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23 第1039章
- 1024 第1040章
- 1025 第1041章
- 1026 第1042章
- 1027 第1043章
- 1028 第1044章
- 1029 第1045章
- 1030 第1046章
- 1031 第1047章
- 1032 第1048章
- 1033 第1049章
- 1034 第1050章
- 1035 第1051
- 1036 第1052章
- 1037 第1053章
- 1038 第1054章
- 1039 第1055章
- 1040 第1056章
- 1041 第1057章
- 1042 第1058章
- 1043 第1059章
- 1044 第1060章
- 1045 第1061章
- 1046 第1062章
- 1047 第1063章
- 1048 第1064章
- 1049 第1065章
- 1050 第1066章
- 1051 第1067章
- 1052 第1068章
- 1053 第1069章
- 1054 第1070章
- 1055 第1071章
- 1056 第1072章
- 1057 第1073章
- 1058 第1074章
- 1059 第1075章
- 1060 第1076章
- 1061 第1077章
- 1062 第1078章
- 1063 第1079章
- 1064 第1080章
- 1065 第1081章
- 1066 第1082章
- 1067 第1083章
- 1068 第1084章
- 1069 第1085章
- 1070 第1086章
- 1071 第1087章
- 1072 第1088章
- 1073 第1089章
- 1074 第1090章
- 1075 第1091章
- 1076 第1092章
- 1077 第1093章
- 1078 第1094章
- 1079 第1095章
- 1080 第1096章
- 1081 第1097章
- 1082 第1098章
- 1083 第1099章
- 1084 第1110章
- 1085 第1111章
- 1086 第1112章
- 1087 第1113章
- 1088 第1114章
- 1089 第1115章
- 1090 第1116章
- 1091 第1117章
- 1092 第1118章
- 1093 第1119章
- 1094 第1120章
- 1095 第1121章
- 1096 第1122章
- 1097 第1123章
- 1098 第1124章
- 1099 第1125章
- 1100 第1126章
- 1101 第1127章
- 1102 第1128章
- 1103 第1129章
- 1104 第1130章
- 1105 第1131章
- 1106 第1132章
- 1107 第1133章
- 1108 第1134章
- 1109 第1135章
- 1110 第1136章
- 1111 第1137章
- 1112 第1138章
- 1113 第1139章
- 1114 第1140章
- 1115 第1141章
- 1116 第1142章
- 1117 第1143章
- 1118 第1144章
- 1119 第1145章
- 1120 第1146章
- 1121 第1147章
- 1122 第1148章
- 1123 第1149章
- 1124 第1150章
- 1125 第1151章
- 1126 第1152章
- 1127 第1153章
- 1128 第1154章
- 1129 第1155章
- 1130 第1156章
- 1131 第1157章
- 1132 第1158章
- 1133 第1159章
- 1134 第1160章
- 1135 第1161章
- 1136 第1162章
- 1137 第1163章
- 1138 第1164章
- 1139 第1165章
- 1140 第1166章
- 1141 第1167章
- 1142 第1168章
- 1143 第1169章
- 1144 第1170章
- 1145 第1171章
- 1146 第1172章
- 1147 第1173章
- 1148 第1174章
- 1149 第1175章
- 1150 第1176章
- 1151 第1177章
- 1152 第1178章
- 1153 第1179章
- 1154 第1180章
- 1155 第1181章
- 1156 第1182章
- 1157 第1183章
- 1158 第1184章
- 1159 第1185章
- 1160 第1186章
- 1161 第1187章
- 1162 第1188章
- 1163 第1189章
- 1164 第1190章
- 1165 第1191章
- 1166 第1192章 (4000+)
- 1167 第1193章
- 1168 第1194章
- 1169 第1195章
- 1170 第1196章
- 1171 第1197章
- 1172 第1198章
- 1173 第1199章
- 1174 第1200章
- 1175 第1201章
- 1176 第1202章
- 1177 第1203章
- 1178 第1204章
- 1179 第1205章
- 1180 第1206章
- 1181 第1207章
- 1182 第1208章
- 1183 第1209章
- 1184 第1210章
- 1185 第1211章
- 1186 第1212章
- 1187 第1213章
- 1188 第1214章
- 1189 第1215章
- 1190 第1216章
- 1191 第1217章
- 1192 第1218章
- 1193 第1219章
- 1194 第1220章
- 1195 第1221章
- 1196 第1222章
- 1197 第1223章
- 1198 尾声
- 1199 番外(一)
- 1200 番外(二)
- 1201 番外(一)
- 1202 番外(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49章
第1049章
柳水寒离开,方默南挥手让包厢里的服务员退下,起身打开包厢的半边窗户,整个湖区的景色是尽收眼底。“果然景色极美!”
