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4 第十四章 相拥六出景
- 65 第十五章 立使下马威
- 66 第十六章 人间欢不尽
- 67 第十七章 不速之贵客
- 68 第十八章 庶女谋上位
- 69 第十九章 无辜受掌掴
- 70 第二十章 咄咄紧相逼
- 71 第廿一章 游荔篡中宫
- 72 第廿二章 众怒一触溃
- 73 第廿三章 自寻死路去
- 74 第廿四章 鞑靼屡犯境
- 75 第廿五章 难消心头恨
- 76 第廿六章 商陆噬人命
- 77 第廿七章 一举溃王氏
- 78 第廿八章 荆王献佳人
- 79 第廿九章 帝御榻传药
- 80 第三十章 年关清门户
- 81 第卅一章 询问非质问
- 82 第卅二章 隆禧殿收奴
- 83 第卅三章 分歧误隔阂
- 84 第卅四章 都人计复仇
- 85 第卅五章 家宴尽不快
- 86 第卅六章 意灵姝侍寝
- 87 第卅七章 赐婚壮家势
- 88 第卅八章 夫妇险遇刺
- 89 第卅九章 娉婷羞入宫
- 90 第四十章 万事藏于心
- 91 第卌一章 子不与君和
- 92 第卌二章 笑与堂姊言
- 93 第卌三章 方幡然醒悟
- 94 第卌四章 好似旧爱归
- 95 第卌五章 和好且如初
- 96 第卌六 阴晴忽不定
- 97 第卌七章 欣喜染眉梢
- 98 第卌八章 世事皆难料
- 99 第卌九章 悲从喜中来
- 100 第五十章 步步惊弦心
- 101 第圩一章 四处险环生
- 102 第圩二章 两子命各异
- 103 第一章 得兵符为礼
- 104 第二章 郑氏苦算计
- 105 第三章 五月方赐名
- 106 第四章 奈何终立储
- 107 第五章 冷语出如注
- 108 第六章 樊山王密报
- 109 第七章 私查朱见潚
- 110 第八章 计引蛇出洞
- 111 第九章 瑾瑜由生恨
- 112 第十章 隐隐若痴昧
- 113 第十一章 红颜总薄命
- 114 第十二章 冥婚结姻缘
- 115 第十三章 四座惧且怒
- 116 第十四章 身世至迷惘
- 117 第十五章 金氏狠杀夫
- 118 第十六章 藏尸乾清宫
- 119 第十七章 凶指御街行
- 120 第十八章 南絮忠护主
- 121 第十九章 临别诉衷肠
- 122 第二十章 降罪黜荆王
- 123 第廿一章 比武试真凶
- 124 第廿二章 方知都人逝
- 125 第廿三章 主仆情至深
- 126 第廿四章 割发结同心
- 127 第廿五章 重创朱佑杬
- 128 第廿六章 婚宴削兵势
- 129 第廿七章 残羹置醋饮
- 130 第廿八章 一举网三人
- 131 第廿九章 不悦斥田氏
- 132 第三十章 歹心凶倪岳
- 133 第卅一章 直言荐徐琼
- 134 第卅二章 痴心妄寻嗣
- 135 第卅三章 奈何诛已心
- 136 第卅四章 折寿求子嗣
- 137 第卅五章 易储事不休
- 138 第卅六章 兴王现野心
- 139 第卅七章 受惊于陶韫
- 140 第卅八章 惜刘吉致仕
- 141 第卅九章 兄弟相盘算
- 142 第四十章 私心为保命
- 143 第卌一章 疾中闻病耗
- 144 第卌二章 不幸染天花
- 145 第卌三章 劳中辛侍疾
- 146 第卌四章 不忍心绞痛
- 147 第卌五章 帝留书辞别
