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5 第六十五章 刺身
- 66 第六十六章 切到手了
- 67 第六十七章 喝酒
- 68 第六十八章 美女香车
- 69 第六十九章 女神还是兄弟
- 70 第七十一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
- 71 第七十章 所见略同
- 72 第七十一章 一个好汉
- 73 第七十二章 直播
- 74 第七十三章 孙子兵法
- 75 第七十四章 五事七计
- 76 第七十五章 半夜三更
- 77 第七十六章 与荀攸夜谈
- 78 第七十七章 明修栈道
- 79 第七十八章 暗度陈仓
- 80 第七十九章 金蝉脱壳
- 81 第八十章 初到河东郡
- 82 第八十一章 贾诩
- 83 第八十二章 河东卫氏
- 84 第八十三章 蔡文姬
- 85 第八十四章 剑舞
- 86 第八十五章 翻一倍
- 87 第八十六章 白波军
- 88 第八十七章对峙
- 89 第八十八章 男朋友
- 90 第八十九章 赶鸭子上架
- 91 第九十章 要钱还是要命
- 92 第九十一章 所谓爱情
- 93 第九十二章 战前
- 94 第九十三章 全面进攻
- 95 第九十四章 真假虚实
- 96 第九十五章 出奇制胜
- 97 第九十六章 扭转局势
- 98 第九十七章 退守安邑
- 99 第九十八章 反攻计划
- 100 第九十九章 奔袭
- 101 第一百章 快到碗里来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劝降郭大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独斗于夫罗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白波军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好得开始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低调的富二代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cosplay表演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左威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结束
- 110 第一百零八章 第二个玩家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再次重生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艰难的选择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妾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 1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 166 第一百六十五章
- 167 第一百六十六章
- 168 第一百六十七章
- 169 第一百六十八章
- 170 第一百六十九章
- 171 第一百七十章
- 172 第一百七十一章
- 173 第一百七十二章
- 174 第一百七十三章
- 175 第一百七十四章
- 176 第一百七十五章
- 177 第一百七十六章
- 178 第一百七十七章
- 179 第一百七十八章
- 180 第一百七十九章
- 181 第一百八十章
- 182 第一百八十一章
- 183 第一百八十二章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 185 第一百八十四章
- 186 第一百八十五章
- 187 第一百八十六章
- 188 第一百八十七章
- 189 第一百八十八章
- 190 第一百八十九章
- 191 第一百九十章
- 192 第一百九十一章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
- 194 第一百九十三章
- 195 第一百九十四章
- 196 第一百九十五章
- 197 第一百九十六章
- 198 第一百九十七章
- 199 第一百九十八章
- 200 第一百九十九章
- 201 第二百章
- 202 第二百零一章
- 203 第二百零二章
- 204 第二百零三章
- 205 第二百零四章
- 206 第二百零五章
- 207 第二百零六章
- 208 第二百零七章
- 209 第二百零八章
- 210 第二百零九章
- 211 第二百一十章
- 212 第二百一十一章
- 213 第二百一十二章
- 214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15 第二百一十四章
- 216 第二百一十五章
- 2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 218 第二百一十七章
- 219 第二百一十八章
- 220 第二百一十九章
- 221 第二百二十章
- 222 第二百二十一章
- 2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 224 第二百二十三章
- 225 第二百二十四章
- 226 第二百二十五章
- 227 第二百二十六章
- 228 第二百二十七章