湖水由于地热而高温,颜色因为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呈现出蓝色,真的是非常蓝,绝非近似蓝色。湖底的泥浆是白色的,因为湖水位于石灰岩之上,这也使得湖岸看起来好像白色的沙滩。湖水周围的陆地呈现出黑色或绿色,绿色的是苔藓。由于是冬季,所以湖水中的热量迅速散发到空气中,带起一大片水汽。真是“云蒸霞蔚”,是对蓝色温泉湖最好的描述。
湖区周围由于气温较高,没有植物生长,不过远处可是竹林幽幽,能听见雪花飘落在竹叶上沙沙声。
竹子四季常青,其实冬季竹叶也掉落一些,只不过不会像其他落叶的乔木,掉光光。
竹子与松树、梅花是华夏冬季三大吉祥植物,合称为“岁寒三友”,古代的文人墨客常以咏竹、画竹为趣。白雪皑皑一片,竹子仍在严寒中穿着绿衣,屹立不倒。
“这里的竹子可真多。”姥姥抿口茶道。
“妈这还是在城市里,你去山里看看,那漫山遍野的都是竹子,我算是见识过了。”方妈接着道,“古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一说法。在农村,竹子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密切,家家都种有竹子。”
方妈笑着说道,“这还是这些年修养声息蓄积量回升来着。这里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清末至民国初年,楠竹已遍布全境。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楠竹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北洋军阀在北上失败后,向北退守这里,由于时遇汛期。城外围的西河水深面阔使北伐军攻城造成极大困难。这时,城内的百姓用楠竹钉成数百艘竹排,架起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抬着竹担架抢伤员。到了1938年日寇侵占这里后,境内西北部一带等平丘地域因处铁路、公路沿线,竹林被毁坏一空。幸存的楠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低矮山区。 不过现在嘛!总算恢复起来了。”
“竹子可是全身是宝。”方默南点头道。
方妈请抿了一口茶水又道,“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这竹笋可以吃,竹子的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 加工价值。其中之一就是作为装修材料,制成楠竹家具。”方妈说起来是头头是道。
“老妈。没少下功夫啊!”方默南调皮地眨眨眼调侃道。
“呵呵……不瞒你们说,点子是你爸想的,我只不过帮忙找了找资料。”方妈嘿嘿一笑道,“不过现在还不能,这是长远发展计划,现在嘛!一是摸底,二是有些地方得封山育林,修补这几年因竹林的大量采伐导致的环境破坏,所以现在得找寻新的出路。”话落方妈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不能砍伐竹子,不是还有竹笋的嘛!尤其是冬笋营养价值最高的,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楠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不仅可以保证竹子正常生长,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默南摩挲着杯沿道,“当然深加工,附加值才大。”
“也可以在温泉上做做文章吗?我看这里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啊!”方默南食指轻搓着下巴道,“这里曾经是日占区,那么应该保留有日式建筑或者温泉,而且今年国家不是要实行双休日嘛!完全可以在假日经济上做文章,这里地处三省交界,位置是得天独厚啊!”