- 148 第卌六章 思君望菩提
- 149 第卌七章 奉天殿逼宫
- 150 第卌八章 力与之周旋
- 151 第卌九章 难产弥留际
- 152 第五十章 回魂来续命
- 153 第圩一章 新仇与旧恨
- 154 第圩二章 终审知反心
- 155 第圩三章 望雨生怜意
- 156 第圩四章 解怨且释结
- 157 第圩五章 周张起忿争
- 158 第圩六章 火烧周家巷
- 159 第圩七章 诸事迎刃解
- 160 第圩八章 怒贬众言官
- 161 第圩九章 兄妹两相争
- 162 第六十章 十二年之喜
- 163 第一章 痴女若痴女
- 164 第二章 一怒狱何鼎
- 165 第三章 诬内外勾结
- 166 第四章 诫子实训夫
- 167 第五章 以礼视众臣
- 168 第六章 文华殿就学
- 169 第七章 毓秀亭之祸
- 170 第八章 制骨柄牙刷
- 171 第九章 新科舞弊案
- 172 第十章 访尚书救友
- 173 第十一章 力保唐伯虎
- 174 第十二章 微服下江南
- 175 第十三章 巧遇沈九娘
- 176 第十四章 吴中四才子
- 177 第十五章 莲生自莲生
- 178 第十六章 东宫伴侍读
- 179 第十七章 相爱苦相瞒
- 180 第十八章 情人相怨艾
- 181 第十九章 孝肃太后故
- 182 第二十章 郑旺妖言案
- 183 第廿一章 阴阳两相隔
- 184 第廿二章 新帝继大统
- 185 第廿三章 豹房传噩耗
- 186 第廿四章 花开花又落
- 187 番外因果
- 188 第廿四章 花开花又落
- 189 番外因果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廿四章 鞑靼屡犯境
第廿四章 鞑靼屡犯境
张均枼看着似乎极是疲惫,脸色蜡黄,面容憔悴,侧卧在软榻上,单手支额,双目微合,似已休憩。
说来前两日游荔死在坤宁宫外头,旁人虽未曾怀疑她,可隆庆却是将所有矛头都指向她,如此一来,想必换做任何人,都难免有诸多不适。
“娘娘。”
玉珠一向不知分寸,不顾及张均枼已睡去便走来唤了她,南絮方才点了薰炉,转过身见玉珠手中拿着一封信走至张均枼身前,自然已猜想到她要做什么,正想开口提醒她莫要扰了张均枼歇息,岂知她已开口唤了。
好在张均枼还醒着,倒是不曾责怪玉珠,她只是缓缓睁眼,见玉珠手上拿着封信,便又慵懒的闭上,略是不悦的问道:“是什么?”
“陛下差人送来的,说是李朝王后遣使臣捎给娘娘的,请娘娘过目。”
“李朝?”张均枼双眼微张,说起李朝的王后,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左钰,她接过信函看了看,目中却是怔怔,黛眉紧蹙,极是震惊。
南絮见她如此,不免疑惑,忙走来侍立在她身侧,问道:“娘娘怎么了?”
张均枼轻放下信函,沉沉一叹,道:“钰儿死了。”
“钰儿?”南絮问:“可是李朝那位顺淑长公主?”
张均枼微微颔首,“嗯。”
南絮不再言语,她知张均枼当初与左钰要好,如今这一噩耗,自然叫她免不了悲恸。
怎知张均枼竟是一声冷笑,道:“红颜薄命,”张均枼言罢下榻,朝殿外走去,南絮紧跟着上前扶着。
“陛下!”
彼时乾清宫正是安静,忽有一侍卫手持密函不事先通报便闯进来,朱佑樘闻唤抬眼,那侍卫方巧也已走至书案前,单膝跪地,两手握拳,禀道:“兰州卫急报!”