- 229 第二百二十八章
- 230 第二百二十九章
- 231 第二百三十章
- 232 第二百三十一章
- 233 第二百三十二章
- 234 第二百三十三章
- 235 第二百三十四章
- 236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37 第二百三十六章
- 238 第二百三十七章
- 239 第二百三十八章
- 240 第二百三十九章
- 241 第二百四十章
- 242 第二百四十一章
- 243 第二百四十二章
- 244 第二百四十三章
- 245 第二百四十四章
- 246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47 第二百四十六章
- 248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49 第二百四十八章
- 250 第二百四十九章
- 251 第二百五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四章 五事七计
第七十四章 五事七计
再一次回到了三国时代,时间中平六年十月中旬,也就是公元189年12月末。
这几天已经开始有消息不断的传入洛阳,说各地的太守、州牧、刺史已经有所动向,似乎是在秘密招募军队。
董卓府中,董卓已经气的大发雷霆,
“都是你们几个献的什么狗屁计策,说什么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杀了他恐怕引起士族叛乱,关东难以控制,不如给他一个郡守当当,他就不会招惹事端了。这下倒好,各地的郡守都开始密谋对付我了,当初我就该杀一儆百。当初是谁献的计策?我要严惩。”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董旻道:“是李儒、周毖、伍琼等人建议封袁绍为渤海太守的。”
董卓怒哼一声,道:“这李儒原来早就暗通了袁绍,幸亏奉先发现的早,要不然我几乎被他蒙骗了过去。来人,将周毖、伍琼也一并处死,没收起家产,家眷一律充公。”
此令一出,众人都是面色一汗,暗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件事情,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啊?”董卓又问道。
但是下面的人却不敢再言语半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主意,也被砍了脑袋。
只有董旻、董璜等董卓的亲信家臣才敢出言献策。
董旻道:“相国,我认为现在形势不甚乐观。西北方的白波军未平,如今东面、南面又传来了各地诸侯叛乱的迹象。如果牛辅不能胜白波军,那么河东郡很可能失守,我们就失去了撤离到长安的机会了。相国不如早做打算。”
董璜到:“叔父未免太过小心,洛阳是都城,既有相国西凉铁骑坐镇,又有天子之威加持。那些诸侯怎么敢逆天而行?至于白波军不过是黄巾余孽,当年就连张角等人都不曾威胁到洛阳,何况区区一个郭大?”
董旻道:“话不能这么说,此一次彼一时……”
董璜到:“我还是觉得……”
江峰见两人各执一词,董卓左看右看也拿不出主意。出言道:“相国,洛阳都城已历经两百余年众望所归,不可妄动。京城一动,则国本动摇,各地诸侯便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司州之地,是中原的心腹之地,四通八达俯瞰四方。如果相国退入关中,偏安一隅,就等于是将大片的土地拱手让人。各地诸侯如果见相国如此退缩,就不会再把相国放在眼里了。”
江峰的话说到了董卓心坎里,董卓这几个月大权在握,已经逐渐习惯了颐指气使的态度,更贪慕现在拥有的权力。如果让他退居一隅,着实有些不甘心。
“嗯,奉先说的有道理,不过眼下我们腹背受敌,如何处理啊?”董卓倒也不傻,虽然贪慕权力,但是知道自己的命更加重要。
江峰道:“白波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相国只要允许在下拨调五千军马,定能铲平白波军。至于那些各地的诸侯,无非也就是为了名利而来。各镇诸侯即便是联合起来,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相国只需要使用离间计,挑选得力之人,许他们以重利高官,定能使各诸侯自相残杀、不攻自破。”
江峰吹的厉害,但是董卓却也信的真切。人性就是这样的,总是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总会同意与自己相近的看法。董卓眼中,那些人其实就是些贪名附利的衣冠小人,离间计肯定可以让他们不攻自破的。
董卓道:“好,奉先所言甚合我意,就这么办,先派人联络各诸侯,试探一下他们口风。”
江峰此举无非就是要拖延时间,麻痹董卓,让董卓越晚动手迁都,江峰准备的时间也就越长,保住洛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他对董卓的一番分析,只不过是以偏概全,并未将胜负之事说明白。
江峰回到三国的这几天,与陈宫探讨了有关《孙子兵法》的内容。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每一位兵法家、谋士都会读这本书,而且对这本书也是推崇备至。
尤其是曹操,还特意的将《孙子兵法》整理校注,现在流传的最广泛的版本之一就是曹操校注版本的《孙子兵法》。
而《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为计篇。