“三省交界,最容易成为三不管的地带。”姥姥一语中的地说道。
“妈说的是,三不管地带的治安问题可真让人头疼,我查阅了档案,六七十年代,三省毗邻地区曾发生过村民为边界、水事等矛盾纠纷争吵甚至械斗。为了争到地盘,当时三省交界的群众发生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械斗,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最终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事情还惊动了两省领导。后来在双方的妥协让步下,矛盾才得到了一定缓解。现在的双方关系虽然不像前几年非常紧张,就像仇人一样,见了面谁也不理谁,不过也好不到哪去。”方妈可见着亲人了,憋了好久的话,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简单啊!三省联防联治。”熊报春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方默南摇摇头道,“三个人的纠纷有时候还扯不清的,别说这种三不管的地带了,牵扯甚广了,不推诿就不错喽!”
“唉!谁说不是呢!”方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不提这烦心事了,咱们先吃饭。”
方妈话音刚落,菜就如流水似的一一端了上来,方妈挥手让人退下,自己人不需要服务员伺候。
菜色很精致,香味扑鼻,勾起人的食欲。
方妈介绍道,“这蒸三元,即蒸肉圆、蒸豆腐圆、蒸珍珠圆,据说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婴儿满月,婚丧喜事,生日、祝寿等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主菜。”方默南夹起来放进嘴里,“嗯!豆腐圆,色白味纯,松泡软嫩,清香爽口。”
“这糯米圆子,洁白晶莹,软糯鲜嫩,味醇爽口。”姥姥说道。
“这是鳝鱼!”薇拉品尝过后道。
“薇拉这舌头功力见长啊!”方默南赞扬道。
她的赞美让薇拉脸上泛起了笑容,如春花绽放,美女笑就是好看。
“这是泡蒸鳝鱼,这道菜据说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粉蒸无鳞鱼类时,用滚烫的食油处理其表皮,使其表皮形成一些泡状。吃起来滑腻爽口,鲜醇开胃,回味无穷。”方妈说着用公用筷子给姥姥和方默南夹了一块儿放在小碟子呢!
方妈刚想夹给熊报春和薇拉的时候,俩人欠身道,“不用,不用我们自己来。”
“这里都是自己人,别客气啊!”方妈笑道。
“我们不会客气的。”熊报春说道。
方妈是边吃边介绍道,“这是烧三合,用精制的鱼圆、肉糕、肉圆,加上玉兰片、黑木耳、酱油、味精、猪油等调配料经红烧而成。
一菜三样,色泽艳丽,滋味各异,质软鲜嫩。鱼圆是用鱼感鱼肉,加葱姜末、味精、精盐、蛋清、淀粉、用水氽熟;肉糕是猪肉丁加上鱼茸、硝水、葱姜末、精盐、白糖、味精、淀粉和均,摊在豆腐皮上蒸熟;肉圆是猪肉丁加上鱼茸、荸荠丁、葱姜末、胡椒粉、精盐、味精和均,用芝麻油炸熟。”
“老妈到这里你竟研究吃的了。”方默南看她说起来时如数家珍似的。
“南南不是说过,品尝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是你深入了解一个陌生地方的最佳方式。”方妈调侃道。
方默南大言不惭地说道,“我没说错哦!每种文化或者当地的风俗都会在其食物中得到体现,因此,品尝美食能帮助你广交朋友,理解当地历史、政治和宗教信仰。”
“她这是在为吃货找借口。”姥姥不客气地戳穿她的假面道。
“呵呵……谢谢夸赞,一辈子做一个吃货,挺好的。”方默南反而以此为荣道,“吃货的世界里只有食物,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人心可就简单多了!”
四个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现在的人就是心思太多了。
“吃货需要有头脑吗?当然不,有张嘴就够了!”熊报春颇有禅意地说道。
“这皮条鳝鱼,色泽金黄透明,外酥内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方默南说着接替老妈说道,并且夹了一块儿大大的鱼肉放在方妈的碟子里。
“说道吃,我看是咱家你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方妈笑着道,自动的‘退位让贤’。
方默南则当仁不让地一一介绍道,“这是葵花豆腐,在一品豆腐上改进的,用鸡蛋皮切成丝条贴在豆腐上,旁边镶以绿菜叶,形同葵花,故取名‘葵花豆腐’。”
“还真是像极了。”姥姥笑道。
“而这道红烧野鸭,个大、肉肥、味鲜著称。以青头对鸭作原料为佳。将整理后的全鸭切成四十小块,入锅炸干血水,脱生后取出入另锅,投入姜、蒜、酱油、精盐等,用清水焖烧鸭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烧至能拉丝时,出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泽黄亮,烹调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方妈夹了块鸭肉塞进方默南嘴里,咽下后道,挑挑眉道,“嗯!味道棒极了!”
ps:
求票!!
