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36 第532章 杀机重重
- 537 第533章 恍然如梦
- 538 第534章 突围
- 539 第535章 围歼
- 540 第536章 皇宫惊变
- 541 第537章 天家无父子
- 542 第538章 是非和亲情
- 543 第539章 满宫尽带白银甲
- 544 第540章 废立
- 545 第541章 九五至尊
- 546 第542章 大燕兴,天下平!
- 547 第543章 代汉者,当涂高也!
- 548 第544章 8级兵甲系统
- 549 第545章 非主流的水军战将(除夕快乐)
- 550 第546章 荆州乱起(新年快乐)
- 551 第547章 燕军南下
- 552 第548章 料事如神
- 553 第549章 未卜先知
- 554 第550章 追回百姓
- 555 第551章 兵临汉水
- 556 第552章 初次水战
- 557 第553章 腾蛟扬威
- 558 第554章 楼船渡江
- 559 第555章 南岸阻击战
- 560 第556章 兵围襄阳
- 561 第557章 深宫秘闻
- 562 第558章 气死刘表
- 563 第559章 谁将宣威长坂坡?
- 564 第560章 挥师南下
- 565 第561章 江东迎战
- 566 第562章 临江赋诗
- 567 第563章 不寻常的女子(二更求月票)
- 568 第564章 初次水战
- 569 第565章 都想火一把
- 570 第566章 如约而至的瘟疫
- 571 第567章 正中下怀
- 572 第568章 不一样的火烧赤壁
- 573 第569章 江上激战
- 574 第570章 周瑜之火计
- 575 第571章 樊口大战
- 576 第572章 楼船对决
- 577 第573章 强攻夏口
- 578 第574章 刘备跑了
- 579 第575章 长沙老将
- 580 第576章 绝杀燕帝的机会
- 581 第577章 桂阳城下故人来
- 582 第579章 奉旨泡妞
- 583 第579章 神秘的水中间谍
- 584 第580章 剑指江东
- 585 第581章 伏击
- 586 第582章 冷箭之王(月初求月票)
- 587 第583章 力斩二将
- 588 第584章 彭蠡湖鳄战
- 589 第585章 炮火纷飞
- 590 第586章 夜袭燕寨
- 591 第587章 将计就计
- 592 第588章 芜湖城破
- 593 第589章 王战
- 594 第590章 复仇
- 595 第591章 吴下阿蒙
- 596 第592章 螳臂当车
- 597 第593章 决战太湖
- 598 第594章 水与火的激战
- 599 第595章 血染太湖
- 600 第596章 风雨欲来
- 601 第597章 仓皇东去
- 602 第598章 山越乱起
- 603 第599章 穷追不舍
- 604 第600章 臣服五溪蛮
- 605 第601章 士家的投诚
- 606 第602章 大军西征
- 607 第603章 明渡陈仓
- 608 第604章 定军山之战
- 609 第605章 破山
- 610 第606章 迟来的援兵
- 611 第607章 临危不惧
- 612 第608章 冲冠一怒
- 613 第609章 猛兽兵团
- 614 第610章 石破天惊
- 615 第611章 义释严颜
- 616 第612章 葭萌关下故人来
- 617 第613章 史上第一次空袭
- 618 第614章 将计就计
- 619 第615章 危如累卵
- 620 第616章 蜀道难于上青天
- 621 第617章 绝世骂战
- 622 第618章 暗渡阴平
- 623 第619章 震动CD
- 624 第620章 诱敌出击
- 625 第621章 夜袭鹿头山
- 626 第622章 魂壮绵竹关
- 627 第623章 最后一战
- 628 第624章 天下归心
- 629 第625章 天下于我何加焉!(大结局)
- 630 完本感言
- 631 新书《大宋明月》上传,求支持!
- 632 新书《晋击天下》已发布,敬请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42章 大燕兴,天下平!
第542章 大燕兴,天下平!
