笔自娱啊。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蔡邕道。
“我认为,文人之笔便如武将之刀,将军征战于沙场,文臣斗争与朝堂。即便是朝廷再黑暗,皇帝再昏庸,为臣者都不应该弃黎明百姓于不顾。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先生更应该以你拿如椽巨笔,挥毫泼墨,开书立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蔡邕手中的笔落在了案上,口中轻轻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江峰道:“对,先生要为后人保住礼制纲常,保住大汉的四百年历史。让天下士子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仍然有礼可循,有史可依啊!”
蔡邕仰天长叹一声,对吕布道:“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也要去转告董卓,我只做史册的修订事宜,绝不参与政事。”
江峰道:“吕布也向蔡老保证,一定会鼎力支持蔡老的工作,不让蔡老卷入政局的斗争之中。”
蔡邕这才哈哈一笑:“好,好小子。真没想到我竟然会被你说服,你小子不简单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的心胸不简单啊!”
这句话还真不是陈宫教给吕布的,而是江峰无意间在一本史书上看到的,前人有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此话不假。
说动了蔡邕,江峰也非常高兴,对蔡邕道:“我还听说蔡老的女儿博闻强识、精通音律,深得蔡老真传,不知道能否得缘一见啊?”
蔡邕看着吕布的神情有些复杂,道:“老夫有两女,只不过都已经嫁人。小女文姬前两天刚刚出嫁,如今家中只有老夫一人了。”
“啊!”
江峰一声惨叫,又错过了,竟然又错过了。貂蝉没了,蔡文姬也没了。天哪,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惩罚我,你不如一道雷劈死我吧!
“pia。”
“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