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7 第四卷 第四十章 “环太骗局”的结局
- 368 第四卷 第四十一章 利益分配
- 369 第四卷 第四十二章 人尽其用
- 370 第四卷 第四十三章 李晟给的压力
- 371 第四卷 第四十四章 废物利用也能做慈善
- 372 第四卷 第四十五章 伪善也是善
- 373 第四卷 第四十六章 变化
- 374 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马里亚诺
- 375 第四卷 第四十八章 真的要玩足球
- 376 第四卷 第四十九章 为了一个承诺和李晟的底线
- 377 第四卷 第五十章 李晟要的(此章免费,还有一章正在码)
- 378 第四卷 第五十一章 黄了的和成了的(更晚了些,免费)
- 379 第四卷 第五十二章 巴布尔被抓
- 380 第四卷 第五十三章 拯救镇长
- 381 第四卷 第五十四章 密谋
- 382 第四卷 第五十五章 风光在险峰
- 383 第四卷 第五十六章 莫宁的行为准则
- 384 第四卷 第五十七章 真正危害美国安全的行为
- 385 第四卷 第五十八章 五千万美元顶不上一句话(本章因周四停更免费)
- 386 第四卷 第五十九章 恰希的消息和冯霄霆的野心(本章为周五停更免费)
- 387 第四卷 第六十章 新农场的规划(本章为周六停更免费)
- 388 第四卷 第六十一章 说教(承诺的周六免费章节)
- 389 第四卷 第六十二章 未必是白荷花(承诺过的周日免费章节)
- 390 第四卷 第六十三章 缇娅的朋友(本章为周四补更)
- 391 第四卷 第六十四章 天晶股权变更的动议(本章为周五补更)
- 392 第四卷 第六十五章 代理以及广告的设想(本章为周六补更)
- 393 第四卷 第六十六章 商人心态(补漏发的周日免费章节)
- 394 第四卷 第六十七章 玩弄文化(周日补更·免费)
- 395 第四卷 第六十八章 冯霄霆和莫馨然(这章开始属于正常更新)
- 396 第四卷 第六十九章 信任
- 397 第四卷 第七十章 邪门的“嫁妆”
- 398 第四卷 第七十一章 是福祸相依还是巧合
- 399 第四卷 第七十二章 足球队和新农场
- 400 第四卷 第七十三章 目的
- 401 第四卷 第七十四章 西南非洲农场(老规矩,断更一天公众一章)
- 402 第四卷 第七十五章 要买马骨
- 403 第四卷 第七十六章 李晟的江湖地位(终于码出一章)
- 404 第四卷 第七十七章 做个样子而已
- 405 第四卷 第七十八章 不可告人的高调
- 406 第四卷 第七十九章 超级细菌(今日正常更新,下一章也是)
- 407 第四卷 第八十章 不期而至
- 408 第四卷 第八十一章 不太灵的灵光一闪(为周日补更,接下来两章也是)
- 409 第四卷 第八十二章 失去控制
- 410 第四卷 第八十三章 大方的败家
- 411 第四卷 第八十四章 铁三角(今日的更新章节,下面一章也是)
- 412 第四卷 第八十五章 官商勾结的雏形
- 413 第四卷 第八十六章 合作项目只是诱饵?
- 414 第四卷 第八十七章 曾经的美好只是曾经
- 415 第四卷 第八十八章 一个科幻小故事
- 416 第四卷 第八十九章 婚礼(上)
- 417 第四卷 第九十章 婚礼(下)
- 418 第四卷 第九十一章 寒潮带来的威胁
- 419 第四卷 第九十二章 意义重大的实验
- 420 第四卷 第九十三章 救世主?
- 421 第四卷 第九十四章 李晟生气了
- 422 第四卷 第九十五章 后果很严重
- 423 第四卷 第九十六章 后果真的很严重的
- 424 第四卷 第九十七章 深浅轻重
- 425 第五卷 第一章 新篇章
- 426 第五卷 第二章 意外
- 427 第五卷 第三章 教儿子泡妞
- 428 第五卷 第四章 决定
- 429 第五卷 第五章 不在江湖的扛把子
- 430 第五卷 第六章 终章
- 431 写在终结之后
- 432 这书是真的完结了,打算开新书
- 433 新书《文明仲裁》正式上传
- 434 新书《文明仲裁》求支持!
- 435 谢谢!