祭坛顶部鼓乐齐鸣,编钟声声,公孙白手持镇圭,昂然而上。
“上香!”
公孙白接过三炷香拜了三拜,向前上香。
“上酒!”
公孙白接过陈群倒的酒,轻洒在供桌前。
公孙白接过陈群呈托过来的一卷诏书,缓缓的摊开,慨而读之:
“天子臣白,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汉有其国,历数百载。然自黄巾乱后,天下群雄并起,兵戈连年,又有北部鲜卑、匈奴诸异族,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中原之地,千里无鸡鸣,四野多白骨,百姓十不存一。臣公孙白,虽起于微末,然则当以天下为己任,敢不呕心沥血,平除祸乱,安定黎庶。自白起兵以来,破乌桓、扫辽东、剿鲜卑、灭匈奴、诛袁绍、斩曹操、、平袁术、定关西、纳西域,凡十五载,不知疲倦,甘愿为汉家效犬马之劳,不畏艰辛。承蒙先汉帝不弃,禅让于臣,又受百官拼死相请,值此危难之际,白畏天之威,又惧华夏动乱不止,乃惶恐继之,以重整江山社稷,造福苍生,祚于天下,永绥四海!”
全场一片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地动山河般的呼声。
“天子万岁!”
整个许都城中都响彻了军民的呼声,许久,呼声才逐渐平息下来。
接着公孙白接过陈群递过来的银刀,走到绑在木架上吓得瑟瑟发抖的牛羊面前,挥动银刀,从其咽喉处一闪而过,将其宰杀。
被宰杀的牛羊,即牺牲被堆放到祭坛正中的柴垛之上。
公孙白又接过一个火把,走到柴垛面前,将柴垛点燃。
轰!
洒满火油的柴薪瞬间火焰冲天而起,照红了整个天空。
咕咕咕~
叽叽喳喳~
就在烈焰腾空而起的这一刹那,天空之中突然出现了异变,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乌云朝祭坛之上疾涌而来,伴随着嘈杂的声音。
那片乌云越涌越近,嘈杂声却越来越大,等到遮蔽了祭坛的上空时,众人才惊诧的发现,那赫然是数以万计的鸟雀、鸽子等飞禽。
台下的臣民顿时一片哗然,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多鸟雀,要么是大凶,要么是大吉!
那些鸟雀在空中停留了一阵之后,突然又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纷纷展着翅膀扑棱棱的移动起来,原本汇集在一团如乌云一般,此刻却逐渐散开,形成三团黑影。
慢慢的,那三团黑影逐渐清晰起来,依次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空中。
有人已然惊呼了起来:“我的天,那是三个字!”
“大燕兴……此乃祥瑞,天子万岁!”随即有人已认出了三个大字,高声呼喊了起来。
所有的百姓、大臣和甲士,齐齐盯紧了高空中的那三团由数以万计的鸟雀组成的黑影,不禁纷纷激动起来。
那的确是“大燕兴”三个大字,因为字体较大,所以足以看得清清楚楚,绝无疑义,即便是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见到身边那些能够识文断字的人这般模样,自然也知道了内情。
就在众人为空中的奇异景象所惊叹时,空中的鸟雀又叽叽喳喳的动了,在空中扑动着翅膀,移动着位置。
这一次,展现在数十万的臣民面前的,却是“天下平”三个大字,字体依旧是那么大,那么清晰。
台下,数十万的臣民,一片鸦雀无声,不可思议的望着空中的奇异景象。
沉寂率先从羽林骑哪里打破,燕八率先高喊:“大燕兴,天下平!”
呼声逐渐蔓延起来,先是羽林骑,接着是虎贲,再次是城门卫军,接着是京辅军,再往后则是数十万的许都百姓合群臣,纷纷跟着欢呼起来,激动异常。
“大燕兴,天下平!”
“大燕兴,天下平!”
“大燕兴,天下平!”
