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5 第八十一章:武林大会 些许趣事
- 86 第八十二章:少林棍法 大显神通
- 87 第八十三章:五姓七望 太原王氏
- 88 第八十四章:出发太原 灭白莲教
- 89 第八十五章:覆灭白莲 建立峨眉
- 90 第八十六章:氏族志出世 突厥不安
- 91 第八十七章:转战突厥 当防小人
- 92 第八十八章:突厥之战 密谋阴山
- 93 第八十九章:突厥之战 战鼓雷雷
- 94 第九十章:突厥之战 生擒颉利
- 95 第九十一章:突厥之战 府兵制出
- 96 第九十二章:突厥之战 部落结盟
- 97 第九十三章:突厥之战 渤海来人
- 98 第九十四章:女扮男装 朝阳公主
- 99 第九十五章:有女银环 苦守寒窑
- 100 第九十六章:衣锦回乡 阖家欢乐
- 101 第九十七章:回归长安 程家魔女
- 102 第九十八章:私闯东宫 怒为红颜
- 103 第九十九章:东宫惨案 无力回天
- 104 第一百章:帝王心海底针,天牢传授外科技术
- 105 第一百零一章:东宫之案 如何妥善
- 106 第一百零二章:喜从天降 遗爱说往事
- 107 第一百零三章: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 108 第一百零四章:东宫密谋 话剧结束
- 109 第一百零五章:话剧剧终 房府求婚
- 110 第一百零六章:房府求婚遇挫 东宫密谋顺利
- 111 第一百零七章:家庭联欢会 曲曲惊人
- 112 第一百零八章:大唐首场演唱会
- 113 第一百零九章:给你异一场特别的婚礼
- 114 第一百一十章:中秋佳节 欢声笑语
- 115 第一百一十章:风雨欲来
- 116 第一百一十二章:朝堂争执 选帅东征
- 117 第一百一十三章:平静大唐,暗潮汹涌
- 118 第五章:上架感言
- 119 第一百一十四章:初为人父 不胜欣喜
- 120 第一百一十五章:国之大事 军事为先
- 121 第一百一十六章:东宫盛世 皇后病危
- 122 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后的病,袁天罡的恨
- 123 第一百一十八章:忆往昔 苦涩岁月
- 124 第一百一十九章:通灵宝玉 来自秦皇
- 125 第一百二十章:冬季取暖 不再是问题
- 126 第一百二十一章:满月宴 白蛇传
- 127 第一百二十二章:冶炼技术 遭遇挫折
- 128 第六章:关于1号上架感言
- 129 第一百二十三章:死性不改 调戏良家
- 130 第一百二十四章:禁足长孙冲 东征渤海
- 131 第一百二十五章:渤海之战 军事理论
- 132 第一百二十六章:日夜兼程 不断攻城
- 133 第一百二十七章:扶余之战 中了圈套
- 134 第一百二十八章:伤病营里 教导医术
- 135 第一百二十九章:将计就计 各军捷报频
- 136 第一百三十章:薛将军为情所困
- 137 第一百三十一章:神器滑翔翼 兰儿受缚
- 138 第一百三十二章:仁贵纠结 杜荷封王
- 139 第一百三十三章:功高盖主 玉佩出世
- 140 第一百三十四章:龙门阵等你来战
- 141 第七章:情人节快乐
- 142 第一百三十五章:朝阳被擒 元帅失踪
- 143 第一百三十六:杜荷失忆 吴王遇刺
- 144 第一百三十七:重回渤海 死敌归来
- 145 第一百三十八章:军营火拼 方懂圣意
- 146 第一百三十九章:帝王心,海底针
- 147 第一百四十章:吴王遇刺
- 148 第一百四十一章:审犯人 长安来人
- 149 第一百四十二章:回归长安 客栈遇袭
- 150 第一百四十三章:幽州七煞
- 151 第一百四十四章:五载归来 物是人非
- 152 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三把火
- 153 第一百四十六章:三口铡刀 三字经
- 154 第一百四十七章:骆宾王的三角恋
- 155 第一百四十八章:开堂问审 朝堂险恶
- 156 第一百四十九章:一切都是套路
- 157 第一百五十章:暗潮汹涌 话剧将出
- 158 第一百五十一章:侯府生意 吴王失踪
- 159 第一百五十二章:吴王被绑,震惊朝野
- 160 第一百五十三章:通灵宝玉 暗藏富贵
- 161 第一百五十四章:离别长安 寻找玉佩
- 162 第一百五十五章:通灵宝玉 金蝉脱壳
- 163 第一百五十六章:江湖涌动 汇聚洛阳
- 164 第一百五十七章:通灵宝玉 各方动态
- 165 第八章:上架一个月感言
- 166 第一百五十八章:得宝玉者 可得天下