- 436 疯子又开新书了。请各位书友前往看看。
- 437 请书友们看看新书《皇商万岁》
- 438 感谢“老虎机吐起点【币】 ”书友连续十次的打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卷 第五十章 李晟要的(此章免费,还有一章正在码)
第四卷 第五十章 李晟要的(此章免费,还有一章正在码)
天集集团在国庆期间搬了办公室,新的办公楼租用陆家口最繁华商业区三层写字楼。之前那栋楼已经全部交给天晶娱乐使用。
李晟赶到新的天晶总裁办公室,发现这办公室比之前的大了一些,但装修依然相当的朴素。至少,没有他在南光集团的办公室那么豪华奢侈。
看到李晟进门,罗峥就已经从办公桌后走出来,说:“坐吧。喝茶?”
他泡了一壶寂静农场出产的绿茶,说:“银龙那边已经虽然没有放弃电动汽车的研发,要求现有的专利共有。但同意出售车用电池研发机构。”
“代价不小吧。”
罗峥点头说:“十三亿。比之前预计中要少了一下,但银龙可以使用之前的研究成果。”
李晟喝了一口茶,问:“那你有什么计划?”
“计划暂时还没有。不过那些研究人员大多已经爱当地安家,一些人不是很愿意离开。我的意思是依然让那个机构留在当地。你觉得怎么样?”
李晟对此没意见:“研究机构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
“他们要求五亿元的研究经费。你觉得怎么样?”
“五亿?”这笔钱不是很多。但问题是钱投进去了能不能听到一个响。不过他没有地哦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问罗峥。“你呢,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可以满足他们。这笔经费是两年的研究经费,分成三次投入。我想风险是有,但不会太大。”
如果项目合适,李晟并不怕花钱投资。他的钱放着也是放着。电动力汽车必然会成为趋势,虽然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淘汰燃油汽车,但现在投资也不算早。他想了一下说:“我觉得将这个研究部门单独编制,再招募一些新的研究员进去。”
罗峥也有那样的想法,说:“我已经让人找这方面的专才。”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银龙那个研究部门的人很可能抱成一团,那对他们这些投资人来说,很不利。如果能新增几个人进去,也许可以形成鲶鱼效应。
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我来管着还是你来?”
李晟连想都没想,说:“还是你来吧。”
罗峥对此并没有异议。他点头说:“那我让我的商业团队去管着。”现在他也算是一个大富豪,生意也挺多,一个人根本无法应付的过来,所以在今年他也组建了一个私人的商业管理团队。
说起来他的团队是他们三个人中最晚组建起来的。而陈博的团队更加是在新东亚建立后没多久就形成了雏形,比李晟组建的团队要早得多。
李晟想起罗峥的的球队也是由他的商业团队管理的,便问:“你那支足球队现在成绩怎么样?”
“还行,作为升班马,能排在中游,算是不错了。”罗峥好像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笑着说。“今年我也没有投入太多,不过球队也换了不少人。今年上半赛季磨合得不是很好。不过后面追了上来。如果按照下半年的表现,也许明年就有升级的希望了。”
李晟想了一下说:“如果你的俱乐部需要新球员的时候,优先考虑一下农场的那些年轻球员。”
罗峥笑着说:“那我可不能打包票。我会让教练多注意那边的球员。不过,球队需要什么样的球员,主要还是由主教练决定。那边的球员都是年轻球员,我担心主教练不会太看好。”
李晟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在敷衍。一个成熟的老板,对自己不在行的领域通常是不会指手画脚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的人,其实连做人都不会。
不过他之前就将罗峥这支球队视作足球学校里的年轻球员的主要去向,这会怎么也要争取一下。毕竟那边每年有二十多个华夏学员,能去欧洲的恐怕没有几个,大部分的出路还是在华夏。当然那也需要他们表现能在水准以上。
现在罗峥那么说,会断了那些学员的路子。他想了一下,说:“那些年轻球员实力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实战经验也不算差。我想应该也有一定的实力。如果你的球队不需要,帮我向其他球队推荐一下也好。”
