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0 第170章 催甫的疑惑
- 171 第171章 不速之客
- 172 第172章 纠缠
- 173 第173章 催甫斗丁晟
- 174 第174章 鬼三娘
- 175 第175章 寻仇
- 176 第176章 千钧一发
- 177 第177章 破链爆灵
- 178 第178章 父子
- 179 第179章 玄笔之路
- 180 第180章 孤山共日月
- 181 第181章 明道姑
- 182 第182章 狐道
- 183 第183章 入幻(上)
- 184 第184章 入幻(中)
- 185 第185章 入幻(下)
- 186 第186章 归来
- 187 第187章 室友们
- 188 第188章 若有所觉
- 189 第189章 有书流落
- 190 第190章 宵中怨
- 191 第191章 杨婵的发现
- 192 第192章 再见丁晟
- 193 第193章 出事了
- 194 第194章 意不休(一)
- 195 第195章 意不休(二)
- 196 第196章 意不休(三)
- 197 第197章 阴阳之分
- 198 第198章 坟场
- 199 第199章 阴阳墨的由来
- 200 第200章 冥粒
- 201 第201章 阴阳难合
- 202 第202章 练成了?
- 203 第203章 阴笔之能
- 204 第204章 挑战
- 205 第205章 寻仇
- 206 第206章 恶灵
- 207 第207章 探听
- 208 第208章 威胁
- 209 第209章 食人精神气鬼
- 210 第210章 故友
- 211 第211章 疑惑
- 212 第212章 梁老的决定
- 213 第213章 突破口
- 214 第214章 魏城
- 215 第215章 说服
- 216 第216章 相认
- 217 第217章 放下了
- 218 第218章 后街有间老房子
- 219 第219章 你关门了?
- 220 第220章 抽鬼牌
- 221 第221章 墙里的女生
- 222 第222章 女鬼现身
- 223 第223章 画鬼食阴
- 224 第224章 催甫的宝地
- 225 第225章 被留下的赵泳
- 226 第226章 吸收
- 227 第227章 地笔有患
- 228 第228章 再临刘家村
- 229 第229章 杖打刘琦君
- 230 第230章 天牛山
- 231 第231章 人树
- 232 第232章 种笔
- 233 第233章 求助
- 234 第234章 牛大田的混乱
- 235 第235章 鸡笼村
- 236 第236章 太干净了
- 237 第237章 死因
- 238 第238章 催甫的猜测
- 239 第239章 来犯
- 240 第240章 三邪鬼
- 241 第241章 道行增进
- 242 第242章 鬼斗
- 243 第243章 诛邪
- 244 第244章 丁晟的怒火
- 245 第245章 许童明
- 246 第246章 李沐出事了
- 247 第247章 性情大变
- 248 第248章 蛊线
- 249 第249章 鬼王寻仇
- 250 第250章 丁晟之死
- 251 第251章 阴间
- 252 第252章 戾青
- 253 第253章 天笔
- 254 第254章 山下涧
- 255 第255章 笔落千秋(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80章 孤山共日月
第180章 孤山共日月
城外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棵树,很高的一棵树,似乎将天空分成了两半,一半的天空里挂着一轮弯月,一半的天空里则是一轮艳阳。
不管什么时候看去,都是如此景,神奇而不可思议,杨婵看着连连惊奇。
他们经过大半天的路程,终于来到了这里,只是走到山腰间,便可以清楚看到山上的这种神奇光景,而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光景在他们上得山阶之时,却没能看到。
好像只有在这座山之中,才能看到如此不可思议的一幕。
“虽然已经听外公说过这里,但真正看到时,还是很难习惯。”
看着身边一脸惊奇之色的杨婵,催甫忍不住笑了笑,看到她的笑容的时候,他便很开心,很满足。
——幸好她没事。
“我们直接到山上去就可以了吗?”
人都已经来到了这山腰间,自然是要登山的,不过杨婵也知道他们这一次来的地方非同小可,也不知道这样直接上山合不合适。
关于这一点催长书也没有多说,催甫也不知道,而且如果直接登山不行,他也不知道其他方法,像是要通知山里的人,可是怎么通知?或者找人引荐,可是人在哪里?
“直接上去吧。”
正欲继续往上走的催甫突然又停下来,贴心地问杨婵:“你累了吗?要不再休息一下?”