- 167 第一百五十九章:通灵宝玉 螳螂捕蝉
- 168 第一百六十章:通灵宝玉之黄雀在后
- 169 第一百六十一章:穷途末路 殊死一搏
- 170 第一百六十二章:摒弃旧恨 化解恩怨
- 171 第一百六十三章:逃亡之路 多有惊喜
- 172 第一百六十四章:白眼狼 白凤凰
- 173 第一百六十五章:情到深处便是恨
- 174 第一百六十六章:不良人总舵秘闻
- 175 第一百六十七章:黑白凤凰的决心
- 176 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良总舵 堂主火拼
- 177 第一百六十九章:白凤凰的秘密
- 178 第一百七十章:黑凤凰之死
- 179 第一百七十一章:王燕的秘密 长乐的容忍
- 180 第一百七十二章:东宫与魏王
- 181 第一百七十三章:蝗虫之灾
- 182 第一百七十四章:蝗虫之灾 发明耕犁
- 183 第一百七十五:丝绸之路 崎岖坎坷
- 184 第一百七十六章:火药的想法
- 185 第一百七十八章:防范之心不可无
- 186 第一百七十九章:长孙家的丑闻
- 187 第一百七十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188 第一百八十章:强强联手 闹鬼事件
- 189 第一百八十一章:二郎山秘密基地
- 190 第一百八十二章:温馨的侯府一家
- 191 第一百八十三章:千手观音与西游记
- 192 第一百八十四章:皇后寿诞
- 193 第一百八十五章:遣唐使狗上三郎
- 194 第一百八十六章:东方不败
- 195 第一百八十七章:对王杜子明
- 196 第一百八十八章:诗词歌赋 天下无双
- 197 第一百八十九章:香香公主的心思
- 198 第一百九十章:香香公主遇险
- 199 第一百九十一章:救了人 傻了眼
- 200 第一百九十二章:兰舟催发 归去来兮
- 201 第一百九十三章:话剧庆功会
- 202 第一百九十四章:爱江山更爱美人
- 203 第一百九十五章:日本公主苍井优
- 204 第一百九十六章:李世民的小心思
- 205 第一百九十七章:老二思春期
- 206 第一百九十八章:逛青楼的驸马爷们
- 207 第一百九十九章:风流才子杜子明
- 208 第二百章:悲催的驸马爷们
- 209 第二百零一章:马屁拍的满堂彩
- 210 第二百零二章:建立军事学院
- 211 第二百零三章:长孙冲的觉悟
- 212 第二百零四章:军事学院 建校理念
- 213 第二百零五章:天子门生 威逼利诱
- 214 第二百零六章:兄弟情深
- 215 第二百零七章:七夕诗会
- 216 第二百零八章:学院人选
- 217 第二百零九章:长孙家事
- 218 第二百一十章:老程的浪漫
- 219 第二百一十一章:公主发招 请求合离
- 220 第二百一十二章:驸马公主 撤销合离
- 221 第二百一十三章:秘密基地
- 222 第二百一十四章:火药制作 玉米丰收
- 223 第二百一十五章:民以食为天
- 224 第二百一十六章:玄奘说法
- 225 第二百一十七章:唐僧拜师
- 226 第二百一十八章:坐怀不乱
- 227 第二百一十九章:情人怨念 地雷成功
- 228 第二百二十章:晋王拜师 火药威力
- 229 第二百二十一章:袁天罡的麻烦
- 230 第二百二十二章:一僧一道
- 231 第二百二十三章:辩机和尚
- 232 第二百二十四章:晋王拜师
- 233 第二百二十五章:无路可走
- 234 第二百二十六章:与千牛卫一战
- 235 第二百二十七章:纨绔正名 惊天动地
- 236 第二百二十八章:一封圣旨 侯府宴席
- 237 第二百二十九章:侯府喜事 三个儿子
- 238 第二百三十章:达到渤海 釜底抽薪
- 239 第二百三十一章:分而歼之
- 240 第二百三十二章:一线天
- 241 第二百三十三章:攻城利器
- 242 第二百三十四章:九月九日 登高望远
- 243 第二百三十五章:一片冰心抚恤金
- 244 第二百三十六章:同洲郡王
- 245 第二百三十七章:朝堂纷争 回归长安
- 246 第二百三十八章:秦琼归天
- 247 第二百三十九章:东宫琐事 倩女幽魂
- 248 第二百四十章: 杜荷的危机
- 249 第二百四十一章:丢官
- 250 第二百四十二章:武媚娘
- 251 第二百四十三章:威胁汉王
- 252 第二百四十四章:东宫麻烦 终于去了
- 253 第二百四十五章:平静背后 暴风骤雨
- 254 第二百四十六章:落井下石
- 255 第二百四十七章:孺子不可教也
- 256 第二百四十八章:一计不成 再使一计
- 257 第二百四十九章:杀入汉王府