那巨大的欢呼声一直持续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才缓缓的停歇下来,空中的数以万计的鸟雀也逐渐撤去了字形,又呼啦啦的朝祭坛上俯冲了下来,在公孙白头顶上三四米之处汇集,绕着他头顶连转了三个圈之后,然后齐齐飞往东面而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天空之中,恢复一片晴明。
所谓圣人出,必有祥瑞,但是历史上所谓的祥瑞,从未像这次祥瑞如此的清楚明确的表达了它要表达的意思。
所谓高祖斩白蛇而起,推翻暴秦,那条白蛇到底是普通的蛇,还是所谓的白帝之子,谁也不知道,甚至高祖有没有斩过蛇,也没人考证过。
而如今公孙白祭天,却是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和代表全天下士人的百官亲眼见到了天空中的祥瑞,说明燕王代汉,是顺天应人,符合天道的。
在这个信仰鬼神的时代,对那些尚对汉室心存念想的人,对公孙白代汉的合法性存在怀疑的人,这一招可谓狠绝之极,让这些人几乎是彻底无话可说,甚至部分人直接倒戈,相信公孙白就是真命天子,合当为帝。
*******************
祭天已毕,文武百官和群臣簇拥着公孙白沿着长长的街道,缓缓的向皇宫方向而去,沿途皆有京辅军夹道护卫。
入北宫苍龙门,车驾仪仗队伍在前,百官依序而行,一路倒也相安无事。一直到了青琐门前,车驾上的公孙白蓦地神色一凛,双目如电,寒光大盛,抬眼朝前头的地面望去。
青砖地面虽然干干净净的,却像刚刚冲洗过似的,砖缝里还有淡淡的红色痕迹,而这一切却掩饰不了空气中的异味。
那是浓浓的血腥味,对于戎马十数年的天子公孙白,这是再熟悉不过的气味了。
很显然,这里刚刚经过一阵厮杀!
公孙白抬起头来,正要问话,一路车前马后来回奔波的燕八,急忙凑到车驾之前,低声道:“宫内藏有地道,伏兵已被查获击杀,陛下勿虑……”
公孙白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反而稍稍踏实了点。不管如何,他以燕代汉,那些刘汉的愚忠者不可能没有半点动静,只是想不到对方竟然能掌控通往宫内的地道,看来也绝非寻常人了。
对于公孙白来说,京师之中遍布他的兵马和眼线,对手闹的动静终究是有限的,就算真的杀出个百十号人啥的冲到他面前,或者来个什么弩箭、飞锤啥的冲他而来,恐怕也伤不了他半根毫毛。姑且不说身边护卫如云,就算他孤身一人,那102的武力也能从容应对。
只是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终究是要讨个好彩头,在他通往登基的路上若是闹个大动静,搞个打打杀杀的终究是不美,好在众将士很给力,在他入宫之前便已将事情办妥了,省得尴尬。
经过青琐门,经明光殿,再过嘉德殿和宣德殿,便可抵达百官朝会殿。车驾仪仗来到了嘉德门,刚到门口,就被一个人拦住了。
此人身着朝服,庄严隆重,一见公孙白的仪仗到了,便猛然纵身而起,向公孙白的仪仗扑去。
公孙白身旁的虎贲一见马上将其拦下,几个如狼似虎的虎贲已将其扭住,公孙白见此人弱不禁风的模样,不觉有些疑惑,他把手轻轻一举,侍候在一旁的吴明连忙喊道:“放开他!”
那人扑到公孙白的车驾前,直指公孙白,厉声喝道:“逆贼,下来!”
这一声大喝,百官尽失颜色,公孙白把脸一沉,沉声道:“你说甚么?”
那人正气凛然地道:“你公孙氏世享汉禄,又蒙先帝恩宠,如今以臣篡君,窃夺大汉数百年国器,不是逆贼又是什么?”
