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74 第九百七十五章 他尽力了
- 975 第九百七十六章 权力的獠牙
- 976 第九百七十七章 谁比谁看得透彻
- 977 第九百七十八章 左顺门事件
- 978 第九百七十九章 尊卑有序
- 979 第九百八十章 你的立场是什么?
- 980 第九百八十一章 二五仔
- 981 第九百八十二章 立场坚定的和不坚定的
- 982 第九百八十三章 狼和羊
- 983 第九百八十四章 奇怪的信任
- 984 第九百八十五章 有责任,无关乎立场
- 985 第九百八十六章 皇权至上
- 986 第九百八十七章 共经患难
- 987 第九百八十八章 尽力而为
- 988 第九百八十九章 大限将至,命数使然
- 989 第九百九十章 梦与现实
- 990 第九百九十一章 另一种笼络方式
- 991 第九百九十二章 功名无以成浮云
- 992 第九百九十三章 背叛和忠诚
- 993 第九百九十四章 落花与流水
- 994 第九百九十五章 时过境迁
- 995 第九百九十六章 山水有相逢
- 996 第九百九十七章 入室的盗贼
- 997 第九百九十八章 口硬心软
- 998 第九百九十九章 就是任性,能把朕怎么着?
- 999 第一千章 以弱克强
- 1000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见一个就够
- 1001 第一千零二章 徐阶的苦恼
- 1002 第一千零三章 召杨应宁回朝(求月票)
- 1003 第一千零四章 立场相左(加更)
- 1004 第一千零五章 诚恳如我唐某人(求月票)
- 1005 第一千零六章 已到扩张时(求月票)
- 1006 第一千零七章 点拨(加更)
- 1007 第一千零八章 风不动,人动(求月票)
- 1008 第一千零九章 离别宴(求月票)
- 1009 第一千零一十章 进为阁老,退为尚书(求月票)
- 1010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坦诚相待
- 1011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无谓之争
- 1012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警告
- 1013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选错人
- 1014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众叛亲离的征兆
- 1015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你我不可能
- 1016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争执
- 1017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造船与大航海
- 1018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患得患失
- 1019 第一千零二十章 他有时候太仁慈
- 1020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说不通
- 1021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有抱负,无野心
- 1022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体验
- 1023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再来两个月
- 1024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暴脾气
- 1025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如临大敌
- 1026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并无试探之意义
- 1027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无风起浪
- 1028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太突然
- 1029 第一千零三十章 病榻前深谈
- 1030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为自己打算
- 1031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有个想法
- 1032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相见不如怀念
- 1033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留人的手段
- 1034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朕决定的没商量
- 1035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唯一的翰林学士
- 1036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陨落
- 1037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丧礼不太平
- 1038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人浮于事
- 1039 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同的女人不同的定位
- 1040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奇妙的安排
- 1041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焦灼
- 1042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主动背黑锅
- 1043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1044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消弭于无形
- 1045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要走还是要留?
