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 第5章 安全码
- 5 第6章 情报院
- 6 第7章 林东权
- 7 第8章 朝总联
- 8 第9章 不归桥
- 9 第10章 通缉犯
- 10 第11章 尖嘴鸭
- 11 第12章 贝克尔
- 12 第13章 女司机
- 13 第14章 屋台通
- 14 第15章 鼠标线
- 15 第16章 青森港
- 16 第17章 革命军
- 17 第18章 少年派
- 18 第19章 阴谋论
- 19 第20章 新干线
- 20 第21章 吸烟室
- 21 第22章 海神号
- 22 第23章 重口味
- 23 第24章 告密者
- 24 第25章 雇佣兵
- 25 第26章 跟踪者
- 26 第27章 阿格斯
- 27 第28章 最幸福
- 28 第29章 斧头李
- 29 第30章 狗骨头
- 30 第31章 混血儿
- 31 第32章 留下来
- 32 第33章 首尔塔
- 33 第34章 反侦察
- 34 第35章 灰眼睛
- 35 第36章 南山南
- 36 第37章 木马计
- 37 第38章 6.3|
- 38 第39章 6.3|
- 39 WwW.lwxs520.Com第40章 6.3独|家
- 40 第41章 6.3|
- 41 第42章 6.3|
- 42 第43章 6.3|
- 43 第44章 6.3|
- 44 第45章 6.3|
- 45 第46章 6.3|
- 46 第47章 6.3|
- 47 第48章 6.3|
- 48 第49章 6.3|
- 49 第50章 6.3|
- 50 第51章 6.3|
- 51 52.第 52 章
- 52 53.第 53 章
- 53 54.第 54 章
- 54 55.第 55 章
- 55 56.第 56 章
- 56 57.第 57 章
- 57 58.第 58 章
- 58 59.第 59 章
- 59 60.第 60 章
- 60 61.第 61 章
- 61 62.第 62 章
- 62 63.第 63 章
- 63 64.第 64 章
- 64 65.第 65 章
- 65 66.第 66 章
- 66 67.第 67 章
- 67 68.第 68 章
- 68 69.第 69 章
- 69 70.第 70 章
- 70 71.第 71 章
- 71 72.第 72 章
- 72 73.第 73 章
- 73 74.第 74 章
- 74 75.第 75 章
- 75 76.第 76 章
- 76 77.第 77 章
- 77 78.第 78 章
- 78 79.第 79 章
- 79 80.第 80 章
- 80 81.第 81 章
- 81 82.第 82 章
- 82 83.第 83 章
- 83 84.第 84 章
- 84 85.第 85 章
- 85 86.第 86 章
- 86 87.第 87 章
- 87 88.第 88 章
- 88 89.第 89 章
- 89 90.第 90 章
- 90 91.第 91 章
- 91 92.第 92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章 鼠标线
第15章 鼠标线
天边有几颗星星闪烁,在寂静的冬夜里显得颇为黯淡。
宋琳将手插在衣兜里,踮脚走在窄窄的路沿上,偶尔跳过某处障碍,动作轻盈得如同精灵。
李正皓跟在她身后,长腿交错慢慢踱步,感觉酒精浸染视线,给世界蒙上了微醺的色彩。
因为那狼吞虎咽的食相,拉面铺子的老板娘感觉受到莫大鼓舞。餐后,对方特意拿出自己私藏的清酒,给他和宋琳分别斟满。
面对这般盛情款待,原本滴酒不沾的李正皓也只好端起杯子,仰头一干而净。
宋琳似乎很能喝,陪着老板娘推杯送盏几个回合,最后还像没事人一样,显得毫无负担。
眼前一阵晕眩,脚下差点踉跄,李正皓后悔先前拒绝得不够干脆,最终自讨苦吃。
从酒量上看,宋琳确实不太可能是个穆斯林。*
看着那忽上忽下的背影,他又开始猜测对方的年龄:二十?二十五?