朱佑樘闻知是急报,免不了有几分紧张,急忙望向他,张瑜见那侍卫手中欲要呈上的密函,便走去取来交至朱佑樘手中。
拆开一看,朱佑樘自然一惊,那侍卫接着道:“鞑靼小王子犯境,直入陕西,现已入兰州卫,地方都指挥使司正全力御敌,望陛下即刻加派兵力。”
朱佑樘听罢反而镇定,只道:“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
“张瑜,”朱佑樘道:“你即刻为朕拟旨,命左都御史马文升携兵符去往西宁卫,告知西宁都指挥使廖斌,调一万兵马至兰州御敌。”
“是。”
待张瑜携圣旨与兵符出了乾清宫去,朱佑樘方才定下心,单手撑着额头支在书案上,双目紧闭,眉心高高隆起,良久才悠悠问道:“朕有多少日未去坤宁宫了?”
游泰顿了顿,答:“五日了。”
朱佑樘缓缓睁眼,凝着一侧的薰炉,目中从不曾移过。
五日未见了,她应该想他了。
而今三月,春花尽开,宫后苑的金达莱开得也极是漂亮。
张均枼依稀记得,当初左钰忽然见到这一丛金达莱时的欣喜若狂,那女子笑靥如花,望着一丛枯木却如逢春一般。
她还记得,那晚左钰同邵淑尤和周有卉一起以扶乩之术请仙,那时她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她的寿数。
张均枼虽不知有卉装神弄鬼到底是如何作答的,却也猜想到,她答的定然是高龄,是以左钰才会露出那浅浅一笑。
她当然记得左钰问的第二个问题,她问了,太子妃最终会是谁。
张均枼远远注视着那一丛金达莱,嘴角一丝冷笑浮现,原来心思单纯的钰儿也是有野心的。
只是不知她的野心,是为她自己,还是为了她的家国。
那么她当初会进宫,果真是因马贼的劫持吗……
还是,从一开始,她便是李朝派来的细作……
若真是如此,那便还会有第二个左钰,第三个左钰潜伏在紫禁城,那个纪莞,她到底是谁的人……
也是李朝的细作的吗,还是,另有其主……
张均枼余光忽然瞧见南絮转身向左,福身行礼,便顺着南絮所见看去,原来是朱佑樘。
她心底对朱佑樘多少还是有些许怨气,便极是生分的与他行礼。
朱佑樘也知她心中有气,便急忙上前将她扶着,温润一笑,道:“有心事?”
张均枼直起身,淡然道:“没有。”
朱佑樘未再多言,只道:“我有事想同你说。”
张均枼抬眼望着他,分明已瞧见了他目中的丝丝浮躁。
朱佑樘似乎避嫌,看了眼南絮,示意她退下,游泰转而亦随南絮退至一边。
“枼儿,我问你,”朱佑樘凝着张均枼的晶亮清澈的眸子,蹙眉极是认真,沉声道:“鞑靼屡次犯境,我当如何?”
张均枼微微一怔,她不曾想朱佑樘竟会突然问她这个。
鞑靼是元朝残存的蒙古贵族势力,自退回草原时便称国号为“北元”,却因英宗土木堡之变,整个北元又内讧不断,导致东西两部迅速分裂,如今东部蒙古为瓦剌,西部蒙古,便是屡屡骚扰中原北部边境之地的鞑靼。
当年太祖大兴土木,建造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元势力,还曾与北元君主达成共识,称“君主沙漠,朕主中国”,不曾想,北元这一百多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兴兵攻入京城,光复元朝。
“当守无疑。”
张均枼的意思,鞑靼屡次犯境,无非就是想要收复原本属于他们的领土,好一统中原,不过北部边境之地兵力雄厚,岂是他们区区小国靠着蚍蜉之力就能撼动的。
他们之所以不敢以全部兵力犯境,就是因他们还觊觎大明的势力,既是如此,倒不如陪他们玩玩,如此一来,既能打压他们的气势,又能损耗他们的兵力。
“我想御驾亲征。”
张均枼一惊,怔了许久才道:“陛下想学英宗吗?”