这里的计,可不是三十六计中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通过对双方综合实力的评判,就能观其胜负,这才是取胜的基石。
孙子观胜负之法,在于五事七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以洛阳局势为例子,如果董卓与各镇诸侯发生战争双方的胜负如何,陈宫向江峰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第一,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考量自己这边的力量能不能上下一心,同力抗敌。
很明显,董卓这边西凉军、洛阳军、西园军、并州军各军混杂,向汉向董之人鱼龙混杂更是各有心思,墙头草也都在隔岸观火。吕布图谋诛杀董卓,西凉军背井离乡、军士思归,洛阳军又大部分是向汉之人。这一条上,董卓完全不及格。
但是,各藩镇诸侯同样也好不哪里去。他们群龙无首,即便是推举出了袁绍为盟主,但是也不能并力一向。因为他们本就各怀心思,谁都不想自己出力别人占便宜,最终也只能是互相推诿,迁延观望。
第二,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就是说的天气情况,适不适合打仗,毕竟古代人抗击自然条件的能力要差很多,所以天气的影响也就格外的重要,事实上即便是现代,天气也对军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诸侯发兵的时间是初平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190年二月份。天气寒冷,人无棉衣,马无肥草。这样的天气,两军根本不可能进行长途跋涉的战斗。因此,战事一开,必然进入僵持阶段,谁都不可能轻易进军。
第三,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虎牢关一带,是咽喉要地。历史上诸多著名战役都在这附近发生,比如不久后的官渡之战、唐太宗李世民以少胜多击败王世充的战役,都是在虎牢关打的。
董卓据有虎牢关,只要能守住此要地,就能扼住诸侯联军的咽喉,使其难以前进。
在历史上,如果不是白波军击败了牛辅,迫使董卓做出了退居长安的选择,单凭诸侯联军的实力,真的难以攻破虎牢关。
第四,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双方主将用兵的能力,也是临阵对敌的关键。诸侯联军以曹操和孙坚为先锋,这两人都是开辟一方霸业的枭雄,实力强劲。但是可惜的他们的大将军袁绍以及副盟主袁术是个草包,总给两人使绊子,因此实力大打折扣。
而董卓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徐荣严而无恩、华雄勇而无谋。在加上吕布在其中制衡,当然赢不了对方。
第五,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就是具体管理军队的条令,官员的任用等事宜。这往往能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军法合理严明,则众将临战不怯。军法不严,则将士无心恋战。即便双方兵力相等,也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以此五事,所以有七问,是谓: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董卓与诸侯练军半斤对八两,胜负难料。
但是吕布所带并州军,上下一心并力一向,吕布之勇加上江峰之谋也算的上有勇有谋,各将治军严禁,士卒勇猛善战,又迎合天时地利。
所以,此战董卓不可胜,诸侯不可胜,唯有江峰胜算最大。
这几天已经开始有消息不断的传入洛阳,说各地的太守、州牧、刺史已经有所动向,似乎是在秘密招募军队。
董卓府中,董卓已经气的大发雷霆,
“都是你们几个献的什么狗屁计策,说什么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杀了他恐怕引起士族叛乱,关东难以控制,不如给他一个郡守当当,他就不会招惹事端了。这下倒好,各地的郡守都开始密谋对付我了,当初我就该杀一儆百。当初是谁献的计策?我要严惩。”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董旻道:“是李儒、周毖、伍琼等人建议封袁绍为渤海太守的。”
董卓怒哼一声,道:“这李儒原来早就暗通了袁绍,幸亏奉先发现的早,要不然我几乎被他蒙骗了过去。来人,将周毖、伍琼也一并处死,没收起家产,家眷一律充公。”
此令一出,众人都是面色一汗,暗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件事情,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啊?”董卓又问道。
但是下面的人却不敢再言语半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主意,也被砍了脑袋。
只有董旻、董璜等董卓的亲信家臣才敢出言献策。
董旻道:“相国,我认为现在形势不甚乐观。西北方的白波军未平,如今东面、南面又传来了各地诸侯叛乱的迹象。如果牛辅不能胜白波军,那么河东郡很可能失守,我们就失去了撤离到长安的机会了。相国不如早做打算。”
董璜到:“叔父未免太过小心,洛阳是都城,既有相国西凉铁骑坐镇,又有天子之威加持。那些诸侯怎么敢逆天而行?至于白波军不过是黄巾余孽,当年就连张角等人都不曾威胁到洛阳,何况区区一个郭大?”