1991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如果出生在此之前,她应该已经超过二十五岁。李正皓很少与女人打交道,频繁转换的身份又太具有欺骗性,根本无法作为客观年龄的参照。**
话说回来,生于战乱之中的女性,心理年龄恐怕早就超出生理年龄一大截了吧。
回到车库时,林东权还没有回来。
李正皓把那身行头脱掉后,整个人如释重负。和大多数穿惯了军装的人一样,他其实不适合便装。洗澡时顺手将衣物洗净烘干,送去林东权房间的时候,他发现对方仍然不在。
“没关系,”宋琳对此不以为意,“他会回来的。”
第二天早上打开车库大门,林东权果然已经靠在墙角里睡着了。
宋琳上前踢了他一脚,幸灾乐祸地问:“真走了一夜?”
男人揉揉眼睛,满脸委屈表情:“……我钱包不见了。”
“哦,”她点点头,“不见了好,省得暴露身份。”
林东权埋怨:“里面还有好多钱呢。”
李正皓站在一旁,听到这番对话,下意识地将衣兜捂得更紧。
三人如今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被迫团结在一起,出于不同的动机,试图达到同样的目的。尽管矛盾在所难免,终归还是会妥协、退让,继续合作下去。
这里是一间商用车库,一半停车一半仓储,方便物流公司随时理货。后半截还有生活区,配备了基本的卫生设施和休息室,应付日常需求绰绰有余。
他们将没用的家具推开,在生活区中央搭起沙盘,模拟核燃料再处理工厂的实景,标注出各类布防信息。从进入警戒范围的第一步开始,详细周密地安排整个行动计划:具体到每一道门怎么开、可能的监控探头如何避让,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撤离方案,但凡能够想到的,几乎全都有了应对。
林东权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经过一夜暴走,郁卒烦躁统统散去,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现状的无能为力。
与其替叔叔担惊受怕,他更希望好好活下去。
借助之前拍摄的视频,仓库通风口的高度被最终确认——2.5米,和货车顶棚差不多——李正皓尝试几次之后,冲宋琳点点头:“我能上去。”
女人将旅行箱掂了掂,确认道:“能跳下来吗?”
李正皓接过箱子,抿住嘴唇,不再说话。
旅行箱里装着千斤顶和几块废铁,模拟出激光器沉甸甸的分量。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重,但要保证在奔跑过程中的稳定、避免磕碰,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角落里,林东权用3d软件建模完毕,随即一把推开电脑桌,滑动椅子靠到沙盘边,再次提议道:“还是用动滑轮吧?先把东西放下来,后面就好办了。”
“那得在房梁上打洞,墙体也会有损伤。”宋琳皱紧眉头。
按照之前的计划,李正皓拿到激光器后,必须把仿制的模具放到原处。如此一来,至少外观看不出异常,厂方日后销毁这批设施的时候,也不会因数量短少再起怀疑。
多亏贝克尔和那枚随身佩戴的“护身符”,他们提前掌握了激光器的外观特征,并且仿制出足以以假乱真的模具——只要不是真的用来它浓缩核燃料。
然而,没有工具、从两米高的位置往下跳,即便是赤手空拳的人也站不稳,更何况还要带上几十斤的大箱子。
计划再次走进了死胡同。
“不可能。”林东权站起身,在原地来回踱步,“把那么大的激光器从厂区偷出来,肯定会有动静。”
同样的结论他已经重复无数次,宋琳懒得辩驳解释,只是将视线锁定在沙盘上,继续观察仓库的其他入口。
李正皓走到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试图将3d图像调大一些。
林东权一把推开他,不耐烦地吼道:“别乱动!”
身材高大的男人握紧了拳头,目光越来越冷。
“看什么看?”林东权撇撇嘴,满脸不屑,“软件名字都认不全,动坏了谁负责?”
