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6 第三卷 第一九零章 自信
- 327 第三卷 第一九一章 被打脸
- 328 第四卷 第一章 身份和权力(保三)
- 329 第四卷 第二章 用利益构建友谊
- 330 第四卷 第三章 有时候亏钱并不是真亏
- 331 第四卷 第四章 谣言
- 332 第四卷 第五章 西帕鲁镇
- 333 第四卷 第六章 想做个贤内助
- 334 第四卷 第七章 主题难择
- 335 第四卷 第八章 比较冲动的罗峥
- 336 第四卷 第九章 又一个论坛
- 337 第四卷 第十章 成功转职为霸道总裁
- 338 第四卷 第十一章 安定人心
- 339 第四卷 第十二章 被跟踪(书评区又被禁言了!)
- 340 第四卷 第十三章 不太妙的猜测
- 341 第四卷 第十四章 保护还是监控?(保三)
- 342 第四卷 第十五章 “敌人”?
- 343 第四卷 第十六章 被利用了
- 344 第四卷 第十七章 不搭调的酒会(保三)
- 345 第四卷 第十八章 犹如旷野中的篝火(晚更了,非常抱歉)
- 346 第四卷 第十九章 被搅和了的慈善
- 347 第四卷 第二十章 新想法 新发现
- 348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张定边回国
- 349 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再弄一个农场?
- 350 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李晟的计划和欧阳的谋划
- 351 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传说中的庆功会
- 352 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骗?(第二十四章竟是立即发布?我先去厕所哭一阵)
- 353 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拒绝
- 354 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小女人
- 355 第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各有各的算计
- 356 第四卷 第二十九章 暗算李晟成本的正确计算法
- 357 第四卷 第三十章 有人用谋,有人用情
- 358 第四卷 第三十一章 行动要开始了
- 359 第四卷 第三十二章 欧阳的同伙
- 360 第四卷 第三十三章 家的感觉
- 361 第四卷 第三十四章 误导(保三)
- 362 第四卷 第三十五章 分析和谈判
- 363 第四卷 第三十六章 李晟一个合格的演员
- 364 第四卷 第三十七章 谁入谁的套?
- 365 第四卷 第三十八章 总统和红酒
- 366 第四卷 第三十九章 陷阱的伪装被“识破”
- 367 第四卷 第四十章 “环太骗局”的结局
- 368 第四卷 第四十一章 利益分配
- 369 第四卷 第四十二章 人尽其用
- 370 第四卷 第四十三章 李晟给的压力
- 371 第四卷 第四十四章 废物利用也能做慈善
- 372 第四卷 第四十五章 伪善也是善
- 373 第四卷 第四十六章 变化
- 374 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马里亚诺
- 375 第四卷 第四十八章 真的要玩足球
- 376 第四卷 第四十九章 为了一个承诺和李晟的底线
- 377 第四卷 第五十章 李晟要的(此章免费,还有一章正在码)
- 378 第四卷 第五十一章 黄了的和成了的(更晚了些,免费)
- 379 第四卷 第五十二章 巴布尔被抓
- 380 第四卷 第五十三章 拯救镇长
- 381 第四卷 第五十四章 密谋
- 382 第四卷 第五十五章 风光在险峰
- 383 第四卷 第五十六章 莫宁的行为准则
- 384 第四卷 第五十七章 真正危害美国安全的行为
- 385 第四卷 第五十八章 五千万美元顶不上一句话(本章因周四停更免费)
- 386 第四卷 第五十九章 恰希的消息和冯霄霆的野心(本章为周五停更免费)
- 387 第四卷 第六十章 新农场的规划(本章为周六停更免费)
- 388 第四卷 第六十一章 说教(承诺的周六免费章节)
- 389 第四卷 第六十二章 未必是白荷花(承诺过的周日免费章节)
- 390 第四卷 第六十三章 缇娅的朋友(本章为周四补更)
- 391 第四卷 第六十四章 天晶股权变更的动议(本章为周五补更)
- 392 第四卷 第六十五章 代理以及广告的设想(本章为周六补更)
- 393 第四卷 第六十六章 商人心态(补漏发的周日免费章节)
- 394 第四卷 第六十七章 玩弄文化(周日补更·免费)
- 395 第四卷 第六十八章 冯霄霆和莫馨然(这章开始属于正常更新)
- 396 第四卷 第六十九章 信任
- 397 第四卷 第七十章 邪门的“嫁妆”
- 398 第四卷 第七十一章 是福祸相依还是巧合
- 399 第四卷 第七十二章 足球队和新农场
- 400 第四卷 第七十三章 目的
- 401 第四卷 第七十四章 西南非洲农场(老规矩,断更一天公众一章)
- 402 第四卷 第七十五章 要买马骨
- 403 第四卷 第七十六章 李晟的江湖地位(终于码出一章)
- 404 第四卷 第七十七章 做个样子而已
- 405 第四卷 第七十八章 不可告人的高调
- 406 第四卷 第七十九章 超级细菌(今日正常更新,下一章也是)
- 407 第四卷 第八十章 不期而至
- 408 第四卷 第八十一章 不太灵的灵光一闪(为周日补更,接下来两章也是)
- 409 第四卷 第八十二章 失去控制
- 410 第四卷 第八十三章 大方的败家
- 411 第四卷 第八十四章 铁三角(今日的更新章节,下面一章也是)
- 412 第四卷 第八十五章 官商勾结的雏形
- 413 第四卷 第八十六章 合作项目只是诱饵?
