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9 第二十一章【金樽酒】
- 120 第二十二章【风情错】
- 121 第二十三章【瑞鹤仙】
- 122 第二十四章【怨三叠】
- 123 第二十五章【千两银】
- 124 第二十六章【牡丹祸】
- 125 第二十七章【愁肠度】
- 126 第二十八章【宴蓬莱】
- 127 第二十九章【酿暮雨】
- 128 第三十章【阴晴半】
- 129 第三十一章【华筵散】
- 130 第三十二章【乱尘埃】
- 131 第三十三章【伊妆靓】
- 132 第三十四章【意还萦】
- 133 第三十五章【亲缘尽】(上)
- 134 第三十六章【亲缘尽】(下)
- 135 第三十七章【风霆发】
- 136 第三十八章【莺红乱】
- 137 第三十九章【暗香霏】
- 138 第四十章 【怀袖里】
- 139 第四十一章【雌雄辨】(上)
- 140 第四十二章【雌雄辨】(下)
- 141 第四十三章【猢狲散】
- 142 第四十四章【笼烟絮】
- 143 第四十五章【留残照】
- 144 第四十六章【征鸿起】
- 145 第四十七章【苍莽间】(加更)
- 146 第四十八章【状元游】
- 147 第四十九章【直须折】
- 148 第五十章【空折枝】
- 149 第五十一章【尽韶华】
- 150 第五十二章【调粉脂】
- 151 第五十三章【麒麟发】
- 152 第五十四章【戏流萤】
- 153 第五十五章【叹何时】
- 154 第五十六章【日昽昽】
- 155 第五十七章【王世子】
- 156 第五十八章【断肠债】
- 157 第五十九章【自作孽】
- 158 第六十章【鸳鸯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虐狗)
- 159 第六十一章【云惜月】
- 160 第六十二章【安可知】
- 161 第六十三章【讵非迷】
- 162 第六十四章【易水上】
- 163 第六十五章【入秦庭】
- 164 第六十六章【登云梯】
- 165 第六十七章【燎星火】
- 166 第六十八章【巢南枝】
- 167 第六十九章【不能忘】
- 168 第七十章【篆烟封】
- 169 第七十一章【凌霄路】
- 170 第七十二章【没鸟用】
- 171 第七十三章【情妙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一章【华筵散】
第三十一章【华筵散】
“父皇!”姜鹭闲惶恐地扑倒在地,顾不上什么仪容,环顾周围寻找着可以救她于水火之人。
昭阳大长公主见她看过来别开了眼,沈太后冷漠地注视着她,沈小讷兴味盎然地冲她笑,姜太傅和姜宴殊不会帮她的,姜鹭闲最终还是一步步跪行到太子谆身旁,拉扯着太子谆的袖摆,“殿下……”
祁采采看着殿前宛如苦命鸳鸯的二人,轻拢娥眉,她倒也未曾想到一盆魏紫竟将太子谆也套了进去,没想到看着挺孤高的沈小讷耍起手段来却是迂回百转不亚于深谙此道的宫中老人。
或许自沐阳王出声时她就已经预料到此事不单是针对姜鹭闲的,可即便知晓是针对太子谆的,与沈小慎也毫无关系。
她可以助他称帝,因为较之沐阳王,太子谆更是为一个仁君,但那是入仕之后沈秦微的事情,太子谆的一切与已经入土为安的废太子妃祁采采还有痴恋他六载最终撒手人寰的沈小慎不该再有任何联系。
即便告诫自己要淡忘旧情,看到太子谆揽姜鹭闲入怀的那一刹那心还是挛缩成一团,越想别开眼,越挪不开分毫。
看着爱女如魔怔般捏着小匙搅动着瓷盅里的银耳雪梨,而一双眼都吸在太子谆身上,沈夫人不禁担忧地握住了爱女的手。
掌心传来的温度令祁采采回了神,暖暖地喊了一声娘,沈夫人替她撩起耳边的碎发,千言万语都包含在无声无息里。祁采采觉着鼻头一酸,忙拿了绣帕掩面,她又不是小慎那爱哭包,哭甚么哭呢!
太子谆附在姜鹭闲耳畔轻声说道:“父皇是让你敬孝啊,侧妃可是不愿?”
声音听不出喜怒,姜鹭闲却是听明白了这是在警告她若再拒绝就可视为不孝,而不孝一说可大可小,她已然惹了皇帝不悦,哪还敢再造次。
“儿臣谢父皇恩典。”能明显感受到芒刺在背,姜鹭闲此刻心乱如麻,什么主意都没了,只盼着皇帝早点放她离开殿前。
太子谆绽放明媚一笑,对皇帝再拜了拜,说道:“父皇,儿臣深信以侧妃之聪颖您的吩咐定不是难事,”转而又对姜鹭闲私语道:“过几日会来看你,你便安心在这养花。”
两句话声量相差不大,是以太子谆对姜鹭闲的私语也就入了众人的耳,尤以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不可置信太子竟真心系姜家女,一股失去控制的烦躁油然而生,皇帝沉声道:
“朕乏了,宴席就到此为止吧?母后意下如何?”