- 258 第二百五十章:外放太原
- 259 第二百五十一章:情人谷遇袭
- 260 第二百五十二章:背后之人
- 261 第二百五十三章;张柬之出现了
- 262 第二百五十四章:刺史官威 不容冒犯
- 263 第二百五十五章:王府之宴
- 264 第二百五十六章:无心酿错
- 265 第二百五十七章:为情所困
- 266 第二百五十八章:茗儿的选择
- 267 第二百五十九章:诗词擂台 等你来战
- 268 第二百六十章:铭儿上门
- 269 第二百六十一章:情不自禁
- 270 第二百六十一二章: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 271 第二百六十三章:被坑惨了
- 272 第二百六十四章:一切都是套路
- 273 第二百六十五章:庞大的助威团
- 274 第二百六十六章:浪漫的惊喜
- 275 第二百六十七章:锦绣文章
- 276 第二百六十八章:比赛前夜
- 277 第二百六十九章:比赛伊始
- 278 第二百七十章:比赛打响
- 279 第二百七十一章:群芳战俊才
- 280 第二百七十二章:希望破灭
- 281 第二百七十三章:输赢不重要了
- 282 第二百七十四章:一起天籁 比赛结束
- 283 第二百七十五章:借力打力
- 284 第二百七十六章:重回长安 委以重任
- 285 第二百七十七章:抢了某人官职
- 286 第二百七十八章:李恪的心思
- 287 第二百七十九章:最是无情帝王家
- 288 第二百八十章:噩耗传来
- 289 第二百八十一章:无能为力
- 290 第二百八十二章:烫手差事
- 291 第二百八十三章:如你所愿 线索中断
- 292 第二百八十四章:福尔摩斯
- 293 第二百八十五章:案情明朗
- 294 第二百八十六章:长孙皇后 驾鹤归西
- 295 第二百八十七章:春游纪事
- 296 第二百八十八章:天生敌人
- 297 第二百八十九章:算计东宫
- 298 第二百九十章:悔恨迟亦
- 299 第二百九十一章:夜谈
- 300 第二百九十二章:**皇帝
- 301 第二百九十三章:废太子
- 302 第二百九十四章:失策
- 303 第二百九十五章:暗潮汹涌
- 304 第二百九十六章:星星之火
- 305 第二百九十七章:终究无缘
- 306 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怀鬼胎
- 307 第二百九十九章:做个黄雀
- 308 第三百章:新式武器
- 309 第三百零一章:备战高丽
- 310 第三百零二章:东征大元帅
- 311 第三百零三章:紧急情报
- 312 第三百零四章:出征高丽
- 313 第三百零五章:万事俱备
- 314 第三百零六章:陛下遇袭
- 315 第三百零七章:内乱伊始
- 316 第三百零八章:侯府保卫战
- 317 第三百零九章:有其父必有其子
- 318 第三百一十章:身败
- 319 第三百一十一章:归西
- 320 第三百一十二章:情不自禁
- 321 第三百一十三章:东征高丽
- 322 第三百一十四章:接风宴
- 323 第三百一十五章:霸王别姬
- 324 第三百一十六:论功行赏
- 325 第三百一十七章:册立东宫
- 326 第三百一十八章:好兄弟
- 327 第三百一十九章:悲痛的一年
- 328 第三百二十章:去往封地
- 329 第三百二十一章:打造渤海
- 330 第三百二十二章:招惹麻烦
- 331 第三百二十三章:娶亲
- 332 第三百二十四章:明君太宗
- 333 第三百二十五章:发兵长安
- 334 第三百二十六章:故人依旧
- 335 第三百二十七章:终结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一章:突厥之战 府兵制出
第九十一章:突厥之战 府兵制出
你面对杜荷的疑惑,薛仁贵说道:“启禀将军,属下是从张世贵总爷哪里抽调到左武卫的。当时左武卫缺少几个伙头兵,因此在下和周青等八个火头军便被选入左武卫了,将军当时来的时候,估计我们在做饭,因此觉得面生。”
杜荷一听顿时有些懊悔,妈的这叫什么事,让一个大将军的人才去做伙头兵,这不是暴敛天物吗?于是杜荷望着李君羡,苏定芳,来财鼠,尉迟宝林,老二来钱鼠,徐大壮说道:“众位都坐下吧。”
来玉和蓉儿给几位倒了些茶水。便站在杜荷的身后。当然她们的打扮也就是杜荷的贴身侍卫那样。
杜荷缓缓说道:“另外有一件事情,我觉得现在必须努力去做了,那就是府兵制,如今大唐仍旧沿袭隋府兵制,规定左右卫等12府,和东宫六率是管辖府兵的最高军事机构,军府换作折冲府,设立有折冲都尉等等。