- 414 第四卷 第八十七章 曾经的美好只是曾经
- 415 第四卷 第八十八章 一个科幻小故事
- 416 第四卷 第八十九章 婚礼(上)
- 417 第四卷 第九十章 婚礼(下)
- 418 第四卷 第九十一章 寒潮带来的威胁
- 419 第四卷 第九十二章 意义重大的实验
- 420 第四卷 第九十三章 救世主?
- 421 第四卷 第九十四章 李晟生气了
- 422 第四卷 第九十五章 后果很严重
- 423 第四卷 第九十六章 后果真的很严重的
- 424 第四卷 第九十七章 深浅轻重
- 425 第五卷 第一章 新篇章
- 426 第五卷 第二章 意外
- 427 第五卷 第三章 教儿子泡妞
- 428 第五卷 第四章 决定
- 429 第五卷 第五章 不在江湖的扛把子
- 430 第五卷 第六章 终章
- 431 写在终结之后
- 432 这书是真的完结了,打算开新书
- 433 新书《文明仲裁》正式上传
- 434 新书《文明仲裁》求支持!
- 435 谢谢!
- 436 疯子又开新书了。请各位书友前往看看。
- 437 请书友们看看新书《皇商万岁》
- 438 感谢“老虎机吐起点【币】 ”书友连续十次的打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卷 第九章 又一个论坛
第四卷 第九章 又一个论坛
对于李晟的担忧,罗峥却不那么看。
“我只是觉得这个行业挺有前途,对我们玩投资的人来说,跨行算不上。我就算投资了也不会将整个银龙买下来。”他顿了一下,继续说。“我听说他们在技术上其实有不少的积累,特别是在动能耗能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只是其他方面跟不上。”
“你想买技术?”
“另外还想拿做发动机。电动汽车核心,是电池和电动发动机。电池当然是利润率最高的,但我们已经晚了别人一步。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肯定不上比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倒不如拿下那套技术。然后自己生产传动系统。”
李晟想了一下,问:“需要多少钱?”
“那套技术应该不笑需要太多的资金,但是后续的研究可能要投资不少。”
李晟抿着嘴考虑了片刻,说:“如果仅仅是生产零部件,收益未必很高。你就没想过在也生产汽车?”
“不是没想过,而是汽车生产许可不容易拿到手。如果拿下银龙的话,我们需要付出的太多。”官方的利益,还有大量的工人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如果这样的一个重工业要和官方合作,罗铮担心以后扯皮的地方太多。
李晟又沉默了一会说:“你有多大把握拿到哪项技术,需要多少资金?”
“可能需要十五亿左右。哪项技术虽然是国内先进水平,但其他的公司的研究也落后不了多少。”他只说价钱,对李晟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有钱就能拿下。
罗铮肯定不缺那十五亿,但是这样的技术很可能是吞金兽,所以他希望能拉李晟进来分担一下。而且他相当看好这项技术。而李晟现在基本还在玩农业,他觉得李晟应该发展一些工业方面的产业。
李晟问:“这个事情你和陈博商量过没有了?”
“跟他说过。他还在犹豫。他现在好像并不是很想涉及重工业。”
李晟笑了笑说:“他这人就是比较谨慎。”如果真的想罗峥说的那样,投资只需要十几二十亿的话,就算最后失败了,他们几个人也而完全可以和小康人家刚买的一万块钱的皮大衣第二天被烧了个洞一样。其实没有多大不了的。
罗峥也笑了,说:“确实。他的性格比较沉稳,喜欢稳打稳扎。而且,现在虽然电动力汽车好像很潮流,但实际上就和之前国内的燃气汽车一样,前景很光明,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公共设施环节跟不上的时候,电动车就是一个大饼而已。不过,如果你打算投资,我想他应该也会参与进来。”
李晟考虑了一阵,说:“那边时间很急?”