朝鲜被称为“冷战活化石”,面对国际封锁,常年与世隔绝。即便人民军的高级军官,也无权登陆互联网,对计算机的了解十分有限。
更何况,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林东权原本就瞧不起任何人。
察觉到气氛不对,宋琳终于转过头来:“别急着乱发脾气。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们没理由轻易放弃。”
“不是放弃,是面对现实。”林东权叹了口气说,“美军基地就在隔壁,没人想要自找麻烦,但事情必须有所取舍。拿到激光器,还会有足够的时间离境,等警方找到线索,我们早就在釜山上岸了。”
李正皓难得主动开口:“你觉得该怎么办?”
林东权指了指自己的脸:“你问我?我觉得就不该搞什么‘无害化入侵’,制造意外转移视线、趁虚而入拿了就跑,相应的准备早就做好了,只需要调整一下先后顺序而已。”
“你是说车祸爆炸?”李正皓后靠在椅背上,神情微妙,“核燃料工厂发生事故,方圆百里都会封路防泄漏,我们怎么去港口?”
林东权愣住了。
“就算能够顺利上船,等第二天到了釜山,海关也会对来自事故地区的船舶限制入境。即便不是这样,我们下船时,随身行李也会被严格检查。”
“到时候只能把激光器扔进海里。”他顿了顿,继续道:“或者,你其实根本没想过要把它交给朝鲜政府?”
“我……”
宋琳打断了两人的争论:“都别吵了!干扰仪能够侵入视频监控系统,只要你们两个动作迅速,我会在岗哨拖住巡视的警卫。”
“激光器不能受损,这是所有计划的前提。从通风口把激光器放下来的时候,可以使用动滑轮,无非是在墙上打孔固定而已。”她的视线再度回到沙盘上,“李少校行动时带上涂料就好。”
林东权插嘴反问:“什么涂料?”
宋琳挑挑眉:“涂墙的涂料。仓库通风口朝向里侧,即便用滑轮运输过重物,也可以用及时修补痕迹。待涂料风干之后,从外观上很难发现异常。”
这并不是百分百保险的办法,但总好过被人发现。
三人勉强达成一致意见:李正皓拎着油漆工具去练习涂墙技巧;墙体的颜色需要确认,宋琳催促林东权打开厂区的视频资料。
她趴在办公桌旁边,指点要求截取的时间轴。
林东权刚要按动鼠标,下一秒却被死死缠住了脖子。电线越收越紧,阻止了呼吸、凝滞了血流,他感觉生命正从身体里绞沥干净。
想要呼喊求救,根本发不出声音,女人的手掌捂在口鼻,力道沉稳无从反抗。
她沉在男人耳边,压低了嗓子说:“你就这么想死在朝鲜?”
颈项桎梏,林东权无法摇头,只好将手掌在身前来回摆动。
“那就不要让他起疑,不要让他知道激光器只是筹码。”宋琳拽了拽鼠标,骤然收紧的电线令男人几近昏厥,“把激光器‘遗失’在韩国,是意外,不是我们的事先安排。”
尽管脖子上疼得火烧火燎,林东权还是挣扎着呻&吟以示回应,生怕对方再下狠手。
鼠标线渐渐松开,空气再度回到肺里,劫后余生的恐惧瞬间侵袭。他连滚带爬地躲进墙角,看向女人的眼神惊惶未定。
宋琳一步步走近,表情淡定:“记住刚才的话了吗?”
林东权条件反射似的点头。
她弯下腰,直视着他的眼睛:“情报院只保证过重启‘不归桥’,并没保证用谁去交换李正皓,所以我并不担心你会死。”
纤细的手指抚上男人的面颊,很难想象其中竟蕴含着杀人的力量:“别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好吗?”
宋琳将手插在衣兜里,踮脚走在窄窄的路沿上,偶尔跳过某处障碍,动作轻盈得如同精灵。
李正皓跟在她身后,长腿交错慢慢踱步,感觉酒精浸染视线,给世界蒙上了微醺的色彩。
因为那狼吞虎咽的食相,拉面铺子的老板娘感觉受到莫大鼓舞。餐后,对方特意拿出自己私藏的清酒,给他和宋琳分别斟满。
面对这般盛情款待,原本滴酒不沾的李正皓也只好端起杯子,仰头一干而净。
宋琳似乎很能喝,陪着老板娘推杯送盏几个回合,最后还像没事人一样,显得毫无负担。
眼前一阵晕眩,脚下差点踉跄,李正皓后悔先前拒绝得不够干脆,最终自讨苦吃。
从酒量上看,宋琳确实不太可能是个穆斯林。*
看着那忽上忽下的背影,他又开始猜测对方的年龄:二十?二十五?
