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 011章 一鸣惊人
- 12 012章 作弊风波
- 13 013章 技术问题
- 14 014章 改进工艺
- 15 015章 学霸待遇
- 16 016章 打脸杜晓鹏
- 17 017章 专家论证
- 18 018章 经济帐
- 19 019章 无奈加得意
- 20 020章 开公司
- 21 021章 对赌协议
- 22 022章 麻杆哥
- 23 023章 谣言四起
- 24 024章 一切以大纲为准
- 25 025章 除非你是神仙
- 26 026章 赌博真相
- 27 027章 周杨栋下海
- 28 028章 第二次月考
- 29 029章 将高调进行到底
- 30 030章 这不合适吧
- 31 031章 我们有杨硕
- 32 032章 放榜
- 33 033章 引起轰动
- 34 034章 学习小组
- 35 035章 该见见老朋友了
- 36 036章 悬赏功能
- 37 037章 知识竞赛
- 38 038章 白热化竞争
- 39 039章 素质教育
- 40 040章 我叫盖颖
- 41 041章 可怜的徐海军
- 42 042章 打上门来
- 43 043章 碰上高手了
- 44 044章 峰回路转
- 45 045章 简楚月的误会
- 46 046章 小学生麻杆
- 47 047章 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 48 048章 能胡五张牌
- 49 049章 得意的胖子
- 50 050章 麻烦来了
- 51 051章 绝对实力
- 52 052章 光头阿虎
- 53 053章 考前心理波动
- 54 054章 杨硕能做到吗?
- 55 055章 看到了希望
- 56 056章 分班计划
- 57 057章 讨价还价
- 58 058章 杨硕的条件
- 59 059章 鸿宇班
- 60 060章 风光的窦星
- 61 061章 排球大帽
- 62 062章 球场冲突
- 63 063章 杨硕出手
- 64 064章 格斗技巧
- 65 065章 快、准、狠
- 66 066章 你到底是谁
- 67 067章 陪练
- 68 068章 偶遇美女
- 69 069章 拆穿骗局
- 70 070章 人比人活不成
- 71 071章 再遇宋婷
- 72 072章 你不是杨硕
- 73 073章 仰慕者
- 74 074章 百口莫辩
- 75 075章 邮政局长
- 76 076章 宋婷的身份
- 77 077章 利益最大化
- 78 078章 化解危机
- 79 079章 买电脑
- 80 080章 高手在这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21章 对赌协议
021章 对赌协议
周杨栋可能不是个出色的研究人员,但绝对是个好的合作伙伴。中硕公司还没有注册下来,他就给杨硕拉来了一个客户。
不过听完这个客户的介绍,却让杨硕有点哭笑不得。
原来周杨栋领来的这个客户周万顺,其实就是他远房的堂叔,而他的这个堂叔也是有些能耐的人,80年代中期国家的政策刚一放松,就在他们那里牵头成立了第一个乡镇企业,万顺塑料制品厂。
周万顺的这个塑料制品厂,主要生产水杯、脸盆、梳子、水桶等日用品,原料的来源则主要是十里八乡收来的塑料废弃品,这些废弃品不够的时候才从化工厂买点原料。
正是因为这个塑料厂生产的产品接地气,原料的成本也不高,所以刚开业的那几年生意相当火爆,着实赚了一笔钱。
可这样的火爆情况没有持续上几年,随着市场的逐步饱和,还有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厂加入竞争,周万顺的这个厂子越来越不景气,产品严重滞销,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就在周万顺举步维艰的时候,碰到了周杨栋回家探亲。都是一个本家的叔侄,而且周杨栋在省城工作,也算是见过市面的人物,亲戚们就请了当地见过市面的周万顺来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自然就聊到了周杨栋的事业上,多喝了两杯的周杨栋一顿猛吹,他和人合伙开了个什么中硕公司多牛多牛,就连梧城卷烟厂都是靠着他们公司才起死回生。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杨栋这边吹着牛,那边的周万顺可就留心上了,他现在的塑料制品厂也到了需要起死回生的程度,既然人家有本事将那么大的一个卷烟厂都救活了,那自己的这个小厂子肯定不在话下。
于是周万顺就有意的开始恭维奉承周杨栋,一杯一杯的给他敬酒,直到把周杨栋灌得五迷三道了才说出自己的请求,想请周杨栋给他的塑料制品厂把把脉,指点一下怎么才能走出困境。