“我正在谈。估计会在一个月内能拿下。”罗峥一个人拿下那个技术没有任何困难。但是他知道这个技术想要发展起来,至少需要十年时间不断投入才能一直站在尖端。而这十年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现在他也不清楚。但是他认为电动汽车技术十年后慢慢成熟,并且应该会在二十年之后开始取代燃油轿车的统治地位。
李晟却没有他那么乐观。他之前了解过这方方面的事情。他觉得未来二十年内能替代燃油车的应该是混合动力车。不过这个技术在混合动力车方面也可以应用。他想了一下说:“投入那么长时间有点得不偿失,而且风险很大。如果能造汽车的话还差不多。”
罗峥也知道一个项目单纯投资的话风险确实很高,谁也无法估计以后会不会有更好的技术出现。甚至不知道现在这种好像比较先进的技术,研究方向是不是最正确的。如果不是,潜力有限,投入越多,损失越大。如果能一边造汽车卖赚钱,一边用赚的钱投入去研究,那才是最佳的选择。
他想了一下说:“我试一下,看能不能拿到一张新的牌照。不过可能要打着你的名号。”他还是不想购买银龙汽车。因为买下银龙可能受到的掣肘太多。就算能赚钱也根本没可能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开发和研究方面。
李晟笑着说:“如果我的名号有用的话,那最好不过了。”他想了想,说。“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买下一想光电转换技术。听说现在的电动力汽车一直没办法推广的原因就是光电蓄能能力差,续航能力不理想。”
罗峥拍了一下手掌说:“你不说我还一直盯着电池和发动机呢。”李晟提到的光电转换技术确是被遗忘的一种技术。现在更多公司研究的是电池性能和快速充电技术。
他笑了一下说:“这么说来,你是打算投资了?”
李晟点头,说:“我会让邱德生他们跟进的。”
“我也是打算让我的团队操作。”
虽然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但罗峥已经在考虑后续的问题:“你说这个项目在哪里弄比较好?现在华夏的汽车生产主要集中的几个大城市,那些城市的产业链比较完整。”
李晟想了一下,说:“这个以后再说吧。”
罗峥也知道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他点点头说:“那就倒是再说。”他顿了一下,问。“对了,你接到青年企业家论坛的邀请没?”
“青年企业家论坛?那还是什么东西?”李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论坛。
罗峥将冷的茶倒掉,一边重新倒入热水,一边说:“是临港团委筹划,由几家公司和几个高校牵头的一次经济论坛,主题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产业转型。”他笑了笑说。“其实这个论坛已经是第二届了,不过第一届也就是临港自说自话。临港再发达也就是一个弹丸之地,真正的制造业早已经撤离临港,临港就算有制造业也不过是组装。自己组织了一个论坛关上门谈产业转型,很是孤傲。所以去年就是吹吹牛而已。”
李晟知道所谓的金融业和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没办法支撑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别的不说,就说失业率。
当网络和智能化越来越发达,服务业的能容纳的就业岗位就会越来越少。当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败落,各种社会问题就会出现。美国是一个例子,欧洲已经重蹈美国覆辙,而华夏——至少在东部也在走同样的道路。
也许再过十年,南美和东南亚会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但是他们没有遇上华夏一样的好时机。现在的世界贸易自由化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他们一直做不到和华夏那样有个稳定的政局,也就没办法举全国之力发展。
当制造业不兴的时候,服务业还服务个屁。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服务业是农工商的衍生行业,缺少了其中一环,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
一位美国失业工人的一句话就很形象:“我没有了工作,难道要我自己洗车吗?”
虽然他没考虑过他以后还能不能拥有汽车,但如果太多人没有工作,服务业服务谁?精英阶层?那倒是有可能。比如,李晟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各大银行打来的电话,推介各种服务,各种商品。
好吧,到了他这个地位,考虑那些东西有点矫情了。
罗峥看他的神色,知道他对此没兴趣。不过他笑着说:“不过这一届他们接受教训了。所以邀请全国范围内比较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参加,有将论坛的时间放到七月份。时间就安排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前两天,这是想要借势顺便借人。”
借势很容易理解,借人李晟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罗峥解释说:“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商界精英前来,他们应该是打算能用这个时间差吸引几个外国的青年佼佼者参与。”
李晟撇了撇嘴,说:“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
“提出这个论坛构想的,是临港团委的办公室主任。姓姜。家族前几年还有挺大的势力,不过他们家的老头子挂了之后,在政界就显得有点单薄了。所以他想要做出点成绩来。”他说着看了一眼李晟。“他们姜家主要是从政的,养着一群给他们收敛钱财的商人,宋家就是他们那系的。宋家能逃过一劫的,又有一定能力的,已经投到他们姜家。宋家的倒台,可以说让他们不仅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
李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宋家还有什么人需要注意的?”