- 1046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虚幻的目标
- 1047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南京工部尚书
- 1048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叛徒的下场
- 1049 第一千零五十章 保陆松
- 1050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卖官鬻爵
- 1051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潜在的危机
- 1052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征服
- 1053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比奸,你还忠了一点
- 1054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争权夺利
- 1055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忙人
- 1056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下南洋
- 1057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收钱不办事
- 1058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一样
- 1059 第一千零六十章 野望
- 1060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跑得比谁都快
- 1061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海外贡品
- 1062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出海
- 1063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一种美
- 1064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漫天要价(求月票)
- 1065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海茫茫(求月票)
- 1066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无底洞(求月票)
- 1067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漫长的旅途(求月票)
- 1068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脱缰了
- 1069 第一千零七十章 新大陆
- 1070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第一仗
- 1071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站稳脚跟
- 1072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正面交锋
- 1073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殖民者的战争
- 1074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改变从根开始
- 1075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大撒钱
- 1076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安抚人心
- 1077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开启宝藏的前奏
- 1078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巴拿马城之战
- 1079 第一千零八十章 印加帝国
- 1080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代表神明消灭你
- 1081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杀戮和怀柔
- 1082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灭国之战
- 1083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围城
- 1084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天神
- 1085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人质在手,天下我有
- 1086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吸血鬼
- 1087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野心家
- 1088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庞大的计划
- 1089 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与强盗贸易
- 1090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没他不行
- 1091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陆路交通
- 1092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南征北战
- 1093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舰船时代
- 1094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征服
- 1095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时间表
- 1096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没钱的时候想起他
- 1097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造城运动
- 1098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中美洲双子城
- 1099 第一千一百章 称帝前的准备
- 1100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
- 1101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回师
- 1102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扬帆大明
- 1103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澳洲
- 1104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
- 1105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回合制
- 1106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无敌战舰
- 1107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兵临城下
- 1108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走上绝路
- 1109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不一样的使节
- 1110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死战
- 1111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
- 1112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天下一统(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八十五章 有责任,无关乎立场
第九百八十五章 有责任,无关乎立场
杨慎想了想。
朱浩以前就说过,其在兴王府内长大,跟当今皇帝是发小,更有唐寅这个帝师做先生,如今他自己又贵为礼部右侍郎……兴王府的人应该不会阻拦朱浩吧?
杨慎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们?”
到此时,杨慎也不去跟朱浩吹胡子瞪眼了,反而一脸认真地问话。
朱浩摇摇头:“你能猜到的我也能猜到,你不确定的我又如何能确定呢?你觉得当今朝中,有谁能左右陛下的想法吗?”
“这……应该没人吧……”
杨慎又是在简单思索后,觉得朱浩言之有理。
与其揣测皇帝背后隐藏有何厉害的幕僚,还不如好好想一想,这一切是否都是皇帝自己的主意。
无论那个臆想中专门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幕僚是否存在,皇帝的固执显而易见,不然为何一定要顶着文臣的压力搞什么大礼议?
难道认谁当爹,真那么重要?
比皇位都重要?
小皇帝借机打压文臣,清除异己,效果很好,这说明小皇帝本来就胆识过人,那苦心研究他听谁不听谁的话,有何意义?
“尽量帮诏狱里的人,他们中很多人都不该遭罪。”
杨慎对朱浩说道。
朱浩没想到杨慎说的话会跟席书几乎一样。
大概现在的文臣,所能想到的已不再是如何化解大礼议的争执,连头铁如杨慎都知道皇帝的态度已无法挽回。
现在唯一能做的是不让诏狱里的人受皮肉之苦,或者是少受皮肉之苦。
朱浩点点头:“我能劝的自然会去劝,但结果如何,真不敢跟你保证。到目前为止,陛下并未下旨要针对北镇抚司内关押之人,不过左顺门前还剩下的官员,却不知陛下在天黑后会用如何方式应对。”
杨慎道:“你能拿来纸笔吗?”
“用修兄这是要作何?”朱浩诧异地问道。
杨慎叹道:“我想写一封信,让你带去见费阁老,现在能出面劝左顺门前官员离开之人,也只有他了。”
在此时,朱浩终于觉得杨慎“成长”了。
不再想劝说皇帝回心转意,而是要劝说左顺门前的众官员离开,这是何等的经历和感受,能让你杨用修做出如此大的改变?历史上左顺门事件中你的头有多铁?怎么现在却把铁头变成蛋壳了呢?
朱浩当然有办法给杨慎带来纸笔,当即点头:“我去试试!”
……
……
杨慎写了一封信给费宏。
言辞恳切。
信函中,杨慎甚至不避讳让费宏去劝说左顺门前的官员离开,也就是说……杨慎在被抓的六个代表中,成为率先反水的那个。
要知道杨慎是哭门事件中翰林院的发起者,很多人都以其马首是瞻,不单是因为他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更主要是他乃杨廷和在朝中留下的旗帜人物。
现在杨慎的改变,让朱浩多少有些始料不及。
难道真是因为给了你一个侍讲学士的职位,你舍不得了?