周杨栋正喝的意气风发,胸膛一拍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直到酒醒了,周万顺这边找上门来,周杨栋才有点傻眼了。他虽然也是中硕公司的股东不假,但卷烟厂的那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杨硕一个人促成的,他连具体的过程都不知道,现在周万顺让他来出点子,他哪有什么点子啊。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乡里乡亲跟前面子不能丢啊,周杨栋装模作样的到厂子里转了一圈,听了情况介绍,丢下一句这事情比较麻烦,要回去研究研究的托辞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哪知道这周万顺还真是个死心眼,居然把他研究研究的话当真了,周杨栋刚回省城没几天,他就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亲自上门了,说什么也要周杨栋给他的企业出个点子啊。
周杨栋哪有什么点子可出,但也不好直接拒绝周万顺,只好带着他来找杨硕。
来的都是客,虽然杨硕对周杨栋这做法一百个不愿意,但毕竟是自己的合作伙伴,能帮的还是要帮一把的。
不过等到听完周万顺厂子的情况后,杨硕还真有几个好主意了。
当然了,这些好主意并不是杨硕自己想出来的,是杨硕通过超级搜索引擎搜出来的,但更准确的说,是周万顺的儿子想出来的。
原来就在刚才,杨硕在超级搜索引擎里搜塑料制品厂解决产品滞销的时候,搜到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居然也是一个万顺塑料制品厂,后来叫着万顺塑业的案例。
杨硕再仔细一看,这个案例说的正是周万顺的这个塑料制品厂,不过时间却是在1993年夏天,那一年周万顺的儿子周成栋刚刚大学毕业,接手家族企业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救活了濒临倒闭的企业,而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打造出了全国民营100强的万顺塑业。
可现在周成栋还没毕业呢,他爸就已经等不及了来求杨硕出点子,而且是这样一副杨硕要不出点子他就不走的架势,杨硕也只好把后世他儿子出的这些点子告诉了他。
比如水杯滞销,可以把当下最火的京广铁路沿线的站名全部印在水杯上,再印个小地图,专门到火车上去卖。
再比如梳子和脸盆滞销,可以和别的产品一起搭配起来销售,抓住农村消费者的心理,采取有买有送的方式做促销。梳子可以和雪花霜搭配,买雪花霜赠梳子,脸盆可以和香皂搭配,买脸盆赠香皂。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塑料厂销路的问题,而且还能顺带的救活一个日化厂,两家的产品互为赠品,也不存在增加成本的情况。
杨硕的建议让周万顺眼前顿时一亮,当场就拿出三万块钱来要感谢杨硕和周杨栋。不过杨硕却没有拿这一万块钱,反倒是提出了另一个建议,要和周万顺签订一个对赌协议。
周万顺厂子最景气的那几年销售额是差不多100万,而杨硕却把对赌的基础放在了一年的销售额200万,200万之内的部分,所有的利润都归周万顺;200-500万之间的部分,中硕公司要分成利润的10%;超出500万的部分,中硕公司的分成比例要提高到20%。
杨硕的这个对赌协议还没有说完,周杨栋就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一样,坚决反对。他虽然是好赌之人,但从来不赌一点赢面都没有的局。就像这个对赌协议一样,要想拿到收益,周万顺厂子的销售额最少也要达到200万,而那个厂子效益最好的时候销售额也才100万,更何况现在根本比不了那些年。
就连周万顺本人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对赌协议虽然听起来新鲜,在他看来一点也不实用,200万的销售额才能拿到的收益,远不比把眼前的三万元钱装进口袋来的实惠。
于是周万顺也委婉的提出,希望杨硕能接受自己的这点心意,如果嫌少,自己可以把报酬提高到五万元。
谁知道杨硕根本不领这个情,还是坚持要签这个对赌协议,还提出如果周万顺真有那个心,他也不要五万元钱,只希望对赌协议的时间期限长一点,三十年就行。
不过听完这个客户的介绍,却让杨硕有点哭笑不得。
原来周杨栋领来的这个客户周万顺,其实就是他远房的堂叔,而他的这个堂叔也是有些能耐的人,80年代中期国家的政策刚一放松,就在他们那里牵头成立了第一个乡镇企业,万顺塑料制品厂。
周万顺的这个塑料制品厂,主要生产水杯、脸盆、梳子、水桶等日用品,原料的来源则主要是十里八乡收来的塑料废弃品,这些废弃品不够的时候才从化工厂买点原料。
正是因为这个塑料厂生产的产品接地气,原料的成本也不高,所以刚开业的那几年生意相当火爆,着实赚了一笔钱。
可这样的火爆情况没有持续上几年,随着市场的逐步饱和,还有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厂加入竞争,周万顺的这个厂子越来越不景气,产品严重滞销,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就在周万顺举步维艰的时候,碰到了周杨栋回家探亲。都是一个本家的叔侄,而且周杨栋在省城工作,也算是见过市面的人物,亲戚们就请了当地见过市面的周万顺来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自然就聊到了周杨栋的事业上,多喝了两杯的周杨栋一顿猛吹,他和人合伙开了个什么中硕公司多牛多牛,就连梧城卷烟厂都是靠着他们公司才起死回生。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杨栋这边吹着牛,那边的周万顺可就留心上了,他现在的塑料制品厂也到了需要起死回生的程度,既然人家有本事将那么大的一个卷烟厂都救活了,那自己的这个小厂子肯定不在话下。