“如果是其他人还需要小心。但你,不需要。”罗峥小声说。“现在在华夏,没有人会整你。不说是你,就是我和陈博,只要没有违反大局原则就没人会动。他们如果想要动你也只能从正规途径来。但我想不到他们有什么办法。”
“狗急还会跳墙呢。”李晟却不敢麻痹大意。
罗峥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他是在担心缇娅,便说:“宋家老一辈已经全部进了监狱,这一辈也大部分被逮住了,还欠着一身的债务,他们能力再大想要翻身根本没可能。”
李晟点了点头说:“所以他们不邀请我也是正常的。”
罗峥却笑着说:“他只是第一个倡议者,你以为他就能决定一切?现在那个什么论坛是一个副市长亲自管着。我想他们是没想到你会突然回来,现在还没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也许那个副市长都要亲自上门邀请你。”(未完待续。)
“我只是觉得这个行业挺有前途,对我们玩投资的人来说,跨行算不上。我就算投资了也不会将整个银龙买下来。”他顿了一下,继续说。“我听说他们在技术上其实有不少的积累,特别是在动能耗能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只是其他方面跟不上。”
“你想买技术?”
“另外还想拿做发动机。电动汽车核心,是电池和电动发动机。电池当然是利润率最高的,但我们已经晚了别人一步。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肯定不上比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倒不如拿下那套技术。然后自己生产传动系统。”
李晟想了一下,问:“需要多少钱?”
“那套技术应该不笑需要太多的资金,但是后续的研究可能要投资不少。”
李晟抿着嘴考虑了片刻,说:“如果仅仅是生产零部件,收益未必很高。你就没想过在也生产汽车?”
“不是没想过,而是汽车生产许可不容易拿到手。如果拿下银龙的话,我们需要付出的太多。”官方的利益,还有大量的工人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如果这样的一个重工业要和官方合作,罗铮担心以后扯皮的地方太多。
李晟又沉默了一会说:“你有多大把握拿到哪项技术,需要多少资金?”
“可能需要十五亿左右。哪项技术虽然是国内先进水平,但其他的公司的研究也落后不了多少。”他只说价钱,对李晟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有钱就能拿下。
罗铮肯定不缺那十五亿,但是这样的技术很可能是吞金兽,所以他希望能拉李晟进来分担一下。而且他相当看好这项技术。而李晟现在基本还在玩农业,他觉得李晟应该发展一些工业方面的产业。
李晟问:“这个事情你和陈博商量过没有了?”
“跟他说过。他还在犹豫。他现在好像并不是很想涉及重工业。”
李晟笑了笑说:“他这人就是比较谨慎。”如果真的想罗峥说的那样,投资只需要十几二十亿的话,就算最后失败了,他们几个人也而完全可以和小康人家刚买的一万块钱的皮大衣第二天被烧了个洞一样。其实没有多大不了的。
罗峥也笑了,说:“确实。他的性格比较沉稳,喜欢稳打稳扎。而且,现在虽然电动力汽车好像很潮流,但实际上就和之前国内的燃气汽车一样,前景很光明,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公共设施环节跟不上的时候,电动车就是一个大饼而已。不过,如果你打算投资,我想他应该也会参与进来。”
李晟考虑了一阵,说:“那边时间很急?”
“我正在谈。估计会在一个月内能拿下。”罗峥一个人拿下那个技术没有任何困难。但是他知道这个技术想要发展起来,至少需要十年时间不断投入才能一直站在尖端。而这十年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现在他也不清楚。但是他认为电动汽车技术十年后慢慢成熟,并且应该会在二十年之后开始取代燃油轿车的统治地位。
李晟却没有他那么乐观。他之前了解过这方方面的事情。他觉得未来二十年内能替代燃油车的应该是混合动力车。不过这个技术在混合动力车方面也可以应用。他想了一下说:“投入那么长时间有点得不偿失,而且风险很大。如果能造汽车的话还差不多。”
罗峥也知道一个项目单纯投资的话风险确实很高,谁也无法估计以后会不会有更好的技术出现。甚至不知道现在这种好像比较先进的技术,研究方向是不是最正确的。如果不是,潜力有限,投入越多,损失越大。如果能一边造汽车卖赚钱,一边用赚的钱投入去研究,那才是最佳的选择。
他想了一下说:“我试一下,看能不能拿到一张新的牌照。不过可能要打着你的名号。”他还是不想购买银龙汽车。因为买下银龙可能受到的掣肘太多。就算能赚钱也根本没可能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开发和研究方面。
李晟笑着说:“如果我的名号有用的话,那最好不过了。”他想了想,说。“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买下一想光电转换技术。听说现在的电动力汽车一直没办法推广的原因就是光电蓄能能力差,续航能力不理想。”
罗峥拍了一下手掌说:“你不说我还一直盯着电池和发动机呢。”李晟提到的光电转换技术确是被遗忘的一种技术。现在更多公司研究的是电池性能和快速充电技术。
他笑了一下说:“这么说来,你是打算投资了?”