所以“顾全大局”?
但你这种顾全大局,只怕不会得到那些同僚的认可,若让他们知道,你定会成为他们眼中的叛徒。
好像杨慎也知道这一点,但杨慎却没有避讳什么。
责任心体现出来就行了。
朱浩带着杨慎的信函,前去拜见费宏。
在锦衣卫通风报讯下,终于在吏部衙门内见到了正跟吏部尚书乔宇商议对策的费宏本人,甚至见到了乔宇。
费宏去过刑部,发现刑部对厂卫拿人一点办法都没有,且没人愿意帮他,他才来找乔宇。
“敬道,你是说,这是用修写的信?”
费宏看完杨慎的信函,大为不解。
杨慎的改变好像有点太大了,虽然这可能跟杨慎被拔擢起来有关,但杨慎那么讲原则……难道他不在意杨廷和的想法?怕是你以后再也不敢回去见你爹了吧?
朱浩道:“是他所写,在下能理解用修的苦衷,事已至此,很多事不见得能挽回,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轻对朝堂的影响。”
一旁的乔宇道:“这怎么可能呢?敬道,你实话实说,你在此事中,到底做过什么?”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现在就算没有人对乔宇和费宏提及朱浩在新皇那边的地位,别人也不可能完全不怀疑。
朱浩跟杨慎等人所做的解释,对乔宇和费宏说那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朱浩道:“在下是代表陛下去见用修的时候,用修给了这封信,让在下带来见费阁老,想让费阁老出面,劝说左顺门前的人离开。
“当然,不是要劝他们改变立场,只是表达立场的方式不能太过激进,否则……害人害己,遗祸无穷。”
“你代表陛下?”乔宇皱眉。
旁边的费宏感觉到,朱浩应该话没说完,他一摆手,阻止乔宇继续问话。
“敬道,你接着说。”费宏道。
朱浩道:“在议礼之事上,在下本不愿出面,先前一直都站在护礼一边,两位应该也都知晓。”
“嗯。”
费宏点头。
朱浩最开始的确站在传统文官一边,每次联名都有朱浩,那时连杨廷和都觉得朱浩是可以信赖之人,甚至杨廷和退出朝堂时也没跟别人说,朱浩是吃里扒外的两面派。
朱浩的说法,能得到费宏认同。
“可在下始终是兴王府出身,很多事不由在下选择,就好像议礼,追封本生皇考之事,在下只是尽自己的可能,去提一些能缓解矛盾发生的建议。但结果……好像并不太尽如人意。”
朱浩继续掰扯。
反正眼前两位,也只是怀疑他,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朱浩能完全左右皇帝的意见,况且就算说出去也没人信。
毕竟这几年,朱浩走南闯北的事做了不少,并不是一直留在京城,别人怎会知道,其实皇帝这几年施行的政策,几乎都出自他手,连唐寅都是个打酱油的?
乔宇问道:“那敬道,你现在又站在哪边?”
朱浩道:“在下只是站在礼部右侍郎的立场上!我现在的位置,不应该对两方有意见上的偏颇,不是吗?”
“那你还是站到了议礼一边?”
乔宇有些生气。
对于传统文官来说,非我族类,就要把你归为敌对阵营的人。
朱浩无奈道:“就当是吧。但乔部堂认为,在下的立场,对大局有任何影响吗?”
“你……”
乔宇本想说,既然你不站在我们这边,那我们就不跟你商讨什么。
但回头看向费宏,忽然意识到,费宏虽然名义上也在护礼,但严格来说费宏也是中立派,跟朱浩的立场很像。
那他乔宇就尴尬了。
本以为是上下一心,结果自己却成了眼前二人眼中的“异类”,人家两个才是一伙的。
为什么杨慎要让朱浩来找费宏,道理再明白不过,找他乔宇有用吗?乔宇没亲自去宫门口跪谏就是好的,怎可能去充当坏人,劝说那些人离开呢?