罗峥想了想说:“那倒是没问题。这两年我倒是和那些球队的老板有一些来往。很多的甲级球队和乙级球队,还是喜欢培养一些自己的青训球员的。足球学校的球员,最大的一批,应该有十八岁了吧。”
李晟点头,说:“费尔南多那边不知道怎么想。之前他答应帮着在葡萄牙推荐的,但现在他们看好的大多是巴西的年轻球员。当初我们招收那些华夏小球员的时候,曾经承诺过,只要他们能坚持下来,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现在我也计划着在国内也买一支球队,看能吸收多少。但就算我真的买了球队,和你的球队一样。我也不打算过多干涉球队的球员选择。”
“你要买那支球队?如果真的想要吸收那些年轻球员,其实青年队或者二队是不错的选择。进入球队后,他们可以租借,如果真的能踢出来,就算你的球队不需要也可以转会。”
李晟听着罗峥的提议确实挺在理。球队多签几个人,他也不需要花费多少的薪水。如果那些人能适应职业联赛,就算不能在他的球队立足,也可以到更低级别后者需要他们那样类型球员的其他级别球队。
他说:“我看中了甲级球队金宁队。对了,你认识凌钢的人吗?帮我联系一下。我想找他们谈谈球队股份。”
罗峥想了一下说:“我还能和他们一个副总说说上话。”
李晟点头说:“那你帮我联系一下。”在和欧区长谈判时,对方特地说了凌钢集团一句话,那其实是暗示他从凌钢方面下手。
他又接着说:“第一批华夏学员其实已经有一些超过十八岁了,在过年的时候,当年第一批选拔的球员,在今年春节就要离校。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届的西帕鲁杯要踢。你派人去观察一下。看有没有需要的球员。”
罗峥没有迟疑,说:“好。就算没有马上可以进入一线队的,我也可以让他们留意一下有没有潜力的。如果有,买回来当做替补锻炼一下也未尝不可。”
李晟想了一下,觉得西帕鲁队也许能收罗一两个。也许他可以再问一下费尔南多那边,看能不能帮着推荐几个,罗峥这边再接收几个,那还剩下十多个。也许还会有学员本身自己有门路的。或许最后只有几个需要他来安排的。
当然,后面会陆续有年轻球员成长起来。要完成那样的承诺,李晟的压力不小。
他想了一下,说:“下次我们再招收小球员的时候,就不能再承诺什么一定要安排他们进入职业联赛了。”
虽然那只是对能提出一定水平的年轻球员的承诺。如果实在没有前途的,会在前一两年就会被劝退返回国内。但每一届都至少有二十个华夏来的小球员。要安排这么多的球员进入职业联赛,他还真的有点挠头。
其实那样的承诺,就算是要履行,也不一定要像他这样。所谓安排,可以是一年之内,可以是两年之内。完全可以拖到那些年轻球员自己找到合适的球队。
但李晟有他的底线。他可以很自私,但必须守信。信用两个字,是他真正的财富,要经营信用不容易,但要丢弃却很简单。反正,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舍弃的。所以哪怕是需要花费再多的金钱,他都希望能实现当初那些承诺。
罗峥也觉得李晟玩的有些大了。当初只是想要避免某些不好的舆论才招收华夏学员,结果现在好像比那样的舆论出现更加麻烦。
很明显李晟不是球迷,他在巴西资助那些小孩子踢球,不过是想要在巴西的贫民窟建立一个好的形象,希望能帮助他在巴西立足。现在虽然有些作用。但随着他的身份和地位的提高。那些就算是达到了预计效果,作用也不会太大。
当然,他是不知道李晟现在的目的。要不然,他就不会那么想了。
在李晟现在的计划中,在巴西支持足球依然是一个必须要进行项目。培养出一个天才并能保证他的目的能达成。但是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天才,再培养出一批能踢上球的职业球员,那基金农场和他的名声就会在巴西响亮起来。加上他的财富,到那个时候,在巴西没有人会忽略他的声音。
那他参与到巴西的大选,就不会是打酱油的角色。那些和他合作的政治人物才不敢过河抽桥。
一切顺利的话,那他就能在巴西形成一个家族的雏形。这是他目前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达成。但他考虑的更远。
他担心的是,他在的时候巴西也许不敢动寂静农场。只是他也很清醒,寂静农场是他的根。但寂静农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一旦他不在了,寂静农场就会衰败。如果他能在巴西建立一个强大的家族,就算没有了寂静农场,他的后代也能在巴西生存下去。
不要说他考虑的太长远。人物近忧必有远虑,他既然想到了,现在不做准备难道还将麻烦留给后代处理?