李晟点头,说:“我会让邱德生他们跟进的。”
“我也是打算让我的团队操作。”
虽然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但罗峥已经在考虑后续的问题:“你说这个项目在哪里弄比较好?现在华夏的汽车生产主要集中的几个大城市,那些城市的产业链比较完整。”
李晟想了一下,说:“这个以后再说吧。”
罗峥也知道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他点点头说:“那就倒是再说。”他顿了一下,问。“对了,你接到青年企业家论坛的邀请没?”
“青年企业家论坛?那还是什么东西?”李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论坛。
罗峥将冷的茶倒掉,一边重新倒入热水,一边说:“是临港团委筹划,由几家公司和几个高校牵头的一次经济论坛,主题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产业转型。”他笑了笑说。“其实这个论坛已经是第二届了,不过第一届也就是临港自说自话。临港再发达也就是一个弹丸之地,真正的制造业早已经撤离临港,临港就算有制造业也不过是组装。自己组织了一个论坛关上门谈产业转型,很是孤傲。所以去年就是吹吹牛而已。”
李晟知道所谓的金融业和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没办法支撑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别的不说,就说失业率。
当网络和智能化越来越发达,服务业的能容纳的就业岗位就会越来越少。当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败落,各种社会问题就会出现。美国是一个例子,欧洲已经重蹈美国覆辙,而华夏——至少在东部也在走同样的道路。
也许再过十年,南美和东南亚会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但是他们没有遇上华夏一样的好时机。现在的世界贸易自由化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他们一直做不到和华夏那样有个稳定的政局,也就没办法举全国之力发展。
当制造业不兴的时候,服务业还服务个屁。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服务业是农工商的衍生行业,缺少了其中一环,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
一位美国失业工人的一句话就很形象:“我没有了工作,难道要我自己洗车吗?”
虽然他没考虑过他以后还能不能拥有汽车,但如果太多人没有工作,服务业服务谁?精英阶层?那倒是有可能。比如,李晟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各大银行打来的电话,推介各种服务,各种商品。
好吧,到了他这个地位,考虑那些东西有点矫情了。
罗峥看他的神色,知道他对此没兴趣。不过他笑着说:“不过这一届他们接受教训了。所以邀请全国范围内比较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参加,有将论坛的时间放到七月份。时间就安排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前两天,这是想要借势顺便借人。”
借势很容易理解,借人李晟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罗峥解释说:“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商界精英前来,他们应该是打算能用这个时间差吸引几个外国的青年佼佼者参与。”
李晟撇了撇嘴,说:“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
“提出这个论坛构想的,是临港团委的办公室主任。姓姜。家族前几年还有挺大的势力,不过他们家的老头子挂了之后,在政界就显得有点单薄了。所以他想要做出点成绩来。”他说着看了一眼李晟。“他们姜家主要是从政的,养着一群给他们收敛钱财的商人,宋家就是他们那系的。宋家能逃过一劫的,又有一定能力的,已经投到他们姜家。宋家的倒台,可以说让他们不仅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
李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宋家还有什么人需要注意的?”
“如果是其他人还需要小心。但你,不需要。”罗峥小声说。“现在在华夏,没有人会整你。不说是你,就是我和陈博,只要没有违反大局原则就没人会动。他们如果想要动你也只能从正规途径来。但我想不到他们有什么办法。”
“狗急还会跳墙呢。”李晟却不敢麻痹大意。
罗峥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他是在担心缇娅,便说:“宋家老一辈已经全部进了监狱,这一辈也大部分被逮住了,还欠着一身的债务,他们能力再大想要翻身根本没可能。”
李晟点了点头说:“所以他们不邀请我也是正常的。”
罗峥却笑着说:“他只是第一个倡议者,你以为他就能决定一切?现在那个什么论坛是一个副市长亲自管着。我想他们是没想到你会突然回来,现在还没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也许那个副市长都要亲自上门邀请你。”(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