朱浩道:“费阁老,如今宫门前还有诏狱中的官员,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这可是一代人,如果失去的话,那朝堂将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相信不但费阁老,乔部堂也不会袖手旁观。”
费宏叹道:“敬道啊,你身为文臣,又是馆内,不该说这话!”
乔宇也不以为然:“不过是跪谏而已,能出什么事?”
费宏便替朱浩回答:“未必,如果事情继续发酵,只怕陛下可能会动用刑罚,以诏狱内那些人的体质,只怕坚持不了几下就会昏厥过去!更有甚者会血洒当场,进而祸及家人。”
朱浩很想给费宏点赞,真让你说对了,历史上就是这么发展的。
不过,你费老头别在这里说漂亮话,你在历史上也没出面劝阻,感情你什么都知道,坐看那些年轻官员被杖刑而死,是吧?
你可以说自己尽力了,没帮上忙,但现在我给你机会前去劝阻,你有什么理由回避?
“我要去左顺门一趟!”
费宏起身。
“不可!”
乔宇想劝阻。
但他又记起最初担心的问题。
那就是费宏不是传统文官派系的人,没有理由前去护礼,而费宏去左顺门也不是为了让那些人改变立场,是让他们先回去,把矛盾缓和一下。
费宏道:“我知道,但凡去了,把人劝走,此事便无法转圜,但本来便是如此。如果纯粹是为了节义而令众同僚血溅当场,那我宁可去当个说客,哪怕这个说客并不讨人喜欢。”
朱浩起身:“在下愿意与费老同去。”
“你不必去了!”
费宏回绝了朱浩的请求,“你去了,以后在他们面前便抬不起头来。老夫在朝中时日无多,不会顾虑这些,你在朝中的日子还长着呢。”
朱浩没想到,费宏居然会在这时候回护他。
乔宇则显得难以理解。
大概意思是,敬道想去,就让他去,为什么要阻拦?
可费宏好像明白了朱浩和杨慎的心态,只为了“治病救人”,而不在意用什么方法,他临走之前道:“若劝不动,那老夫就不回来了!”
“费老……”
朱浩感觉到,费宏态度坚决,好像拉不住了。
费宏只是拍拍朱浩的肩膀,意思是稍安勿躁,随后便径直往衙门口而去。
朱浩以前就说过,其在兴王府内长大,跟当今皇帝是发小,更有唐寅这个帝师做先生,如今他自己又贵为礼部右侍郎……兴王府的人应该不会阻拦朱浩吧?
杨慎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们?”
到此时,杨慎也不去跟朱浩吹胡子瞪眼了,反而一脸认真地问话。
朱浩摇摇头:“你能猜到的我也能猜到,你不确定的我又如何能确定呢?你觉得当今朝中,有谁能左右陛下的想法吗?”
“这……应该没人吧……”
杨慎又是在简单思索后,觉得朱浩言之有理。
与其揣测皇帝背后隐藏有何厉害的幕僚,还不如好好想一想,这一切是否都是皇帝自己的主意。
无论那个臆想中专门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幕僚是否存在,皇帝的固执显而易见,不然为何一定要顶着文臣的压力搞什么大礼议?
难道认谁当爹,真那么重要?
比皇位都重要?
小皇帝借机打压文臣,清除异己,效果很好,这说明小皇帝本来就胆识过人,那苦心研究他听谁不听谁的话,有何意义?