另外有规定兵农合一,三时农耕,一时交战,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军费开支,但是我们大**人的训练就不能保证,那么同样的百姓的性命和财产将不会得到保护,因此我决定向陛下请旨整顿府兵制。”
杜荷的想法很简单,或许这与自己对大唐的军事布置和将军等级,有不了解的地方吧,来到大唐这么久,他一直过着迷糊的日子,尤其是对于大唐的武将等级最不了解,左卫,右卫,左武卫,右武卫等等,别提有多乱了,因此这次战争过后,他想了许久,想要简简单单的整顿大唐的军事布局和武将等级是非常艰巨的,但是他却必须这样去做。
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给大唐的士兵,一个好的出路,再大唐如果你是兵,那么没有什么显赫背景的话,你永远都是兵,除非有伯乐赏识你,并给你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曾经有人说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所以杜荷希望能激发,所有士兵拼搏奋斗的斗志。
杜荷思索着在奏折里陈述自己的构思,大唐如今灭掉突厥,那么北面将不在会有威胁,那么就剩下西面的吐蕃和东面的高丽等国,剩下一些小的部落,威胁已经不是很大了。
李世民在贞观2年,将大唐境内依照山川形式,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如今这样的布置精简了不少机构,但是对于大**事来说,杜荷仔细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武将的等级,可以分为司令,比如大唐十道,每一道可以由一个司令驻守,司令往下就是元帅,军长,副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最后就是班长,人员分配就是一个班二十人,一个连有十个班,那么就是二百人,营长就有二千人,团长就有两万人,师长可以有五万人,那么军长就有十万人。
大唐可以设置五个军区,这五个军区分别驻守在大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然京城也要经常驻守一个军十万人马,当然这五大军区将直接听命与陛下,不用直接听命与兵部和尚书省,每个府州驻守的士兵将直接听从各大军区,边境驻守的士兵可以进行轮换,三年进行一次,这样可以杜绝士兵长久待在一个地方有枯燥的想法。
杜荷将所需要陈述的话,都小心翼翼的记录在奏折里,他希望李世民可以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为大唐众多士兵寻找一个出路。
当然受伤的士兵将会妥善安置在地方,可以从事捕快的工作,也可以看守城门等等。但是他的心里没底,对于大唐复杂的武将官职他其实一点都不懂,而他也不知道奏折传到李世民的案桌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奏折飞一样的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他早已经想对大唐的府兵制进行整顿,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杜荷递过来的奏折竟然与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思虑许久以后,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杜荷奏折上对军事的改变,不过,虽然李世民没有采用杜荷奏折里的想法,但是他还是将大**事改革的奏折迅速的传了下去。
从这时候起李世民就将大唐的府兵制,颁布了下去,这种府兵制一直延续了很久,不过对于这样的改革,杜荷也有自己的看法,毕竟唐朝末年那些将领割据一方的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
这一段时间大唐报纸发挥了他的作用,在突厥的战场上,大唐士兵奋勇杀敌,艰苦作战等等各种各样的消息,飞一样的传入到千家万户,看的每一位大唐百姓激情澎湃。