事实上,他回到国内发展,甚至是在之前非要占据南光集团的绝对控股权,也有为后代考虑的因素在。当寂静农场变得普通,国内的产业也能积累起足够的资本,没有了寂静农场,他的家族在华夏也会有一定的地位。那与巴西的产业一起可以为他日后创建的李氏家族形成双保险。
那才是他做这一切最根本的目的。(未完待续。)
李晟赶到新的天晶总裁办公室,发现这办公室比之前的大了一些,但装修依然相当的朴素。至少,没有他在南光集团的办公室那么豪华奢侈。
看到李晟进门,罗峥就已经从办公桌后走出来,说:“坐吧。喝茶?”
他泡了一壶寂静农场出产的绿茶,说:“银龙那边已经虽然没有放弃电动汽车的研发,要求现有的专利共有。但同意出售车用电池研发机构。”
“代价不小吧。”
罗峥点头说:“十三亿。比之前预计中要少了一下,但银龙可以使用之前的研究成果。”
李晟喝了一口茶,问:“那你有什么计划?”
“计划暂时还没有。不过那些研究人员大多已经爱当地安家,一些人不是很愿意离开。我的意思是依然让那个机构留在当地。你觉得怎么样?”
李晟对此没意见:“研究机构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
“他们要求五亿元的研究经费。你觉得怎么样?”
“五亿?”这笔钱不是很多。但问题是钱投进去了能不能听到一个响。不过他没有地哦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问罗峥。“你呢,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可以满足他们。这笔经费是两年的研究经费,分成三次投入。我想风险是有,但不会太大。”
如果项目合适,李晟并不怕花钱投资。他的钱放着也是放着。电动力汽车必然会成为趋势,虽然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淘汰燃油汽车,但现在投资也不算早。他想了一下说:“我觉得将这个研究部门单独编制,再招募一些新的研究员进去。”
罗峥也有那样的想法,说:“我已经让人找这方面的专才。”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银龙那个研究部门的人很可能抱成一团,那对他们这些投资人来说,很不利。如果能新增几个人进去,也许可以形成鲶鱼效应。
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我来管着还是你来?”
李晟连想都没想,说:“还是你来吧。”
罗峥对此并没有异议。他点头说:“那我让我的商业团队去管着。”现在他也算是一个大富豪,生意也挺多,一个人根本无法应付的过来,所以在今年他也组建了一个私人的商业管理团队。
说起来他的团队是他们三个人中最晚组建起来的。而陈博的团队更加是在新东亚建立后没多久就形成了雏形,比李晟组建的团队要早得多。
李晟想起罗峥的的球队也是由他的商业团队管理的,便问:“你那支足球队现在成绩怎么样?”
“还行,作为升班马,能排在中游,算是不错了。”罗峥好像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笑着说。“今年我也没有投入太多,不过球队也换了不少人。今年上半赛季磨合得不是很好。不过后面追了上来。如果按照下半年的表现,也许明年就有升级的希望了。”
李晟想了一下说:“如果你的俱乐部需要新球员的时候,优先考虑一下农场的那些年轻球员。”
罗峥笑着说:“那我可不能打包票。我会让教练多注意那边的球员。不过,球队需要什么样的球员,主要还是由主教练决定。那边的球员都是年轻球员,我担心主教练不会太看好。”
李晟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在敷衍。一个成熟的老板,对自己不在行的领域通常是不会指手画脚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的人,其实连做人都不会。
不过他之前就将罗峥这支球队视作足球学校里的年轻球员的主要去向,这会怎么也要争取一下。毕竟那边每年有二十多个华夏学员,能去欧洲的恐怕没有几个,大部分的出路还是在华夏。当然那也需要他们表现能在水准以上。
现在罗峥那么说,会断了那些学员的路子。他想了一下,说:“那些年轻球员实力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实战经验也不算差。我想应该也有一定的实力。如果你的球队不需要,帮我向其他球队推荐一下也好。”
罗峥想了想说:“那倒是没问题。这两年我倒是和那些球队的老板有一些来往。很多的甲级球队和乙级球队,还是喜欢培养一些自己的青训球员的。足球学校的球员,最大的一批,应该有十八岁了吧。”