“尽量帮诏狱里的人,他们中很多人都不该遭罪。”
杨慎对朱浩说道。
朱浩没想到杨慎说的话会跟席书几乎一样。
大概现在的文臣,所能想到的已不再是如何化解大礼议的争执,连头铁如杨慎都知道皇帝的态度已无法挽回。
现在唯一能做的是不让诏狱里的人受皮肉之苦,或者是少受皮肉之苦。
朱浩点点头:“我能劝的自然会去劝,但结果如何,真不敢跟你保证。到目前为止,陛下并未下旨要针对北镇抚司内关押之人,不过左顺门前还剩下的官员,却不知陛下在天黑后会用如何方式应对。”
杨慎道:“你能拿来纸笔吗?”
“用修兄这是要作何?”朱浩诧异地问道。
杨慎叹道:“我想写一封信,让你带去见费阁老,现在能出面劝左顺门前官员离开之人,也只有他了。”
在此时,朱浩终于觉得杨慎“成长”了。
不再想劝说皇帝回心转意,而是要劝说左顺门前的众官员离开,这是何等的经历和感受,能让你杨用修做出如此大的改变?历史上左顺门事件中你的头有多铁?怎么现在却把铁头变成蛋壳了呢?
朱浩当然有办法给杨慎带来纸笔,当即点头:“我去试试!”
……
……
杨慎写了一封信给费宏。
言辞恳切。
信函中,杨慎甚至不避讳让费宏去劝说左顺门前的官员离开,也就是说……杨慎在被抓的六个代表中,成为率先反水的那个。
要知道杨慎是哭门事件中翰林院的发起者,很多人都以其马首是瞻,不单是因为他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更主要是他乃杨廷和在朝中留下的旗帜人物。
现在杨慎的改变,让朱浩多少有些始料不及。
难道真是因为给了你一个侍讲学士的职位,你舍不得了?
所以“顾全大局”?
但你这种顾全大局,只怕不会得到那些同僚的认可,若让他们知道,你定会成为他们眼中的叛徒。
好像杨慎也知道这一点,但杨慎却没有避讳什么。
责任心体现出来就行了。
朱浩带着杨慎的信函,前去拜见费宏。
在锦衣卫通风报讯下,终于在吏部衙门内见到了正跟吏部尚书乔宇商议对策的费宏本人,甚至见到了乔宇。
费宏去过刑部,发现刑部对厂卫拿人一点办法都没有,且没人愿意帮他,他才来找乔宇。
“敬道,你是说,这是用修写的信?”
费宏看完杨慎的信函,大为不解。
杨慎的改变好像有点太大了,虽然这可能跟杨慎被拔擢起来有关,但杨慎那么讲原则……难道他不在意杨廷和的想法?怕是你以后再也不敢回去见你爹了吧?
朱浩道:“是他所写,在下能理解用修的苦衷,事已至此,很多事不见得能挽回,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轻对朝堂的影响。”
一旁的乔宇道:“这怎么可能呢?敬道,你实话实说,你在此事中,到底做过什么?”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现在就算没有人对乔宇和费宏提及朱浩在新皇那边的地位,别人也不可能完全不怀疑。
朱浩跟杨慎等人所做的解释,对乔宇和费宏说那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朱浩道:“在下是代表陛下去见用修的时候,用修给了这封信,让在下带来见费阁老,想让费阁老出面,劝说左顺门前的人离开。
“当然,不是要劝他们改变立场,只是表达立场的方式不能太过激进,否则……害人害己,遗祸无穷。”
“你代表陛下?”乔宇皱眉。
旁边的费宏感觉到,朱浩应该话没说完,他一摆手,阻止乔宇继续问话。
“敬道,你接着说。”费宏道。
朱浩道:“在议礼之事上,在下本不愿出面,先前一直都站在护礼一边,两位应该也都知晓。”
“嗯。”
费宏点头。
朱浩最开始的确站在传统文官一边,每次联名都有朱浩,那时连杨廷和都觉得朱浩是可以信赖之人,甚至杨廷和退出朝堂时也没跟别人说,朱浩是吃里扒外的两面派。
朱浩的说法,能得到费宏认同。
“可在下始终是兴王府出身,很多事不由在下选择,就好像议礼,追封本生皇考之事,在下只是尽自己的可能,去提一些能缓解矛盾发生的建议。但结果……好像并不太尽如人意。”
朱浩继续掰扯。
反正眼前两位,也只是怀疑他,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朱浩能完全左右皇帝的意见,况且就算说出去也没人信。
毕竟这几年,朱浩走南闯北的事做了不少,并不是一直留在京城,别人怎会知道,其实皇帝这几年施行的政策,几乎都出自他手,连唐寅都是个打酱油的?