而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文官们,竟然集体的对李世民冲动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讨伐,尤其是魏征,他说李世民不遵祖制,胡乱更改府兵制,说什么府兵制是从汉朝开始就慢慢流传下来的,是经过多少个朝代实验证明的,符合大唐国情的,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理会魏征,拍拍屁股说了一句,这是为了千千万万大唐士兵才更改的,也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再受其他国家欺辱才决定的。
当然武将们集体的称赞李世民,说这样做才能保证将军和士兵更好的配合,对于将军指挥作战来说将会做到令行禁止。
但是他们并不知晓,李世民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等他们吵完以后,李世民才缓缓的说道:“如今大唐四周并不安稳,四周国家都并不是那么安分,当然驸马的奏折多少有些地方,我还是挺满意的,但是其他得地方,朕并不敢苟同,今日朕将这奏折拿出来让你们阅览,就是想告诉你们,为了日后加强戒备,整顿府兵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府兵制已经沿袭很久了,并不适合我大唐,如今朕决定,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和东宫六率是管辖大唐府兵的最高机构,当然依照以前吏部制定的官员品级及武将等级继续执行,左右卫等十二卫各设置大将军一名,将军两人,军府改称折冲府,士兵分为上中下,上者一千二百人,中者一千人,下等者八百人,每个折冲府设置折冲都尉一人,下设果毅都尉二人为副,折冲府设置四到六团,每团二百到三百人,团设校尉,团之下,设旅,每旅一百人,设置旅帅一人,每旅设置二对,每对五十人,设立对正一人,每对为五火,每火十人,设置火长一人,以上就是朕昨夜思虑许久制定的府兵制,另外府兵要做到兵农合一,三时农耕,一时教战,这样六能减少军费开支,巩固武装力量。”
李世民的府兵制一经宣布,朝堂内顿时议论纷纷,不过已经没有人说话了,因为李世民得府兵制确实比杜荷的改革好了不少,而且要高明的多,这样的整顿府兵制,其实也加强了李世民对军队的掌控。不得不说李世民还是深思熟虑,思谋甚远啊。朝堂的争论就这样结束了。
朝堂结束的时候,李世民下旨封程处默,秦怀玉,尉迟宝林,宝庆,程处粥,房遗爱,苏定芳,李君羡,薛仁贵等十人为从五品游击将军,这些人等依旧在各卫奉旨坚守,另外李世民有吩咐参加北征突厥的总管,将各自手下将军,都尉等报兵部留档,这一次参加北征突厥的士兵全部有裳。
圣旨传下来的时候,竟然另外给薛仁贵下了一道圣旨,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的话后,赏赐薛仁贵为征北侯,正五品定远将军命薛仁贵镇守河南,如今大唐的河南也就是山西这一块地方。也就是说薛仁贵可以风风光光的回去看望他的妻子了。
当然圣旨传到战场的时候,薛仁贵听后,激动的手捧着圣旨不言不语,杜荷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拍了拍他,说道:“仁贵,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只不过这份荣耀来的迟了一点。”
薛仁贵知这一次他能获得如此殊荣,全都是杜荷向陛下说明了情况,因此对于杜荷他非常的感激,而传旨的黄耀德竟然支支吾吾的没有离去。
杜荷笑了笑说道:“黄将军,你这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说吧。”
黄耀德摸了摸脸说道:“陛下让我问你,你想要什么赏赐。”
杜荷无奈的摊开手说道:“告诉陛下,我想休息。”
一番庆功宴依然是免不了的。当杜荷他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渤海国内却一片平静,平静就意味着暴风雨就要来临。
一处黑暗的房屋内,陈设相当简单,一雄壮的男子,看不清他的脸,只听他背对着向站在身边的男子说道:“如今一切才刚刚开始,颉利虽然被灭了,但是突利还在,抓紧一切时间联系突利,和他结盟,争取这一次将**留在这片土地上。”
那站立的男子说道:“属下知道了,不过高折利虽然封我为兵马大元帅,但是这个该死的丞相孟相玉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背对着男子的人突然转了过来,青铜面具是那样的狰狞,对,好像在哪里见过这青铜面具人,哦,原来是在长安城外杜荷与长乐被抓住时见过的袁天罡。
袁天罡对着底下的男子说道:“铁世文你堂堂一个兵马大元帅,难道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秀才吗?”