“哀家正是此意。”
于是不等姜鹭闲被带下去皇帝便先行离开了,那老道紧随其后,其次才是袭云与御前太监陆公公的位置。
在陆公公看来皇帝较以往康健了许多,能独自步行,但却变得嗜睡易乏,明眼人都觉得其中有猫腻,可皇帝深信不疑老道的话,每日定时服用着冉遗鱼精髓与其他草药炼制的长生丹,谁的劝都不听。
只有皇帝自己明晰这丹药的神奇之处,自从服用此丹夜里萧后冤魂吟唱的阵阵歌声再没听到过,他以为萧后冤魂终于被地府收去,来聚景园前夜便没再服丹药,三更时果然又响起高高低低的女子啼哭之音,扰得他不得安寝,今日在宴上才阖着眼歇了数次。
皇帝自觉不能再离了老道,除却为了长生,他更希望萧琇莹的冤魂能早日转入轮回,再不相见,遂长生丹不仅增的是他的寿命,还要除了萧后在他心中的残影。
路过太子谆身边时陆公公一声长叹将太子谆扶了起来,感谢道:“杂家替那几个孩子谢过太子殿下。”看向他身后的姜鹭闲时摇了摇头,有些后话儿就没说出来。而袭云并未顾及那许多,对太子谆福身行了礼后直接道:
“奴婢会吩咐聚景园的宫人伺候好姜侧妃,起码在魏紫再次开花前请殿下莫要挂怀侧妃。”说罢也不停留,留给姜鹭闲一个背影。
姜鹭闲早在患得患失间放弃了挣扎,被宫人接走时很乖顺,也算留有一点尊严。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在座的人深以为然,且看前一刻还趾高气扬的太子侧妃下一瞬就成了花匠,可比伶人换装快多了,窃笑声在暗处蔓延着,若不是姜太傅那铁青的面色,又有谁不想放声大笑呢。
不过定昏时分,散了宴,众人或意犹未尽,或意兴阑珊。
无甚目的而来的人自然意犹未尽,今日无论戏台上还是戏台下都是好戏连连,真还舍不得就这么回了。
而为了让自家女儿在太子谆面前留个印象来的那些夫人自然意兴阑珊,游园时有姜侧妃一直守着太子谆她们也不好明示心意,错过了大好机会,而宴席上除了沈家那曾经的京都第一才女露了脸面,还是姜侧妃最招人艳羡,太子谆一次次相护,可碎了不少千金淑媛的心。即便今夜之后姜侧妃就算被变相囚禁在聚景园,可却并不代表她们就有了机会能取而代之。
怎么才能入了太子谆的眼,夺了他的心,权且再作商量,先去自家附近的庄子上歇一夜补补今日耗费的精魂才是正事。
祁采采同沈夫人走在最后,有些心不在焉,只是宫里人多口杂沈夫人不便多言,没走两步便见太后身边的宫人急急拦了路道:
“沈夫人万福,太后吩咐让沈姑娘陪她在聚景园里小住几日,特来给您打个报备。”
“这……”沈夫人觉着事出突然唯恐有诈迟疑着不肯松口。
宫人又福身自怀中拿出慈懿宫的令牌,笑道:“夫人若是仍担忧便随奴婢一同过去罢,太后还吩咐了若是沈夫人不放人便让夫人跟了一起过去。”
沈夫人这才信了宫人的话,只是沈太后作何盯上了小慎,她与其自个儿在屋里瞎猜,还不如亲自去探探。
母女俩相携着到了瀛春堂,上首坐着的不止沈太后,还有昭阳大长公主,祁采采心里莫名不安,随着沈夫人一道行了礼,便听昭阳大长公主和颜悦色道:
“好孩子你过来,老身问你你可还对谆儿留有余情?”
昭阳大长公主见她看过来别开了眼,沈太后冷漠地注视着她,沈小讷兴味盎然地冲她笑,姜太傅和姜宴殊不会帮她的,姜鹭闲最终还是一步步跪行到太子谆身旁,拉扯着太子谆的袖摆,“殿下……”
祁采采看着殿前宛如苦命鸳鸯的二人,轻拢娥眉,她倒也未曾想到一盆魏紫竟将太子谆也套了进去,没想到看着挺孤高的沈小讷耍起手段来却是迂回百转不亚于深谙此道的宫中老人。
或许自沐阳王出声时她就已经预料到此事不单是针对姜鹭闲的,可即便知晓是针对太子谆的,与沈小慎也毫无关系。
她可以助他称帝,因为较之沐阳王,太子谆更是为一个仁君,但那是入仕之后沈秦微的事情,太子谆的一切与已经入土为安的废太子妃祁采采还有痴恋他六载最终撒手人寰的沈小慎不该再有任何联系。
即便告诫自己要淡忘旧情,看到太子谆揽姜鹭闲入怀的那一刹那心还是挛缩成一团,越想别开眼,越挪不开分毫。
看着爱女如魔怔般捏着小匙搅动着瓷盅里的银耳雪梨,而一双眼都吸在太子谆身上,沈夫人不禁担忧地握住了爱女的手。
掌心传来的温度令祁采采回了神,暖暖地喊了一声娘,沈夫人替她撩起耳边的碎发,千言万语都包含在无声无息里。祁采采觉着鼻头一酸,忙拿了绣帕掩面,她又不是小慎那爱哭包,哭甚么哭呢!