乔宇问道:“那敬道,你现在又站在哪边?”
朱浩道:“在下只是站在礼部右侍郎的立场上!我现在的位置,不应该对两方有意见上的偏颇,不是吗?”
“那你还是站到了议礼一边?”
乔宇有些生气。
对于传统文官来说,非我族类,就要把你归为敌对阵营的人。
朱浩无奈道:“就当是吧。但乔部堂认为,在下的立场,对大局有任何影响吗?”
“你……”
乔宇本想说,既然你不站在我们这边,那我们就不跟你商讨什么。
但回头看向费宏,忽然意识到,费宏虽然名义上也在护礼,但严格来说费宏也是中立派,跟朱浩的立场很像。
那他乔宇就尴尬了。
本以为是上下一心,结果自己却成了眼前二人眼中的“异类”,人家两个才是一伙的。
为什么杨慎要让朱浩来找费宏,道理再明白不过,找他乔宇有用吗?乔宇没亲自去宫门口跪谏就是好的,怎可能去充当坏人,劝说那些人离开呢?
朱浩道:“费阁老,如今宫门前还有诏狱中的官员,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这可是一代人,如果失去的话,那朝堂将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相信不但费阁老,乔部堂也不会袖手旁观。”
费宏叹道:“敬道啊,你身为文臣,又是馆内,不该说这话!”
乔宇也不以为然:“不过是跪谏而已,能出什么事?”
费宏便替朱浩回答:“未必,如果事情继续发酵,只怕陛下可能会动用刑罚,以诏狱内那些人的体质,只怕坚持不了几下就会昏厥过去!更有甚者会血洒当场,进而祸及家人。”
朱浩很想给费宏点赞,真让你说对了,历史上就是这么发展的。
不过,你费老头别在这里说漂亮话,你在历史上也没出面劝阻,感情你什么都知道,坐看那些年轻官员被杖刑而死,是吧?
你可以说自己尽力了,没帮上忙,但现在我给你机会前去劝阻,你有什么理由回避?
“我要去左顺门一趟!”
费宏起身。
“不可!”
乔宇想劝阻。
但他又记起最初担心的问题。
那就是费宏不是传统文官派系的人,没有理由前去护礼,而费宏去左顺门也不是为了让那些人改变立场,是让他们先回去,把矛盾缓和一下。
费宏道:“我知道,但凡去了,把人劝走,此事便无法转圜,但本来便是如此。如果纯粹是为了节义而令众同僚血溅当场,那我宁可去当个说客,哪怕这个说客并不讨人喜欢。”
朱浩起身:“在下愿意与费老同去。”
“你不必去了!”
费宏回绝了朱浩的请求,“你去了,以后在他们面前便抬不起头来。老夫在朝中时日无多,不会顾虑这些,你在朝中的日子还长着呢。”
朱浩没想到,费宏居然会在这时候回护他。
乔宇则显得难以理解。
大概意思是,敬道想去,就让他去,为什么要阻拦?
可费宏好像明白了朱浩和杨慎的心态,只为了“治病救人”,而不在意用什么方法,他临走之前道:“若劝不动,那老夫就不回来了!”
“费老……”
朱浩感觉到,费宏态度坚决,好像拉不住了。
费宏只是拍拍朱浩的肩膀,意思是稍安勿躁,随后便径直往衙门口而去。
正在加载...