于是周万顺就有意的开始恭维奉承周杨栋,一杯一杯的给他敬酒,直到把周杨栋灌得五迷三道了才说出自己的请求,想请周杨栋给他的塑料制品厂把把脉,指点一下怎么才能走出困境。
周杨栋正喝的意气风发,胸膛一拍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直到酒醒了,周万顺这边找上门来,周杨栋才有点傻眼了。他虽然也是中硕公司的股东不假,但卷烟厂的那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杨硕一个人促成的,他连具体的过程都不知道,现在周万顺让他来出点子,他哪有什么点子啊。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乡里乡亲跟前面子不能丢啊,周杨栋装模作样的到厂子里转了一圈,听了情况介绍,丢下一句这事情比较麻烦,要回去研究研究的托辞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哪知道这周万顺还真是个死心眼,居然把他研究研究的话当真了,周杨栋刚回省城没几天,他就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亲自上门了,说什么也要周杨栋给他的企业出个点子啊。
周杨栋哪有什么点子可出,但也不好直接拒绝周万顺,只好带着他来找杨硕。
来的都是客,虽然杨硕对周杨栋这做法一百个不愿意,但毕竟是自己的合作伙伴,能帮的还是要帮一把的。
不过等到听完周万顺厂子的情况后,杨硕还真有几个好主意了。
当然了,这些好主意并不是杨硕自己想出来的,是杨硕通过超级搜索引擎搜出来的,但更准确的说,是周万顺的儿子想出来的。
原来就在刚才,杨硕在超级搜索引擎里搜塑料制品厂解决产品滞销的时候,搜到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居然也是一个万顺塑料制品厂,后来叫着万顺塑业的案例。
杨硕再仔细一看,这个案例说的正是周万顺的这个塑料制品厂,不过时间却是在1993年夏天,那一年周万顺的儿子周成栋刚刚大学毕业,接手家族企业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救活了濒临倒闭的企业,而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打造出了全国民营100强的万顺塑业。
可现在周成栋还没毕业呢,他爸就已经等不及了来求杨硕出点子,而且是这样一副杨硕要不出点子他就不走的架势,杨硕也只好把后世他儿子出的这些点子告诉了他。
比如水杯滞销,可以把当下最火的京广铁路沿线的站名全部印在水杯上,再印个小地图,专门到火车上去卖。
再比如梳子和脸盆滞销,可以和别的产品一起搭配起来销售,抓住农村消费者的心理,采取有买有送的方式做促销。梳子可以和雪花霜搭配,买雪花霜赠梳子,脸盆可以和香皂搭配,买脸盆赠香皂。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塑料厂销路的问题,而且还能顺带的救活一个日化厂,两家的产品互为赠品,也不存在增加成本的情况。
杨硕的建议让周万顺眼前顿时一亮,当场就拿出三万块钱来要感谢杨硕和周杨栋。不过杨硕却没有拿这一万块钱,反倒是提出了另一个建议,要和周万顺签订一个对赌协议。
周万顺厂子最景气的那几年销售额是差不多100万,而杨硕却把对赌的基础放在了一年的销售额200万,200万之内的部分,所有的利润都归周万顺;200-500万之间的部分,中硕公司要分成利润的10%;超出500万的部分,中硕公司的分成比例要提高到20%。
杨硕的这个对赌协议还没有说完,周杨栋就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一样,坚决反对。他虽然是好赌之人,但从来不赌一点赢面都没有的局。就像这个对赌协议一样,要想拿到收益,周万顺厂子的销售额最少也要达到200万,而那个厂子效益最好的时候销售额也才100万,更何况现在根本比不了那些年。
就连周万顺本人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对赌协议虽然听起来新鲜,在他看来一点也不实用,200万的销售额才能拿到的收益,远不比把眼前的三万元钱装进口袋来的实惠。
于是周万顺也委婉的提出,希望杨硕能接受自己的这点心意,如果嫌少,自己可以把报酬提高到五万元。
谁知道杨硕根本不领这个情,还是坚持要签这个对赌协议,还提出如果周万顺真有那个心,他也不要五万元钱,只希望对赌协议的时间期限长一点,三十年就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