铁世文一愣说道:“我自然是不怕他的,我只是担心他会阻挠我的计划而已。”
铁世文和袁天罡就这样结盟了,原本铁世文并没有什么欲望,只是袁天罡点燃了他那颗燃烧的心。对功名利禄渴望的心。
杜荷一听顿时有些懊悔,妈的这叫什么事,让一个大将军的人才去做伙头兵,这不是暴敛天物吗?于是杜荷望着李君羡,苏定芳,来财鼠,尉迟宝林,老二来钱鼠,徐大壮说道:“众位都坐下吧。”
来玉和蓉儿给几位倒了些茶水。便站在杜荷的身后。当然她们的打扮也就是杜荷的贴身侍卫那样。
杜荷缓缓说道:“另外有一件事情,我觉得现在必须努力去做了,那就是府兵制,如今大唐仍旧沿袭隋府兵制,规定左右卫等12府,和东宫六率是管辖府兵的最高军事机构,军府换作折冲府,设立有折冲都尉等等。
另外有规定兵农合一,三时农耕,一时交战,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军费开支,但是我们大**人的训练就不能保证,那么同样的百姓的性命和财产将不会得到保护,因此我决定向陛下请旨整顿府兵制。”
杜荷的想法很简单,或许这与自己对大唐的军事布置和将军等级,有不了解的地方吧,来到大唐这么久,他一直过着迷糊的日子,尤其是对于大唐的武将等级最不了解,左卫,右卫,左武卫,右武卫等等,别提有多乱了,因此这次战争过后,他想了许久,想要简简单单的整顿大唐的军事布局和武将等级是非常艰巨的,但是他却必须这样去做。
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给大唐的士兵,一个好的出路,再大唐如果你是兵,那么没有什么显赫背景的话,你永远都是兵,除非有伯乐赏识你,并给你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曾经有人说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所以杜荷希望能激发,所有士兵拼搏奋斗的斗志。
杜荷思索着在奏折里陈述自己的构思,大唐如今灭掉突厥,那么北面将不在会有威胁,那么就剩下西面的吐蕃和东面的高丽等国,剩下一些小的部落,威胁已经不是很大了。
李世民在贞观2年,将大唐境内依照山川形式,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如今这样的布置精简了不少机构,但是对于大**事来说,杜荷仔细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武将的等级,可以分为司令,比如大唐十道,每一道可以由一个司令驻守,司令往下就是元帅,军长,副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最后就是班长,人员分配就是一个班二十人,一个连有十个班,那么就是二百人,营长就有二千人,团长就有两万人,师长可以有五万人,那么军长就有十万人。
大唐可以设置五个军区,这五个军区分别驻守在大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然京城也要经常驻守一个军十万人马,当然这五大军区将直接听命与陛下,不用直接听命与兵部和尚书省,每个府州驻守的士兵将直接听从各大军区,边境驻守的士兵可以进行轮换,三年进行一次,这样可以杜绝士兵长久待在一个地方有枯燥的想法。
杜荷将所需要陈述的话,都小心翼翼的记录在奏折里,他希望李世民可以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为大唐众多士兵寻找一个出路。
当然受伤的士兵将会妥善安置在地方,可以从事捕快的工作,也可以看守城门等等。但是他的心里没底,对于大唐复杂的武将官职他其实一点都不懂,而他也不知道奏折传到李世民的案桌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奏折飞一样的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他早已经想对大唐的府兵制进行整顿,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杜荷递过来的奏折竟然与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思虑许久以后,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杜荷奏折上对军事的改变,不过,虽然李世民没有采用杜荷奏折里的想法,但是他还是将大**事改革的奏折迅速的传了下去。
从这时候起李世民就将大唐的府兵制,颁布了下去,这种府兵制一直延续了很久,不过对于这样的改革,杜荷也有自己的看法,毕竟唐朝末年那些将领割据一方的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
这一段时间大唐报纸发挥了他的作用,在突厥的战场上,大唐士兵奋勇杀敌,艰苦作战等等各种各样的消息,飞一样的传入到千家万户,看的每一位大唐百姓激情澎湃。