1991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如果出生在此之前,她应该已经超过二十五岁。李正皓很少与女人打交道,频繁转换的身份又太具有欺骗性,根本无法作为客观年龄的参照。**
话说回来,生于战乱之中的女性,心理年龄恐怕早就超出生理年龄一大截了吧。
回到车库时,林东权还没有回来。
李正皓把那身行头脱掉后,整个人如释重负。和大多数穿惯了军装的人一样,他其实不适合便装。洗澡时顺手将衣物洗净烘干,送去林东权房间的时候,他发现对方仍然不在。
“没关系,”宋琳对此不以为意,“他会回来的。”
第二天早上打开车库大门,林东权果然已经靠在墙角里睡着了。
宋琳上前踢了他一脚,幸灾乐祸地问:“真走了一夜?”
男人揉揉眼睛,满脸委屈表情:“……我钱包不见了。”
“哦,”她点点头,“不见了好,省得暴露身份。”
林东权埋怨:“里面还有好多钱呢。”
李正皓站在一旁,听到这番对话,下意识地将衣兜捂得更紧。
三人如今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被迫团结在一起,出于不同的动机,试图达到同样的目的。尽管矛盾在所难免,终归还是会妥协、退让,继续合作下去。
这里是一间商用车库,一半停车一半仓储,方便物流公司随时理货。后半截还有生活区,配备了基本的卫生设施和休息室,应付日常需求绰绰有余。
他们将没用的家具推开,在生活区中央搭起沙盘,模拟核燃料再处理工厂的实景,标注出各类布防信息。从进入警戒范围的第一步开始,详细周密地安排整个行动计划:具体到每一道门怎么开、可能的监控探头如何避让,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撤离方案,但凡能够想到的,几乎全都有了应对。
林东权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经过一夜暴走,郁卒烦躁统统散去,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现状的无能为力。
与其替叔叔担惊受怕,他更希望好好活下去。
借助之前拍摄的视频,仓库通风口的高度被最终确认——2.5米,和货车顶棚差不多——李正皓尝试几次之后,冲宋琳点点头:“我能上去。”
女人将旅行箱掂了掂,确认道:“能跳下来吗?”
李正皓接过箱子,抿住嘴唇,不再说话。
旅行箱里装着千斤顶和几块废铁,模拟出激光器沉甸甸的分量。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重,但要保证在奔跑过程中的稳定、避免磕碰,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角落里,林东权用3d软件建模完毕,随即一把推开电脑桌,滑动椅子靠到沙盘边,再次提议道:“还是用动滑轮吧?先把东西放下来,后面就好办了。”
“那得在房梁上打洞,墙体也会有损伤。”宋琳皱紧眉头。
按照之前的计划,李正皓拿到激光器后,必须把仿制的模具放到原处。如此一来,至少外观看不出异常,厂方日后销毁这批设施的时候,也不会因数量短少再起怀疑。
多亏贝克尔和那枚随身佩戴的“护身符”,他们提前掌握了激光器的外观特征,并且仿制出足以以假乱真的模具——只要不是真的用来它浓缩核燃料。
然而,没有工具、从两米高的位置往下跳,即便是赤手空拳的人也站不稳,更何况还要带上几十斤的大箱子。
计划再次走进了死胡同。
“不可能。”林东权站起身,在原地来回踱步,“把那么大的激光器从厂区偷出来,肯定会有动静。”
同样的结论他已经重复无数次,宋琳懒得辩驳解释,只是将视线锁定在沙盘上,继续观察仓库的其他入口。
李正皓走到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试图将3d图像调大一些。
林东权一把推开他,不耐烦地吼道:“别乱动!”