公孙白一脸的懵逼,疑惑的问吴明:“此乃何人?”
“前尚书卢植之侄卢玄,现任灵台丞,比二百石的官员,负责在宫内观察日月星辰。”有人答道。
公孙白不禁心头一阵苦笑,这种士人风骨倒是有点风骨,就是毫无价值的风骨。他们的坚持,那就是道统,道统是天下奠基,万不可废。
做为一个有风骨的士人,面对公孙白以燕代汉,这是他万万不能容忍的。可是一个比两百石的官员是没有资格随公孙白去祭天的,但是幸得在宫中任职观天象,所以一直候在嘉德门这公孙白必经之处的附近等着。因他是宫内之官,又手无寸铁,加之本身又弱不禁风,只要不是靠得太近,众宿卫自然也没理他,不料就被他突然冲了过来,虽然远远不能靠近车驾,但是终究闹出了动静。
公孙白摇了摇头,低声对身旁的虎贲道:“捂住他的嘴,带走!”
话音未落,卢玄便被几个虎贲拧住臂膀,他仍挣扎着跳起来,想要朝公孙白脸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嘴巴却被紧紧的捂住了,一口痰也被虎贲捂在了他的脸上。
那一句义正辞严的“狼子野心,天地可鉴,公孙白逆贼,不得好死!”也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车驾继续前行,这次那些宿卫惊了一身冷汗之后,将沿途百米内的宦官、宫女等闲杂人员全部清理了一遍。
刘汉四百年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新的王朝,大燕帝国的时代来临了。尽管它的登基大典因为仓促而显得简陋,因为仓促而没有四夷来贺、诸王来朝,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
公孙白的车驾在百官朝会殿之前停了下来,公孙白在众臣的簇拥之下,缓缓登上殿堂,端坐在龙椅上。
这个位置可真高!“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虽然高处不胜寒,可是我……朕,不得不处之!
PS:求订阅啊求订阅,各位非正版的读者大爷们行行好,就当给作者发个过年红包,至少在过年期间盗转正吧……
“上香!”
公孙白接过三炷香拜了三拜,向前上香。
“上酒!”
公孙白接过陈群倒的酒,轻洒在供桌前。
公孙白接过陈群呈托过来的一卷诏书,缓缓的摊开,慨而读之:
“天子臣白,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汉有其国,历数百载。然自黄巾乱后,天下群雄并起,兵戈连年,又有北部鲜卑、匈奴诸异族,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中原之地,千里无鸡鸣,四野多白骨,百姓十不存一。臣公孙白,虽起于微末,然则当以天下为己任,敢不呕心沥血,平除祸乱,安定黎庶。自白起兵以来,破乌桓、扫辽东、剿鲜卑、灭匈奴、诛袁绍、斩曹操、、平袁术、定关西、纳西域,凡十五载,不知疲倦,甘愿为汉家效犬马之劳,不畏艰辛。承蒙先汉帝不弃,禅让于臣,又受百官拼死相请,值此危难之际,白畏天之威,又惧华夏动乱不止,乃惶恐继之,以重整江山社稷,造福苍生,祚于天下,永绥四海!”
全场一片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地动山河般的呼声。
“天子万岁!”
整个许都城中都响彻了军民的呼声,许久,呼声才逐渐平息下来。
接着公孙白接过陈群递过来的银刀,走到绑在木架上吓得瑟瑟发抖的牛羊面前,挥动银刀,从其咽喉处一闪而过,将其宰杀。
被宰杀的牛羊,即牺牲被堆放到祭坛正中的柴垛之上。
公孙白又接过一个火把,走到柴垛面前,将柴垛点燃。
轰!