杨婵连连摇头,俏脸微红。
自她醒过来之后,便发现催甫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很是微妙,那种倍加呵护又忐忑不安的态度也让她小鹿乱撞,每每有一番话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才好,以至于多少次都是沉默。
这种发展让她感到气馁,她不想要这样,可是却不知道除了这样还能怎么样。
“那我们继续走吧。”
催甫走在前面,杨婵则小脚微抬跟在后面,看着始终与她保持着那段小小距离,没有过分接近也不曾远离的身影,杨婵的心头微动,然后微乱。
她发现不管自己的速度是快也好,是慢也罢,催甫始终保持着那样的距离,最容易对自己放心援手的距离,他一直都在小心看护着自己。
心下感动的杨婵,不想再沉默下去,她张了张嘴,却身子一僵。
催甫几乎是同一时间便发现了杨婵的异常,转身时发现杨婵神色有异,看着某处,他也不由得随之看去。
不知不觉间,他们离山顶越来越近,山上那棵树分开日月,随着他们越上得山来,那种奇妙的场景便由浅入深趋向明显,直到恍惚过来时才发现,山道左边对应天空那轮艳阳,亮如白昼,山道右边对应天空那轮弯月,幽暗如夜。
而杨婵所看到的地方,是在那右边的黑夜之中,那里簇拥着道道黑色虚幻的身影,身体上挟着阵阵阴气。
鬼!!
催甫退到杨婵身边。
不过催甫的心思却微沉。
以前的杨婵,是看不到鬼魂的,除非是因为她而翻开了生死簿,被卷入鬼魂的执念中,那个时候的她才能够看到生死簿里面特定的鬼魂,但生死簿之外的鬼魂,杨婵还是看不到的。
但是现在的杨婵,却不是这样,山道右边黑夜里的鬼魂都只不过是寻常鬼魂,而杨婵全部都能看见。
催甫一直不希望杨婵卷入这个世界里,但是现在看来,杨婵已经走得很深很远。
“催甫,他们……”
催甫牵起杨婵的手。
“不用害怕,他们只能躲在黑暗中。”
大多的鬼魂,存在的性质是很单纯的,他们身体属阴,因此也喜欢阴气浓郁的地方,阳气会让他们的阴气有所亏损,所以他们不喜欢阳光。
但对于稍弱些的鬼魂,对阳光可不是不喜那么简单,可以说是害怕,他们害怕阳光,或者应该说他们害怕阳气,而不仅仅阳光带着阳气,阳光孕育生命,所有有生命的生物身上都带着阳气,只是多与少、强与弱的区别而已。
手被催甫牵起,杨婵不由得一颤,但紧接着而来的是一阵心安,被他牵着走,哪怕身边有那么多的鬼魂,她都不害怕了,她都感到安心,因为有人会保护她。
此时此刻,对于自己的心情杨婵再无怀疑,她喜欢催甫,喜欢得不得了。
催甫并不知道此时杨婵心中的想法,若是他知道,只怕会突然之间志得意满,仰天大笑数声。
如他所料,那些鬼魂只是在黑暗边缘盯着他们看,可是却又没有过来的意思,光与暗形成天然的分界线,将他们隔绝在那黑暗之中,而很不巧的是,这条山道正是在那黑暗之外。
即便已经知道那黑暗中的鬼魂都没有威胁性,但是催甫并没有因此放开杨婵的手。
来到山顶之时,往上一看,那棵树却仿佛更加巨大,就好像真的顶着天际,催甫的神色变得郑重许多。
听催长书说过,这座山上有一座庵,称为日月庵。
日月庵之名却不是因为此山的奇异之景而取的,而是因为一个人的神通而取的,而造成此山异景的也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因为一个人在这座山上修行练功,而她的功法使得这座山出现了这等造化奇景,但话又说回来,这般景致,除非拥有灵力,否则是看不出来的。
催甫循着巨大的树木看向树顶,只是这棵树不见其顶。
催甫的目光停下,盯着最低的树枝,哪怕最低,也有二十多米。
树枝上坐着一个人,一个童子。
可是那个童子的装束有些奇怪,他的头发很长,几乎要到脚跟,身上穿得破破烂烂,眼睛用一块肮脏的布给蒙了起来。
可是催甫却觉得,那个童子在看自己。
他明明眼睛被蒙起来,应该看不见,但催甫就是觉得他仿佛在看着自己。
那种感觉非常真切,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迫切,好像有某种力量急于想要让他知道,有人在看着他。
“催甫……”
杨婵也看到了那个童子,她觉得有些诡异,所以有些害怕。
童子站了起来,站在二十多米高的那根横生出来的树枝上,然后一步踏出。
“啊——!!”