身材高大的男人握紧了拳头,目光越来越冷。
“看什么看?”林东权撇撇嘴,满脸不屑,“软件名字都认不全,动坏了谁负责?”
朝鲜被称为“冷战活化石”,面对国际封锁,常年与世隔绝。即便人民军的高级军官,也无权登陆互联网,对计算机的了解十分有限。
更何况,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林东权原本就瞧不起任何人。
察觉到气氛不对,宋琳终于转过头来:“别急着乱发脾气。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们没理由轻易放弃。”
“不是放弃,是面对现实。”林东权叹了口气说,“美军基地就在隔壁,没人想要自找麻烦,但事情必须有所取舍。拿到激光器,还会有足够的时间离境,等警方找到线索,我们早就在釜山上岸了。”
李正皓难得主动开口:“你觉得该怎么办?”
林东权指了指自己的脸:“你问我?我觉得就不该搞什么‘无害化入侵’,制造意外转移视线、趁虚而入拿了就跑,相应的准备早就做好了,只需要调整一下先后顺序而已。”
“你是说车祸爆炸?”李正皓后靠在椅背上,神情微妙,“核燃料工厂发生事故,方圆百里都会封路防泄漏,我们怎么去港口?”
林东权愣住了。
“就算能够顺利上船,等第二天到了釜山,海关也会对来自事故地区的船舶限制入境。即便不是这样,我们下船时,随身行李也会被严格检查。”
“到时候只能把激光器扔进海里。”他顿了顿,继续道:“或者,你其实根本没想过要把它交给朝鲜政府?”
“我……”
宋琳打断了两人的争论:“都别吵了!干扰仪能够侵入视频监控系统,只要你们两个动作迅速,我会在岗哨拖住巡视的警卫。”
“激光器不能受损,这是所有计划的前提。从通风口把激光器放下来的时候,可以使用动滑轮,无非是在墙上打孔固定而已。”她的视线再度回到沙盘上,“李少校行动时带上涂料就好。”
林东权插嘴反问:“什么涂料?”
宋琳挑挑眉:“涂墙的涂料。仓库通风口朝向里侧,即便用滑轮运输过重物,也可以用及时修补痕迹。待涂料风干之后,从外观上很难发现异常。”
这并不是百分百保险的办法,但总好过被人发现。
三人勉强达成一致意见:李正皓拎着油漆工具去练习涂墙技巧;墙体的颜色需要确认,宋琳催促林东权打开厂区的视频资料。
她趴在办公桌旁边,指点要求截取的时间轴。
林东权刚要按动鼠标,下一秒却被死死缠住了脖子。电线越收越紧,阻止了呼吸、凝滞了血流,他感觉生命正从身体里绞沥干净。
想要呼喊求救,根本发不出声音,女人的手掌捂在口鼻,力道沉稳无从反抗。
她沉在男人耳边,压低了嗓子说:“你就这么想死在朝鲜?”
颈项桎梏,林东权无法摇头,只好将手掌在身前来回摆动。
“那就不要让他起疑,不要让他知道激光器只是筹码。”宋琳拽了拽鼠标,骤然收紧的电线令男人几近昏厥,“把激光器‘遗失’在韩国,是意外,不是我们的事先安排。”
尽管脖子上疼得火烧火燎,林东权还是挣扎着呻&吟以示回应,生怕对方再下狠手。
鼠标线渐渐松开,空气再度回到肺里,劫后余生的恐惧瞬间侵袭。他连滚带爬地躲进墙角,看向女人的眼神惊惶未定。
宋琳一步步走近,表情淡定:“记住刚才的话了吗?”
林东权条件反射似的点头。
她弯下腰,直视着他的眼睛:“情报院只保证过重启‘不归桥’,并没保证用谁去交换李正皓,所以我并不担心你会死。”
纤细的手指抚上男人的面颊,很难想象其中竟蕴含着杀人的力量:“别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好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