李晟点头,说:“费尔南多那边不知道怎么想。之前他答应帮着在葡萄牙推荐的,但现在他们看好的大多是巴西的年轻球员。当初我们招收那些华夏小球员的时候,曾经承诺过,只要他们能坚持下来,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现在我也计划着在国内也买一支球队,看能吸收多少。但就算我真的买了球队,和你的球队一样。我也不打算过多干涉球队的球员选择。”
“你要买那支球队?如果真的想要吸收那些年轻球员,其实青年队或者二队是不错的选择。进入球队后,他们可以租借,如果真的能踢出来,就算你的球队不需要也可以转会。”
李晟听着罗峥的提议确实挺在理。球队多签几个人,他也不需要花费多少的薪水。如果那些人能适应职业联赛,就算不能在他的球队立足,也可以到更低级别后者需要他们那样类型球员的其他级别球队。
他说:“我看中了甲级球队金宁队。对了,你认识凌钢的人吗?帮我联系一下。我想找他们谈谈球队股份。”
罗峥想了一下说:“我还能和他们一个副总说说上话。”
李晟点头说:“那你帮我联系一下。”在和欧区长谈判时,对方特地说了凌钢集团一句话,那其实是暗示他从凌钢方面下手。
他又接着说:“第一批华夏学员其实已经有一些超过十八岁了,在过年的时候,当年第一批选拔的球员,在今年春节就要离校。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届的西帕鲁杯要踢。你派人去观察一下。看有没有需要的球员。”
罗峥没有迟疑,说:“好。就算没有马上可以进入一线队的,我也可以让他们留意一下有没有潜力的。如果有,买回来当做替补锻炼一下也未尝不可。”
李晟想了一下,觉得西帕鲁队也许能收罗一两个。也许他可以再问一下费尔南多那边,看能不能帮着推荐几个,罗峥这边再接收几个,那还剩下十多个。也许还会有学员本身自己有门路的。或许最后只有几个需要他来安排的。
当然,后面会陆续有年轻球员成长起来。要完成那样的承诺,李晟的压力不小。
他想了一下,说:“下次我们再招收小球员的时候,就不能再承诺什么一定要安排他们进入职业联赛了。”
虽然那只是对能提出一定水平的年轻球员的承诺。如果实在没有前途的,会在前一两年就会被劝退返回国内。但每一届都至少有二十个华夏来的小球员。要安排这么多的球员进入职业联赛,他还真的有点挠头。
其实那样的承诺,就算是要履行,也不一定要像他这样。所谓安排,可以是一年之内,可以是两年之内。完全可以拖到那些年轻球员自己找到合适的球队。
但李晟有他的底线。他可以很自私,但必须守信。信用两个字,是他真正的财富,要经营信用不容易,但要丢弃却很简单。反正,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舍弃的。所以哪怕是需要花费再多的金钱,他都希望能实现当初那些承诺。
罗峥也觉得李晟玩的有些大了。当初只是想要避免某些不好的舆论才招收华夏学员,结果现在好像比那样的舆论出现更加麻烦。
很明显李晟不是球迷,他在巴西资助那些小孩子踢球,不过是想要在巴西的贫民窟建立一个好的形象,希望能帮助他在巴西立足。现在虽然有些作用。但随着他的身份和地位的提高。那些就算是达到了预计效果,作用也不会太大。
当然,他是不知道李晟现在的目的。要不然,他就不会那么想了。
在李晟现在的计划中,在巴西支持足球依然是一个必须要进行项目。培养出一个天才并能保证他的目的能达成。但是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天才,再培养出一批能踢上球的职业球员,那基金农场和他的名声就会在巴西响亮起来。加上他的财富,到那个时候,在巴西没有人会忽略他的声音。
那他参与到巴西的大选,就不会是打酱油的角色。那些和他合作的政治人物才不敢过河抽桥。
一切顺利的话,那他就能在巴西形成一个家族的雏形。这是他目前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达成。但他考虑的更远。
他担心的是,他在的时候巴西也许不敢动寂静农场。只是他也很清醒,寂静农场是他的根。但寂静农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一旦他不在了,寂静农场就会衰败。如果他能在巴西建立一个强大的家族,就算没有了寂静农场,他的后代也能在巴西生存下去。
不要说他考虑的太长远。人物近忧必有远虑,他既然想到了,现在不做准备难道还将麻烦留给后代处理?
事实上,他回到国内发展,甚至是在之前非要占据南光集团的绝对控股权,也有为后代考虑的因素在。当寂静农场变得普通,国内的产业也能积累起足够的资本,没有了寂静农场,他的家族在华夏也会有一定的地位。那与巴西的产业一起可以为他日后创建的李氏家族形成双保险。
那才是他做这一切最根本的目的。(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