洒满火油的柴薪瞬间火焰冲天而起,照红了整个天空。
咕咕咕~
叽叽喳喳~
就在烈焰腾空而起的这一刹那,天空之中突然出现了异变,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乌云朝祭坛之上疾涌而来,伴随着嘈杂的声音。
那片乌云越涌越近,嘈杂声却越来越大,等到遮蔽了祭坛的上空时,众人才惊诧的发现,那赫然是数以万计的鸟雀、鸽子等飞禽。
台下的臣民顿时一片哗然,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多鸟雀,要么是大凶,要么是大吉!
那些鸟雀在空中停留了一阵之后,突然又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纷纷展着翅膀扑棱棱的移动起来,原本汇集在一团如乌云一般,此刻却逐渐散开,形成三团黑影。
慢慢的,那三团黑影逐渐清晰起来,依次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空中。
有人已然惊呼了起来:“我的天,那是三个字!”
“大燕兴……此乃祥瑞,天子万岁!”随即有人已认出了三个大字,高声呼喊了起来。
所有的百姓、大臣和甲士,齐齐盯紧了高空中的那三团由数以万计的鸟雀组成的黑影,不禁纷纷激动起来。
那的确是“大燕兴”三个大字,因为字体较大,所以足以看得清清楚楚,绝无疑义,即便是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见到身边那些能够识文断字的人这般模样,自然也知道了内情。
就在众人为空中的奇异景象所惊叹时,空中的鸟雀又叽叽喳喳的动了,在空中扑动着翅膀,移动着位置。
这一次,展现在数十万的臣民面前的,却是“天下平”三个大字,字体依旧是那么大,那么清晰。
台下,数十万的臣民,一片鸦雀无声,不可思议的望着空中的奇异景象。
沉寂率先从羽林骑哪里打破,燕八率先高喊:“大燕兴,天下平!”
呼声逐渐蔓延起来,先是羽林骑,接着是虎贲,再次是城门卫军,接着是京辅军,再往后则是数十万的许都百姓合群臣,纷纷跟着欢呼起来,激动异常。
“大燕兴,天下平!”
“大燕兴,天下平!”
“大燕兴,天下平!”
那巨大的欢呼声一直持续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才缓缓的停歇下来,空中的数以万计的鸟雀也逐渐撤去了字形,又呼啦啦的朝祭坛上俯冲了下来,在公孙白头顶上三四米之处汇集,绕着他头顶连转了三个圈之后,然后齐齐飞往东面而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天空之中,恢复一片晴明。
所谓圣人出,必有祥瑞,但是历史上所谓的祥瑞,从未像这次祥瑞如此的清楚明确的表达了它要表达的意思。
所谓高祖斩白蛇而起,推翻暴秦,那条白蛇到底是普通的蛇,还是所谓的白帝之子,谁也不知道,甚至高祖有没有斩过蛇,也没人考证过。
而如今公孙白祭天,却是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和代表全天下士人的百官亲眼见到了天空中的祥瑞,说明燕王代汉,是顺天应人,符合天道的。
在这个信仰鬼神的时代,对那些尚对汉室心存念想的人,对公孙白代汉的合法性存在怀疑的人,这一招可谓狠绝之极,让这些人几乎是彻底无话可说,甚至部分人直接倒戈,相信公孙白就是真命天子,合当为帝。
*******************
祭天已毕,文武百官和群臣簇拥着公孙白沿着长长的街道,缓缓的向皇宫方向而去,沿途皆有京辅军夹道护卫。
入北宫苍龙门,车驾仪仗队伍在前,百官依序而行,一路倒也相安无事。一直到了青琐门前,车驾上的公孙白蓦地神色一凛,双目如电,寒光大盛,抬眼朝前头的地面望去。
青砖地面虽然干干净净的,却像刚刚冲洗过似的,砖缝里还有淡淡的红色痕迹,而这一切却掩饰不了空气中的异味。
那是浓浓的血腥味,对于戎马十数年的天子公孙白,这是再熟悉不过的气味了。
很显然,这里刚刚经过一阵厮杀!