董旻道:“话不能这么说,此一次彼一时……”
董璜到:“我还是觉得……”
江峰见两人各执一词,董卓左看右看也拿不出主意。出言道:“相国,洛阳都城已历经两百余年众望所归,不可妄动。京城一动,则国本动摇,各地诸侯便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司州之地,是中原的心腹之地,四通八达俯瞰四方。如果相国退入关中,偏安一隅,就等于是将大片的土地拱手让人。各地诸侯如果见相国如此退缩,就不会再把相国放在眼里了。”
江峰的话说到了董卓心坎里,董卓这几个月大权在握,已经逐渐习惯了颐指气使的态度,更贪慕现在拥有的权力。如果让他退居一隅,着实有些不甘心。
“嗯,奉先说的有道理,不过眼下我们腹背受敌,如何处理啊?”董卓倒也不傻,虽然贪慕权力,但是知道自己的命更加重要。
江峰道:“白波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相国只要允许在下拨调五千军马,定能铲平白波军。至于那些各地的诸侯,无非也就是为了名利而来。各镇诸侯即便是联合起来,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相国只需要使用离间计,挑选得力之人,许他们以重利高官,定能使各诸侯自相残杀、不攻自破。”
江峰吹的厉害,但是董卓却也信的真切。人性就是这样的,总是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总会同意与自己相近的看法。董卓眼中,那些人其实就是些贪名附利的衣冠小人,离间计肯定可以让他们不攻自破的。
董卓道:“好,奉先所言甚合我意,就这么办,先派人联络各诸侯,试探一下他们口风。”
江峰此举无非就是要拖延时间,麻痹董卓,让董卓越晚动手迁都,江峰准备的时间也就越长,保住洛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他对董卓的一番分析,只不过是以偏概全,并未将胜负之事说明白。
江峰回到三国的这几天,与陈宫探讨了有关《孙子兵法》的内容。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每一位兵法家、谋士都会读这本书,而且对这本书也是推崇备至。
尤其是曹操,还特意的将《孙子兵法》整理校注,现在流传的最广泛的版本之一就是曹操校注版本的《孙子兵法》。
而《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为计篇。
这里的计,可不是三十六计中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通过对双方综合实力的评判,就能观其胜负,这才是取胜的基石。
孙子观胜负之法,在于五事七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以洛阳局势为例子,如果董卓与各镇诸侯发生战争双方的胜负如何,陈宫向江峰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第一,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考量自己这边的力量能不能上下一心,同力抗敌。
很明显,董卓这边西凉军、洛阳军、西园军、并州军各军混杂,向汉向董之人鱼龙混杂更是各有心思,墙头草也都在隔岸观火。吕布图谋诛杀董卓,西凉军背井离乡、军士思归,洛阳军又大部分是向汉之人。这一条上,董卓完全不及格。
但是,各藩镇诸侯同样也好不哪里去。他们群龙无首,即便是推举出了袁绍为盟主,但是也不能并力一向。因为他们本就各怀心思,谁都不想自己出力别人占便宜,最终也只能是互相推诿,迁延观望。
第二,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就是说的天气情况,适不适合打仗,毕竟古代人抗击自然条件的能力要差很多,所以天气的影响也就格外的重要,事实上即便是现代,天气也对军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诸侯发兵的时间是初平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190年二月份。天气寒冷,人无棉衣,马无肥草。这样的天气,两军根本不可能进行长途跋涉的战斗。因此,战事一开,必然进入僵持阶段,谁都不可能轻易进军。
第三,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虎牢关一带,是咽喉要地。历史上诸多著名战役都在这附近发生,比如不久后的官渡之战、唐太宗李世民以少胜多击败王世充的战役,都是在虎牢关打的。
董卓据有虎牢关,只要能守住此要地,就能扼住诸侯联军的咽喉,使其难以前进。
在历史上,如果不是白波军击败了牛辅,迫使董卓做出了退居长安的选择,单凭诸侯联军的实力,真的难以攻破虎牢关。
第四,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双方主将用兵的能力,也是临阵对敌的关键。诸侯联军以曹操和孙坚为先锋,这两人都是开辟一方霸业的枭雄,实力强劲。但是可惜的他们的大将军袁绍以及副盟主袁术是个草包,总给两人使绊子,因此实力大打折扣。
而董卓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徐荣严而无恩、华雄勇而无谋。在加上吕布在其中制衡,当然赢不了对方。
第五,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就是具体管理军队的条令,官员的任用等事宜。这往往能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军法合理严明,则众将临战不怯。军法不严,则将士无心恋战。即便双方兵力相等,也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以此五事,所以有七问,是谓: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董卓与诸侯练军半斤对八两,胜负难料。
但是吕布所带并州军,上下一心并力一向,吕布之勇加上江峰之谋也算的上有勇有谋,各将治军严禁,士卒勇猛善战,又迎合天时地利。
所以,此战董卓不可胜,诸侯不可胜,唯有江峰胜算最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