湖水由于地热而高温,颜色因为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呈现出蓝色,真的是非常蓝,绝非近似蓝色。湖底的泥浆是白色的,因为湖水位于石灰岩之上,这也使得湖岸看起来好像白色的沙滩。湖水周围的陆地呈现出黑色或绿色,绿色的是苔藓。由于是冬季,所以湖水中的热量迅速散发到空气中,带起一大片水汽。真是“云蒸霞蔚”,是对蓝色温泉湖最好的描述。
湖区周围由于气温较高,没有植物生长,不过远处可是竹林幽幽,能听见雪花飘落在竹叶上沙沙声。
竹子四季常青,其实冬季竹叶也掉落一些,只不过不会像其他落叶的乔木,掉光光。
竹子与松树、梅花是华夏冬季三大吉祥植物,合称为“岁寒三友”,古代的文人墨客常以咏竹、画竹为趣。白雪皑皑一片,竹子仍在严寒中穿着绿衣,屹立不倒。
“这里的竹子可真多。”姥姥抿口茶道。
“妈这还是在城市里,你去山里看看,那漫山遍野的都是竹子,我算是见识过了。”方妈接着道,“古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一说法。在农村,竹子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密切,家家都种有竹子。”
方妈笑着说道,“这还是这些年修养声息蓄积量回升来着。这里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清末至民国初年,楠竹已遍布全境。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楠竹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北洋军阀在北上失败后,向北退守这里,由于时遇汛期。城外围的西河水深面阔使北伐军攻城造成极大困难。这时,城内的百姓用楠竹钉成数百艘竹排,架起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抬着竹担架抢伤员。到了1938年日寇侵占这里后,境内西北部一带等平丘地域因处铁路、公路沿线,竹林被毁坏一空。幸存的楠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低矮山区。 不过现在嘛!总算恢复起来了。”
“竹子可是全身是宝。”方默南点头道。
方妈请抿了一口茶水又道,“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这竹笋可以吃,竹子的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 加工价值。其中之一就是作为装修材料,制成楠竹家具。”方妈说起来是头头是道。
“老妈。没少下功夫啊!”方默南调皮地眨眨眼调侃道。
“呵呵……不瞒你们说,点子是你爸想的,我只不过帮忙找了找资料。”方妈嘿嘿一笑道,“不过现在还不能,这是长远发展计划,现在嘛!一是摸底,二是有些地方得封山育林,修补这几年因竹林的大量采伐导致的环境破坏,所以现在得找寻新的出路。”话落方妈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不能砍伐竹子,不是还有竹笋的嘛!尤其是冬笋营养价值最高的,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楠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不仅可以保证竹子正常生长,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默南摩挲着杯沿道,“当然深加工,附加值才大。”
“也可以在温泉上做做文章吗?我看这里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啊!”方默南食指轻搓着下巴道,“这里曾经是日占区,那么应该保留有日式建筑或者温泉,而且今年国家不是要实行双休日嘛!完全可以在假日经济上做文章,这里地处三省交界,位置是得天独厚啊!”
“三省交界,最容易成为三不管的地带。”姥姥一语中的地说道。
“妈说的是,三不管地带的治安问题可真让人头疼,我查阅了档案,六七十年代,三省毗邻地区曾发生过村民为边界、水事等矛盾纠纷争吵甚至械斗。为了争到地盘,当时三省交界的群众发生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械斗,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最终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事情还惊动了两省领导。后来在双方的妥协让步下,矛盾才得到了一定缓解。现在的双方关系虽然不像前几年非常紧张,就像仇人一样,见了面谁也不理谁,不过也好不到哪去。”方妈可见着亲人了,憋了好久的话,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简单啊!三省联防联治。”熊报春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方默南摇摇头道,“三个人的纠纷有时候还扯不清的,别说这种三不管的地带了,牵扯甚广了,不推诿就不错喽!”