“英宗御驾亲征,不敌瓦剌,反成俘虏,如今陛下也要御驾亲征,不怕重蹈英宗的覆辙?”张均枼淡淡一笑,“陛下如今继位不过半年,且不说朝纲未为稳固,如若这时将朝中事务尽数交由内阁,陛下果真放心的下?”
“臣妾一席话自然算不得什么,陛下若想御驾亲征,还得天下子民同意了才行。”
朱佑樘听罢竟是侃侃一笑,望着张均枼道:“你生气了?”
张均枼侧过身不再看他,似乎置气,朱佑樘这便抬臂揽住她肩,和言道:“听你的,以后什么都听你的。”
“姑姑!”眉黛一见南絮站在这儿,便急忙跑过来,神色张皇莫掩,苍白似受了惊吓。
她开口正要说事,却见游泰亦在此,不好多说,便贴附在南絮耳边。
闻罢眉黛此番耳语,南絮着实惊诧,满腹的狐疑,连忙疾步赶至张均枼身边。
“娘娘!”
说来前两日游荔死在坤宁宫外头,旁人虽未曾怀疑她,可隆庆却是将所有矛头都指向她,如此一来,想必换做任何人,都难免有诸多不适。
“娘娘。”
玉珠一向不知分寸,不顾及张均枼已睡去便走来唤了她,南絮方才点了薰炉,转过身见玉珠手中拿着一封信走至张均枼身前,自然已猜想到她要做什么,正想开口提醒她莫要扰了张均枼歇息,岂知她已开口唤了。
好在张均枼还醒着,倒是不曾责怪玉珠,她只是缓缓睁眼,见玉珠手上拿着封信,便又慵懒的闭上,略是不悦的问道:“是什么?”
“陛下差人送来的,说是李朝王后遣使臣捎给娘娘的,请娘娘过目。”
“李朝?”张均枼双眼微张,说起李朝的王后,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左钰,她接过信函看了看,目中却是怔怔,黛眉紧蹙,极是震惊。
南絮见她如此,不免疑惑,忙走来侍立在她身侧,问道:“娘娘怎么了?”
张均枼轻放下信函,沉沉一叹,道:“钰儿死了。”
“钰儿?”南絮问:“可是李朝那位顺淑长公主?”
张均枼微微颔首,“嗯。”
南絮不再言语,她知张均枼当初与左钰要好,如今这一噩耗,自然叫她免不了悲恸。
怎知张均枼竟是一声冷笑,道:“红颜薄命,”张均枼言罢下榻,朝殿外走去,南絮紧跟着上前扶着。
“陛下!”
彼时乾清宫正是安静,忽有一侍卫手持密函不事先通报便闯进来,朱佑樘闻唤抬眼,那侍卫方巧也已走至书案前,单膝跪地,两手握拳,禀道:“兰州卫急报!”
朱佑樘闻知是急报,免不了有几分紧张,急忙望向他,张瑜见那侍卫手中欲要呈上的密函,便走去取来交至朱佑樘手中。
拆开一看,朱佑樘自然一惊,那侍卫接着道:“鞑靼小王子犯境,直入陕西,现已入兰州卫,地方都指挥使司正全力御敌,望陛下即刻加派兵力。”
朱佑樘听罢反而镇定,只道:“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
“张瑜,”朱佑樘道:“你即刻为朕拟旨,命左都御史马文升携兵符去往西宁卫,告知西宁都指挥使廖斌,调一万兵马至兰州御敌。”
“是。”
待张瑜携圣旨与兵符出了乾清宫去,朱佑樘方才定下心,单手撑着额头支在书案上,双目紧闭,眉心高高隆起,良久才悠悠问道:“朕有多少日未去坤宁宫了?”