杨婵一惊失声,几乎可以想见那个童子从上面掉下来,但紧接着她却是张大了嘴巴半晌没有合上,吃惊地看着树上,或者说是看着头顶虚空。
那个童子并没有掉下来,而是稳稳当当地站在半空中,或者说是浮在半空中。
“他也是……”
“不,他不是鬼。”
催甫摇头,他能看得出来,那个童子并不是鬼。
可是他却能那样悬浮起来,站在半空,或者道行精深者能够做到,但是催甫自认自己是做不到的,而且他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样的道行才能做到这一点。
“你是什么人?”
催甫抬头问他,可是那童子却无动于衷。
“我外公叫催长书,我是催门一脉,外公让我来这里拜访明道姑,你知道她在哪里吗?”
那个童子还是无动于衷。
“你听得到我说话吗?”
催甫下意识里去看那童子的耳朵,这一看之下吓到了他,那耳朵里面打着钉,直接打进了耳洞里。
“这……”
这童子不仅仅眼睛没能视物,连耳朵都是坏的,而且他从出现至今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催甫有些试探地看向他的嘴巴。
但不待催甫细看,那童子突然伸手指向左边一处,然后便腾空掠去。
催甫一惊,连忙拉着杨婵跟了上去。
只觉空间里一阵浓稠的挤压感,而后便像是挣脱了什么束缚,在催甫和杨婵面前出现一座庵。
不管什么时候看去,都是如此景,神奇而不可思议,杨婵看着连连惊奇。
他们经过大半天的路程,终于来到了这里,只是走到山腰间,便可以清楚看到山上的这种神奇光景,而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光景在他们上得山阶之时,却没能看到。
好像只有在这座山之中,才能看到如此不可思议的一幕。
“虽然已经听外公说过这里,但真正看到时,还是很难习惯。”
看着身边一脸惊奇之色的杨婵,催甫忍不住笑了笑,看到她的笑容的时候,他便很开心,很满足。
——幸好她没事。
“我们直接到山上去就可以了吗?”
人都已经来到了这山腰间,自然是要登山的,不过杨婵也知道他们这一次来的地方非同小可,也不知道这样直接上山合不合适。
关于这一点催长书也没有多说,催甫也不知道,而且如果直接登山不行,他也不知道其他方法,像是要通知山里的人,可是怎么通知?或者找人引荐,可是人在哪里?
“直接上去吧。”
正欲继续往上走的催甫突然又停下来,贴心地问杨婵:“你累了吗?要不再休息一下?”
杨婵连连摇头,俏脸微红。
自她醒过来之后,便发现催甫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很是微妙,那种倍加呵护又忐忑不安的态度也让她小鹿乱撞,每每有一番话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才好,以至于多少次都是沉默。
这种发展让她感到气馁,她不想要这样,可是却不知道除了这样还能怎么样。
“那我们继续走吧。”
催甫走在前面,杨婵则小脚微抬跟在后面,看着始终与她保持着那段小小距离,没有过分接近也不曾远离的身影,杨婵的心头微动,然后微乱。
她发现不管自己的速度是快也好,是慢也罢,催甫始终保持着那样的距离,最容易对自己放心援手的距离,他一直都在小心看护着自己。
心下感动的杨婵,不想再沉默下去,她张了张嘴,却身子一僵。
催甫几乎是同一时间便发现了杨婵的异常,转身时发现杨婵神色有异,看着某处,他也不由得随之看去。
不知不觉间,他们离山顶越来越近,山上那棵树分开日月,随着他们越上得山来,那种奇妙的场景便由浅入深趋向明显,直到恍惚过来时才发现,山道左边对应天空那轮艳阳,亮如白昼,山道右边对应天空那轮弯月,幽暗如夜。
而杨婵所看到的地方,是在那右边的黑夜之中,那里簇拥着道道黑色虚幻的身影,身体上挟着阵阵阴气。
鬼!!