而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文官们,竟然集体的对李世民冲动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讨伐,尤其是魏征,他说李世民不遵祖制,胡乱更改府兵制,说什么府兵制是从汉朝开始就慢慢流传下来的,是经过多少个朝代实验证明的,符合大唐国情的,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理会魏征,拍拍屁股说了一句,这是为了千千万万大唐士兵才更改的,也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再受其他国家欺辱才决定的。
当然武将们集体的称赞李世民,说这样做才能保证将军和士兵更好的配合,对于将军指挥作战来说将会做到令行禁止。
但是他们并不知晓,李世民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等他们吵完以后,李世民才缓缓的说道:“如今大唐四周并不安稳,四周国家都并不是那么安分,当然驸马的奏折多少有些地方,我还是挺满意的,但是其他得地方,朕并不敢苟同,今日朕将这奏折拿出来让你们阅览,就是想告诉你们,为了日后加强戒备,整顿府兵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府兵制已经沿袭很久了,并不适合我大唐,如今朕决定,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和东宫六率是管辖大唐府兵的最高机构,当然依照以前吏部制定的官员品级及武将等级继续执行,左右卫等十二卫各设置大将军一名,将军两人,军府改称折冲府,士兵分为上中下,上者一千二百人,中者一千人,下等者八百人,每个折冲府设置折冲都尉一人,下设果毅都尉二人为副,折冲府设置四到六团,每团二百到三百人,团设校尉,团之下,设旅,每旅一百人,设置旅帅一人,每旅设置二对,每对五十人,设立对正一人,每对为五火,每火十人,设置火长一人,以上就是朕昨夜思虑许久制定的府兵制,另外府兵要做到兵农合一,三时农耕,一时教战,这样六能减少军费开支,巩固武装力量。”
李世民的府兵制一经宣布,朝堂内顿时议论纷纷,不过已经没有人说话了,因为李世民得府兵制确实比杜荷的改革好了不少,而且要高明的多,这样的整顿府兵制,其实也加强了李世民对军队的掌控。不得不说李世民还是深思熟虑,思谋甚远啊。朝堂的争论就这样结束了。
朝堂结束的时候,李世民下旨封程处默,秦怀玉,尉迟宝林,宝庆,程处粥,房遗爱,苏定芳,李君羡,薛仁贵等十人为从五品游击将军,这些人等依旧在各卫奉旨坚守,另外李世民有吩咐参加北征突厥的总管,将各自手下将军,都尉等报兵部留档,这一次参加北征突厥的士兵全部有裳。
圣旨传下来的时候,竟然另外给薛仁贵下了一道圣旨,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的话后,赏赐薛仁贵为征北侯,正五品定远将军命薛仁贵镇守河南,如今大唐的河南也就是山西这一块地方。也就是说薛仁贵可以风风光光的回去看望他的妻子了。
当然圣旨传到战场的时候,薛仁贵听后,激动的手捧着圣旨不言不语,杜荷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拍了拍他,说道:“仁贵,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只不过这份荣耀来的迟了一点。”
薛仁贵知这一次他能获得如此殊荣,全都是杜荷向陛下说明了情况,因此对于杜荷他非常的感激,而传旨的黄耀德竟然支支吾吾的没有离去。
杜荷笑了笑说道:“黄将军,你这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说吧。”
黄耀德摸了摸脸说道:“陛下让我问你,你想要什么赏赐。”
杜荷无奈的摊开手说道:“告诉陛下,我想休息。”
一番庆功宴依然是免不了的。当杜荷他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渤海国内却一片平静,平静就意味着暴风雨就要来临。
一处黑暗的房屋内,陈设相当简单,一雄壮的男子,看不清他的脸,只听他背对着向站在身边的男子说道:“如今一切才刚刚开始,颉利虽然被灭了,但是突利还在,抓紧一切时间联系突利,和他结盟,争取这一次将**留在这片土地上。”
那站立的男子说道:“属下知道了,不过高折利虽然封我为兵马大元帅,但是这个该死的丞相孟相玉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背对着男子的人突然转了过来,青铜面具是那样的狰狞,对,好像在哪里见过这青铜面具人,哦,原来是在长安城外杜荷与长乐被抓住时见过的袁天罡。
袁天罡对着底下的男子说道:“铁世文你堂堂一个兵马大元帅,难道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秀才吗?”
铁世文一愣说道:“我自然是不怕他的,我只是担心他会阻挠我的计划而已。”
铁世文和袁天罡就这样结盟了,原本铁世文并没有什么欲望,只是袁天罡点燃了他那颗燃烧的心。对功名利禄渴望的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