公孙白抬起头来,正要问话,一路车前马后来回奔波的燕八,急忙凑到车驾之前,低声道:“宫内藏有地道,伏兵已被查获击杀,陛下勿虑……”
公孙白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反而稍稍踏实了点。不管如何,他以燕代汉,那些刘汉的愚忠者不可能没有半点动静,只是想不到对方竟然能掌控通往宫内的地道,看来也绝非寻常人了。
对于公孙白来说,京师之中遍布他的兵马和眼线,对手闹的动静终究是有限的,就算真的杀出个百十号人啥的冲到他面前,或者来个什么弩箭、飞锤啥的冲他而来,恐怕也伤不了他半根毫毛。姑且不说身边护卫如云,就算他孤身一人,那102的武力也能从容应对。
只是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终究是要讨个好彩头,在他通往登基的路上若是闹个大动静,搞个打打杀杀的终究是不美,好在众将士很给力,在他入宫之前便已将事情办妥了,省得尴尬。
经过青琐门,经明光殿,再过嘉德殿和宣德殿,便可抵达百官朝会殿。车驾仪仗来到了嘉德门,刚到门口,就被一个人拦住了。
此人身着朝服,庄严隆重,一见公孙白的仪仗到了,便猛然纵身而起,向公孙白的仪仗扑去。
公孙白身旁的虎贲一见马上将其拦下,几个如狼似虎的虎贲已将其扭住,公孙白见此人弱不禁风的模样,不觉有些疑惑,他把手轻轻一举,侍候在一旁的吴明连忙喊道:“放开他!”
那人扑到公孙白的车驾前,直指公孙白,厉声喝道:“逆贼,下来!”
这一声大喝,百官尽失颜色,公孙白把脸一沉,沉声道:“你说甚么?”
那人正气凛然地道:“你公孙氏世享汉禄,又蒙先帝恩宠,如今以臣篡君,窃夺大汉数百年国器,不是逆贼又是什么?”
公孙白一脸的懵逼,疑惑的问吴明:“此乃何人?”
“前尚书卢植之侄卢玄,现任灵台丞,比二百石的官员,负责在宫内观察日月星辰。”有人答道。
公孙白不禁心头一阵苦笑,这种士人风骨倒是有点风骨,就是毫无价值的风骨。他们的坚持,那就是道统,道统是天下奠基,万不可废。
做为一个有风骨的士人,面对公孙白以燕代汉,这是他万万不能容忍的。可是一个比两百石的官员是没有资格随公孙白去祭天的,但是幸得在宫中任职观天象,所以一直候在嘉德门这公孙白必经之处的附近等着。因他是宫内之官,又手无寸铁,加之本身又弱不禁风,只要不是靠得太近,众宿卫自然也没理他,不料就被他突然冲了过来,虽然远远不能靠近车驾,但是终究闹出了动静。
公孙白摇了摇头,低声对身旁的虎贲道:“捂住他的嘴,带走!”
话音未落,卢玄便被几个虎贲拧住臂膀,他仍挣扎着跳起来,想要朝公孙白脸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嘴巴却被紧紧的捂住了,一口痰也被虎贲捂在了他的脸上。
那一句义正辞严的“狼子野心,天地可鉴,公孙白逆贼,不得好死!”也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车驾继续前行,这次那些宿卫惊了一身冷汗之后,将沿途百米内的宦官、宫女等闲杂人员全部清理了一遍。
刘汉四百年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新的王朝,大燕帝国的时代来临了。尽管它的登基大典因为仓促而显得简陋,因为仓促而没有四夷来贺、诸王来朝,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
公孙白的车驾在百官朝会殿之前停了下来,公孙白在众臣的簇拥之下,缓缓登上殿堂,端坐在龙椅上。
这个位置可真高!“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虽然高处不胜寒,可是我……朕,不得不处之!
PS:求订阅啊求订阅,各位非正版的读者大爷们行行好,就当给作者发个过年红包,至少在过年期间盗转正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