游泰顿了顿,答:“五日了。”
朱佑樘缓缓睁眼,凝着一侧的薰炉,目中从不曾移过。
五日未见了,她应该想他了。
而今三月,春花尽开,宫后苑的金达莱开得也极是漂亮。
张均枼依稀记得,当初左钰忽然见到这一丛金达莱时的欣喜若狂,那女子笑靥如花,望着一丛枯木却如逢春一般。
她还记得,那晚左钰同邵淑尤和周有卉一起以扶乩之术请仙,那时她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她的寿数。
张均枼虽不知有卉装神弄鬼到底是如何作答的,却也猜想到,她答的定然是高龄,是以左钰才会露出那浅浅一笑。
她当然记得左钰问的第二个问题,她问了,太子妃最终会是谁。
张均枼远远注视着那一丛金达莱,嘴角一丝冷笑浮现,原来心思单纯的钰儿也是有野心的。
只是不知她的野心,是为她自己,还是为了她的家国。
那么她当初会进宫,果真是因马贼的劫持吗……
还是,从一开始,她便是李朝派来的细作……
若真是如此,那便还会有第二个左钰,第三个左钰潜伏在紫禁城,那个纪莞,她到底是谁的人……
也是李朝的细作的吗,还是,另有其主……
张均枼余光忽然瞧见南絮转身向左,福身行礼,便顺着南絮所见看去,原来是朱佑樘。
她心底对朱佑樘多少还是有些许怨气,便极是生分的与他行礼。
朱佑樘也知她心中有气,便急忙上前将她扶着,温润一笑,道:“有心事?”
张均枼直起身,淡然道:“没有。”
朱佑樘未再多言,只道:“我有事想同你说。”
张均枼抬眼望着他,分明已瞧见了他目中的丝丝浮躁。
朱佑樘似乎避嫌,看了眼南絮,示意她退下,游泰转而亦随南絮退至一边。
“枼儿,我问你,”朱佑樘凝着张均枼的晶亮清澈的眸子,蹙眉极是认真,沉声道:“鞑靼屡次犯境,我当如何?”
张均枼微微一怔,她不曾想朱佑樘竟会突然问她这个。
鞑靼是元朝残存的蒙古贵族势力,自退回草原时便称国号为“北元”,却因英宗土木堡之变,整个北元又内讧不断,导致东西两部迅速分裂,如今东部蒙古为瓦剌,西部蒙古,便是屡屡骚扰中原北部边境之地的鞑靼。
当年太祖大兴土木,建造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元势力,还曾与北元君主达成共识,称“君主沙漠,朕主中国”,不曾想,北元这一百多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兴兵攻入京城,光复元朝。
“当守无疑。”
张均枼的意思,鞑靼屡次犯境,无非就是想要收复原本属于他们的领土,好一统中原,不过北部边境之地兵力雄厚,岂是他们区区小国靠着蚍蜉之力就能撼动的。
他们之所以不敢以全部兵力犯境,就是因他们还觊觎大明的势力,既是如此,倒不如陪他们玩玩,如此一来,既能打压他们的气势,又能损耗他们的兵力。
“我想御驾亲征。”
张均枼一惊,怔了许久才道:“陛下想学英宗吗?”
“英宗御驾亲征,不敌瓦剌,反成俘虏,如今陛下也要御驾亲征,不怕重蹈英宗的覆辙?”张均枼淡淡一笑,“陛下如今继位不过半年,且不说朝纲未为稳固,如若这时将朝中事务尽数交由内阁,陛下果真放心的下?”
“臣妾一席话自然算不得什么,陛下若想御驾亲征,还得天下子民同意了才行。”
朱佑樘听罢竟是侃侃一笑,望着张均枼道:“你生气了?”
张均枼侧过身不再看他,似乎置气,朱佑樘这便抬臂揽住她肩,和言道:“听你的,以后什么都听你的。”
“姑姑!”眉黛一见南絮站在这儿,便急忙跑过来,神色张皇莫掩,苍白似受了惊吓。
她开口正要说事,却见游泰亦在此,不好多说,便贴附在南絮耳边。
闻罢眉黛此番耳语,南絮着实惊诧,满腹的狐疑,连忙疾步赶至张均枼身边。
“娘娘!”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