“唉!谁说不是呢!”方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不提这烦心事了,咱们先吃饭。”
方妈话音刚落,菜就如流水似的一一端了上来,方妈挥手让人退下,自己人不需要服务员伺候。
菜色很精致,香味扑鼻,勾起人的食欲。
方妈介绍道,“这蒸三元,即蒸肉圆、蒸豆腐圆、蒸珍珠圆,据说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婴儿满月,婚丧喜事,生日、祝寿等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主菜。”方默南夹起来放进嘴里,“嗯!豆腐圆,色白味纯,松泡软嫩,清香爽口。”
“这糯米圆子,洁白晶莹,软糯鲜嫩,味醇爽口。”姥姥说道。
“这是鳝鱼!”薇拉品尝过后道。
“薇拉这舌头功力见长啊!”方默南赞扬道。
她的赞美让薇拉脸上泛起了笑容,如春花绽放,美女笑就是好看。
“这是泡蒸鳝鱼,这道菜据说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粉蒸无鳞鱼类时,用滚烫的食油处理其表皮,使其表皮形成一些泡状。吃起来滑腻爽口,鲜醇开胃,回味无穷。”方妈说着用公用筷子给姥姥和方默南夹了一块儿放在小碟子呢!
方妈刚想夹给熊报春和薇拉的时候,俩人欠身道,“不用,不用我们自己来。”
“这里都是自己人,别客气啊!”方妈笑道。
“我们不会客气的。”熊报春说道。
方妈是边吃边介绍道,“这是烧三合,用精制的鱼圆、肉糕、肉圆,加上玉兰片、黑木耳、酱油、味精、猪油等调配料经红烧而成。
一菜三样,色泽艳丽,滋味各异,质软鲜嫩。鱼圆是用鱼感鱼肉,加葱姜末、味精、精盐、蛋清、淀粉、用水氽熟;肉糕是猪肉丁加上鱼茸、硝水、葱姜末、精盐、白糖、味精、淀粉和均,摊在豆腐皮上蒸熟;肉圆是猪肉丁加上鱼茸、荸荠丁、葱姜末、胡椒粉、精盐、味精和均,用芝麻油炸熟。”
“老妈到这里你竟研究吃的了。”方默南看她说起来时如数家珍似的。
“南南不是说过,品尝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是你深入了解一个陌生地方的最佳方式。”方妈调侃道。
方默南大言不惭地说道,“我没说错哦!每种文化或者当地的风俗都会在其食物中得到体现,因此,品尝美食能帮助你广交朋友,理解当地历史、政治和宗教信仰。”
“她这是在为吃货找借口。”姥姥不客气地戳穿她的假面道。
“呵呵……谢谢夸赞,一辈子做一个吃货,挺好的。”方默南反而以此为荣道,“吃货的世界里只有食物,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人心可就简单多了!”
四个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现在的人就是心思太多了。
“吃货需要有头脑吗?当然不,有张嘴就够了!”熊报春颇有禅意地说道。
“这皮条鳝鱼,色泽金黄透明,外酥内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方默南说着接替老妈说道,并且夹了一块儿大大的鱼肉放在方妈的碟子里。
“说道吃,我看是咱家你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方妈笑着道,自动的‘退位让贤’。
方默南则当仁不让地一一介绍道,“这是葵花豆腐,在一品豆腐上改进的,用鸡蛋皮切成丝条贴在豆腐上,旁边镶以绿菜叶,形同葵花,故取名‘葵花豆腐’。”
“还真是像极了。”姥姥笑道。
“而这道红烧野鸭,个大、肉肥、味鲜著称。以青头对鸭作原料为佳。将整理后的全鸭切成四十小块,入锅炸干血水,脱生后取出入另锅,投入姜、蒜、酱油、精盐等,用清水焖烧鸭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烧至能拉丝时,出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泽黄亮,烹调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方妈夹了块鸭肉塞进方默南嘴里,咽下后道,挑挑眉道,“嗯!味道棒极了!”
ps:
求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