催甫退到杨婵身边。
不过催甫的心思却微沉。
以前的杨婵,是看不到鬼魂的,除非是因为她而翻开了生死簿,被卷入鬼魂的执念中,那个时候的她才能够看到生死簿里面特定的鬼魂,但生死簿之外的鬼魂,杨婵还是看不到的。
但是现在的杨婵,却不是这样,山道右边黑夜里的鬼魂都只不过是寻常鬼魂,而杨婵全部都能看见。
催甫一直不希望杨婵卷入这个世界里,但是现在看来,杨婵已经走得很深很远。
“催甫,他们……”
催甫牵起杨婵的手。
“不用害怕,他们只能躲在黑暗中。”
大多的鬼魂,存在的性质是很单纯的,他们身体属阴,因此也喜欢阴气浓郁的地方,阳气会让他们的阴气有所亏损,所以他们不喜欢阳光。
但对于稍弱些的鬼魂,对阳光可不是不喜那么简单,可以说是害怕,他们害怕阳光,或者应该说他们害怕阳气,而不仅仅阳光带着阳气,阳光孕育生命,所有有生命的生物身上都带着阳气,只是多与少、强与弱的区别而已。
手被催甫牵起,杨婵不由得一颤,但紧接着而来的是一阵心安,被他牵着走,哪怕身边有那么多的鬼魂,她都不害怕了,她都感到安心,因为有人会保护她。
此时此刻,对于自己的心情杨婵再无怀疑,她喜欢催甫,喜欢得不得了。
催甫并不知道此时杨婵心中的想法,若是他知道,只怕会突然之间志得意满,仰天大笑数声。
如他所料,那些鬼魂只是在黑暗边缘盯着他们看,可是却又没有过来的意思,光与暗形成天然的分界线,将他们隔绝在那黑暗之中,而很不巧的是,这条山道正是在那黑暗之外。
即便已经知道那黑暗中的鬼魂都没有威胁性,但是催甫并没有因此放开杨婵的手。
来到山顶之时,往上一看,那棵树却仿佛更加巨大,就好像真的顶着天际,催甫的神色变得郑重许多。
听催长书说过,这座山上有一座庵,称为日月庵。
日月庵之名却不是因为此山的奇异之景而取的,而是因为一个人的神通而取的,而造成此山异景的也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因为一个人在这座山上修行练功,而她的功法使得这座山出现了这等造化奇景,但话又说回来,这般景致,除非拥有灵力,否则是看不出来的。
催甫循着巨大的树木看向树顶,只是这棵树不见其顶。
催甫的目光停下,盯着最低的树枝,哪怕最低,也有二十多米。
树枝上坐着一个人,一个童子。
可是那个童子的装束有些奇怪,他的头发很长,几乎要到脚跟,身上穿得破破烂烂,眼睛用一块肮脏的布给蒙了起来。
可是催甫却觉得,那个童子在看自己。
他明明眼睛被蒙起来,应该看不见,但催甫就是觉得他仿佛在看着自己。
那种感觉非常真切,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迫切,好像有某种力量急于想要让他知道,有人在看着他。
“催甫……”
杨婵也看到了那个童子,她觉得有些诡异,所以有些害怕。
童子站了起来,站在二十多米高的那根横生出来的树枝上,然后一步踏出。
“啊——!!”
杨婵一惊失声,几乎可以想见那个童子从上面掉下来,但紧接着她却是张大了嘴巴半晌没有合上,吃惊地看着树上,或者说是看着头顶虚空。
那个童子并没有掉下来,而是稳稳当当地站在半空中,或者说是浮在半空中。
“他也是……”
“不,他不是鬼。”
催甫摇头,他能看得出来,那个童子并不是鬼。
可是他却能那样悬浮起来,站在半空,或者道行精深者能够做到,但是催甫自认自己是做不到的,而且他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样的道行才能做到这一点。
“你是什么人?”
催甫抬头问他,可是那童子却无动于衷。
“我外公叫催长书,我是催门一脉,外公让我来这里拜访明道姑,你知道她在哪里吗?”
那个童子还是无动于衷。
“你听得到我说话吗?”
催甫下意识里去看那童子的耳朵,这一看之下吓到了他,那耳朵里面打着钉,直接打进了耳洞里。
“这……”
这童子不仅仅眼睛没能视物,连耳朵都是坏的,而且他从出现至今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催甫有些试探地看向他的嘴巴。
但不待催甫细看,那童子突然伸手指向左边一处,然后便腾空掠去。
催甫一惊,连忙拉着杨婵跟了上去。
只觉空间里一阵浓稠的挤压感,而后便像是挣脱了什么束缚,在催甫和杨婵面前出现一座庵。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