太子谆附在姜鹭闲耳畔轻声说道:“父皇是让你敬孝啊,侧妃可是不愿?”
声音听不出喜怒,姜鹭闲却是听明白了这是在警告她若再拒绝就可视为不孝,而不孝一说可大可小,她已然惹了皇帝不悦,哪还敢再造次。
“儿臣谢父皇恩典。”能明显感受到芒刺在背,姜鹭闲此刻心乱如麻,什么主意都没了,只盼着皇帝早点放她离开殿前。
太子谆绽放明媚一笑,对皇帝再拜了拜,说道:“父皇,儿臣深信以侧妃之聪颖您的吩咐定不是难事,”转而又对姜鹭闲私语道:“过几日会来看你,你便安心在这养花。”
两句话声量相差不大,是以太子谆对姜鹭闲的私语也就入了众人的耳,尤以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不可置信太子竟真心系姜家女,一股失去控制的烦躁油然而生,皇帝沉声道:
“朕乏了,宴席就到此为止吧?母后意下如何?”
“哀家正是此意。”
于是不等姜鹭闲被带下去皇帝便先行离开了,那老道紧随其后,其次才是袭云与御前太监陆公公的位置。
在陆公公看来皇帝较以往康健了许多,能独自步行,但却变得嗜睡易乏,明眼人都觉得其中有猫腻,可皇帝深信不疑老道的话,每日定时服用着冉遗鱼精髓与其他草药炼制的长生丹,谁的劝都不听。
只有皇帝自己明晰这丹药的神奇之处,自从服用此丹夜里萧后冤魂吟唱的阵阵歌声再没听到过,他以为萧后冤魂终于被地府收去,来聚景园前夜便没再服丹药,三更时果然又响起高高低低的女子啼哭之音,扰得他不得安寝,今日在宴上才阖着眼歇了数次。
皇帝自觉不能再离了老道,除却为了长生,他更希望萧琇莹的冤魂能早日转入轮回,再不相见,遂长生丹不仅增的是他的寿命,还要除了萧后在他心中的残影。
路过太子谆身边时陆公公一声长叹将太子谆扶了起来,感谢道:“杂家替那几个孩子谢过太子殿下。”看向他身后的姜鹭闲时摇了摇头,有些后话儿就没说出来。而袭云并未顾及那许多,对太子谆福身行了礼后直接道:
“奴婢会吩咐聚景园的宫人伺候好姜侧妃,起码在魏紫再次开花前请殿下莫要挂怀侧妃。”说罢也不停留,留给姜鹭闲一个背影。
姜鹭闲早在患得患失间放弃了挣扎,被宫人接走时很乖顺,也算留有一点尊严。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在座的人深以为然,且看前一刻还趾高气扬的太子侧妃下一瞬就成了花匠,可比伶人换装快多了,窃笑声在暗处蔓延着,若不是姜太傅那铁青的面色,又有谁不想放声大笑呢。
不过定昏时分,散了宴,众人或意犹未尽,或意兴阑珊。
无甚目的而来的人自然意犹未尽,今日无论戏台上还是戏台下都是好戏连连,真还舍不得就这么回了。
而为了让自家女儿在太子谆面前留个印象来的那些夫人自然意兴阑珊,游园时有姜侧妃一直守着太子谆她们也不好明示心意,错过了大好机会,而宴席上除了沈家那曾经的京都第一才女露了脸面,还是姜侧妃最招人艳羡,太子谆一次次相护,可碎了不少千金淑媛的心。即便今夜之后姜侧妃就算被变相囚禁在聚景园,可却并不代表她们就有了机会能取而代之。
怎么才能入了太子谆的眼,夺了他的心,权且再作商量,先去自家附近的庄子上歇一夜补补今日耗费的精魂才是正事。
祁采采同沈夫人走在最后,有些心不在焉,只是宫里人多口杂沈夫人不便多言,没走两步便见太后身边的宫人急急拦了路道:
“沈夫人万福,太后吩咐让沈姑娘陪她在聚景园里小住几日,特来给您打个报备。”
“这……”沈夫人觉着事出突然唯恐有诈迟疑着不肯松口。
宫人又福身自怀中拿出慈懿宫的令牌,笑道:“夫人若是仍担忧便随奴婢一同过去罢,太后还吩咐了若是沈夫人不放人便让夫人跟了一起过去。”
沈夫人这才信了宫人的话,只是沈太后作何盯上了小慎,她与其自个儿在屋里瞎猜,还不如亲自去探探。
母女俩相携着到了瀛春堂,上首坐着的不止沈太后,还有昭阳大长公主,祁采采心里莫名不安,随着沈夫人一道行了礼,便听昭阳大长公主和颜悦色道:
“好孩子你过来,老身问你你可还对谆儿留有余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